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生活方式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呈“年轻化”

合集下载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与知识普及调查报告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与知识普及调查报告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与知识普及调查报告作者:陈斌(陈艳华.刘泽辉.郭晓勇.滕运峰.李军)指导老师:李庆利一、调查的背景、意义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经严重危害到了我们人类的生命健康,由于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来说,心脑血管疾病更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

虽然目前的医学已经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了一定的治疗手段,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现在,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我们健康的头号杀手。

心脑血管疾病有着自己的发病特征,那就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以及多并发症。

在我国,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已经达到了2.7亿人之多。

近几年我国患心脑血管病人群日趋增多,且趋于年轻化,据专家统计死于心脑血管病人数达1200万。

心脑血管病早期防治研究在世界医学尚是空白,心脑血管疾病经医院检查出来已经成器质病变。

西医在治疗心脑血管病也是缓解不能根治。

早期心脑血管病,中医通过四诊即诊断出来。

《难经》说“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古代医学家认为,脸部五色反应脏腑功能盛衰,《素问.经络论》说:“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中医四诊起源于战国时期,发展汉唐,成熟于明清。

“有诸内必形诸外”现代美容界认为,紫外线对人体危害,造成色素沉着,红血丝,大红脸等。

在我国众多的死亡病例中,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高达300万人,已经超多了死亡总数的50%,并且在众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幸存者中,有75%的患者已经丧失了运动能力,并且有超过40%的患者成为了重残患者。

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率也非常的高。

脑中风患者在出院后一年内复发的人超过了30%,出院后五年内复发的患者超过了55%。

并且由于我国目前的医疗状况,脑中风患者的复发率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1倍之多。

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及时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普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让它不再危害到我们的身体健康,由此,也引开了此次调查的必要性。

二、调查地点北方以辽宁省沈阳市为例,南方以浙江沿海城市为例。

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致残率高的疾病。

一旦得上这类疾病,自己很难生活自理,给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病人自己也常常因为拖累了家人,心情不畅,反而影响了疾病的治疗。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无论是从经济角度、家庭角度,还是从健康角度来讲,唯有预防才是万全之策,高明之举。

早一日预防,早一点安心。

我国每年大约有260多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由于该病是因血液的病变所引起,它对人体的损害是隐秘的、逐渐的,全身性的,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而被称为“沉默的疾病”,然而它却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心脑血管疾病在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呈现下降趋势,而在我国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头号杀手。

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绝对数已居世界首位。

目前,中老年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及症状应该有所了解,掌握病因、预防发病,及时或定期对身体进行健康检查是应该提倡的,一旦发病应及时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最主要的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而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因此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是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这样才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才能延长人类寿命。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认识自身存在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实行自我保健,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地适应社会发展与变革,心有朝霞,胸怀开阔,积极参加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参加健身运动,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以减缓肌肉萎缩,防止肥胖,增强心脏功能。

以心率为例,如按70次/分,如果经过运动锻炼可以减到60次/分,表面看也许与以前没什么差别,只减少了10次心跳;可是在一年间,就减少了550万次心跳。

健身锻炼有益心脏健康,最有益的锻炼项目是大步行走。

身体的局部锻炼(如哑铃、拉簧)则对心脏无甚益处。

其次,戒除不良嗜好与不卫生习惯,保持健康生活规律与方式,有个人的文化兴趣爱好。

预防的关键在于,坚持低脂膳食,改变高脂肪饮食习惯。

据某大城市对33 0万居民饮食习惯调查,近20年来,粮食、薯类、豆类食物从以往占三分之二,下降至占三分之一;而肉类和油脂食品上升近10倍,每人每天平均摄入食物油83克,远远超过了正常需要25~35克的水平。

老年病年轻化趋势调研报告

老年病年轻化趋势调研报告

老年病年轻化趋势调研报告《老年病年轻化趋势调研报告》一、引言老年病年轻化是指年轻人也出现老年常见疾病的现象,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病年轻化趋势逐渐显现,对人们的健康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报告旨在调研老年病年轻化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共发放1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00份。

同时,我们邀请了5位老年病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的观点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老年病年轻化原因(1)不良生活方式:调研结果显示,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老年病年轻化的重要原因。

年轻人的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长时间的久坐等生活习惯,增加了罹患老年病的风险。

(2)精神压力:年轻人在现代社会中常常承受着较大的精神压力,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易患老年病。

(3)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和大气污染等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老年病年轻化的发生率增加。

2.老年病年轻化影响(1)医疗资源压力:随着老年病年轻化趋势的加剧,年轻人患病数量增加,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也提高,加大了医疗系统的压力。

(2)经济负担增加:老年病的治疗需要大量的医疗费用和药物支出,年轻人患病将面临经济压力增加的困境,对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3)社会发展受阻:老年病年轻化将影响劳动力的健康和工作能力,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四、建议1.宣传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年轻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老年病年轻化的风险。

2.提供医疗保障:加强对老年病年轻化的研究和医疗教育,提供合理的医疗保障和优质的医疗服务,减轻年轻人患病的经济负担。

3.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减少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降低老年病年轻化的发生率。

4.加强精神健康管理: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体系,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支持和辅导,帮助年轻人应对精神压力,预防老年病的发生。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摘要】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年龄、性别、遗传及高血压、高血脂、不良生活习惯等都是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我们通过日常生活中从情绪、饮食、运动、习惯等方面多加注意,可以合理预防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预防方法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有占死亡总人数3%的人是因心脑血管疾病而亡。

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断增长,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每年大约有近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成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致残、致死的第一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这种疾病对人体的伤害是隐秘的、逐渐的、全身性的,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而被称为“沉默的疾病”。

[1]同时,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未来的前景极其严峻,势必构成医疗支出的巨大负担。

因此无论是从健康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正确认识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1、心脑血管疾病的定义心脑血管疾病是全身性血管病变或系统性血管病变在心脏和脑部的表现,分为心血管疾病与脑血管疾病两大部分。

心血管疾病是一系列涉及人体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的疾病,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等,主要以冠心病为主;脑血管疾病通常是早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以脑补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脑动脉硬化等等,最常见的就是脑梗塞或者脑出血。

2、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也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它的大规模流行,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紧密相关的。

冠心病危险因素研究新进展

冠心病危险因素研究新进展

冠心病危险因素研究新进展一、简述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冠心病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危险因素既包括传统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也涵盖了一些新兴的非传统因素,如缺乏运动、饮食不健康、心理压力等。

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还能为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也在不断更新和深化。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一些非传统危险因素,如脂肪组织分泌的内脂素、脂蛋白a等生物标志物,以及基因多态性、睡眠呼吸暂停等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这些新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冠心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也为冠心病的个性化治疗和精准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

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涉及到多个系统的相互作用,因此难以用单一因素来解释其发病过程。

不同人群对危险因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存在差异,这也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探索更加全面、深入的发病机制,为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策略。

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新进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也为我们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一定能够更好地理解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 冠心病的定义与流行病学现状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进而引发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

其核心机制在于冠状动脉内皮损伤、脂质沉积、平滑肌细胞增生以及胶原纤维增多等病理过程,这些病理改变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得血管狭窄或闭塞,严重影响心脏的正常供血功能。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一、概述《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作为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控领域的权威文献,是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全国相关领域顶尖专家精心编撰而成的年度研究报告。

自2005年起,该系列报告持续追踪并详尽剖析我国心血管健康状况及疾病发展趋势,为政策制定者、医疗工作者、科研人员以及公众提供了全面、准确且具有前瞻性的科学依据。

近年来,《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改版升级,更加突出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响应“以基层为重点,以预防为主”的国家卫生战略,力图推动心血管病防治工作重心由医院向社区延伸,构建全民参与的心血管健康保护网络。

最新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以2022年为例)不仅详实记录了我国心血管病的现患人数、患病率及死亡率等核心指标,揭示了心血管疾病在我国持续上升的严峻态势——每五例死亡病例中就有两例归因于心血管病,凸显其作为我国居民主要死因的地位。

报告还深入剖析了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多重因素,烟草使用作为首要危险因素被重点提及,鉴于中国是全球烟草消费大国,控烟工作对于改善心血管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不健康饮食习惯、缺乏身体活动、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病共病风险,以及心理压力、环境污染等因素也被列为影响心血管健康的显著因素。

报告强调了近30年来我国在提升医疗可及性和服务质量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这些进步在国际上尤为瞩目,尤其是在中等收入国家中位居前列,有力支撑了心血管疾病的有效防治。

面对人口老龄化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生活方式快速变化带来的新挑战,报告敦促各方强化心血管病的早期筛查、干预及管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以期遏制心血管疾病负担的进一步加重。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不仅对现有数据进行深度解读,还对未来防控策略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建议,包括加强健康教育、推广心血管疾病风险管理模型、优化疾病诊疗路径、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推动跨部门合作等多元举措。

从全球视角看中国脑卒中疾病负担的严峻性

从全球视角看中国脑卒中疾病负担的严峻性

从全球视角看中国脑卒中疾病负担的严峻性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脑卒中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脑卒中疾病负担的严峻性尤为突出。

本文旨在从全球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中国脑卒中疾病负担的现状、原因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脑卒中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共同应对这一日益严峻的健康挑战。

文章首先将概述脑卒中的定义、分类及其全球流行趋势,为后续分析提供背景信息。

接着,将重点介绍中国脑卒中疾病负担的现状,包括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等关键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中国脑卒中疾病负担的成因,包括但不限于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变化、高血压等高危因素的普及,以及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

文章还将分析脑卒中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沉重负担,包括医疗资源的消耗、劳动力减少、家庭负担增加等方面。

文章将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旨在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降低脑卒中疾病负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脑卒中防治工作的广泛关注,共同推动中国脑卒中防治事业的进步,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二、全球脑卒中疾病负担概况在全球范围内,脑卒中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疾病负担的严峻性不容忽视。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每年全球约有1500万人罹患脑卒中,其中约500万人因此死亡,存活者中约三分之一会遗留严重残疾。

脑卒中不仅对个人健康造成巨大威胁,也对全球经济产生沉重负担。

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显著的地理差异。

在一些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和医疗水平提高等因素,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是影响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医疗资源匮乏、公众健康意识不足等原因,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一、本文概述《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是一份全面审视中国心血管健康现状及其相关疾病趋势的重要报告。

本报告旨在通过收集和分析全国范围内的流行病学、临床诊疗、预防控制等多方面的数据,揭示中国心血管健康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为政策制定者、医疗卫生工作者和公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报告将重点关注心血管疾病的流行趋势、影响因素、防控策略及其实施效果,同时探讨未来心血管健康促进和疾病防治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概述,读者能够对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的整体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进一步深化研究和改进实践提供指导。

二、心血管健康概况近年来,中国心血管健康状况呈现出一系列复杂的趋势,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不少挑战。

总体而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中国心血管健康水平有所提升,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高位,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从积极方面来看,公众对心血管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健康生活方式逐渐普及。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饮食、运动、心理健康等方面,定期体检和早期干预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在不断加强心血管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

然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成为影响中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仍然是主要的健康杀手,且呈现出年轻化、高发化的趋势。

这与不良的生活方式、环境污染、工作压力等多种因素有关。

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

虽然中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心血管疾病防治网络,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仍有待提高,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环节也需要进一步加强衔接和协作,形成全链条的防控体系。

中国心血管健康状况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不少挑战。

未来,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公众共同努力,加强心血管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同时完善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体系,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现状:每年有300万人因心脑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现状:每年有300万人因心脑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现状:每年有300万人因心脑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现状:每年有300万人因心脑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现状:每年有300万人因心脑血管疾病猝死,700万人因脑卒中而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1、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300万人以上。

2、目前,我国脑卒中幸存者约有700万人,其中75%的患者留有永久性残疾(偏瘫、失语、意识模糊、昏迷、大小便失禁等状态)。

这些惊人的数据说明心脑血管疾病已经给我们全世界、全国、全社会以及全人类带来了沉重的恶果。

脑卒中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并不是很可怕,但可怕得是患病之后被疾病的折磨,那种求生不能、求死也难的感受,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我们何必要等到病发的时候再去后悔去弥补,著名心脑血管疾病专家洪昭光告诉我们:花1元钱预防,可以减少100元的治疗费用。

心脑血管疾病,应以预防为主~很多不重视保健的人,30岁的人有60岁的血管,当然容易发生猝死,猝死发生率取决于血管质量。

血管是生命交通线,人体所需的营养和氧气都是通过血管川流不息地输送到全身各处。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高血压等因素的影响,人的动脉血管会发生硬化。

动脉硬化时血管内膜会形成粥样斑块,这就是血栓。

如同水管内年久会形成水垢及铁锈一样,血栓会越积越厚,阻断或减少了动脉血液的供应,导致患者因心肌梗塞或脑中风而猝死。

动脉硬化的血管也如同天长日久老化的塑料管一样,非常脆弱。

一旦病人情绪激动或用力的时候,极易发生破裂,所以心脑血管病人因脑血管破裂猝死在卫生间和牌桌上的事屡见不鲜。

猝死的发生率取决于血管质量。

好的血管极富弹性、血液清洁、管道通畅。

不好的血管内腔狭窄、硬化、脆化易破。

最危险的是:当血管堵塞60% 时人们是感觉不到的,70%时仅仅是有感觉,只有当血管阻塞达到75%以上的时候,患者才会有明显感觉,而这个时候已经非常危险了。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呈年轻化趋势。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因心脑血管疾病猝死的事件常见诸报端。

现代人疾病的特点

现代人疾病的特点

现代人疾病的特点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所面临的健康问题也在不断增加。

与传统时代相比,现代人疾病的特点表现为多样性、复合性和年轻化等方面的变化。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现代人疾病的特点。

一、多样性现代人疾病的特点之一是多样性。

传统时代的主要疾病多为传染性疾病,如疟疾、霍乱等;而现代人所面临的疾病类型众多,除了传染病外,还包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心理健康问题。

这些疾病的多样性对于医疗和健康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制定不同的防治策略。

首先,现代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成为现代人的主要健康问题。

这些疾病往往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如高盐饮食、缺乏锻炼、长时间坐姿等。

同时,现代社会的高压、高速生活节奏以及工作压力增大也是导致慢性疾病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现代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多样化趋势。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焦虑。

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问题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疾病。

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不但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健康,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复合性现代人疾病的特点之二是复合性。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充裕的物质条件和丰富的饮食使得人们更容易饱受各种慢性疾病的困扰。

对于现代人来说,一个人可能不仅患有单一疾病,还可能同时患有多种疾病。

例如,很多人同时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

这种复合性的疾病给医疗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需要综合考虑多个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治疗方案。

此外,现代人疾病的发展也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

空气污染、水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中,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导致人们易患各种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

三、年轻化现代人疾病的特点之三是年轻化。

过去,疾病常常被认为是老年人的问题,而现代社会,年轻人也开始频繁地出现各种健康问题。

浅析现代“三高”人群趋于年轻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浅析现代“三高”人群趋于年轻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浅析现代“三高”人群趋于年轻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发表时间:2020-12-29T07:56:27.914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0年第24期作者:黄成正黄钧涛祝晓敏张兴成郭明达张俊[导读] 在现代中国社会中,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的生活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合理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西式的生活方式让很多年轻人的心理身体健康在悄然发生变化,不少人在青少年早期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据不完全资料统计,现代社会“三高”人群的年龄比十几年前早了20岁。

山东协和学院摘要:在现代中国社会中,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的生活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合理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西式的生活方式让很多年轻人的心理身体健康在悄然发生变化,不少人在青少年早期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据不完全资料统计,现代社会“三高”人群的年龄比十几年前早了20岁。

关键词: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身体健康一、认识“三高”“三高”主要包括慢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三种常见的心脏病临床性疾病。

据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的因素聚集效应有很大的客观必然性。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一位著名临床专家Reaven将急性高血糖血症中的急性胰岛素综合抵抗、高浓度胰岛素综合血症、糖耐量异常,高血脂和其中的急性高脂血症和慢性高血压血症统称确定为"X综合征",即现代医学界一般所说的高糖代谢异常综合征。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间关系密切,互相影响,当同时换有时,应注意协同治疗,例如:当一个病人同时分别患有治疗高血脂和使用高血压时,高脂血症还有可能直接使其对高血压药的药物敏感性明显降低,所以治疗患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的病人应该协调共同治疗。

高血脂和急性高血糖之间也紧密相关,糖尿病患者体内血脂浓度增高主要原因是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血脂也就随之增高。

二、“三高”人群趋于年轻化原因1、饮食不健康:如今,我们正处于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生活的节奏也在变化,比以前快得多,使更多年轻人选择吃高脂肪,高热量食品,吃得时间不规则,还缺乏适当的膳食及营养搭配,从而使体内积累的脂肪及胆固醇日见不多;此外,摄入太多导致热量过度的肥胖还是造成"三高"问题的重要原因,肥胖会使具有“三高”遗传性的人更容易患病,或导致严重程度增大。

判断推理-加强题型

判断推理-加强题型

判断推理——逻辑推理——加强题型专项智能练习(15道)答案解析1据某国卫生部门的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是农村的近3倍。

有人断言,这要归咎于城市中人们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摄入。

相对来说,农村较少有人具备生这种“富贵病”的条件。

其实,这种看法很难成立,因为它忽略了如下事实:目前城市的人均寿命高于70岁,而农村则不到50岁。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反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呈年轻化趋势∙统计资料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相对集中在中老年年龄段,即45岁以上∙相对于农村来说,城市的人们具有较多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识和较好的医疗条件∙大致来说,一个人的寿命越长,在其有生之年患某种疾病的概率越高1、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本题论据是目前城市的人均寿命高于70岁,而农村则不到50岁,论点是城市中人们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摄入导致城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是农村的近3倍。

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论点强调年龄,论据强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所以论点与论据间不存在明显因果关系,需加强论证。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B即在年龄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间搭桥,是答案。

AC与年龄无直接关系,属于无关选项,D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无直接关系,属于无关选项,故正确答案为B。

2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对象的一半作为实验组,食用了大量的某种辣椒。

而作为对照组的另一半没有吃这种辣椒。

结果,实验组的认知能力比对照组差得多。

这一结果是由于这种辣椒的一种主要成分——维生素E造成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有助于证明这种辣椒中某些成分造成这一实验结论()。

∙上述结论中所提到的维生素E在所有蔬菜中都有,为了保证营养必须摄入一定量这种维生素E∙实验组中人们所食用的辣椒数量是在政府食品条例规定的安全用量之内的∙第二次实验时,只给一组食用大量辣椒作为实验组,而不设不食用辣椒的对照组∙实验前两组实验对象是按认知能力均等划分的2、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本题论点是维生素E造成认知能力降低,论据是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对象的一半作为实验组,食用了大量的某种辣椒。

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因素和主要预防方式

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因素和主要预防方式

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因素和主要预防方式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日益升高。

物质生活的富足,也带来了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有这些不良生活习惯所导致的严重生理疾病之一便是心脑血管疾病。

该疾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并且具有易患病、易致残、高治疗成本的主要特性。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逐渐年轻化,呈现“低龄多发”的趋势,然而许多年轻人认为心脑血管疾病对自己而言遥不可及。

该论文针对以上提到的心脑血管疾病问题,给予了充分的调查和研究,并从当代公民对心血管保护的认识层面出发,积极寻找导致该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以及主要防范措施。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预防方式[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4-WYP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1]。

它是一种涉及到人体血液流通的综合性病症,该病症的主要发病诱因常常与患者的三高症状以及机体各部分的血管隐患所关联。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发病范围极广的病症,仅仅在2008年,全球范围内由于该病症以及相关的各并发症致死的人员达到了1730万人,在各大致死性疾病中高居前列。

纵观国内,大约每年因为该疾病导致患者死亡的人数在300万左右。

这对于疾病致死领域的研究来看,不得不说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的调查,目前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大约有2.9亿[2],其中93%患高血压,其余为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心病,风心病,先天性心脏病。

1.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发展状况对于中国而言,目前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使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呈明显上升态势,导致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并且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

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30年,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将使中国的慢性病负担增长50%,人口迅速老龄化则可能使中国慢性病负担增加40%。

现代社会男人更累一辩稿

现代社会男人更累一辩稿

一辩陈词我方认为男人和女人分别指18岁以上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男性和女性。

现代社会指以科技为经济主导的社会。

累分为身体上的累和心理上的累,承受的越多,心理压力越大,越累。

全球范围过于庞大,我方认为只需讨论中国的情况。

从中国的传统教育来说,男性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男人应该成为家里的顶梁柱,男人承担了更多的家庭责任,家庭经济主要来源,但男性养活自己,赡养父母,养老婆孩子亲家。

所以男人面临着比女人更大的家庭,社会的压力,男人比女人更累。

当今社会,做苦力劳动的男女比例18:1,危险类的工作大大的可能性是男生,是女生的可能性很少,比如化工厂由此可见,男性身体上的累比女性更累不少媒体称,中国男女比例出现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五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将有数千万的男子无妻可娶,男人想要娶上心仪的人,就不得不努力奋斗,提升自己。

现代女性越独立自主,越有能力,男人也越有压力,男人更累吖。

市疾控中心慢病专家表示,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不良的生活方式引起的,抽烟、喝酒、暴饮暴食、久坐不动导致了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年轻化。

男性患病致死率高于女性,原因首先在于吸烟和拥有不良饮食习惯的男性更多;其次,男性工作压力比女人更大,因而男人因心脑血管疾病入院的比例高过女性。

大多数男人会抽烟会喝酒会沉思,为什么?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男性心里有太多的烦恼和压力就因为是个坚强的男人,从小被教育,男人有泪不轻弹,男儿膝下有黄金,男儿顶天立地,他不能流泪不能排除自己的心里压力,心里有苦要憋着所以男人比女人更累,累死的累啊。

甚至男性平均寿命都要比女性短。

好惨啊,累啊。

男性生病不看病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身负疾病仍然要坚持生活,男人抗着比女人更重的压力,男人更累啊。

当代社会男人比女人生理上承受的更多,心理上压力更大,更难找到释压的途径,更难得到平衡,所以更累。

总得来看,不论是心理还是身体,男人都要比女人承受更大的压力,这难道还不更累吗?定义:现代社会:以科技为经济主导的社会男人:18周岁以上具有完全行动能力的男性累:承受的更多,压力更大,更难找到宣泄的途径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共有78.8万人自杀,全球最常见的三种自杀方式是喝农药、上吊和使用枪支。

我国老年病“年轻化”的状况和原因分析

我国老年病“年轻化”的状况和原因分析

我国老年病“年轻化”的状况和原因分析班级:学号:姓名:A 完成日期:“老年病”——人们最浅薄的认识就是老年人易患的疾病。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被认为是典型的老年病。

然而“老年病”在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其他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已悄悄改头换面,向“年轻化”蔓延。

一.“老年病”的概念及基本类型老年病又称老年疾病,是指人在老年期所患的与衰老有关的,并且有自身特点的疾病。

人进入老年期后,人体组织结构进一步老化,各器官功能逐步出现障碍,身体抵抗力逐步衰弱,活动能力降低,以及协同功能丧失。

老年人患病可分五类:一是原发性老年疾病,即正常变老过程中易发生的疾病,如脑动脉硬化;二是继发性老年疾病,即老化后继发的疾病,如脑卒中风;三是老年人易感性疾病,如痛风、糖尿病、肿瘤、骨关节炎等;四是老年人一般较轻的疾病,即多数任何年龄均可发生的疾病;五是老年人中少见的疾病,如各种传染病。

老年人易患的疾病叫做“老年病”,通常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老年人特有的疾病:这类疾病只有老年人才得,并带有老年人的特征。

在老年人变老过程中,机能衰退和障碍发生,如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精神病,老年性耳聋,脑动脉硬化以及由此引致的脑卒中等等。

这类与衰老退化变性有关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

二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这类疾病既可在中老年期(老年前期)发生,也可能在老年期发生。

但以老年期更为常见,或变得更为严重。

它与老年人的病理性老化,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长期劳损或青中年期患病使体质下降有关。

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痛风、震颤麻痹、老年性变性骨关节病、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老年性白内障、老年骨质疏松症、老年性皮肤搔痒症、老年肺炎、高脂血症、颈椎病、前列腺肥大等等。

三是青中老年皆可发生的疾病:但在老年期发病则有其特点,这类疾病在各年龄层都有发生,但因老年人机能衰退,同样的病变,在老年人则有其特殊性。

例如,各个年龄的人都可能发生肺炎,在老年人则具有症状不典型、病情较严重的特点。

向定成:我国心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不容忽视

向定成:我国心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不容忽视

向定成:我国心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不容忽视*导读:近年来,年轻人猝死的心脑血管死亡事件频频发生,特别是一些名人的猝死,比如央视著名足球评论员陶伟、国家队举重教练梁小冬、我国航母舰载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他们的逝世让许多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年轻化趋势深感忧虑。

到底我国现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如何?……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

由于膳食不合理、吸烟、饮酒和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我国心脑血管病患病人数飞速增长的态势不容忽视!“经常熬夜加班,我会不会突然猝死?”“最近血压、血脂、血糖都有点升高,是不是心脑血管出问题了?”……近年来,年轻人猝死的心脑血管死亡事件频频发生,特别是一些名人的猝死,比如央视著名足球评论员陶伟、国家队举重教练梁小冬、我国航母舰载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他们的逝世让许多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年轻化趋势深感忧虑。

为此,编辑采访了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向定成教授。

*指导专家:向定成,男,医学博士、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心血管专业负责人。

擅长于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心血管急危重症的诊治及抢救,尤其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一定的造诣,技术特长为冠心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性诊断和治疗以及心脏起搏器等介入技术。

针对我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增长快、年轻化明显这两个特点,向定成教授指出:“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十分迅速,年轻化的趋势也非常明显,*我们正在步发达国家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的‘后尘’。

”据了解,目前,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欧洲,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趋势已经渐渐进入平台期,甚至有些国家的发病率开始在下降。

“这与他们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重视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有关,”向定成解释道。

二战后的50~70年代,西方正处于经济恢复时期,经济复苏导致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改变,饮食不健康,运动也减少,肥胖、超重等问题日益突出。

疾病年轻化趋势

疾病年轻化趋势

疾病年轻化趋势近年来,疾病年轻化趋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面临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

首先,许多年轻人在现代社会中面临巨大的压力。

高强度的学业压力、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繁忙的工作,这些都让年轻人遭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长期的精神紧张和焦虑,往往会导致各种心理疾病的发生,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面对种种不利因素,年轻人需要更加重视心理健康,积极寻求帮助,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来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其次,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导致疾病年轻化的重要原因。

年轻人常常沉迷于电子产品,长时间坐在电脑前或手机上,缺乏运动和户外活动。

这不仅导致了近视、颈椎病等静态劳损的增加,还会引发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此外,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也是年轻人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

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饮食习惯导致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因此,年轻人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增加运动,保持适当的体重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三,环境污染也对年轻人的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

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和环境破坏,空气、水源、土壤等环境因素的污染对人的健康构成了潜在风险。

空气污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增加,水源污染影响肝肾功能,土壤污染导致植物中毒和食物污染。

年轻人应该注意保护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增强自身的抵抗力,避免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最后,酗酒、吸烟、吸毒也是导致年轻人疾病年轻化趋势加剧的重要原因。

这些不良习惯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甚至引发严重的疾病。

年轻人应该远离这些不良行为,做到健康远离烟酒毒的危害。

总而言之,疾病年轻化趋势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年轻人应该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的生活习惯,远离不良环境和恶习,积极参与有益健康的活动,以达到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创造一个健康、幸福的未来。

年轻人应该时刻牢记一句名言:“健康是最大的财富。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呈年轻化趋势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呈年轻化趋势

数据:调查发现,100个心梗患者中,“70,80后”有25人;100个脑梗患者中,“70,80后”有5人。

40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仅占总数的10%,但由于我国高血压人群达1.6亿,由此计算,40岁以下也有1600万高血压患者。

而血糖偏高人群中,过半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

1962年出生的高传玉如此分析“70,80后”的弟弟妹妹:“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成长,膳食结构大为丰富,所以目前大量出现三高并不意外。

”职场上,他们正在成为主力,家庭中,他们已挑起重担,过度的压力和劳累,使他们在透支着最后的青春,调查发现——心梗、脑梗悄然逼近“70,80后”。

心梗、脑梗为何成为“70,80后”群体的多发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三高发病都呈低龄化,现在还要加上一个新的高尿酸,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心梗、脑梗的最直接危险因素。

现有的大量证据证实,大多数成年人均存在一定数量的粥样硬化斑块,从正常动脉发展到无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再到动脉血管狭窄,需要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

这些斑块就像一座没有爆发的火山,如果你继续大鱼大肉、吸烟、喝酒,这些死火山可能就要爆发。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年轻的心梗、脑梗患者主要集中在两类人群:一是胖子,二是男性。

肥胖基本都伴有高血压、高血脂,而几乎所有的肥胖人群最终都发展成糖尿病,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多,可能与他们应酬多、吸烟喝酒有关。

同样是患心梗、脑梗,年轻人比中老年人更容易接近死神。

这绝非危言耸听。

由于血管内的斑块是逐渐形成的,机体为适应这种变化,心脏冠状动脉内一些平时没有血流的微小血管将被迫启用,来代替“淤积”的血管。

因此,这种被称为“侧支循环”的辅助设施在中老年人群中才存在,而年轻人因为没有“侧支循环”,一旦发生心梗,血管完全闭塞,附近的心肌组织将因缺血而完全坏死,这就是导致年轻人心源性休克和猝死的主要原因。

另外,年轻人还容易出现一种“伤心综合征”,或称为“破碎心综合征”,发病时类似急性心梗,可突然致命。

现代疾病特点

现代疾病特点

现代疾病特点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现代疾病。

这些疾病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本文将对这些特点进行探讨。

一、多样化的疾病类型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多样化的疾病类型。

传统的传染病依然存在,但与此同时,由于环境、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新型疾病不断涌现。

例如,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这些疾病的多样化使得人们在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方面面临更大的困难。

二、环境因素的重要性与传统疾病相比,现代疾病更加注重环境因素。

现代人类面临着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精神压力增加和生活节奏加快等问题。

空气污染、水污染、电磁辐射等各种环境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工作压力的上升、社交媒体的普及以及屏幕时间的增加,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困扰。

因此,关注和改善环境因素成为现代人保持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疾病的特点之一就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过去的生活习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例如,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了肥胖症和糖尿病的高发。

现代人的饮食往往以高脂肪、高糖分、高盐分为主,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同时,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也使得人们普遍缺乏锻炼、熬夜、吸烟和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变得普遍。

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直接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风险。

四、潜伏期长、症状不明显现代疾病的另一个特点是潜伏期长、症状不明显。

与传统的急性疾病不同,现代疾病的潜伏期可以长达数年。

这使得人们很难在疾病早期识别和治疗。

例如,某些癌症早期症状轻微,很容易被忽视,直到进展到晚期才发现。

这对疾病的治疗和控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五、年轻化趋势与过去相比,现代疾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以往,许多慢性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而现在,年轻人也面临着这些疾病的威胁。

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患者 来说 , 防动 脉 粥样硬 化 血栓 合 , 临床 药师未能发挥应 有作 用。 龄 组 的 男性 吸烟 率达 1% ,5岁年龄 预 但 7 2
形 成是 预 防卒 中复 发 的 关键 。 上 海 陈 东生说 , 方 面 , 国 临床 药 师 数 组 高达 6 % ;5年 间我 国人 群胆 固醇 ” 一 我 6 1 仁 济 医院神 经科 主任 李 焰 生指 出, 预 量 少 , 另一 方 面 , 关 法律 法 规 未对 水平 增加 幅度在 2 % 以上。 相 5
复发风 险为 1 %左 右 , 个 月 内的 复 疗效果、 0 三 毒副作 用、 注意事项等 , 临 中急 性 冠 心 病 男性 增 加 了 5 % 。 除 供 0 发风 险 高达 2 % , 0 而动脉 粥样 硬化 血 床 医生选择 。 栓 的形成往往 是卒 中复发 的 “ 罪魁 祸
血 小板 药物 , 强化 抗血 小板 治疗。
遍 “ 位 ”。 缺
心、 脑血 管疾 病 , 择 健 康 的 生 活 方 选
( 来源 : 新华社上海信息网)
专 家建议减 少药 害事 件
陈 东生等 专 家建议 , 国家应 通 过 式 。每 天 适 量 运 动 , 重 健 康 饮 食 , 注
( 来源: 新华社上海信息网)
不 良生 活方式导 致
防卒 中复发 。
并 多种 疾病 的 患者 在 用 药过 程 中 , 多
心脑 血管疾 病呈“ 年轻 化”
中华 医学会神 经病 学分会前主 种 用 药往 往 会发 生药 效重 复、 突等 冲 近 年 来我 国心 、 血 管疾 病发 病 脑 任委 员 吕传 真告诉 记 者 , 国每年 新 情 况 , 我 不利 于患者 安 全 。一 些 药物 的 逐 年上 升 , 别是 在 北 方地 区, 现 特 呈 发脑 卒 中病例 为 2 0多万 , 均每 2 不 良反 应 , 科 医 生 也 无 法 全 部 掌 出发病 “ 5 平 1 专 年轻 化” 的趋 势 。对此 , 家 专
防动 脉 粥 样 硬 化 , 方 面要 改 变 吸 临床 药师 配备 有 强制 性要 求 , 师 又 一 药
于波教授表 示: 心、 “ 脑血管疾病
烟、 酗酒 等 不 良生 活 习惯 , 一 方 面 不 能 直接 带 来经 济效 益 , 另 医院普遍 不 最好 的 治 疗 方 法是 预 防。 人 们 一 定 ” 要 坚持服 用 阿司 匹林 、 吡格 雷等抗 太重视 。 导 致 药师 在 临床 医 学 中普 要增 强 自我保 健 意识 , 源头上 消灭 氯 从
为严 重 。 国 内神 经 内科 领 域 的 部 分 人 的 用 药 只 能 由有 处 方 权 的 医生 决 有效性监 测 。
专 家 强调 , 众要 高度 重视 卒 中的二 定, 专科 医生的药学知识尤其是跨 公 但
级预 防 , 化抗 血 小板 治 疗 , 实预 学科 的用 药知 识 并 不全 面。例 如 , 强 切 合
患双方 提 供 及 时、 准确 、 整 的 用 药 完
脑 卒 中是世 界 第三 大致 死 疾 病 ,
武 汉 协 和 医 院 药 学部 副 主任 陈 信 息和 咨询 服务 ; 好各 类 药物 临床 做
因其 复发 导 致 的死 亡 率 和 残 疾 率 更 东生 主任 药 师 介 绍 说 , 目前 , 国病 观 察 , 别是 新 药上 市后 的安 全性 和 我 特
首 ” 。
遗 传 因素 外 , 轻人 吸烟 、 重超 标 、 年 体
临床 医学发 展 要 求 由 医生 、 师 胆 固醇摄 入 增 加 、 动 不 足 、 神 紧 药 运 精
和 护 士组 成 式都 与 发 病 密切 相
“ 因此 , 于 有过 缺 血 性 卒 中 史 目前 , 生 和 护 师 已 实 现 了较 好 融 关。有调 查显 示, 国 目前 l 对 医 我 5岁年
( 来源 : 新华社上海信息网) 床 中要加 强发挥 临床 药师 的作 用, 药物配伍 , 由 实施 药学监护, 少不 良 减
专家呼 吁 : 强化抗血 小板 治疗 预防卒 中复发
专职 药师参与临床用药, 保障患者用 反应; 时掌握 临床 药物信 息, 医 及 为
药安全 。
重 。据 中华 医学会 神 经 病 学分 会 委 作 出诊 断后 , ” 临床 药 师提 出几 种 用 药 查资料 显 示 :0岁以 下的 患病人 群增 6 员董 强介 绍 , 脑卒 中患者在 一 周 内的 方案 并 详 细 列 出每 种 方案 的 预后 治 长迅速 ,0年 间 4 1 5岁至 4 9岁年龄 组
很 大的经 济和 心理 负担 。
限度 降 低 不 良反 应 及 有 害 药 物 相 互
哈 尔滨 医科 大 学 附属 第二 医院
“ 得 关 注 的是 , 值 有过 卒 中 史 的 作 用 , 临床 药师 的重 要职 责 。在 美 心 血 管 病 医 院 院 长 于波 教授 向记 者 是
患者存在 着极高的复发风险 , 而卒 中 国 , 个 专科 都 配 备 一 个 微 型 药房 , 介 绍 , 每 据一份 历 时 l 0年、 7 在 0万人群 复发 导 致 的 死 亡 率和 残 疾 率 更 为 严 由几 名 专 职 的 临床 药 师 负 责。 医 生 中进行 的 心 、 脑血 管 疾病 流行 病 学调
秒钟就有一人 因卒 中死亡, 活者 中 握 。 存 认为 , 成心、 血管疾病发病增 多 造 脑 陈 东生 说 , 理 使 用 药 物 , 现 的 主 要 原 因在 于人 们 不 良的 生 活 方 合 发 约有34 / 丧失劳动能力。卒 中给许 多
个人 和 家庭 , 至整 个社会 都 带来 了 和报 告 药物过敏 反 应 及 副作 用 , 大 式 。 乃 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