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设备管理作业
操作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操作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领域,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在学习操作系统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巩固和深化知识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操作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的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知识。
第一章:引论1.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设备管理。
2. 进程是指正在执行的程序的实例。
进程控制块(PCB)是操作系统用来管理进程的数据结构,包含进程的状态、程序计数器、寄存器等信息。
3. 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在内存中同时存放多个程序,通过时间片轮转等调度算法,使得多个程序交替执行。
4. 异步输入输出是指程序执行期间,可以进行输入输出操作,而不需要等待输入输出完成。
第二章:进程管理1. 进程调度的目标包括提高系统吞吐量、减少响应时间、提高公平性等。
2. 进程调度算法包括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作业优先(SJF)、优先级调度、时间片轮转等。
3. 饥饿是指某个进程长时间得不到执行的情况,可以通过调整优先级或引入抢占机制来解决。
4. 死锁是指多个进程因为争夺资源而陷入无限等待的状态,可以通过资源预分配、避免环路等方式来避免死锁。
第三章:内存管理1. 内存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转换等。
2. 连续内存分配包括固定分区分配、可变分区分配和动态分区分配。
3. 分页和分段是常见的非连续内存分配方式,分页将进程的地址空间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分段将进程的地址空间划分为逻辑段。
4. 页面置换算法包括最佳置换算法、先进先出(FIFO)算法、最近最久未使用(LRU)算法等。
第四章:文件系统管理1. 文件是操作系统中用来存储和组织数据的逻辑单位,可以是文本文件、图像文件、音频文件等。
2. 文件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文件的创建、删除、读取、写入等操作。
3. 文件系统的组织方式包括层次目录结构、索引结构、位图结构等。
高处作业的管理制度
高处作业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提高作业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作业场所选择1.作业场所选择应符合相关法规标准,保证地基稳固,建筑结构牢固,无倒塌、坠落等安全隐患。
2.作业场所的高度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严禁在未经安全评估的地方进行高处作业。
第三章作业人员管理1.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并严格按照作业流程和规范进行作业。
2.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相关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具,如安全带、安全帽、防滑鞋等。
3.作业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意识。
第四章作业设备管理1.作业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2.作业设备使用过程中应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严禁超负荷运行。
3.作业设备在作业前应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设备无故障和损坏,作业人员方可上岗作业。
第五章作业环境管理1.作业现场应设置相应的安全标识和警示标识,明确作业区域和通道,避免人员和设备混乱。
2.作业现场应定期清理,确保没有杂物和有关的作业环境安全。
3.作业现场应设置应急救援设施和逃生通道,确保作业人员在发生意外时能够及时脱险。
第六章作业风险评估与控制1.进行高处作业前,应对作业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源和控制措施,并建立应急预案。
2.作业现场应设置安全防护网、围栏等设施,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3.作业人员应遵守作业规程,不得擅自调整作业方式和流程,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
第七章作业监督与检查1.对高处作业的监督与检查应由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检查,确保作业的安全进行。
2.监督人员应对作业现场进行实地检查,督促作业人员按照规定操作,避免违规行为。
3.发现高处作业不符合安全规范的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八章处罚与奖励1.对违反高处作业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按规定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直至取消作业资格。
北航任爱华操作系统课件—第五章_设备管理
由进程P来的I/O请求 搜索SDT找到DCT指针
A 搜索DCT指针, 找到COCT指针 是 控制器忙吗? 否 分配控制器给进程P 搜索COCT找到CHCT指针 进程P按分配策略 入I/O等待队列 等待该设备空闲 是 进程P 等待通道
查DCT 该设备忙? 否 按分配策略选取 占据该设备的进程
是
进程P等待控制器
• • • • • • Linux输入/输出的过程概述 设备驱动程序基础 Linux的中断处理 设备驱动程序的框架 字符设备驱动程序 块设备驱动程序
概述
输入/输出请求 出错返回
设备无关软件 标准设备接口(read,write,open,close,…) 设备文件 (在/dev目录下) 设备驱动程序
输入/输出软件的作用
I/O请求 I/O应答
4-用户进程 3-设备无关软件
使用I/O系统调用:格式化I/O
命名、保护、阻塞、缓冲、分配设备
设备服务子程序 2-设备驱 动程序 1-中断处理程序 硬 件
设置设备寄存器、检测状态 I/O结束时,唤醒设备服务子程序 执行I/O操作
输入/输出请求 的提交周期
Linux文件系统的层次结构
返回
设备驱动分层结构
设备驱动程序基础
• • 总线: CPU和I/O设备是通过总线连接起来。 PC机常见总线有ISA,PCI等等。 I/O地址空间: 所有设备的寄存器组成。 察看文件:/proc/ioports I/O数据传输: 忙等待、中断方式、DMA方式 设备分类: 字符设备、块设备 设备名: 主设备号(驱动程序)、次设备号(驱动程序的参数) 设备文件: 在/dev目录下,在内核中由file结构表示。 设备驱动程序接口:由file_operations数据结构完成。
5设备维修管理
厂长(总工)
设备科长
组长
计划员
年度设备大修计划
序 工 使 号 作 用 令 单 号 位 资 产 编 号 设规 备格 名型 称号 设 维修复杂 备 系数 类 机 电 热 别 维 修 类 别 主 维修工时 要 内 钳 电 机 其 合 容 工 工 工 他 计 停 进度 歇 天 季 数 承 修 单 位 维 修 费 用
设备管理
二)维修计划的实施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组织维修施工和竣工验收。 1、维修前的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和生产准备。 修前技术准备由主修技术人员负责;生产准备由备件、材料、工具管理人员和维 修单位的计划人员负责。 1)设备技术状态及产品技术条要求的调查; 2)编制维修技术文件; 3)材料及备件的准备; 4)专用工具、检具、研具的准备; 5)编制维修计划。 2、施工管理 1)交付维修:认真交接并填写“设备交接单”。 2)解体检查: 3)临时配件的研制; 4)生产调度; 5)质量检查。
设备管理
第五章 设备维修管理 设备维修:设备技术状态劣化或发生故障后,为恢复其功能和 精度而采取的更换或修复磨损、失效的零件(包括基准件), 并对整机或局部进行拆装、调整的技术活动。
设备维修作为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延长设备寿命,保证生产正产运行, 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 设备维修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经济效益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决于:设备 维修性设计的优劣;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维修组织系统及装备设施 的完善程度。 在用设备:预防为主,选择适当的维修方式,通过日常和定期检查、状态 检测、诊断等手段,按生产工艺要求和设备技术劣化程度,编制预防性维 修计划; 修理前:充分做好技术和生产准备工作,适时进行维修; 修理中:积极采取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保证修 理质量、缩短停歇时间、降低修理费用; 另外:结合修理对设备进行必要的局部改进设计,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维 修性、可利用率。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答案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答案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述1.1 操作系统的定义与作用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统一的接口和服务。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操作系统的发展经历了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和网络操作系统等阶段,逐步提高了计算机的效率和可靠性。
1.3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点操作系统的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等。
其特点包括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等。
第二章:进程管理2.1 进程的概念和属性进程是程序在执行过程中的一个实例,具有独立的地址空间和执行状态。
2.2 进程的调度算法常见的进程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调度、短作业优先调度、高响应比优先调度和时间片轮转调度等。
2.3 进程同步与通信进程同步是指协调多个进程之间的执行顺序,进程通信是指进程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第三章:内存管理3.1 内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内存管理包括内存的分配和回收,以及地址转换和内存保护等操作。
3.2 内存分配的算法常见的内存分配算法有首次适应、最佳适应和最坏适应等。
3.3 虚拟内存的实现原理虚拟内存通过将主存和辅存进行映射,将不常用的数据和程序置换到辅存中,以提高内存利用率。
第四章:文件管理4.1 文件的概念和组织方式文件是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数据集合,文件组织方式包括顺序文件、索引文件和哈希文件等。
4.2 文件共享与保护文件共享是指多个进程可以同时访问同一个文件,文件保护是指对文件进行权限和访问控制。
4.3 文件系统的实现原理文件系统通过文件目录和文件控制块来管理文件和目录的存储和访问。
第五章:设备管理5.1 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分配和回收,以及设备的驱动程序和设备控制器等。
5.2 设备独立性和设备分配算法设备独立性是指操作系统对设备的不同类型进行统一管理,设备分配算法有等待队列调度和优先级调度等。
5.3 设备中断和错误处理设备中断是指设备发出的中断信号,操作系统需要及时响应并处理中断。
水上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四篇)
水上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水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规范水上作业的进行,提高水上作业安全管理水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从事水上作业的机构、企事业单位、个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
第三条水上作业是指在江河湖海等水域进行的各类作业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船舶操作、渔业作业、航行巡查等。
第四条水上作业安全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水上作业的安全稳定进行。
第二章作业人员管理第五条水上作业机构、企事业单位应当依法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水上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水上作业机构、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水上作业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岗位技能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七条水上作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作业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做到居安思危,遵守法律法规,持证上岗,不得酒后作业。
第八条水上作业人员应当参加定期的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九条水上作业人员在作业期间,应当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第十条水上作业人员应当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不得患有影响操作安全的疾病。
第三章作业设备管理第十一条水上作业机构、企事业单位应当保证作业设备的安全可靠性,配备适用的作业设备和工具,确保其符合国家强制性的安全技术标准。
第十二条水上作业机构、企事业单位应当对作业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水上作业机构、企事业单位应当制定作业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规程,并组织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作业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第十四条对于老化、损坏或无法正常使用的作业设备,应当及时进行修复、更新或淘汰,并有专门部门对其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
第四章作业环境管理第十五条水上作业机构、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作业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企业设备管理制度
企业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设备管理工作,提高设备利用率,保障设备安全运行,保护企业财产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设备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设备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加强设备使用的监督和管理,保证设备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行。
第二章设备采购管理第四条设备采购方式应当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企业内部制度规定执行,确保采购程序合法、公开、公平、竞争。
第五条设备采购前,应当经过合理的规划和预算,确保采购需求真实、合理。
第六条采购设备应当优先选择优质、可靠、环保、节能的设备,确保设备的质量符合标准,具有检测合格证书。
第七条设备采购应当由采购部门负责,设备采购过程中,应当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并建立采购档案,确保采购信息真实、准确。
第三章设备使用管理第八条设备使用前,应当经过验收,并登记设备信息,编制设备台账。
第九条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条设备在使用中出现故障或者异常情况,应当及时报修,并立即停止使用,直至维修完成方可继续使用。
第十一条设备使用人员应当按照设备使用手册规定使用设备,不得私自拆卸、改动设备。
第十二条设备使用人员应当保证设备周围环境整洁,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四章设备保养管理第十三条设备保养工作应当按照设备保养计划进行,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润滑、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设备保养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技能和资质,严格按照设备保养要求进行作业,确保保养质量。
第十五条设备保养记录应当详实,包括保养内容、时间、人员等信息,如有异常情况,应当及时上报。
第十六条设备保养过程中,如需要更换配件,应当选择正规厂家提供的原配件,不得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第五章设备维修管理第十七条设备维修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人员应当具备丰富的维修经验和技能。
第十八条设备维修前,应当进行维修评估,确定维修方案,并报批维修预算。
第5章 设备综合管理
(一) 设备综合管理的主要目的设备综合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装备,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设备高效率、长周期、安全、经济地运行,以保证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二、设备的更新
1.有形磨损设备在寿命期内,无论在使用还是闲置状态,都会因其形态产生变化而逐渐损坏,设备物质形态的这种逐渐变化造成的损耗,称为有形磨损。有形磨损根据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使用磨损和自然磨损两种。设备在使用中,由于输入能量而运转,产生摩擦、振动、疲劳,致使相对运动的零部件实体产生磨损,这种有形磨损称为使用磨损。设备寿命期内,由于自然力量的作用或因保管不善而造成的锈蚀、老化、腐朽,甚至引起工作精度和工作能力的丧失,称为自然磨损。
一、设备的选择
沉稳
设备的环保性是指设备的噪声和设备排放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选择设备时,要选择能把“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和噪声控制在一定的标准范围之内的设备,要求设备配备相应治理“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附属装置或净化设备。
5.环保性
设备的成套性是指设备要配套。要使设备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应考虑:单机配套,即备件、配件、随机工具要成套;机组配套,即一组机器的主机、辅机、控制装置等要配套;工程项目配套,即一个新建项目的各种机器设备要配套;等等。
(二) 设备经济管理
(三) 设备综合效率管理
(1) 提高设备性能开动率。加强设备的技术改造,提高设备性能和缩短理论加工节拍;不断地优化产品的实际加工节拍。
(3) 控制设备停机时间。为了参与国际竞争,提出了“销、供、产”生产经营模式,这样就要求企业加快流动资金的周转和提高企业的柔性,严格控制设备的各项停机时间,追求“0”目标。
设备内作业管理制度
设备内作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设备内作业管理,提高作业效率,确保作业安全,保障设备正常运转,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设备内作业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第三条设备内作业是指在设备内进行维修、清洁、巡检等工作的过程。
第四条设备内作业管理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设备内作业应严格实施“准入制度”,确保进行作业的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
第六条设备内作业应建立作业台账,记录作业人员、作业时间、作业内容等信息。
第七条设备内作业应严格按照作业流程进行,不得擅自更改。
第八条设备内作业应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九条设备内作业过程中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并停止作业。
第二章设备内作业流程第十条设备内作业应由指定负责人统一安排和管理,明确作业流程。
第十一条设备内作业流程包括作业准备、作业实施、作业结束等环节。
第十二条作业准备阶段,负责人应核实作业人员的资质和技能,明确作业内容和安全措施。
第十三条作业实施阶段,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作业流程和安全措施进行作业。
第十四条作业结束阶段,作业人员应清理作业现场,填写作业记录,并上报负责人。
第十五条设备内作业过程中如需改变作业流程,应经过负责人同意后方可执行。
第三章设备内作业安全措施第十六条设备内作业应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十七条作业人员应穿戴相关的防护装备,如防护服、安全帽、手套等。
第十八条作业人员应遵守作业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第十九条设备内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第二十条作业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四章设备内作业监督与检查第二十一条设备内作业应设立专门的监督人员,负责对作业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二十二条监督人员应定期进行作业现场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
第二十三条监督人员应建立作业记录,记录监督检查情况及发现的问题。
工程机械设备登记管理制度
工程机械设备登记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提高设备利用率,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工程机械设备的登记管理工作,包括所有设备的采购、领用、使用、维护和报废等环节。
第三条工程机械设备指企业用于施工作业的各类机械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挖掘机、推土机、起重机、压路机等。
第四条工程机械设备登记管理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第五条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全面负责工程机械设备的登记管理工作,具体责任包括设备的采购审批、领用审核、使用监督、维护保养和报废处理等。
第二章设备登记第六条新购置的工程机械设备应在到货后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并进行登记备案,相关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购置日期、采购价格、供应商等。
第七条设备登记表应明确设备的唯一标识,如设备编号或条形码等,以便快速识别设备身份。
第八条已经在使用的工程机械设备应进行清查登记,明确设备的实际数量和状态,并及时更新登记表。
第九条设备的变动情况如设备的调拨、借调、维修等,应及时在登记表中予以记录,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
第十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及时对设备信息进行审核核实,确保登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一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档案,保存设备的相关资料和文件,确保设备信息的完整和安全。
第三章设备领用第十二条领用工程机械设备前,需填写设备领用申请表,明确领用单位、领用日期、领用期限等信息,并经领用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
第十三条领用人员应在领用设备前进行设备的检查和试运行,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功能正常。
第十四条领用人员应爱护设备,按照规定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使用设备。
第十五条领用人员不得私自更改设备的结构或功能,如有需求应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申请变更。
第十六条领用人员应及时将设备归还或交由设备管理部门安排归还,如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报告。
第四章设备维护第十七条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应定期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第5章 房屋及设施设备管理
第五章房屋及设施设备管理房屋及设备设施管理是指对物业共用设备设施和属于房屋共用部位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大中小修及更新改造。
房屋及设备设施管理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关系到物业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是物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一节物业设施设备管理概述一、物业设施设备物业设施设备,是指房屋及附属于房屋建筑业主共用的各类设施设备的总称,它是构成房屋建筑实体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挥物业功能和实现物业价值的物质基础与必要条件。
物业设施设备主要分为:房屋与设施、强电系统、电梯升降系统、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弱电系统等。
二、物业设施设备管理物业设施设备管理,是指物业服务企业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和有关规定,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房屋及各种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维修实施管理,保证房屋、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提高房屋、设施、设备的完好率,延长房屋、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业主和使用人对房屋、设施、设备使用的需要,并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物业设施设备管理的目标物业设施设备管理在整个物业管理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物业运作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1.用好、管好、维护检修好、改造好现有设施设备,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及完好率,是物业设施设备管理的根本目标具体为:保持设施、设备完好,满足其使用功能;确保物业及使用人的安全;促进物业保值增值。
2.衡量物业设施设备管理质量的三个指标(1)房屋完好率,是指完好房屋与基本完好房屋面积之和占房屋总建筑面积的百分率。
(2)危房率,是指危险房屋的建筑面积占房屋总建筑面积的百分率。
(3)设备完好率,是指完好设施设备数量占全部设施设备总数量的百分率。
3.物业设施设备完好的基本标准结构与零部件完整齐全;设施设备运转正常,满足使用功能;设施设备技术资料及管理记录齐全;设施、设备整洁,无跑、冒、滴、漏现象;防水、防冻、保温、防腐、安全、标识等措施完整有效。
汽车维修企业设备管理制度(4篇)
汽车维修企业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汽车维修企业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维修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汽车维修企业设备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为本企业内的所有设备。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工具设备、电子设备等。
第四条设备管理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按照”预防为主、维修为辅”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五条企业领导应高度重视设备管理工作,加大对设备的投入,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第二章设备采购管理第六条企业设备采购应根据企业发展和生产需求,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确保设备的品质和数量满足生产需要。
第七条企业设备采购应遵循科学、合理、公正、公开的原则,严禁利用职务之便违规采购设备。
第八条企业设备采购应由专门的采购部门负责,制定采购方案和采购合同,并与供货商签订正式的合同。
第九条设备采购合同应明确设备的具体规格、数量、价格、交付时间等内容,并约定设备的质量保证期。
第十条在设备交付前,采购部门应对设备进行严格的验收,并及时向供货商反馈验收结果。
第三章设备领用管理第十一条设备领用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领用人必须填写领用申请单,并由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方能领用。
第十二条设备领用时应同时领取设备附件、说明书等相关资料,并对设备进行登记和编码。
第十三条设备领用人应妥善保管所领设备,并按规定进行合理使用,设备不得随意借出或私自转移位置。
第十四条当设备损坏或出现故障时,领用人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并由维修部门进行维修和保养。
第十五条设备领用人必须在设备报废、退还或离职时,将设备交还给主管部门,并填写相关的交接手续。
第四章设备维修管理第十六条设备维修部门应配备专门的维修人员,并制定相应的维修流程和维修计划。
第十七条设备维修应按照维修计划进行,维修人员应负责设备的维修工作,并在维修过程中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八条设备维修部门应对所有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和保养,并及时消除设备的故障和隐患。
第十九条设备维修部门应做好设备维修记录和设备保养记录的管理,确保记录的准确和完整。
第五章 设备管理讲解
例题精讲自:1、典型的高速设备有()。
A、磁带机、磁盘机、光盘机B、磁带机、磁盘机、键盘C、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鼠标D、键盘、鼠标、语音输入输出设备2、下面的四个选项中,不属于设备管理的功能的是()。
A、实现外围设备的启动B、实现对磁盘的驱动调度C、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D、处理外围设备的中断事件3、()是CPU与I/O设备之间的接口,它接收从CPU发来的命令,并去控制I/O设备工作,使处理器从繁杂的设备控制事务中解脱出来。
A、中断装置B、通道C、逻辑D、设备控制器4、设备与CPU之间数据传送控制方式有四种,下面的四个选项中不属于这四种的是()。
A、程序直接控制方式B、设备控制方式C、直接内存访问(DMA)方式D、通道控制方式5、根据使用方式,可将缓冲区设置成()。
A、专用缓冲区和特殊缓冲区B、单缓冲区和多缓冲区C、专用缓冲区和通用缓冲区D、多缓冲区和缓冲池6、()的基本含义是指应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
A、设备独立性B、逻辑设备表C、物理设备表D、设备共享性7、下面关于独立设备和共享设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打印机、扫描仪等属于独占设备B、对独占设备往往采用静态分配方式C、共享设备中的“同时使用”的含义指一个作业尚未撤离,另一作业即可使用,但每一时刻仍只有一个作业启动磁盘,允许它们交替启动D、对共享设备往往采用静态分配方式8、通道,按其传送数据的情况,分为三种类型:()A、字节多路通道、字多路通道、数组多路通道B、字多路通道、选择通道、数组多路通道C、字节多路通道、字多路通道、选择通道D、字节多路通道、选择通道、数组多路通道9、通道程序是由一系列的()构成的。
A、函数B、通道命令C、子程序D、过程10、下面四个选项中不属于SPOOLing系统的特点的是()。
A、提高了内存的利用率B、提高了I/O操作的速度C、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D、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填空题1、逻辑设备是()属性的表示,它并不指某个具体的设备,而是对应于一批设备。
实验室管理第五章实验室设备器材管理PPT课件
制和执行。 3 、各使用部门负责计量仪器的安装、使用、保养、日常校正、
异常反馈和定期送检
计划管理
仪器采购可行 性计划的编制 与审批、仪器 设备的选型和 论证、计划实 施、调整与变 更、检查与评 估。
标识 剧毒化学品 强腐蚀性化学品 一般化学品 专人管理 领用记录 药品配制
废弃药品处理
存放:普通的化学试剂按照无机物、有机
物、指示剂、培养基等分层存放;危险品试 剂要单独设铁板专柜存放于阴凉通风处,并 建立危险试剂管理档案,专人上锁管理,严 禁外流。
药品配制:标定标准溶液需两人进行,
分别各做四平行样,取平均值作为结果,每 人四次平行测定结果极差相对值不得大于重 复性临界极差[CrR95(4)]的相对值0.15%, 两人共八次测量结果的极差相对值不得大于 重复性临界极差[CrR95(4)]的相对值0.18%。
2.食品企业实验室仪器管理
备件管理计划(生产部车
间主任、维修工)
生产部设备管理
备件管理计划
否
审核
生产设备备件由生产主管或维修组长上 报设备管理员,经过设备管理员整理备件计 划上报设备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交采购部 进行采购,采购回来备件由设备主管进行验 收,合格进行入库、登记、保存、发放
六、实验室管理评价
不符合检测和校正工作的控制
实验室应通过实施质量方针和目标,应用审核结果、数据分析、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组成的循环式管理评审模式来持续改进实
验室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数据分析
五大基本 内容
调查原因 纠正措施的选择和实施
执行监控和附加审核
第五章厨房设备与设备管理
4.西式煤气平头炉 连锔炉
其构造主要由钢结 构架、平头明火炉、 暗火烤箱装置和煤气 控制开关等构成。具 有热源强弱便于控制 、使用方便、使用西 餐多种烹调方法。
5.电温藏箱
电温藏箱既可以给菜肴食品保温,又 可以短期防止食品变质,因为63℃可 以防止细菌活动
6.微波炉
微波炉内可 以使用塑料、 玻璃、陶瓷等 非金属材料制 作的容器盛放 ,但不可用金 属容器。
1、预防为主:平时多检查、定期做保养,减 少设备损坏现象。
2、属地定岗:以设备所在地为基础,明确附 近岗位、人员看护、检查、督促相关设备的使 用、清洁维护工作。
3、追究责任:对设备的损坏原因进行调查、 分析,对认为损坏设备的当事人应进行严格教 育、重点培训,甚至要求直接责任人承担赔偿 责任。
五、设备管理方法 在遵循设备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区别不同类型
7.电磁感应灶
又称电磁炉,具 有热效率高、安全 性好(无明火)、 控温准确、使用方 便、清洁卫生等优 点。可用作煮、炒 、蒸、炸等多种烹 饪操作。
三、抽排油烟设备
主要指用于将厨房烹调时产生的烟汽及 时抽排出厨房的各类烟罩等,这些设备 及其正常的运行是保证厨房良好空气的 基础。主要有排风扇、运水烟罩等。
第三节 厨房加热设备
厨房加热设备的概念 : 厨房加热设备,主要是指中、西
餐及面点厨房各种热能的烹调、蒸煮、 烘烤等使菜点由生到熟,由原料到成品 的制作设备。
一、中餐菜肴、面点加热设备
1.煤气炉具
(1)煤气炒炉
又称中式煤气炉, 是中餐常用炉具。具 有火焰大、温度高的 特点,适合煎、炒、 熘、爆、炸等烹制菜 肴。可分为双头炒炉 、三头炒炉、四头炒 炉等。
用能源是电力,主要用于煎扒肉类、海鲜类、 煎蛋,以及铁板炒饭、炒面等食品。具有使用 简便、省时省工、清 洁卫生等特点。 煤气扒炉:与点扒炉性 能相似,只是安装和活 力略有差别,使用能 源是用煤气。
特种作业设备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特种作业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以及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及其下属各级单位的特种作业设备的管理。
第三条:特种作业设备是指具有特殊用途的设备,涉及高处作业、爆破作业、起重作业、电梯等。
特种作业设备的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保养、检验检测等。
第二章:设备购置和验收第四条:设备购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选型、招投标。
第五条:设备购置时应当明确设备的功能、技术指标、安全要求等,确保设备满足工作要求。
第六条:设备购置后,应当进行验收。
验收主要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检测、质量检验等。
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章:设备使用第七条:设备使用前,操作人员应当进行岗前培训,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安全事项等。
第八条:设备使用时应当遵守使用说明书上的操作规程,严禁超负荷操作和违规使用。
第九条: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当熟知设备的安全系统和保护装置的运行原理,能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第十条: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或故障应当及时报告,不得擅自修理或继续使用。
第十一条: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当切断电源、关闭设备,并做好设备的清理和封存工作。
第四章:设备维护保养第十二条:设备维护保养应当按照设备的保养手册和操作规程进行,定期检查、保养设备。
第十三条:设备的保养工作包括清洁、润滑、紧固、更换消耗品等。
保养工作由设备管理人员负责。
第十四条:设备维修工作应当交由经过培训合格的维修人员进行,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行设备维修。
第五章:设备检验检测第十五条:设备的定期检验检测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十六条:设备检验检测工作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性检测、安全防护装置检测等。
第十七条:设备检验检测合格后,应当颁发检验证书,由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备案。
第六章:安全教育和培训第十八条:设备管理人员应当组织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设备的使用方法、事故案例分析、安全操作规程等。
电厂设备等级管理制度
电厂设备等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电厂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电厂生产稳定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设备等级划分1. 设备等级的划分应根据设备的重要性、使用频率、故障影响等因素进行评估,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设备为最重要的设备,B级设备为一般重要设备,C级设备为一般设备。
2. 各级设备的具体划分标准应根据设备的功能、用途、技术特点等因素进行确定,并由电厂设备管理部门审批。
第三章设备管理责任1. 电厂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设备等级制度,制定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和维护计划,并负责设备的管理、维护等工作。
2. 各部门应根据设备等级划分,明确各自的设备管理责任,并配备专门的维护人员,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四章设备管理流程1. 设备管理流程包括设备检查、维护、保养、修理等环节,各环节应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 设备管理流程应包括设备的定期检查、定期维护、定期保养和定期检验等内容,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监控和评估。
第五章设备管理记录1. 设备管理记录包括设备的日常情况记录、检查报告、维护记录、故障处理记录等内容,记录内容应详实、准确,并据实填写。
2. 设备管理记录应严格保管,及时更新,定期整理,便于查询和分析设备的运行情况,为设备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第六章设备维护保障1. 电厂设备的维护保障工作主要包括设备定期检查、保养、清洁、润滑、调试和检验等内容,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各级设备的维护保障应做到人员到位、工具齐全、程序规范,确保维护作业的质量和效果。
第七章设备管理评估1. 电厂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的管理维护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出改进建议,提高设备管理的水平。
2. 设备管理评估应包括设备的管理维护情况、设备运行状况、设备维护质量等内容,评估结果应形成报告,上报相关部门审批。
第八章设备危险源管理1. 设备危险源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的运行风险、存在隐患、需要改进的工艺、工具等内容,应加强危险源管理,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特种作业设备管理制度(四篇)
特种作业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特种作业设备的管理,确保特种作业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特种作业设备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起重机械、压力容器、电梯、锅炉等。
第三条本单位应建立特种作业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规范管理,并将制度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条特种作业设备的管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参考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五条特种作业设备的管理应以安全为前提,加强预防性维修和日常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第二章设备管理责任第六条本单位应设立特种作业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特种作业设备的全面管理。
第七条特种作业设备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一)制定特种作业设备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二)组织特种作业设备的安全运行培训和考核;(三)定期对特种作业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四)组织对特种作业设备进行定期的安全评估;(五)组织特种作业设备的事故调查和整改;(六)建立特种作业设备的档案和管理台账。
第八条特种作业设备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第九条特种作业设备的使用人员应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资格考核,持有有效的特种作业设备操作证,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条特种作业设备的使用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发现设备存在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不得擅自进行操作、维修或改装。
第十一条特种作业设备的维修工作应委托正规的专业维修公司进行,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
第十二条特种作业设备的维修记录和维修报告应及时记录并归档,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并报告有关部门。
第三章设备管理措施第十三条本单位应定期制定特种作业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特种作业设备的定期检查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设备主要部件的检查和测试;(二)设备润滑、冷却等系统的检查和修理;(三)设备安全装置的检查和测试;(四)设备操作系统的检查和测试;(五)设备电气系统的检查和测试。
新版GMP培训第05章设备
新版GMP培训第05章设备第五章设备目录:本章修订的目的《设备》主要内容与98版相比主要的变化关键条款的解释《设备》修订的目的设备是药品生产的重要资源之一,需要根据药品生产不同产品剂型的要求和规模,选择和使用合理的生产设备,配备必要的工艺控制及设备的清洗、消毒、灭菌等功能,满足其生产工艺控制需要,降低污染和交叉污染的发生,并保证药品生产的质量、成本和生产效率的管理需要。
设备的清洁是防止污染与交叉污染的一个重要手段,应强调清洁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重现性。
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系统保证设备的选型,通过完整的验证流程保证设备的性能满足预期要求,在使用中通过必要的校准、清洁和维护手段,保证设备的有效运行,并通过生产过程控制、预防维修、校验、再验证等方式保持持续验证状态。
《设备》主要的内容设计与安装维护与维修使用和清洁校准制药用水与98版相比主要的变化对设备管理所涉及的设计、安装、使用、维护与维修、清洁等环节的控制要点进行了细化和具体规定。
并要求建立文件化的设备管理系统。
依照IS0相关有关计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增加了对计量校验的管理内容,规范了计量管理专业术语,重新编写了对计量管理部分的条款。
根据制药用水系统的特殊性,从水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监测等环节,提出明确的管理要求第一节原则第七十一条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改造和维护必须符合预定用途,应当尽可能降低产生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的风险,便于操作、清洁、维护,以及必要时进行的消毒或灭菌。
完善条款根据98版规范第三十一条的有关设备设计、选型和安装的要求条款,根据原条款基本原则重新进行组织,系统阐述设备管理的目的。
98版第三十一条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应符合生产要求,易于清洗、消毒或灭菌,便于生产操作和维修、保养,并能防止差错和减少污染。
阐述设备管理的范围、目的与设备管理用途。
—设备管理的范围:设计、选型、安装、改造和维护。
—设备管理的目的:尽可能降低产生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的风险。
熔炼工段管理制度
熔炼工段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熔炼工段的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熔炼工段的生产、设备、人员、安全等各个方面的管理。
第三章职责分工1. 熔炼工段的主要负责人为工段长,负责工段的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
2. 工段长应对工段内生产、设备、人员的安全负总责,并制定具体的管理细则。
3. 生产作业由生产主管负责,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4. 设备维护由设备主管负责,及时维修保养设备。
5. 安全管理由安全主管负责,对生产安全问题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四章生产管理1. 确定生产计划和生产任务,细化生产指标和要求。
2. 进行原料准备和配料,按照配比要求进行称重和混合。
3. 启动熔炼设备,进行合金熔炼。
4. 严格控制熔炼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保证熔炼质量。
5. 进行熔炼合金的后续处理,包括浇铸、冷却、清理等。
6. 完成生产任务,做好生产记录和数据统计。
第五章设备管理1. 对熔炼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和更换,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对新设备进行技术改进和升级,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六章人员管理1. 严格遵守劳动法和相关规定,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2. 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3. 育成一支技术娴熟、服从管理的生产队伍。
4. 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七章安全管理1.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和相关规定。
2.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对危险的作业环境和操作进行严格管控,确保生产安全。
4. 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消除潜在的安全风险。
第八章质量管理1. 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要求。
2. 对原材料和成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3. 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返工或废弃,不允许流入市场或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I/O设备控制的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推动因素是 A ,提高I/O速度和设备利用率,在OS中主要依靠 B 功能。
使用户所编制的程序与实际使用的物理设备无关是由 C 功能实现的。
A:(1)提高资源利用率;(2)提高系统吞吐量;(3)减少主机对I/O控制的干预;(4)提高CPU与I/O设备的并行操作程度。
B,C:(1)设备分配;(2)缓冲管理;(3)设备管理;(4)设备独立性;(5)虚拟设备。
2.通道是一种特殊的 A ,具有 B 能力。
A:(1)I/O 设备;(2)设备控制器;(3)处理机;(4)I/O控制器。
B:(1)执行I/O指令集;(2)执行CPU指令集;(3)传输I/O 命令;(4)运行I/O进程。
3.假定把磁盘上一个数据块中信息输入到一单缓冲的时间T为100μs,将缓冲区中数据传送到用户区的时间M为50μs,而CPU对这一块数据进行计算的时间C 为50μs,这样,系统对每一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 A ;如果将单缓冲改为双缓冲,则系统对每一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 B 。
A,B:(1)50μs; (2)100μs; (3)150μs; (4)200μs; (5)250μs。
4.下面关于设备独立性的论述中,第 A 条是正确的论述。
(1)设备独立性是I/O设备具有独立执行I/O功能的一种特性。
(2)设备独立性是指用户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的一种特性。
(3)设备独立性是指能独立实现设备共享的一种特性。
(4)设备独立性是指设备驱动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的一种特性。
5.下面关于虚拟设备的论述中,第 A 条是正确的论述。
(1)虚拟设备是指允许用户使用比系统中具有的物理设备更多的设备。
(2)虚拟设备是指允许用户以标准化方式来使用物理设备。
(3)虚拟设备是把一个物理设备变换成多个对应的逻辑设备。
(4)虚拟设备是指允许用户程序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便可使用系统中的设备。
6.下列有关SPOOLing系统的论述中,第 A 和第 B 条是正确的论述。
(1)构成SPOOLing系统的基本条件,是具有外围输入机与外围输出机。
(2)构成SPOOLing系统的基本条件,是只要具有大容量、高速硬盘作为输入井与输出井。
(3)只要操作系统中采用了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就可以构成SPOOLing系统。
(4)SPOOLing系统是建立在分时系统中。
(5)SPOOLing系统是虚拟存储技术的体现。
(6)SPOOLing系统是在用户程序要读取数据时起动输入进程输入数据。
(7)当输出设备忙时,SPOOLing系统中的用户程序暂停执行,待I/O 空闲时再被唤醒,去执行输出操作。
(8)SPOOLing系统实现了对I/O设备的虚拟,只要输入设备空闲,SPOOLing 可预先将输入数据从设备传输到输入井中供用户程序随时读取。
(9)在SPOOLing系统中,用户程序可以随时将输出数据送到输出井中,待输出设备空闲时再执行数据输出操作。
7.试述多通路I/O系统设备分配中数据结构。
8.什么是SPOOLing系统?说明SPOOLing系统的组成。
9.引入缓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0.设备驱动程序通常要完成哪些工作?简述中断响应过程。
11.I/O设备的类型有哪些?
12.什么是I/O通道?
13.某磁盘共有200个柱面,其编号为0~199,假设已完成58号柱面的访问请求,正在为访问86号柱面的请求者服务,还有若干个请求者在等待服务,他们依次要访问0的柱面号为166、45、149、28、155、96、98和62。
请分别用FCFS、SSTF、SCAN和CSCAN算法来确定实际服务的次序,并计算平均寻道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