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在专门词语词义泛化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隐喻在英语词汇中的功能

隐喻在英语词汇中的功能

隐喻在英语词汇中的功能作者:梁秀岩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2年第7期梁秀岩(辽宁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辽宁阜新123000)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隐喻与词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隐喻在英语词汇的产生、理解和运用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隐喻:英语词汇:功能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 2012) 07-0142-02《语言与语言学词典》把隐喻定义为:用某种名称或描写的词汇去描写人或物的譬喻。

隐喻传统上被认为是修辞性语言最根本的要素。

它不仅是修辞手段,更重要的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语言发生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人类认知体系是一个隐喻性结构系统。

为了深刻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世界,人们本能地寻求不同概念之间的相似点从而创造隐喻,发展语言。

所以,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装饰,更是人们思维、认识世界的方式”。

一、隐喻与词汇之间的关系(一)隐喻是词义拓展的主要手段从人类语言发展和认知的角度看,人们使用的第一批词汇多是表示具体可见的事物和直观行为。

当人们积累了一定的具体概念后,形成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大脑逐渐完善的意向图示会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认知网络,该网络会随着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经历的增多而不断完善,并以此对未知的事物进行思维推理和想象。

隐喻使词汇在旧意义的基础上产生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新意。

许许多多的新词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产生的。

(二)词汇是隐喻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语言隐喻可以是整个篇章,也可以是一个语段、一个句子,还可以是一个短语或是一个词。

隐喻短语或词就属于我们讨论的词汇范畴。

从句法的角度看,隐喻的短语和隐喻的词可以归为名词性隐喻、动词隐喻、形容词性隐喻、副词性隐喻、介词性隐喻等。

关于隐喻的词汇表达形,Goatly曾经做过详细介绍。

英汉语中充满着大量的名词性隐喻,而且许多是词汇化隐喻,如英语中的“the eye of a needle”,“milky way”,“skin - deep”,“snow - with”等。

现代汉语惯用语隐喻特点及功能浅析

现代汉语惯用语隐喻特点及功能浅析

现代汉语惯用语隐喻特点及功能浅析
隐喻是汉语惯用语中一种非常常见的修辞手法,它是把一种事物的名称用来指代另一种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比喻就是一种隐喻。

隐喻能够很好地起到把握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能够把抽象的寓意深入、形象地表现出来。

汉语惯用语中的隐喻特点有很多,首先,它们有普遍性,比如,“情况不妙”、“祸不单行”等,这些说话人比较容易接受,也比较容易理解。

其次,它们有广泛性,比如“落叶归根”、“山河表示”,它们的形象比较强烈,对于说话人来说,它们能够很好地帮助说话人表达自己的意图。

此外,它们有强烈的感染力,比如“花开富贵”、“一路顺风”,这些表达能够引起说话
人的共鸣,使他们感受到说话人的真实情感。

汉语惯用语中的隐喻有着多种功能,首先,它们能够有效地表达一种寓意,比如,“落叶归根”这个隐喻,它表达的意思是,最终,一切都将归于家乡,把一种美好的期望传达给说话人。

另外,它们还能够帮助说话人把抽象的意义表达出来,比如“一帆风顺”,它表达的意思是,说话人希望一切顺利,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

汉语惯用语中的隐喻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能够把抽象的寓意深入、形象地表现出来,具有普遍性、广泛性和强烈的感染力,能够有效地表达一种寓意和把抽象的意义表达出
来。

正是由于其独特的特点和功能,汉语惯用语中的隐喻才能够在汉语语言中占据重要地位。

浅析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隐喻,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英语单词的意义,更能够提高我们的语言学习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隐喻的概念以及在英语中的应用在英语中,隐喻是非常常见的。

隐喻是一种由两个词组成的言语结构,其中一个词用来描述另一个词,这样做是为了表达一种思想或一个概念。

它是用一个与原本的词语或句子没有直接关联的事物来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

举个例子,当我们说“他是一头猪”时,我们并不是真的说他是猪,而是说他特别贪吃,并将这个特点与猪联系在一起。

这就是隐喻的一种应用形式,它可以使我们更加形象地理解单词或词组的含义。

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隐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单词和词组的真正含义。

同时,隐喻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掌握这些单词和词组。

隐喻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英语中一些抽象的概念。

例如,当我们要讲述“爱情”这个词时,可以使用隐喻比如“爱情是一束花”或“爱情是一条河流”,来更好地形象地表达它的含义。

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使用隐喻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单词和词组的含义。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应用方法:1.讲解单词含义时,可以使用隐喻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单词的含义,比如“success是一座山峰,你必须攀登它才能达到成功”。

2.在帮助学生记忆单词时,可以使用隐喻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单词的拼写和含义,例如“I饿了(I’m hungry)”可以使用“I只有一口呀”来表示只有一口饭的意思。

3.在讲述某个主题时,可以使用隐喻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主题,例如“友情是一朵花”、“健康是一叶树叶”。

隐喻对英语学习的帮助隐喻在英语学习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隐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单词和词组的真正含义,并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掌握这些单词和词组。

同时,隐喻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英语中一些抽象的概念。

专用词语词义泛化的隐喻性

专用词语词义泛化的隐喻性
隐 喻 泛 化一 样也 有 这 些 外 在 标 志 , : 如
的限制 , 在使 用范 围上都 有局 限性 。在语 言使用 中, 由于 表
达 的需要 , 人们有 时 把专 用词语 拿来 用到 非专 业的领 域 , 如 果只是临时用用 , 它们 只会 增强 表达 效果 而 已, 是如果 使 但 用的频率 比较高 了 , 么 这些 专用 词 语 的意 义就 会发 生 变 那 异, 从而衍 生 出专 业 意义 之 外新 的意 义。如果 这 些新 的 意
样 , 时泛化的很明显 , 全泛化的越来越模糊 。 临 完
[ 关键词] 用词语 ; 专 词义泛化 ; 隐喻 ( 中图分类号]H1 6 ( 3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1 0 —54 (0 9 0 —05 一O 0 8 1 92 0 )3 0 5 3 专用词语是指 在某 一专 门领 域或学 科 中所使 用 的专 门
义 , 隐喻意义 的信号。 是
识别 隐喻的另一方 面是从 语义 冲突人手。所有 的 隐喻

专用 词 语 隐 喻 性 的 识 别
都有语义 冲突 , 专用词 语泛化是 隐喻 性的 , 当然就 会有语 义
冲突。引号 只能用 于书面 上 , I语 中就没办 法了 , 在 Z l 并且 也 常常用 于专用词语泛化的初始阶段 , 随着专用词语隐 喻意 义 的频繁使用 , 后来 就不需 要再使 用引 号了 , 因为很多 专用 词
第 1 5卷
第3
专 用词语 词义泛化 的隐喻性
侯 昌硕
( 湛江师范学院 人 文学院 , 东 湛江 54 4 ) 广 2 0 8
[ 摘
要] 现代 汉语 中有不 少专用词语 由于泛化使 用而衍 生新 的词 义。 别是新 时期 以来专用词语词义泛 特

隐喻和转喻在词义派生中的作用

隐喻和转喻在词义派生中的作用

隐喻和转喻在词义派生中的作用
隐喻和转喻在词义派生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隐喻和转喻可以丰富语言的义项,提高语言的描述能力。

通过
隐喻和转喻,原有的词语可以生成新的派生义项,它可以让说话者以
更加形象化的方式描述语义,例如,一个人给别人起头可以用“总统”
一词来形容,从而将个人的担当比作国家的领导,而用“精灵”一词则
可以将个人形容成灵巧、活泼的形象。

因此,通过隐喻和转喻,可以
让说话者选择更为丰富的词汇来描述语言的义项,从而增加语言的表
达能力。

此外,隐喻和转喻也可以更好地储存和传递知识。

在为没有词汇便利
资源的人交流知识时,说话者会尽量利用已有的词汇,而隐喻和转喻
可以把复杂的概念表达出来,让不了解这些概念的听话者也可以理解。

比如,一个人可以用“铁锤”一词来暗喻他对某人的忠诚勇敢,这样,
即使没有直接说出“忠诚勇敢”,听话者仍然可以从“铁锤”的意义理解出这一概念来。

总而言之,隐喻和转喻可以丰富语言的义项,提高语言的描述能力,
以及帮助更好地储存和传递知识,在词义派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隐喻在语言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通过将一个概念或事物比作另一个概念或事物,从而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和形象化的修辞手法。

在英语词汇学习中,隐喻的应用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词汇,提高语言能力。

本文将探讨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并提出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理解和记忆新词汇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很多学习者常常会遇到理解和记忆新词汇的困难。

而利用隐喻的方法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容易地理解和记忆新词汇。

对于一些抽象的词汇,可以用具体的事物或场景来比喻,以此来增加词汇的形象性和记忆深度。

将“ambitious”(有雄心壮志的)比喻为“a soaring eagle”(一只飞翔的雄鹰)或“a climbing vine”(一根攀爬的藤蔓),可以让学习者更加清晰地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二、丰富词汇的用法和搭配隐喻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词汇与其他词汇的搭配和用法。

通过比喻的方式,可以让学习者在脑海中形成更加生动的语言图像,从而更容易地记住词汇的用法和搭配。

将“courage”(勇气)比喻为“a shield”(一面盾牌),可以使学习者明白“courage”通常用来比喻为一种保护,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这个词汇。

三、拓展词汇的联想和应用四、提高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感通过隐喻的应用,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具体和形象化。

将“happiness”(幸福)比喻为“a sunshine”(一束阳光)或“a blooming flower”(一朵盛开的花),可以让学习者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幸福的美好和温暖。

通过这样的比喻,可以让学习者的语言表达更加具体和形象,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五、应用隐喻的技巧和方法在实际的词汇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技巧和方法来应用隐喻,提高英语词汇的学习效果。

1. 创造形象化的联想:将词汇与具体的事物或场景相联系,使其更加形象化和生动,从而增强对词汇的记忆力。

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隐喻是一种比喻性的修辞手法,指用一个事物来描述另一个事物,从而使意义更加丰富和生动。在英语词汇教学中,隐喻可以用来增强词义的理解和记忆。
1.增加词义的丰富性:隐喻可以让词义的表达更加丰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例如,"把握住机会"这个词组可以用隐喻表达为"抓住机会的尾巴",这样就把"抓住"这个概念延伸到了生动的层面。
2.增加词汇的趣味性:隐喻可以让学习词汇变得更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心脏"这个词可以用隐喻表达为"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这样就把"心脏"这个概念延伸到了生动的层面。
3.帮助学生建立词汇联系:隐喻可以帮助生建立词汇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例如,"努力"这个词可以用隐喻表达为"翻山越岭",这样就把"努力"这个概念延伸到了生动的层面。
4.增强词汇的表达能力:隐喻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表达能力,使学生的语言更加丰富和生动。例如,"温暖"这个词可以用隐喻表达为"温暖如春",这样就把"温暖"这个概念延伸到了生动的层面。
在使用隐喻进行英语词汇教学时,要注意不要过分拟人化,否则可能会让学生难以理解。还要注意隐喻的表达要适当,使用的词汇要恰当,这样才能使隐喻的效果最大化。

隐喻和转喻对一词多义的影响

隐喻和转喻对一词多义的影响

隐喻和转喻对一词多义的影响摘要:一词多义是在各种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语言学家们对一词多义也有过很多研究。

在过去,人们经常从传统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现象,他们更注重一词多义产生的内部原因,而忽略了语言的外部因素,没有把握多义词的本质。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一词多义可以从外部因素来更合理地解释。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隐喻和转喻对一词多义的影响,得出结论:隐喻和转喻对词义的变化起了重要的作用,是形成一词多义现象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一词多义,隐喻,转喻1.引言在传统的修辞学中,隐喻和转喻是一种修辞观, 隐喻是把某物比成另一物并且省略了比喻词的一种修辞表达方式。

例如:Love is a red, red rose. 爱是一朵红红的玫瑰。

转喻是一个词被另一个和它关系密切的词代替的修辞方法。

例如:He is fond of the bottle. 他喜欢喝酒。

(用装酒的瓶子代替了酒)。

隐喻和转喻的恰当使用,可以使文学作品更有创意,令人印象深刻。

所以,人们通常认为只有诗人和文学家能善用隐喻和转喻。

而自从1980年,Lakoff和Johnson合作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后,人们开始改变对隐喻的看法,不再把它简单的当成一种语言的修辞方法,而更多的是从认知角度来看待它。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需要表达的抽象的概念和想法日益增多,而产生的新词是有限的,这就需要给已有的旧词增加新的意思来表达新的想法。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隐喻和转喻是人们表达抽象观念的重要工具。

因此,隐喻和转喻是词义扩展的重要方法。

2.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Polysemy)在人类语言中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的结果。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起来的。

刚开始,每个词都只有一个意思,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每个词需要表达出更多的意思,也被赋予了新的意思,从而导致了一词多义现象。

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含义。

词义可以分为原义和引申义。

解读语言中的隐喻词

解读语言中的隐喻词

解读语言中的隐喻词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比喻的方式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联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隐喻来丰富语言表达的形式,增加表达的深度和感染力。

本文将对语言中的隐喻词进行解读,探讨其用法和效果。

一、隐喻的定义和作用隐喻是指通过比喻的方式来表达某个概念或观点,从而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增加表达的感染力和深度。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使得语言更具有形象感。

隐喻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语言表达形式:隐喻能够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得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2. 增加表达的感染力和深度:隐喻能够使读者或听众更加深刻地理解语言中所表达的意义,增加表达的感染力和深度。

3. 激发联想和想象力:隐喻能够通过比喻的方式激发读者或听众的联想和想象力,使得交流更加丰富多彩。

二、隐喻的常见用法1. 基于空间的隐喻:这种隐喻通过将一个概念与空间位置或方向进行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

例如,“前进”、“后退”等词语就是基于空间的隐喻,用来表示事物的发展方向。

2. 基于动物的隐喻:这种隐喻通过将一个概念与某种动物进行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

例如,“狡猾如狐狸”、“勇敢如狮子”等词语就是基于动物的隐喻,用来形容人的某种特征或行为。

3. 基于植物的隐喻:这种隐喻通过将一个概念与某种植物进行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

例如,“如同藤蔓般扩展”、“像松树一样坚韧”等词语就是基于植物的隐喻,用来形容事物的某种特征或状态。

4. 基于物体的隐喻:这种隐喻通过将一个概念与某种物体进行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

例如,“头脑如计算机”、“思维如放大镜”等词语就是基于物体的隐喻,用来形容人的某种认知能力或思维方式。

5. 基于自然现象的隐喻:这种隐喻通过将一个概念与某种自然现象进行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

例如,“像暴风雨般的痛苦”、“如同春天的阳光般温暖”等词语就是基于自然现象的隐喻,用来形容人的某种情感或状态。

三、隐喻的效果和注意事项1. 增强记忆效果:隐喻能够通过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帮助读者或听众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所表达的意义。

隐喻在汉语新词义产生中的生成机制

隐喻在汉语新词义产生中的生成机制

隐喻是指在表面上表现为一种意义的词语实际上包含另一种意义的语言现象。

隐喻在汉语新词义产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机制生成新词义:
•基于语义相似性的隐喻。

这种隐喻是基于语义相似性生成的,即在表面意义相似的情况下,对原有词义进行拓展和转化。

例如,“做手术”原有的意义是指进行医学手术,但是在某些情境下也可以指进行改装操作,这就是基于语义相似性的隐喻。

•基于形似性的隐喻。

这种隐喻是基于形似性生成的,即在表面形似的情况下,对原有词义进行拓展和转化。

例如,“白菜价”原有的意义是指菜市场上卖得非常便宜的菜,但是在某些情境下也可以指非常便宜的价格,这就是基于形似性的隐喻。

总之,隐喻是汉语新词义产生中的重要机制,它能够帮助语言不断丰富和发展,为人们的交流和理解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隐喻、转喻与词义发展

隐喻、转喻与词义发展
隐喻 、 转喻 与词义 发展
口王 月华
摘 要 :隐喻和转喻认知方式对词义发展起 着重要作用。词 义发展 的结果是产生 了大量的一词多义现 象,多 义现象既包括不同义项又 包括 不同词性。隐喻性词 义的生成和发展 以相似性 为基础,并且依赖人的类比思维;而 转喻性词 义的生成和发展则以相邻性和突显性为基础 。隐喻和转喻认知方式在词 义发展 中共 同作用 ,互为补充 , 并存在 交叉现 象。隐喻和转喻对词义发展产生影响是 多种 因素相互作 用的结果。
范畴 的特征是拥有一 个共同的核心意义 ,使不 同的多义 项 喻 义 、 隐喻 义 与 新 的 隐 喻 义 产 生 关 系 的 基 础 。 相 似 性 又 包 附属在 同一词上。张志毅、张庆云 ( 0 1 5 2 0 :9 )提 出,词 括 物 理 相 似 性 和 心理 相 似 性 ( 文 斌 ,2 0 a 3 ) 。物 王 0 7 :2 8
关键词:隐喻 转喻 词义发展 相似性 相邻性


引言

领 域 的认 知 来 解 读 另 一 领 域 的 认 知 ( 文 斌 ,2 0 a 王 07:
词 义 发 展 是 任 何 语 言 中 都 存 在 的 普 遍 现 象 , 词 义 2 9 2 )。隐喻之所 以能被构建是因为始源域和 目标域之间存 发 展 的 最 终 结 果 是 产 生 了大 量 的一 词 多 义 现 象 。 T y o 在 相似 性 。 相 似 性 是 隐喻 赖 以 存 在 的 基 石 ,所 以在 隐 喻 性 a lr ( 9 5 15 19 : " )指 出 ,从 认 知 语 言 学 的角 度 看 ,多 义 词词 义 0 词 义 的 发 展 过 程 中 ,相 似 性 起 着 重 要 作 用 ,是 基 本 义 与 隐

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概念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通过将一个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概念上,来帮助我们理解和记忆新的词汇。

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应用概念隐喻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和运用词汇。

概念隐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词汇。

抽象词汇通常是相对抽象的概念或感觉,很难直接感知或理解。

通过将抽象词汇映射到具体的概念上,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意义。

将“时间”这个抽象概念隐喻为“金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宝贵和管理时间的重要性。

概念隐喻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运用新的词汇。

学习新词汇常常需要记忆和掌握其词义、用法和搭配。

通过将新词汇与已经熟悉的概念联系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记忆和理解新词汇。

将“鸿篇巨制”这个成语隐喻为“一座高楼大厦”,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并理解该成语的意义。

概念隐喻还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的应用范围。

有些词汇可能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使用较多,但在其他语境中很少使用。

通过将这些词汇与不同概念联系起来,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运用词汇的多种用法和搭配。

将“问题”这个词隐喻为“钥匙”,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问题也可以是解决难题的关键。

概念隐喻可以增加学习词汇的趣味性和记忆的效果。

学习新词汇常常是枯燥乏味的任务,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和动力。

通过使用概念隐喻,可以创造出一种有趣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记忆效果。

将“教育”这个抽象概念隐喻为“养花”,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养花的乐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扩大词汇的应用范围,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记忆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使用该方法,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和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汉语专门用语词义泛化分析

汉语专门用语词义泛化分析

yuwenjianshe001@79汉语专门用语词义泛化分析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宋雨涵摘要:在语言发展中,部分专门用语会通过比喻化、抽象化、泛化三个阶段,突破其词义上的单义性、专业性、客观性,从而完成词义泛化。

究其原因,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心理、语言的发展和泛化形式本身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专门用语 词义泛化 隐喻引言语言变化,总是在词汇中最先体现出来。

新词产生、旧词消亡和词义变化,是词汇变化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其中又以词义泛化最引人关注。

顾名思义,词义泛化通常是指随着词语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展,某些词语的语义指称范围从原来的单义、客观、精确变为多义、主观、模糊这一语言现象。

发生词义泛化的词语又以专门用语居多。

如物理学用语“辐射”,原指“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外扩散,通常呈直线形式”,如核辐射、电磁辐射等。

由于能量的传播会给周围的事物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辐射”也被用来借指“非物理学能量或影响力的传播”。

在多次借用之后,其非物理学定义被广为接受,并在词典中形成新的义项——“影响力或能量从中心向各个方向直线伸展出去,对四周产生影响”。

这样,“辐射”一词就完成了词义的泛化,从专门用语变为一般词语。

一、专门用语词义泛化的表现从特性上看,专门词语的词义具有专业性、单义性、准确性、理据性等特征。

因此,专门用语词义的泛化过程,也就是打破这些语义特性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突破语义的专业性和单义性摄影学专业术语“曝光”一词,最初只有一个使用义项,即指“在一定条件下使底片或感光纸感光,形成潜影。

潜影经冲洗、处理后即呈现可见的影像”,如曝光不足、曝光过度等等。

后来“曝光”词义中“暴露在光线下”的字面意义被人们借用,随着其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曝光”也用来指“隐秘的事显露出来,被众人知道”。

最初,所曝光的人或事还带有特指的意味,通常被曝光的都是不光彩的人或事,如:首次集中曝光11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2014-07-10四川在线)。

浅析英语词义泛化的隐喻修辞理据

浅析英语词义泛化的隐喻修辞理据

浅析英语词义泛化的隐喻修辞理据作者:徐毓来源:《新教育时代》2015年第20期摘要:英语词义泛化是英语词汇丰富化的一条重要途径,而隐喻则是产生泛化英语多义性的一大源泉。

隐喻通过对物理相似性干吧心理相似性的把握,找到词义泛化的基点,引起泛化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英语词义泛化隐喻理据语言是人类表达观点、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观点、思想不断发生变迁,语言也随之不断发展变化。

词汇作为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词义变化体现最为显著。

词义变化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其中之一便是词义的泛化。

所谓“词义的泛化就是把本适用于甲事物的词义推演到乙事物或其它多种事物上,或把本适用于个别事物的词义演进到用于一般事物”。

词义的扩大过程中,词的一个意义发生了指称外延扩大,内涵更加抽象概括的变化。

例如,instant,1916年一位名I11~G.Washington的美同人发明了一种用开水冲喝的咖啡,取名为instant coffee。

从那以后,尤其是现在,instant的运用范围之广已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如食品(已配制的):instant soup,instant bmad,instanl noodle;速成的:instant star,instant government,instant poetry,instant history,由于电子计算机、电视卫星、微波炉等的出现和使用,甚至有人将现在这个时代成为instantage(速成时代)。

一、隐喻与词义泛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于参照自己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和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从而形成一种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

“隐喻在人类的语言中的普遍存在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

”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当原有的表达事物的概念无法满足人们需要的时候,人们并不是选择无休止的创造新词,而是将新事物与已知概念进行联系,找到其关联点,从而用已知概念去表达、认识新事物,于是产生了两个认知领域之间的映射。

隐喻在专门词语词义泛化中的作用

隐喻在专门词语词义泛化中的作用

隐喻在专门词语词义泛化中的作用
宋春淑
【期刊名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30)6
【摘要】专门词语词义泛化是固有词语衍生新义的一个主要来源,通过对专门词语词义泛化动态过程的分析,揭示隐喻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首先,隐喻通过对相似性的发现和把握,找到词义泛化的生发点,引起泛化现象的发生;其次,隐喻使两个不同的语义领域进行互动,最终促成泛化义的形成.
【总页数】4页(P41-44)
【作者】宋春淑
【作者单位】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北,唐山,0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
【相关文献】
1.隐喻认知与当代汉语词义变异的关联过程——以汉语流行词语的衍生和语义泛化为例 [J], 杨文全;程婧
2.专用词语词义泛化的隐喻性 [J], 侯昌硕
3.英语词义泛化的隐喻修辞理据 [J], 鲁晓晓;陶珑雨
4.现代汉语中的"词义扩大"与"词义泛化"辨 [J], 张凌云;安俊丽
5.汉语专门用语词义泛化分析 [J], 宋雨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写作技巧如何运用比喻和隐喻提升文章表达力

写作技巧如何运用比喻和隐喻提升文章表达力

写作技巧如何运用比喻和隐喻提升文章表达力比喻和隐喻是写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它们可以为文章增添生动形象的展示和鲜明的表达效果。

正确地运用比喻和隐喻可以大大提升文章的表达力和阅读体验。

本文将从比喻和隐喻的定义、作用以及运用技巧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比喻的作用与运用技巧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进行比较来进行修辞的一种手法。

它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增强读者对文章信息的理解和记忆。

比喻可以在文字中创造出独特的形象和情感共鸣,使读者更容易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比喻的运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技巧:1.选择适当的比喻对象:比喻对象应与被比喻对象在某方面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这样才能形成有力的比喻效果。

例如,比喻一个人的善良心地可以用“他的心如白玉一般洁净”。

2.注意修辞的隐喻性:比喻的效果来自于读者对比喻对象的尝试和联想,因此比喻不能过于直白,需要留下一定的隐喻性。

比如,形容一个人懒散可以说“他像一只长满灰尘的老猫”。

3.避免过度使用: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适量的使用可以使文章生动有趣,但过度使用会产生反效果,使文章显得矫揉造作。

二、隐喻的作用与运用技巧隐喻是通过暗示或间接的方式传递信息,将事物与不同范畴的概念进行联系。

与比喻相比,隐喻更加含蓄和抽象,需要读者对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

隐喻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丰富文学表达:隐喻可以为文章增添深度和层次感,使作品更富有艺术性和哲理性。

2.提升思考力:隐喻常常需要读者进行思维转换和理解,这种思考过程可以拓展读者的思维能力和感知力。

隐喻的运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技巧:1.选择恰当的词语:隐喻的效果来自于词语之间的暗示和联系,因此要选择与被隐喻对象相符合的词汇,才能使隐喻更加准确和形象。

2.注意隐喻的取舍:隐喻需要与文章的主题和内容相协调,避免过度使用或与文章主旨脱节。

3.巧妙运用转换:隐喻常常需要读者进行词义的转换和思维的跳跃,作者可以通过构建巧妙的语境来引导读者进行思考,从而达到隐喻的表达目的。

论隐喻在学习词典中的表现方式

论隐喻在学习词典中的表现方式

论隐喻在学习词典中的表现方式隐喻在学习词典中的表现隐喻,指一种表达方式,可以让让一个想法直接被理解,而不需要过多的解释。

隐喻的表达通常是带有比喻的思想,它的特点是交叉,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隐喻在词典中得以表达,实际上是在犬牙交错的语言形式中蕴涵一种变换关系或者可以获得新的内容,使得较为困难词汇和概念能够更加清晰快速地被学习者理解。

隐喻一般用于词典中的术语解释,或是抽象事物或概念的描述。

例如,以汉语为例,学习者可能会遇到“水汪汪”这一词。

按正常的理解,这句话应该表示水有它的流动,有波纹或发脾气的意思。

但是,如果按照隐喻的诠释和表达,就可以让学习者更容易理解,“水汪汪”应该是指“生活很繁忙”这一概念,“水”在这里表示流动,而“汪汪”则表示人们忙碌的心情。

这种使用隐喻的表达方式有助于学习者更快乐清晰地理解抽象概念与术语的意义。

此外,隐喻的表达方式对于词典的结构,以及关键词的学习者也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例如,隐喻表达方式可以指出某个单词的意义,以便学习者熟练掌握,同时有利于限定特殊的言外之意,以及避免歧义的出现,从而帮助学习者更快准确地认识每个单词,以了解其背后涵义,尤其是当某个词汇有它独特以及复杂概念时,使用隐喻更有利于达到理解的目的。

因此,隐喻在学习词典中的表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利于解释抽象和复杂概念,而且基本上能够把所有较为困难的词汇和概念快速有效解决,所以说隐喻的应用在学习词典中蕴含着无穷的语言之美,有效地助力了学习者的词汇掌握。

隐喻的应用在学习词典中,不仅有利于拓展学习者的词汇量,也是培养学习者思维艺术水平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开发学习者的创造力,从而提升阅读和解读文本的能力。

隐喻有利于提高学习者词汇量和理解难以表述概念的能力,在学习词典中有着重要作用,而词典,作为新手进入有关语言的语法学习的第一站,因而也应该大力宣传和开展隐喻的狮子活动,以便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解读文本。

隐喻在专门词语词义泛化中的作用

隐喻在专门词语词义泛化中的作用

第30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11月 Vol.30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08 ──────────基金项目:唐山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07C03) 收稿日期:2008-09-23作者简介:宋春淑(1972-),女,河北昌黎人,硕士,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

研究方向为词汇学、语法学。

-41-隐喻在专门词语词义泛化中的作用宋春淑(唐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北 唐山 063000)摘 要:专门词语词义泛化是固有词语衍生新义的一个主要来源,通过对专门词语词义泛化动态过程的分析,揭示隐喻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隐喻通过对相似性的发现和把握,找到词义泛化的生发点,引起泛化现象的发生;其次,隐喻使两个不同的语义领域进行互动,最终促成泛化义的形成。

关键词:隐喻;专门词语;词义泛化 中图分类号: H 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15(2008)06-0041-004The Effect of Metaphor in the Non-specialization of the Acceptation ofTechnical TermsSONG Chun-shu(Department of Chinese,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Hebei Tangshan 063000, China)Abstract: The non-specialization of the technical terms i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concrete words to produce new meaning. In the progress, the metaphor runs an important role. Firstly, through the metaphor, we can find the “starting point” in the non-specialization of the acceptation of the technical terms; secondly, through the association of comparability and by using the technical terms into the non-professional field, people achieve the non-specialization of acceptation.Key words: metaphor; technical terms; non-specialization of the technical terms在语音、词汇、语法这三个语言要素当中,词汇的变化是最快的,纵观近些年来所出现的新词新义,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专门词语的泛化义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成为固有词语衍生新义的一个主要来源。

一词多义与隐喻

一词多义与隐喻

词多义与隐喻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它与人类的认知、思维密切相关,因此语言词汇是一个十分庞大而又复杂的语义系统。

在词汇中,一词多义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满足人们不断认知世界的简单有效的途径。

单个词汇的多种意义之间的联系不是任意的,而是通过特定的语义引申机制发展而成的。

胡壮麟(1997:52)曾经指出:“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和新鲜感得益于隐喻的创造。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和思维模式,是一词多义现象发生的根本性理据。

本文试图探讨隐喻在英语词义扩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此得出对于词汇教学的启示。

一、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现象是指通过人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它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赵艳芳,2001:36)。

一个词在被人类创造并使用之初,往往是单义的,只是用来表示一定的事物、现象或者行为等。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各种新的事物、现象、观念也不断地产生。

因此,为了解释和理解新事物,开展有效的交流,进而更好地认知世界,人们往往会借用现有的词汇来表达相同或类似的意思,以增强原有词汇的表达能力,这种现象在科学界较为常见,如英语中infancy代指事物发展初期,mouse (老鼠)指代鼠标,virus 指代电脑病毒,这种用法一旦被语言使用者所接受,就引申成为该词的一个新义项,这个词就成了一个多义词,一词多义现象由此而来。

一词多义种种意义之间是连通的,其连通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串联式( linking ),一种是放射式( radiating )。

所谓串联式指的是从一个意义产生第二个意义,然后丢开第一个意义不顾,直接从第二个意义产生第三个意义,并以此类推;所谓放射式,指的是以一个意义为中心而演变的,派生出的各个意义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彼此独立的(谢之君,2007:112)。

我们先看串联式的词义扩展方式,如汉语中的“习”最初的意义是“鸟数飞”,后来引申为“温习”,因为温习是多次反复的行为,后来引申为“习惯”,因为习惯是多次反复的行为所形成的 (谢之君,2007:112),这其中词义呈线状扩展。

隐喻对词汇习得发展的影响

隐喻对词汇习得发展的影响

2442019年48期总第488期ENGLISH ON CAMPUS 隐喻对词汇习得发展的影响文/于 楠引言隐喻是很常见的一种修辞,是在彼类的事物的暗意之下感知,体会,猜想,理解,谈论此事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现代以来,隐喻被使用在诗歌中的频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在词句组合方面,原文作者喜欢突破词句之间的原有联系,把一些表面上看似没有联系的事物牵扯到一起进行对比,让诗歌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一、隐喻的概念隐喻又称暗喻或简喻,是将一事物转移到另一事物,也就是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涉及两种事物,在大多数情况下,借助具体的事物讨论抽象的事物。

它与明喻不同,句子中没有明显的like或者as,而是进行隐藏的,隐含的这样一种修辞手段。

它主要包括本体和喻体两部分,中间常用比喻词“是”“似”“变成”等词连接。

本体和喻体又称为目标域和始源域。

目标域一般指抽象的,我们不熟悉的事物,而始源域一般指具体的,我们熟悉的经常接触到的事物。

例:爱是一团熊熊的火焰。

在这句话中,始源域为火焰,它是可看到的,可感受到的具体事物,而目标域为爱,它是抽象的,无法用肉眼所看到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隐喻是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事物,但有些时候,在文学作品中会看到它的创造性使用,即用抽象的事物来表达具体的事物。

二、隐喻的特点隐喻主要有四大特点:归约性,系统性,不对称性和抽象性。

隐喻的归约性主要指约定俗成的,被大家普遍接受的,并反应在日常语言中的一些隐喻。

这里需要引出一个相关的概念:死隐喻。

死隐喻指那些特有的,孤立的,无系统性的隐喻表达,实际上,它已经不属于修辞范畴,其隐喻已被词汇化,成为词的基本义的一部分,如:葱头,山腰,山脚,桌腿等。

隐喻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突出与掩盖和蕴涵两个方面。

突出与掩盖,如:争论是战争。

在这句话中,集中于激烈的争论,如何进攻对方,忽视了理智合作,战略战术等。

蕴涵在下面这个句子中可以体现,例: A: I hear John didn’t do well on his final exam. B: Yeah, it turned out to be his Waterloo. B中的Waterloo 用来喻指事件的最终失败或倒退,而此句用它来描述John考试失败,可以看出利用蕴涵能让A想象John的惨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喻在专门词语词义泛化中的作用宋春淑(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北唐山063000)摘要:专门词语词义泛化是固有词语衍生新义的一个主要来源,通过对专门词语词义泛化动态过程的分析,揭示隐喻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隐喻通过对相似性的发现和把握,找到词义泛化的生发点,引起泛化现象的发生;其次,隐喻使两个不同的语义领域进行互动,最终促成泛化义的形成。

关键词:隐喻;专门词语;词义泛化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在语音、词汇、语法这三个语言要素当中,词汇的变化是最快的,纵观近些年来所出现的新词新义,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专门词语的泛化义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成为固有词语衍生新义的一个主要来源。

仅以2002版《现代汉语词典》附录中所收的新词新义来说,附录中共收集新义58条,其中由专门词语泛化而来的就有27条,占47%,另外在所收新词中还有24条是已经发生词义泛化的专门用语。

由此可见,专门词语的通用化是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方面。

专门词语的词义泛化固然有其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但促成专门词语衍生新义的深层机制和动力源泉却是人类隐喻性的认知模式。

一、专门词语词义泛化(一)专门词语及其与普通词语的关系专门词语是指用于某一专门领域,用来标记这一领域中的事物、现象、特征、关系和过程等的词语。

它既包括各门学科的专业术语,也包括某一行业内应用的行业词语。

专门词语和普通词语一直处于一种相互流动、相互渗透的过程当中,普通词语可以转化为专门词语,用于指称某一领域中特殊的事物和现象。

当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因为有了新的发现或规定,而产生新的语义需求时,由于完全陌生的新词语可能会使人费解,人们社往在己有的词语中找一个易于理解、且能满足表达需要的词语。

许多专门词语都是从普通词语中借入的,例如,计算机领域的“菜单、平台、文件、文件夹、工作站、界面”,哲学领域的“认识、运动、时间、实践、空间”,宗教领域的“方丈、脱胎”,经济领域的“疲软、银根”等等。

某一学科领域的专门词语也会随着本学科的普及和发展,日益为人民大众所熟悉,从而进入到普通词语中来,例如,“休克、显示卡、显微镜、造影、软驱、硬驱、纳米、超导、B超、CT、板块、版本、动脉、反刍”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专门词语都能够进入普通词语,只有那些处于专业表层的,与日常生活接近的,进入日常交际的词语,才能随本专业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进入全民使用的范围。

从能否进入普通词语来看,专门词语包括三个层次,即“不能进入共同语的专业层,有可能进入共同语的中间层,己经进入共同语的通用层”[l]。

(二)专门词语的词义泛化专门词语向普通词语渗透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专门词语保持专业义不变,但随着某一领域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接近和人们对某一领域的熟知,专门词语也为人所熟知,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如“艾滋病、冷气团、倾角、电子、频道、波段、纳米、等离子、磁悬浮”等。

第二个层面是部分专门词语在第一层面的基础上,被用于非专业的语境,在原专业义的基础上产生非专业的语义。

专门词语由于特定的专指对象和单一的专业语义,原本只适用于某些专业领域,它的语义同专用范围和专指对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它被运用到非专业领域时,由于运用范围和所指对象的改变,专门词语的语义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适应表达的需要。

这种语义上的变动表现为原来表示专业属性的语义特征消失,专门词语的所指范围扩大,语义变得抽象、宽泛。

例如“落差”指“河床高度的变化所产生的水位的差距”,用于地理学等专门领域,但当它被用于“调整心理落差”这种非专业的语境时,为适应表达的需要,消除专业语义同指称对象之间的矛盾,“落差”舍弃了原来专业性语义特征“水位”,扩大了指称范围,形成一个新的义位“对比中的差距或差异”。

专门词语这种由于扩大使用范围而产生的意义变化就是专门词语的词义泛化,即专门词语在使用中突破专业领域的限制,被运用到一般的社会生活领域,在保持越来越少原有语义特征的情况下,不断产生新的使用方式,将越来越多的对象纳入自己的指称范围。

(三)专门词语词义泛化的过程专门词语的词义泛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经统计,《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版、2002年版、2005年版三部词典所收录的具有泛化义的专门词语的数量分别为478条、729条、791条,呈现出递增的趋势。

专门词语的词义泛化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这个专门词语要在社会发展等多种原因的作用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运用于平常的交际当中,人们对它的专业义较为熟悉,例如“曝光、沉淀、动脉、冷处理、对接、投资、遥控、盲点、能量、内聚力、折射、蒸发、阵痛、支点”等大部分发生词义泛化的专门词语,其专业义都是为人所熟知的,这是专门词语词义泛化的基础。

其次,人们对专门词语熟知以后,往往会在语用需求、语用心理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把它用在非专业领域,使它获得各种各样的语境临时义。

专门词语的意义发生扩展或转移时,便有可能得到社会更为高频和广泛的使用,各种场合和各种风格的使用反过来又会推动词语怠义的发展,词义泛化就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发生了。

例如“出局”,本是一个体育方面的用语,且使用范围有所局限,“指棒球、垒球比赛击球员或跑垒员在进攻中因犯规等被判退离球场,失去继续进攻的机会”,它首先突破棒球和垒球比赛的局限,被运用于各种体育赛事,如:①随后进行的预赛第一轮角逐中,九段陈临新被他的同乡杨士海六段所淘汰,成为本届名人战第一个出局的九段棋手。

(《人民日报》1995.4.6)②在男单争夺四强的比赛中,本次比赛的前四号种子选手、丹麦的劳里森、拉尔森、孙俊和印度尼西亚的马利夫均“马失前蹄”,分别被瑞典的奥尔松、印度尼西亚的汉德拉万、丹麦的汉森.马丁和荷兰的范迪克淘汰出局。

(((人民日报》1995.3.6)这里“出局”指的是“因失利而不能继续参加下一阶段的比赛”。

因为商业竞争和体育比赛有许多相似之处,它又被借用到商业竞争中,例如:③寄希望于吃政策偏饭,或是钻政策的空子,是不可能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所有的企业家都推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如果我们的乡镇企业家不能提高自身素质,就可能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人民日报》1996.3.8)④目前状况如果一成不变的话,光电所五年左右就将被“淘汰出局”。

(《十月》1996年第3期)后来,“出局”的应用范围又进一步扩大,被扩展到金融证券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在各种具体的语境之中,所涉及的对象由企业、产品到人员、资金,凡是“在某一领域不能继续存在下去”的人或事物都可以用“出局”来表示,例如:⑤站段和车间还要不定期抽考。

在技术理论、实际操作双重考核中名居后位者,要被“淘汰出局”。

(((人民日报)}1997.7.8)⑥除了《无极》和《功夫》被淘汰出局之外,被寄予厚望的《艺伎回忆录》也反映平平。

(《人民论坛》2006.2.17)处于这一阶段的专门词语,人们需要借助特定的语境才能正确理解它的含义,词语本身在使用中也常加注引号等标记,而且人们可以明确感觉出比喻等各种修辞手段的存在。

再次,专门词语被引入非专业义语境之后,充满着新鲜感、非规约性和不确定性,人们非常乐于使用。

随着某个专门词语的高频使用,人们逐渐淡化了对其中修辞关系的认识,并对各种语境临时义进行抽象和归并,使原本依附于专业义的语境临时义逐步获得一种较为独立和稳固的地位。

例如“拐点”本是高等数学中的一个术语,指“两段弧度相反的曲线之间的点”,说的通俗一点,拐点就是在坐标图上,曲线由升而降或由降而升的转折点。

由于股市行情和其他经济分析常常需要用函数关系来描述对象的发展变化趋势,因此“拐点”突破专业领域的限制,被用到经济形势分析的报告中,例如:①上半年经济形势走出低谷,专家肯定是经济拐点到来。

(2002年8月l日)这样“拐点”的使用领域拓宽,专业色彩相对淡化,它逐渐被运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②SARS或许不足以构成一个拐点,但无疑将在史册中留下印记,正如9.11之改变美国和美国人,SARS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改变,已经开始显现,且更久远和更深刻的变化,也许需要更长时间的体会。

(《市场报》2003.5.10)③看似平淡无奇的官方发言中,蕴含着一个有历史拐点意义的巨大亮点,医改明确提出“先农村后城市”的改革原则。

(((江南时报》2005.11.14)这时人们对于“拐点”的运用显得随意而自然,对其中的修辞关系也不再关注,通过对“拐点”的各种语境义的概括和总结,可以得出“拐点”的泛化义,即“转折点”的意思。

有一部分专门词语由于泛化义使用的量大面广,使用过于频繁,甚至于挤掉了原来的专业义,例如象“到位、错位、品位、情结”等很少能有人意识到它们原先是体育运动术语、医学术语、矿物学术语和心理学术语,人们在使用专业意义时反而觉得是特例。

专门词语之所以会发生词义泛化以及专门词语词义泛化的整个过程,都同人类隐喻性思维方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隐喻及其本质隐喻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在传统的修辞观念当中,隐喻是与明喻、暗语并列的一种修辞方法,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饰话语的手段,它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

它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正如莱可夫和约翰逊在其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所说:“隐喻充斥于日常生活,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思想和行动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其性质基本上是隐喻的。

”[5]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一种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隐喻在人类的语言中普遍存在,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仅有表达具体事物的概念,并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人们要认知、思考、表达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思想,这时人们并不是无休止地创造新词,而是将新认识的抽象概念与已知的事物相联系,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点,从而用对己有事物的认识来处理、对待、思考、表达新的概念,于是产生了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

例如,“床”,人们从认识能够直接被理解的“床”开始,又认识了以“床”命名的“河床、冰床、机床、苗床、花床、矿床”,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温床”,这一概念既表示保持一定温度培育蔬菜或花卉等幼苗的苗床,又表示有利于坏人、坏事、坏思想滋生的地方或环境。

这样,人们就通过隐喻在具体范畴和抽象范畴之间建立了联系,为抽象概念找到了合适的表达方式。

再如,“波”,人们从认识这一具体的物理现象开始,认识了“水波、光波、声波、电波’,又认识了“冲击波”,用它既表示“核爆炸时产生的剧烈波动”,又表示“使某种事物受到影响的强大力量”。

还有“软着陆”本来是指“飞行器逐渐减速平稳降落”,后来指“经济平稳适度回落”,后来又指“较和缓的处理办法”,这些无不是人类共同的隐喻思维在两个范畴之间建立联系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