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练习”的三重境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与练习”的三重境界
禅语云: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

看水还是水。

是修行的三重境界。

就语文教学中的“思考与练习”,我也经历过这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当时才参加工作那段时间。

上课时上课,作业是做业,当时把这两件事当成了不相关的两张皮。

结果,那时光在辅导学生完成作业上浪费很多时间与精力。

学校对作业又卡的严,自己又好强,不准学生抄袭,也不想给搬运答案。

于是,总是带着火,讲作业———其实就是把课再讲一遍。

当然,慢慢地意识到这是费力不讨好事倍功半的阶段。

那时候的情况:思考练习就是作业——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后来参加学校评优课了,听了一节教研组长的课,观念有所转变。

教研组长为我们做示范课,设计不可谓不严谨,气场不可谓不大,效果不可谓不良好,让人沉浸其中,余音绕梁。

恰巧那时我因为忘记了听课记录本,返身回去取本子时候听见那老师在布置作业——课后“思考与练习”,末了,老师问:“都会做不?”从评优课堂中已经放松乐的学生用一脸的茫然和稀稀拉拉的声音回答了老师——不会。

看来教研组长也不会解决“思考练习”与课堂设计的关系。

这时,在我眼中,“思考与练习”已经成为课堂设计的主要内容了。

我们上课要干什么,教学的一切内容就是要围绕问题(“思考与练习”)展开。

经历了这个思考,我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基本就是为这解决这个问题而来的。

因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当时竟然作为经验在教研组内传播。

这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思考与练习”也不是“思考与练习”了。

教学工作进入到第五年的时候,我就在思索:难道语文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会解答课后的“思考与练习”吗?直觉告诉我:肯定不是!但那又是什么?恰恰在这个时候,新课程来了,课程改革来了。

语文教材都是提高语文素质的载体,遑论课后的几道思考练习题?只要真正的语文能力得到了实践提高,处理“思考与练习”是手到擒来,游刃有余的。

于是,在课堂上我把讲课文、讲知识、做练习、为评优而作秀……全部摒弃,直接就是发自内心的思考,真情实意的诵读、欣赏,真真实实的讨论、实践。

等到完成作业题——“思考与练习”时,学生几乎没有挠头的。

这时,我知道:看山还是山。

看水还是水——思考与练习”就是“思考与练习”而已。

我的结论:“思考与练习”与教学设计关系不大,是课堂的衍生物,不要让“思考与练习”束缚了多姿多彩的语文活动;如果教学设计精彩,语文训练扎实,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了,完成课后的“思考与练习”是不存在问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