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讲解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解读

建建 筑节能 设计 标准体 系 已基本 完成 ,但既 有公共 建筑 节能 改造 还处 于无标 准可依 的状 态 。 由于 缺乏 既有公 共建筑 节能 改造标准
使 得 节能改造 在诊 断 、 判定 、 评估 、 设计 等方 面存在 很大 差异 . 严
重制 约 了节 能改 造工作 的深入 开展 。 目前 公共 建筑 节 能改 造是 建 筑节 能工 作 的最 薄弱 环节 之一 , 相 对 居住建筑 节 能改造 . 建节 能改造 潜 力大 、 公 易实现 . 倍受社 会 各 界 关注 .已成 为建筑节 能 工作 的重 点 。 为了推进 既 有公共 建筑 节能 改造 的进程 ,改 变 目前公 共建 筑 能耗 大的现状 采取有 效 的节能 改造措施 , 到节 约能源 的 目的 . 达 尽 快 制定既 有公共 建筑 节能 改造标 准具 有非 常重大 意义 .对建设 领 域 实现节能 减排 的 目标 具有重 大推 动作 用。 根 据建设 部 建标[0 6 7 2 0 ]7号 文件 关于 印发 ( 0 6年度工 程 ( 0 2 建 设 国家标准 制定 、修订 计划 》的通 知 的要 求 .由中国 建筑科 学
目前 我国 既有建筑 约 4 0亿 m 2 ,而 大多既 有建筑 又非 节能建 筑, 特别是 公共 建筑 . 每年在 消耗 大量能 源。目前既有 公共 建筑面 积约4 5亿 m2 ,为城 镇建筑 面积 的 2 % 占城 乡房屋 建筑 总面积 7 的 1 .% . 07 但据 测算 分析 , 共建 筑能耗 约 占建筑 总能耗 的2 % 。 公 0 相 对于居住 建筑 , 公共 建筑 . 别是 大型公 共建 筑具有 能耗 高 的特 特
既有公共 建筑 类型 复杂 .与节 能相 关的 因素也 很多 。如何 找 到 公共建 筑节 能 的关键环 节 . 制定 适合 国情的 节能改 造判定 标准 , 提 出行 之有效 的节 能措施 .建立节 能改 造综合评 估 方法 ,实现公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pdf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一、改造目标与原则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应以节能、经济、环保为原则,以提升建筑能效、降低能源消耗为目标。
在改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特点,因地制宜,采用适当的节能技术和产品,实现节能改造的效果。
二、适用范围与分类本标准适用于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包括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教育建筑、医疗建筑等。
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办公建筑:包括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楼等;2.商业建筑:包括商场、酒店、餐馆等商业场所;3.教育建筑:包括学校、图书馆等教育设施;4.医疗建筑:包括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
三、节能诊断与评估在节能改造前,应对既有公共建筑进行节能诊断与评估。
通过对建筑的能源消耗、环境参数等进行监测和分析,找出建筑的能效瓶颈和节能潜力,为节能改造提供依据。
诊断与评估的内容应包括:1.建筑能源消耗情况;2.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性能;3.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设备的运行状况;4.能源管理系统的运行状况;5.建筑环境参数等。
四、节能改造方案设计根据节能诊断与评估的结果,制定节能改造方案。
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改造目标与预期效果;2.改造措施与技术路线;3.所需材料与设备清单;4.施工组织与进度安排;5.投资预算与回报分析等。
五、施工要求与验收在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同时,应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改造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确保改造效果符合预期目标。
验收内容应包括:1.检查改造措施的落实情况;2.监测改造后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参数;3.评估改造效果与预期目标的符合程度等。
六、维护与管理改造完成后,应定期对建筑进行维护和管理,确保节能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同时,应加强能源管理和节能宣传,提高使用者的节能意识。
维护与管理的内容应包括:1.定期检查节能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状况;2.定期清洗和维护外围护结构保温层;3.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筑环境参数监测系统;4.定期进行能源审计和能耗监测等。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应用技术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应用技术一、总则1、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应在保证室内热舒适环境的基础上,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2、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应根据节能诊断结果,结合节能改造判定原则,从技术可靠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选取合理可行的节能改造方案和技术措施。
3、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除应符合本方案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二、节能诊断[ 1 ]一般规定1、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前,应对既有公共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供暖通风空调、生活供水系统、用水设备、供配电与照明系统、监测与控制系统及公共环境进行勘察并进行现场检测。
2、承担公共建筑节能检测和改造工程的单位应具备相应资质,并由相关技术人员承担。
3、公共建筑节能诊断项目的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177的有关规定。
4、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诊断应遵循下列原则:(1)明确被诊断建筑结构和系统设备功能、额定性能参数、设计性能参数、实际运行使用要求和实际运行性能参数;(2)诊断应以监测数据及检测方法为依据,数据量至少应包含一个完整使用周期;(3)设备性能参数应与系统性能参数匹配;(4)诊断结论应以设备实际运行账单或实地检测数据、对应系统的设计性能参数为依据;(5)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诊断可直接参照本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0-052。
5、既有公共建筑节能诊断前,应收集下列资料:(1)工程竣工图和相关技术文件;(2)历年房屋修缮及设备维护、改造记录;(3)相关设备的技术参数和近1~2年的运行记录;(4)城市建设规划和市容市貌的要求;(5)近1~2年的电、燃气、油、水等能源、资源消费账单。
6、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前应制定节能诊断方案,节能诊断后应编写节能诊断报告。
节能诊断报告应包括建筑物概况、诊断依据、节能分析、诊断结果、改造方案建议等内容。
对于综合诊断项目,应在完成各子系统节能诊断报告的基础上再编写项目节能诊断报告。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汇总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汇总随着全球能源危机致使能源价格不断攀升,节能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点话题。
公共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源消耗占据了整个城市能源消耗的很大比重。
因此,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以下是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一些常见技术汇总:1.外保温技术外保温是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重点,常见的外保温技术包括外墙外保温、屋顶外保温等。
外墙外保温可以通过增加外墙保温层的厚度来提高保温效果,节约能源。
屋顶外保温可以利用覆盖层、保温层等材料来降低室内外温差,减少能量损耗。
2.照明系统改造公共建筑的照明系统是一个重要的能耗点,通过采用节能型灯具、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技术来降低能耗。
例如,LED照明可以取代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等,LED照明具有较高的能效和寿命,能够大幅减少能耗。
3.空调系统改造公共建筑的空调系统是能耗较高的一个部分,通过优化空调系统,可大幅减少能耗。
常见的改造技术包括采用高效能热泵、运用能源回收系统等,通过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来减少能源的消耗。
4.建筑节能材料应用在公共建筑的改建中,使用节能型材料也是一个重要的措施。
例如,使用具有隔热性能的墙体材料和保温材料,可以减少散热损失,增强整体的保温效果。
另外,使用具有光热性能的玻璃材料,也可以减少室内的能源消耗。
5.智能化控制系统应用通过应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公共建筑的能源监测和管理。
例如,通过建立能源管理系统,可对能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能源的浪费和短缺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6.太阳能利用太阳能是一种广泛可利用的清洁能源。
公共建筑可以通过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来实现自给自足的能耗。
此外,太阳能热利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
通过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可以提供公共建筑的热水需求,减少传统能源消耗。
7.人性化设计综上所述,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的汇总是多方面的,包括外保温、照明系统改造、空调系统改造、建筑节能材料应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应用、太阳能利用和人性化设计等。
上海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措施

上海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措施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
在城市建设中,公共建筑是能耗较高的领域之一。
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上海市积极推进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
本文将介绍上海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措施。
一、建筑外墙保温建筑外墙保温是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重要措施之一。
上海市在保留建筑外观的前提下,采用了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和内外墙复合保温等不同技术方案。
其中,外墙外保温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方式,通过在外墙表面加装保温材料,有效隔离室内外温度差异,减少热传导,达到节能的目的。
二、建筑屋面改造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中,屋面改造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上海市采用绿色屋面、白色屋面和屋顶种植等技术手段,提高屋面的保温性能和太阳辐射反射率,减少室内热量吸收和热传导,从而降低空调能耗,实现节能效果。
三、建筑门窗改造建筑门窗是热量交换的重要通道,也是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关键部位。
上海市在门窗改造中,通过采用中空玻璃、镀膜玻璃和断桥铝合金门窗等技术手段,提高门窗的隔热性能和气密性,减少热量的传递和室外空气的渗透,从而降低室内能耗,实现节能效果。
四、建筑节能照明系统改造公共建筑的照明系统是能耗较高的领域之一。
上海市采用LED照明、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和自然采光等技术手段,提高照明系统的能效和控制性能,减少能耗和光污染,实现节能效果。
五、建筑供暖系统改造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中,供暖系统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上海市采用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器和热电联供等技术手段,提高供暖系统的能效和环保性能,减少燃煤、燃油的使用,实现节能效果。
六、建筑智能化管理建筑智能化管理是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关键环节。
上海市通过建立建筑能源管理平台、智能监控系统和能源数据分析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建筑能耗的实时监测和精细管理,发现和解决能耗问题,提高节能效果。
上海市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中采取了多种技术措施,包括建筑外墙保温、建筑屋面改造、建筑门窗改造、建筑节能照明系统改造、建筑供暖系统改造和建筑智能化管理等方面。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是为了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减排,促进节能文明建设,提高建筑能效,减少能源消耗而制定的一部规范。
以下是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的具体内容:
首先,要加强公共建筑热系统的节能改造,加大节能设备的投入,大力发展低碳可持续建筑。
推进节能改造要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比如采用节能玻璃、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空调、节能锅炉等节能设备,提高系统效率,降低能耗。
其次,应加强公共建筑电气系统的节能改造。
电气系统的节能改造要以更换节能灯具为主,采用节能灯具、智能控制器等节能设备,提高系统效率,降低能耗。
第三,要加强公共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改造。
要采用节水技术,将节水设备安装在给排水系统中,以节约用水,降低能耗。
最后,要加强对建筑节能的监测和管理,推广节能文明建设,提高建筑节能水平。
要建立健全监测制度,加强能源监管,确保节能改造的顺利实施。
总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规范是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减排、促进节能文明建设、提高建筑能效、减少能源消耗的重要依据,是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公共建筑中的节能技术及设计实践

公共建筑中的节能技术及设计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消费能力和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对全球范围内的环境和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始探索各种可持续发展的节能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公共建筑中。
本文将从节能技术和设计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公共建筑中的节能应用。
一、节能技术1. 外墙保温技术在公共建筑的外墙保温技术上,目前主要使用的是外墙外保温和外墙内保温。
外墙外保温主要是在建筑物外部设置保温层,保温层可以减少建筑物外部的温度变化,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率。
外墙内保温则是在建筑物内部设置保温层,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一些外观需要保持原有风格的古建筑。
2. 接地式或气地源热泵系统在公共建筑的供暖系统中,接地式或气地源热泵系统已经成为了一种很流行的技术。
这种系统可以利用地下水或大气中的热量,通过设备转化成建筑物所需要的热量,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同时,这种系统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反向工作,实现空调的效果。
3.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公共建筑中,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节能技术。
这种系统可以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用于建筑物内部一些电器设备的运转。
与传统的发电方式相比,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更加低廉,而且可以实现无污染的发电方式,具有非常良好的使用前景。
二、设计实践1. 绿色屋顶设计在公共建筑中,绿色屋顶的设计实践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节能方式。
通过在建筑物的屋顶设置绿化层,可以增加建筑物的隔热性能和吸收雨水等功能。
同时,绿色屋顶也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大气,改善城市环境。
2. 自然通风设计在公共建筑中,自然通风设计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节能方式。
通过设计建筑物的窗户和门等通风口,可以利用自然的气流,实现建筑物内外的通风和换气。
这样可以减少建筑物内部的温度变化,降低供暖和空调设备的使用频率,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3. 优化光照设计在公共建筑中,优化光照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汇总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汇总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还可以提升建筑的使用价值和舒适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
1.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外墙保温是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加装外墙保温材料,可以减少墙体的热传递,从而降低建筑的冷热负荷,提高保温性能。
2.高效节能照明系统:节能照明系统包括LED灯、感应开关、光感控制系统等。
这些技术可以减少能耗,提高照明效果,并且具有长寿命、无污染等优点,能够显著降低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
3.空调系统改造:通过改善公共建筑的空调系统,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舒适性。
一种常见的改造方法是采用变频技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空调的制冷或制热功率,从而实现能效提升。
4.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智能建筑管理系统通过传感器、自动控制设备等智能化技术,实现对公共建筑能耗的监控和调控。
通过实时掌握建筑能耗情况,可以及时调整各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实现精细化的能源管理。
5.太阳能利用技术:公共建筑的屋顶或立面可以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
光伏系统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建筑使用,而太阳能热水系统则可利用太阳能加热水,满足日常用水需求。
6.窗户改造:公共建筑的窗户是热量流失的重要通道,通过更换窗户材料、加装隔热膜等措施,可以减少热量的传递,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7.建筑自然通风系统:通过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可以利用自然风的流动进行通风换气,减少对人工通风的依赖,达到节能的目的。
8.水资源利用技术:通过收集、储存雨水和利用废水,可以实现对公共建筑的水资源的再利用。
例如,利用储水池收集雨水用于冲厕、浇花等用途,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
9.绿色屋顶和墙体绿化:通过在公共建筑的屋顶和墙体上种植植物,可以提供降温、保湿、净化空气等作用,达到减少建筑能耗的效果。
10.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安装建筑能耗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建筑的能耗情况,为优化能源管理、制定合理的节能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方案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方案在当前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公共建筑如学校、医院、政府机关和商业中心等,在能源消耗方面通常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因此,通过改善公共建筑的节能性能,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方案。
首先,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筑保温。
保温是减少建筑能量损失的关键步骤。
可以通过在建筑外墙使用保温材料,如岩棉、聚苯板等来降低能量消耗。
此外,可以在屋顶和地板等部位加装保温材料,以减少热传递。
同时,建筑物窗户的保温性能也需要进行改善。
例如,可以使用双层玻璃窗代替普通窗户,以减少能量的散失。
其次,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中的另一个关键方面是采用新型节能设备。
比如,在公共建筑中使用高效照明设备,如LED灯具,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还可以安装智能家居系统,通过自动控制室内温度和照明等来实现节能效果。
还可以采用太阳能发电设备,如太阳能板,用来为建筑提供部分能源。
这些新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降低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还可以为建筑带来更高的舒适度和使用便利性。
第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可以通过优化建筑系统来实现。
比如,可以对建筑的空调、供暖和通风系统进行调整,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通过安装能量回收装置,可以将排出的废热转化为可再生的能源。
此外,建筑物的水利系统也可以进行节能改造。
例如,安装节水装置,使用低流量水龙头和淋浴头等可以有效减少水的浪费。
通过这些改进,公共建筑可在节省能源的同时,提高使用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
最后,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还需要加强管理和宣传。
建立科学的能源管理系统,对能源的消耗进行监测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
此外,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成功还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对节能的认识和参与度,以推动节能理念在社会中的传播。
综上所述,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通过建筑保温、采用新型节能设备、优化建筑系统和加强管理和宣传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技术指南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技术指南
一、建筑采光照明节能技术
1、采光及照明系统的设计应采取低能耗、环保的方式,采用合理的
采光窗型及投光器设计,并考虑采用节能玻璃。
2、内部照明应采用节能水晶灯、LED灯、节能灯泡或其他节能照明
设备,并采用节能调光控制系统精确控制内部照度。
3、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实现节能节电的减少能源消耗。
二、冷热水供应节能技术
1、采用热水循环系统,采用中央供热、供冷的方式,采用节能办法,利用热利用技术,实现节能节电。
2、采用热泵技术节能,采用热泵循环系统,利用自然界的低温热源,实现低能耗热供给。
3、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实现节能节电的减少能源消耗。
三、空气调节节能技术
1、采用节能通风设备,采用可调节的预冷却器、节能通风机和新型
节能填料除霜系统等节能机械设备,运用正确的控制方法减少能源的消耗。
2、采用节能灯具,采用智能控制的新型LED节能灯具,减少照明设
备的能源消耗及维护费用。
3、采用循环水冷却技术,利用循环水冷却系统实现节能节电,减少
能源消耗。
四、电源系统节能技术。
上海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上海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上海是中国最早推行城市节能改造的城市之一,早在2010年,上海就开始实施城市建筑节能改造工程,逐步推行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节能改造是指对已经建成的建筑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在上海,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规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通过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建筑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包括照明系统、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等。
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室内温度、人员数量等因素自动调整设备的运行状态,避免能源的浪费。
2.建筑外墙保温:在既有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时,常常会对建筑外墙进行保温处理。
保温材料的选择和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室内热能损失,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3.采光设计:良好的采光设计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减少对照明系统的依赖,并且提高室内舒适度。
在节能改造中,可以通过调整窗户的大小和位置、使用高透光率材料等方式改善建筑的采光性能。
4.智能照明系统的应用: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中,还会推广智能照明系统的应用,包括LED照明、光感应控制、人体感应控制等。
通过智能照明系统,可以实现对照明设备的精细化控制,提高照明的能源利用效率。
5.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除了能源的节约,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还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改造过程中,可以利用雨水收集系统、节水设备等措施,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6.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在建筑的节能改造过程中,常常会引入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建筑的能耗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控制,进一步优化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上海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的推行,有效地提高了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同时,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和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也提高了建筑的舒适度、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上海在节能改造方面的经验对于其他城市也具有借鉴意义,在不断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既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节能方法

既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节能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节能环保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在建筑领域,节能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而对于既有公共建筑的内部空间改造来说,如何实现节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既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节能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一些参考。
一、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提高自然采光水平是既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重要节能手段之一。
合理设计采光窗以及设置采光天窗等装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于人工照明的依赖,降低建筑的能耗。
在改造过程中,可以考虑进行玻璃幕墙的改造,采用低发射率玻璃、中空玻璃等建筑材料,提高采光性能,减少室内空间的照明负荷,节约能源。
二、合理利用自然通风在改造既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时,要充分考虑自然通风的利用。
通过合理设置通风口、通风窗等装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建筑内部的空气流通性,减少对于人工通风系统的依赖,降低建筑的能耗。
选择适宜的材料和颜色来改造建筑外墙、屋顶等部分,也可以有效地减少室内空间的热量吸收,进而减少使用空调的频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三、优化建筑绝热结构四、优化建筑照明系统在既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过程中,对于建筑的照明系统进行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节能手段。
通过采用LED灯具、节能灯具等新型照明设备,可以降低室内空间的照明能耗;通过设置感应开关、分区控制等照明控制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照明使用,达到节能的目的。
在照明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室内空间的自然采光条件,合理设置照明布局和灯具布置,尽可能地减少漏光和重影现象,提高照明效果,减少能耗。
六、加强建筑节能管理在既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后,加强建筑节能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建立健全的节能管理体系,加强对建筑设施的监测和维护,定期进行能源审计和测评,制定合理的节能目标和计划,通过对建筑进行节能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能耗,延长建筑设施的使用寿命,保证节能效果的持续和稳定。
既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节能方法有很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实施。
既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节能方法

既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节能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节能环保的意识也愈发增强。
在城市中心,许多既有的公共建筑内部空间因为年久失修或者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已经需要进行改造。
如何在改造的过程中确保建筑的节能性,提高空间利用率,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对建筑外立面的维护和改造建筑的外立面是建筑的第一道防线,它不仅要承受风吹雨打,还要面对气候的变化和太阳的辐射。
为了提高建筑的节能性,需要从外立面着手进行改造。
常见的方法有:1. 根据建筑的朝向和环境特点,选择适合的隔热材料,提高外墙的保温性能;2. 在适当的位置安装遮阳装置,减少太阳直射和紫外线的辐射,降低建筑内部的温度;3. 对外立面进行防水处理,避免雨水渗透到室内,减少能源消耗。
二、改变内部空间的设计和布局内部空间的设计和布局是影响建筑节能性的重要因素。
对于既有的公共建筑,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改变内部空间的设计和布局,提高节能性:1. 优化采光设计,通过合理的窗户布置和玻璃选择,增加自然采光,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2. 采用节能型照明设备,选择LED灯具等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减少能源消耗;3. 通过空调系统的合理布局和设计,优化室内环境,实现节能减排;4. 对建筑内部的结构进行调整,合理利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冷热桥效应。
三、改进建筑设备和系统建筑设备和系统的改进是提高建筑节能性的关键。
在对既有公共建筑进行内部空间改造的过程中,需要将重点放在设备和系统的改进上,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常见的改进方法包括:1. 对空调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选择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并配合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室内温度的自动调节;2. 对建筑的供暖系统进行改进,选择节能型供暖设备,如地源热泵等,减少能源消耗;3. 对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进行优化,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降低能源消耗。
四、使用节能材料和技术在建筑改造的过程中,选择节能材料和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方法

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方法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节能减排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作为能源消耗的主要场所之一,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设备更新、管理控制三个方面介绍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方法。
一、建筑设计方面建筑本身的设计对于节能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办公建筑的设计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1. 利用自然光在办公室内增加自然采光设施,利用窗户、采光井等设施引入自然光,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
2. 选择合适的材料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具有保温隔热效果的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板、岩棉板等,减少建筑物内部温度的波动。
3. 采用太阳能系统对于大型办公建筑,可以采用太阳能系统作为热水供应和空调系统的辅助供能,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
二、设备更新方面更新和升级设备是办公建筑节能改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进行改进:1. 更换LED照明LED照明相对于传统荧光灯可以降低高达40%的能源消耗,所以将传统照明设备更新为LED照明是个明智的选择。
2. 安装高效空调系统现代空调系统凭借先进的制冷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不但提高了效率,而且能够减少能源消耗。
3. 优化水力系统办公建筑用水量大,而优化水力系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如采用低流量水龙头、定量洗手间等设计。
三、管理控制方面管理控制是节能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 合理控制室内温度通过合理控制空调系统,做到室内夏季温度不低于25度,冬季温度不高于20度,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减少能源消耗。
2. 建立节能管理制度制定节能管理制度,对用能行为进行规范和监控,减少能源的浪费。
3. 员工节能动员通过向员工宣传节能意识,引导员工从日常用能行为做起,进一步减少能源的消耗。
综上所述,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方法涉及到建筑设计、设备更新、管理控制等多个方面,应综合考虑,为建筑实现最高程度的节能效果。
同时,对于以节能为重要出发点的建筑,政府应该在相关的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和鼓励,为节能减排创造更好的环境。
既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节能方法

既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节能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节能环保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就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我们的城市中,有许多既有的公共建筑,这些建筑大多建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其内部空间结构可能存在很多节能隐患。
对于这些建筑的内部空间进行节能改造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既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节能方法。
一、建筑外墙保温改造建筑外墙保温是提高建筑节能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既有公共建筑来说,外墙保温改造是节能改造的重点。
外墙保温改造的主要方法包括外保温系统改造和内保温系统改造两种。
外保温系统改造是通过在原有外墙表面加装保温材料和保温板,并在表面加装抹面层,以提高原有外墙的保温性能。
内保温系统改造是在原有内墙表面贴附保温材料,以提高整个建筑的保温性能。
通过外墙保温改造,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降低建筑的能耗。
二、采用节能材料在既有公共建筑的内部空间改造中,应尽可能采用节能材料。
节能材料是指对能源的利用效率较高,能够降低能耗的建筑材料。
采用具有优良保温性能的隔热材料和隔热玻璃,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降低能耗。
还可以采用具有优良保湿性能的墙体材料和地板材料,以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减少能耗。
三、改进采光设计在既有公共建筑的内部空间改造中,应尽可能改进采光设计。
充足的自然采光是提高建筑节能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改进采光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室内照明的使用,降低能耗。
一种常见的采光改进方法是在建筑顶部设置天窗或采光罩,以增加自然光的入射。
还可以通过合理布局窗户和设置遮阳设施,以优化室内光照环境,减少照明能耗。
四、优化空调系统空调系统是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既有公共建筑的内部空间改造中,应尽可能优化空调系统。
一种常见的空调系统优化方法是对原有空调系统进行更新换代,采用更加节能高效的新型空调设备,以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比。
还可以采用智能控制技术,通过智能化的控制手段来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
既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节能方法

既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节能方法公共建筑的能耗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改造公共建筑的内部空间,降低能耗,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节能方法:1. 改善通风系统不合理的通风系统会浪费大量的能源。
通过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可以降低能耗。
例如,安装高效的空气过滤器,优化风道设计等等。
2. 采用太阳能光照控制系统太阳能光照控制系统可以自动控制室内光照,避免浪费不必要的能源。
这种系统可以通过感应器和传感器来实现,使室内光照和氛围更加温馨、舒适。
3. 改变室内照明更换LED灯和采用定时开关等技术可以降低能耗。
此外,最佳照明方案应该是根据室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照明方式,以增强室内的亮度和舒适度。
4. 合理利用被动太阳能在公共建筑中,可以利用被动太阳能收集器来吸收太阳能,进一步降低能耗。
被动太阳能收集器可以通过在墙上设置孔洞、门窗等方式来实现。
5. 采用绿色建筑材料是否采用绿色建筑材料直接影响到建筑能源的消耗。
绿色建筑材料通常采用环保、耐用的材料,比如,木材、砖头、石头等等。
采用更多的绿色建筑材料可以显著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
6. 最小化建筑外皮的热损失建筑外皮热损失是建筑能耗的一个主要来源。
为了降低外皮的热损失,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比如,采用双层窗户、壁厚加厚等。
此外,为了防止室内空气流失,采用材料密集的窗帘也可以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
7. 针对气候进行优化调整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所需的建筑能耗也不同。
对于公共建筑而言,优化调整建筑设计和装修可以更好地适应这些不同的气候条件。
例如,在寒冷的地区,应当考虑采用主动太阳能控制系统,以使室内环境更加温暖。
既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节能方法

既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节能方法随着全球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节能环保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既有的公共建筑空间进行节能改造显得尤为重要。
公共建筑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耗情况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整体能源消耗。
对于公共建筑内部空间进行节能改造是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就既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节能方法进行探讨。
1. 提高整体建筑能耗效率对于公共建筑内部空间的节能改造,关键在于提高整体建筑的能耗效率。
传统的公共建筑将主要的关注点放在外立面、空调、采光等外部因素上,而忽略了内部空间的节能设计。
改造的第一步是提高整体建筑的能耗效率,以减少能源的浪费。
在此方面,建筑材料的选择、隔热、隔音、通风等方面是关键。
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如保温隔热材料、节能玻璃、能源回收系统等,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
合理布局通风窗户、增加自然采光等措施也能帮助减少能源使用,提高整体建筑的能耗效率。
2. 使用节能照明设备在公共建筑的内部空间,照明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也是能源消耗的重要来源。
采用节能照明设备成为了提高公共建筑内部空间能耗效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LED照明、节能灯管、自动感应开关等技术的应用,能有效降低照明系统的能耗,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对于不同的使用场景,需要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照明方案,如使用环境感应灯、分区控制照明等手段,来实现照明的个性化管理,进一步减少照明能耗。
3. 优化空调系统空调系统是公共建筑内部空间的主要能源消耗设备之一,因此对于空调系统的节能改造显得尤为重要。
需要对现有空调系统进行全面的能效评估,了解其运行状况和能源消耗情况,以确定优化改造的重点和方向。
采用智能温控设备、变频空调、换热器等高效节能设备可以帮助减少空调系统的能耗。
合理设置空调系统的温度、湿度等参数,根据不同时间段、不同区域的需求进行合理调整,也可以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
4. 优化建筑布局和功能设计在公共建筑内部空间的节能改造中,优化建筑布局和功能设计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既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节能方法

既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节能方法
随着全球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公共建筑开始注重内部空间改造的节能方法。
下面我们就具体介绍几种相关的节能方法:
1. 优化采光设计
采光是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设计采光方案时,需要考虑建筑的朝向、周围的建筑物高度和造型、阳光照射的时间等因素。
在采光设计上,可以选择安装自动控制窗帘和调光灯等设备,以便在太阳照射较强时自动进行调节。
2. 加强隔热和保温
隔热和保温是改善公共建筑内部空气质量和节能的重要手段。
在内部空间改造中,可以采用各种隔热、保温材料和技术,如采用夹心隔热材料、外挂式隔热保温系统、空气层隔热保温系统等。
此外,在公共建筑的门窗、天花板、地面等部位也需要进行相应的隔热和保温设计。
3. 合理使用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是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中不可避免的部分。
在空调系统的设计和使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择高效的空调设备,二是注意空调的正常维护和保养,三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调节空调温度和风量,避免浪费能源。
此外,针对不同场合,还可以采用新风系统、地暖系统等更先进的空调技术。
4. 节约用水和用电
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中,还需要注意节约用水和用电。
在使用水和电时,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采用节水型厕所、低流量龙头、LED灯等,避免浪费和能源消耗。
总之,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节能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建筑和场合具体设计实施。
通过采用合理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可以有效提高公共建筑的能源利用率和节能效果,同时也能改善建筑内部的环境质量和使用体验。
既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节能方法

既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节能方法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大背景下,对于既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的节能改造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改善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和装修,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些既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节能方法,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1. 优化建筑采光和通风系统建筑的采光和通风系统对于节能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设计和改造,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可以通过增加窗户的数量和大小,选择透光性好的窗户材料,合理设置遮阳设施等方法来提高建筑的自然采光效果;通过设置通风口和排风系统,增加建筑的通风效果,减少空调的使用等方法来提高建筑的通风效果。
2. 采用节能材料和设备在既有公共建筑的内部空间改造中,选择节能材料和设备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选用隔热、隔音效果好的材料,选择节能型的照明设备和空调设备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3. 合理设计建筑的布局和功能分区在进行既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时,合理设计建筑的布局和功能分区也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优化建筑的功能分区和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建筑的自然条件,减少能源的消耗。
可以通过合理设计照明和空调系统的布局,降低能源的使用;通过合理设置建筑的功能分区,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等方法来改善建筑的节能效果。
4. 加强建筑的保温和隔热效果5. 强化建筑的管理和维护在进行既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后,强化建筑的管理和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维护体系,可以有效地延长建筑设施的使用寿命,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可以定期对建筑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加强对能源的监测和管理等方法来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能改造方案涉及围护结构、暖通空调系统、生活热水系统、照明系统、变配电系统、其它用能系统、楼宇自控系统、分项计量系统、运行管理和行为节能9个方面,按照节能诊断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节能改造方案。
关于印发《大型公共建筑低成本节能改造技术导则》的通知低成本节能改造推荐技术措施5.1 围护结构5.1.1 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宜采用节能效果明显且成本相对较低的改造措施,优先选用对环境影响小、工期短、工艺便捷的改造技术,尽量减少或避免湿作业施工。
宜同时进行空调及供暖系统的节能改造。
5.1.2 改造前应对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及构造节点等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重点部位和重点内容。
应优先考虑门窗部位的节能改造。
5.1.3 外门窗、透明幕墙、采光顶的改造需综合考虑安全、隔声、采光、通风、节能等性能要求。
1 当原门窗、透明幕墙、采光顶除热工性能外的其它功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可采用贴膜或涂膜等低成本技术提高热工性能,使夏季遮阳系数或表面温度降低值达到设计要求。
其要求参见附录A。
2 对无其它遮阳措施的南、西朝向外窗、透明幕墙、可采用安装活动外遮阳装置、增加内遮阳帘或其它合理的遮阳措施提高其夏季隔热性能。
对外窗采取遮阳措施时应尽可能减少其对采光的影响。
5.1.4 外门宜设置门斗等避风设施或采取其它减少冷风渗透的措施。
5.2 建筑用能设备5.2.1 常规用能设备的分类1 采暖、空调系统(自备冷热源设备、输配设备、末端设备)2 室内办公设备3 照明系统及设备4 综合服务用能设备1)通风设备(非空调区)2)给排水系统及用能设备3)电梯4)其它设备5.2.2 特殊用能设备的分类1 厨房用能设备2 信息中心用能设备3 其它设备5.2.3 用能设备低成本节能改造的基本条件1 主要用能设备应在使用年限内。
2 通过能源审计、能效检测评估,用能设备及系统能耗超出同类建筑参考能耗指标或设备及系统效率(如冷水机组COP值、冷冻水输送系数、冷却水输送系数、空调末端能效比等,见附录A-E)。
5.2.4 供冷、供热系统低成本节能改造的基本技术措施1 水系统1)空调系统应实施水力平衡调节,加装必要的调节阀部件、计量装置。
加装的设备及阀部件应进行水力计算,满足系统参数要求;2)实施建筑负荷和能耗监测,进行必要的负荷模拟;根据室外气象条件和室内负荷变化规律,完善冷站设备群控。
使冷量供应趋近合理,提高空调系统能效比;3)冬季供暖自备热源系统,宜根据室外气象条件和供热室温实施气候补偿自动调节热源供热量,燃气热源宜应用烟气冷凝热回收技术,根据建筑用途和热惰性选用供热分时分区控制技术;4)合理控制冷热源启停时间;5)空调系统应根据水泵测试数据,经详细测算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实施更换水泵或加装变频设备,冷冻(却)泵应注意冷水机组的保护要求,以防止机组频繁启动而造成的设备损害,变频设备须加装谐波处理装置;6)空调冷冻水泵和供热热水循环泵应分别设置,空调二次泵系统的二次泵及供热系统热水循环泵可加装变频设备,变频设备须加装谐波处理装置;7)在不影响制冷效果的情况下,适度提高冷冻水出水温度;8)冬季和过渡季节有供冷需求时,可采用冷却塔加板换系统进行免费供冷,但应做好防冻措施;9)加强末端用冷、用热设备的调节,风机盘管加设温控器和二通阀,散热器加设恒温阀,减少室内过冷或过热损失。
2 风系统1)空调通风系统应加装必要的阀部件,并应具备平衡调节功能,加装的设备及阀部件应进行相关设计计算,满足系统参数要求;2)空调通风系统应达到合理布局且应保证风量平衡的基本要求;3)按照室内人数和室外空气状况,合理控制新风量,充分、合理回收排风能量;4)热回收装置应有启动运行或旁通运行的控制。
当过渡季节或冬季利用新风供冷时,应自动打开旁通风道风阀,新风从旁通风道进入室内;5)空调供暖系统应根据风机测试数据,依据国家及北京市相关节能设计标准,详细核算后方可加装变频设备,同时变频设备须加装谐波处理装置;6)通过测试数据(风量、风速、风压、噪声等)判断风机运行参数不当的,在可调范围内可以调整风机传动皮带张紧度,降低风机电耗,提高风机运行效率;7)在空气调节系统中,内、外区宜分别设置分系统或末端装置,冬季和过渡季节应最大限度采用新风作自然冷源;8)全空气空调系统其空气处理机组的风机(非变风量系统),应根据系统运行参数及运行需求,采用变频自动调节风机转速。
5.2.5 照明设备低成本节能改造的基本技术措施本导则所述照明系统是指建筑物的室内照明、室内公共区照明、室外照明(包括景观照明、庭院照明、广告照明、航空障碍灯照明等)、应急照明和应急疏散指示等。
1 应采用高效节能型光源;2 选用配光曲线好、能效比高的灯具;3 采用电子式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代替传统电感式镇流器;4 改进不符合节电要求的灯具布置与控制方式;5 根据各区域照明系统特点,调整照明控制方式和运行时间;6 室外照明宜采用照度加时间程序控制,并具备随季节变化及时调整开/关灯时间的功能;7 室内门庭、厅堂等公共区照明宜采用照度加时间程序控制,随不同时段调整照明回路的开/关时间;8 室内走道或楼梯间照明应采用高效节能灯具,并选择声控、光控、红外控制等自动控制功能,节约照明用电,同时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9 卫生间的照明宜采用红外感应的方式进行控制,以达到节电的目的;10 采取有效措施抑制照明系统的谐波;11 定期清洁光源和灯具,具体维护周期应执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中对维护系数的规定;12 改造后各区域照度应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中规定值。
5.2.6 综合服务用能设备低成本节能改造的基本技术措施1 根据CO浓度或区域人员活动规律,调整通风系统控制策略;22 地下停车场排风系统,在满足各项规范的条件下,增设自动控制装置。
在非车辆出入高峰时段,采取间歇启停控制,或通过设置传感器信号自动启停排风设备;3 电开水器应加强外保温,避免散热损失,加装时钟控制器等措施降低运行电耗;4 具备改造条件的电梯、自动扶梯实施变频调速、能源再生技术等改造措施。
5.2.7 特殊用能设备低成本节能改造的基本技术措施1 采用高能效比的变频空调,降低信息中心专用空调的耗电量;2 根据就餐人数、烹调工艺科学确定厨房用能设备配置,与建筑主体共用空调通风系统时调整系统风量的匹配和平衡。
5.2.8 变配电系统1 在确保消防负荷、重要负荷用电的前提下,调整负载的供电模式,季节性负荷变压器在过渡季节时应退出运行,减少变压器的空载损耗;2 监测负荷三相是否平衡或基本平衡,如出现三相严重不平衡时,应对末端配电系统进行相序平衡调整;3 变电室的电容补偿柜应安装功率因数控制器,功率因数控制器应具有对功率因数检测和自动补偿的功能,补偿后的功率因数控制在0.9以上;4 应增加对谐波的监测手段,当谐波超过规范规定的上限值时,应增加对谐波抑制的设备;5 做好变压器周围的通风散热处理,降低变压器的负载损耗。
外围护结构和用能设备(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供应系统、供配电与照明系统)3.1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3.1.1 屋顶节能改造方案审查:①屋顶类型(坡屋面、平屋面);②采取的隔热措施;③热工性能指标(传热系数、热惰性系数)。
3.1.2 屋顶透明部分(天窗)节能改造方案审查:①窗框型材;②透明部分种类、规格;③热工性能指标(传热系数、遮阳系数);④屋顶透明部分(天窗)占屋顶总面积的比例。
3.1.3 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节能改造方案审查:①隔热类型(外保温、内保温和自保温等);②采取的隔热措施;③热工性能指标(传热系数、热惰性系数)。
3.1.4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和阳台门的透明部分)节能改造方案审查:①窗框型材;②玻璃种类、规格;③遮阳措施;④热工性能指标(气密性、中空露点、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⑤可开启面积。
3.2 设备节能更新改造3.2.1 暖通空调1、空调(采暖)系统冷热源审查。
(1)冷热源设备的性能系数(或能效比)应符合《细则》要求。
(2)冷热源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1)除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外,不得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调系统的热源:①以供冷为主,采暖负荷较小且无法利用热泵提供热源的建筑;②无集中供热与燃气源,用煤、油等燃料受到环保或消防严格限制的建筑;③夜间可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且蓄热式电锅炉不在昼间用电高峰时段启用的建筑;④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地区的建筑;⑤内、外区合一的变风量系统中需要对局部外区进行加热的建筑。
2)当选择水源热泵作为冷热源时,应确保所应用的水资源不会被破坏和污染,并提供证明。
3)当选择土壤源热泵作为冷热源时,应确保所应用的土壤资源不会被破坏和污染,并提供证明。
2、分户用冷计量和室内温度调控技术措施审查。
(1)采用集中供冷方式,冷冻水系统改造时应当安设分户用冷计量装置。
(2)采用集中供冷方式,节能改造后应当设置室内温度调控装置。
3、空调废热回收技术措施审查。
采用集中空调系统,并有稳定热水需求,建筑面积在一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应安装空调废热回收装置的技术措施。
3.2.2电气照明1、照明功率密度与照度值设计审查。
建筑不同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与照度值应符合《细则》要求。
2、照明光源、灯具及附属装置设计审查。
选用的光源、灯具及附属装置应符合《细则》要求。
3、用电分项计量技术措施审查。
应包括安装用电分项计量装置的技术措施。
3.3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节能计算工具应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鉴定认可。
四、节能率审查细则4.1 建筑能耗分析4.1.1 建筑能耗分析应包括建筑改造前3年的总能耗分析和分项能耗分析。
有单项改造的应对单项改造部分的能耗进行分析。
4.1.2 总能耗和分项能耗的计算方法应按照《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的要求进行。
4.1.3 能耗指标应包括总能耗、单位面积能耗和单项的节能率。
4.2 建筑测试与诊断4.2.1 室内环境审查浓度、室内新风风量测试记录,测试审查是否有建筑物室内的温湿度、CO2结果和诊断分析是否合理。
4.2.2 围护结构审查1、对涉及遮阳系数的改造需要提供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检测报告;2、对外窗改造的需提供外窗热工性能系数、气密性能检测报告;3、对于外墙、屋面保温的改造需提供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检测报告,对于外墙保温的改造需同时提供抽芯检测报告。
4、对遮阳构件的改造应提供综合遮阳系数计算报告。
4.2.3 空调系统审查1、审查是否有对空调系统现状(冷机实际运行COP、水系统供回水温度、水系统供回水温度一致性、水泵效率、冷却塔冷却性能、系统新风量、热回收装置性能、空气过滤器阻力和积尘情况等)进行测试与诊断;2、如调整设备(冷机、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空调机组、新风机组、风机盘管、换热器、热回收装置、多联机、单元式空调机和分体空调等)的控制方法、控制策略和运行规律时,需对调整前的控制方法、控制策略、运行规律及其诊断问题进行详细的描述;3、如采用改变设备运行策略的节能措施,在预评估阶段应提供改造前运行策略及正常使用情况下的系统COP检测报告,在测评阶段应提交物业管理关于设备运行策略的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