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终结性评价达成课程教学标准

合集下载

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

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

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也包括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更包括师生互动的效果。

一个好的课堂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堂。

那么,我们如何来评价一节好课呢?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

首先,教学内容的设计是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

教学内容应该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同时又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好的教学内容应该能够贯穿知识点,串联起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能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此外,教学内容还应该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其次,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也是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

好的教学方法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再次,师生互动的效果也是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

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综上所述,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以及师生互动的效果。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得很好的情况下,我们才能说一节课是好课。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努力打造出更多更好的课堂,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案评价标准及注意事项

教案评价标准及注意事项

一、教案评价标准教案评价是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

教案的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师的评价,更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评价。

同时,教案评价也是对课程的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教案的评价应该以什么为标准呢?1.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教案的编写应该以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为基础,把课程标准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2.清晰明确、有条理:教案的编写应该简单明了,逻辑清晰,体现教学内容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3.具有可操作性:教案的编写不仅应该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更应该考虑到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包括教学流程、时间分配、教学方法等,确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清晰明确地进行教学。

4.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案的编写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注意让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案的编写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具有不同的方法和教学策略,使教学结果更加实效。

二、教案评价注意事项1.评价要全面:教案评价不仅仅是评价教师编制的教案,而是评价整个教学过程,包括教案的编写、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多个方面。

2.评价要客观:教案评价应该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教学效果,忽略一些主观感受和个人偏见,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3.评价要及时:教案评价应该及时地进行,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4.评价要针对性:教案评价应该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不同的班级或学生群体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5.评价要具有实际操作性:教案评价应该具有实际操作性,即评价结论能够指导实际教学工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全国高职教学能力大赛答辩题汇总(250道)

全国高职教学能力大赛答辩题汇总(250道)

全国高职教学能力大赛答辩题汇总一、评价与成效1.简要介绍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2.简要说明增值性评价的实现路径。

3.如何实施德智体美劳五育评价?4.如何保障学生“课下”学习效果?5.如何将职业道德融入实训考核中?6.本单元的教学评价是怎样实施的?7.请描述增值评价设计的理念与方法。

8.试述学生增值性评价数据的评测依据。

9.如何对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考核?10.什么是增值评价?本课程是如何实现?11.举例说明单元能力目标的达成路径和效果。

12.请描述“全方位”评价体系的思路和效果。

13.对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的评价如何实现?14.谈谈教学过程中学习效果可测性的具体体现。

15.如何有效开展增值性评价,实现因材施教?16.请二号选手回答.如何有效实施多元化评价?17.以第二个无生授课为例,教学实施效果如何?18.本课程如何构建六元评价体系及具体实施的?19.“四微”教学形式如何助力教学目标的达成?20.在实践教学中,如何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度?21.在教学评价中,如何对实践质量标准进行量化?22.本课程构建什么样评价体系?以教案4进行说明。

23.教学评价中,增值性评价有哪些?如何侧重开展?24.教学小组分组的依据是什么?学习中的效果如何?25.请问你们校企双导师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如何构建的?26.请说明课程重难点的突破策略、实施成效及评价方式?27.阐述“学生快递站长”胜任力增值的评价指标及评价过程。

28.小组活动中设计了组内互评环节,请介绍互评的指标体系。

29.个性化目标是根据什么确定的?目标的达成度如何判定?30.“动态双师教学”怎样实施?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31.教师如何掌握学生的检测的准确性,如何完成学生的评价?32.举例说明从哪些环节培养“五心”美容师.怎样评价培养效果?33.在大班(63人)实践教学中,如何关注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34.“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效联动的教学方式实施成效如何?35.在教案任务3中,询问技巧是难点,请举例说明教学后成效怎样?36.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采集学生数据并给予评价?37.如何在无生课堂2中实施评价?教师根据评价做了什么后续活动?38.在先天特质为导向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效果的测量方法和结果如何?39.增值评价的评价维度设置的起点依据是什么?如何保证科学、有效?40.如何实施教学模块任务的考核与评价,验证学生已达到五个学习目标?41.如何进行教学评价?如何做到学生的学习结果可评可测?请举例说明。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第一部分: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与目标一、背景分析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此背景下,我们以小学数学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二、单元整体教学理念1. 整合性:单元整体教学强调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整体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生活化:以生活实际为背景,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发展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

4. 探究性: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单元整体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意识。

四、单元整体教学内容设计1. 教学内容选择:以教材为依据,结合学生实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进行整合。

2. 教学内容组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 教学内容呈现:以问题为导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单元整体教学策略1. 问题驱动: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适时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评价与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4. 融入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部分: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步骤与操作要点一、实践步骤1. 明确单元主题: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明确单元主题,梳理单元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

的教案与评价标准是什么?

的教案与评价标准是什么?

教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计划,教师通过教案来规划教学活动的内容、进度和方法等,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教案的质量对于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教案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呢?如何评价一份教案的优劣呢?一、优秀教案的特点1、合理性一份优秀的教案需要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合理的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明确,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教学流程合理,有助于教师节奏把握、控制时间,保障教学进度的顺利推进。

2、可操作性教案不仅仅是一份理论的规划,更需要能够在实践中得到落地。

优秀的教案应该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教案中需要提供明确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于教师在教学中随时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科学性教学是科学活动,需要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优秀的教案应该注重落实基础理论,遵循科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在确保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二、教案的评价标准1、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通过教学目标明确提出本课程的知识范围及其预期目标。

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具有清晰、明确和可衡量的教学目标。

2、教学流程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具备清晰的教学流程,能够讲解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教学流程应该尽可能详细,内容应该严谨、生动、灵活。

教师应该基础上合理地安排时间,确保教学进度的顺利。

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拥有科学、可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加强师生互动,更能够提高课堂效率,真正达到知识易掌握、难忘记的目的。

4、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条件。

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综合评估课程资源,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

教案中应该注重资源整合和创新激发,以达到循序渐进的教学价值。

5、评估方法评估方法是教师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

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以课程目标为基础,综合评估学生的能力水平,以便于回顾掌握学习过程和检验教学效果。

谈谈如何实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谈谈如何实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谈谈如何实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作者:李彩霞 (小学数学会宁小学数学班 ) 评论数/浏览数:7 / 330 发表日期: 2012-06-12 15:30:35摘要:教学评价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三个不同角度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新课程中,实施评价改革的一些方法与措施。

评价是数学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数学学习评价,恰当运用评价的内容与结果,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同时,《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学评价有了更为详尽地叙述: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而我们当前的数学课程评价明显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过分关注评价的结果,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习成绩,评价方法过于单一、过于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纸笔测验法等等。

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新课程中,进行评价方式的改革已显得刻不容缓。

下面,本人就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谈谈小学数学新课程中的几种评价方式。

一、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进行过程中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用以调节活动过程,保证教育目标实现而进行的价值判断。

教师教学效果评估标准

教师教学效果评估标准

教师教学效果评估标准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估是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一环。

它能够帮助学校和教师了解教学的优劣,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估和提升。

但是,如何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教学效果评估标准呢?一、背景分析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是提高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保证。

因此,建立一套全面的、科学合理的教师教学效果评估标准至关重要。

二、教师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衡量其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学科基础和教育学理论知识,并能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同时,教师还应具备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通过参加学术研讨、教学培训等方式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三、教学设计与准备教师在教学前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设计与准备,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能够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教学实施能力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是评估其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五、学生成绩评估学生成绩评估是评估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之一。

教师需要建立科学、公正、客观的评估体系,包括期中、期末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各项评估内容,并能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升学习效果。

六、课堂管理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是评估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力,能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确保课堂秩序井然有序,保证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七、与家长的沟通能力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评估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教师应建立良好的与家长的沟通渠道,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并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学习困难和解决方法。

八、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评估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情操,能够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同时,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师风,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何评估和提高教案的实施效果?

如何评估和提高教案的实施效果?

教案的实施效果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评估和提高教案的实施效果,是教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教案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学习反馈等方面来探讨如何评估和提高教案的实施效果。

一、教案的设计教案的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础。

合理的教案设计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实现教育目的。

评估和提高教案的实施效果,必须先从教案的设计入手。

(一)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可行。

教学目标应该与课程目标紧密联系,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能力和知识水平。

同时,教学目标也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被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标准。

(二)教学内容:必须生动、有趣、实用。

教学内容应该满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学内容应该具有实用性,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三)教学方法:必须灵活、多样、实效。

教学方法应该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能够根据教学对象和学科特点进行灵活调整。

同时,教学方法也应该具有多样性,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最重要的是,教学方法必须具有实效性,能够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教育目的。

二、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教师将教案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

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呈现:必须生动、形象、直观。

教学内容应该具有可视化和具体化的特点,能够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的呈现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实验演示、案例讲解等形式进行。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灵活、多样、有效。

教学方法的运用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案例分析、问题导入、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多种方法,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三)学生反馈的收集:必须及时、准确、全面。

学生反馈是教学效果评估的重要依据。

教案评价标准

教案评价标准

教案评价标准教案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

而对于教案的评价标准,更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总结的问题。

在评价教案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的考量,以确保教案的质量和有效性。

下面,我将从内容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来谈一谈教案的评价标准。

首先,教案的内容设计是评价教案的重要标准之一。

教案的内容设计应该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内容要科学、合理、丰富。

教案中的知识点要有机结合,层层深入,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同时,教案的内容设计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教学目标是评价教案的另一个重要标准。

教案的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规律。

教学目标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教学目标还要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使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互贯通,形成有机整体。

再次,教学方法是评价教案的另一个重要标准。

教案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灵活性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方法要能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教学方法还要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使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相互贯通,形成有机整体。

最后,教学手段是评价教案的最后一个重要标准。

教案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应该多样化、灵活性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手段要能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教学手段还要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使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相互贯通,形成有机整体。

总之,教案评价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需要从内容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考量。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到位了,才能够保证教案的质量和有效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课程质量评估方案

教师课程质量评估方案

教师课程质量评估方案引言:教师课程质量评估是教育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只有通过全面、科学的评估,我们才能了解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程的质量。

本文将针对教师课程质量评估,提出一套综合性的评估方案,希望能够提高教育质量,鼓励教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一、教师教学目标制定与对齐为了确保课程质量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首先需要教师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与课程内容完全对齐。

教师教学目标应具备可衡量性,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有序组织和学生学习进程的评估。

二、教学材料的选择和设计供课程教学使用的教学材料应经过严格甄选,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同时,教师应掌握教材的使用技巧,合理设计教学方案,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三、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学生评估与反馈教师应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估体系,通过期中、期末考试、作业和参与度等多种评估手段,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同时,及时反馈评估结果给学生和家长,增强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五、不断的教师自我评估和专业发展教师应不断进行自我评估,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和不足之处。

通过参加教育培训、与同行交流和研讨等方式,持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六、定期教师团队评估为了保证教师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学校可以组织定期的教师团队评估。

通过团队评估,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七、家长满意度调查教师课程质量评估中,家长的满意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通过开展家长满意度调查,了解他们对教师和课程的评价,以便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

八、同行评教学校可以设置同行评教的机制,教师之间互相评估,共同提高。

通过相互观摩和评估,教师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九、学生成绩与学习成果学生成绩和学习成果是教师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有效的依据。

因此,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注重全面性。

评价内容应该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而不仅仅是传统的考试成绩。

通过多角度的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

其次,评价标准应该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评价标准应该建立在科学的教育理论基础之上,避免主观臆断和随意性。

评价过程应该尽量客观公正,避免因个人偏好或其他因素对学生进行歧视性评价。

同时,评价标准应该具有可操作性。

评价内容和方法应该具有可操作性,方便教师进行评价工作。

评价标准应该简洁明了,便于教师根据标准进行评价,避免主管评价过程中的混乱和不确定性。

另外,评价标准应该具有指导性和促进性。

评价结果应该能够为教学改进提供有益的建议,促进学生的进步。

评价标准应该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最后,评价标准应该具有灵活性。

评价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特点等因素进行灵活调整。

评价标准应该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适应,避免僵化和生搬硬套。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该是全面、科学、客观、可操作、指导和灵活的。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希望各位教师能够重视课堂教学评价工作,不断完善评价标准,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全国中职教学能力大赛答辩题汇总(196道)

全国中职教学能力大赛答辩题汇总(196道)

全国中职教学能力大赛答辩题(196道)1.本课程的特色与创新点?2.如何进行教学效果评价?3.谈一下本作品的创新之处。

4.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5.语言功能如何服务于专业?6.信息化平台数据如何互通?7.谈谈课程思政的设计和实施。

8.谈谈课程思政的设计和实施。

9.举例说明如何突破教学难点?10.课程有哪些不足?如何改进?11.请举一个课程思政的具体案例。

12.对教学内容重构的逻辑是什么?13.课程重难点确定的依据在哪里?14.本教学单元的知识目标是什么?15.如何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16.教学实训中的安全保障如何落地?17.谈谈美育如何体现在课程思政中。

18.课程的评价方式有哪些?请举例。

19.请介绍本单元的课程思政系统实施。

20.本课程是如何进行教学诊断和改进?21.教学展示2中融入了哪些思政元素?22.本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亮点在哪里?23.教学展示2中渗透了哪些数学思想?24.如何针对学情开展教学策略设计的?25.如何监测“三环五步”的教学效果?26.本作品采用何种教学策略组织教学?27.谈谈本作品的教学评价设计与实施。

28.本课程运用信息技术的亮点在哪里?29.请陈述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点。

30.本课程教学中如何将技能内化成能力。

31.举例说明分层次教学法的实施和成效。

32.如何将本课程与“X”证书有机融合?33.如何确定本次参赛作品教学重、难点?34.本课程和同类课程相比有什么不同点?35.语文核心素养如何对接中药专业要求?36.课程思政目标在教学评价中如何体现?37.《蜀相》体现了家国情怀的哪些内涵?38.课程教学如何做到可评、可测?请举例。

39.结合教案,谈谈教学难点的预判及解决。

40.举例说明合作探究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41.本项目成果在哪些地方体现了家风文化?42.在教案1中,如何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43.谈谈语文社会实践中如何达成知识目标?44.在教学展示2中,渗透了哪些数学思想?45.结合具体案例,谈谈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教学效果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教学效果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模块二教学评价与课堂教学话题四教学效果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韩立福博士: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下面我们交流话题四——教学效果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本话题的主要内容是“教学效果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教学效果评价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统一。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方法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方法。

本话题分别对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做具体研究,使广大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科学更加规范灵活利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方法。

李玉琳老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对于教学性评价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但是目前我们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运用当中存在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赵校长一直在教学一线工作,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赵国军校长:我遇到过,我在一个县去听课的时候,老师提问一个学生学生不会,再提问另一个学生也不会,当提问到第五个学生的时候学生依然没有回答出来,老师说你是猪脑子怎么这么笨。

这个评价对孩子的刺激性非常大,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赵国军校长:可能伤害比较大。

这个忽视了学生成长过程的形成性评价。

对各学期来讲,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整个过程他学习过程的每一个阶段的评价,它都是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

那么这个小小的评价就是对这节课当中一个试点的形成性评价。

李玉琳老师:我们在实践中还常常遇到这种现象,有些老师说现在新课程不是体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吗?那这样我们给学生评价学习效果,期中考试成绩占50%,期末考试占50%。

那这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是不是就兼顾了?我觉得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还有误差。

赵国军校长:我认为这是两个点的评价,不是形成性评价。

韩立福博士:他这个形成性评价,认识的比较肤浅,或者是比较粗略。

基本上可以说不是形成性评价。

严格来讲,笼统的期中、期末考试认为这就叫形成性评价。

按理论上来讲还不称其为形成性评价。

李玉琳老师:没有真正的理解什么是形成性评价。

韩教授你有没有遇到这方面的问题?我这方面遇到的比较多,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我到某一个学校去观课,观课当中它分为八个组,八个组当中有一个中心组,这个中心组是全班的好学生聚在一起,而后还有一个次组也就是第二组。

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之“课程实施”测试题2

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之“课程实施”测试题2

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之“课程实施”测试题2一、填空题:1.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主要分为(教学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

2.教学评价方式应包括(书面测验)、(口头测验)、(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3.评价维度多元是指在评价过程中,在关注(四基)、(四能)达成的同时,特别关注(核心素养)的相应表现。

4.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

5.评价结果的呈现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6.第一学段的评价应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方式为主,第二、第三学段可以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第四学段可以采用(等级评价)和(分数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7.学业水平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终结性评价)。

8.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为(评价区域)和学校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提供重要参考。

9.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考试命题,要关注(数学的本质),关注(通性通法),综合考查(四基)、(四能)与(核心素养)。

二、问答题:1.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原则是什么?答:坚持素养立意,凸显育人导向。

遵循课标要求,严格依标命题。

规范命题管理,加强质量监测。

2.学业水平考试的的性质和目的是什么?答:学业水平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终结性评价。

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为评价区域和学校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提供重要参考。

3.如何做好命题的规划?答:(1)考试形式以纸笔测试为主,可采用基于信息技术的考试方式,并与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相结合。

纸笔测试应合理规划题目类型,关注客观题与主观题分值所占比例,原则上客观题分值要低于主观题分值;主观题要探索命制问题解决及多学科融合类试题;试卷呈现避免套路化。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作者:程英玉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3年第12期本文依据《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理念,探讨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将两种评价模式相结合。

试图构建科学的、多元化的、和谐的小学英语评价体系,希望能对教学实践有所帮助并促进小学英语课程改革。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一、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称《大纲》)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小学英语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核心内容,从语言技巧、语言知识、学习方法、社会融合等方面的能力进行综合的培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英语教学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的评价,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要注重诊断与指导功能,突出激励作用。

评价要坚持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本文拟结合《大纲》所提出的评价理念,谈谈小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二、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数缺乏英语学习环境,但是他们正处在好奇心理旺盛的阶段,模仿能力较强。

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应该基于这些特点来组织实施。

课堂上,教师要尽量运用风趣幽默、生动鲜活的语言,夸张的肢体动作,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如:创设情景、设定任务等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思想、情感、想象和创意,强化英语作为交际手段的本质,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灵活性、生活性,让教师和学生都能体会到创造感、收获感和成就感。

三、原有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原有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主要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导,根据学生的试卷成绩排序、奖惩。

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无法体现评价的导向与激励作用。

原有的评价体系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评价,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他方面能力如认知能力、学习方法、情感发展、价值观念等动态能力的评价;而且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无法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去,所以学生无法对自己以往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过程进行反省,不能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

“教学评一致性”内涵、核心与路径

“教学评一致性”内涵、核心与路径

评价著名课程理论家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四个经典问题: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学校应该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目标?这些经验如何才能有效地加以组织?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分析这四个问题的内在逻辑,我们可以感知,在课程领域中教学、学习、评价是在目标统领下的一个整体。

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有些教育目的的制定、课程标准的开发、教材的编写、教学的实施和学生的学业评估,是由不同教育部门执行的,由于缺少充分的沟通、理解与合作,各要素间缺少应有的内在一致性”,这造成了教育中的诸多困境。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教学评一致性”问题,以协调与统筹课标制订、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学生评价等环节,有效达成课程育人的目标。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理解20世纪80年代,美国发起了“由标准驱动并基于标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与教学的一致性作为一项关键性指标,用以衡量各州、各学校是否有效落实课程标准。

这场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运动随后推动了国际上关于课程、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研究。

最早提出“教学一致性”概念的是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科恩。

他用“一致性概念来替代教学中的某些设计条件与预期的教学过程、教学结果之间的匹配程度”。

科恩通过研究发现,如果教学目标与评价一致性越高,无论是普通学生还是天才学生都能取得越好的成绩,而“美国学校教育的平庸……更多的归因于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实践以及教师评价三者之间的不一致”。

对“一致性”概念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是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韦伯。

在他看来,一致性是指“两种或更多事物之间的吻合程度,即事物各个部分或要素融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并指向对同一概念的理解”,“实现这种一致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

韦伯的这些论述成为后续研究者界定“一致性”的基础。

我国长期致力于“教学评一致性”研究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肇始于教育质量监测时代,以终结性评价如何与课程标准匹配为重点的一致性研究,缺失了对课堂教学本身的研究。

基于单元学业质量标准谈教学评一体化思考实践

基于单元学业质量标准谈教学评一体化思考实践

基于单元学业质量标准谈教学评一体化思考实践1. 引言1.1 概述在教育领域,教学评价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质量评估的需要。

如何综合考虑学生的多方面素养、能力和知识水平,并提供准确、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单元学业质量标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的重要依据,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因此,在这篇长文中,我们将通过对基于单元学业质量标准进行教学评价一体化思考与实践进行探讨,旨在寻求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具体内容包括:第二部分将对单元学业质量标准进行概述,介绍其定义与重要性,并分析当前实施现状以及面临的相关问题与挑战。

第三部分将深入探讨教学评一体化的概念,阐述其意义与价值,并提供实践路径的思考与探讨。

第四部分将以基于单元学业质量标准为基础,进行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探索。

具体包括融合教学评改革理念、设定与运用教学评指标的方法探究,以及对教学评价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第五部分是结论与展望,总结全文阐述的观点和成果,并对未来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通过以上结构安排,我们将从不同角度对基于单元学业质量标准的教学评一体化思考实践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基于单元学业质量标准的教学评一体化思考与实践进行研究,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评价方法。

通过深入解读单元学业质量标准、剖析教学评一体化概念、探讨实践路径以及进行案例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专家、教育从业者提供借鉴和启示,并促进我国教育评价体系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2. 单元学业质量标准概述2.1 定义与重要性单元学业质量标准是指针对学生在特定知识领域或学科中的学业表现所制定的规范或准则。

它通过明确预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提供了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的依据。

如何评估教案的有效性?

如何评估教案的有效性?

如何评估教案的有效性?教案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是一个教师针对一节课所制订的详细教学计划。

一个好的教案不仅能够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而评估教案的有效性,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案进行评价,以判断教案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如何评估教案的有效性呢?一、目标评估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评估教的有效性也应该从教学目标入手。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当切合实际,明确,清晰,具有可操作性,这是教学目标质量的基本要求。

在评估教案的有效性时,我们应该明确判断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是否能够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活动性,是否与学生实际需求相适应,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些都是评估教案的有效性的重要标准。

二、内容评估教案的内容包括教学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和教学资源等方面,这些内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必需的。

在评估教案的有效性时,我们应该判断教案所设计的内容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是否具备一定的难度,是否有所创新和突破。

只有这些因素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案的质量才能得到充分保障。

三、方法评估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在评估教案的有效性时,我们应该衡量教学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教师在制订教案时,应该注重灵活性和个性化,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评价方式评估教案的有效性不仅需要正确的评价标准,还需要合理的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教师观察、学生自评等多种方式。

在评估教案时,我们应该让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参与其中,每个人的意见和建议都应该被采纳,才能更准确的评价教案的有效性。

五、教学反思评估教案的有效性并不能仅仅局限于一次教学活动,每次教学结束后,教师都应该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评估教案的有效性是一个繁琐而重要的工作,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才能够得到更为优秀的教学效果。

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就是对课堂教学的达成结果进行恰当的评价,指的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

一个单元,一个模块,或一个学期的教学结束后对最终结果所进行的评价,都可以说是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对一个学段、一个学科教学的教育质量的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给学生下结论或者分等。

例子:在选拔参加数学竞赛名单,老师会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整体表现和平时的学习情况,对学生是否符合条件去参加比赛,从而选出参赛选手。

这个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终结性的评价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具有导向性,过程性评价不是只关注过程而不关注结果的评价,更不是单纯地观察学生的表现。

相反,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

过程性评价的功能主要不是体现在评价结果的某个等级或者评语上,更不是要区分与比较学生之间的态度和行为表现。

从教学评价标准所依据的参照系来看,过程性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亦即“一种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教学评价的类型”。

评价的功能主要在于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而不是最终给学生下一个结论。

例子:在组织活动的时候,如果有一些同学不怎么积极参加活动,老师不应该在班上批评该学生,而是应该私底下和他交流。

如果学生后来有积极的参加了,应该给与鼓励和支持。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不应该仅仅关注成绩,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进步的情况,不能用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

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

所谓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好终结性评价达成课程教学标准作者:赵秦岭来源:《英语学习·教师版》2014年第06期引言自从斯克里文在其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与“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的概念(Scriven, 1967),不断有学者对这两个评价方式的定义、形式与功能展开探讨。

近年更多的学者与教师开始关注如何利用“形成性评价”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大量研究和数据也表明,形成性评价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升课堂成效的重要工具(Black & Wiliam, 1998)。

形成性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它鼓励通过多元评价工具,获取学生日常学习的信息,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和需求并加以总结和分析,从而改善教学和学习效果。

它不仅注重对学生认识能力的评价,也重视对学生情感及行为能力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瞄准教与学的提升,所以又被称做Assessment for Learning(“促学评价”)。

然而我们在关注“促学评价”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整体教学大纲的设定、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的判断和审视。

如果说形成性评价从微观的角度关注某个学生或某个教师个体是否成长,终结性评价就是要从宏观的角度对整个的教师群体的教学质量、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某个学生在经历了一个学段的整体学习状况给出鉴定性评价,从而为学校、教师和学生群体在未来教学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质量等下一步教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但就具有鲜明校本特色的期末考试来说,尤其是学年考试,它既是终结性评价,又具备形成性评价的特点,也就是说在建构成绩和评价结论的过程中,它有一定的形成性。

因为学生在一段、一段的语言学习进程中,一次期末考试不过是整个长尺度学习阶段中的某学段的效果检测。

说它具有终结性,是因为教师是按照学期、学年来设计整体教学大纲的,即在一个特定的学习阶段内要达成的教学目标。

因此,期末考试在评价上的形成性和终结性并不矛盾,“形成”是学生学习角度的“形成”,“终结”则是教师教学角度的“终结”。

那么,本文就从后者的视角来展开讨论。

终结性评价的定义、方法与特征定义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assessment)是对一个学段、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其目的是对教师和学生阶段性教学效果、学习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

评价的目的就是给学生给出分等鉴定、做出关于受教育者(学生)和教育者个体(教师)的决策、然后再与教育资源分配的决策相联系。

简单说就是要下结论、分等级、做决定。

我们熟悉的期末考试、学年考试、会考、毕业考试、教师的考核、学校的鉴定等等都是终结性评价。

方法以期末考试为代表的终结性评价大多是成绩测试(achievement test),主要是要测量学生整个学期掌握所学内容的状况(Heaton, 2000)。

也就是说,所有考试内容都应以教学大纲中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基准,以学生达成目标的程度即学习成绩或教学效果为内容而做出评价。

虽然这种评价大多只在期中或学期末进行,次数较少,但所提供的信息和基于这些信息而做出的教学决策的影响却不小。

期末考注重考察学生掌握课程目标的整体程度,不仅需要高度概括所学内容,具备代表性,还不能缩减教学计划、随意调整教学内容,更不能超出大纲要求,不能不教什么而考什么。

终结性评价的特征和反馈方式终结性评价的首要目的是对学生在某门课程或就其某个重要部分所取得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的确定,以便对学生成绩给予结论性评定或是为学生的下一阶段学习提供依据。

终结性评价关注学生对某门课程整个或一个学段的内容的掌握,注重于检测学生达到该课程教学目标的程度。

因此,终结性评价一般一学期或一学年只操作两、三次。

期中、期末考查或考试以及毕业会考等均属此类。

终结性评价的考试或测验内容包括的范围较广,每个题目都包括了许多构成该课题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核心能力。

终结性评价的结果主要是为教育管理者(教务部门),教师以及学生提供教学效果、学习成绩信息,并给评价结果的使用者提供调整对未来的教育管理、教学以及学习提供依据。

我们不能只关注教学过程个体性,还应该关注课程目标达成的整体情况和普遍性。

因为课程的基本目标实现不可能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局部过程完整的体现,必须要通过终结性评价来高度综合、概括,分析和总结。

终结性评价的效度、信度与考试后效/反拨要想使终结性评价真实、客观的反映教学、学习状况,老师们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评价测试好坏的第一标准——效度(Validity/Validation)任何一种测试或评价的好坏,最重要的就是看效度实现与否Heaton(2000)。

效度就是指测试或评价在多大程度上考核了教学大纲所需考核的内容,评价的内容、方式有多大程度体现所测量的目标。

尽管考试不同,标准各异,但标准的制定都依据一定的科学规律。

作为教师,最有保障的做法就是参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将考试内容与教学大纲所列内容进行比照,从中筛选出有代表性的语言知识点、核心能力等成为考试内容。

例如阅读能力,先参照大纲,列出本课程所需学习的阅读技巧(微观、宏观)或能力清单,然后抽样选取有代表性的知识、技能或交际能力列入考试内容,只要保证做到与教学大纲所列内容高度一致,有一定的覆盖面,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就达成了。

Heaton(2000)认为期末考试所采用的评价工具应该是与教学大纲紧密相扣的成绩测试(achievement tests),应该是标准参照测试(criterion-referenced tests),而不是与学生相比较的常模参照测试(norm-referenced tests)。

也就是说学生的成绩表现取决于与一个或多个预先设定的标准相对照而得出的。

这种做法的一个好处就是能真实的反映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不用与其他学生相比较表现如何。

只要学生达到了所制定的标准,不用与其他同学的表现做比较,我们就可以对学生水平做出推断并给予等级评价与反馈。

也就是说,一个班级可以所有同学都达标,或所有同学都达到最高级别(如等级甄别)。

学生所获得的教师评价只针对他自身学习表现与课程标准的差距,而不是该学生与其他学生的差距,这种反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减少源自同辈的人为压力,从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互利的师生关系和同辈关系。

如何达成评价的一致性——信度(Reliability)信度是测试或评价的第二个重要指标。

信度是指测评工具和结果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客观性。

测试的信度有两层意思,不同的阅卷人批阅同一份卷子,结果应该大致相同;同一个评卷人在不同的时间批阅同一份试卷,分数也应大致相同。

这就是Bachman所说的测试的一致性(1990)。

但是当信度与效度有冲突时,必先保障考试的效度,然后尽量达成信度,如采用合理规范、易于操作的评分标准或评价量表、统一的评分程序等等。

这里有一个需要“教考分离”还是“教考合一”问题。

为保障终结性评价的信度,大多学校和教育机构采用“教考分离”的评价模式或考试制度。

“教考分离”针对传统“教考合一”而提出,即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只负责教学,不直接参与所教课程的命题或试卷批改,而是由教务部门组织非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命题,大多通过建立命题组、试题库,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评价过程相对客观,考试中可以有效去除教师主观判断的失误或随意性,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程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进而做出结论性评价。

同时,教务部门也可以及时、充分的了解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计划或教学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但是,这种做法在实际应用中却暴露出诸多不合理之处。

所谓“教考分离”大多从教学管理角度出发,统一管理、制约,甚至监控的优越性只是表象,并未从根本上突破传统评价只重视知识检测的局限性。

“教考分离”保障的只是测试操作层面的一致性,而并未真正地从考试内容、方法和教学目标的达成上,提升测评的成效。

“教考分离”往往以目标为指向,注重检测和鉴定学生是否达成预定目标,忽略了测试和评价的其他功能如导向、激励、及发展功能。

不断更新的试题库,不断隔离的师生关系虽然保障了评价的客观性和规范性,却颠倒了测试标准的顺序,忽略了达成效度才是判断测试好坏的第一顺位标准。

如何达成测试对教学的正面影响——正向反拨(Positive Backwash)“反拨效应”(backwash effect)通常是指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和学习产生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它是语言评价(language assessment)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Bachman,1990)。

这种反拨效应也被广泛认为对课堂教学如何进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更多研究者关注课外的高风险考试(high-stakes tests)的反拨效应。

教育机构常常利用高风险考试对学生、教师、学校乃至学区做出重要的教育决策,使得高风险考试的反拨效应显得尤为显著(Cohen,1994)。

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这些高风险考试通常是学生能否继续接受教育的必经门槛。

中国的研究者也相继就高风险考试对教学和学习产生的反拨作用作了深入研究(韩宝成等,2004; Luxia, 2005)。

虽然测试对教学会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但反拨效应对外语教学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是毋庸质疑的(Cheng et al., 2004)。

有些研究者(Morrow,1986)甚至建议,试题的效度应该用其对教学的积极影响程度来衡量,研究者对反拨效应的认可程度可见一般。

国内学者的诸多研究表明(亓鲁霞,2004),考试的后效在教学内容方面得到体现,如高考英语能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动力,更显著的是促进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

高考英语促使中学改革,英语课程增加了听说读写技能训练,改变了原本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局面。

高质量的语言测试和评价可以通过诊断、激发和修正的方式对教学和学习产生积极影响(Heaton,2000;Hughes,1989)。

成功的语言测试能帮助教师和学生诊断出教和学的效果,定期的评价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另外,定期的测试还可以使学生逐渐了解课程目标和重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语言测试鼓励好的教学,修正差的教学,反拨作用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教学问题并在将来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而负面反拨往往源自对课程目标没有深刻的认识而盲目进行测试。

Hughes (1989)认为,当测试内容和方法违背了课程目标时,负面反拨就有可能产生了。

负面效应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缩减教学计划、曲解教学目标、浪费教学时间、忽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如果教师较少致力于独立命题,可能导致他们不能合理地使用各种语言测试手段促进教学,对教学的负面反拨效应也随之而生(赵秦岭,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