创业与道家的思想联系
道家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道家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750faa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2.png)
道家管理思想强调和谐、平衡、顺应自然等原则,对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组织协调、 领导力培养、员工激励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02
道家领导艺术对现代企业领导层 启示
无为而治理念在领导实践中应用
授权与放权
领导者应信任下属,赋予 其一定权力和自主性,避 免过度干预。
道家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的 影响
汇报人:XX 20XX-02-08
目录
• 道家管理思想概述 • 道家领导艺术对现代企业领导层启示 • 道家团队协作观对现代企业团队建设影响 • 道家创新思维对现代企业创新发展推动作用
目录
• 道家养生之道对现代企业员工健康管理启示 • 道家伦理观念对现代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指导意
01
02
03
“无为而治”
强调顺应自然规律,不过 度干预,让事物按照自身 的规律发展。
“柔弱胜刚强”
倡导以柔克刚,注重运用 智慧和策略来解决问题。
“天人合一”
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的和谐统一,注重整体性 思维。
道家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关系
道家管理思想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 发展。
及时反馈与调整
对团队成员的工作表现给予及时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工作进 展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培养共同价值观,增强团队凝聚力
1 2
确立团队共同目标
明确团队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激发团队成员 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强化团队文化建设
通过团队活动、培训和交流等方式,加强团队成 员之间的互动和了解,形成共同的团队文化。
关注员工心理健康
建立员工心理援助机制,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员工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 受能力。
道家理论赚钱方法
![道家理论赚钱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c95e1a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e.png)
道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讲究自然、自然而然、顺其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道家理论并不特指赚钱方法,但是道家理论中的一些思想可以为我们赚钱提供启发。
1、坚持原则,做正确的事
道家理论强调遵循自然的规律,坚持正确的原则和准则。
在赚钱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坚持原则,选择正当的赚钱方式,避免违法、违规或不道德的行为。
2、调节心态,放松心情
道家理论强调调节心态,放松心情,使自己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
在赚钱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于焦虑或恐慌,能够顺应市场的变化。
3、观察自然规律,分析市场趋势
道家理论强调观察自然规律,从中发现自然的规律。
在赚钱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观察市场趋势,分析投资机会,适时进行买进或卖出操作。
4、尊重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道家理论强调尊重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在赚钱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考虑如何在赚钱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
这样既能够做到赚钱,又能够对社会和自然做出贡献。
5、坚持自然而然,避免强行改变
道家理论强调自然而然,避免强行改变。
在赚钱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坚持自然而然的原则,不要强行改变市场趋势,也不要擅自干
预市场运行。
道家管理哲学对当代企业的启示
![道家管理哲学对当代企业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3ccbeea81c758f5f61f671f.png)
【古为今用】道家管理哲学对当代企业的启示道家倡导“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管理哲学。
《老子》说:“治大国者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者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不伤民。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河上注解:“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
”淮南齐俗训引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为宽裕者,曰勿数挠。
”诗毛传云:“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
”道家认为,治国必须坚持政策的一贯性,政策多变则扰民。
这就是老子说的治理大国好比煎小鱼一样,不能常常去搅动它,而是要依据规律,使用巧力,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促使其变化。
治大国若烹小鲜,企业管理亦然。
企业经营管理中如何做到“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样的境界呢?道家的管理哲学思想至少给当代企业四点启示。
其一、管得少才是管得好。
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决策。
把握好做什么、什么目标、哪里做、何时做、谁来做,想办法找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激励部下去做,而不是代替部下去做。
管理实际上是对人的管控,控制的最高境界是少控制、不控制,如果管理部下时“天天搅动小鱼”,就不是一种好的管理方法。
有一个子贱放权的故事,讲的是孔子的学生子贱有一次奉命担任某地方的官吏。
当他到任以后,却时常弹琴自娱,不管政事,可是他所管辖的地方却治理得井井有条,民兴业旺。
这使那位卸任的官吏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每天即使起早摸黑,从早忙到晚,也没有把地方治好。
于是他请教子贱:“为什么你能治理得这么好?”子贱回答说:“你只靠自己的力量去进行,所以十分辛苦;而我却是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完成任务。
”其实,一个聪明的领导人,应该是子贱二世,正确地利用部属的力量,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不仅能使团队很快成熟起来,同时,也能减轻管理者的负担。
在管理方面,要相信少就是多的道理:你抓得少些,反而收获就多了。
管理者,要管头管脚(指人和资源),但不能从头管到脚。
其二、管得少不是不管,而是要抓住管理的关键。
这个关键是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做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不越权管理、不越级管理,通过管理人的思想管理好人,通过管理人而管好事。
道德经与做生意的联系
![道德经与做生意的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537d5faa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6c.png)
道德经与做生意的联系
《道德经》与做生意的联系是老子思想可以指导企业家的商业活动。
《道德经》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句话揭示了中道的哲学思想,也蕴含着商业世界中的智慧。
在商业领域中,我们可以从这句话中汲取灵感,探索商业发展的奥秘。
《道德经》中的“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给了企业家启示。
商业竞争中,不必与市场正面冲突,而是要抓住市场机遇,遵循市场规律,寻求合作共赢。
顺应市场的大势,把握市场的发展方向,才能在竞争中获得成功。
《道德经》在经营层面为企业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
它不仅能够开阔思维,让企业家更具开放性地思考问题,还能引导他们在商业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长远的目标,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道家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道家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f75702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f.png)
美国宝洁公司
知其雄,守其雌
18
结论
管理企业首先要 提高领导者的个 人素质,强化道
德品质修养。
其次, 管理者可对 每个职工各自的特长 和短处加以引导, 让 其充分流动, 顺应其 自然本性。
领导者除了把必要的 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 外,应更多的把权力 下放,使下属能更好 地根据下面的实际情 况来办事。
管理者要将自己处于 柔弱的位置,充分发 掘潜力,扬长避短, 后发制人,从而攻无
不克,无往不胜。
结论
19
谢谢
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道,道法自然”
治大国,若烹小鲜
10
治大国,若烹小鲜
11
顺应同化精神
松下幸之助在生前曾多次 讲:
“凡是经营者,都必须根 据天地之间的自然法理活 动,这并不是什么困难的 道理,就如同下雨撑伞一 样简单”
治大国,若烹小鲜
12
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无不为
13
无为而治
老子说:“无为而无不 为,取天下常以无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 下。”
孔子说:“无为而治 者,其舜也与,夫何 为哉,恭已正南面而 已。”
无为而无不为
14
君无为,臣有为
• 君主为什么应该无为? • 如何做到君主无为而
臣有为?
“最好的领导者是能 帮助人,让人感到不 需他”
无为而无不为
15
知 其 守雄 其, 雌
知其雄,守其雌
16
弱之胜强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 者莫之能胜”
道家思想简介
3
道家思想的核心
• 老子之“道” • 道家思想的核心
——“无为而治”
老子的商业智慧以无为而治开辟商机
![老子的商业智慧以无为而治开辟商机](https://img.taocdn.com/s3/m/4986009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1.png)
老子的商业智慧以无为而治开辟商机老子,春秋末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之一。
他的思想主要融入在《道德经》中,代表了道家思想的核心观念。
虽然老子的思想主要应用于政治和人际关系方面,但它的智慧同样适用于商业领域。
本文将以无为而治的思想为基础,探讨如何开辟商机并取得商业成功。
第一节:无为而治,顺势而为在商业世界中,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是顺势而为。
无为而治并不表示消极怠工,而是通过观察市场趋势和竞争环境,采取恰当的行动。
比如,洞察消费者需求和趋势,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当一家公司能够顺势而为,将会发现更多的商机。
这需要有扎实的市场调研和分析,以及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
通过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公司能够预测市场趋势,并及时调整产品战略和市场营销策略,从而创造商机并取得商业成功。
第二节:顺其自然,适应变化商业领域的竞争环境是瞬息万变的,市场的需求和趋势也随时在变化。
与其逆势而行,不如顺其自然,适应变化。
正如老子所言:“天下之事常成于无事,而不常为有事”,我们可以通过灵活性和适应能力来开辟商机。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顺势而为的前提是及时反应市场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有时候,商机就在于挑战和困难的背后。
对于一些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市场上可能存在空缺。
通过适应变化,并灵活地调整企业的定位和核心竞争力,可以找到并利用这些商机,从而获得商业成功。
第三节:不争之智,合作共赢在商业世界中,合作是开拓商机和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善者不争,所以不败。
”通过合作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共同开发市场和资源,实现共赢。
合作意味着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利益共享。
当我们相信并尊重他人,建立互惠关系时,我们将获得更多的机会。
与合作伙伴一起,我们可以共同创造更多的商机和利润。
结论:老子的商业智慧以无为而治开辟商机的核心理念是顺势而为、顺其自然和合作共赢。
在商业世界中,我们需要通过敏锐的洞察力,观察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及时调整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道家道商创业的七重境界
![?道家道商创业的七重境界](https://img.taocdn.com/s3/m/7c2c275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e.png)
道家道商创业的七重境界道商创业的七重境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道德的体现,在自然界,水德是代言;在人群中,圣德是表率。
老子说“上善若水”,就是说,真正高级的“善”就象水一样。
为什么像水呢?老子提了两大标准。
第一是“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滋润利益万物而不争得失。
第二是“处众人之所恶”,它可以到人们都嫌弃厌恶的地方去,而不计较世人的褒贬。
所以说,只有水的特性和品德才接近于道。
大道似水而不是水,身为道商,一定要效法于水。
你看:水温顺柔弱低下卑贱,道商越卑贱则越高贵;水滋养万物,施恩而不图报,道商要利益众生而不去与众生争。
水绕圆则旋转,遇方则回转,堵塞则止行,决口则涌流。
水行不通则退,止不住则漫。
道商有令则行,行不通则或退或让;有禁则止,止不住则或变或易。
水不拘一形,随物而成其形。
水变化万千,服从于时令之变幻。
春夏温热,万物生长,水则蒸云降雨,滋润群生,降温祛暑。
秋冬凉寒,万物收藏,水则凝为霜雪,护侍群生。
真正的道商,在商业经营中,千万不能固执僵化和封闭教条,一定要根据天时、地利、人和,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投资项目与经营策略。
不拘一格,见效则易。
道之德性以水来示现,人之德性以善来体现。
道商该如何让自己的商德接近于水德,最终成就不朽的王道事业,构筑自己的“商业帝国”呢?老子同样给我们提出了七大标准。
即: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居善地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地理环境对人生定位和成功所构成的影响力与作用力是巨大的。
一个人要想发挥自己的特长,就必须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尊重利用地理环境。
干革命,首先要有革命根据地,经商致富,只有立足于有利之地,立足于不败之地,立足于用武之地,才能更好地在“善地”中实现自我价值。
从前,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
他想迁到越国去。
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
”“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脚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
道德经中的智慧观与当代创新与创业的关联
![道德经中的智慧观与当代创新与创业的关联](https://img.taocdn.com/s3/m/51f0f62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4.png)
道德经中的智慧观与当代创新与创业的关联作为一名资深学者,我对中国古代哲学文化有着深厚的研究和理解。
在我多年的学术探索中,我发现《道德经》中的智慧观与当代创新与创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本文将从道德经中的智慧观的内涵出发,探讨其与当代创新与创业的相互关系。
一、智慧观的内涵《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其中的智慧观是其核心思想之一,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具有重要影响。
智慧观强调“无为而无不为”,主张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无为而治。
这一观念强调了人们应当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宁静,通过内省和自我调适来达到和谐与平衡。
二、智慧观与创新的关联在当代社会,创新被广泛认为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智慧观中的“无为而无不为”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智慧观认为,创新并非通过强制和压力来实现,而是通过内心的平静和宁静来激发灵感和创造力。
只有当我们放下杂念,保持内心的宁静,才能真正触发我们的创新潜能。
智慧观还提倡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在创新过程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
智慧观告诉我们,不要急于反抗和对抗,而是要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这意味着我们应当保持冷静和灵活的思维方式,善于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只有在内心平静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找到创新的路径。
三、智慧观与创业的关联创业是当代社会中的热门话题,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智慧观中的“无为而无不为”理念对于创业者来说同样具有重要启示。
创业者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而智慧观告诉我们,只有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才能在困境中找到突破口。
创业者应当放下杂念,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和使命,通过内省和自我调适来寻找创业的方向和策略。
智慧观还提倡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常常面临各种挑战和竞争。
智慧观告诉我们,不要急于反抗和对抗,而是要保持冷静和灵活的思维方式。
创业者应当善于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不断调整和适应市场的变化。
中国道家文化鼓励创新,邪教孔儒鼓吹保守淤腐无能
![中国道家文化鼓励创新,邪教孔儒鼓吹保守淤腐无能](https://img.taocdn.com/s3/m/6b00bc0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1f.png)
中国道家文化鼓励创新,邪教孔儒鼓吹保守淤腐无能一、道家文化的自由创新精神道家文化的突出精神,是自由精神。
尤其是《庄子》的思想,更富有追求自由的精神。
道家的自由精神主要表现为突破传统、世俗、自我等束缚,开放心灵,拓宽视野,解放思想;追求“游于无穷”,“道通为一”等等。
庄子常常通过超常的想象,创造极大极高极远的神奇境界,以诗意地展现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如《逍遥游》塑造了大鹏的形象:“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大鹏之大,大鹏之飞,高远辽阔,无阻无碍,无羁无绊,都是引导人们摆脱世俗束缚,追求“无待”的自由解放。
二、道家对创新的追求道家文化的根本和核心是“道”。
老子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所谓“生”就是创生,就是创造。
道家认为只有精神自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才有生命的自由,才能真正地去创造。
《庄子·田子方》中“真画者”的形象就生动地体现了道家这一创造思想和智慧:“道家文化多方启示人们,打破思想僵化闭塞,摆脱世俗束缚,去获得精神自由,创造自由。
《逍遥游》中庄子和惠子关于有用、无用的论辩,就是这种启示的一个方面孔儒邪教是落后的根源儒教是一种静止的世界观。
正是这种静止的世界观赋予了孔儒门徒超强的惰性,使得孔儒门徒几千年保持了惊人的一致性。
除了上文中提到过的种种表现之外,儒教邪徒的静止世界观在中国社会中还有以下三种表现:第一,儒教使人安于现状,反对任何社会变革。
中国历史中的每一次的变革,都会毫不例外地遭到“效法先王”的儒生们的围攻,受到儒家思想的层层阻滞。
第二,儒教反对科学。
在人类进步发展的历史中,技术的发明、革新起到了关键的、决定性的作用,人类社会许多大的飞跃,究其原因,其动力原是来自于一两个不起眼的技术发明。
近代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是近代科技突飞猛进的结果。
道家之企业文化
![道家之企业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8bc4cc6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8.png)
道家之企业文化道家源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强调“道”的价值和作用,提倡“宁静无为”的生活方式和管理理念。
道家的核心思想包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以柔克刚”等。
这些思想在企业管理中也能有所应用,形成独具特色的道家企业文化。
道家企业文化是一种以道家思想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的文化形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强调自然与和谐道家思想强调“道法自然”,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按照天道自然运行的。
在企业管理中,也应该尊重和顺应自然,推崇自然与和谐的理念。
企业在经营中要注重环保,不污染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让企业在自然中与谐共生;同时,要秉承“不以强凌弱”的原则,与合作方、员工、顾客以和谐的态度相处,创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二、注重人敬人道家思想中,讲究“敬人者天下称之为大”,强调人之尊严和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在企业管理中也应该如此。
企业要注重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给予他们切实的尊重和帮助,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此外,企业也要尊重合作方和客户,注重公平和诚信,在合作中达成双赢。
三、推崇“无为而治”理念道家思想中提倡“无为而治”,即不用强制手段,而是让事物自然而然地发展。
在企业管理中,也应该遵循这一理念,让自然的力量来调节、协调企业内部的关系和外部的竞争,自然而然地实现企业的目标。
当管理者出现问题时,应该不追求短期收益而宁静不动,付出耐心和智慧,让问题自然得到解决。
四、注重智慧与凝聚力道家思想中,强调以柔克刚、尊重智慧,认为智慧和凝聚力比武力和权利更有用。
在企业管理中,也应该如此。
管理者应该注重智慧的运用,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团结力,形成有凝聚力的团队。
通过以智慧和凝聚力为支撑的企业文化,可以创造出更加强大、有竞争力的企业。
总之,道家企业文化是一种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企业文化,奉行自然与和谐、人敬人、无为而治、注重智慧与凝聚力等理念,旨在塑造一种良好的企业氛围,实现企业的有效管理、创新发展和社会责任。
浅析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智慧在创业管理中的运用
![浅析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智慧在创业管理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e8b84b17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3a.png)
0引言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伴随着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史,在人类发展史上,尤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无论是孔孟的儒家思想、老子的道家思想,还是墨子的法家思想等,所有这些文化思想流派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思想流派交织纵横、互为影响,构成璀璨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智慧宝库。
作为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的每一位华夏子孙中的创业者群体,或多或少都会受这些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创业过程中,他们通过将这些传统的思想智慧渗透日常的创业企业管理中,对其实现成功创业都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
例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对“天降大任于斯”,“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对太极文化“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思想智慧的精深感悟和在其实践创业管理过程中的灵活运用,都给我们了解其企业管理文化,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象,这些深入华夏子孙骨髓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在这些卓越的创业者实施创业过程中,于日常管理中自然而然地被显现出来,并被烙上深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烙印。
在众多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中,本文通过提炼“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中和中庸”“修身克己”4个在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中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解读其与创业管理之间的关系,主要基于如下几个目的:一是为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学习如何建立和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开展企业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借鉴;二是在创业群体中,为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提供理论支撑;三是为倡导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与创业管理文化相结合,提供实践依据。
1四个代表性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在创业管理中的运用1.1阴阳五行思想在创业管理中的运用1.1.1阴阳思想阴阳是一种对立统一思想的集合,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一面,对立的双方又都是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对方转化,这其实是朴素的辩证法基本原理。
在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思想有一个通用的模式,就是用太极的阴阳图表现,这其实也是哲学模式的一种非常形象的表现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业创新传统文化与创业创新的结合与推动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业创新传统文化与创业创新的结合与推动](https://img.taocdn.com/s3/m/e86bb14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c.png)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业创新传统文化与创业创新的结合与推动在当今社会,创业创新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创业,而中国传统文化也逐渐成为了他们创业道路上的重要助力。
传统文化与创业创新的结合不仅可以为创业者提供启示和指导,也可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创新动力。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稳定和持久。
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创业的成功需要耐心和坚持。
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如儒家的“仁、义、诚、信”、道家的“以无为而治天下”等,都强调了持久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创业者可以借鉴这些思想和价值观,坚守初心,不急于求成,以稳定和可持续的方式推动企业的发展。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本主义和关系维护。
创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活动,更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和交流过程。
传统文化强调尊重和理解他人,注重和他人的良好关系。
在创业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人际网络和合作伙伴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创业者可以通过借鉴传统文化的“和”的思想,与合作伙伴和员工建立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形成团队合作的力量。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素有“厚德载物”的理念。
传统文化强调品德和修养的重要性,要求人们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
在现代创业中,企业的信誉和声誉是非常重要的资产。
借鉴传统文化的“厚德载物”理念,创业者可以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也强调创新和变革。
虽然传统文化注重传承和保持稳定,但也鼓励人们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变革。
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和艺术形式不断演变和发展,为创业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灵感。
通过借鉴传统文化的创新元素,创业者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创造出独特的产品和服务,获得竞争优势。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与创业创新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与相互促进。
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为创业者提供了启示和指导,帮助他们在创业道路上保持稳定和持久的发展。
与此同时,创业者也可以通过借鉴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思想和创新元素,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创新动力。
如何利用道术提升个人前程和事业
![如何利用道术提升个人前程和事业](https://img.taocdn.com/s3/m/0c606b9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3.png)
如何利用道术提升个人前程和事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术被认为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和智慧,其不仅可以用于修身养性、强身健体,还可以用于提升个人前程和事业。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利用道术提升个人前程和事业:一、了解道家文化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观念是“道”。
道是指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道家文化主张“无为而治”,即减少人类自身的干预和限制,遵循自然规律和本性,以求达到心灵的平和和身体的健康。
二、修身养性打造一颗平和的心灵是提升个人前程和事业的首要条件。
修身养性是一种内在的修行方式,主张让自己的身心合一,以达到身心健康、精神愉悦的境界。
通过道家文化的精神指导和一些修行方式,如太极、气功等,可以提高自身的气质和自信心,增强自身的抗挫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职场竞争和各种挑战。
三、运用道术取得事业上的成功道术是道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修炼智慧和技能的方式。
在职场上,道术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提升个人的修养和气质,还可以提高人们的智慧和技巧,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职场挑战。
具体来说,人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运用道术:1. 多思考,少言多行道家文化主张“言多必失”,即在职场中,要懂得与人沟通和相处,但不要轻易表露自己的想法和行动。
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和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掌握职场的机会和挑战。
2. 保持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道家文化的重要思想之一。
它主张在职场中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原则性,但也要与人协调和合群。
只有将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与公司和团队的需要相结合,才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3. 运用太极拳、气功等技巧太极拳、气功等是道术的重要技巧之一,它们既能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又能磨练意志,提高克服挑战的能力。
在职场中,人们可以通过这些技巧,有效减压,增强适应性和抗挫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实现个人价值道家文化主张让个人实现自己的价值,达到身心健康和心灵的平和。
在职场中,实现个人价值不仅可以给自己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还可以将自己的职业经验和技能转化为公司的生产力,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创业与道家的思想联系
![创业与道家的思想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b5fcff2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a.png)
创业与道家的思想联系道家思想是中国的精神所在,他几乎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当然创业也不例外。
经过我们组的讨论,决定在这儿重点讲一下创业与道家四方面的思想联系:一.基业长青,建立百年企业企业的灵魂是人,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决定企业前途命运的,不在于资本方的钱袋,而在于企业家的素质,在于企业家的智慧和能力。
企业之所以为企业,其价值追求固然是盈利,但决定企业百年的因素却是盈利后的取向。
记得有一位企业家大致说过这样一句话“企业盈利1百万是企业家个人的财产,企业盈利1千万是企业员工的财产,企业盈利1个亿是国家社会的财产”,这话富有一定的哲理,道家学派提出“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就是说天地的存在不是为了自已而是为了世间万物,所以它能久存。
因此企业的价值观决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在追求什么,从而来决定企业的行为,必然可以决定企业的未来。
我们来回顾一下世界上许多知名的企业,当企业做大做强后,无一不是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捐赠希望工程,以此来回报社会。
我们都知道令人尊敬的李嘉诚先生,昨天他在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中谈“富与贵”的哲学时,我听他讲到资助7万名残疾人的“新万里计划”时,他说“就是要一路热情不减的去做公益的事业,给人以信心和希望”,这就是他“捐赠文化”的核心。
大凡伟大的企业家后面都有另一个头衔,那就是更伟大的慈善家。
企业存于社会,社会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条件,企业成长,社会才能繁荣昌盛,社会不存,则企业也不会生存,更不用说去盈利了。
在企业的管理中,企业家如果一味地追求利润,勿视企业于社会的责任,其价值观不是以“生存百年”,“从优秀到卓越”为追求目标,那一定是不会长久的。
正如善恶,美丑,优劣,忠奸这些对立面在道家学派里被认为是相伴而生的,追求短期利益,企业必定不会长久,只为一时,必定只存一时。
道家思想与企业平衡发展
![道家思想与企业平衡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88484d14b35eefdc9d3334c.png)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道家智慧作为中国几千年来传承的瑰宝,它和儒家思想分别作用于企业不同的层级。
如果说“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更强调了企业中基层的执行能力和守业能力的话,那么“君无为而臣有为”的道家思想则是企业领导者高屋建瓴地制定企业战略决策所借鉴的重要思想工具。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所追求的是结果是最终达至“大道无形”,让企业发展从“不得不然”,到“欣然而然”,最后形成高速流畅的“自然而然”。
依势而为、阴阳调和的自然平衡之美,是企业发展最高境界。
它让企业以最小的力量在市场上获得最大的向上成长的空间。
大道无形:企业的阴阳平衡企业中的“大道”是什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在此,我们试图阐述的是一个不可道而又对企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潜规则:企业势能的阴阳平衡。
“孤阴不长,孤阳不生”,唯有企业将阴阳的势力调节到微妙的平衡状态,才能获得企业发展的基业长青。
东西方的文明总是在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交融,彼此影响、相互交融、前呼后应。
我们可以认为西方的XYZ理论、马斯洛理论也可以属于阴阳平衡的观点。
例如XYZ理论中以“经济人”为基础的X观点就是阳刚的力量,而以“社会人”为基础的Y观点就是阴柔的力量。
而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下面的两个基本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是属于阳性的力量,而上面的三个层次: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属于阴性的力量。
阴阳平衡理论认为:我们可以把企业的能量分为阴、阳两种,在系统流程、等级等方面属于阳刚的力量,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阴柔的能量,它所强调的是沟通、尊重、人性化等方面。
我们从阴阳平衡的角度去看企业发展,就会发现企业处在两种极端的状况下会出现问题:至阳无阴的企业或至阴不阳的企业。
至阳不阴的企业片面强调硬性管理,如制度、绩效考核等,制度的僵化可能会导致人员的流失、创造力下降、应付危机的能力下降、人浮于事……而另一种极端:至阴不阳的企业则由于阳刚的力量缺失:如缺乏系统管理流程、没有制度或制度不严密、薪酬制度设计不合理……导致效率低下、目标不清、能量无法集中、人的惰性增强、互相指责。
道家文化对中华商业文化的影响
![道家文化对中华商业文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094e03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3.png)
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一样,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同样对中华商业文化发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关于儒家思想,我们前面已经多次说过,其主体是以农耕文化作为承载的主体;而道家文化,则和儒家思想正好相反。
也就是说,道家文化是非农耕文化的一种思想和哲学体系。
那么,它的源头是什么呢?它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影响到商业文化呢?为什么其与中华商业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个关键的问题,必须要弄明白道家文化和商业文化的从属关系:道家文化实际上根本就发源于商业文化。
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钱穆认为,人类文化从源头上看,不外乎三种类型: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
游牧文化发源于高寒的草原地带,农耕文化发源于河流灌溉的平原,商业文化发源于滨海地带以及近海之岛屿。
一般来讲,中国文化公认发源于黄河流域。
也就是说,是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每一支流之两岸和其流进黄河时两水相交的那一个角里,都是古代中国文化之摇篮:唐、虞文化是发生在现在山西省之西南部,黄河大曲的东岸及北岸,汾水两岸及其流入黄河的桠杈地带;夏文化则发生在现在河南省之西部,黄河大曲之南岸,伊水、洛河两岸,及其流入黄河的桠杈地带。
周文化则发生在陕西省之东部,黄河大曲之西岸,渭水两岸, 及其流入黄河的桠杈地带;在今安阳县(旧彰德府) 附近,便有漳水、洹水流入黄河,这里是古代殷、商氏族的政府所在地。
黄河的灌溉,哺育了富饶文明的中华。
”农耕文化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平和、自足。
“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 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
”农业生产所依赖的是气候、雨泽、土壤, 这些皆非人力安排,“而若冥冥中已有为之布置妥帖而唯待人类之信任与忍耐以为顺应,乃无所用其战胜与克服。
”农耕文化的“天人相应”、“物我一体”,“顺”、“和”、“安分”、“守己”等观念,表现出“和平的”文化特征。
农耕民族与耕地相连系,生长于此,病老于此,祖宗坟墓安葬于此。
所以他们心中“不求空间之扩张, 唯望时间之绵延”,其所希望的是“天长地久, 福禄永终”。
道家之企业文化
![道家之企业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e570946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7.png)
道家之企业文化道家企业文化道家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基于道家哲学思想,注重和谐、平衡、自然和智慧的管理理念和文化传统。
道家企业文化强调以道为本,尊重自然规律,注重道德修养,提倡和谐共生,鼓励员工自由发展,努力创造共赢的价值观念。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道家企业文化的理念和价值观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同和应用,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道家文化的基本理念是尊重自然、追求和谐、注重智慧。
在道家思想中,自然是万物的根源,宇宙万物的运行都遵循自然规律。
企业应该像自然一样,注重平衡,追求和谐,顺应自然规律发展。
在企业管理中,应该尊重员工的天性,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培养员工的智慧和创造力,促使企业和员工达到共赢。
道家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和谐共生。
和谐共生是指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和谐共处,同时也是指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相处。
企业内部的和谐共生,是指营造良好的员工关系,鼓励员工之间的协作与共享,激励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建立团队合作精神,形成共赢的文化氛围。
而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共生,是指企业与社会、环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环保、公益等行为,关注社会责任,建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和谐共生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内外和谐,协调企业的利益与社会的利益。
道家文化还提倡以道德为基础。
在道家思想中,道德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准则,也是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相处的基本准则。
企业应该注重提升员工的道德修养,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建立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品牌形象。
只有秉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企业才能获得员工的尊重与信任,也才能在商业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道家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相应化,即顺应时势兴衰。
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以时势为重,追求自然的变化和发展。
企业需要及时调整策略、改变思维,适应市场的变化。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及时调整战略和战术,使企业始终保持活力和生机。
在道家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整套独特的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思想。
老子道德根文化与商业智慧
![老子道德根文化与商业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c30838c69e314332396893ac.png)
老子道德根文化与商业智慧浙江普陀山第二届国际道商论坛2010 05 29熊春锦各位企业家,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今天,非常荣幸在这里跟大家互动交流。
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老子根文化与商业智慧》在座的各位,都是成功人士,是我学习的榜样,我是致力于道文化研究的一位学生。
在这里,借这个机会,来跟大家共同互动交流学习。
可能在座的都是爱好者,曾经有过实践的经历。
但是我这个人有点啰嗦,还是希望按照道家的方法来进行互动和交流。
可以说,道家的互动交流非常简单,就是精气神的互动,是能量的循环交流,是心与心的相应,是正觉正识的互动。
这里面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这次我们的这个论坛要想办好,要信守一个规则,叫做修身的实践规则。
在我们互动的时候,请大家都放松。
大家都经常在说放松,作为道家的修身实践当中的放松,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掌握这个诀窍?谁知道,怎样才能真正放松?没人回答的话,我就在这里直接透露一点消息、信息。
我们的放松,如果想获得一个能量的高效互动,关键是精神系统的放松和肉体系统的放松,这两大系统的放松,如果我们掌握好了,实际上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就能够很好地养生和解压,精神就能保持一种愉悦的状态。
因为大道至简至易,方法也很简单。
第一个,就是眉头一定要松下来,大家尝试尝试,把自己的眉毛舒展舒展,往两边撑一撑,然后嘴角微翘,面带微笑。
尝试一下,看看心情是不是松了,精神系统是不是容易松。
一旦眉头舒展,我们精气神中神的这个系统能够松弛下来,面带微笑,就给我们带来一种发自内心的内在喜悦。
这个时候,就有利于我们精气神中神的这个系统建立一种良好的互动状态和沐浴状态。
我们这次到舟山来,天道安排得挺好的,昨天整个过程都是一个沐浴过程,青山滴翠甘露洗。
今天就进入晴天了,我们就沐浴在观音师尊的道场当中,道光、德能、地气很容易进入我们体内,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把我们的心情调好,心调松,身调松。
心调松,眉头一松,眉心一松,天德之光,观音师尊这个道场的能量就很轻松地进入了我们的体内。
道家之企业文化
![道家之企业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ed400a0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6.png)
道家之企业文化道家哲学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强调个体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内心修养与人际关系,提倡自然无为而治,精益求精。
在今天的商业社会中,道家文化的理念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和运用。
道家之企业文化融合了道家哲学的智慧,以此为理念和指导原则,通过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道家之企业文化的特点和实践方法进行探讨。
一、坚守道家之道道家文化强调在商业活动中坚持“无为而治”的理念。
这并不是指不做事,而是指在做事的过程中,遵循规律,顺势而为,不强求,不强迫,顺势而为,力求自然而然地达到目标。
在企业管理中,这就要求领导者放下权威、态度温和、鼓励员工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给员工下达过多的命令和规定。
企业的运作也需要遵循自然的规律,避免强制干预和人为干扰,而是顺应市场需求,以自然的方式发展企业。
二、注重内心修养道家之企业文化注重员工的内心修养,强调人的品德和内在修养的培养。
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注重培养员工的道德修养和情感智慧。
企业应该注重员工的心理健康,鼓励员工保持平和的心态,培养自我调适的能力。
只有心态平和,才能在工作中更加从容,更能够创造出更有价值的工作成果。
三、追求精益求精道家之企业文化强调追求精益求精。
企业应该鼓励员工持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追求卓越,不断完善自己,不满足于当前的成绩和成就。
对于企业来说,也要追求精益求精,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创新,保持竞争优势。
企业应当鼓励员工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形成共同提高的动力。
四、倡导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企业也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对于企业来说,除了追求经济利益之外,还要关注环境保护,关注社会责任。
企业要遵循自然规律,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企业也要关注员工的生活质量,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关爱员工的身心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业与道家的思想联系
道家思想是中国的精神所在,他几乎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当然创业也不例外。
经过我们组的讨论,决定在这儿重点讲一下创业与道家四方面的思想联系:
一.基业长青,建立百年企业
企业的灵魂是人,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决定企业前途命运的,不在于资本方的钱袋,而在于企业家的素质,在于企业家的智慧和能力。
企业之所以为企业,其价值追求固然是盈利,但决定企业百年的因素却是盈利后的取向。
记得有一位企业家大致说过这样一句话“企业盈利1百万是企业家个人的财产,企业盈利1千万是企业员工的财产,企业盈利1个亿是国家社会的财产”,这话富有一定的哲理,道家学派提出“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就是说天地的存在不是为了自已而是为了世间万物,所以它能久存。
因此企业的价值观决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在追求什么,从而来决定企业的行为,必然可以决定企业的未来。
我们来回顾一下世界上许多知名的企业,当企业做大做强后,无一不是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捐赠希望工程,以此来回报社会。
我们都知道令人尊敬的李嘉诚先生,昨天他在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中谈“富与贵”的哲学时,我听他讲到资助7万名残疾人的“新万里计划”时,他说“就是要一路热情不减的去做公益的事业,给人以信心和希望”,这就是他“捐赠文化”的核心。
大凡伟大的企业家后面都有另一个头衔,那就是更伟大的慈善家。
企业存于社会,社会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条件,企业成长,社会才能繁荣昌盛,社会不存,则企业也不会生存,更不用说去盈利了。
在企业的管理中,企业家如果一味地追求利润,勿视企业于社会的责任,其价值观不是以“生存百年”,“从优秀到卓越”为追求目标,那一定是不会长久的。
正如善恶,美丑,优劣,忠奸这些对立面在道家学派里被认为是相伴而生的,追求短期利益,企业必定不会长久,只为一时,必定只存一时。
近期联想控股向一家著名的外资银行申请贷款,这家银行却要求一份公司在社会公益方面情况的汇报,就象要成为沃尔玛的供应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竞争力,否则企业可能就会被排斥在商业游戏之外,所以说企业在成立之初定立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源泉,转而为员工之价值观和动力,企业就能看出变幻的环境,从困难中看到光明,在危机中抓住机遇,企业就能基业长青。
二.以竹为本,树立德信价值
老子曾提出圣人的品格为慈俭,品德要象山谷一样开阔,要象水一样利于万物,却从不挑剔自已所去的地方,正所谓“上德若谷”,“上善若水”。
大自然养良万物,但不占为已有,帮助它们却不依赖它们,成就它们却不支配它们,这就是高尚的品德。
如果企业的管理者懂得自然之道,顺应人的天性,有大自然的这种“玄德”,如果员工敬业,就先尊敬他们,如果员工忠诚于企业,就让他们有条件的建立和睦家庭,如果员工加倍努力,只需要提拔优秀员工,并提高不优秀员工的能力。
现在很多优秀的企业家以“笨”为荣,“笨”是由竹和本组成的,是大自然的本意,他们在平常人看来都不是聪明人,甚至有些憨态,正是这种“以竹为本”的为人处事的态度,达到了最高境界,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老子的这种主张应当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家的人格魅力,以及企业管理者的品格修养,对于企业的运作和维护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老子同时还提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这正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领导者实现影响力所需的品质,所以我始终认为,只有从管理者人格中发出的力量才是最有力的,才是真正的权威,领导人只有通过自已良好的素养,高尚的情操,以及身体力行来建立威信,才能指导员工朝着正确的远景奋斗。
晚清传奇商人胡雪岩,就熟知中国取势求利的文化精髓,运用其以诚取信的
商业原则,助人济世的公义精神,从一位钱庄小伙计崛起为富可敌国的江南巨贾。
在今天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我建议企业家们向胡雪岩学习,学习他博采众长知已知彼的经营之道,诚信戒欺开拓市场的经营之术,仁义为先立足社会的经营之本,知人善用的用人之道。
三.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下面讲一个笑话:
联合利华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
总不能把空盒子卖给顾客啊,他们只得请了一个学自动化的博士后设计一个方案来分拣空的香皂盒。
博士后拉起了一个十几人的科研攻关小组,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花了几十万,成功解决了问题。
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检测到,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无独有偶,中国南方某乡镇企业也买了同样的生产线,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老板大为发火,找了个小工来说:限你三天,把这个搞定,不然你就滚蛋。
小工很快想出了办法:在生产线旁边放了台风扇猛吹,空皂盒自然会被吹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能吹是多么的重要。
读了这个故事,我感兴趣的倒不是“能吹”是否重要的问题,而是在于第二种方案的简单实用。
在五千言《道德经》里,老子说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细”自不必说,从《细节决定成败》的畅销就知道其威力了。
而“易”呢,似乎提及的人少了些。
殊不知,这个“易”看似简单,要真的做起来却更难。
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习惯于从复杂处考虑事情、解决问题,而且,知识面越宽、掌握的知识越丰富、学历越高,考虑问题就容易越复杂。
殊不知,越是简单的越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举例说明——
办公室的工作。
办公室的工作可谓是头绪繁多,考验一个人的耐性,上面的任务、下面的请示、周围的催促,应接不暇。
每一件事都不能耽误,都要做好,还不能手忙脚乱,这就需要讲究方法。
一是按轻重缓急来处理,第二就是要先做简单的事情,一件一件清理。
这样做起来就会游刃有余,不慌不忙了。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过,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要想成大事,完成一般人完成不了的事业,特别是创业者,就应该从易事做起。
冯军拉
板车卖机箱,从一件件这么小的事情来积累自己的经验,最终创立了华旗,成功地将“爱国者”打造成了一个响亮民族IT品牌。
张近东,15年下来,把苏宁电器从当初的10个人壮大到7万人,从200平方米的一个店面扩张到全国的300家店面。
能做好所有简单的事的人,往往最不简单。
创业者,如果能把创业过程中没见小事易事都做得近乎完美,那才是真正的希望,至少与成功的距离又拉近了一步。
四.慎终如始,无败事。
作为道家的另一个主要思想,他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要保持开始的态度,对待工作始终不懈怠,能够持之以恒的把事情做好。
说到这儿想必大家都会明白为什么会拿道家的这个观点来进行阐述了吧。
曾经的我一直以为成功的企业家都应该具备聪明,自信,反应敏捷,口才出众的品质。
但是后来在CCTV-2某颁奖礼上见到了李彦宏才知道,企业家也有不擅长演讲的,反应不够快的。
我在这儿并不是想表达李彦宏没有具备一个成功企业家所具备的品质,而是想说其实一个人能不能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聪明与否,关键还在于能否持之以恒,能否吃苦耐劳。
为什么那么说呢?
试想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如果没有慎终如始的态度,对工作漫不经心,不能做到善始善终,遇到困难便放弃,不能持之以恒,那么这样的企业还有所谓的前途可言吗?
虽然天才不能取代,但有天才而失败的人比比皆是.
虽然聪明不能取代,但聪明反被聪明误几乎已成为谚语.
惟有锲而不舍与始终不渝才能无往不前.
慎终如始不论对于创业还是守业都是一样不可或缺的,它是万事成功的前提和保障,是我们新一代大学生急需培养的品质。
在创业团队里,最初我们都是抱着同样的梦想走在一起,组成这样一个团队,来实现我们共同的梦想。
但是,一个团队的成败是在于我们是不是能够坚持到最后,永不放弃——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我们的梦想在同一时刻点燃,在为之奋斗的过程中,大家会有很多不同的想法,但是关键一点是我们要谨慎如一,相互配合,坚持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