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09—201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外国语学校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第二次月考初二年级语文科试卷

出题人:杨勇审题人:薛立强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

2.草色烟光残照里,□□□□□□□。(柳永《凤栖梧》)

3.有时人的心情会决定一个人看待外物的态度,正如《春望》中“□□□□□,□□□□

□。”所说一样。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同时点名酬赠之

意的名句是:□□□□□□□,□□□□□□□。

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句有相似志向的名句:□□□□

□□□,□□□,□□□。

6.最能说明桃源众人生活和平快乐的句子是:□□□□,□□□□□。

7.《桃花源记》中有成语豁然开朗,陆游诗中与此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8.你也一定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请选择你熟悉的任意一部,结合作品内容或你的感悟,补全下联。(2分)

上联:读论语,懂不耻下问

下联:

(二)文言文阅读

(甲)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19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阡陌交通

..()处处志.之()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寻.病终()

10.文章第一段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11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句话可以有哪些启示?(2分)

12.根据桃花源的故事人们得出了一个沿用至今的成语是什么?在现在又什么含义(3分)

13.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你认为桃源中的人为什么叹惋?(3分)

14.请就第二自然段从内容或写法上写一段评述性文字。(3分)

15.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4分)

(乙)阅读短文,回答问题。(8分)

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

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选自刘向《新序杂事》)

注释:反裘:反穿皮袄。负刍:背着柴草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分)

若不知其里尽.()毛无所恃.()

17.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18.你认为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行为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什么?(2分)

19.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由此你可以联想到什么?(3分)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敲雪

(1)睡到半夜,忽然觉得好冷。也许,外面下雪了。我想。我蜷着身子,强迫自己再睡。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我听到了屋前屋后的惊叫声。睁开眼,天亮了,透进屋的亮光,冷冷地泛着朦胧。

(2)好久没见过雪了!我顾不上睡觉,一骨碌爬起来,小跑着跨出门。屋檐下,我极目远眺,整个世界全是一片白,白得晃眼。慢慢收回目光,我就看见了父亲。

(3)父亲站在屋对面的小路上。他眼下,是一丛一丛的雪枝。我知道,托着雪的,是密密麻麻的树枝。每到春天,那些树枝就开出一堆一堆的杏花、李花、桃花,五彩缤纷的,像一片花的海洋。花一天一天地谢了,青涩的果子藏在绿叶间,一天一天地长大了,泛红了。父亲的笑容也多起来,有时不知不觉就到了树下。开始,父亲轻轻掰下枝丫,寻找枝叶间还没完全长出来的果子,偶尔发现米粒大的一颗,也要小跑回家雀跃着向全家人报喜;后来,父亲就踮着脚尖,痴痴地看,痴痴地闻,即使枝丫垂到眼皮下,也舍不得动一指甲,生怕惊跑了它们。果子渐渐成熟了,父亲停了农活,从早到晚蹲在树下守着,守着我们的“书本”。

我们兄弟多,家里又没有其它收入,读书全靠它。到了上市季节,父亲就在树下铺几床棉絮,说这样落下的果子就不会摔烂,能卖个好价钱。卖果子的钱,父亲一分一厘也不花,全存着,刚好够我们读一年书。所以,只要我们目不转睛盯着父亲担子里那些红嘟嘟的杏呀、李呀、桃呀的时候,父亲总是拍着我们的头说:“馋了吧?这可吃不得,它是你们的书本啊,不想读书吗?”我们一起点头:“想读!”“还想吃吗?”“不想!”我们一起咽口水,狠狠摇头。从此,我们就把那些杏呀、李呀、桃呀叫书本了。

(4)可是,这不是果树开花、结果的季节呀,父亲看那些雪树做啥呢?我很是不解。

(5)走到父亲面前,父亲看了看我,说:“星期天,多睡会吧?”

(6)我不回答父亲的话,不解地问:“你看这树干嘛?春天还早。”

(7)“真的还早么?快了快了!可是——”父亲顿了顿,脸上露出了忧郁,“这雪太大了,你看,树枝压断了好多。”

(8)我细细一看,真的,一些断枝落在地上或是横在树上,全被雪掩住了,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9)“回去拿根竹竿来吧。”父亲沉吟了一阵,对我说。

(10)我怔了怔,一下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于是,忙不迭地回家找来一根稻田里赶

鸭子用的长竿。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

....敲下来……

...,轻轻地

...把积雪一点一点

几十棵果树,父亲整整敲了一个上午。父亲回家,头上、脸上,身上,全是雪。给体温融化的雪水,湿透了父亲的衣服。我连忙烧起一堆旺旺的柴火,父亲骑在火上,还在瑟瑟发抖。

(11)这天晚上,父亲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

(12)“下呀,老师说‘瑞雪兆丰年’,下得越大越好!”我说。

(13)“我娃儿有长进了,好,那就下吧!”父亲抚摸着我头,频频颔首。

(14)晚上,果真又下起了大雪。父亲怎么也睡不着,他耳朵支楞着,听着外面的风吹草动。“睡呀,你怎么了?”母亲不耐烦了。“你懂啥?这叫听雪!”父亲的声音很大,传进篱笆墙另一边的我们的耳里,我和弟弟就痴痴地笑,笑父亲不会用词,雪,是能听的吗?

(15)半夜,父亲突然翻身跳下床,惊醒了我们。我们问他怎么了,父亲说:“我听到树枝又断了,一声连一声,我得敲雪去。”我们说这么远,听不到,你那是幻觉,睡吧睡吧。可是父亲不理会我们,拖着竹竿,打着手电就出了门。我们穿了衣服撵出去,在屋檐下看见的已是一束在树下晃来晃去的亮光了。看了一会,冷得不行,我们只得跑进了被窝。

(16)天亮,父亲回家,把我们全都摇醒,高兴地说:“一根树枝也没断,你们又能上学了,又有书本了。”父亲的牙齿咯咯直响,磕得不听使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