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应用型人才培养课题研究情况报告总
主持人
陈小虎
时间
2005.
1 2 3 4 5 6
陈小虎
2004
付家才
2004
2013年8月20日星期二
三、课题研究的前期成果
总课题研究 情况介绍 序 号 课题名称
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液压传动实践教学改革 ‛
1.课题研究主要获奖情况
成果获奖 及专利情况
江苏省教学成 果二等奖 江苏省教学成 果二等奖 江苏省教学成 果二等奖
李文联
2005
‚现代教育技术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 养过程中的创新与实践‚ ‚应用型人才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专转本’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体 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李文联
2005
叶树江
2005
2013年8月20日星期二
三、课题研究的前期成果
总课题研究 情况介绍 序 号 课题名称
获奖学校
河北省教学成 果三等奖
主持人
时间
2004
25 26
桂垣
2005
2013年8月20日星期二
三、课题研究的前期成果
总课题研究 情况介绍
2.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出版教材情况 已经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教育 科学“十五”规划教材或专著106部
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教材40部
2013年8月20日星期二
三、课题研究的前期成果
2003年1月6日—8日
1.课题的立项
各类专业教学过程、途径、方法、手段的创新与实践
各类专业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各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2013年8月20日星期二
二、课题立项及研究过程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评价方法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评价方法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一种教育模式。
本文将从研究与评价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研究方法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通常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环境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文献综述法是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和归纳已有的研究成果,以获得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了解。
研究者可以通过阅读已有的学术论文、书籍和研究报告,了解不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思路、效果评价等方面的信息,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2. 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和分析实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数据。
研究者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搜集学生、教师和雇主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认知、评价和需求等信息,通过访谈了解教师和学生对培养环境和教学方法的看法,以及从雇主的角度评估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3. 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通过实证数据的分析,验证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学习成绩、就业情况等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统计不同模式下学生的能力培养情况和就业竞争力的差异,进而评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效果。
二、评价方法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是为了验证培养目标是否达成,培养效果是否理想的一项重要工作。
以下是常用的评价方法:1. 毕业生跟踪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是通过调查毕业生就业情况、职业发展和工作满意度等方面的数据,评估培养模式的就业竞争力。
调查的对象可以是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毕业生,通过观察毕业生在职业领域的发展和就业情况,从而评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
2. 雇主满意度调研雇主满意度调研是通过询问雇主对毕业生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来评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雇主需求的适应程度。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
背景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育模式导致了很多学生在毕业后面临就业困难,因为他们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许多高校开始探索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和研究,人们对于其研究意义也越来越深入地认识到,这不仅是为了培养更合格的人才,更是为了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问题阐述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升级,传统的理论型教育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如何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问题主要包括:教育模式滞后,不能与产业需求相匹配;课程设置与实践结合度不够,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导师制度不够健全,学生缺乏专业指导和实践指导;学生实习就业情况不乐观,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效有待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和改进,是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亟需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和研究,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案例分析、课程设置与实践结合、导师制度建设以及学生实习就业情况等方面,旨在为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不断完善和提升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1.3 研究意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意义在于帮助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及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及职业能力培养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应用型高校作为培养此类人才的重要平台,其人才培养现状及职业能力培养成为了学校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及职业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一、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现状1. 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应用型高校与传统大学相比,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着不同的特点。
应用型高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快速适应和投入社会生活及工作。
为此,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明确了对学生的要求,高度注重实用性和就业性。
2. 课程设置贴近市场需求应用型高校的课程设置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通过对企业和行业的调研,应用型高校设计了一系列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3. 实践教学环节丰富应用型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实习、实训等环节,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际的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应用型高校拥有一支专业的师资力量,他们不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实际指导和辅导。
这些老师大多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中能够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和方法。
二、职业能力培养研究1.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应用型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他们能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迅速找到解决方案,并且能够有效地实施。
这就需要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职业生涯中,团队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应用型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够增强他们在团队中的竞争力。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综述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综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综述导语:人才培养是国家发展的基础,而人才培养模式则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在现代社会,各国普遍面临着人才供需不平衡、培养模式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等挑战。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度和广度地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启示,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为我们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指导。
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1. 基于知识传授的经典模式基于知识传授的经典模式是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主要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
这种模式以传授为中心,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巧。
然而,这种模式存在知识抽象化和实践脱节的问题,使得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应用所学知识。
2. 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种模式注重学生和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3. 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搭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将学校培养计划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这种模式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将学生培养为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
产学结合还能促进产业发展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1. 多元化的教育资源整合未来,人才培养模式将越来越注重教育资源的多元化整合。
这意味着不仅要注重学校内部的培养,还需关注与社会资源的合作与整合。
通过与企业、研究机构等合作,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际案例,使培养模式更加贴近实际需求。
2. 强调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未来,人才培养模式将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除了知识传授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特别是在当前经济转型和科技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应用型人才不仅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状分析1. 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转型升级,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式微,而高新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这就要求高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要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能够胜任各种实际工作岗位。
尽管应用型人才是当前社会急需的人才,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高校过分追求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些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实际动手能力的锻炼,导致毕业后面临实际工作时无法胜任。
一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够,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1. 融合理论与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融合理论与实践。
要培养出既懂理论又善于实践的人才,就需要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加实践性课程,如实验课、实训课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等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工作的培训。
学生也可以通过参与企业实际项目,了解企业的运作机制,提前适应职场环境。
建立校企合作的机制,促进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应用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3. 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引言一、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它强调从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符合社会需求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出现,正是为了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现在的社会需要更多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只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很好地适应。
2. 促进经济发展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与应用,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培养出更多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可以为各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3. 推动科技创新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的升级。
1. 课程改革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需要对课程进行一定的改革。
一方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3. 实践环节设置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因此需要设置一定的实践环节。
这些实践环节可以是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通过实践环节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1. 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可以注重实践课程的开设,例如实习课、实训课等。
这些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实习实训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活动。
通过实习实训,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增强实践能力。
3. 创新项目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创新项目,如科研项目、创业项目等。
通过参与创新项目,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实
际工作中需求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和
探索。
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理论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理论知识,而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这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
方式来实现。
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能力,只有真正掌握了实践能力,学生才能更
好地适应实际工作中的需求。
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应用型
人才应该具备创新能力。
在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
精神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教授学生创新的方法和技巧,组织创新项目等方式来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与企业和社会充分合作。
企业和社会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用
人单位,他们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应该被充分考虑。
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
组织企业导师指导学生等方式来实现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实
际工作,提高就业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任务。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实践能力、跨学科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应该与企业和社会充分合作,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求。
只有不断研究和探索,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需求的不断变化,提供优秀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成为了各个高校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和评估体系等方面,对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一、课程设置为了培养出具备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应调整课程设置,突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开设以实际问题和案例为导向的课程,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到实质性的知识,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课程也应注重跨学科的融合,通过跨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
除了传统的讲授和实验之外,学校还应推行项目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等方法。
项目式教学通过让学生参与真实项目,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学习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
三、实践环节实践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一环。
学校应加强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可以通过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实习实训和企业导师制度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工作素养。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学生社团和实践团队的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和实践机会。
四、评估体系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是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
传统的考试评估只能评价学生的记忆能力,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此,学校应探索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包括课程成绩、实践项目报告和考核、学生作品展示等多种评估方式,综合考察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五、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除了注重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外,还应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科研训练课程、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同时,学校还应提供创新创业基地和资源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平台。
六、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要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投入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国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国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作者:王红兵赵兰蓉韩梦张盈盈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01期摘要: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图书馆应贴近现实来开展研究工作。
作者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热点文献进行了追踪,在参阅相关论文基础上,对国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献进行了重点归纳和梳理,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进一步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在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2000年之后,尤其近年来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我对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和梳理后,发现我国学者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希望通过梳理,能对这一问题的继续研究和探索有所借鉴。
1.选文的范围及依据我重点在《中国知网》进行了文献检索,时间主要限定在2008至2011年,共得到436篇研究文献。
通过筛选,对这些文章进一步阅读、分析和比较,最后筛选出38篇基本能反映这4年整体研究内容和水平的文章,试就其中有代表性的论点作综述。
2.研究现状在2008年以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绝大多数研究者就应用型人才的含义,特点,类型,应用型教育及实施主体,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高职高专的联系与区别,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实践。
在近几年的研究中,更多地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条件资源的保障和实现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从比较典型的成果看,学者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结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基本厘清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
2.1.1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
关于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许多学者表述虽有不同,但认识是趋同的。
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教高[1998]2号)中描述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探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探索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才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特别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成为了教育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探索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探索,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来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导致了应届毕业生普遍缺乏应用型的实际工作能力,与市场需求脱节,成为了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一大痛点。
一些高校和企业也面临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和实践问题,缺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探讨和实践经验。
1. 知识与实践脱节当前教育体制下,学生们的学习主要以课本知识为主,忽视了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
这导致了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往往无法转化理论知识为实际操作能力,严重影响了其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2. 教育与产业脱节当前高校与产业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企业需求和高校培养存在着矛盾和隔阂。
高校教学计划的设置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导致了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和企业对人才的不满。
3. 实践环节不足一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中缺乏实践环节,导致了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而企业也缺乏对实习生的培养和指导,使得实习生不能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
1. 重视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需要重视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增加实践环节,拓宽学生的实践渠道,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2. 校企合作高校与企业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促进师生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真正的融入到企业实践中,得到真实的工作经验。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以实践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实践动手的习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式。
相对于传统的理论学习为主的培养方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研究与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时,首先需要进行课程设置的优化。
这一步骤主要包括确定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以及选用教学方法等。
要保证课程的质量,需要加强课程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掌握知识。
其次,教师的角色也需要进行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需要变成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及时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另外,实践环节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实践也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
最后,评估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评估应该以能力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评估方式可以采用综合评估和实践
评估相结合的方式,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
总的来说,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师角色转变、实践环节和评估四个方面入手,以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和提高。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也成为各大高校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探讨。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定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将学生培养为能够适应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且能够拥有熟练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
这种培养方式注重实践,强调学以致用,是高等教育中的新兴模式,被教育界广泛应用。
二、现实情况所需求的人才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一线城市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人才,也更加强调实际应用能力和实战能力。
人才的社会分布不再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南强北弱”,西部和中部城市的发展与崛起,也对本地区的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目前,国内高等院校中已经有不少采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学院和专业。
例如,北京理工大学的“产学研一体化”、“工学结合”等实践教学模式,上海交通大学的“三位一体”、“五年联合”教育模式等。
在海外,美国的应用型学院众多,例如加州理工学院、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等。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实践应用型教育模式是一门实践性的教育模式,能够将学生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应用中,以达到更佳实用性的目的。
2.适应社会需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市场需求,可以培养符合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人才,为社会做出贡献。
3.熟练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需要掌握实际应用的技能和能力。
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1.与传统教育模式的竞争由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对于传统教育模式来说还比较新,所以在培养模式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传统教育模式更加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和传递,而应用型教育模式则更加强调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两种教育模式有着一定的竞争关系。
近十年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述评
2018年22期创新创业教育高教学刊近十年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述评杜才平(台州学院经贸管理学院,浙江台州318000)近十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地方本科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上,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分层分类办学的必然结果。
应用型创新人才既不是低层次的技能型人才,也不是“高大上”的研究型人才,而是一种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它既强调“在创新中应用”,又注重于“在应用中创新”。
本文主要阐述了近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研究情况,供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管理者借鉴和参考。
一尧近十年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现状20世纪中国学术界的研究没有涉及“应用型创新人才”,近年来查阅文献,在“应用型创新人才”研究领域比较有影响的成果有:《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四题》(许为民,张国昌,2007)、《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严新平,谢峻林,李志峰,2009)、《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蒋毅坚,2010)、《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职业类高等教育体系构建》(韩学军,2010)。
当今,人们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进入崭新的阶段,研究领域涉及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特征、培养路径和培养模式等问题的探讨。
(一)对应用型人才划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和特征的研究学术界一般将人才划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等四大类型。
刘维俭、王传金根据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大需要,把人才划分为学术型、应用型两大类;然后再根据科学原理转化成产品的过程,把应用型人才划分为工程型、技能型、技术型三大类。
[1]学者许为民、张国昌深入分析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类型,将其分为理论性、设计性、技能性、操作性四个层次。
[2]什么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其内涵是什么?学术界对此研究还不深入。
早在2004年尹家明、杨国祥提出了“创新性实用型人才”概念,[3]陈婵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就是将科学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人才,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活载体。
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更新,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
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成为当今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义和特点应用型人才是指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工程实践、进行技术创新的人才。
与传统的理论研究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应用性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1. 以问题为导向。
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强调以实际问题为导向,通过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突破了传统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壁垒,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培养。
学校与企业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方式都是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
3. 以学生为主体。
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学生在实践中扮演主体角色,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1. 项目驱动式教学。
项目驱动是一种以项目作为教学载体的教学方法,通过真实的项目情境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来,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以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为例,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实践,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 产学研合作。
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这种合作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工程项目中来,了解行业需求,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与企业合作研究可以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满足社会的需求。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及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及职业能力培养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应用型高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机构,其人才培养现状以及职业能力培养成为了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及职业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分析。
一、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现状1. 专业设置多样化应用型高校的专业设置逐渐多样化和多元化,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要。
除了传统的工科、农科、医科等专业外,还出现了新兴的金融、电商、文化创意等专业,使得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一些应用型高校还开设了跨学科、创新创业等专业,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和发展空间。
2. 实践教学深入与理论教学相比,应用型高校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学习和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课程设置贴近实际应用型高校的课程设置更加贴近实际,强调职场需求和就业导向。
一些院校会邀请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使得教学内容更贴合行业需求,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4. 就业服务及时应用型高校为学生提供的就业服务也更加及时和全面。
学校会组织各类求职辅导活动,为学生提供面试技巧、就业信息等方面的帮助,同时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
二、职业能力培养研究1. 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实际职业能力培养中,应用型高校需要重视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并能够灵活运用在实际工作中。
2. 跨学科融合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之间的融合成为了一个趋势。
应用型高校应该加强跨学科融合培养,使学生能够具备不同领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3. 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职场成功的重要保障。
应用型高校应该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项目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能够解决问题和创新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浅析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会 服 务 活 动 。
景和特色 ,不 断推进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 。
一 、 人才培养模式的概 念界定
(一 )我 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点
1998年 ,教育部 在《关于深化教学改 会 人 教 育 。道 德 规 范 是 相 对 于 国 家 法律
要 的高质 量人 才的意见 》中,对 “人才培养模式 ”内涵 给出了一个 而言的一种无 形行为约束 。当代教育对青 少年的培养不仅仅局
定义 :“人 才 培 养模 式 是 学 校 为学 生 构 建 的知 识 、能 力 、素质 结 构 , 限于专业 素养 ,同时注重人 的发展理念 ,教授 如何做 人和成 人 。
根据实际需求 定位人才培 养的 目标 ,同时明晰各 专业培 养人才
从人才培养模式 的构成上又 可将 培养模式分为人才 培养 目 的知识 、能力 、素质要求 ,确定 各专业领域 所需人 才 的专 业基本
标和人才培养措施两大部分 ,其 中人才培养措施还包括 人才培 技 术和核心应用能力 ,从而达到培养具有 宽厚专业背景 的技术
在 人才培养类 型中可分为学术研 究型人才 、创新 应用型人
行 的。我 国应用 型本科人才培养 模式必须符 合我 国高 等教育特 才 、专 业技 术型人才 。其 中创新应用型人才既不像“985”“21 1”等
色 ,遵循我 国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 ,由此可见 ,完善我 高校致力于培养擅长研究的学术能力强的学术 型人 才 ,也不像高
的教 育目标而形成 的相对稳定 的教育教 学组织形 式 ,包括培 养 健康 、高 尚道德修养的教育 ,强调社会人应 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感
目标 、专业 设置 、课程模式 、教 学设计 、培养途径模 式 、师资 队伍 和社会荣誉观 。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研究与探讨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研究与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指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将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
近年来,我国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了大力推进和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从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和理论性强的课程设置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难以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
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注重教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打破学科隔离和课程单向性,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和实践。
其中,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模式是有效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法之一。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先抛出一个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将解决方案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使学生获得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也需要进行改革。
应用型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相结合,突出“应用”二字,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课程的跨学科性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通过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可以有效地打破学科隔离,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三、实践环节实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环。
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实践经验和能力。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践环节需要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切实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实践经验和能力。
例如,在一些实践环节中,引入模拟实验、实际操作、实地调研等方式,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企业和市场的实际情况,并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此外,学生还需要参加实践性实习和社会实践,从中锻炼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为将来在社会上的就业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在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重点,注重学科交叉、跨学科的多方面综合素质与实践操作技能的有机结合,为社会和行业提供更多更好地应用型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 红兵 赵 兰蓉 韩 梦 张盈盈
6 13 ) 17 1
( 川 大 学 锦城 学 院 图书馆 , 川 成 都 四 I 四 I 摘 要 :目 前 , 用 型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研 究 是 我 国 高 应
的 研 究 取 得 了 很 大 成 果 , 同 时 也 存 在 一 些 问 题 . 望 通 但 希 过 梳理 , 对 这一 问题 的继续 研 究 和探索有 所借 鉴 。 能
表 性 的论 点作 综 述 。
2研 究 现 状 .
在 我 国 ,应 用 型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研 究 始 于 2 世 纪 8 年 0 0
在 2 08 以 前 的 应 崩 型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研 究 【I 0 年 十 ,绝 大
代 , 展 于 2 0 年 之 后 , 其 近 年 来 受 到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界 发 00 尤
的 广 泛 关 注 。 对 我 国 应 用 型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研 究 文 献 进 行 我 总 结 和 梳 理 后 , 现 我 国 学 者 在 应 用 型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方 面 发
多 数 研 究 者就 应 刚 型 人 才 的 含 义 . 点 . 型 , 』型 教 特 类 应 { {
1选 文 的 范 围 及 论 和 实 践 研 究 的 热 点 问 题 之 一 。 图 书
馆 应 贴 近 现 实 来 开 展 研 究 工 作 者 对 高校 应 用 型 人 才 培 作
养模 式 的热 点 文献 进行 了追踪 , 参 阅相 关 论 文基 础 上 . 在
我 重 点 在 《 国 知 网 》 行 r文 献 检 索 , 间 主 要 限 中 进 时
定 在 2 0 至 2 1 年 , 得  ̄ 4 6 研 究 文 献 通 过 筛 选 , 0 8 0 1 共 13 篇 1 . 对 这 些 文章 进一 步 阅读 、 析 和 比较 , 后筛 选 出3 篇基 本 分 最 8 能 反 映这4 整 体研 究 内容 和 水 平 的文 章 , 就 其 巾有 代 年 试
育 及 实 施 主 体 , 用 型 本 科 教 育 普 通 本 科 、 职 高 专 的 应 高 联 系 与 区 别 ,应 片 型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等 方 面 进 行 了 理 沦 探 j 坛 , 学 术 会 议 中 引 入 视 频 、 线 会 议 模 式 , 士 后 吖 以 在 在 博 通 过 网 络 环 境 下 的 学 术 信 息 交 流 平 白 发 表 评 论 , 与研 究 成 果 的 发 布 者 交 换 意 见 ,从 传 统 的 学 术 信 息 传 递 的 单 向
尔 奖 获 得 者 。 在 剑 桥 大 学 , 同专 业 的 教 授 和 学 生 常 常 利 不
用 下 午 茶 时 间 聚 在 一 起 相 互 交 流 。 会 上 的参 与 者 来 自不 茶 同学科 , 喝下 午茶 时 自由随 意地 交 流 , 学 科 思想 的碰 在 跨 撞 常会产 生各 种新 奇想 法 。在剑 桥茶会 成 为学 术交 流 、 研 讨 的 重 要 平 台 。 术 沙 龙 是 一 种 开 放 式 、 由 式 的讨 论 , 学 自 既 轻 松 自由, 务实 高效 。 龙 的价值 与魅 力在 于相互 交 流 、 又 沙 相 互 倾 听 、 互 争 辩 、 互 启 发 。 有 规 定 的发 言 时 间 和 顺 相 相 没 序 , 没 有 一 寿 九 鼎 的 权 威 下 结 论 。博 士 后 在 学 术 沙 龙 可 更 以 随 意 阐 述 自 己 的 研 究 领 域 、 究 方 法 . 一 名 博 士 后 在 研 每 吸 纳 其 他 领 域 的 研 究 方 法 ,通 过 互 相 学 习及 知 识 组 合 , 激 发 创 新 灵 感 , 高 创 新 能 力 。 学 术 沙 龙 由 于 其 鲜 明 的 学 术 提 特 征 , 成 为 国 内创 新 型 学 术 会 议 的 交 流 方 式 。 已 ( ) 线 学术 交流 。 三 在
举 办 过 程 中 采 取 征 集 论 文 、 邀 报 告 、 家 座 谈 、 报 等 特 专 墙
多 种 形 式 , 面 展 示 了 各 学 科 博 士 后 的 科 研 成 果 , 博 士 全 为 后 提 供 了 一 个 良好 的 学 术 交 流 平 台 。 ( ) 术 沙龙 。 - 学 传 统 的 学 术 交 流 活 动 大 多 以 纯 科 学 研 究 为 主 题 。 但 是 , 日益 复 杂 的 科 学 问 题 和 社 会 问 题 都 无 法 在 某 单 一 领 域 学 科 得 到 解 决 ,科 学 研 究 逐 渐 向 以 问 题 为 中 心 的 体 制 转 化 。学 术 交 流 的 活 动 逐 渐 向 以 问 题 为 中 心 的模 式 转 变 。在 剑 桥 , 一种 说 法 : 桥 大 学 的 下午 茶 喝 出 了6 多个 诺 贝 有 剑 0
性 向双 向 的学 术信 息 交流 和互 动 转变 。 学 术交流就如英国作家萧伯纳所 说 : 有一种思想 . ‘ 你 我 有 一 种 思 想 , 此 交 换 , 们 就 都 有 了两 种 思 想 。 至 更 多 ” 彼 我 甚 学 术 交 流 就 会 使 学 术 思 维 的 天 空 。 富 多 彩 ,进 发 学 术 思 维 £ 的 火 花 。 学 术 交 流 可 以启 发 创 新 思 维 , 发 创 新 热 情 . 全 激 健 学 术 道 德 人 格 ,在 培 养 博 士 后 创 新 能 力 中具 有 不 I 替 代 的 n 『
对 国 内 应 用 型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研 究 文 献 进 行 了 重 点 归 纳 和 梳 理 , 指 出 了 目前 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 期 进 一 步 推 动 应 并 以 用型 人 才培 养模 式理 论 与 实践研 究工作 关 键 词 : 用型人 才 应 培 养模 式 人 才培 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