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限时作业4(含解析) 沪教版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含解析) 沪教版
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食物变质,动植物呼吸C.汽油挥发,蜡烛熔化D.瓷碗破碎,钢铁生锈2.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硫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3.下列广告用语从化学角度看,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霸王”牌厕所清洁剂,能清除所有污秽B.“雪山牌”矿泉水,真正的纯水C.“大自然”牌茶叶,真正的“绿色”饮品,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元素D.吸烟有害健康4.实验时,不能用做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A.集气瓶B.烧杯 C.量筒 D.试管5.量取7.0mL的石灰水,应选用的仪器是( )A.50mL量筒B.20mL量筒C.小试管D.10mL量筒6.如图,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B.C.D.7.在军事上的照明弹,常用的原料之一是( )A.磷B.镁C.铁D.蜡烛8.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则取用最少量是( )A.0.5mL B.1mL﹣2mL C.2mL﹣3mL D.3mL﹣4mL9.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上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加热时没有不时的上下移动试管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10.空气中氮气、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A.4:1 B.5:1 C.1:5 D.1:4二、非选择题(共70分)11.2005年3月29日,在京沪高速公路上,一辆载有氯气的槽罐车与一辆货车相撞,导致氯气泄漏,造成附近居民一些死亡.氯气是①一种黄绿色;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③能与水和金属反应;④也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用序号回答以下问题,属氯气物理性质的有__________;属氯气化学性质的有__________.12.取粉末状固体应用__________,而取块状固体可用__________ 夹取.从试剂瓶中倾倒液体到试管时,取下瓶塞,__________ 放在桌上,掌心向着__________,防止__________.1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①冰红茶;②洁净的空气;③碱式碳酸铜;④冰水混合物;⑤澄清石灰水;⑥二氧化碳;⑦碘酒;⑧液氧;(填序号)14.从冰箱中拿出一个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文物部门常把贵重的书画保存在充满氮气的密闭箱中,这是利用氮气__________ 而作保护气.15.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镁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2)加热碳酸氢铵:__________(3)加热铜绿__________.16.酒精灯是化学实验中用于__________ 的仪器,加热完毕后,不要用嘴吹灭,而要用__________ 熄灭,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试管夹应夹在__________,试管口不能朝向__________.17.某同学对课本加热铜绿的实验改为如图所示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2)铜在潮湿空气中,与氧气、水、二氧化碳常温下反应生成铜绿.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3)根据上述信息,铜在实验室该如何保存?__________(4)实验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5)实验结束后,应该先撤__________,后撤_____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__.18.在过滤的操作中,所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滤纸等,在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__________,防止__________.19.指出如图错误之处(1)__________(2)__________.20.某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如下内容:(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开一小块,投入水中,蜡烛会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__.(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你如何验证哪层温度最高?__________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__ 层温度最高.(3)通过以上探究活动,有何新的发现和收获?__________.21.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几种玻璃仪器或装置.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2)仪器B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来作反应容器.22.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哪些性质?试写出一种:__________.(3)若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_____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23.某同学用100ml的量筒量取34mL 的水,量取时视线没有保持水平,而是仰视,则量取的实际体积是__________34mL (填“>、<或=”)24.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一未知质量的烧杯,现用“↓”表示加砝码,“↑”表示减砝码,称量过程如图,(刻度为游码读数)砝码(g)50 20 20 10 5取用情况↓↑↓↓↓↑↓(1)该烧杯质量为__________.(2)若该同学砝码和烧杯在托盘上放反了,则烧杯实际质量为__________.25.在实验室里用于装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是__________,用来夹持试管的是__________,用来蒸发溶液的仪器是__________.26.国庆期间,北京市园林部门将在天安门广场摆放鲜花,测得这些绿色植物在晴天时,通常每天每平方米叶片约需吸收5g二氧化碳来进行光合作用.试计算在8天假期内(都为晴天)至少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叶片面积以30万平方米进行计算)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食物变质,动植物呼吸C.汽油挥发,蜡烛熔化D.瓷碗破碎,钢铁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水受热沸腾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食物变质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动植物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汽油挥发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瓷碗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钢铁生锈生成了一种红棕色的新物质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所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硫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根据空气的污染物解答,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解答】解: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氮气和水蒸气不污染空气;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但是不列入或者临时没列入检测范围之内而已.故选A.【点评】本题是考查空气的污染问题,提醒人们要时刻关注环境,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注意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只是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3.下列广告用语从化学角度看,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霸王”牌厕所清洁剂,能清除所有污秽B.“雪山牌”矿泉水,真正的纯水C.“大自然”牌茶叶,真正的“绿色”饮品,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元素D.吸烟有害健康【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酸的化学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烟的危害性及防治.【专题】生活实际型.【分析】A、任何清洁剂都不会清除所有污秽;B、矿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含有多种微量元素;C、茶叶也是物质,它肯定是由元素组成;D、禁止吸烟,吸烟会引发多种疾病.【解答】解:A、清洁剂不可能清除所有污秽;故A不正确.B、矿泉水不是纯水,它含多种矿物质,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故B不正确.C、茶叶也是物质,它肯定是由元素组成;故C不正确.D、吸烟会引发多种疾病,有损健康.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构成和组成,掌握物质的元素组成;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方法.4.实验时,不能用做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A.集气瓶B.烧杯 C.量筒 D.试管【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不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即不能在该仪器内进行化学反应,根据各种仪器的使用规则,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也可在集气瓶内进行一些简单的燃烧等实验;故选项错误;B、烧杯,可用于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故选项错误;C、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液体,不可用于反应容器;故选项正确;D、试管,可用于少量药品反应的反应容器,如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等;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量筒作为一种计量类仪器,只能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不可用作任何反应的容器.5.量取7.0mL的石灰水,应选用的仪器是( )A.50mL量筒B.20mL量筒C.小试管D.10mL量筒【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选用最接近液体体积的量筒.【解答】解:量取7.0mL石灰水,应选用10mL的量筒和滴管,故选D.【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6.如图,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B.C.D.【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蒸发与蒸馏操作.【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分析;B、根据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方法分析;C、根据蒸发皿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分析;D、根据用滴管滴加液体时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故A错误;B、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取液体体积时,仰视时则实际体积偏小,俯视时则实际体积偏大.故B错误;C、使用蒸发皿加热结束后,要用坩埚钳夹持取下蒸发皿,不要用手拿,以防烫伤手,故C 错误;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应深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壁,应悬空滴加,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在军事上的照明弹,常用的原料之一是( )A.磷B.镁C.铁D.蜡烛【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磷、镁、铁、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能用于制造照明弹,故选项错误.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造照明弹,故选项正确.C、铁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发出白光,不能用于制造照明弹,故选项错误.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不会发出白光,不能用于制造照明弹,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8.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则取用最少量是( )A.0.5mL B.1mL﹣2mL C.2mL﹣3mL D.3mL﹣4mL【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对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液体取用最少量的记忆考虑本题.【解答】解:为了节约药品,并能在实验过程中能看到明显的现象,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1~2 mL.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液体药品与固体药品的取用.解答此题时,一定要熟悉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9.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上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加热时没有不时的上下移动试管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是正确的;②加热前试管外壁上的水没有擦干,会造成试管的破裂;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会造成试管的破裂;④加热时没有不时的上下移动试管的说法是错误的;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会造成试管的破裂.【解答】解:①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用外焰,是正确的操作,不会造成试管的破裂.②试管外壁有水,容易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炸裂.③试管底部接触焰心因为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较低,使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炸裂试管.④加热时,可左右移动试管,不可上下移动,所以说法是错误的.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这样会使试管受热不均炸裂试管.所以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有:②③⑤.故选C【点评】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要先进行加热前的预热;②试管上不能有水珠;有水珠要擦干③试管夹夹在中上部;④手拿试管夹长柄;⑤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⑥用外焰给其加热;⑦加热时要来回晃动使受热均匀.10.空气中氮气、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A.4:1 B.5:1 C.1:5 D.1:4【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解答】解: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为78%,约为80%,氧气体积分数为21%约为20%,所以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1.故选A.【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分数和它们的体积比.二、非选择题(共70分)11.2005年3月29日,在京沪高速公路上,一辆载有氯气的槽罐车与一辆货车相撞,导致氯气泄漏,造成附近居民一些死亡.氯气是①一种黄绿色;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③能与水和金属反应;④也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用序号回答以下问题,属氯气物理性质的有①②;属氯气化学性质的有③④.【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定义分析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解: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的性质只物理性质,由题意可知,氯气的物理性质有①一种黄绿色;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由题意可知,氯气的化学性质有:③能与水和金属反应;④也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故答为:(1)①②;(2)③④.【点评】本题属于信息给予题,通过审题,提取有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学习新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12.取粉末状固体应用药匙,而取块状固体可用镊子夹取.从试剂瓶中倾倒液体到试管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上,掌心向着标签,防止瓶口处的残液留下腐蚀标签.【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固体药品、液体药品的常用的仪器和取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取粉末状固体应用药匙,而取块状固体可用镊子夹取.从试剂瓶中倾倒液体到试管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上,掌心向着标签,防止瓶口处的残液留下腐蚀标签.故答案为:药匙;镊子;倒;标签;瓶口处的残液留下腐蚀标签【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1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③④⑥⑧,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②⑤⑦①冰红茶;②洁净的空气;③碱式碳酸铜;④冰水混合物;⑤澄清石灰水;⑥二氧化碳;⑦碘酒;⑧液氧;(填序号)【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分析物质的类别.【解答】解:③碱式碳酸铜、④冰水混合物、⑥二氧化碳、⑧液氧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①冰红茶、②洁净的空气、⑤澄清石灰水、⑦碘酒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填:③④⑥⑧,①②⑤⑦.【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地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由多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14.从冰箱中拿出一个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文物部门常把贵重的书画保存在充满氮气的密闭箱中,这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或不活泼)而作保护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0.03%;从冰箱中拿出一个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解答】解:从冰箱中拿出一个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故答案为:水蒸气;化学性质稳定(或不活泼);【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用途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5.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镁在空气中燃烧:镁+氧气氧化镁(2)加热碳酸氢铵: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3)加热铜绿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连接起来)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镁+氧气氧化镁.(2)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3)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镁+氧气氧化镁;(2)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3)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能力,掌握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6.酒精灯是化学实验中用于加热的仪器,加热完毕后,不要用嘴吹灭,而要用灯帽熄灭,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处;,试管口不能朝向自己或他人.【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分析;根据加热试管内液体时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酒精灯是化学实验中用于加热的仪器,加热完毕后,不要用嘴吹灭,而要用灯帽熄灭;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处;试管口不能朝向自己或他人.故答案为:加热;灯帽;离试管口处;自己或他人.【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某同学对课本加热铜绿的实验改为如图所示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绿色粉末受热后变成黑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壁有水珠(2)铜在潮湿空气中,与氧气、水、二氧化碳常温下反应生成铜绿.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3)根据上述信息,铜在实验室该如何保存?密封保存(4)实验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的水倒流回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5)实验结束后,应该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这是为了防止水倒吸,炸裂试管.【考点】盐的化学性质;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1)根据碱式碳酸铜加热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2)根据碱式碳酸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3)根据铜会与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氧气反应而发生锈蚀进行分析;(4)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冷凝的水倒流回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4)根据熄灭酒精灯后试管内气压变小,石灰水会沿导管倒流入试管导致试管破裂解答.【解答】解:(1)碱式碳酸铜加热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铜是黑色固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观察到的现象为:绿色粉末受热后变成黑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壁有水珠;(2)碱式碳酸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为: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3)铜会与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氧气反应而发生锈蚀,所以铜在实验室应该密封保存;(4)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冷凝的水倒流回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4)熄灭酒精灯后试管内气压变小,石灰水会沿导管倒流入试管导致试管破裂.故答案为:(1)绿色粉末受热后变成黑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壁有水珠;(2)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3)密封保存;(4)防止冷凝的水倒流回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4)导管,酒精灯,防止水倒吸,炸裂试管.【点评】掌握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是解题的关键.18.在过滤的操作中,所用的仪器有漏斗、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滤纸等,在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滴飞溅.【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过滤操作所用仪器分析;根据玻璃棒的作用解答.【解答】解:在过滤操作中所需仪器:烧杯、玻璃棒、铁架台(铁圈)、漏斗等.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蒸发皿中的液体,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滴飞溅.故答案为:漏斗;搅拌;局部温度过高,液滴飞溅.【点评】过滤实验一定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原则,否则就会使过滤实验失败.19.指出如图错误之处(1)未用玻璃棒引流(2)漏斗的下端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新人教版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片区质量检查九年级化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I 选择题(本大题含1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各3分,共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D B B A D D C(本大题含7小题,除有说明外每空2分,共70分)11.(1)温室效应(2)(3)水可以分解得到氢气,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意思相近即可)。
12.(1)12(2)肥皂水(3)O2(或氧气)13.(1)Cu(或铜)(2)Fe+2HCl=FeCl2+H2↑(3)C+O2CO2;CO2+C2CO;4CO+Fe3O43Fe+4CO214.(1)③(2)都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或都是氧化反应,都是剧烈氧化,都会放出热量等合理答案均可15.(1)配制50g10%的氯化钾溶液,需要多少克氯化钾和多少毫升水?(2)①5 45②50mL16.(1)铁架台(2)DF(3)酒精灯 2KMnO4K2MnO4+MnO2 + O2↑试管外壁有水,加热前没擦干(或试管没有进行预热;加热时试管口朝上;加热过程中酒精灯的灯芯碰到试管壁;灼热的试管还没冷却就用冷水冲洗等合理答案均可)17.(1)2H2O22H2O+O2↑(2)A(3)双氧水的浓度会影响其分解速率(或双氧水浓度越大,分解速率越快)(4)用排空气法不能直接观察到试管中的气体是否收集满(或用排水法能直接观察到气体是否收集满等合理答案均可)(5)取两只大试管,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二氧化锰、氧化铜,再加入等质量同浓度的双氧水,用排水集气法各收集一小试管气体,比较哪个先收集满(意思相近即可,注意控制其他因素相同,仅催化剂不同)。
(6)催化剂的颗粒大小,或反应时的温度不同等合理答案均可。
18.(1)CaCO3+2HCl=CaCl2+H2O+CO2↑或6HCl+Fe2O3=2FeCl3+3H2O(2)原子(3)0 碳元素(或C)(4)设:需SiO2的质量为x---------------------------------1分SiO2+2C Si+2CO↑60 28x 7t×96%60:28= x: 7t×96% ------------------------------2分解得x=14.4t---------------------------------------2分答:需要SiO2的质量是14.4t。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第四次阶段考试数学试题20141226(附答案)$653057
九年级(上)数学第四次阶段考试题2014.12.26(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陈耀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各点中,在函数y =-6x 图象上的是( )A .(-2,-4)B .(2,3)C .(-1,6) D.⎝⎛⎭⎫-12,3 2.已知点P ⎝⎛⎭⎫-12,2在反比例函数y =kx (k ≠0)的图象上,则k 的值是( ) A .-12B .2C .1D .-13.如图,在大小为4×4的正方形网格中,是相似三角形的是( )① ② ③ ④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①和③D 、②和④4.已知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则它的底边a 上的高h 与底边a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5.如图,D 、E 分别是AB 、AC 上两点,CD 与BE 相交于点O ,下列条件中不能使ΔABE 和ΔACD 相似的是( )A 、∠B=∠CB 、∠ADC=∠AEBC 、BE=CD ,AB=AC D 、AD ∶AC=AE ∶AB 6、已知☉O 的半径OA=5,扇形OAB 的面积为15π,则所对的圆心角是( )A 、120°B 、72°C 、36°D 、60° 7.函数y =2x 与函数y =-1x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 )8.如图,已知DE ∥BC ,EF ∥AB ,则下列比例式中错误的是( )A 、AC AE AB AD = B 、FB EA CF CE =C 、BD AD BC DE = D 、CB CF AB EF =9.已知反比例函数y =ax(a ≠0)的图象,在每一象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 =-ax +a 的图象不经过(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10.如图,直线l 和双曲线y =kx(k >0)交于A ,B 两点,P 是线段AB 上的点(不与A ,B 重合),过点A ,B ,P 分别向x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是C ,D ,E ,连接OA ,OB ,OP ,设△AOC面积是S 1,△BOD 面积是S 2,△POE 面积是S 3,则( ) A .S 1<S 2<S 3 B .S 1>S 2>S 3 C .S 1=S 2>S 3 D .S 1=S 2<S 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1.如图所示的曲线是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支,点A 在此曲线上,则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第11题 第13题 第14题 12.在反比例函数xk y 2015-=图象的每一支曲线上,y 都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13.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斜边AB=2,∠A=45°,把△ABC 绕点B 顺时针旋转60°到△A′BC′的位置,则顶点C 经过的路线长为 . 14.如图,DE 与BC 不平行,当ACAB= 时,ΔABC 与ΔADE 相似。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2014_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限时作业4(含解析)沪教版
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九年级(上)化学限时作业一、选择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完全正确的是( )A.Na2CO3+2HCl=NaCl+CO2↑+H2OB.2NaOH+SO2=Na2SO4+H2OC.CO2+C 2COD.C+H2O=CO↑+H2↑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A+yB═mC+nD(x、y、m、n为化学计量数)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x+y=m+nB.A、B、C、D四种物质一定都是化合物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A和B的质量都为a g,充分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或等于2a g3.密闭容器内有X、O2、CO2、H2O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A.反应后X的质量为23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氧气、二氧化碳和水C.物质X只含有碳、氢元素D.物质X一定含碳、氢、氧元素4.一定质量的镁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MgO的质量:m2 gB.参加反应的Mg的质量:m1 gC.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m2﹣m1)gD.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比:5.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X的化学式为( )A.AgS B.Ag2O C.Ag2S D.Ag2O26.下列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H4+2O2CO2+2H2O B.C+2CuO2Cu+CO2↑C.Zn+Cu(NO3)2═Zn(NO3)2+Cu D.C+H20H2+CO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7.如图所示是某一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物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2)请写出上述变化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标出反应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该化学反应中不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__________(选填“原子”或“分子”),上述过程中的MnO2用作__________剂.(3)上述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可以和Fe(OH)2发生化合反应,尝试书写该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8.为测定锌铜合金中锌的含量,取该合金放入如图盛有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发生反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生成氢气的质量.(2)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9.金属的应用非常广泛,纯金属很难满足各种__________.因此,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制造出了具有__________的“新型金属”﹣﹣合金.10.金属钛(Ti)的合金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强度高等性能,所以,钛合金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及化学工业.工业上冶炼金属钛的过程是以钛矿石(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化学式为FeTiO3)、焦炭、氯气为原料,在高温条件下制取TiCl4,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FeTiO3+6C+7Cl22TiCl4+2X+6CO,然后用镁与TiCl4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金属钛和氯化镁.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价.(2)在制备TiCl4的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3)镁与Ti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九年级(上)化学限时作业(12.10)一、选择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完全正确的是( )A.Na2CO3+2HCl=NaCl+CO2↑+H2OB.2NaOH+SO2=Na2SO4+H2OC.CO2+C 2COD.C+H2O=CO↑+H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配平不完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B、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注明反应条件,反应物水是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一氧化碳、氢气后面不需要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H2O CO+H2.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A+yB═mC+nD(x、y、m、n为化学计量数)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x+y=m+nB.A、B、C、D四种物质一定都是化合物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A和B的质量都为a g,充分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或等于2a 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可能改变,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中和反应的反应物是酸与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化学反应的前后分子的总个数可能发生变化,故x+y不一定等于m+n,故说法错误;B、无法确定A、B、C、D四种物质是否都是化合物,故说法错误;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无直接关系,是否相等应依据具体的化学方程式的相关数值进行计算,故说法错误;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当A和B的质量均为ag时,且恰好反应时C和D的质量和也等于2ag,不恰好反应时C 和D的质量和应小于2ag,故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其它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3.密闭容器内有X、O2、CO2、H2O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A.反应后X的质量为23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氧气、二氧化碳和水C.物质X只含有碳、氢元素D.物质X一定含碳、氢、氧元素【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据此解答.【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故反应后23+80+2+2=X+32+46+29,X=0,故A错误;B、该反应的生成物质是二氧化碳和水,没有氧气,错误;C、X反应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2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7g×=3g,故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总和为12g+3g=15g<23g,说明X中含有氧元素,错误;D、根据C的分析可以知道,X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意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一定质量的镁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MgO的质量:m2 gB.参加反应的Mg的质量:m1 gC.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m2﹣m1)gD.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回答,镁在空气中燃烧是与氧气反应,反应后生成氧化镁,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反应的最后固体质量最终为m2g,该值即是氧化镁的质量,故说法正确;B、该反应的期初固体的质量即为镁的质量,所以为m1 g,故说法正确;C、由于氧化镁的质量等于镁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和,所以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m2﹣m1)g,故说法正确;D、由镁的燃烧的方程式为2Mg+O22MgO可知镁和氧气的质量比为=,利用BC 的结论可知镁和氧气的质量比==,故说法错误;故选ABC.【点评】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不能漏掉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特别是气体物质的质量.5.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X的化学式为( )A.AgS B.Ag2O C.Ag2S D.Ag2O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中生成物X的分子构成,根据分子的构成确定X物质的化学式.【解答】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g+2H2S+O2═2X+2H2O可判断反应前后Ag、H、S、O四种原子的个数分别为:反应前反应后Ag原子 4 0H原子 4 4S原子 2 0O原子 2 2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物质X的2个分子中含4个Ag原子、2个S原子,则每个X的分子由2个Ag原子、1个S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g2S;有以上推断可知:A、X的化学式不是AgS,故A错误;B、X的化学式不是Ag2O,故B错误;C、X的化学式应是Ag2S,故C正确;D、X的化学式不是Ag2O2,故D错误.故选C.【点评】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6.下列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H4+2O2CO2+2H2O B.C+2CuO2Cu+CO2↑C.Zn+Cu(NO3)2═Zn(NO3)2+Cu D.C+H20H2+CO【考点】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该反应的生成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B、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C、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D、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置换反应的特征(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两种,其中一种是单质和另一种是化合物)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7.如图所示是某一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物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6:1.(2)请写出上述变化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标出反应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该化学反应中不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原子(选填“原子”或“分子”),上述过程中的MnO2用作催化剂.(3)上述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可以和Fe(OH)2发生化合反应,尝试书写该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O2+2Fe(OH)2=2Fe(OH)3.【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化学式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化合价书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且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水分子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6×2:1×2=16:1,故填:16:1;(2)据图可知,该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在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是+1价,设氧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2+2x=0,解得x=﹣1,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故填:2H2O22H2O+O2↑,,原子,催化剂;(3)过氧化氢能与氢氧化亚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故填:H2O2+2Fe(OH)2=2Fe(OH)3.【点评】本题为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表示,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图示得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8.为测定锌铜合金中锌的含量,取该合金放入如图盛有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发生反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生成氢气的质量.(2)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1)根据锌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反应,所以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的质量就是氢气的质量进行解答;(2)根据氢气的质量求出该合金中锌的质量以及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进行解答.【解答】解:(1)依题意可得氢气的质量=342.10g+16.00g﹣357.70g=0.4g答:氢气的质量为0.4g(2)设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x.Zn+H2SO4 ═ZnSO4+H2↑65 216.00g×x 0.4gx=81.25%答: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81.25%.【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找出突破口,再结合方程式进行计算,可以得到问题答案.9.金属的应用非常广泛,纯金属很难满足各种特殊需要.因此,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制造出了具有金属特性的“新型金属”﹣﹣合金.【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专题】性质决定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纯金属和合金的性质差异及生产生活中人们对金属的新要求分析;【解答】解:金属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在某些领域,纯金属很难满足各种需要,如:制造飞机的金属材料,要有坚硬而轻的特点;用于切割的金属,需要有更大的硬度等,所以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制造出了具有金属特性的“新型金属”﹣﹣合金,它是由一种金属跟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合金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高、熔点低、耐腐蚀,具有更多优良特性,应用更广泛;故填:特殊需要;金属特性;【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纯金属和合金的性质差异及合金的优良特性.10.金属钛(Ti)的合金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强度高等性能,所以,钛合金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及化学工业.工业上冶炼金属钛的过程是以钛矿石(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化学式为FeTiO3)、焦炭、氯气为原料,在高温条件下制取TiCl4,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FeTiO3+6C+7Cl22TiCl4+2X+6CO,然后用镁与TiCl4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金属钛和氯化镁.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2)在制备TiCl4的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FeCl3.(3)镁与Ti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Mg Ti+2MgCl2.【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钛酸亚铁的化学式(FeTiO3)及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计算钛的化合价.(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求X的化学式;(3)根据题中信息结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析.【解答】解:(1)钛酸亚铁的化学式为FeTiO3,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因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设钛的化合价为x,则(+2)+x+(﹣2)×3=0,解得x=+4.故答案为:+4;(2)观察该反应2FeTiO3+6C+7Cl22TiCl4+2X+6CO,可知反应前铁原子是2个,钛原子是2个,氧原子是6个,碳原子是6个,氯原子是14个;反应后除2X外,钛原子是2个,氯原子是8个,碳原子是6个,氧原子是6个,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2X中应有6个氯原子和2个铁原子,因此X的化学式为FeCl3;故答案为:FeCl3;(3)根据题中信息,镁与TiCl4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金属钛和氯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Mg Ti+2MgCl2;故答案为:TiCl4+2Mg Ti+2MgCl2;【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以及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化学式的能力,难度不大.。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限时作业3(含解析) 沪教版
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九年级(上)化学限时作业一、选择1.如图所示对比实验主要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A.氧气 B.可燃物C.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D.以上都是2.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B.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C.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D.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3.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B.风助火威﹣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4.张贴明显的安全标志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措施,炸药厂应张贴的安全标志是( ) A.B.C.D.5.野炊结束后,同学们及时用沙土盖灭火堆,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A.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离B.撤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6.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C.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D.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7.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将5 g铁和5 g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 g,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C.5 g硫和5 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 gD.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8.下列实验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B.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C.干冰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D.稀盐酸滴加到盛放石灰石的烧杯中9.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O2B.Cl2C.O2D.N210.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反应可能是( )A.2CO+O22CO2 B.2H2+O22H2OC.CH4+2O2CO2+2H2O D.2Mg+O22MgO1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2P2O5B.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H2O2═H2O+O2C.赤铁矿炼铁主要原理:Fe2O3+3CO2Fe+3CO2D.烧碱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12.下列有关“2CO+O22CO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A.若56g CO参加反应,则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gB.若16g 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C.若10g CO2生成,则消耗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D.若5g CO和2g O2混合点燃,则CO2生成的质量一定是7g13.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用X来生成该阻燃剂的化学方程式为:X+2H2O2═Sb2O5+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 )A.SbO2B.Sb2O3 C.HSbO3D.H3SbO414.现将10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 A完全反应后生成8g C和4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A.1:1 B.2:1 C.4:1 D.5:115.在化学反应2A+B2=2C中,已知20g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g C.已知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20 B.32 C.48 D.96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九年级(上)化学限时作业(12.2)一、选择1.如图所示对比实验主要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A.氧气 B.可燃物C.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D.以上都是【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答】解:由装置可知,白磷与氧气充分接触,不同的是两块白磷的温度,一块在热水中,一块在冷水中,对比实验主要探究的燃烧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才能燃烧.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燃烧条件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2.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B.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C.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D.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答.【解答】解:A、图1中的热水既能够提高温度,又能够使白磷和氧气隔绝.不正确.B、图2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能够燃烧;而白磷换成红磷后,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不能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不能燃烧.不正确.C、图1中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不正确.D、图1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虽然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是也不能燃烧.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燃烧条件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3.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B.风助火威﹣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答】解:A、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添加可燃物,添加可燃物能够帮助燃烧,不是隔绝空气,解释不合理.B、风助火威的化学意思是增加空气的流动性,流动的空气能够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解释合理.C、釜底抽薪的化学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也说明了燃烧需要可燃物,解释合理.D、钻木取火的化学意思是摩擦可以生热,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可燃物就燃烧起来,解释合理.故选:A.【点评】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灭火的方法中,只要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4.张贴明显的安全标志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措施,炸药厂应张贴的安全标志是( ) A.B.C.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来考虑,并结合炸药厂应注意的事项来回答本题.【解答】解:炸药属于易爆物,炸药厂要严禁烟火以防发生爆炸.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中国节能标志,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野炊结束后,同学们及时用沙土盖灭火堆,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A.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离B.撤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灭火的方法有:与空气(或氧气)隔绝;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撤走可燃物.【解答】解:用沙土盖灭火堆,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没有撤离可燃物,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能改变,盖上沙土能够降低温度,但是不是主要原因.由分析可知,用沙土盖灭火堆,其主要灭火原理是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离.故选:A.【点评】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只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就可以实现灭火.6.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C.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D.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可以据此解答;B、发生火灾后,生成的高温二氧化碳和有毒的气体,这些气体的密度小,会浮在房间的上部,人若直立行走,会吸入更多有毒气体或因缺氧而发生危险,可以据此解答该题;C、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就会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可以据此解答该题;D、火灾可能引起停电,住宅楼有电梯的,乘电梯撤离是错误的做法,可以据此解答.【解答】解:A、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所以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故A方法正确;B、发生火灾后,生成的高温二氧化碳和有毒的气体,这些气体的密度小,会浮在房间的上部,人若直立行走,会吸入更多有毒气体或因缺氧而发生危险,所以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是正确的做法,故B方法正确;C、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就会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可以减少空气对流,而浇水可以降温,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故C方法正确;D、火灾可能引起停电,住宅楼有电梯的,乘电梯撤离是错误的做法,故D方法错误.故选D.【点评】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自救,掌握灭火的原理、自救措施等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意义重大.7.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将5 g铁和5 g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 g,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C.5 g硫和5 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 gD.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解答】解:A、5 g铁和5 g铜混合加热后,不是化学变化,就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故A错误;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一定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C、由化学方程式S+O2SO2可知,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2:32,是1:1,所以5 g硫和5 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 g,故C正确;D、镁条燃烧后增加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故选:C.【点评】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即质量守恒定律.在这里要注意“参加反应”这四个字的含义.8.下列实验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B.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C.干冰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D.稀盐酸滴加到盛放石灰石的烧杯中【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变化中物质质量的守恒,据此解答.【解答】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是化学变化,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干冰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是物理变化,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稀盐酸滴加到盛放石灰石的烧杯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完成此题的关键是抓住化学变化.9.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O2B.Cl2C.O2D.N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据此解答.【解答】解:NH4ClO4中含有N、H、Cl、O四种元素,则生成的物质也含有这些元素;A、CO2中含有碳元素,而NH4ClO4中不含有碳元素,故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碳,故A错误;B、NH4ClO4中含有Cl元素,故可能生成氯气,故B正确;C、NH4ClO4含有O元素,故可能生成氧气,故C正确;D、NH4ClO4含有N元素,故可能生成氮气,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0.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反应可能是( )A.2CO+O22CO2 B.2H2+O22H2OC.CH4+2O2CO2+2H2O D.2Mg+O22MgO【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反应的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存在相同的分子,所以该图示可以转化为据此对相关的反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存在相同的分子,所以该图示可以转化为,所以该反应的特点是两个化合物的分子(不同原子的个数比是1:1)和一个单质的分子化合成2个化合物的分子(原子的个数比是2:1);A、2CO+O22CO2符合两个化合物的分子(不同原子的个数比是1:1)和一个单质的分子化合成2个化合物的分子(原子的个数比是2:1);B、2H2+O22H2O是两种单质的分子发生的反应,故错误;C、CH4+2O2CO2+2H2O生成物是两种分子,故错误;D、2Mg+O22MgO,是两种单质的反应,故错误;故选A【点评】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掌握反应类型的判定方法.1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2P2O5B.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H2O2═H2O+O2C.赤铁矿炼铁主要原理:Fe2O3+3CO2Fe+3CO2D.烧碱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2.下列有关“2CO+O22CO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A.若56g CO参加反应,则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gB.若16g 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C.若10g CO2生成,则消耗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D.若5g CO和2g O2混合点燃,则CO2生成的质量一定是7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对于化学方程式 2CO+O22CO2表示的意义,则可知:在点燃的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解答】解:A、根据化学方程式意义可知,若56gCO参加反应,则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g,故说法正确.B、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因此若16g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故说法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若10gCO2生成,则消耗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故说法正确.D、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设和2g氧气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x:2g=56:32,解得x=3.5g,因此一氧化碳有剩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5.5g,故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含义方面的知识,应明确化学反应方程式所表示的宏观与微观意义.13.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用X来生成该阻燃剂的化学方程式为:X+2H2O2═Sb2O5+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 )A.SbO2B.Sb2O3 C.HSbO3D.H3SbO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比较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可以完成对X的化学式的推断.【解答】解:从X+2H2O2=Sb2O5+2H2O看,反应前有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Sb原子、4个H原子、7个O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在X中含有2个Sb原子、3个O原子,即其化学式为:Sb2O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化学式的推断,学生应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原子守恒来解答.14.现将10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 A完全反应后生成8g C和4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A.1:1 B.2:1 C.4:1 D.5:1【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物质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题意可知,反应物是A和B,生成物是C和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进而求出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解答】解: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g,故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10g:2g=5:1.故选D.【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15.在化学反应2A+B2=2C中,已知20g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g C.已知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20 B.32 C.48 D.96【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B2的质量,进而确定了B2和C的质量关系,然后依据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求解即可.【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0gA和B2充分反应生成30gC时参加反应的B2质量应为30g﹣20g=10g;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x,则2A+B2=2C32 2x10g 30g=解得x=48.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把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化学方程式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判断.。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限时作业1(含解析) 沪教版
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九年级(上)化学限时作业一、选择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2.空气能供动物呼吸,主要是因为它含有大量的(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D.二氧化碳3.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A.通常状态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C.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4.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淡蓝色的火焰D.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白烟5.下列试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发出大量的热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纯净氧气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B.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C.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就立即收集,防止生成的气体跑掉D.用高锰酸钾制取所需氧气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7.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A.都含有氧原子 B.都含有氧气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8.有关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本身质量不变 B.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C.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D.没有参加化学反应9.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A.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双氧水B.锥形瓶里加入高锰酸钾固体,分液漏斗里盛放蒸馏水C.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D.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一接触产生了气泡即可收集10.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D.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11.属于缓慢氧化的变化是( )A.木炭燃烧 B.食物腐败 C.蜡烛燃烧 D.汽油燃烧12.下列氧气的用途中是利用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这一性质的是( )①气焊②炼钢③医疗④潜水⑤火箭发射.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13.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所需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有__________(填字母);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必须考虑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2)MnO2在该反应中可以重复使用,理由是__________.(3)要制备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填字母).14.如图是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试管中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2)什么时候才能收集气体?__________;(3)停止加热前先将导管从水中移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九年级(上)化学限时作业(10.16)一、选择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因此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故选:B.【点评】本题很简单,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解答此类题的关健.2.空气能供动物呼吸,主要是因为它含有大量的(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D.二氧化碳【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能供动物呼吸.【解答】解:空气中的氧气能供动物呼吸.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氧气的用途.3.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A.通常状态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C.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可以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A、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描述的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液态氧可用作助燃剂描述的是氧气的用途,故选项错误;D、氧气的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4.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淡蓝色的火焰D.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白烟【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而不是淡蓝色的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5.下列试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发出大量的热【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纯净氧气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B.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C.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就立即收集,防止生成的气体跑掉D.用高锰酸钾制取所需氧气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为了收集的氧气更纯净,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B、为防止加热时试管内壁出现的小水珠流到试管底部将试管炸裂,因此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C、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的放出时开始收集,以防收集的氧气不纯;D、为防止冷水倒吸入热的试管,则在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解答】解:A、为了收集的氧气更纯净,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故做法正确;B、为防止加热时试管内壁出现的小水珠流到试管底部将试管炸裂,因此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故做法正确;C、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的放出时开始收集,以防收集的氧气不纯,故做法错误;D、为防止冷水倒吸入热的试管,则在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故做法正确.故选C.【点评】重在考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各注意事项,难度不大.7.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A.都含有氧原子 B.都含有氧气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因此制取氧气的物质中必须含有氧元素进行解答.【解答】解: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不能说都含有氧原子,故A错误;B、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三物质都是纯净物,都含有氧元素,不含氧气,故B错误;C、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三物质不含氧气,故不含氧分子,故C错误;D、三物质都含氧元素,所以可用于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故D正确.故选D.【点评】该题主要考查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8.有关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本身质量不变 B.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C.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D.没有参加化学反应【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解答】解: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称为催化剂.A.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C.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在某些反应中是加快反应速率的,在某些反应中是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D.催化剂参与了化学反应,只是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A.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双氧水B.锥形瓶里加入高锰酸钾固体,分液漏斗里盛放蒸馏水C.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D.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一接触产生了气泡即可收集【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根据发生装置的特点分析加入的药品;B、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特点分析判断;C、根据氧气的密度选择放置方式;D、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分析.【解答】解:A、该装置是固液在常温下产生氧气,所以使用的药品是双氧水和二氧化锰,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双氧水,故说法正确;B、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的装置,故说法错误;C、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为了防止氧气逸散,从水槽里盖上玻璃片取出后正放在桌面上,故说法错误;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收集,以防收集的氧气不纯,故说法错误;故选项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装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品及实验的注意事项,关键是明确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做出相应的判断.10.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D.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氧气供给呼吸、用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但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故选项说法正确.D、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注意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空气的成分、气体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1.属于缓慢氧化的变化是( )A.木炭燃烧 B.食物腐败 C.蜡烛燃烧 D.汽油燃烧【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比较缓慢的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解答】解:A、木炭燃烧属于剧烈氧化反应.B、食物腐败属于缓慢氧化.C、蜡烛燃烧属于剧烈氧化反应.D、汽油燃烧属于剧烈氧化反应.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看反应是否属于氧化反应并且分析反应是否剧烈,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2.下列氧气的用途中是利用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这一性质的是( )①气焊②炼钢③医疗④潜水⑤火箭发射.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考点】氧气的用途.【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由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①气焊、②炼钢、⑤火箭发射均是利用了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的性质;③医疗、④潜水均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13.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所需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有A和B(填字母);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必须考虑的是②③(填序号).(2)MnO2在该反应中可以重复使用,理由是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3)要制备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F→C或B→F→C(填字母).【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压轴实验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2)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及性质分析;(3)根据制取气体、干燥气体、收集气体的依据分析.【解答】解:(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方程式是:2H2O22H2O+O2↑;发生装置的特点属于“固液常温型”,故可选发生装置有A和B;收集气体的依据是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故选择②③;故答案为:2H2O22H2O+O2↑;A和B;②③;(2)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作为催化剂,改变了化学反应的速率,而二氧化锰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故MnO2在该反应中可以重复使用;故答案为: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3)A或B装置是用来制取氧气的装置,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来干燥气体,所以再通过浓硫酸把氧气干燥后再进行收集,由于要收集干燥的氧气,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F→C或B→F→C;故答案为:A→F→C或B→F→C.【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干燥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关键是明确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14.如图是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试管中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2)什么时候才能收集气体?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3)停止加热前先将导管从水中移出的原因是防止试管温度降低,试管内气压降低,水槽中的水倒流入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压轴实验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2)加热药品刚出来的气体中含有试管内的空气,立即收集,会造成收集的氧气不纯;(3)据停止加热时试管内的气压变化分析解答.【解答】解:(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2)加热药品刚出来的气体中含有试管内的空气,立即收集,会造成收集的氧气不纯,所以要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再收集;(3)停止加热前先将导管从水中移出是为了防止试管温度降低,试管内气压降低,水槽中的水倒流入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故答案为:(1)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2)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3)防止试管温度降低,试管内气压降低,水槽中的水倒流入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点评】了解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是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因素.。
福建省永定县高陂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限时训练化学试题(2014.9.22) 缺答案
高三(上)化学限时训练2014。
9.221.下列环境问题与化工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雾霾B.酸雨C.土地沙漠化D.温室效应2.在自然界中既能以游离态存在又能以化合态存在的元素是( ) A.钠B.硫C.氯D.钙3.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2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弱B.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保持不变C.在H2O2分解过程中,Fe2+和Fe3+的总量保持不变D.H2O2的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4、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A、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B、少量石膏加入豆浆中,能使豆浆凝结C、我国政府规定在食用盐中必须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KI)D、可通过食用铁强化酱油,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5.往氯化镁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类别的物质,不能产生Mg(OH)2的是( )A.单质B.氧化物C.碱D.酸6.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只有还原性的是()A.Na、Cl-、S2-B.Cl-、CO、Na+C.Fe3+、SO42-、NO3-D.Fe2+、O2、H2S7.下列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向AgC1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产生黑色沉淀:2AgC1(s)+ S2-=Ag2S(s) + 2C1-B.石灰乳中Ca(OH)2的电离:Ca(OH)2(s)Ca2++ 2OH-C.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 HCO3-+ Ca2++ OH-=CaCO3↓+ H2OD.Fe (OH)3胶体的制备:FeCl3+ 3H2O Fe (OH)3(胶体)+3HCl 8.为了除去氯化镁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过量的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的盐酸。
这种试剂是() A.氨水B.氢氧化钠C.碳酸镁D.碳酸钠9.实验室常利用以下反应制取少量氮气:NaNO2+NH4Cl===NaCl +N2↑+2H2O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每生成1 mol N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C.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D.NaNO2是氧化剂10.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金属钠投入蒸馏水2Na+2H2O=2 Na+ +2OH—+H2↑B.向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SO32—+2H+ =SO2↑+ H2O C.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少量氯气MnO2+4HCl = Mn2+ + 2Cl—+2H2O+Cl2↑D.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酸化的双氧水Fe2++2H++H2O2 = Fe3++2H2O 11.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②2A2++B2===2A3++2B-③2B-+Z2===B2+2Z-,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溶液中可发生:Z2+2A2+===2A3++2Z-B.Z2在①③反应中为还原剂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O4-〉Z2〉B2>A3+D.X2+是XO4-的还原产物12.下列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Mg2+、SO42-、CO32-B.Na+、NH4+、Cl-、OH-C.K+、[Al(OH)4]-、NO3-、Ba2+D.H+、Na+、HCO3-、SO42-13.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血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A.②③①④ B.①②③④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14.在2L 密闭容器中,(mol)010********* 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已知:K(300℃)>K(350℃),该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四次段
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九年级(上)第四次段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燃烧 B.矿石粉碎 C.铁丝弯曲 D.汽油挥发2.下列化学仪器名称的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坩锅钳B.封液漏斗 C.试管架D.集气平3.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液体取用C.量取液体D.过滤4.周杰伦在《菊花台》中唱道:“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随风飘散你的模样”…人在远处能闻到一缕香味是因为(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割的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5.我县被誉为“南方矿区”,已探明矿产资源36种,其中煤炭、石灰石等的储量和品位都比较高.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炭、石灰石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B.为让永定人民生活富裕,提倡全民挖煤C.煤炭、石灰石都是炼铁的主要原料D.为保护矿产资源,提倡依法合理开采6.正确描述实验现象是进行化学实验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铜绿受热分解,变成红色固体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二氧化碳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电解水时,收集到的氢气和氧气的气体质量比为1:27.每逢年末各种展销会就接踵而至,展销会上的商品要慎购,因为一些展品中可能含有会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的严重超标的甲醛(CH2O)等物质.下列有关甲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醛中含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B.甲醛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C.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16=30 gD.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8.“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9.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验证 B.提出假设 C.观察现象 D.做出结论10.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等.钛可以通过如下反应制得:TiCl4+2Mg═Ti+2MgCl2,此反应中镁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O→+2.则钛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 )A.O→+2B.+2→O C.+4→O D.+4→+2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7小题,共70分)11.从氮气、氧气、水蒸气、氖气四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1)能用于炼钢和医疗急救的是__________;(2)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是__________.(3)用于霓虹灯制造的是__________;(4)使放置在空气中的饼干变软的是__________.12.(14分)学习化学,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就能更深入地认识和方便地表示物质的组成与变化.(1)某同学绘制的知识间联系图(如图所示).其中②是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2)如图为某些元素和原子结构的部分信息.甲图所示元素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乙图所示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___,丙图所示的粒子可用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3)镁能在空气中燃烧,在烟花和照明弹中含有镁粉.镁在空气中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示,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①上述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化合”、“分解”或“置换”).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③根据上述变化的微观图示,可知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元素的种类 B.原子的质量 C.分子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13.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①澄清的河水是纯净物;②水体有自净能力,不会被污染;③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检验某水样是否为硬水.(3)有人说,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警示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治水体污染.请你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做法:__________.14.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了解金属的性质对科学合理地利用金属材料十分重要.下列是有关金属变化及其冶炼的实验与装置,请按要求填空:(1)实验Ⅰ中,容易生锈的是__________;中间试管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实验Il利用CO和Fe2O3模拟工业炼铁.①写出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②通过B装置可确定A中生成了新物质,实验中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③C处放置点燃的酒精灯是为了除去没有参加反应的C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④用16g含氧化铁70%的铁锈炼铁,理论上能得到铁的质量是__________.15.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若发现广口瓶内进水的体积远小于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写出一项即可).16.(16分)在化学实验室里,常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气体:(1)用KMnO4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所用的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从实验操作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2)实验室制取少量CO2时,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作发生装置,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如何检验D装置中是否已收集满CO2气体:__________.(3)如图是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图.试管中反应发生后,a处发生的变化现象是__________;b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的挡板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17.(14分)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落月,中国“玉兔”开始进行探月之旅(如图所示).(1)在对太空的探索过程中,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陨石坑中存在水银、甲炕、冰等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2)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3N2+4X,其中物质X是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3)制造“玉兔”时使用了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Cu﹣Zn).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为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200g黄铜样品平均分成四份,分别加入到一定量稀硫酸中,反应原理为:Zn+H2SO4=ZnSO4+H2↑.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见下表:样品第1份第2份第3份第4份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40.0 80.0 120.0 160.0产生气体质量(g)0.4 0.8 1.0 m①上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____;②在四份样品所做实验中,稀硫酸有剩余的是__________;③通过计算求出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九年级(上)第四次段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燃烧 B.矿石粉碎 C.铁丝弯曲 D.汽油挥发【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B、矿石粉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铁丝弯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汽油挥发是汽油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下列化学仪器名称的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坩锅钳B.封液漏斗 C.试管架D.集气平【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已有的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坩埚钳,故错误;B、分液漏斗,故错误;C、试管架,故正确;D、集气瓶,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仪器的名称的书写,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仪器的名称进行.要求注意专有名词的书写.3.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液体取用C.量取液体D.过滤【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分析解答;B、根据倾倒液体的方法分析解答;C、根据量取液体体积的方法分析解答;D、根据过滤的方法分析解答.【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周杰伦在《菊花台》中唱道:“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随风飘散你的模样”…人在远处能闻到一缕香味是因为(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割的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随风飘散你的模样”…人在远处能闻到一缕香味,是因为香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远处能闻到一缕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远处能闻到一缕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是可分割的无关,故选项错误.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远处能闻到一缕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D、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远处能闻到一缕香味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我县被誉为“南方矿区”,已探明矿产资源36种,其中煤炭、石灰石等的储量和品位都比较高.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炭、石灰石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B.为让永定人民生活富裕,提倡全民挖煤C.煤炭、石灰石都是炼铁的主要原料D.为保护矿产资源,提倡依法合理开采【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铁的冶炼;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化学与能源.【分析】根据已有的矿石燃料的燃烧以及与环境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煤炭、石灰石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正确;B、煤要合理开采,错误;C、煤炭、石灰石都是炼铁的主要原料,正确;D、为保护矿产资源,提倡依法合理开采,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石燃料的使用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6.正确描述实验现象是进行化学实验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铜绿受热分解,变成红色固体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二氧化碳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电解水时,收集到的氢气和氧气的气体质量比为1:2【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铜绿受热分解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铜绿受热分解,绿色粉末变为黑色,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故选项说法正确.D、电解水时,收集到的氢气和氧气的气体体积比为2:1,而非质量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铜绿的性质、电解水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7.每逢年末各种展销会就接踵而至,展销会上的商品要慎购,因为一些展品中可能含有会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的严重超标的甲醛(CH2O)等物质.下列有关甲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醛中含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B.甲醛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C.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16=30 gD.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表示解答;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甲醛是由甲醛分子构成的,故错误;B.根据甲醛的化学式可知,甲醛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2:16=6:1:8.故错误;C.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单位不是克;说法错误;D.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含义,解答时要注意理解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区别,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8.“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来解答.【解答】解:“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这样就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使火焰熄灭.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灭火原理和方法的掌握,有利于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9.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验证 B.提出假设 C.观察现象 D.做出结论【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根据题意,“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在提出假设、实验验证、观察现象、做出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实验的环节.A、“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提出假设,不是实验验证,故选项错误.B、“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提出假设,故选项正确.C、“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提出假设,不是观察现象,故选项错误.D、“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提出假设,不是做出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等.钛可以通过如下反应制得:TiCl4+2Mg═Ti+2MgCl2,此反应中镁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O→+2.则钛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 )A.O→+2B.+2→O C.+4→O D.+4→+2【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利用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TiCl4中Ti元素化合价.单质的化合价是0.【解答】解:TiCl4中Cl元素化合价为﹣1,设Ti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x+(﹣1)×4=0,解之得x=+4;由于单质的化合价是0,因此金属钛的化合价为0.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化合价计算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化合价利用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知识的应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7小题,共70分)11.从氮气、氧气、水蒸气、氖气四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1)能用于炼钢和医疗急救的是氧气;(2)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是氮气.(3)用于霓虹灯制造的是氖气;(4)使放置在空气中的饼干变软的是水蒸气.【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性质决定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氧气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能用于炼钢、气焊和医疗急救.(2)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无毒,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3)氖气属于稀有气体,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可用于霓虹灯制造.(4)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放置在空气中的饼干变软.故答案为:(1)氧气;(2)氮气;(3)氖气;(4)水蒸气.【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14分)学习化学,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就能更深入地认识和方便地表示物质的组成与变化.(1)某同学绘制的知识间联系图(如图所示).其中②是原子(填“分子”、“原子”或“元素”).(2)如图为某些元素和原子结构的部分信息.甲图所示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l,乙图所示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是8,丙图所示的粒子可用符号表示为Mg2+.(3)镁能在空气中燃烧,在烟花和照明弹中含有镁粉.镁在空气中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示,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①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填“化合”、“分解”或“置换”).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③根据上述变化的微观图示,可知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BD(填序号).A.元素的种类 B.原子的质量 C.分子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解答】解:(1)原子能形成离子、能构成分子,故②是原子,故填:原子;(2)铝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l,根据原子序数=原子的核电荷数,可知氧原子的核电荷数是8,丙图所示的粒子中质子数是12是镁元素,电子数是10,故该粒子是镁离子;答案:Al;8;Mg2+;(3)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是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元素的种类,原子的质量,原子的数目,分子的质量一定改变;答案:化合;2Mg+O22MgO;ABD.【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关系以及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行.13.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③(填序号);①澄清的河水是纯净物;②水体有自净能力,不会被污染;③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检验某水样是否为硬水.(3)有人说,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警示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治水体污染.请你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做法:洗菜水浇花.【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水的组成、污染分析判断;(2)根据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分析回答;(3)根据常见的节约用水的措施分析回答.【解答】解:(1)①澄清的河水可能含有可溶性的杂质,不一定是纯净物,故错误;②水体有一定的自净能力,过多的排放污染物会被污染,故错误;③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能防止水的污染,故正确.(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检验某水样是否为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的是硬水.(3)节约用水的做法有很多,例如:洗菜水浇花、洗衣水冲厕等.故答为:(1)③;(2)肥皂水;(3)洗菜水浇花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水的知识,难度不大,这一部分是中考常考的知识点,应加强有关水的知识的学习.14.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了解金属的性质对科学合理地利用金属材料十分重要.下列是有关金属变化及其冶炼的实验与装置,请按要求填空:(1)实验Ⅰ中,容易生锈的是第一支试管;中间试管的实验目的是证明铁生锈需要氧气.(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实验Il利用CO和Fe2O3模拟工业炼铁.①写出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2Fe+3CO2.②通过B装置可确定A中生成了新物质,实验中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C处放置点燃的酒精灯是为了除去没有参加反应的C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O22CO2.④用16g含氧化铁70%的铁锈炼铁,理论上能得到铁的质量是7.84g.【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已有的铁锈蚀的因素以及炼铁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铁元素质量守恒求算铁元素的质量即可.【解答】解:(1)据图可以看出,第一支试管中的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易生锈,中间的实验是想证明铁只与水接触不会生锈,从而证明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故填:第一支试管,证明铁生锈需要氧气;(2)①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Fe2O3+3CO2Fe+3CO2;②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填: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利用其可燃性点燃一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除去尾气,故填:2CO+O22CO2;④16g含氧化铁70%的铁锈含有铁元素的质量为:16g×70%×=7.84g,故填:7.84g.【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炼铁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结合图示以及有关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15.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P+5O22P2O5;(2)实验过程中,若发现广口瓶内进水的体积远小于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写出一项即可).【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空气与水.。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限时作业
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九年级(上)化学限时作业一、选择1.下列因素的改变,能显著改变气体体积的是( )A.微粒间的空隙 B.微粒的大小C.微粒的质量D.微粒的种类2.如图,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分界面,将其中1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的更快些.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 )A.体积小、质量小B.在不断运动C.相互之间有间隙D.随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3.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微粒体积变小B.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微粒在不断运动C.水蒸发为水蒸气,水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同种微粒性质相同D.1滴水中大约有1.7×1021个水分子﹣﹣微粒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4.下列有关“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A.物质是由微粒构成 B.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C.微粒之间有间隔D.任何微粒都不可再分5.如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A.水分子本身变大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D.水分子受热都跑到容器的一端6.下列与分子和原子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间没有空隙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微粒D.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保持不变7.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A.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B.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C.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8.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现象解释A 金秋季节,还未走进金阳县分子不停的运动青花椒林,就闻到青花椒香B 水沸腾后易把壶盖掀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C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间隔增大D 氢气与沼气都是清洁能源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也相似A.A B.B C.C D.D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0分)9.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2)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4)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10.把固体碘密封在一根长约10m的玻璃管内,用酒精灯微热玻璃管中盛有固体碘的一端,碘变成紫色蒸气,冷却后可观察到紫色的碘蒸气又变为紫黑色的固体碘.该实验主要说明:(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11.如图所示,在烧杯甲中装入蒸馏水,滴入两滴酚酞试液,得到无色溶液,在烧杯乙中装入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甲、乙罩在一起.几分钟后,发现甲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对上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__________.①甲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乙无关②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甲中的溶液接触,使溶液变红③乙中的浓氨水中有肉眼看不到的微粒逸出,有些微粒进入了甲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并使溶液变红④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九年级(上)化学限时作业(10.29)一、选择1.下列因素的改变,能显著改变气体体积的是( )A.微粒间的空隙 B.微粒的大小C.微粒的质量D.微粒的种类【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影响体积的因素有微粒的大小,微粒之间的距离以及所含微粒数等因素,对于气体来说,微粒本身大小远小于微粒间的距离.【解答】解:对于气体来说,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远大于分子本身的大小,分子本身可以忽略不计,决定气体体积的因素主要为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和分子间的空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把握好课本相关知识,是解答该题的关键.2.如图,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分界面,将其中1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的更快些.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 )A.体积小、质量小B.在不断运动C.相互之间有间隙D.随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特征进行分析,分子是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速率越快.【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浸在热水中的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的更快些.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随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由此可知:A、该对比实验不是主要说明微粒体积小、质量小,故A错误;B、该对比实验不是主要说明微粒在不断运动,故B错误;C、该对比实验不是主要说明微粒相互之间有间隙,故C错误;D、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微粒随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时很容易错选微粒在不断运动,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浸在热水中的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的更快些”.3.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微粒体积变小B.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微粒在不断运动C.水蒸发为水蒸气,水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同种微粒性质相同D.1滴水中大约有1.7×1021个水分子﹣﹣微粒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B、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水蒸发为水蒸气,水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是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同种微粒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D、1滴水中大约有1.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下列有关“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A.物质是由微粒构成 B.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C.微粒之间有间隔D.任何微粒都不可再分【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有的物质由离子构成,有点物质则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不断运动、微粒间存在间隙和很小不能用肉眼观察到的特点;构成物质的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又可以分成质子、中子和电子.【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和离子,它们都是肉眼看不到的微粒;故A 正确;B、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不断运动的特点,故B正确;C、构成物质的微粒间存在间隔,气态物质的微粒间间隔最大,固体物质的微粒间隔最小;故C正确;D、构成物质的微粒如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还可以再分成质子、中子和电子,因此,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再分;故D不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对构成物质的微粒进行基础考查,正确认识微粒的特性是利用微粒解释生活现象的基础.5.如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A.水分子本身变大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D.水分子受热都跑到容器的一端【考点】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阅读理解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水由液态煮沸后变成气态,水分子没变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解答】解:水是由液态煮沸后变成气体,水分子本身数量没有变,变化的实质是分子间隔由小变大,然后充满整个容器.故选B【点评】此题需要学生两方面的能力,一是了解液态与气体的实质,二是能读懂各选项的图示内涵,属基础知识考查题.6.下列与分子和原子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间没有空隙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微粒D.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保持不变【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微观模型的类比;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只有分子,还有原子和离子,进行解答;B、根据由分子的基本性质知,分子间是有间隔的进行解答;C、根据原子的定义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进行解答;D、根据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保持不变进行解答.【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只有分子,还有原子和离子,故A错误;B、由分子的基本性质知,分子间是有间隔,故B错误;C、原子的定义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C正确;D、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保持不变而不是分子,故D错误.故选:C.【点评】在学习中要注意物质的构成粒子、分子和原子的定义、本质区别、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及应用.7.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A.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B.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C.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具有微粒的特性:很小,不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间隙;物质状态变化则是由于分子间间隔大小的变化.【解答】解:A、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B、八月桂花飘香,是因为桂花香中含有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的香气.故选项解释正确;C、1滴水的体积已经很小了,而含有的水分子的数目又是这么多,说明了分子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D、水结成冰,是由于水分子的间隔发生变化,水分子没有停止运动.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现象解释分子不停的运动A 金秋季节,还未走进金阳县青花椒林,就闻到青花椒香B 水沸腾后易把壶盖掀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C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间隔增大D 氢气与沼气都是清洁能源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也相似A.A B.B C.C 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掌握分子具有四个特点:①体积很小、质量很小;②处于永恒运动之中;③分子之间有间隔;④同种物质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分子的性质不同.根据这四个特点分析即可.【解答】解:A、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所以,金秋季节,还未走进金阳县,青花椒林,就闻到青花椒香,故A正确;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体积不变,故B 错误;C、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受热时原子之间的距离增大,原子的体积没有变化,故C正确;D、氢气与沼气都是清洁能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也具有相似性,故D正确;故选B.【点评】熟练记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和特点;掌握利用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0分)9.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2)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4)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水分子之间间隙变小.【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定义和性质解答,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它在不断的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解答】解:(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2)水通电分解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故反应中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氧原子.(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分子不断运动,水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去了.(4)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物质的体积变小.故答为:(1)水分子;(2)氢原子和氧原子;(3)水分子是不断运动的;(4)水分子之间间隙变小.【点评】了解分子的性质和特征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要能根据分子的不同性质来解释不同的知识点.10.把固体碘密封在一根长约10m的玻璃管内,用酒精灯微热玻璃管中盛有固体碘的一端,碘变成紫色蒸气,冷却后可观察到紫色的碘蒸气又变为紫黑色的固体碘.该实验主要说明:(1)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2)微粒在不断运动且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3)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隔.【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弄清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及三态变化和微粒变化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所在;【解答】解:用酒精灯微热玻璃管中盛有固体碘的一端,碘变成紫色蒸气是碘的升华过程,该过程中体现了碘是由微粒构成,加热后温度升高导致微粒运动速度变快,碘由固态变为气态体现了微粒间间隔的变大;故答案为: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在不断运动且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隔;【点评】主要考查了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培养学生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常见的一些现象.11.如图所示,在烧杯甲中装入蒸馏水,滴入两滴酚酞试液,得到无色溶液,在烧杯乙中装入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甲、乙罩在一起.几分钟后,发现甲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对上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③④.①甲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乙无关②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甲中的溶液接触,使溶液变红③乙中的浓氨水中有肉眼看不到的微粒逸出,有些微粒进入了甲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并使溶液变红④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分析】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乙中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到烧杯中,部分氨气的分子跑到甲中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使酚酞变红,利用这些相关知识可解决此题.【解答】解:①甲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是乙中的氨气分子溶解在甲中形成了氨水,故此解释错误.②变红的原因是氨气分子的原因,大烧杯内壁无特殊微粒,故此解释错误.③此叙述正确叙述了氨气分子由乙扩散到甲的过程,故此解释正确.④使酚酞变红是碱性物质氨水的性质,此解释正确.故答案为:③④.【点评】此题是对分子扩散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氨气分子扩散的实质又较明确的认识,须知道知道分子扩散的过程,同时也要对氨气的性质有所了解,属于一道基础性实验题.。
福建省永定县高陂中学高三上学期限时训练化学试题(2014.10.20,无答案)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高三(上)化学限时训练2014.10.201.下列对于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的分析正确的是()A.对“地沟油”进行分馏可得到汽油B.PM 2.5、二氧化碳都属于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C.误食可溶性重金属盐后,应采取的有效应急措施是喝大量的豆浆或牛奶D.向煤中加入适量CaSO4,可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量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C.在50ml量筒中配置0.1000mol/L碳酸钠溶液D.金属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3.由碳原子构成的纳米碳管可以作为储存氢气的优良容器,其单层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 12 g纳米碳管中含有6.02 x 1021个碳原子B.纳米碳管不会与氧气反应C.纳米碳管与石墨互为同位素D.纳米碳管是一种无机化合物4、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合理的是()A.用加热NH4Cl的方法制氨气B.将CuSO4·5 H2 O置于蒸发皿中加热除去结晶水C.用金属钠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 D.用饱和FeCl3溶液和沸水反应制备Fe(OH)3胶体5.能用离子方程式CO32— +2 H+ = H2 O+CO2↑表示的反应是()A.纯碱溶液中加入浓盐酸B.小苏打溶液中加人稀硫酸C.石灰石溶于稀硝酸D.碳酸钾溶液中加入醋酸溶液6.今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若某溶液中有Fe2+、I-、Cl-共存,要除去I-而不影响Fe2+和Cl-,则可加入的试剂是()A.Cl2B.KMnO4C.FeCl3D.HCl7.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单质参加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1 g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N AC.在氨的催化氧化反应中,每转移1 mol电子生成4.48 L NO(标准状况)D.通过化学反应制得1 mol O2,转移电子的数目是4N A8.在pH=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Fe3+,K+,SO42-,I- B.Mg2+,NH4+,NO3-,Cl-C.Na+,K+,SO42-,Al(OH)4一D.Ba2+,Na+,NO3-,CO32-9.用下图所示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是()A .用甲图装置证明密度ρ(煤油)<ρ(钠)<ρ(水)B .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C .用丙装置检验SO 2具有漂白性D .用丁图装置比较NaHCO 3和Na 2CO 3的热稳定性10、使用新型电极材料,以N 2、H 2为电极反应物,以HCl -NH 4Cl为电解质溶液,可制造出一种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实现氮固定的新型燃料电池,原理如右图所示。
福建省永定县高陂中学高三上学期限时训练化学试题(2014.9.15,无答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高三(上)化学限时训练 2014.9.151.水解原理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用途。
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与盐类水解有关的是( )A .次氯酸钠常用作消毒剂B .FeCl 3用于印刷线路板C .热的纯碱溶液用于清洗油污D .氯化钠是氯碱工业的重要原料 2.洁净的空气是( )A .纯净物B .溶液C .化合物D .电解质 3.下列研究思路,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 A .研制不产生污染物的发动机 B .研制能减少污染的汽油 C .研究治理空气污染的方法 D .研究汽车尾气的处理方式4.钱逸泰教授等以CCl 4和金属钠为原料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属于胶体 B .制造过程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 .金属钠在反应过程中被氧化 D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5.空气和水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天然水中也溶有空气 B .海水含有多种金属元素 C .高空臭氧层保护地球生灵,低空臭氧有害人体健康D .273K 、l0lkPa ,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d:d (气态)>d (液态)>d (固态) 6.下列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用氯化铁溶液和沸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铁胶体Fe 3+ +3H 2O (沸水)= Fe(OH)3↓ +3H +B .氯气溶于水Cl 2 +H 2O = 2H + +Cl - + ClO -C .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 4溶液2Cu 2+ +2H 2O = 4H + +O 2 ↑+2CuD .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CaCO 3+ 2H + = Ca 2++ CO 2↑+H 2O 7、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的元素是( ) A 、氧 B 、氯 C 、硫D 、碳8.以下关于物质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碱都含氢元素 B .酸都含氧元素C .盐都含金属元素D .有机物都含碳、氢、氧元素9.一定条件下氨气和氧化铜可以发生如下反应:3222333NH CuO Cu N H O +++高温对此反应的分析合理的是( )A.CuO是氧化剂 B.该反应属置换反应C.反应体现了金属铜的还原性D.每生成1mol H2O 就伴随着1mol电子转移10.下列离子或分子在pH=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Na+、Cu2+、SO42—、NH3·H2O B.K+、Al3+、MnO4—、C2H5OHC. K+、Cl—、NO3—、Fe2+ D. Na+、NH4+、NO3—、CH3COOH11.下列对食品添加剂亚硝酸钠( NaNO2)性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NaNO2含有钠元素,焰色反应呈黄色B.NaNO2溶液呈碱性,可推知亚硝酸为弱酸C.NaNO2属于盐,其水溶液能与钾反应生成钠D.NaNO2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12、强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Fe2+、Cl—、SO42— B、K+、Na+、[Al(OH)4]—、NO3—C、Ba2+、Na+、NO3—、HCO3— D、 NH4+、Cl—、CO32—、SO32—13.下列离子或分子组中,能大量共存且满足相应要求的是()选项离子要求A Na+、Al3+、Cl-、SO42-逐滴滴加烧碱溶液先有沉淀产生,后沉淀消失B Fe3+、NO3—、I-、H+滴入KSCN溶液立即变血红色C NH4+、Al3+、SO42-、CH3COOH 滴加NaOH溶液立刻有气体产生D K+、[Al(OH)4]-、Cl-、NO3-c(K+)<C(Cl-)14.双氧水和漂白粉具有广泛用途。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限时作业 沪教版
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九年级(上)化学限时作业一、选择1.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森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线条中,可能是α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A.abcd B.abc C.bcd D.ad2.我国科学家成功用一种核内有4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铍原子来测定“北京猿人”的年龄,这种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 B.4 C.6 D.103.科学家发现月球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氦(He),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则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 B.2 C.3 D.44.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C.碳﹣12原子和碳一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D.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C.分子大,原子小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6.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B.C.D.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带电的微粒都称为离子B.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C.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8.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钙”应理解为( )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9.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10.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A.氧元素B.氧气 C.氧化物D.水1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 B.元素名称 C.元素符号 D.中子数12.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缺少或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的元素是( ) A.碘B.硒C.氟D.铁13.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耐高温,常用于制造业、航天领域.Si3N4中硅元素(Si)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414.下列含硫的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的是( )A.H2SO4 B.SO2C.S D.H2S15.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Cu B.O C.H2D.C60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16.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如332﹣中,字母前面的“3”表示__________,右下角的“3”表示__________,“﹣2”表示__________,“2﹣”表示__________;S2﹣中“2﹣”表示__________.17.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3)A和B两种粒子的__________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九年级(上)化学限时作业(11.12)一、选择1.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森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线条中,可能是α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A.abcd B.abc C.bcd D.ad【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现象考虑:大部分α粒子直接穿透过去,少部分α粒子发生了偏转,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解答】解:由于原子中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却很大,所以α粒子遇到原子核就会发生偏向,例如c和d.因为原子的核外电子质量很小,但所占的体积却很大,电子的质量小的可以忽略不计,所以α粒子可以直接穿过去,例如b.由于原子核外的电子质量很小,α粒子是直接穿过,且原子核带正电荷,α粒子也带正电荷,同性相斥,所以α是不可能向原子核靠近的,应该远离原子核,故a不是α粒子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现象,和出现该现象的原因.2.我国科学家成功用一种核内有4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铍原子来测定“北京猿人”的年龄,这种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 B.4 C.6 D.10【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依据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的等式解决即可.【解答】解:铍原子核内有4个质子和6个中子,根据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得,这种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6=10;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中的一些数量关系问题,此类题常常利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的等量关系;3.科学家发现月球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氦(He),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则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 B.2 C.3 D.4【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故则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4.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C.碳﹣12原子和碳一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D.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物质构成的基本粒子考虑;B、根据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变化情况考虑;C、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考虑;D、根据原子的结构考虑,注意氢原子的特殊性.【解答】解:A、有的物质是由分子直接构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有的物质是由离子直接构成,故A错;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故B正确;C、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碳﹣12原子和碳一13原子都是碳元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C错;D、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是质子、中子和电子,但有的原子没有中子,如氢原子,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分子和原子的特点、区别,了解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C.分子大,原子小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考虑;B、根据分子的定义考虑;C、根据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考虑;D、根据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考虑.【解答】解:A、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中子,故A错;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有的物质的分子比有的物质的原子大,有的物质的原子比有的物质的分子大,所以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故C错;D、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带了电荷变成离子了,故D 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熟悉离子的概念.6.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B.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为原子,故选项错误.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项错误.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为原子,故选项错误.D、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带电的微粒都称为离子B.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C.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带电的微粒有离子、原子核、质子和电子等,物理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解答】解:A、带电的微粒有离子、原子核、质子和电子等,离子是指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故A叙述错误;B、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微观上分子的种类不变,故B叙述正确;C、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故C叙述正确;D、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故D叙述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构成微粒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8.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钙”应理解为( )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碘”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钙、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9.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解答】解: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即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10.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A.氧元素B.氧气 C.氧化物D.水【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氧气的组成和质量守恒定律判断,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要制氧气原料中必须含有氧元素.【解答】解:A、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制氧气的原料中必须含有氧元素,故选项正确.B、制氧气可以用物理方法,也可以用化学方法,如用化学方法的话,原料中不一定含氧气,故选项错误.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可能用来制氧气,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均有可能,不一定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D、水中含有氧元素,可用来制氧气,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均有可能,不一定是水,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能从元素及元素守恒的角度进行分析解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 B.元素名称 C.元素符号 D.中子数【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知A为原子序数是16;B为元素名称硫;C为元素符号S;D为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6,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2.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缺少或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的元素是( ) A.碘B.硒C.氟D.铁【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分析】A、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硒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氟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少或过量均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正确.B、硒有防癌、抗癌作用,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故选项错误.C、氟能防治龋齿,缺乏易患龋齿,故选项错误.D、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掌握人体化学元素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3.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耐高温,常用于制造业、航天领域.Si3N4中硅元素(Si)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氮化硅(Si3N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氮元素显﹣3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x+(﹣3)×4=0,则x=+4价.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4.下列含硫的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的是( )A.H2SO4 B.SO2C.S D.H2S【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A、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2+x+(﹣2)×4=0,则x=+6,故错误.B、氧元素显﹣2价,设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y+(﹣2)×2=0,则y=+4,故正确.C、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S属于单质,故硫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错误.D、氢元素显+1,设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2+z=0,则z=﹣2,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即可.15.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Cu B.O C.H2D.C60【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说明是元素符号,还能表示一种物质说明该物质是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的,有金属、稀有气体、非金属固体单质.【解答】解:A、Cu表示铜元素、一个铜原子、铜这种物质,故A正确;B、O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不能表示物质,需在右下角放上数字2,故B 错;C、H2不能表示氢元素和氢原子,故C错;D、C60不能表示碳元素和碳原子,故D错.故选A.【点评】要知道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有:金属、稀有气体、非金属固体单质.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16.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如332﹣中,字母前面的“3”表示碳酸根离子的个数为3个,右下角的“3”表示一个碳酸根离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2”表示碳酸根显﹣2价,“2﹣”表示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S2﹣中“2﹣”表示硫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微粒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微粒中的原子个数,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进行解答.【解答】解:微粒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故字母前面的“3”表示碳酸根离子的个数为3个;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微粒中的原子个数,故332﹣中右下角的“3”表示一个碳酸根离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故332﹣中“﹣2”表示碳酸根显﹣2价;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332﹣中“2﹣”表示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S2﹣中“2﹣”表示硫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故答案为:碳酸根离子的个数为3个;一个碳酸根离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碳酸根显﹣2价;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硫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符号周围不同位置数字的含义,考查全面.17.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B和C;(3)A和B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离子(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为11,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核外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层上有1个电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2)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11,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核外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层上有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核内质子数,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B和C.(3)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于A、B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答案为:(1)11;;(2)B和C;(3)最外层电子数;(4)离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对元素的概念的理解、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
福建省永定县高陂中学高三上学期限时训练化学试题(2014.12.22,无答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高三(上)化学限时训练 2014.12.2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X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 3XO 4,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 ) A .HXB .H 2XC .XH 4D . XH 32.医学研究证明,用放射性135 53I 治疗肿瘤可收到一定疗效,下列有关135 53I 叙述正确的是( )A .135 53I 是碘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B .135 53I 是一种新发现的元素C .135 53I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ⅦA 族D .135 53I 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293.X 、Y 、Z 为短周期元素,这些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4、6,则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 .XYZB .X 3YZ 4C .X 2YZ 3D .XYZ 2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生成碱的金属元素都在ⅠA 族B .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ⅣA 族C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 .第二周期ⅣA 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5.已知同周期X 、Y 、Z 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 4>H 2YO 4>H 3ZO 4,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 .元素非金属性按X 、Y 、Z 的顺序减弱 B .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 、Y 、Z 的顺序减弱 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 、Y 、Z 的顺序增强 D .单质的氧化性按X 、Y 、Z 的顺序增强6.已知A2-、B-、C+、D2+、E3+五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它们对应的核电荷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A>B>C>D>E B.B>A>C>D>EC. E>D>C>B>A D.C>D>E>A>B7.含硒(Se)的保健品已开始进入市场。
已知硒与氧、硫同主族,与溴同周期,则下列关于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比硫强B.氢化物比HBr稳定C.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上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2SeO48.A、B为同主族的两元素,A在B的上一周期,若A的原子序数为n,则B的原子序数不可能为()A.n+8 B.n+16 C.n+18 D.n+329.A.B均为原子序数1—20的元素,已知A的原子序数为n,A2+离子比B2-离子少8个电子,则B的原子序数是 ( )A.n+4 B.n+6 C.n+8 D.n+1010、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化合物中呈+2价 B、单质能与水反应放出氢气C、镭比钙的金属性弱D、碳酸镭难溶于水11、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B+、cC2-、dD-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B>A>C>DB、原子序数d>c>b>aC、离子半径D->C2->B+>A2+D、离子的还原性D2->C-12.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Z一定是活泼的金属元素B.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C.1mol铁跟足量的Z单质化合时,转移的电子为2molD.Y的氢化物稳定性大于Z的氢化物13、化合物AB,其中A离子和B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A比B少4个,而次外层电子数则A比B多6个,则该化合物可以是()A、MgOB、CaSC、KFD、MgS14、甲、乙两种非元素:①甲比乙容易与H2化合;②甲原子能与乙的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
福建省永定县高陂中学高三上学期限时训练化学试题(2014.12.8,无答案)
高三(上)化学限时训练2014.12.8一、选题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开发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
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B.SiO2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水晶、玛瑙、水泥和瓷器都是硅酸盐制品D.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2.沉睡在海底8 000余年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被成功打捞。
南海一号中有大量瓷器,其成分是传统的硅酸盐产品。
下列试剂可以洗涤瓷器的是()A.热烧碱溶液B.氢氟酸C.烧碱熔融液D.纯碱溶液3.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纯铁不容易生锈②钠着火用水扑灭③铝在空气中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④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缺铁会引起贫血⑤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⑥KSCN溶液可以检验Fe3+A.①④⑤⑥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⑤⑥4.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②向Na[Al(OH)4]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③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氢氧化钠溶液;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5、A、B、C、D、E分别是Cu、Ag、Fe、Al、M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
已知(1)A、C均能与稀H2SO4反应放出气体;(2)B与D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单质D;(3)C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 (4)C、E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反应,由此可以推断A、B、C、D、E依次为( )A、Fe、Cu、Al、Ag、MgB、Al、Cu、Mg、Ag、FeC、Mg、Cu、Al、Ag、FeD、Mg、Ag、Al、Cu、Fe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大理石与盐酸反应:CaCO3+2H+=Ca2++H2O+CO2↑B、水玻璃中加入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C.在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Al3++3 OH-=Al (OH)3↓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2OH-+CO2=CO32-+H2O7.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3②(NH4)2SO3③Al2O3④Al(OH)3⑤Al⑥NaHSO4⑦AlCl3⑧Na2SiO3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⑦D.②③④⑤⑧8、在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右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6∶1 B.3∶1 C.2∶1 D.1∶2二、填空题9、在半导体工业中有这样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其中由粗硅制纯硅的常用方法为:Si(粗)+2Cl2=SiCl4SiCl4+2H2=Si(纯)+4HCl。
福建省永定县高陂中学高三上学期限时训练化学试题(2014.9.14,无答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高三(上)化学限时训练(1) 2014.9.15一.选择题:1、取一小块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钠先熔化②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得到浅黄色固体A.①②B.①②③C.①④⑤ D.①③④2.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改变, 不会引起产物种类变化的是()A.Na和O2 B.Ca(OH)2和CO2C.Fe和HCl D.C和O23.把4.6g钠投入到95.6g水中,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4.6% B.7.7% C.8.0% D.10%4.查阅资料发现,金属钠不仅能够跟氧气和水反应,还能跟很多种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其中包括与酒精在常温下反应,要研究金属钠和酒精反应的性质以及它与金属钠跟水反应的异同点,下列的研究方法中用不着的是()A.分类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比较法5.当不慎有大量Cl2逸出污染周围空气时,可以用浸有某种物质的一定浓度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该物质适宜采用的是 ( )A.NaOH B.NaCl C.Ca(OH)2 D.Na2CO36.矿泉水目前已成为人们常用的饮料,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矿泉水出售,为辨别真假,可用下列的一种化学试剂来鉴别,该试剂是( )A.酚酞试液 B.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7.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CuCl2B.FeCl2C.AlCl3D.FeCl38.右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
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
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A 、浓H 2SO 4B 、饱和NaCl 溶液C 、浓NaOH 溶液D 、H 2O 9.下列气体中,原子数目最多的是( ) A .1gH 2 。
福建省永定县高陂中学高三上学期限时训练化学试题(2014.11.24,无答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高三(上)化学第13周限时训练 2014.11.25(元素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化学与生活知识中叙述正确的是()A.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可作光导纤维B.目前,我国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是KIO3C.酸雨是指pH<7的雨水,主要由于空气中SO2含量偏高引起D.在空气质量日报中,CO2、SO2、氮氧化合物和可吸入颗粒含量均属于空气污染指数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下列分类合理的是()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④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⑤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A.①② B.②④ C.②⑤ D.④⑤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钠与水反应:2Na+2H2O = 2Na+ +2OH-+H2↑B.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铵溶液反应:Ba2++ SO42- = BaSO4↓C.硫化钠溶于水呈碱性:S2- + 2H2O H2S + 2OH-D.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Cl2+2Br-=2Cl-+Br24.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①无色溶液中:Al3+,Cl-,Na+,HCO3-,SO42-②使pH=11的溶液中:Na+,AlO2-,NO3-,S2-,SO32-③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Cl-,K+,SO42-④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中:Fe3+,MnO4-,Na+,SO42-⑤酸性溶液中:Fe2+,Al3+,NO3-,I-A.①②④B.①⑤C.②③④D.①②③5.现有下列六个转化,其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①SiO2→Na2SiO3;②SiO2→H2SiO3③CuSO4→Cu(NO3)2;;④CuO→Cu(OH)2;⑤Cl2→NaClO ⑥SO2→H2SO4A.①②⑥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6.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检验方法沉淀法显色法气体法定义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解反应中有颜色变化反应中有气体产生在中学化学中,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Fe3+—显色法B、SO42-—沉淀法 C、NH4+—沉淀法 D、OH-—显色法7、下列溶液中能用来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①澄清的石灰水②氯水③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④氯化钡溶液⑤品红溶液A.①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③D.②③④8.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
福建省永定县高陂中学高三上学期限时训练化学试题(2014.12.1,无答案)
高三(上)化学限时训练 2014.12.11.铁和铁合金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材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不锈钢比生铁抗腐蚀能力强B .铁轨焊接时可以用铝热反应的方法制取少量的铁C .以铁为阴极、铜片为阳极、硫酸铜为电镀液可以实现铁制品镀铜D .铁与稀硫酸反应,铁与浓硫酸不能反应2.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Na 2O 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 .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 2O 3制备AlC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 .实验室用NH 4Cl 和Ca(OH)2制备NH 33.实验室利用以下反应制取少量氮气:NaNO 2+NH 4Cl===NaCl +N 2↑+2H 2O ,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NO 2发生氧化反应B .NH 4Cl 中的氮元素被还原C .N 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 .每生成1 mol N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4.化学与生活、科学、技术、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废弃的金属、纸制品、塑料、玻璃均是可回收利用的资源B .酒精可用来消毒是由于其具有强氧化性C .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m 的细颗粒物,这些细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混合物具有丁达尔效应D .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5.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久置的浓硝酸略显黄色 4HNO 34NO 2↑+O 2↑+2H 2O B .S 在足量的O 2中充分燃烧,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S+O 2 SO 2 C .SO 2通入Ba(NO 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Ba 2++H 2O+SO 2=BaSO 3↓+2H +D .向AgC1悬浊液中滴加Na 2S 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 2AgC1(s) +S 2-=Ag 2S(s)+2C1-6.五种常见物质X 、Y 、Z 、E 、F 均含有同一元素M ,已知Y 是单质,Z 是NO (一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 .X 可能是一种氢化物B .M 可能是金属C .E 可能是一种有色气体D .x→y 可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7.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福建省永定县高陂中学高三上学期限时训练化学试题(2014.11.17,无答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高三(上)化学限时训练2014.11.17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S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退色是因为SO2具有氧化性B、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C、SO2能使FeCl3溶液、酸性KMnO4溶液迅速退色D、少量SO2通入饱和CaCl2溶液中能产生白色沉淀2、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变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D、反应CuSO4+H2S CuS↓+H2SO4能够进行,说明硫化铜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3、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像相符合的是()A、NaHSO3粉末加入HNO3溶液中B、H2S气体通入氯水中C、NaOH溶液滴入Ba(HCO3)2溶液中D、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4、在含有FeCl3和BaCl2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未见红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A、白色沉淀是BaSO3B、白色沉淀是BaSO4C、白色沉淀BaSO3和S的混合物D、FeCl3被SO2还原为FeCl25、卤素X2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A和B两种盐,若在A盐溶液中加入另一种卤素Y2的溶液,又可生成X2,且X2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则X2和Y2分别是()A、I2、Cl2B、Br2、Cl2C、Br2、I2D、Cl2、Br26、已知Br2+2NaOH NaBr+NaBrO+H2O。
用溴水作试剂,可以将下列各组中的液体鉴别出来的是()A、水、汽油、酒精B、汽油、酒精、NaOH溶液C、AgNO3溶液、NaOH溶液、KI溶液D、NaCl溶液、NaBr溶液、KI溶液SO3、)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加热时放出的7、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H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退色;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福建省永定县高陂中学高三上学期限时训练化学试题(2014.11.17,无答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高三(上)化学限时训练 2014.11.17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S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退色是因为SO2具有氧化性B、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C、SO2能使FeCl3溶液、酸性KMnO4溶液迅速退色D、少量SO2通入饱和CaCl2溶液中能产生白色沉淀2、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变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D、反应CuSO4+H2S CuS↓+H2SO4能够进行,说明硫化铜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3、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像相符合的是()A、NaHSO3粉末加入HNO3溶液中 B、H2S气体通入氯水中C、NaOH溶液滴入Ba(HCO3)2溶液中 D、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4、在含有FeCl3和BaCl2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未见红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A、白色沉淀是BaSO3 B、白色沉淀是BaSO4C、白色沉淀BaSO3和S的混合物 D、FeCl3被SO2还原为FeCl25、卤素X2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A和B两种盐,若在A盐溶液中加入另一种卤素Y2的溶液,又可生成X2,且X2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则X2和Y2分别是()A、I2、Cl2B、Br2、Cl2C、Br2、I2D、Cl2、Br26、已知Br2+2NaOH NaBr+NaBrO+H2O。
用溴水作试剂,可以将下列各组中的液体鉴别出来的是()A、水、汽油、酒精B、汽油、酒精、NaOH溶液C、AgNO3溶液、NaOH溶液、KI溶液 D、NaCl溶液、NaBr溶液、KI溶液7、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H2SO3、)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退色;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九年级(上)化学限时作业一、选择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完全正确的是( )A.Na2CO3+2HCl=NaCl+CO2↑+H2OB.2NaOH+SO2=Na2SO4+H2OC.CO2+C 2COD.C+H2O=CO↑+H2↑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A+yB═mC+nD(x、y、m、n为化学计量数)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x+y=m+nB.A、B、C、D四种物质一定都是化合物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A和B的质量都为a g,充分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或等于2a g3.密闭容器内有X、O2、CO2、H2O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A.反应后X的质量为23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氧气、二氧化碳和水C.物质X只含有碳、氢元素D.物质X一定含碳、氢、氧元素4.一定质量的镁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MgO的质量:m2 gB.参加反应的Mg的质量:m1 gC.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m2﹣m1)gD.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比:5.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X的化学式为( )A.AgS B.Ag2O C.Ag2S D.Ag2O26.下列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H4+2O2CO2+2H2O B.C+2CuO2Cu+CO2↑C.Zn+Cu(NO3)2═Zn(NO3)2+Cu D.C+H20H2+CO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7.如图所示是某一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物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2)请写出上述变化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标出反应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该化学反应中不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__________(选填“原子”或“分子”),上述过程中的MnO2用作__________剂.(3)上述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可以和Fe(OH)2发生化合反应,尝试书写该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8.为测定锌铜合金中锌的含量,取该合金放入如图盛有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发生反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生成氢气的质量.(2)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9.金属的应用非常广泛,纯金属很难满足各种__________.因此,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制造出了具有__________的“新型金属”﹣﹣合金.10.金属钛(Ti)的合金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强度高等性能,所以,钛合金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及化学工业.工业上冶炼金属钛的过程是以钛矿石(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化学式为FeTiO3)、焦炭、氯气为原料,在高温条件下制取TiCl4,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FeTiO3+6C+7Cl22TiCl4+2X+6CO,然后用镁与TiCl4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金属钛和氯化镁.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价.(2)在制备TiCl4的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3)镁与Ti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九年级(上)化学限时作业(12.10)一、选择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完全正确的是( )A.Na2CO3+2HCl=NaCl+CO2↑+H2OB.2NaOH+SO2=Na2SO4+H2OC.CO2+C 2COD.C+H2O=CO↑+H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配平不完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B、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注明反应条件,反应物水是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一氧化碳、氢气后面不需要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H2O CO+H2.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A+yB═mC+nD(x、y、m、n为化学计量数)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x+y=m+nB.A、B、C、D四种物质一定都是化合物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A和B的质量都为a g,充分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或等于2a 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可能改变,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中和反应的反应物是酸与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化学反应的前后分子的总个数可能发生变化,故x+y不一定等于m+n,故说法错误;B、无法确定A、B、C、D四种物质是否都是化合物,故说法错误;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无直接关系,是否相等应依据具体的化学方程式的相关数值进行计算,故说法错误;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当A和B的质量均为ag时,且恰好反应时C和D的质量和也等于2ag,不恰好反应时C 和D的质量和应小于2ag,故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其它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3.密闭容器内有X、O2、CO2、H2O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A.反应后X的质量为23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氧气、二氧化碳和水C.物质X只含有碳、氢元素D.物质X一定含碳、氢、氧元素【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据此解答.【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故反应后23+80+2+2=X+32+46+29,X=0,故A错误;B、该反应的生成物质是二氧化碳和水,没有氧气,错误;C、X反应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2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7g×=3g,故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总和为12g+3g=15g<23g,说明X中含有氧元素,错误;D、根据C的分析可以知道,X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意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一定质量的镁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MgO的质量:m2 gB.参加反应的Mg的质量:m1 gC.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m2﹣m1)gD.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回答,镁在空气中燃烧是与氧气反应,反应后生成氧化镁,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反应的最后固体质量最终为m2g,该值即是氧化镁的质量,故说法正确;B、该反应的期初固体的质量即为镁的质量,所以为m1 g,故说法正确;C、由于氧化镁的质量等于镁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和,所以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m2﹣m1)g,故说法正确;D、由镁的燃烧的方程式为2Mg+O22MgO可知镁和氧气的质量比为=,利用BC 的结论可知镁和氧气的质量比==,故说法错误;故选ABC.【点评】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不能漏掉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特别是气体物质的质量.5.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X的化学式为( )A.AgS B.Ag2O C.Ag2S D.Ag2O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中生成物X的分子构成,根据分子的构成确定X物质的化学式.【解答】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g+2H2S+O2═2X+2H2O可判断反应前后Ag、H、S、O四种原子的个数分别为:反应前反应后Ag原子 4 0H原子 4 4S原子 2 0O原子 2 2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物质X的2个分子中含4个Ag原子、2个S原子,则每个X的分子由2个Ag原子、1个S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g2S;有以上推断可知:A、X的化学式不是AgS,故A错误;B、X的化学式不是Ag2O,故B错误;C、X的化学式应是Ag2S,故C正确;D、X的化学式不是Ag2O2,故D错误.故选C.【点评】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6.下列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H4+2O2CO2+2H2O B.C+2CuO2Cu+CO2↑C.Zn+Cu(NO3)2═Zn(NO3)2+Cu D.C+H20H2+CO【考点】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该反应的生成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B、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C、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D、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置换反应的特征(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两种,其中一种是单质和另一种是化合物)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7.如图所示是某一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物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6:1.(2)请写出上述变化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标出反应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该化学反应中不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原子(选填“原子”或“分子”),上述过程中的MnO2用作催化剂.(3)上述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可以和Fe(OH)2发生化合反应,尝试书写该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O2+2Fe(OH)2=2Fe(OH)3.【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化学式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化合价书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且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水分子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6×2:1×2=16:1,故填:16:1;(2)据图可知,该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在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是+1价,设氧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2+2x=0,解得x=﹣1,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故填:2H2O22H2O+O2↑,,原子,催化剂;(3)过氧化氢能与氢氧化亚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故填:H2O2+2Fe(OH)2=2Fe(OH)3.【点评】本题为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表示,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图示得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8.为测定锌铜合金中锌的含量,取该合金放入如图盛有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发生反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生成氢气的质量.(2)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1)根据锌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反应,所以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的质量就是氢气的质量进行解答;(2)根据氢气的质量求出该合金中锌的质量以及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进行解答.【解答】解:(1)依题意可得氢气的质量=342.10g+16.00g﹣357.70g=0.4g答:氢气的质量为0.4g(2)设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x.Zn+H2SO4 ═ZnSO4+H2↑65 216.00g×x 0.4gx=81.25%答: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81.25%.【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找出突破口,再结合方程式进行计算,可以得到问题答案.9.金属的应用非常广泛,纯金属很难满足各种特殊需要.因此,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制造出了具有金属特性的“新型金属”﹣﹣合金.【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专题】性质决定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纯金属和合金的性质差异及生产生活中人们对金属的新要求分析;【解答】解:金属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在某些领域,纯金属很难满足各种需要,如:制造飞机的金属材料,要有坚硬而轻的特点;用于切割的金属,需要有更大的硬度等,所以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制造出了具有金属特性的“新型金属”﹣﹣合金,它是由一种金属跟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合金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高、熔点低、耐腐蚀,具有更多优良特性,应用更广泛;故填:特殊需要;金属特性;【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纯金属和合金的性质差异及合金的优良特性.10.金属钛(Ti)的合金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强度高等性能,所以,钛合金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及化学工业.工业上冶炼金属钛的过程是以钛矿石(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化学式为FeTiO3)、焦炭、氯气为原料,在高温条件下制取TiCl4,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FeTiO3+6C+7Cl22TiCl4+2X+6CO,然后用镁与TiCl4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金属钛和氯化镁.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2)在制备TiCl4的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FeCl3.(3)镁与Ti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Mg Ti+2MgCl2.【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钛酸亚铁的化学式(FeTiO3)及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计算钛的化合价.(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求X的化学式;(3)根据题中信息结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析.【解答】解:(1)钛酸亚铁的化学式为FeTiO3,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因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设钛的化合价为x,则(+2)+x+(﹣2)×3=0,解得x=+4.故答案为:+4;(2)观察该反应2FeTiO3+6C+7Cl22TiCl4+2X+6CO,可知反应前铁原子是2个,钛原子是2个,氧原子是6个,碳原子是6个,氯原子是14个;反应后除2X外,钛原子是2个,氯原子是8个,碳原子是6个,氧原子是6个,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2X中应有6个氯原子和2个铁原子,因此X的化学式为FeCl3;故答案为:FeCl3;(3)根据题中信息,镁与TiCl4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金属钛和氯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Mg Ti+2MgCl2;故答案为:TiCl4+2Mg Ti+2MgCl2;【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以及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化学式的能力,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