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区别与联系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①目的不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统治辽阔的疆域;宗法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权力继承的规范有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②内容不同:分封制下,周武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重要的诸侯国有燕、鲁、宋等。
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为大宗,庶子进行分封,为小宗。
③作用不同:分封制通过分封诸侯以加强中央和地方的政治联系,进而强化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宗法制形成了森严的宗法等级,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强化了王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④结果不同:分封制下,由于诸侯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边疆的开发,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而宗法制在以后的封建社会仍是统治者享受特权的依据,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在封建社会继续传承,到今天在民间还有影响。
(2)联系
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周天子世代以嫡长子世袭相传,其他诸子由周天子分封到各地,成为一方的诸侯。
在各诸侯领地内,除诸侯由嫡长子继承外,还再分封其余各子为卿大夫,卿大夫再依次分封。
如此层层分封,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可见,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和纽带。
【高考总复习】考点分封制和宗法制
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
列哪一种制度(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外服制
1.史书中记载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所反 映的是
A.封建制度的确立
B.实行分封制
C.行省制度的确立
D.郡县制的实行
2.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3.《孟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 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 之。”有关这段历史材料反映的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周的封国中,周王亲属做诸侯居多 ②利用血缘纽带跟分封制度相 配合,团结同姓贵族 ③西周初年民族隔阂严重 ④利用同姓贵族排斥先代贵 族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④
6.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展了西周疆域 ,在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解了周朝的统治。造成这 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 发展
B.生产关系的
C.诸侯地位的变化
D.井田制的兴衰
7.西周统治者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的出发点是( )
A.保证王权平稳过渡
B.巩固中央集权
C.维护国家的统一
D.确立等级制度
8.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 )
A.家族等级关系
B.政治隶属关系
C.单一的血缘关系 政治隶属关系
D.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
3.诸侯权利:拥有对封地的直接管 (3)大小宗关系具有相对性; 辖权,可以对下属进行再分封。 (4)血缘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精心整理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1、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承担各种义务。
即所谓的“封(2)(3)族。
(4)2(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
精心整理
的核心)。
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
(3)作用:。
宗法制与分封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放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
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
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
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
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
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
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
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
因此贵族的嫡长子总是不同等级的大宗(宗子)。
大宗不仅享有对宗族成员的统治权,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权。
后来,各王朝的统治者对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夏、商、周被史学家称作“三代”。
夏、商两代的国家最高元首称“帝”。
夏朝的帝位由儿子接任,偶尔也有传给兄弟接任的。
商朝的帝位大多传给弟弟,最后由最年幼的弟弟再传给长兄的长子,或以行传给自己的儿子。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周,都于镐京,并改“帝”为“王”。
周王朝的王位明确规定只传长子,而且是“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
周王朝的这一制度就是“宗法制”,它的内涵对中国姓氏有着直接的关系。
宗法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制度,其主要精神为“嫡长继承制”,这是一种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准绳的“遗产(包括统治权力、财富、封地)继承法。
其具体办法是:一、周王朝的国王以都城镐京为中心,沿着渭水下游和黄河中游,划出一大片圭地,建立由周王直接统治的中央特别行政区,此谓之“王畿”。
二、王畿以外的全国所有土地,划分为大小不等无数块,分封给各路诸侯。
但这些封国面积很小,实质上都是一个个城堡式的军事据点,以此为中心对四周地方加以控制,大概二三十个封国加起来的面积也没有王畿大。
这就保证了中央对封国的绝对控制权,诸侯国象群星捧月似的,环绕拱卫着王畿。
1、同姓封国:凡是姬姓的周王室亲族,每人都可分到一块土地,在那里建立封国,此即同姓诸侯国。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概念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概念
宗法制是典型的中世纪萨克森王国政体,又称萨克森王国宗法。
宗法
制是一种权利和责任分「三个等级」的制度,主要特征是继承制度、以君
臣关系维护政治秩序与法律的有效性。
宗法制的基本原理是:宗主(君主)拥有一切统治权利和责任;宗主决定宗室(宗室公爵、贵族)的权力,比
如给予他们土地、封赋、运用王权给予宗室专有的权利等;由宗室人持有
的家族土地,由他们运作家族经济体,这叫分封制。
宗法制主要扶持宗室隶属于宗主的利益,它为宗室代表提供了一定的
持久性,宗室可以从中获得权利和财产,以确保宗主的统治。
分封制是一种以政治权力为基础的分配制度,它由宗室人获得的土地,构成一个独立但宗室隶属于宗主的主体。
分封制的特征是由宗室统治,而
不是由宗主统治。
它不仅控制土地的使用,还控制受其保护的贵族社会的
秩序,贵族作为宗室的有力建设者,为宗主创造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
它
使宗室成员得以继承父辈的土地并获得宗主的护航,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
宗主对宗室的支配性。
西周实行的制度
西周实行的制度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制度建设和文化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周时期实行了一系列制度,包括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等,这些制度相互关联、互为支撑,共同构成了西周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
一、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时期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制度。
周天子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亲属、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让他们代为管理地方。
这些诸侯国在封地内享有相对的自治权,但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并承担拱卫王室的义务。
分封制的实施,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周朝的统治区域。
同时,分封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然而,分封制也存在一些弊端,如诸侯国势力过大,容易形成割据局面,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二、宗法制宗法制是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一种制度。
西周时期,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天子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君位,其余庶子则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继承爵位,其余庶子则成为士。
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
宗法制的实施,维护了贵族统治阶层的内部稳定,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诸侯的控制。
同时,宗法制也促进了家族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推动了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然而,宗法制也存在一些弊端,如过于强调家族利益而忽视国家利益,容易导致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三、礼乐制礼乐制是西周时期文化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周时期,礼乐制的核心是维护等级制度和加强统治。
按照礼乐制的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享受不同的礼仪和音乐待遇。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贵族在祭祀、朝会、宴飨等场合都要演奏相应的音乐、表演相应的舞蹈,以彰显其身份和地位。
礼乐制的实施,加强了周天子对各级贵族的控制和管理,维护了社会的等级秩序。
同时,礼乐制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然而,礼乐制也存在一些弊端,如过于繁琐、刻板,容易限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自由。
分封制与宗法制
重点 分封制 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屛周”,即维护周天子的统治 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核心:周天子将土地连同人民分封给诸侯 诸侯义务:征收疆土(政治)、随从作战(军事)、缴纳贡赋(经济)、朝觐述职 (政治) 诸侯权利:再次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影响 积极: 1、巩固了对地方的统治 2、扩大了统治范围 3、通过分封制是西周贵族统治集团形成了等级秩序 消极:是导致诸侯国分裂割据混战的根源 瓦解 原因 根本:春秋时期,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 重要:诸侯国的相对独立性及势力的日益壮大 直接:战国时期的变法,废分封,行郡县
宗法制 起源:从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目的 直接:解决贵族在权利、土地和财产上的矛盾 根本: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保证王权的稳定 内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形成宗族内的嫡庶系统,建立起大宗、小宗体系 , 形成宗族内的等级关系和政治上的隶属关系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 实质:按血缘关系继承政治权利的政治制度 影响:完善和巩固分封制,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 特权和垄断地位;影响深远,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之一。认祖归宗、孝顺长辈、 恪守孝道等。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过尚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
比较分封制和宗法制
比较分封制和宗法制不同点分封制宗法制主要目的保证周王室强大,巩固周朝统治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保证王权稳定核心内容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蕃屏周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权利和义务诸侯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利,但也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诸子可获土地、庶民、奴隶等,但却是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臣服于天子的政治亲属关系双方关系周王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服从周王的命令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历史作用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得到加强,周朝势力范围扩大,但也埋下了诸侯混战的隐患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共性(联系):1、两者互为表里。
宗法制是维护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外在体现;2、都形成森严的等级制;3、分封的诸侯或众子在封国内都享有世袭统治权;4、都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浓厚的血缘色彩;5、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比较西周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不同点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实行条件与宗法制相连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官吏任免世袭由皇帝任免调迁,不得世袭官吏权利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与中央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官员职责范围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对土地的管理权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历史作用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也容易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共同点:1、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2、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行政制度;3、作用: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是什么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是什么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宗法制是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
那么分封制和宗法制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希望对你有用!分封制正式起源于何时,近代学者说法不一。
分封制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起源时间已经难以考证。
根据史记记载,黄帝时代,“诸侯咸来宾从”、“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这描述的便是早期的封建制度。
五帝三代时期不断发展,到周朝时封建制度的完善程度达到顶峰。
柳翼谋谓:“自唐、虞至周皆封建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即从尧、舜经夏、商到周朝,采用的都是奴隶制度。
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功臣或先代贵族,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等,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藩王”等等。
为了维护统治,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③随从作战;④交纳贡赋;⑤朝觐述职的义务。
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
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
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秦始皇大一统,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汉初又兼采之,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
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制,其性质不全相同。
分封制的命名张岂之认为:“西周的分封制称为封建,即封邦建国。
分封制即狭义的封建,但不等同于“封建”。
分封制的特点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土地管理权、行政权和军权,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分封对象多元化,同姓亲族是主体。
分布区域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同姓亲族分布在战略要地和富庶地区。
关于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分封制和宗法制
• 宗法制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 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周王为周族之王,自称天子,奉 祀周族的始祖,称"大宗",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庶子 和庶兄弟大多分封为诸侯,对天子是"小宗",在其该国则 是大宗。诸侯也由嫡长子继位,其余庶子和庶兄弟大多被 分封为卿或大夫,对诸侯是"小宗",在本家则为"大宗", 其职位也由嫡长子继承。从卿大夫到士,其"大宗"、"小 宗"的关系与上同。世袭的嫡长子即是宗子,地位最尊。 如此层层分封,大宗率小宗,小宗率群弟。大宗、小宗的 宗法关系,同时也是政治隶属关系。于是,在全体贵族内 部,举国上下形成了以周天子为核心,由血缘亲疏不同的 众诸侯国竞相拱卫的等级森严的体制,使政权不但得到族 权而且得到神权的配合。"亲亲"、"尊尊"在这里获得完备 的、严格的体现,成了宗法制的精神支柱,从而也是周礼 的根本原则。
• • • • •
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①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 ②战国时,孟子发展了儒家思想,主张实行“仁政”,
还提 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③ 秦朝时,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遭到 第一 次重大打击; ④西汉时,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儒家思想从此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根据宗法制,“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的精神,周王朝规定:只有嫡长 子才是继承王位或爵位的唯一合法者,庶子即使比嫡长子年长或更有才能, 也无权继承。这就使弟统于兄,小宗统于大宗。庶子虽然不能继承王位,但 他们可以得到次于王位的其他爵位。为此,周王朝依据宗法制度的基本原则, 又创设了“分封制”,其具体办法是:一、周王朝的国王以都城镐京为中心, 沿着渭水下游和黄河中游,划出一大片圭地,建立由周王直接统治的中央特 别行政区,此谓之“王畿”。二、王畿以外的全国所有土地,划分为大小不 等无数块,分封给各路诸侯。但这些封国面积很小,实质上都是一个个城堡 式的军事据点,以此为中心对四周地方加以控制,大概二三十个封国加起来 的面积也没有王畿大。这就保证了中央对封国的绝对控制权,诸侯国象群星 捧月似的,环绕拱卫着王畿。诸侯国的分封有两种情况:1.同姓封国。凡是姬 姓的周王室亲族,每人都可分到一块土地,在那里建立封国,此即同姓诸侯 国。周初,先后分封了71个诸修国,其中周武王封其兄弟立国者15 ,姬姓立 国者40人。如,周武王封其弟振铎于曹(今山东定陶),成王封其弟叔虞于 唐(山西翼城)。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又分封周朝王室子弟26国。2.异姓 诸修。这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分封少数有功之臣,如姜子牙封于齐;二 是发封一些既不能征服又防止作乱的部落,如夏王朝的后裔东楼公(姒姓) 封于杞国,伏羲氏的后裔(风雄)封于宿国。周武王又将已灭国商纣王之子 武庚(子姓)封于宋国,以示政治安抚。后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被周公 1915年新文化运动时打倒孔家店;
2020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1分封制与宗法制(解析版)
易错易混点1、分封制与宗法制错因归纳: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及二者的侧重点认识不清。
释疑解惑1.分封制与宗法制是周朝的重要政治制度,体现了其家国一体、注重血缘宗族的统治特色。
从“国”的角度上看即为分封制,从“宗族”或者“家”的角度上看即为宗法制,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等级秩序的一种制度保障。
2.史料中凡是涉及“家谱、宗祠、族规”“血缘亲疏”“嫡庶之辨”“祭祖”“亲属称谓”“落叶归根”“追根认祖”“重男轻女”等信息时先要考虑与宗法制的关联;凡是涉及“授民授疆土”“朝觐述职”“等级森严”等信息时,先要考虑与分封制的关联。
真题突破1.(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解析】“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里面的“孝”“悌”“乐”“礼”都是宗法制的内容和服务于宗法制的内容,故选A项;“禅让制”更强调继任者的“才”,不强调“血缘”,不会突出“孝”“悌”,排除B项;“郡县制”是一种中央对地方管理制度,和伦理道德无关,排除C项;“察举制”里的一项内容是“孝”,但其制度本身是服务于君主专制即服务于宗法制的,排除D项。
【答案】A2.(2018.4·浙江高考·1)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这表明(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答案】D【解析】官僚体制开始于秦朝,周实行贵族政治,故A项错误;B项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材料没有反映出分封对象的素养差异,故B项错误;垂直管理地方形式开始于秦朝郡县制,周实行地方分权,故C项错误;分封对象包括“昆弟甥舅”,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故D项正确。
知识拓展:分封制与宗法制
2.表现:出现了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的混乱局面。
发展演变
1.诸侯受分封的土地理论上在其死后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袭,一些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强大。
2.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朝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
2.血缘关系维系。
3.族权与政权相结合
影响
1.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拓展了疆域。
2.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形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统治效果加强,周王朝延续数百年。
3.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西周成为强国。。
4.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功臣。
(3)姻亲。
(4)古老附属国维持原状。
(5)殷商降族。
(6)恢复被商灭掉的古国。
2.诸侯义务:
(1)服从周王、拱卫王室。
(2)镇守边疆、随从作战。(3)忠于职守,朝觐述职。
(4)缴纳贡赋。
3.诸侯权利:对下属进行再分封。
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
1.基本规则:
(1)嫡长子继承,其余子分封;
(2)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5.受封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独立性,为春秋割据埋下隐患。
1.宗法制是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2.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
破坏原因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
1. 分封制呀,就好比是一个大家长把自己的家业分给孩子们一样!比如周朝的时候,周天子就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这诸侯不就跟孩子们分到家业一个道理嘛!哎呀!
2. 宗法制呢,那可是按照血缘关系来规定继承顺序的哟!就像家里的长辈总是要把重要的东西优先给自己亲生的后辈一样,这多明确呀!你说是不是?
3. 分封制下,诸侯们有了自己的领地,那他们不就得好好管理嘛,就像你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不得精心布置呀!哼!
4. 宗法制强调嫡长子继承制,这就好像一场比赛,嫡长子就是那个预定的冠军呀,其他人只能眼巴巴看着!咋滴啦?
5. 分封制让各个诸侯国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这不跟同学之间既各自学习又一起玩耍差不多嘛!嘿嘿!
6. 宗法制可是维系家族稳定的重要制度呀,一个家族要是没了这个,那不就乱套了,跟没了主心骨似的!对吧?
7. 想想看分封制下的那些诸侯,他们享受着权力,不也得承担责任嘛,就跟你工作领工资得干活一个样!哎呀呀!
8. 宗法制伴随了我们好长一段时间呢,影响深远呀!它就像一条无形的线,把家族的人都串起来了呢!
我觉得分封制和宗法制在古代社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对政治、社会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呀!。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简介分封制和宗法制都是古代社会的一种政治制度,对于社会的组织和权力分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展开探讨,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一、分封制的定义与特点分封制是指国家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将领土分成若干封地,由国王或皇帝将封地赐予亲信的贵族或将领,借以维持政权的稳定。
在分封制下,封地的所有者可以独立拥有土地和势力,并向国家纳税和提供军队。
分封制的特点主要包括:1.封地的赋予是国王或皇帝的权力,具有明确的等级和顺序。
2.封地的所有者需向国王或皇帝效忠,并向其提供军事和经济支持。
3.分封制保障了封地所有者的世袭权,使得封地可以代代相传。
4.分封制下的封地具有一定的自治权,可以自行管理土地和人民。
二、宗法制的定义与特点宗法制是一个基于血缘关系和家族纲举的制度,根据家族的世代相传的规则和原则来进行社会组织和权力分配。
在宗法制下,权力和资源主要由家族长老和家族成员共同管理和分配。
宗法制的特点主要包括:1.宗法制的权力继承是基于家族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属关系。
2.宗法制注重家族的延续和家族纲系的维护,重视家族内部的团结和秩序。
3.宗法制下的权力分配主要由家族长老和家族议事会决定,是一种集体决策的形式。
4.宗法制的权力传承和资源分配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有利于家族的长久发展。
三、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尽管分封制和宗法制有一些共同点,比如都是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之上,都是一种权力分配和社会组织的方式,但二者在实质上有一些区别。
首先,分封制注重的是国家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强调封地所有者对国王或皇帝的忠诚。
而宗法制则更加注重家族内部的关系和权力分配,家族的延续和团结是宗法制的核心。
其次,分封制下的封地所有者享有一定的自治权,有独立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而宗法制下的权力分配是由家族长老和家族议事会决定的,是一种集体决策的形式。
最后,分封制的封地是由国家统一分配的,具有明确的等级和顺序,而宗法制的权力和资源主要由家族长老和家族成员共同管理和分配。
西周推行的制度
西周推行的制度
西周推行的制度有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礼乐制。
1.分封制:西周时期,按照宗法制度,将全国的土地划分为多个封地,并将这些封地分封给贵族和功臣。
这些贵族和功臣在自己的封地里拥有绝对的权力,可以自行管理、调配土地、人口和财产。
2.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3.井田制: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
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
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
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
4.礼乐制: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
这些制度在当时有效地维护了西周的统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 2.(2008上海历史,A组1)“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 A.分封制 B.井田制 • C.郡县制 D.行省制
A
B • 3、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只有周王室才可以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 B、凡是嫡长子承位可奉祀始祖的称为大 宗 • C、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是绝对的 • D、大宗和小宗只是家族的等级关系
小结:
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 结构;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 度集中;(分封制下诸侯权力较大)
4)世袭制度。
• 1.(2008年广东单科,1)右图是明清 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 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 C三省六部制1.定义:政治制度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或国体 与政体的总和 ). 2.分期:以秦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 政治制度 以秦 为界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
夏、商、西周、 东周(春秋、战 国)
秦
(汉唐宋元)
清朝
形成 发展 顶峰
《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起源的解释:周 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 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宋 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 为姓,乃成宋姓。由此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B、姓氏是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力工具 C、诸侯争霸是宋亡国的主要原因 D、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201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本专题反映了中古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从早期国家 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到战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
政治制度,到此后历代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到晚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向衰亡!
相关联系:中古经济结构;中古主流思想、中 古政治家(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中古遗址 (长城、兵马俑、故宫);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朝:
1、夏的兴衰:夏启 ——夏桀
2、夏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由此开始 二、商朝 1、商的兴衰: 商汤灭夏——武王伐纣; 2、商朝政治的特点: 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②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拓展: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 根本上讲是 A、社会历史的倒退 B、禅让制腐朽的结果
2、西周的分封制
分封制目的:
巩固政权,有效统治(政府政策的根本目的)
分封对象:
王族,前代贵族和功臣
诸侯的权利: 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并且可 以再行分封 对天子义务: 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 分封规模: 分封作用: 在当时稳定了统治秩序;扩大疆域;传 播文化 分封制瓦解 周王室衰落,诸侯强大,分封制逐渐瓦解
③强化了中央政权的管理.
【探究活动2】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 结合当今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吗? 1)积极: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 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 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这与现代的平等和 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大小宗
作用: ①保证了贵族的特权; ②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西周宗法制示意图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巩固: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统辖关系 B、体现了统治者对奴隶的阶级剥削 C、反映了诸侯与周王的经济关系
D、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西周时期,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 A 相互之间是绝对的 B土地等分配与继承关系 C 仅仅是家族等级关系 D方国联盟的基础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 天子为大宗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 小宗 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 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 者并无关系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 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 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 《孟子•告子》 材料三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 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 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 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 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历史》 (1) 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依据这两段材料, 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 (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看出,该制度的 最大特点是什么? (3)三段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 用?
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 宋开始,历经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 居共食达三百六十余年,鼎盛时有三千多 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 旌表,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赐“江南第一 家”。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封建国家的倡导 C、君主专制的需要 B、分封制的产物 D、宗法制的影响
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 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 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 关分封与宗法关系的说明,最为适当的是
思考:为什么分封制会走向崩溃?
受封诸侯有很大的权力和独立性,便利了其 势力的增长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力量增强, 彼此进行争霸战争
楚强盛后,庄王曾率军至周 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的 代表询问鼎之大小轻重,史 称“楚王问鼎”。鼎是王位的 象征,说明楚庄王有替代周 王号令天下的野心。 洛阳市区去老城区的路中央立有一座九龙石柱, 名曰:九龙鼎。鼎是王者权力的象征。
古代朝代更替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七大古都 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
中国历史年代发展顺序
中国历代开国和末代帝王
• 夏朝:启——桀 商朝:汤(天乙)——帝辛(纣) 东周:姬发(武王)——周厉王 西周:宣臼(周平王)——周赧王姬延 秦朝:秦始皇赢政——秦二世胡亥 西汉:汉高祖刘邦——孺子帝刘婴 东汉:光武帝刘秀——汉献帝刘协 三国魏:魏文帝曹丕——魏元帝曹奂 三国蜀汉: 蜀汉昭烈帝刘备——蜀后主刘蝉 三国吴: 吴大帝孙权——吴末帝是孙皓 西晋:晋武帝司马炎—— 晋憨帝司马业 东晋:晋元帝司马睿——晋恭帝司马德文 隋朝: 隋文帝杨坚——隋恭帝杨侑 唐朝: 唐高祖李渊——哀帝李拀 • 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宋钦宗赵桓 南宋:宋高宗赵构——宋末帝赵昺 元朝 :元世祖忽必烈——元顺帝托权铁木耳 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 ——明思宗朱由检 清朝: 清太祖努尔哈赤——宣统溥仪
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 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 B、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D
A 西周分封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 分封土地 B 分封爵位 C 规定义务 D 规定贡赋
3、宗法制
定义: 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 政治联系的制度。 内容: 嫡长子继承制(正妻所生第一子)
C、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
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三、西周
1、西周的兴衰: 武王伐纣——周公东征——平王东迁;
2、西周的分封制
分封制目的:
巩固政权,有效统治(政府政策的根本目的)
分封对象:
王族,前代贵族和功臣
诸侯的权利: 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并且可 以再行分封 对天子义务: 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 分封规模: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 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 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 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 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 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 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 家”的是
A、西周
B、秦
C、唐
D、清
B
【探究活动1】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如何? 它们对西周统治起到的共同作用有那些?
关系:宗与分之间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 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 格进行的。 共同作用:①有效防止了贵族之间因权利继承产
生的纷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②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学习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早期国家的出现:
(2)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世袭制:夏—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传子,家天下); 商---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西周---嫡长子继承制; 2.分封制:夏商---逐步形成; 西周---发展完备; 春秋战国---逐渐解体; 3.宗法制:夏商---逐步形成; 西周---发展完备; 春秋战国---动摇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