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合集下载

体育教育调研报告

体育教育调研报告

体育教育调研报告
《体育教育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体育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调研方法
1. 实地观察:观察学校体育设施、课程安排和体育活动情况。

2. 问卷调查:针对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和需求。

3. 座谈会:与学校体育专家和教师进行座谈,就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进行交流。

三、调研结果
1. 学生体质普遍较差,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2. 学校体育设施不完善,导致体育课程无法有效开展。

3. 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不高,缺乏针对学生的体育教育方案。

四、改进方案
1. 完善学校体育设施,提高体育课程的实效性。

2. 设立体育俱乐部,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吸引学生参与。

3. 加强家长对体育教育的参与,鼓励学生在校外开展体育锻炼。

五、建议
1. 加大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提高体育教育的硬件条件。

2. 设立体育教育督导机制,监督和评价体育教育的落实情况。

3. 定期开展对学生体质的测试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干预。

六、结语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学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找到了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体育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体育教育工作,为学生健康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山东省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改革的研究

对山东省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改革的研究

地执行 了新 《 纲要 》 精神 , 设置 了针 对病残 体质 较弱和 年龄较 大学生的体育保健课 , 以看 出体 育保 健课作 为大 学体 育的一 可 个组成部分 已有 了自己的位置。无论是从开设学期 , 总学时 , 学 分等都对保健体 育课 作出 了具体 的要求 , 以大纲 的形式 规范 了
2O. 0 98
体育世界. 术 学
对山东省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改革的研究
奄 栋
1引 言
体 育 教 育 是 大 学 教 育 中的 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份 , 学 生 走 向 是 社会仍 能保持强健体 魄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径 。我 国 《 体 育法 》 第十八条规定 :“ 学校应 当创 造条件 为病残 学生组织适 合其特点 的体育活动 ” 。近年 , 党和政府在努力促进教 育均衡 。 保 障教育公平 ,关注 弱势群体 受教 育权利 方面做 了很大 的努 力 。 0 3年教育部 、 20 卫生部 、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制定 了《 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 它体现 了对所 有考 生权益的 。 保护 , 残疾考生的关注 , 对 以及 以人 为本的理念 , 为更 多的残疾 和 高 龄 考 生 获 取 了 上 大 学 的 机 会 , 护 弱 势 群 体 的 利 益 , 现 维 体 了教育机会 的公平 。 0 2年 国家教育部颁布 《 20 普通高等学校体 育课程指 导纲要 》( 以下称 《 指导 纲要 》) 中明确指 出 :“ 对部 分身体 异常和病残及个别高龄 等特殊群体 学生开设 以康 复 、 保 健 为主 的体育课程 ” 。这就使病残学 生接受公平体育教育有 了 法律 、 法规方面 的支持 , 但他们 接受体育教育现 状如何 , 如何才 能保证他们体 育学习过程 中的公平 , 能否使每一个 病残 学生都 能体验到 关怀 , 收获到健康和 幸福 , 及能力 的增长 , 高等教育 是 不 容 忽 视 的 问题 。 2研 究 对 象 与 研 究 方 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 、 问卷 调查法 , 访谈 法和逻辑分析法 , 对山 东大学 , 山东 科技大学 , 台大学 山东 工商学 院山东 工艺美 术 烟 学院 山东经 济学 院山东轻工 学院 山东建筑 大学 山东交 通学 院 青岛大学青 岛理工 大学青 岛农业大 学青 岛科技 大学 山东 师范 大学山东警察学院等高校体育保健课状况进行研究。 3结 果 与 分 析 以 山东省 2 0余所 2 0 0 2年 以后 制定的体育教 学大纲 ( 新 《 纲要》 颁布实施后 ) 为依 据 , 被调查高校包含 了部属高校 。 省属 高校和一般高校 , 以代表山东省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 可 3 1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保 健课 现状 . 311开设体育保健课学校情况 [ . 见表 1 ] 从已开设体育保健课 的学校可 以看 出 , 以上高校比较严格

我国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矛盾”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矛盾”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矛盾”现状及对策研究我国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矛盾”现状及对策研究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培养了大批高水平运动员,在国内外的比赛中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

然而,这些优秀的运动员在学业上却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导致他们面临着严重的“学训矛盾”现象。

本文旨在探讨这一问题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首先,我们来分析我国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矛盾”的具体表现。

一方面,由于训练任务的繁重和专项训练的要求,运动员们经常需要更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这就导致他们在学业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不足。

另一方面,高校教育中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并不适应运动员的特殊需求,使得他们难以平衡学习和训练的需求。

因此,这种学训矛盾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面临的重要问题。

其次,这一问题的存在给高水平运动员的发展和学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学业上,由于训练任务的耗时和训练强度的大,运动员们往往无法保持稳定的学习进度,导致他们的学习效果下降和学业成绩不佳。

同时,一些运动员在学业上的压力过大,产生了不良情绪,甚至出现了焦虑、抑郁等问题。

而在运动训练方面,由于学业的压力,一些运动员无法全身心地投入训练,这对他们的训练水平和未来的竞技发展带来了威胁。

为解决我国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矛盾”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性的对策。

一方面,高校应充分认识到高水平运动员的特殊需求,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为运动员提供更多的弹性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将运动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上的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学习辅导和管理机制,为运动员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协调学习和训练。

同时,加强学校与教练员、队伍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为运动员创造最佳的学习和训练环境。

此外,家庭和社会也需要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相应的工作。

辽西高校体育课教学模式现状及对策研究

辽西高校体育课教学模式现状及对策研究

辽西高校体育课教学模式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对辽西6所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辽西地区高等学校的教学模式由技能掌握式的体育教学模式(此模式也经常被称为“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向注重以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成功体育教学模式转变。

提出了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下高校体育课授课模式发展的新思路,为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辽西高校;体育课;授课模式;发展思路新一轮的基础教育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全面展开。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确立了新的课程标准、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构建了新的课程目标体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高校体育能否摆脱传统体育教学的束缚,改革现行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本文对辽西6所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目前高校体育课的教学模式,提出长处和不足,为辽西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锦州渤海大学、辽宁工业大学、辽宁医学院、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科技大学6所院校。

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通过知网查阅体育教学模式方面的相关文献。

1.2.2调查法:通过问卷和访谈提纲对6所学校的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

2.结果与分析2.1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体育教学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成熟和稳定的体育教学过程。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查阅相关的资料,目前国内外体育课的授课模式主要有:(1)技能掌握式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系统教学理论为基础,主张遵循运动技能掌握的规律性来安排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

(2)注重在教学中进行身体锻炼的体育教学模式。

(3)注重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体育教学模式,也经常被称为“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

(4)小群体学习式的体育教学模式。

(5)情境和模仿式的体育教学模式。

“虚拟关注”阶段下我国特殊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培养

“虚拟关注”阶段下我国特殊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培养

“虚拟关注”阶段下我国特殊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培养作者:裴伟王羽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8年第11期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文献进行归纳梳理,以客观理性的视角归纳综述我国特殊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现状,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必然性,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和特殊学生的身心特点,就我国尚处于“虚拟关注”阶段的特殊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培养方面归纳综合出一些小建议,希望能对我国正处于“虚拟关注”阶段的特殊体育教师们的专业化发展有一丝参考价值。

关键词:“虚拟关注” 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培养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b)-0167-02特殊教育是一项人道主义事业,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职业修养、较高的专业康复理论知识和康复指导能力、多元复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1]。

特殊体育教师是特殊体育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的基础教育迸发生命力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特殊体育教师成长带来“黄金机遇期”。

伴着新一轮课改和特殊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特殊体育教师队伍的后续培养之事已是刻不容缓。

“虚拟关注”阶段指的是师范求学阶段的发展状况,是特殊体育教师正式踏入社会找工作前的深造准备阶段,也是自身发展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对日后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2]。

1 相关概念的界定1.1 特殊体育教师特殊体育教师是指在聋生学校、盲生学校及培智生学校等特殊教育学校承担体育课教学任务、课外体育活动指导工作和课余体育训练指导工作等各类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相关工作的专任体育教师和兼职体育教师[3]。

1.2 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现代汉语词典有释义“产业部门或学业领域中根据产品生产或学界层面的不同过程而分成的各业务部分,这个过程就是专业化”。

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是在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人才专业培养与培训体系以及专门的特殊教育体育教师资质认定标准和组织管理制度综合保障下特殊教育体育教师的整体专业发展过程3。

高校体育运动训练有效性的提升策略研究

高校体育运动训练有效性的提升策略研究

56作者简介:仲博文(1994—),男,汉,硕士研究生,体育教育,足球专项。

高校体育运动训练有效性的提升策略研究仲博文 西安体育学院摘要:在新形势下,国家和政府都将重点放在教育改革上,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高校体育训练的发展,不仅要向学生讲解体育和运动技能,而且要增强学生体育训练的影响力,促进学生的体育理论全面发展。

如何教好高校体育运动训练本文汇集了一些研究策略,以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校体育;运动训练;提升策略;分析;探讨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加,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出总体下降的趋势。

而且,我国的体育产业一直是世界的领先者,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发展专业和科学的运动训练,以更好地保持学生的运动爱好非常重要,体育课程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随着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必须重视体育训练的有效性,以促进我国高校体育训练的科学和专业发展,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和训练水平。

二、体育运动训练概述体育教育是学习和训练的特殊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必须在练习中进行锻炼,参加体育和战术训练以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然后达到运动目标并执行运动训练任务。

运动训练中训练的目的最终是通过运动来实现的,尽管体育训练强调教练训练,但它也包括理论训练,理论教育与运动训练共同构成了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只有专注于训练而忽视理论教育,才会影响运动训练的专业方向,学生的教育水平也将影响训练的舒适发展[2]。

因此,有必要在运动训练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理论训练,只有将文化教育和体育教育等同起来,才能促进体育训练的发展。

高校体育教育是一个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特殊教育过程,因此,需要专业的体育教师为学生提供科学和专业指导,以便学生可以学习运动技能,体育锻炼和技术战术练习,以此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以有效地执行体育锻炼任务并实现体育教育的目标,从而刺激体育运动的发展。

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19当代体育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吕春松 王 喆通过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比较研究,从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策略和建议。

提出了进一步提高体育理论水平的建议。

为大学公共体育理论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指导。

1中国大学公共体育教育的现状1.1体育教学基础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各高校的体育课程只注重社会实践活动,而不是基础知识,并没有消除高校的公共体育产业。

尽管近年来体育文化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发展,但仍侧重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水平。

基础知识教学班少,预期效果不佳。

基础知识教育已成为我国公共体育专业的薄弱环节。

体育产业基础知识科研发展趋势落后的问题日益突出。

有鉴于此,大家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产业基本理论的不足和不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科学研究,并效仿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

并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创新,自主创新,探索与个性化。

构建和谐社会。

体育产业基础知识的科学研究和教学体系符合我国体育规范。

为了更好地实现新时期普通高校公共体育专业的目标,充分利用体育产业优秀人才的建设作用具有重要和长期的现实意义。

1.2 教学内容不规范、不科学、不系统,理论教学流于形式大多数学校的体育理论教学仍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相对简单。

同时,由于知识结构有限,大多数教师缺乏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他们使用现代教学方法的能力也很差。

课堂过程无聊无聊,这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体育理论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有效地利用所学的体育知识来从事体育活动,而检验体育理论有效性的基本方法还应当是检验学生是否可以有效地参与体育活动。

我国普通高中的公共体育理论教育只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学生是否听,他们听了多少,以及是否会使用它。

换句话说,学生如何学习这一极其重要的中间过程常常被忽略。

知识学习的程度仅反映了理论考试的结果,但是关于所学知识是否可以有效地指导自己的体育活动的重要教育效果的验证指标变得薄弱。

另外,它没有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前培养的现实困境及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前培养的现实困境及发展策略研究

942022年7月刊(总第111期)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前培养的现实困境及发展策略 研究顾若辰1,郭霄洁2(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体育部,北京100029;2. 南开大学体育部天津300071)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师职前培养的发展现状与现实困境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研究认为,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与其职前接受的教育培养密切相关,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存在培养课程内在联系不足、职前教师执教能力缺失、导师队伍建设形式化、基础课程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高质量培养,进而提出要健全我国高校职前体育教师导师队伍建设、完善职前体育教师培养课程体系以及培养“多能一专”的学术型高校体育教师等发展策略。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发展策略高校体育教师职前培养是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高校体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路径。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到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立健全教师发展机构与专业培训者队伍,使教师培养体系基本健全。

因此,如何保障高校体育教师职前培养的质量成为当前我国高校体育发展应重视的命题。

本文主要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前培训的现实困境进行探索,以期为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前培训的高质量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前培养的内涵与现状1.1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前培养的内涵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培养体系可以划分为职前培养、入职培训以及职后再培养3个连续的阶段。

高校体育教师培养过程作为一个长期化、动态化的过程,以正式入职为关键点,实现了从学生到体育教师身份的转变,且体育教师职前培养阶段作为体育教师职业生涯的起点,在体育教师培养体系中具有基础与关键作用,决定着未来体育教师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

虽然职前培养阶段是高校体育教师培养体系的初级阶段,但是其不仅具备改变学生思维模式,塑造体育教师职业价值等方面的工作,还承担着培养职前体育教师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等作用,是推动高校体育教师职前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

优秀特殊教育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优秀特殊教育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优秀特殊教育毕业论文题目汇总最新优秀特殊教育毕业论文题目汇总特殊教育是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下面列举一些优秀的特殊教育毕业论文题目。

1、特殊教育空间中的无障碍设计2、数学思想与生活化教学在特殊教育教学中实践的现实思考3、特殊教育学校培智班语文教学的思考4、农村特殊教育学校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5、特殊儿童教育困境原因分析--以北京市为例6、特殊教育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7、孤独症儿童特殊才能表现及教育建议探究8、“依法治教”背景下特殊教育法制化发展研究9、家庭教育对特殊儿童学习与发展影响研究10、试析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发展概况11、遵义市特殊教育学校现状及对策分析12、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志愿者见习模式探析13、律动教学表现性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研究14、从特殊教育心理视角解读电影《购物狂》15、特殊教育教师的现状及发展路径初探--以阜阳市为例16、浙江省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与应对17、多元文化视野下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发展的思考18、特殊教育提升背景下残疾人人力资本开发体系研究19、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0、台湾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21、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研发的尝试与实践22、积极心理学视角的特殊教育教师情绪劳动策略研究23、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教研团队类型的建构--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24、浙江省特殊教育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原则及建设实践25、特殊教育中培智美术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分析26、台湾特殊教育通报系统的特点及启示27、特殊教育专业全学习生涯式实践教学体系探讨28、关于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的思考29、特殊儿童生命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展望30、特殊教育学校盲生音乐教学探讨与创新31、自然性和整体性在特殊教育语文教学的分析32、谈特殊教育的教学体会33、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对全日制托养机构特殊学生进行德育教育34、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环境建设和设备配置原则35、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36、对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思考与建议37、嘉兴市特殊教育教师薪酬激励机制探讨38、关于特殊教育教师教学行为的伦理思考39、如何有效关注发展小学特殊教育教师的发展40、如何提高“特殊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41、基于信息技术的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刍议42、特殊教育的方法和策略43、论特殊教育学校的行政管理44、浅谈特殊教育中美术教学的作用45、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46、浅谈如何促进特殊音乐教育的发展47、浅谈中等职业特殊教育学校就业指导48、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幸福感提升策略49、从信息熵论视角看特殊教育课堂教学50、特殊教育中美术教学的作用与方法51、多维视野下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素质模型的建构52、福建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探析53、特殊教育学校集团化发展路径探析54、高师特殊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55、关于构建特殊教育学校社会资助体系的几点思考56、从教育公平角度看我国特殊教育的意义57、法国特殊教育及其财政支持机制探析58、研制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细则的探索与思考59、美国幼儿特殊教育专业标准述评60、中美高校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比较研究61、特殊儿童康复教育的困境与思考62、特殊教育中的田径训练63、我国特殊教育义务教育新世纪的发展与思考64、全纳教育视野下特殊教育体育教师素质结构及主要成分65、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本科师资培养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构建66、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学生生活化教学的实施67、浅谈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68、浅谈新时期对特殊教育院校学生的素质要求69、我国特殊教育督导的现实困境与出路70、甘肃省高校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71、翻转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模式的构建72、我国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路径选择73、如何在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课上渗透德育教育74、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构建75、致残中学生特殊教育信息素养缺失对策研究76、对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理论探讨77、全纳视域下新西兰特殊教育的发展78、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研究可视化分析79、浅谈如何做好特殊学校学前儿童教育工作80、美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发展现状及启示81、特殊教育中视障学生就业问题研究82、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及思考83、高校对地方特殊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以黑龙江绥化市为例84、“医教结合”背景下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初探85、刍议当前特殊教育背景下因材施教的运用86、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探析87、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探讨88、试论特殊教育情境下学生档案的完善89、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策略探究90、特殊学生心理障碍分析及教育对策91、新建院校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现实困境与转型思考92、浅谈特殊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93、我国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研究94、高校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95、中职特殊教育中分层教学的方法与实施96、智力测验发展与特殊教育发展关系探究97、特殊儿童的优质教育--全纳教育培训手册98、智力测验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运用99、公益伦理视阈下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公益活动探析100、深化特殊教育改革推进融合教育发展101、强化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102、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方法的探析103、特殊教育医教结合改革的趋势与挑战104、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学方法研究赠送论文选题思路:毕业论文选题思路一、毕业论文选题思路确定选题是撰写论文的第一步工作。

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探析

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探析

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探析摘要本文对一些省、市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从而进一步提出合理性的改革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规定:“学校必须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对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给予保证。

”同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也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除安排有体育课、劳动课外,每天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

”可见,在高职院校实施课外体育活动是符合国家对学校体育教学的有关规定和根本要求的。

然而,高职院校由于活动场地不足,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能满足学生日常课外体育活动的学校很少,另外,部分学生仅仅满足于课堂教学,将体育课作为考试的手段,没有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导致其很少或根本不参加体育活动。

因此,引导大学生正确地对待课外体育锻炼和建立健全课外体育活动体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全国一些省市的专家和老师已对此课题进行过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著有成效的成果。

通过对此类文章资料的归纳总结,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更好开展提供参考。

1 课外体育活动的定义在我国古代,已经出现了课外活动这一教育形式。

《学记》中记载:“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所谓“正业”就是指的课堂教学,“居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

即是说,受教育者在课堂学习之外,还要进行与课堂学习有关的课外活动。

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喜欢学习,愿意学习。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对课外活动的概念进行了更准确的界定,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和自己的努力以及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教育者的直接或间接指导下,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

学校体育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学校体育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学校体育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一、引言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模式的变革,学校体育教育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为了了解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本报告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旨在为改进学校体育教育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与样本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共有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500名中小学教师参与,样本包括了不同学段和不同层次的学校。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1. 体育课程设施与资源:大约有60%的受访教师认为学校的体育课程设施和资源不足,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其中,中小学阶段的学校问题更为突出。

这种状况导致了教师在开展体育课程时的困扰,也对学生的体育锻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体育教师资质和人员构成:调查显示,约有45%的受访教师认为学校中的体育教师缺乏专业素养,无法胜任教学任务。

此外,还有部分学校存在体育教师不足的问题,导致教师资源分配不合理。

3. 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绝大多数受访教师认为现阶段的体育课程设置和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

此外,压力山大的学习任务也使得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减少,导致体育教育的实效性有待提高。

同时,学校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体育教育的地位和影响力亟待提升。

4. 学校与社区合作情况:仅有约30%的受访教师表示学校与社区开展体育活动的合作比较紧密,相互沟通和资源共享情况较好。

而大部分学校未能与社区有效合作,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学生的体育健康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五、建议与改进方向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和改进方向:1. 加大投入与改善设施:学校应该加大对体育设施和资源的投入,改善现有设施的状况,以提供更好的体育教学环境。

2.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校应该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其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3. 优化课程设置与内容:学校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对体育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和内容优化,以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优秀特殊教育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优秀特殊教育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最新优秀特殊教育毕业论文题目汇总特殊教育是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下面列举一些优秀的特殊教育毕业论文题目。

1、特殊教育空间中的无障碍设计2、数学思想与生活化教学在特殊教育教学中实践的现实思考3、特殊教育学校培智班语文教学的思考4、农村特殊教育学校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5、特殊儿童教育困境原因分析--以北京市为例6、特殊教育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7、孤独症儿童特殊才能表现及教育建议探究8、“依法治教”背景下特殊教育法制化发展研究9、家庭教育对特殊儿童学习与发展影响研究10、试析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发展概况11、遵义市特殊教育学校现状及对策分析12、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志愿者见习模式探析13、律动教学表现性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研究14、从特殊教育心理视角解读电影《购物狂》15、特殊教育教师的现状及发展路径初探--以阜阳市为例16、浙江省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与应对17、多元文化视野下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发展的思考18、特殊教育提升背景下残疾人人力资本开发体系研究19、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0、台湾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21、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研发的尝试与实践22、积极心理学视角的特殊教育教师情绪劳动策略研究23、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教研团队类型的建构--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24、浙江省特殊教育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原则及建设实践25、特殊教育中培智美术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分析26、台湾特殊教育通报系统的特点及启示27、特殊教育专业全学习生涯式实践教学体系探讨28、关于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的思考29、特殊儿童生命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展望30、特殊教育学校盲生音乐教学探讨与创新31、自然性和整体性在特殊教育语文教学的分析32、谈特殊教育的教学体会33、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对全日制托养机构特殊学生进行德育教育34、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环境建设和设备配置原则35、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36、对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思考与建议37、嘉兴市特殊教育教师薪酬激励机制探讨38、关于特殊教育教师教学行为的伦理思考39、如何有效关注发展小学特殊教育教师的发展40、如何提高“特殊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41、基于信息技术的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刍议42、特殊教育的方法和策略43、论特殊教育学校的行政管理44、浅谈特殊教育中美术教学的作用45、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46、浅谈如何促进特殊音乐教育的发展47、浅谈中等职业特殊教育学校就业指导48、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幸福感提升策略49、从信息熵论视角看特殊教育课堂教学50、特殊教育中美术教学的作用与方法51、多维视野下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素质模型的建构52、福建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探析53、特殊教育学校集团化发展路径探析54、高师特殊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55、关于构建特殊教育学校社会资助体系的几点思考56、从教育公平角度看我国特殊教育的意义57、法国特殊教育及其财政支持机制探析58、研制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细则的探索与思考59、美国幼儿特殊教育专业标准述评60、中美高校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比较研究61、特殊儿童康复教育的困境与思考62、特殊教育中的田径训练63、我国特殊教育义务教育新世纪的发展与思考64、全纳教育视野下特殊教育体育教师素质结构及主要成分65、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本科师资培养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构建66、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学生生活化教学的实施67、浅谈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68、浅谈新时期对特殊教育院校学生的素质要求69、我国特殊教育督导的现实困境与出路70、甘肃省高校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71、翻转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模式的构建72、我国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路径选择73、如何在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课上渗透德育教育74、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构建75、致残中学生特殊教育信息素养缺失对策研究76、对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理论探讨77、全纳视域下新西兰特殊教育的发展78、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研究可视化分析79、浅谈如何做好特殊学校学前儿童教育工作80、美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发展现状及启示81、特殊教育中视障学生就业问题研究82、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及思考83、高校对地方特殊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以黑龙江绥化市为例84、“医教结合”背景下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初探85、刍议当前特殊教育背景下因材施教的运用86、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探析87、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探讨88、试论特殊教育情境下学生档案的完善89、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策略探究90、特殊学生心理障碍分析及教育对策91、新建院校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现实困境与转型思考92、浅谈特殊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93、我国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研究94、高校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95、中职特殊教育中分层教学的方法与实施96、智力测验发展与特殊教育发展关系探究97、特殊儿童的优质教育--全纳教育培训手册98、智力测验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运用99、公益伦理视阈下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公益活动探析100、深化特殊教育改革推进融合教育发展101、强化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102、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方法的探析103、特殊教育医教结合改革的趋势与挑战104、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学方法研究。

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从 表3 以看 出 . 可 河南 省 高 校学 生 一 周 内参 加 课
表 2 大 学 生参 加课 外体 育 活 动 的 动 机 分 布 统 计 以 览 表
1 8
外 体育 活 动 的次 数 分 布特 征 未 呈 现规 律 性 .但 统 计 检 验结 果 表 明 .其 次 数分 布 在 不 同性 别 之 间 和有 无
A u v y o t a u rc l rS o t tv t so S r e f Ex r c r iu a p r sAci i e f i
Co lg t d n si n n P o i c l eS u e t He a r vn e e n
HU Zh o a
【 ew rs H nncl gs n n esi ,x aur u rpr cv i lg uet sr y n K y od 】 ea l e ad i rt set crcl o s t ie o c l e t n ,uv d oe u v i e r i a s ta i ts f o e s d s ea
【 摘 要 】 在 当今 日益 激 烈 竞 争 的 社 会 大 潮 中 , 南 省 普 通 高校 的 课 外 体 育 活 动 正 越 来越 受 到 各 方 面的 关 河 注 , 河 南省 普 通 高校 大学 生课 外 体 育 活 动 的 现 状 而 言 。 在 哪 些 f题 ? 何 解 决和 改进 ?正 是 本 文 所要 研 究 的 问 就 存 * - I 如
部, 济、 经 文化 相 对落 后 , 育 尚不 发 达 , 校体 育 的 体 学 功能 没 有得 到 充 分 的开 发 . 生 的体 育 意识 、 育 观 学 体
念与 体育 发达 省 ( ) 市 的学生 相 比 , 有一 定 的差距 。 还

对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对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测试 、 铅 球 测 试 和 立 定 跳 远 测 试 中 所 取 得 的 身体 素 质分 数 不 足 l O O 的学 生 ) 占l 3 . 6 %, 再 加 上 部 分 的 特 殊 体 型者 , 高 校 特 殊 体 育 “ 准 受 教 群 体 占2 0 %。 可见 , 在 高校 中 开展
科 技 E C H N O L O O Y .
匪圈
对高校特殊体 育教 育的现 状分析 与建议①
邸 洁
( 中国药 科大 学体 育部 江苏南 京 2 1 0 0 0 9 )
摘 要; 随 着教 育平 等观念 的深八人 心 , 高校 校 固 内的体 育 弱势群体( 伤, 病, 残和体 弱学生) 越来越 多, 对这 些学生 实施特 殊教 育是 帮助 其有效 适应社会 的重要 手段 。 体育 以其 强健 的健 身. 健 心和饭 炼人 的社会适 应 力等特殊效 果能够在特殊教 育 中发挥 重要 的作 用, 因此 , 在 高校 中开展特 殊体 育教 育十分重要 。 本文 对 高校特殊体 育教 育的现状进行 了分 析 , 并提 出 了一些建议 , 希 望能给从 事高校 特殊体 育教 育
应 尽快 制 定 各 项 以体 育 弱 势 大 学 生 为 出发 点 的 特 殊 体 育 教 学的 课 程 方 案 和 体 育弱 势
1 高校 特殊体育教育 的现 状
1. 1 体 育弱 势大 学 生 数量 的 不断增 加 要 求 加快 发 展 高校 特 殊 体 育 教 育 在 我 国, 随 着 高 等 教 育 大 众化 的 不 断
据叶 小璧发表 于 Ⅸ 广 东 水 利 电 力 职 业 断 完善 与 发 展 的过 程 中 , 高 校 特 殊 体 育 教 育 教 育 的忽 视 , 在这 种 情 况下 , 要 想 使高 校 技术学院学报》 上的《 关 于我 国普 通 高 校 开 育 仍存 在 很 多 问题 , 这 里 主 要 列 举 其 中 最 特 殊 体 育 教 育 真 正 发 挥 出 良 好 的 教 学 效 果, 就 要 重视 高 校 特 殊 体 育 教 育 。 首先 , 高 展特殊体 育教育 的思考》 分析 , 当前 , 我国 明 显 的 一 个 问题 , 即 师资 问题 。 具体 而言 , 高 校 特 殊 体 育 教 育 师 资 不 校 应 正 确 认 识 特 殊 体 育 教 育 的 意 义 , 高 校 校 园 中伤 、 病、 残 的 学 生 占5 . 3 %, 身 体 并 积 较弱的学生( 在入 校 时 所 进 行 的 l O O 米 短 跑

湖南农业大学公共体育课舞龙选项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湖南农业大学公共体育课舞龙选项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湖南农业大学公共体育课舞龙选项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彭成根 李 冬
( 湖 南农业 大 学 体 育 艺术 学院 湖 南 长 沙 4 1 0 1 2 8 )
摘 要: 本 文以湖南农业 大学 2 0 1 5年上学期舞龙 选项课 的学生为研 究对象 , 通过 实地观察 、 访谈和 问卷调查 , 对湖 南农 业大学公 共体 育舞龙选项课程 目标、 场地与教 学器材情况 、 师资队伍 、 教 学情 况等进行 了解 , 并就选课 学生在选课动机 、 上课 满意度 以及对舞龙 运动 的关注度等方 面进行调查剖析 , 认 为舞龙运动项 目的特殊性导致公 共体 育舞 龙课存在挑 战与 困难 , 并提 出以下建议 : 加 强舞龙 选 项课 场地及 器材设施 建设 ; 加 强舞龙选项课师资队伍建设 ; 加 强舞龙选项课教材 的编 写与创 新; 增加舞龙选项课 学时数 , 确课 学生知
识 的 获取 : 加 大 舞 龙 选 项课 宣传 力度 关键词 : 公共体育课 ; 舞 龙 选 项课 : 发 展 对 策
1 . 前 言
龙, 是 中华 民族敬奉 的图腾 , 是吉 祥雄伟 的象征 . 是 中华 民 族绵延不绝 、 愈益勃发 的力量 源泉 , 是团结和凝聚各 民族 的思想 纽 带。 舞龙运动是伴随着 中华民族五千年 文明传承 , 在 中华 大地 上广泛 流传 的民族传 统体育文化项 目.深受广大人 民群众 的喜 爱 。习近平 同志指出 : “ 博大精深 的中华优 秀传统 文化 是我们在 世界 义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的根基 :培育 和弘扬社会 主义核心价 值 观必须立 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基 因是 巾国梦 的魂 与根 ” 。大学是传播 、 研究 、 弘扬优 秀传 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 因此 将舞龙 运动这个具 有代表 意义的 民族 传统体育 项 目进行 发展 、 创新, 并引入到大学课 堂 , 让更多 的学 生能接触 、 了解 到我们 祖 先留下 的灿 烂文化 , 并 自觉成为传 承 、 发扬 中华 民族 优秀传统文 化 的主力军 , 成为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与义务 。 本文拟 以湖南农 业 大学舞龙选项 课学生作为研究 的样本 , 对分析 、 探讨 公共体育 课 舞龙 选项课 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2 . 研 究对 象 与研 究 方法 2 . 1 研究对象 : 湖南农业大学公共体育课舞龙选 项班学 生 2 . 2研究方 法 : 采 用文 献资料法 、 专家 访谈法 、 问 卷调查法 、 数 理统计法 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本次 问卷调查在 湖南 农业大学

广东省普通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广东省普通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广东省普通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广东省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得出结果:地区发展不均衡、经费来源少和经费不足是影响广东省高校开展特殊体育教育的关键因素。

同时提出对策:树立新的高校特殊体育教育观;加大对特殊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多渠道筹资融资;建立特殊体育教师培训体系,提高体育教师特教水平;针对特殊大学生制订体育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关键词:普通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现状对策特殊体育即为带有伤残和患有疾病的人士提供体育教学、身体锻炼、运动训练和娱乐康复服务的一门学科。

特殊体育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特殊群体康复身心,增强体质,提高生活的信心与勇气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第一次和第二次对全国特殊群体抽样调查结果对比显示:进入高校就读的特殊学生的人数正逐年增加。

如何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体育教育正成为高校体育部门必须重视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特殊生参与体育运动有利于他们回归主流社会,体现人的平等发展,有利于弱势群体终身体育思想的贯彻。

高校这一特殊群体,比普通学生更需要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使高等体育教育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这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是衡量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

1.研究对象与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考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以广东省10所普通本科院校的在校特殊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药学院、湛江海洋大学、深圳大学、嘉应大学、肇庆学院、汕头大学。

2.分析讨论2.1广东省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的现状广东省地处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繁荣,但省内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研究发现,珠三角地区的高校师资力量总体上要比其他地区强,场地设施相对优越,其中广州地区在体育教学方面的师资力量、场地器材等方面最强。

广东省各个高校具有硕士学位的体育教师人数占总人数的30.2%,而具有博士学位的体育教师占总人数的4.9%,总体师资力量较强。

高校排球教育与核心素养培养问题

高校排球教育与核心素养培养问题

高校排球教育与核心素养培养问题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由于高校排球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如何有效地结合排球运动与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高校排球教育现状的分析、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如何在高校排球教育中培养核心素养、提升高校排球教育水平的建议以及培养核心素养所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为高校排球教育与核心素养培养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2000字】1.2 问题意义高校排球教育与核心素养培养问题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排球是一项具有团队性和竞技性的体育项目,通过参与排球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这些素养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交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具备良好核心素养的人才更受市场青睐。

高校排球教育与核心素养培养的结合将为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助于提高学生竞争力和社会综合素质。

重视高校排球教育与核心素养培养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有利于高校教育的进步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 正文2.1 高校排球教育现状分析在一些高校中,排球教育仍然停留在传统水平,注重技术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很多排球教育课程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教育,缺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力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实际比赛中缺乏整体协作能力。

部分高校排球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名校拥有先进的器材和教练团队,而一些地方性较弱的高校则缺乏相关资源,导致学生在排球技术和精神素质方面的差距较大。

一些高校排球教育还存在教学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等问题。

有些学校过分注重比赛来提高学校声誉,而忽视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

高校排球教育现状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通过对现有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总结,可以为未来的排球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2.2 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一系列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体育调查报告(4篇)

体育调查报告(4篇)

体育调查报告(4篇)体育调查报告1一.体育熬炼的现状通过调查,近五成的中同学喜爱参与体育熬炼,近七成的还常常参与体育熬炼,同学对体育熬炼的看法说明,同学内心对参与体育活动的看法是主动的、踊跃的,大多情愿并盼望能参与体育活动。

中同学虽然学业任务比较重,但是,他们参与体育熬炼的频率很高。

二.体育熬炼的时间〔1〕中同学一天的体育熬炼时间三分之二的中同学参加了一小时以上的体育熬炼,到达了“保证同学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要求,对于处在身体成长期的中同学提高身体素养大有裨益。

我们还需要看到,还有三分之一的中同学应当加大熬炼时间,才能到达一小时的要求。

〔2〕中同学对于学校体育熬炼时间的看法随着中同学年龄的增长,身体的生长发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减肥”成为参与体育熬炼的目的完全可以理解,只是家长和社会赐予适度的关注。

肥胖的中同学要从自身健康动身,通过体育熬炼这种健康方式,来适度减肥,增添体质,是无可厚非的行为,应赐予提倡。

最值得指出的是,“为了体育中考获得高分”高居其次,这是新时期给予体育熬炼的一种完全功利化和社会化的目的。

随着威海市中考分数的提高,在中考的指挥棒下,越来越多的中同学参加到体育熬炼中来,是不是也就到达了出台此政策的目的呢?三.参与的体育项目及花费中同学参与体育熬炼,宠爱的体育项目前五位分别是:“羽毛球”、“轮滑、游泳等休闲类”、“跑步等田径类”、“篮球、足球等类”、“跳绳等中考项目”。

在这些项目中,传统的、时尚的都有,中同学选择的面很宽,各种项目都有爱好者。

羽毛球成为大家的最爱,可能是此运动不受场地的限制,具有肯定的竞赛性、攻击性和趣味性有关。

值得留意的是,此次调查中特殊提出的中考项目再次进入视野,看出中考政策的影响。

中同学参加的体育熬炼项目许多,这些运动需要花多少钱呢?中同学自身还不具备经济力量,当然花费也是比较留意节省,62.5%的中同学年花费在500元以下,作为家长,应当感到欣慰。

不相互攀比运动装备,花最少的钱,熬炼好自己的身体,才是特别值得提倡的行为。

福建省特殊教育发展现状调查

福建省特殊教育发展现状调查

福建省特殊教育发展现状调查曾雅茹【摘要】近20年来,福建省三类残障儿童的教育在入学率、受教育年限、受教育层次,以及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但是,特殊教育在发展的进程中也面临着义务教育阶段基本投入不足、投入不均衡,资源需整合与调整,教学、管理、研究与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等诸多问题.期望通过本次调查对现状的描述与分析,为福建省特殊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期刊名称】《泉州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8)001【总页数】6页(P77-82)【关键词】福建;特殊教育;发展成果;发展问题【作者】曾雅茹【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福建,泉州,3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60为了推进福建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服务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省教育厅成立“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特殊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专题调研组①调研组负责人:刘平,召集人:曾雅茹,成员:李天奇、吴舢舢、余志丹、郑晗、林维超、陈军、钱秀榕、李秀。

调研组在对全省特殊学校基本建设情况展开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于2008年10月,走访特殊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最终形成本报告,以期总结建设成果,分析发展进程中存在问题,提出建议,为福建省特殊教育新一轮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福建省的特殊儿童教育开始于19世纪后半期,主要是外国宗教人士和一些慈善团体开办的私立盲校、聋哑学校或机构。

这些学校和机构大多规模小、教师需求量少。

建国后,残疾儿童学校成为社会福利事业的组成部分,由民政部门管理。

所需的教师主要通过招募有知识的青年来承担[1]。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发展特殊教育,改变残疾儿童入学率低的现状成为教育部门与民政部门共同的任务。

实施义务教育法,促进了福建省特殊儿童教育的快速发展。

截至2008年福建省教育厅基教处统计数据表明[2],全省特殊教育学校65所,共有特殊教育班级数698个。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期对外公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明确提出,要将高中体育科目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或高考综合评价体系,鼓励高校探索在特殊类型招生中增设体育科目测试。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未来将多管齐下,确保高中生能够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周按时按标准上体育课。

教育部会不断采取相应措施、完善政策,在学校体育课时保障、教学内容严格监管和学校体育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陆续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体育竞赛活动的积极性。

(摘编自《教育部:确保高中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周按时按标准上体育课》,2019年7月27日)材料二:某地区就每天在校体育锻炼的时间问题,随机采访了若干名学生。

其中分组情况:A组时间小于0.5小时,B组时间大于等于0.5小时且小于1小时,C组时间大于等于1小时且小于1.5小时,D组时间大于等于1.5小时。

材料三:过去5年,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但中小学生营养过剩的情况普遍,超重和肥胖比例持续增加;在所有年龄层,近视的比例都在上升,而且有向低龄层次扩散的危险。

虽然全国学生体质总体有提升,但提升效果不明显,某些方面还有下降趋势。

国家教育督导团督导检查发现,部分地区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仍然不能全面落实。

从检查的学校来看,海南、吉林等省市部分学校体育课时仍然开设不足,许多学校没有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或者课间活动时间普遍不足25~30分钟,活动内容简单;部分地区小学1-2年级体育课开设时数不足,初中、高三体育课时存在挪占现象,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还得不到保证。

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学设施短缺、师资不足。

调查显示,一些省份中小学校体育工作条件达不到国家基本要求。

其中,吉林省小学、初中、高中体育运动场地面积达标的学校分别占29.1%、62.7%和62.2%,体育器材平均达标率不足50%;山东省小学场地达标率为34.1%,中学为53%,器材配置达标率为10%.教育部一份统计数字表明,全国城市(包括县、镇)学校需要体育教师336346人,缺少87278人,缺额26%;农村学校需要体育教师392821人,缺少234437人,缺额60%.(摘编自《教育调查: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为何这么难?》)材料四:美国小学低年级阶段,学校的课程主要是体育、语言、数学、科学、音乐、美术,体育是主科之一,除了每天一节的体育课,一周当中会有两三节下午的活动课,也有教排球、篮球基础技能的体育课,算下来每周一到周五,每天至少有一节体育课,一周会有2~3节的活动课,加上中午自由活动的时间,孩子们每天在校内能保证近两小时的运动锻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摘要:随着教育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高校校园内的体育弱势群体(伤、病、残和体弱学生)越来越多,对这些学生实施特殊教育是帮助其有效适应社会的重要手段,体育以其强健的健身、健心和锻炼人的社会适应力等特殊效果能够在特殊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校中开展特殊体育教育十分重要。

本文对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给从事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的有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高校特殊体育教育
据叶小璧发表于《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上的《关于我国普通高校开展特殊体育教育的思考》分析,当前,我国高校校园中伤、病、残的学生占 5.3%,身体较弱的学生(在入校时所进行的100米短跑测试、铅球测试和立定跳远测试中所取得的身体素质分数不足100的学生)占13.6%,再加上部分的特殊体型者,高校特殊体育“准受教”群体占20%。

可见,在高校中开展特殊体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而发展高校特殊体育教育就必须先了解其现状。

1 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的现状
1.1 体育弱势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要求加快发展高校特殊体育教育
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发展和教育公平理念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伤、残、病、体弱的学生开始进入大学校园,他们和正常的大学生一样,能够享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由于这些特殊群体在体育能力上明显弱与正常大学生,因此,在高校中开展特殊体育教育已经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必然要求。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特殊体育教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能够发挥出自己独特的功能,首先,它能帮助这些具有生理缺陷的学生进行康复锻炼,增进身体健康,端正正确的审美观念,增强他们生活的信心;其次,它能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推动因材施教和人们关怀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不断渗透与发展,因此,加快发展高校特殊体育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的一项必然要求。

1.2 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仍存在很多问题
近年来,随着阳光体育理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特殊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我国特殊体育领域内的各种研究也异军突起。

特别随着各项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家有关部门对特殊体育教育的重视也逐渐加深,这一点最显著地表现在教育部的《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中,该《意见》明确提出要以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竞赛,促进体育弱势大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卫生习惯和健康的心态,推动其培养出战胜自身缺陷的能力。

在这些外部条件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高校特殊体育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这里主要列举其中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即师资问题。

具体而言,高校特殊体育教育师资不仅在数量上严重匮乏,而且在质量上普遍不高,师资专业程度较低。

就数量而言,虽然高校的体育弱势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但特殊体育教育的师资却严重不足,因而使得在这些特殊体育课堂上,一名教师要面对至少十名学生,而这些体育弱势大学生与正常大学生不同,他们需要教师更多的注意力,而当前的这种情况,教师根本不能完全清楚的了解学生的状况,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从而使得高校特殊体育教育没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在这些教师中,很多教师都并非是特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因此他们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弱,专业程度较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

2 对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的建议
2.1 加强高校特殊体育教育师资建设
2.1.1 加强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建设
由于特殊体育教育具有不同于其他体育学科的性质,因此,加强高校特殊体育教育师资建设的第一步就是为高校特殊体育教育培养出一批专业的人才,即加强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建设。

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建设不仅应包括培养特殊体育教育人才的专业性,而且要求不断促进该学科的发展,以保证该学科能够跟得上高校特殊体育教育发展的步伐。

2.1.2 推动高校特殊体育教育师资的培训
在没有成熟的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情况下,高校应积极通过推动从业教师职业培训来提高高校特殊体育教育师资的教学专业水平。

一般情况下,可提供这些培训的机构不仅包括教育部门,而且还有各类社会团体,这就需要高校特别注意培训内容的多样化和专业化。

2.2 重视特殊体育教育
如上文所述,高校特殊体育教育之所以没有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是因为师资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高校体育“重竞技”的影响,简而言之就是对特殊体育教育的忽视,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使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真正发挥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重视高校特殊体育教育。

首先,高校应正确认识特殊体育教育的意义,并积极将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同时不断地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制度建设,确保所有的体育弱势大学生都能参与到特殊体育教学活动中,避免出现以各种理由拒绝安排特殊体育教育活动行为的发横,使特殊体育教育真正在高校校园里活跃起来。

其次,高校应尽快制定各项以体育弱势大学生为出发点的特殊体育教学的课程方案和体育弱势大学生体制健康标准,并积极将特殊体育教育纳入高校教育评价体系,促使特殊体育教育确立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便提高特殊体育教育的质量,以及教师和体育弱势大学生参与到教育活动中的积极性。

2.3 将人文关怀融入特殊体育教育中
由于体育弱势大学生的独特性,他们更需要关怀,因而在高校特
殊体育教育中,将人文关怀融入特殊体育教育中也是推动我国高校特殊体育教育不断发展的重要一步。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现代教育理念逐渐得到教师和学生的广泛认可,其中在教育中实施“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体育内涵的显著体现。

在高校特殊体育教育中,体育弱势大学生因为各自身体状况的不同,在认知、身心发展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区别对待原则,在学习和生活中对他们予以关怀,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体育教学受益。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特殊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高校应在给予这些体育弱势群体特殊的教育照顾时,将体育纳入教育的行列,并给予他们一定的训练和教育,以帮助其更好的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王麒麟,马冬梅.“阳光体育”背景下学校特殊体育教学的反思[J].教学·探索,2013,(1)
[2]朱君.我国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的现状以及分析[J].学校体育学,2012,(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