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暑假新七年级第14讲-《诫子书》+写作:理清思路-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与反思第1篇】《诫子书》教案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注意朗读节奏,熟读成诵。

2、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翻译与理解。

3、理解诸葛亮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重点与难点:重点字词掌握、课文背诵,理解文章内涵。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学生谈自己了解的诸葛亮。

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蜀国丞相,军事家、政治家,“孔明灯”,三顾茅庐……(2分钟)2、朗读课文(约8分钟)1、自由朗读(3分钟),要求(1)标记生字注音,注意几个字夫(f ú)淫(yín)慢遂(suì)庐(lú)(2)注意词句停顿2、指定学生朗读——学生评价(5分钟)3、全班齐读3、检查预习,掌握重点字词,疏通文意(约8分钟)小组答题必答题:第一组: 1、诫 2、书第二组: 3、夫 4、静第三组5、淡泊 6、明志第四组:7、致远 8、广才第五组:9、淫慢10、励精第六组:11险躁 12、治性抢答题:1、年与时驰 2、意与日去 3、遂成枯落翻译: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注意句式特点)这是逻辑学中“双重否定”的句式,否定之否定便是肯定,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达了他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与无限期望。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想一想:诸葛亮告诫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小组合作,质疑探究1、为什么修身要静,养德要俭?俭以养德与静有什么关系?2、怎么理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成学”?【注释】①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②夫fu2:语气词,文言虚词的一种,用于句首。

如“夫”、“盖”。

表示将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

③君子:这里泛指德才兼备并出众的人。

④静以修身:此句中“以”是介词,“用、凭借、依靠”的意思。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与反思第【1】篇〗《诫子书》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文言文,内容精湛短小,作者诸葛亮通过书信形式的告诫儿子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掌握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重点)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难点)3、熟读成诵,感悟先哲情怀,立志修身笃学。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杜甫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王湾诗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同学们这两句诗里面的“书”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信——《诫子书》。

明确学习目标:(白板显示)关于作者的一些文学(白板显示以下内容)诸葛亮字(),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在八年级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南宋诗人陆游曾在诗歌《书愤》中这样赞颂他:,。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停顿。

(师提问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听读,指出优缺点)2、师明确读音及停顿。

夫(fú)澹泊(dàn)(bó)淫(yín)慢遂(suì)庐(l 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3、白板显示《诫子书》楷书书法,学生看书法原文大声朗读。

(书法作品无句读,既能考查学生的停顿及朗读水平,又能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书法)4、利用课下注解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学生自主翻译课文,找出疑难问题,并力求在小范围内合作解决。

学生学习时,教师巡回,及时给予指导。

)(质疑问难。

这一环节,由学生自由提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放手给他们。

解决不了的,教师给予点拨。

注意结合具体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习古文方法的指导。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一. 教材分析《诫子书》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名篇,主要讲述了诸葛亮诫子慎独、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对学生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本篇文章的教学,旨在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领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个性独立,开始有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

但他们身心发展不平衡,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诱惑。

因此,他们对《诫子书》中所讲述的修身养性、谨慎行事等内容有很强的共鸣,也能从中得到启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诫子书》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能够默写《诫子书》的名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品德素质,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诫子书》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默写《诫子书》的名句。

2.难点: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理解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诫子书》的内容,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诫子书》,理解文章内容。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分享学习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读《诫子书》,了解文章的背景,准备讲解内容。

2.学生准备:预习《诫子书》,了解文章的内容,提出学习疑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诫子书》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诫子书》,理解文章内容。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诫子书》内容的掌握程度。

学生回答问题,锻炼表达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让学生理解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借鉴。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诫子书》中的道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诫子书-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诫子书-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诫子书-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诫子书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诫子书的修辞方法和表现手法;3.意识到诫子书的教育意义。

教学重难点1.诫子书的修辞方法和表现手法;2.如何认识诫子书的教育意义。

教学内容1. 课前导入老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图片或者课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诫子书。

2. 课堂讲解老师讲解诫子书的概念、发展、特点等内容,让学生能够初步认识该文体。

3. 诫子书文化解读老师从诫子书的文化背景、历史价值等方面进行解读,让学生深入了解该文体。

4. 诫子书的修辞方法和表现手法老师根据教材上的样例,分析诫子书的修辞方法和表现手法,让学生能够掌握该文体的写作技巧。

5. 诫子书的教育意义老师让学生认识到诫子书的教育意义,可以通过情感共鸣和思维启发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其中的道理和价值。

教学方法通过导入、讲解、解读、分析和启发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到诫子书这种文体的特点和价值。

课堂练习1. 分析样例老师提供若干篇诫子书样例,让学生分析样例中的修辞方法和表现手法,加深对该文体的认识。

2. 诫子书写作老师让学生自行写一篇诫子书,可以从自己的生活、学习等方面出发,让学生体会到诫子书的修辞手法和教育意义。

课堂总结老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了解到该文体的要素和写作技巧,同时强调诫子书的教育意义。

课后拓展老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搜索研究相关内容,例如查找更多的诫子书样例或了解相关文化知识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诫子书这种文体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时间内容10 min 课前导入20 min 课堂讲解15 min 诫子书文化解读25 min 诫子书的修辞方法20 min 诫子书的教育意义30 min 课堂练习10 min 课堂总结不定时间课后拓展参考教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中国文学名著导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第【1】篇〗《诫子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

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3、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以“朗读——译读——品读——背读”作为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在读中解疑,疑中治学,学以致用。

1、诵读课文,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品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4、熟读文章成诵,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掌握字词,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

※教学难点:赏析精彩妙点,理解语句内涵以及句间联系,体会作者情感,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品读法※教学设想: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即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学生观;发挥师生两个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观;开放的、与现实生活和儿童实际紧密联系的大语文教育观。

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

所以我决定一改以往的传统讲法,从引导学生熟练的诵读课文入手,要让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的疏通课文和理解文意;对于疑难问题,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探究,共同解决;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文是一篇文言文,文短意长,言简意赅。

古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因此,本设计以“朗读——译读——品读——背读”作为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在读中解疑,疑中治学,学以致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课时1一、导入新课由杜甫的《蜀相》中的诗句导入。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几句诗写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学生回答引出诸葛亮)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暑假新七年级第14讲-《诫子书》+写作:理清思路-教案

暑假新七年级第14讲-《诫子书》+写作:理清思路-教案

1对3辅导讲义1、上次课后巩固作业复习;2、互动探索你听说过诸葛亮这个人吗?知道哪些与他相关的故事?【知识梳理】人物诸葛亮生卒年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号字孔明,号卧龙 籍贯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人物简介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诫子书》概况《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

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线期望尽在言中。

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

后有留存多篇《诫子书》。

书,书信。

作者档案作品介绍原文讲解夫1君子2 之行,静3以4修身,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的人的品行,依靠屏除杂念和干扰来修养身心,1、[夫(fú)]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2、[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想着,听着,眼前开始一片模糊,我低声啜泣起来。

不知是被一种什么力量驱使,我勇敢地走出了楼道。

“快穿上,天太冷,咱们回家。

”妈妈看到我,随手把一件棉衣给我穿上,一股浓浓的爱意瞬间温暖了我。

“妈,我错了。

”妈妈看着我没有再说什么,眼中流露出一种欢喜。

她顺手轻推我的后背,催促我回家······⑥那一天,是我回家最晚的一天,也是从那时起,我长大了。

这件事在我心中存留了多年,那急切的呼唤声仍时刻响在耳边;妈妈的关爱,不变的慈容都清楚地印在记忆深处。

{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教案

{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教案

《诫子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

2、掌握下列字的读音:澹泊(dàn bó)淫慢(yín)险躁(zào)3、理解下列掌握词语:君子、行、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志、淫慢、险躁治性、驰、穷庐、将复何及4、翻译全文。

5、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弄清文章的层次关系。

教学重点:1、背诵课文。

2、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翻译全文。

3、引导学生理解成才的三个条件:志、学、才三者之间的关系。

4、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俭以养德”与“静”的关系。

教法、学法设想:1、探究式学习方法。

设计问题,分组讨论。

2、置换法。

针对文章的精彩之处,用换句的方法品味咀嚼。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八年级曾经学过两篇文章,一篇是诸葛亮写的《出师表》,一篇是陈寿写的《三国志》节选《隆中对》。

这两篇文章中的诸葛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概括一下。

(找生谈。

明确:赏罚分明、知人善任、忠心耿耿、深谋远虑、足智多谋等)诸葛亮是在54岁的时候逝世的,在逝世前他曾经对他五岁的儿子说过一段话,这段话后来一直被诸葛家族奉为祖训,可见他对诸葛子孙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话(板书:诫子书),相信大家也一定受益匪浅。

二、初读课文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障碍,注意停顿。

2、找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在的问题。

注意(1)生字:澹泊、淫慢、险躁(2)停顿: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学/无以广才3、集体朗读课文。

三、疏通文意1、学生自主学习。

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运用硬读法、猜读法、联想法(联系现代汉语)迁移运用法(联系已学过的古文知识),学生自主译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并力求在小范围内合作解决。

学生学习时,教师巡回,及时给予指导。

2、质疑问难。

这一环节,由学生自由提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 初中七年级语文 上册《诫子书》优质教案设计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 初中七年级语文 上册《诫子书》优质教案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导入新课
导入: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文,可出定国安邦之策;武,可施妙计七擒孟获。他以平乱世纷争为己任,他扶刘助汉任凭天下说。他就是?
齐读
助读资料一
诸葛亮: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
铺垫有关诸葛亮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生兴趣。
做到课中有情趣有意境
环节四
学生活动四:
背读,积累名家名言
教师总结 引发学生对自己学习生活的思考。
要求:边读边积累
展示课中积累名句(至少一句)
做到课中有知识积累
板书设计
诫子书
诸葛亮
立志 惜时 学习

5.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6.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文言知识
感悟课文中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和谆谆教诲
难点
从文中的基本观念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并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所启发。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有层次的诵读训练中能够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中重点文
要求:边读边划分
边读边标注
4、学生展读,教师评价
5、学生齐读
采取多种方式朗读,初步感知内容。(学生听读、跟读、自读、展读、齐读五次朗读)
做到课堂中有声有色
环节二
学生活动二:
说读,读懂文章的内容。
教师强调重点句子的翻译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以宁静的心绪来涵养德行,以节俭的生活来培养品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能够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够平和安静就不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修身实践,如静坐冥想,体验“静”的内涵。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践体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应用《诫子书》中的教诲”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1.更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2.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设计有趣且有挑战性的讨论话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加强课后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诫子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比我想象的要浓厚。通过引导他们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他们逐渐进入了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和改进:
1.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尝试以生活化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感觉还可以更加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今后,我可以准备更多与七年级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诫子书》的基本内容、诸葛亮的思想以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文言文和古代家训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修身养性的原则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4.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容易陷入定势,不能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为了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有关文学常识,识记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 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感情,积累名言警句。

3. 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记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难点: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

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二、预习检查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字词掌握情况和课文诵读情况。

3. 检查学生收集的有关作者、作品的情况。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躬耕陇亩时“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

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蜀汉建立,拜为丞相。

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54岁,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

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诸葛尚均义无返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后人传诵。

三、诵读课文,理解内容1. 试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2.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互相质疑解难,尝试翻译课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文言文,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

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

3.感受传统文化,了解儒家文化的思想,接受古典作品的熏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2.厘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

——文天祥师:这几句诗都提到同一个人,你知道他是谁吗?(明确:诸葛亮)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

诸葛亮,27岁前,隐居隆中,淡泊名利,志在修身;27岁后,出世为宦,志在兼济天下,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显拳拳爱国之心。

他是儒家文化中君子的典范。

然而,作为父亲,他和普天之下所有的父亲一样,有一颗深沉的爱子之心。

他将自己多年来的生活感悟和人生经验凝聚到86个字中,写就了《诫子书》。

我们来看看他说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写诸葛亮的诗词入手,引出对诸葛亮事迹和精神的介绍,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轻松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读顺文章1.教师范读同学们认真聆听,并完成下列任务:(1)圈出文中的生字词,并借助相关资料,注上拼音。

(2)根据朗读示范,用“/”划出语句停顿。

预设课件出示:(1)提示:应注意易读错的词,如“夫”应该读“fú”,因为它用在句首,是发语词,所以读“fú”,不读“fū”;“淫慢”的“淫”读“yín”。

(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2.学生齐读(1)师指导朗读停顿的划分技巧。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模板推荐3篇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模板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模板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模板第【1】篇〗【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朗读背诵课文,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教学重难点】积累警句,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教学学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课前准备】课件、配乐朗读。

【精彩课堂】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躬耕陇亩时“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

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蜀汉建立,拜为丞相。

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均义无反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后人传诵。

这节课我们将重点研讨诸葛亮写给其儿子的一封家书《诫子书》。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2、背景链接《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万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

3、文言知识梳理(1)古今异义①意与日去(古义:离开,这里引申为“消失”;今义:离开所在地方到别处)②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轻薄;今义:危险)(2)词类活用①非淡泊无以明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定,明确)②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广博,增长)(3)一词多义(4)重点句式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介词宾语前置,正确语序为“以静修身,以俭养德”)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交流点拨】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七年级语文诫子书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诫子书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诫子书》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诫子书》。

(2)理解《诫子书》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分析诸葛亮的教育思想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诫子书》的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诸葛亮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热情。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二、教学重点1. 《诫子书》的原文理解和背诵。

2. 诸葛亮的教育思想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诫子书》中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子的翻译和理解。

2. 如何将文中的教育原则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诫子书》。

2. 参考资料:关于诸葛亮和《诫子书》的背景资料。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诸葛亮的相关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诸葛亮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家庭教育的意义,引出《诫子书》的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诫子书》,理解文意。

(2)让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翻译和理解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诫子书》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运用文中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4. 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5. 课后作业:(1)背诵《诫子书》。

(2)写一篇关于《诫子书》的读后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对文中教育原则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诫子书》中的教育思想。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诸葛亮的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意识。

3. 利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统编版语文初中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诫子书》教案设计

统编版语文初中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诫子书》教案设计

统编版语文初中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诫子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 学习并掌握《诫子书》中的文言词汇和基本句式。

- 能够流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

-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感知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诸葛亮诫子的深层含义,理解其教育理念。

-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设身处地理解诸葛亮的父爱和期望,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诸葛亮的高尚情操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责任感。

- 认识到修身齐家的重要性,理解“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讲述三国时期的故事,引出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步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和停顿,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然后尝试背诵,熟悉文言文的语感。

3. 精读理解:- 分析关键词句,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理解其含义。

- 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引导深入探讨诸葛亮的教育理念。

4. 深化理解:-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诸葛亮,以父亲的身份向孩子阐述自己的期望,加深对文章情感的理解。

5. 拓展延伸:- 讨论在现代社会,诸葛亮的教育理念是否仍有其价值,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6. 课堂小结:- 回顾本课学习内容,强调“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观。

7. 课后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对《诫子书》的理解和启示。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课后作业,多角度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暑假新七年级第14讲-《诫子书》+写作:理清思路-教案

暑假新七年级第14讲-《诫子书》+写作:理清思路-教案

1对3辅导讲义1、上次课后巩固作业复习;2、互动探索你听说过诸葛亮这个人吗?知道哪些与他相关的故事?【知识梳理】人物诸葛亮生卒年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号字孔明,号卧龙 籍贯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人物简介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诫子书》概况《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

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线期望尽在言中。

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

后有留存多篇《诫子书》。

书,书信。

作者档案作品介绍原文讲解夫1君子2 之行,静3以4修身,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的人的品行,依靠屏除杂念和干扰来修养身心,1、[夫(fú)]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2、[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想着,听着,眼前开始一片模糊,我低声啜泣起来。

不知是被一种什么力量驱使,我勇敢地走出了楼道。

“快穿上,天太冷,咱们回家。

”妈妈看到我,随手把一件棉衣给我穿上,一股浓浓的爱意瞬间温暖了我。

“妈,我错了。

”妈妈看着我没有再说什么,眼中流露出一种欢喜。

她顺手轻推我的后背,催促我回家······⑥那一天,是我回家最晚的一天,也是从那时起,我长大了。

这件事在我心中存留了多年,那急切的呼唤声仍时刻响在耳边;妈妈的关爱,不变的慈容都清楚地印在记忆深处。

新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优质教案

新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优质教案

新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4、熟读文章成诵,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中都吃饭了吧!在餐桌上你的父母都跟你说了些什么?他们都希望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诸葛亮的《诫子书》,看看作为父亲的他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儿子的.。

(二)、作者简介诸葛亮(181—234),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号卧龙先生。

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

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品格高洁,才学渊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释题:“诫子书”意为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停顿。

在学生朗读完后,先找一学生试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并做出评价,老师总结。

3、去掉标点符号再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进一步熟悉课文。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四)、疏通文意了解内容请同学们参考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划出你不理解的词句。

1、把字变词明志:明确志向广才:增长才干2、翻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五)、研读课文体味情感1、速度课文,本文作者主要想通过这封家书告诫儿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用文中的一个词回答)明确:君子。

2、在诸葛亮看来,要想成为君子,得具备哪些条件?(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提取关键词进行回答)明确: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静”和“俭”对修身养德有什么作用呢?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或所了解的名人事例来谈谈你的理。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优质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优质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积累文言实词,熟读成诵,培养文言语感。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学习诸葛亮严密的论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品读课文,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读书修身,静心养德,做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妙语句。

【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分析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

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教诲。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顺。

1、播放录音,学生听读,完成下列任务:(1)标记生字注音。

(2)注意词句停顿。

2、学生范读,提示长句停顿。

示例: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学生自由朗读,指定学生朗读,听者点评(从字音、停顿两方面)。

4、再次播放录音,学生轻声跟读,注意体味语调、语速的变化,揣摩作者情感。

三、精读课文,准确翻译。

借助课下注释和提示,小组合作,共同译读课文,师生共同解答疑问,总结文言知识。

温馨提示:A、联系实虚词的日常积累,迁移联想,猜读翻译,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后总结成型。

B、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双重否定)和原文的风格特点(如本文的简洁精警)四、品读课文,领会深意。

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明确: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2、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再次加以品读,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的备课思考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的备课思考

基于学情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谈谈《诫子书》的备课思考《诫子书》是七年级上册的文言文,是我印象最深的课程,也是我收获最大的课程。

关于当时的备课和讲课,种种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那是我教学的第一年,也是第一次公开课,作为一名新手语文教师,此时我只讲过半学期的课,也只是在前面课堂的备课和讲课的过程中一步步摸索教学方法,对于这次公开课,我感到无比沉重的压力。

虽然《诫子书》也是我初中时学习的课文,原文我依然烂熟于心,可是背诵只是跬步,字音句读、文言词语、文意疏通、思想感情等,这都是学习文言文需要掌握的最基础的知识,如何提炼?如何形成思路?要形成什么样的思路?什么样的讲课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问题接踵而来,而我的准备时间也是有限。

此时的我很茫然,想穿越回初中,再听听我的语文老师当时的讲课,忽然,我灵光一现:穿越回去是不可能了,那我何不听听其他老师的讲课呢?我开始搜寻《诫子书》的名师教学视频,看课堂设计,再结合本校的“自学·释疑·达标”的教学模式,脑海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大体思路,我尝试着把这个思路写下来:课堂导入:由“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导入本课。

学习目标:读、译、悟。

作者简介:诸葛亮。

预习检测:字音。

教学活动:1、划分节奏、朗读;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诫子”的;当堂达标:词语解释、句子翻译。

课堂的“骨架”有了,我开始在每个环节中填充内容。

学习目标是一堂课的方向,我明确了三个目标,分别是熟读课文,积累警句;译读课文,理解文意;修身做人,体会亲情。

教学活动的设计是重难点,也是一堂课的精华部分。

我设计的活动一是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先自由朗读课文,然后组内互读,读准字音和节奏;活动二是译读课文,理解文意——先自主学习,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然后小组合作,提出疑问,组内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全班解决;活动三是悟读课文,领会深意——思考并小组交流:《诫子书》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告诫儿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暑假新初一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学科教师:
年级:辅导科目:
授课日期时间
主题《诫子书》&写作——理清思路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有关文学常识,识记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

2、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感情;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3、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

教学内容
1、上次课后巩固作业复习;
2、互动探索
你听说过诸葛亮这个人吗?知道哪些与他相关的故事?
【知识梳理】
人物
诸葛亮

卒年
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号
字孔明,号卧龙 籍贯
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人物简介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
十矢俱发。

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诫子书》概况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

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线期望尽在言中。

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

后有留存多篇《诫子书》。

书,书信。

作者档案
作品介绍
原文讲解
的成绩,接着便不停地指责我。

我讨厌这个话题,但爸爸却越说越来劲。

好吧,
我只能埋头听着了。


我一直低着头忍耐着,压制着心里的火气。

谁知爸爸又搞激将法:“学不好,没出息。

再不学,就不要上了!”我实在听不下去了,起身将筷子一摔,喊道:“我不学了!”说罢向门外冲去。

妈妈抢在门口拦住我,我全然不顾,一把推开妈妈,快速将门打开,跑了出去······仿佛听到妈妈在喊着我的名字:“谦谦——”⑤
“谦谦,谦谦——”我被一阵叫声惊醒,是妈妈。

妈妈,真是你吗?我现在多么希望这是一场梦。

想着,听着,眼前开始一片模糊,我低声啜泣起来。

不知是被一种什么力量驱使,我勇敢地走出了楼道。

“快穿上,天太冷,咱们回家。

”妈妈看到我,随手把一件棉衣给我穿上,一股浓浓的爱意瞬间温暖了我。

“妈,我错了。

”妈妈看着我没有再说什么,眼中流露出一种欢喜。

她顺手轻推我的后背,催促我回家······⑥那一天,是我回家最晚的一天,也是从那时起,我长大了。

这件事在我心中存留了多年,那急切的呼唤声仍时刻响在耳边;妈妈的关爱,不变的慈容都清楚地印在记忆深处。

⑦④饭桌上,爸爸指责“我”,气氛紧张。

⑤动作描写表现出“我”激动的情绪。

插叙部分记叙了“我”离家出走的原因。

⑥妈妈的态度也表达了爸爸的歉意。

⑦篇末议论、抒情相结合,点明主旨。

教师点评:这篇文章开头设悬,突兀而起,吸引读者。

插叙部分记叙了“我”与爸爸的矛盾以及“我”离家出走的原因。

接着写“我”独自在外,直到妈妈找到“我”,深夜一起回家。

行文有波折,有起伏,条理清晰。

有矛盾,有亲情,感人至深,表现了真实平凡的家庭生活。

【巩固练习】
你有勇气去访问你所在地区的一位名人,或者本校一位你不熟悉的教师吗?勇敢地尝试一次,你不仅会获得人际交往的经验,还可能收获满满的自信。

记得提前做点儿准备,列出你的访问提纲。

访问完成后,以《对的一次访问》为题,写一篇作文。

请列出提纲。

【中考真题再现】
(2015·广东深圳60分)作文
家,是早出晚归的住所,是日夜思念的故乡,是精神栖息的殿堂……
回,是过程,是情结,是觉醒……
回家,从家人的喜怒哀乐中感受亲情,从故乡的离别团聚中体味牵挂,从精神迷失回归中找寻寄托……
回忆你记忆中最难舍的“家”,叙写出你的故事,抒发你的情感,分享你的感悟……
题目:《回家》
命,如不得不出现,请用XXX代替;4、不得抄袭或套作。

【真题解说】
这道中考作文题目与本次作文题目“这天,我回家晚了”非常契合,选材限定在解释回家晚的原因或回家之后的情形上。

不过在构思时要遵循思路清晰的原则。

写这篇作文,要紧密结合文题中所给的提示,扣住时间、人物,然后按照本次作文的思路安排时间发展的顺序。

1、了解一般文章的思路——行文顺序,能列出简要的文章结构提纲。

2、学会对已有的材料根据中心进行取舍,充分认识撰写提纲的作用。

3、明确文章思路清晰的重要性。

比较阅读
(甲)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

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
(乙)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边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非学无以广才()
悲守穷庐()又相天子()
2.解释下边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吾于天下亦不轻矣()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
夫君子之行()险躁则不能冶性()
3.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

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

①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5.乙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6.《诫子书》,作者在文中对儿子提出了怎样的告诫 ?
7.谈谈你对“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句话的理解。

8.你从这篇短文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1.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扩展屋子辅佐 2. 在因为放在句首作发语词,无实意就 3.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要立德、修身 4.(1)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2)(如果)年华随着时间流失,意志随着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6:只有注重道德修养,清心寡欲,才能集中精力做大事。

7:如果你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有很大的才华;如果你没有志向,你的学业肯定不会完成。

8:做事要专心,道德和美好的心灵很重要,要努力学习,有远大志向。

等你长大了,再学就晚了。

习作。

回忆你记忆中最难舍的“家”,叙写出你的故事,抒发你的情感,分享你的感悟……
题目:《回家》
要求:1、不少于600字,900字以内;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能出现影响评分的校名,人命,如不得不出现,请用XXX代替;4、不得抄袭或套作。

1、预习课文《猫》。

2、如何提炼文章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