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蓝耳疫病
猪蓝耳病流行特点及防治
2023-11-05CATALOGUE目录•猪蓝耳病概述•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猪蓝耳病的诊断和检测•猪蓝耳病的防治策略•猪蓝耳病的疫苗接种和管理•猪蓝耳病对养猪业的影响和挑战01猪蓝耳病概述定义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系统症状。
症状母猪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仔猪则表现为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
定义和症状PRRSV是引起猪蓝耳病的主要病原,该病毒属于套式病毒目、动脉病毒科、尼多病毒属。
病原猪蓝耳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病猪和带毒猪可直接将病毒传播给易感猪群。
传播途径病原和传播途径猪蓝耳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流行,但不同地区流行程度和严重性存在差异。
地区性流行猪蓝耳病在温暖季节和寒冷季节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较为常见。
季节性猪是PRRSV的主要宿主,不同品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
易感动物PRRSV感染可引起免疫抑制,使猪只对其他病原的易感性增加。
免疫性流行病学特征02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地区性分布猪蓝耳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分布,但不同地区流行程度和流行特点存在差异。
一些高风险地区包括南美洲、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
季节性分布猪蓝耳病具有季节性分布的特点,通常在温暖、潮湿的季节发生,如夏季和秋季。
这可能与病毒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中的存活和传播有关。
地区性和季节性分布感染群体和年龄分布感染群体猪蓝耳病主要感染猪,尤其是育肥猪和母猪。
其他动物如犬、猫、水貂等也可能成为自然感染宿主,但传播风险较低。
年龄分布猪蓝耳病在各个年龄段的猪中均可发生,但不同年龄段猪的感染风险和症状严重程度存在差异。
通常,育肥猪和母猪感染率较高,仔猪和成年猪感染率较低。
传播途径和潜伏期传播途径猪蓝耳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患病猪或接触污染的环境。
此外,病毒也可通过空气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易感猪。
潜伏期猪蓝耳病的潜伏期通常为3-7天,但也可能长达21天。
猪蓝耳病毒是什么,该如何预防
猪蓝耳病毒
什么是蓝耳病?蓝耳病全名“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症”,由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症病毒(PRRSV)引起,PRRSV是股正链RNA病毒。
感染后主要特征是母猪发烧、流产、死产、木乃伊胎、弱子、仔猪表现异常呼吸症状和高死亡率。
蓝耳病是现代养猪的大敌,感染猪群最早的症状跟猪流感差不多:发烧嗜睡、呼吸困难、食欲不振。
发病后部分病猪的耳朵、外阴部、腹部、口鼻皮肤呈青紫色,耳朵尖发蓝紫色最常见。
蓝耳病对猪繁殖性能造成致命破坏,妊娠母猪感染后会在怀孕的中后期流产、产弱胎,新生仔猪出生后7天内大批量死亡,死亡率高达80%。
并且病毒结构不稳定,能够不断发生变异形成新的毒株。
这种病是免疫抑制病,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病,如猪瘟、流感等。
传染途径: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精液传播和垂直传播,一般潜伏期为3-37天。
如何预防猪蓝耳病毒:
1.多点饲养:猪场采用分区饲养方式,将养殖区分为配种区、妊娠区、分娩区等,分开饲养严格消毒;
2.坚持自繁自养:建立稳定的种猪群,进行血清学检测,禁止引入阳性病毒猪;
3.定期消毒:定期对猪舍和环境进行消毒,保持猪舍、饲养环境及用具的清洁卫生;。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猪蓝耳病,又称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对猪类的危害非常严重,严重影响了猪的养殖业。
该病毒对猪的感染率高,病死率大,一旦发生猪蓝耳病的疫情,将很快蔓延,给猪养殖业带来极大的损失。
预防和控制猪蓝耳病成为了猪养殖业的重要课题。
一、预防猪蓝耳病的措施:1. 疫苗接种目前,猪蓝耳病的预防主要依靠疫苗接种。
兽医部门在疫情爆发或疫情高发地区,会进行大规模的疫苗接种,以提高猪的免疫力,降低病毒的传播风险。
猪场主要应根据兽医部门的指导,对猪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确保猪的免疫力处于高水平。
2. 禁止非法交易猪蓝耳病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疾病,非法交易猪只是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猪场主要加强对猪只的来源管控,严格禁止非法交易,避免将患有猪蓝耳病的猪只引入猪场。
3. 强化疫情监测猪蓝耳病的早期发现对于控制疫情蔓延至关重要,猪场主要加强猪只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采取隔离和报告措施,避免疫情蔓延。
4. 完善卫生环境猪蓝耳病通过飞沫和粪便传播,猪场主要保持猪场的良好卫生环境,保持猪圈的清洁干净,定期对猪圈进行消毒,杜绝疫情的传播。
二、治疗猪蓝耳病的方法:1. 隔离患病猪只一旦发现疑似猪蓝耳病的猪只,应立即隔离并报告相关部门,避免病毒传播。
在猪场内建立隔离区,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降低疫情的传播风险。
2. 采取抗病毒药物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猪蓝耳病的药物,但可以采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来减轻猪只的症状和加快康复。
3. 加强营养和支持治疗猪只患病后,免疫力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贫血、消瘦等情况,应加强对患病猪只的营养支持治疗,保障其健康康复。
4. 处理病死猪只一旦发生猪蓝耳病疫情,病死猪只的处理非常重要。
猪场主要及时处理病死猪只,采取密切监测和隔离措施,避免病毒传播。
在疫情爆发或高发季节,猪场主要加强对猪只的健康监测,加强对猪只的管理和免疫接种,保障猪只免受病毒感染。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猪蓝耳病,又称猪传染性蓝耳病(PRRS),是由猪传染性蓝耳病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类传染病。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猪蓝耳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发热、流涕、咳嗽、腹泻等,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猪只的死亡。
预防和治疗猪蓝耳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猪蓝耳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以帮助养猪户更好地管理和保护猪只的健康。
一、猪蓝耳病的预防1. 养猪场的消毒猪蓝耳病病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此养猪场的消毒工作非常重要。
养猪场应定期对猪舍、饲料槽、饮水器、猪圈等设施进行彻底的消毒,以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扩散。
2. 饲料和水的卫生定期清洗和消毒饲料槽和饮水器,保持饲料和水的卫生。
要确保饲料和水的质量符合标准,避免因为饲料和水中含有病毒而导致猪只感染猪蓝耳病。
3. 限制人员和物品进出养猪场要严格限制外来人员和物品的进出,避免带入病毒。
在进出的时候,要做好消毒措施,以保证养猪场的环境清洁和卫生。
4. 强化生物安全措施加强生物安全措施,禁止猪只的无序调换和外出,并对工作人员进行猪蓝耳病的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
5. 疫苗接种猪蓝耳病疫苗接种是预防猪蓝耳病最主要的手段。
养猪户应根据疫情情况,定期为猪只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猪只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1. 及时隔离一旦发现有猪只出现猪蓝耳病的症状,应立即将其隔离,防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同时要做好隔离猪只的卫生和护理工作,减轻其症状,提高其生存几率。
2. 给予适当药物治疗在隔离猪只的应根据兽医的建议,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以减轻猪只的症状,并防止疾病的恶化。
药物治疗的选择应根据猪只的具体症状和病情而定,必须由有资质的兽医进行指导。
3. 加强营养和护理在治疗过程中,要给予猪只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护理,提高其体质和免疫力,帮助其更快地康复。
要保持猪只的猪舍和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减少外界的干扰,提供安静的生活环境。
4. 加强后续管理病愈的猪只也需要加强后续的管理,包括恢复期的饲养和观察,以及对周围环境和其他猪只的检测和监控,确保病毒不再传播。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猪蓝耳病,又称口蹄疫,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
这种疾病极为严重,能够造成猪的大规模死亡,对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
预防和治疗猪蓝耳病是猪养殖业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猪蓝耳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养殖户对猪蓝耳病的认识,并有效防范和控制该疾病的发生。
一、预防猪蓝耳病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猪蓝耳病最为重要的措施。
目前市面上有不同类型的猪蓝耳病疫苗,养殖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
接种疫苗的时间一般在猪出生后不久进行,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加强免疫。
2. 环境卫生猪圈的环境卫生是预防猪蓝耳病的关键。
养殖户应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猪粪、换草料,定期消毒猪圈等,避免病原体在环境中传播。
3. 采取隔离措施猪蓝耳病是一种非常易感传染的疾病,因此需要采取隔离措施,将患病猪隔离开,避免疾病的传播。
引进新猪时也应该进行隔离观察,确保引进的猪没有疾病。
4. 控制疾病媒介猪蓝耳病主要通过空气、污染食物和水传播,因此需要控制蚊蝇、苍蝇等病媒生物,保持猪圈周围的卫生环境,避免病毒通过病媒传播。
二、治疗猪蓝耳病1. 及时隔离患病猪一旦发现有猪患上了蓝耳病,应立即将其隔离开,避免疾病的传播。
需要对患病猪进行单独的饲养和管理,保持其体力充足,加强免疫力。
2. 给予适当的饮食和营养对于患病猪,需要给予适当的饮食和营养,以帮助其恢复健康。
可以适当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增强猪的抵抗力。
3. 注意疾病传播的防范在治疗患病猪的过程中,养殖户需要注意防范疾病的传播。
要避免使用共同的饮水和饲料盆,定期清洁猪圈,并对接触过患病猪的人员进行消毒。
4. 药物治疗对于重症患病猪,可以考虑进行药物治疗。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专门用于治疗猪蓝耳病的药物,可以根据兽医的建议进行使用。
预防和治疗猪蓝耳病是猪养殖业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养殖户需要加强对猪蓝耳病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一旦发生疫情,要及时隔离和治疗患病猪,避免疾病的传播。
畜牧生猪养殖蓝耳病病原、传播途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蓝耳病感染疾病预防及治疗基础知识
畜牧生猪养殖蓝耳病病原、传播途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蓝耳病感染疾病预防及治疗基础知识病原: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蓝耳病)病毒,是一种有囊膜的RNA病毒。
传播途径:主要经口腔、鼻腔、唾液、尿液、粪便、精液、血液等。
临床症状:1、会出现一过性的耳朵、会阴发绀、腹下出现蓝点、乳头发青、倒数第二对乳头最明显,有无继发,继发感染死亡率高。
2.眼睑肿胀、粘眼、结膜炎。
3.拉稀、黄色稀粪(抗生素治疗效果不好)不易控制。
4.蓝耳病发生时保育和产房成活率低。
5.消瘦、喘气、皮肤变白、炸毛。
病理变化1、肺:肺脏红褐色花斑状,手感发硬,“橡皮肺”,病变组织和健康组织界限不分明;肺有淡红色瘀斑,肺间质增宽;肺尖叶会延长(俗称象鼻肺)。
2、心脏:心包积液、心肌柔软。
3、脾脏:脾多肿大,有小点出血。
4、肾脏:肾上有针尖状出血点,或白色坏死小点。
5、淋巴结肿大,外观褐色(仅表面),切开白色肿大。
蓝耳病因素影响母猪严重的繁殖障碍与蓝耳病有关。
当猪场中母猪群繁殖障碍比例远远超出预警线时(年度流产比例一般在2%,周流产比例则为0.038%),首先应考虑蓝耳病。
母猪繁殖障碍主要体现在流产、产弱仔、死胎、木乃伊胎以及返情和产后不发情等。
经典毒株在临床上一个相对的规律常被用以区分蓝耳病与其它疾病引起的母猪群的繁殖障碍,即妊娠后期流产,主要是因为母猪妊娠早期胎盘对PRRSV有一定的封阻作用,大多数的垂直传播仅发生在妊娠的后1/3期,当然这也并非绝对。
由于目前PRRSV在猪群中感染的普遍性以及免疫密度扩大,临床上因PRRSV感染所致母猪群高返情率及产后不发情现象似乎比流产、死胎更为普遍。
PRRSV感染活跃只发生在某一个生产阶段的猪,使得实际临床诊断更加困难,而且很容易造成误诊。
2、哺乳仔猪拉稀、消瘦等也与蓝耳病有关。
哺乳仔猪发生蓝耳病,主要症状可能表现拉稀,甚至呈水样腹泻,表现呼吸困难、消瘦,哺乳仔猪至保育仔猪感染PRRSV出现严重眼结膜炎。
猪蓝耳病防治方案
猪蓝耳病防治方案猪蓝耳病是一种经皮肤接触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耳朵变为紫色,嗜酸性小球增多。
本文将介绍猪蓝耳病的防治方案。
一、疫情监测与报告1. 加强疫情监测,定期对猪群进行体温检测和耳朵颜色观察。
2. 对发现的异常猪只,及时采集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确认,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二、病毒隔离与消毒1. 对已确认感染病毒的猪只,应当及时隔离,并与其他猪只分开养殖,确保不再传播病毒。
2. 对猪场环境,饮水设备、饲料桶等器具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以防止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
三、加强养殖管理1. 提高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加强猪群的屏障控制,防止病毒从外部进入猪场。
2. 加强猪只的饲养管理,保持其健康状态,提高疾病抵抗力。
3. 合理安排猪只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四、疫苗防控1. 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建立健全的疫苗免疫计划。
2. 对于怀孕母猪,应在妊娠期进行疫苗接种,以提高仔猪的抵抗力。
3. 定期对饲养的猪群进行疫苗的加强接种,全面提高猪只的免疫屏障。
五、营养调节与防治1. 合理调整饲料的组成,增加饲料中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提高猪只的营养水平和免疫力。
2. 添加益生菌或抗生素等增强猪只对病毒的抵抗力,并促进其身体的康复。
3. 对于疫情暴发的猪群,应及时开展药物治疗,控制疾病的进一步扩散。
六、加强人员卫生与防护1. 进入猪场前,必须要进行必要的消毒灭菌处理,以防止病毒通过人员传播。
2. 禁止携带疾病的人员进入猪场,避免病毒通过人员传播。
3. 猪场内的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综上所述,猪蓝耳病的防治方案主要包括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病毒隔离与消毒、加强养殖管理、疫苗防控、营养调节与防治、加强人员卫生与防护等措施。
只有做到全面防控,才能有效地遏制猪蓝耳病的传播,保障猪群的健康与养殖业的发展。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猪蓝耳病(Porcine Blue Ear Disease)是一种由猪蓝耳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对猪的生长发育和饲养管理造成严重影响。
下面将介绍猪蓝耳病的诊断方法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
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观察:猪蓝耳病主要表现为高发热(40-42°C)、食欲减退、呼吸急促、咳嗽、喘息和大量黏液分泌物等。
患猪病程一般在1到2周之间,患猪死亡率较高。
患猪的耳朵和四肢周围出现青紫色斑点,这也是疾病的特征之一。
2. 实验室检查: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免疫荧光检测方法可以检测猪蓝耳病毒(PRRSV)抗体,从而确定猪是否感染该病毒。
3. 病原学检查:采集疑似感染猪的淋巴组织、脾脏、肺组织等,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可通过PCR技术检测病毒的核酸序列,确诊病情。
防治措施:1. 疫苗接种:目前,可以通过接种猪蓝耳病疫苗来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猪蓝耳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性和抗原性,因此应根据地区病毒株的差异选择相应的疫苗。
2. 消毒措施:及时消毒猪舍和周围环境,特别是对患猪所在的猪舍应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3. 隔离措施:对疑似感染猪只应及时隔离,以防止疾病的扩散传播。
隔离期一般为30天左右。
4. 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增强猪只的抵抗力,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舍的通风条件和环境卫生,减少疫病传播的机会。
5. 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合并细菌感染的病例,可以在兽医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轻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猪蓝耳病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检查来确定。
在防治方面,疫苗接种、消毒措施、隔离措施、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是最为常用和有效的方法。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猪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同时也会导致生长缓慢和生产力下降,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及早诊断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控制和预防猪蓝耳病至关重要。
一、猪蓝耳病的临床表现1. 急性期表现猪蓝耳病的急性期表现多为突发性高热、食欲减退、咳嗽、鼻涕增多、呼吸困难等症状。
病猪在行走时常出现跛行、跌倒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眼睛水肿、皮肤发红和瘀血点等症状。
2. 慢性期表现猪蓝耳病的慢性期表现主要为生长退缩、体重下降、毛色变浅以及猪苗呼吸迅速等情况。
有些猪甚至会出现不断发作的抽搐或癫痫症状。
二、猪蓝耳病的诊断方法1. 临床诊断根据猪蓝耳病的临床表现,可以初步怀疑猪蓝耳病的存在。
例如出现高热、咳嗽、鼻涕增多、呼吸困难等症状的猪,很可能患有猪蓝耳病。
但临床诊断并不十分准确,还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
2. 实验室检测目前主要通过血清学检测方法来确诊猪蓝耳病。
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补体结合试验(CFT)和中和试验。
其中ELISA方法是目前检测猪蓝耳病最常用的方法,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
三、猪蓝耳病的防治措施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猪蓝耳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目前市面上有多种猪蓝耳病疫苗可供选择,可以根据当地疫情情况和养殖规模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
疫苗接种后,猪只有出现轻微症状,一般不会有严重症状,同时在猪群中形成免疫屏障,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
2. 环境卫生管理良好的环境卫生管理对于预防猪蓝耳病也是非常关键的。
要定期清理猪圈,保持猪圈内的通风和卫生条件,避免猪舍潮湿,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还需要定期对猪圈和器具进行消毒,有效降低猪蓝耳病病毒的传播和感染风险。
3. 生物安全措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也可以有效预防猪蓝耳病的发生。
要加强对猪群的进出管理,做好隔离和检疫工作,及时发现患病猪,并迅速隔离治疗或处置。
还要控制野生动物和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知识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知识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概念、发病及流行特点1、什么是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猪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以母猪繁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仔猪及育成猪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特征。
属二类动物疫病。
猪蓝耳病1987年首先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发现。
随后,加拿大、德国、荷兰、英国、西班牙、瑞士、法国、丹麦等很多国家报道发生本病。
我国1996年首次报道存在该病。
2、什么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
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
2006年6月首先在我国的南方部分省、市出现,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3、猪蓝耳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猪蓝耳病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
主要传染源是发病猪和带毒猪。
病毒由病猪的鼻腔分泌物、唾液、乳分泌物、病公猪精液和尿中排出。
在外界环境中,常存在于圈舍、污泥、饲料、饲草、用具、饮水及污水中。
尤其在饮水、污水中存活期较长,是造成传播的主要来源。
空气传播和病猪接触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猪群规模越大、饲养密度越高,接触传播的危险性越高。
4、猪蓝耳病病毒的抵抗力强吗?总的来说,猪蓝耳病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对高温、紫外线、多种消毒药敏感,容易被杀死。
热稳定性差,56℃存活15~20分钟,37℃存活10~24小时。
pH值高于7或低于5时,感染力可以减少90%以上。
但病毒存在于有机物中时,能存活较长时间。
5、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主要流行特点是什么?本病呈区域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高热、高湿季节发病明显增加。
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猪均可发病。
发病急、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病程7~15天。
在同一猪群中,猪蓝耳病病毒存在持续感染,病毒可在猪群中生存、循环及再次传播。
6、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能感染人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感染人。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猪蓝耳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病猪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播,引起猪的呼吸道感染和全身性疾病。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给猪场的发展和经济利益带来了严重威胁。
预防和控制猪蓝耳病对于猪场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猪蓝耳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帮助养猪户更好地管理猪群健康。
一、预防措施1. 加强猪场卫生管理猪蓝耳病毒主要通过病猪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播,因此加强猪场的卫生管理是预防猪蓝耳病的关键。
要做好猪舍的清洁消毒工作,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污物,保持猪舍干燥清洁。
要确保猪饲料和饮水的卫生安全,定期清洗和消毒饲料槽和饮水器,避免猪群因为受到脏水和脏饲料的感染。
猪场的人员要做好个人卫生,避免将病毒传播给猪群。
2. 严格控制野生动物和昆虫野生动物和昆虫可能是猪蓝耳病的潜在传播媒介,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它们的进入和滋生。
猪场周围应该设置防护网和隔离措施,防止野生动物和昆虫进入猪舍和猪场。
要做好病媒昆虫的防治工作,如蚊子、苍蝇等可能成为病毒传播者的昆虫,要采取相应的灭蚊、灭苍蝇等措施,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3. 选择高抗性的猪种猪蓝耳病毒对不同品种和血统的猪具有不同的感染能力,因此在饲养猪群时应选择高抗性的猪种。
通过选育和改良,选取对猪蓝耳病毒具有良好抗性的品种,可以有效地降低猪蓝耳病在猪群中的传播和发病率。
4.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猪蓝耳病的重要手段。
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多种能够有效预防猪蓝耳病的疫苗,养猪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
一般来说,妊娠母猪可以在怀孕15-30天时接种猪蓝耳病疫苗,可以提高新生猪对该病的抗体水平,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对于成年猪和小猪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保障猪群的免疫力,降低疫情发生的风险。
二、治疗措施1. 隔离治疗一旦发现猪群中有猪蓝耳病的症状,应立即对患病的猪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病毒的传播。
隔离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并使患病的猪有更好的机会康复。
猪蓝耳病流行原因分析
病理学研究表明,PRRSV主要 侵犯肺泡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 ,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
02
流行病学分析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传染源
猪蓝耳病病毒可感染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猪,包括母猪、育肥猪和仔猪。患病猪 的分泌物、排泄物和血液等均含有病毒,可造成环境污染。
传播途径
猪蓝耳病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等途径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 直传播给胎儿。
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
猪蓝耳病的典型症状 包括发热、咳嗽、呼 吸困难、皮肤发红等 。
仔猪感染后可能出现 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 ,如喘气、咳嗽、呼 吸困难等。
母猪感染后可能表现 为繁殖障碍,如流产 、早产、死胎等。
猪蓝耳病的病理学特征
猪蓝耳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包括 肺水肿、淋巴结肿大、间质性 肺炎等。
病毒感染后可能引起免疫抑制 ,导致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的 风险增加。
猪蓝耳病流行原因分析
2023-11-08
contents
目录
• 疾病背景介绍 • 流行病学分析 • 病原学研究 • 流行原因分析 • 防控措施和建议
01
疾病背景介绍
什么是猪蓝耳病
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 的猪传染病。
该疾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常导致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 困难等症状。
政策协同
看
THANKS
疫苗接种不及时
养殖户可能未及时为猪接种蓝耳病 疫苗,导致病毒传播和流行。
生物安全措施的不足
缺乏有效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一些养殖场可能没有对进出的人员、车辆和物品进行严格的消毒 和隔离,增加了病毒进入的风险。
人员管理不严格
养殖场内的工作人员可能没有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和防疫培训,存 在病毒携带的风险。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它主要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猪或者与受感染的猪有密切接触而传播。
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和体液传播,同时也可以通过空气中的微粒传播,因此在猪场中易造成大规模传染。
该病的发病率高,死亡率也较高,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猪蓝耳病的症状发病初期,猪蓝耳病的患猪出现明显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烧,体温可达40度以上,猪群中出现大面积的发热现象。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猪会出现明显的抗拒进食、乏力、循环系统出现异常、呼吸困难等症状。
在一些病情恶化的猪场中,还出现了大规模的呼吸道传染现象,猪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
餐时,患猪脸上和耳朵周围会出现瘀斑,皮肤发绀,而且猪群中的死亡比例较高。
二、猪蓝耳病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法根据猪蓝耳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和致病机理,可以根据患猪的临床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例如高烧、食欲减退、乏力、皮肤发绀等症状的还要结合猪场中的疫情情况进行全面观察。
如果在猪场中出现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那么就应该高度怀疑是猪蓝耳病的传染,同时要采取相应的隔离和治疗措施。
2. 实验室检测法在发病初期,需要对猪场中的饲料和粪便等进行取样,送到政府指定的动物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进行检测。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出猪蓝耳病病毒的存在。
对于病情严重的猪场,还需要对患猪的血清进行抗体检测,以便更好地掌握疫情的发展情况。
三、猪蓝耳病的防治措施1. 做好疫情监测养猪场应该加强对猪的日常监测,关注猪的饮食和排泄情况,一旦发现有疑似病例,应该立即隔离治疗,并及时进行病原鉴定。
在饲养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猪群的粪便和饮水,防止病毒通过排泄物和饮水传播。
2. 强化隔离管理在养猪场中,应该建立完善的生物隔离体系,对来往车辆和人员进行严格管制,避免病毒通过外界传入。
对患猪进行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病毒的扩散。
为了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应该对猪场的区域进行划分,对病区和非病区进行隔离管理,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猪蓝耳病发生的主因与防控
猪蓝耳病发生的主因与防控猪蓝耳病是一种由蓝耳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猪。
猪蓝耳病最早在1950年代被发现,至今仍是全球范围内威胁猪场养殖业的重要疾病之一。
该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猪的分泌物、排泄物和呼吸道分泌物传播,极易引起猪场内大规模传播,给猪场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猪蓝耳病的发生主要原因:1. 病毒传播途径复杂猪蓝耳病毒在猪场内的传播途径非常复杂,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水和食物传播。
当有一只猪感染病毒时,很容易通过唾液、鼻涕和其他分泌物传播给其他猪。
感染病毒的猪的排泄物也是传播病毒的主要途径之一,病毒污染的水源和饲料也会引发疫情。
2. 猪场管理不当猪蓝耳病的传播与猪场管理的不当有关。
如果猪场内的卫生条件较差,猪的密度大,养殖密度过高,不良的通风条件,这些都会增加病毒的传播几率。
猪场的隔离措施不严格,容易造成病毒的扩散。
3. 猪的抗病能力下降猪蓝耳病的发生也与猪的抗病能力下降有关。
如果猪的免疫力较弱,疾病抵抗力低,那么感染猪蓝耳病毒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猪蓝耳病的防控措施:1. 加强猪场卫生管理要加强猪场的卫生管理,保持猪舍内的卫生。
定期清洁猪舍,保持通风,控制猪场内的密度,避免密度过高。
做好猪场的消毒工作,定期对猪场设施、器具等进行消毒。
要做好猪舍的隔离工作,确保疫区与非疫区的隔离。
2. 加强疫苗接种对猪进行疫苗接种是预防猪蓝耳病的重要手段。
在季节交替时,要及时为猪接种相应的疫苗,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感染几率。
定期进行疫苗的加强免疫,提高猪的抗病能力。
3. 严格控制外来猪只在猪场内,要严格控制外来猪只的流动。
减少外来猪只的进入,减少病毒的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
4. 定期监测定期对猪场内的猪只进行监测,对患病猪及时隔离处理,采取相应防控措施,避免病毒的传播。
5. 做好病死猪处理猪场内有病死猪的情况时,要及时对病死猪进行处理,防止疫情扩散。
猪蓝耳病的发生与猪场内的管理、疫苗接种、监测等多个因素有关。
猪蓝耳病的治疗方案
引言猪蓝耳病,又称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猪群中广泛存在的一种传染病。
该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对猪的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造成了重大的威胁。
本文将介绍猪蓝耳病的治疗方案,帮助猪农有效应对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1. 预防措施在治疗猪蓝耳病之前,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预防措施:•保证良好的饲养环境:猪舍要保持清洁、通风良好,并定期消毒,以减少PRRSV的传播。
•限制病畜进入:要定期检查新进猪只的健康状况,严格控制病畜进入,避免疫源的引入。
•强化生物安全措施:员工要做好个人卫生,注意洗手、更换衣物等防护措施,减少人与猪之间的病原体传播。
•定期检测:定期对猪群进行PRRSV检测,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病例。
2. 治疗方法2.1 药物治疗猪蓝耳病的药物治疗主要依靠抗病毒药物和辅助治疗药物。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抗病毒药物:如铜液、洗涤洗剂等,能够直接作用于病毒,抑制其复制和传播。
•免疫增强剂:例如免疫球蛋白、疫苗等,可以增强猪体免疫力,帮助其抵抗病毒感染。
•抗生素:用于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同时也可以缓解猪蓝耳病引起的发热和其他症状。
•解热镇痛药:用于缓解猪蓝耳病引起的发热、肌肉痛等症状,提高猪只的生活质量。
2.2 中医治疗中医药在治疗猪蓝耳病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中医治疗方法:•中药熏蒸:使用具有抗病毒和消炎作用的中药熏蒸猪舍,可以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病毒,减少PRRSV的传播。
•中药浸泡:将具有抗病毒和抗炎作用的中药加入猪饮水中,可以提高猪的免疫力,抵抗病毒感染。
•针灸治疗:通过针灸的刺激,调节猪的免疫系统功能,提高猪的自愈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3. 注意事项在进行猪蓝耳病的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严格控制饲养环境,保证猪舍的清洁和通风。
•定期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猪的免疫力。
•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和乱用,以免产生药物抗性。
•保证猪只的饮食和营养充足,提高其抵抗病毒的能力。
猪蓝耳病的名词解释
猪蓝耳病的名词解释猪蓝耳病,又称为猪流行性蓝耳病,是一种由蓝耳病毒(PRRSV)引起的猪类传染病。
它是全球范围内猪类养殖业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
蓝耳病毒属于病毒科学家所称之为“修正科刺毛病毒科”的一个分支,最早在1987年于美国发现。
一、病毒特征蓝耳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修正科刺毛病毒科”中的“普鲁维杆状病毒属”(genus Porartevirus)。
该病毒具有突变频繁、变异度高的特点,这也是导致目前疫苗和防控措施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二、传播途径与临床表现蓝耳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空气传播方式传播。
母猪通过感染蓝耳病毒患病后,会在产后通过乳汁将病毒传给仔猪,导致仔猪感染。
成年猪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空气传播感染蓝耳病毒。
蓝耳病毒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2-7天,之后猪只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发热、一般性激活、食欲下降、呼吸困难、嗜睡、抽搐、重症呼吸综合征等。
仔猪和生长发育期猪只表现更为明显,而成年猪多数仅表现为轻度症状。
三、损害与经济影响蓝耳病毒的传播速度极快,一旦感染到养殖场,往往很快蔓延至整个饲养群体。
猪蓝耳病对养殖业造成的经济影响非常巨大。
首先,猪蓝耳病对猪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导致养殖效益下降。
感染蓝耳病毒的仔猪生长速度减慢,养殖成本因此增加。
其次,蓝耳病病毒对猪只的免疫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导致猪只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其他病原体,加重猪只的疾病负担。
此外,由于蓝耳病毒的突变性,疫苗的防控效果并不理想。
养殖场为了控制猪蓝耳病的传播,往往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严格防疫措施,包括隔离感染猪只、消毒及无病毒替代材料使用等。
这无疑增加了养殖场的运营成本。
四、防控措施与研究进展目前,针对猪蓝耳病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疫苗接种和生物安全措施两大方面。
疫苗接种是常见的防控手段之一。
猪蓝耳病疫苗主要分为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类。
为了提高疫苗的效果,科研人员正在进行蓝耳病病毒的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但目前基因工程疫苗仍处于研究阶段。
猪蓝耳病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研究
猪蓝耳病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研究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和粪口传播等途径传播,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猪蓝耳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成为了养猪业界的研究重点。
猪蓝耳病的发病特点:1. 高发病率猪蓝耳病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
疾病一旦在养猪场内爆发,将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2. 病毒传播快猪蓝耳病病毒传播迅速,短短几天时间就能在猪群内迅速扩散,病毒通过直接接触、飞沫传播以及粪便传播等多种途径传播,极大地加剧了疫情的传播速度。
3. 易感种群广猪蓝耳病病毒攻击的对象主要是猪只,而且几乎所有品种的猪都易受感染。
一旦发生疫情,将对整个猪场造成沉重的打击。
4. 快速致死猪蓝耳病的发展迅速,患病的猪只常在数日内出现发热、厌食、食物减少等症状,重症者甚至在数天内死亡。
猪蓝耳病的防治措施:1. 加强猪场管理定期对猪场设施进行消毒、清洗,保持猪场的卫生环境清洁干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繁衍。
2. 注重隔离一旦发现猪只出现不适症状,应该及时隔离病猪,避免疫情扩散。
同时要加强与外界的交通管制,防止外来病源的输入。
3. 注重饮食科学合理的饲料搭配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可以增强猪只的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4. 疫苗接种猪蓝耳病疫苗的接种是预防猪蓝耳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加强疫苗接种可以增强猪只的抵抗力,降低疫情的发生率和传播速度。
5. 提高兽医防疫意识养猪场要加强兽医防疫队伍的培训,提高兽医们对猪蓝耳病的认识和疫情的防控意识,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保护猪只的健康。
猪蓝耳病对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研究疫情的发病特点及加强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政府、养猪场和疫病防控科研单位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疫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猪只的健康和养猪业的稳定发展。
猪蓝耳病的防控及疫苗种类简介
猪蓝耳病的防控及疫苗种类简介猪蓝耳病,又称非洲猪瘟,是一种严重威胁猪群健康的传染病。
猪蓝耳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或者空气传播传播,对猪群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控猪蓝耳病,疫苗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将对猪蓝耳病的防控及疫苗种类进行简要介绍。
猪蓝耳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猪蓝耳病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感染猪传播。
非洲猪瘟病毒对猪具有极高的致病性,感染后很容易导致猪的死亡。
猪蓝耳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直接接触感染的猪、空气传播、猪场内外人员、车辆、器具等间接传播。
野生猪也是病毒的携带者,会成为病毒传播的重要来源。
猪蓝耳病的临床表现猪蓝耳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高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吐泻、皮肤紫绀等症状。
严重感染的猪会出现呼吸困难、出血等症状,死亡率极高。
猪蓝耳病对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巨大,因此其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猪蓝耳病的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防控猪蓝耳病的传播和爆发,需要采取一系列严密的防控措施。
主要包括:1. 加强疫病监测:定期对养猪场的猪群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病例并采取措施进行隔离。
3. 控制传染源:加强管理,防止野生猪等可能成为病毒携带者传播疫情。
4. 疫苗接种:合理使用疫苗对猪群进行预防接种,增强免疫力,减少疫情的发生。
目前,针对猪蓝耳病的防控工作中,主要使用的疫苗有美洲型非洲猪瘟疫苗、欧洲型非洲猪瘟疫苗和中国型非洲猪瘟疫苗。
下面将对这几种疫苗进行简要介绍。
1. 美洲型非洲猪瘟疫苗美洲型非洲猪瘟疫苗主要针对美洲型病毒株,属于灭活疫苗。
该疫苗使用的雏鸡胚系病毒(CEV)作为毒株,经过体外培养、灭活和浓缩制成。
使用时需要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接种,通常情况下需要两次接种,间隔21天。
该疫苗针对美洲型非洲猪瘟病毒的保护效果良好,但对其他型别的非洲猪瘟病毒保护效果有限。
猪蓝耳病的防控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其中疫苗接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防控措施。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基础知识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基础知识一、主要临床症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
患病猪在短时间内精神高度沉郁,采食量下降或食欲废绝,体温骤升,可达41℃以上;皮肤发红,耳后耳缘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等身体多处皮肤发红,呈斑块状;气喘急促或呼吸困难,喜伏卧,部分猪出现严重的腹式呼吸;部分患猪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眼分泌物增多,出现结膜炎、眼睑水肿症状;患猪便秘,粪便秘结,呈球状,部分患猪下痢,尿黄而少、混浊,颜色加深;部分患猪出现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
病猪病程短,发病后在几天内死亡,部分患猪死亡后呈败血症变化。
二、传播方式和途径低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传播方式存有身心健康猪与病猪的轻易碰触或身心健康猪与病毒污染物的间接碰触两种。
病毒存有于病猪和病毒感染猪的呼吸道、消化道和猪体脏器非政府中,可藉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泄体外。
所含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去猪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例如饲料、饮水、猪舍、空气、圈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随身携带病毒的鼠类等均或机械性传播。
此外,本病也可以经精液传播。
三、有效率的消毒剂生产实践中常用的消毒剂,如醛类、含氯消毒剂、酚类、氧化剂、碱类等均能杀死环境中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
场舍环境采用下列消毒剂消毒效果比较好:(1)醛类消毒剂,存有甲醛、多聚甲醛等,其中以甲醛的熏蒸消毒最为常用。
密封的圈舍可以按每立方米7-21克高锰酸钾重新加入14-42毫升福尔马林展开熏蒸消毒。
(2)含氯消毒剂,其消毒效果取决于有效氯的含量,含量越高,消毒能力越强,包括无机氯和有机氯消毒剂。
可用5%漂白粉溶液喷洒于圈舍、饲槽及车辆等进行消毒。
次氯酸杀毒迅速且无残留物和气味。
(3)碱类制剂,主要存有氢氧化钠等,消毒用的氢氧化钠制剂大部分就是所含94%氢氧化钠的粗制碱液,采用时常冷却硝酸锶1%-2%的水溶液,用作消毒被病毒污染的猪舍地面、墙壁、运动场和污物等。
猪蓝耳病发生的主因与防控
猪蓝耳病发生的主因与防控猪蓝耳病,又称猪传染性暴发性蓝耳病,是一种由暴发性蓝耳病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或经呼吸道感染传播,猪蓝耳病是世界上典型的猪类病毒性传染病之一,其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确诊困难。
猪蓝耳病对猪场的经济影响极为严重,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损失,因此对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猪蓝耳病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主要通过猪群内部或猪场间的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空气传播。
猪蓝耳病是一种急性及亚急性传染病,潜伏期短,临床症状明显。
感染猪出现全身性症状,包括高烧、呼吸困难、皮肤发青、血管膜炎、肝、脾、淋巴结肿大,少数还有软腭发紫、骨髓、心肌、间充质炎症等症状。
而且这种病毒会感染幼猪、成猪、外猪等各个年龄段的猪,并且具有强烈毒性,易感性动物均能感染。
猪蓝耳病发生的主因:1.传播途径:猪蓝耳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鼻腔分泌物、尿、粪便、血液、呕吐物等传播途径传播,也可通过空气传播。
而且病毒可通过饲料、水、器具、车辆等间接途径传播。
2.环境条件:猪蓝耳病病毒对环境条件适应力强,较高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病毒的存活,从而增加了传染性。
3.人为因素:疫苗失效、不良的养殖管理、无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等人为因素也是猪蓝耳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猪蓝耳病的防控措施:1.提高猪场管理水平:加强猪场内的消毒灭菌工作,做好猪圈和设施的健康检查和清洁消毒工作,严格控制猪场内外人员和车辆的出入管理。
2.疫苗接种:猪蓝耳病的预防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采用灭活疫苗,依靠人工制造的条件将病毒灭活,再注射给猪,使得猪形成免疫力;另一种是采用活疫苗,直接接种含有活病毒的疫苗进入猪的体内,使得猪在体内形成免疫力。
3.隔离措施:及时发现患猪,应该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并注意减少其他猪与患猪的接触,加强猪栏和饲喂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4.加强环境管理:猪舍只要保持清洁卫生,环境适宜,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好,在今年9月份的时候我的猪场得了一场经典蓝耳疫病。
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首先后备猪开始不吃料,慢慢的3天后食欲废绝,体温39—39.6之间。
当时我很纳闷:这是什么病?一开始误判为附红细胞体+弓形体,于是就在饲料里添加磺胺嘧啶+氟苯尼考。
但是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心里非常着急。
我慌忙打电话给昆明的专家让他们来诊断,他们一看猪的眼眶为淡青色,就告诉我是经典蓝耳。
我惊讶的问:为什么猪的体温不到40度以上,他们说:不一定体温高才是蓝耳。
我急忙又问:还有救吗?他们说:经典蓝耳还可以医治的,用饮水来的快,马上在水里加药,预防激发出其它的病。
方案:清瘟败毒散+黄芪多糖+电解多维+生物基因(抗病毒)+氟苯尼考+葡萄糖,连用10天就可恢复到安全期,后面还得在料里加药,过3个月后便恢复平静.直至现在还有一些零散发病的猪。
总结:得了蓝耳病多少都会有损失,不过幸好得的是经典蓝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