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性训练
远程教育 ( 网络、 电视、广播等 )
4 .7 l 4 65 4 61
反思性 实践
3 . 6 l 6 67 52
1 7 69 6 6 l2 6
表 2 培 训 内容 表
学历进修 硕士课程班进修
619 % 5
5 8 % .5
3l7 % 1
1 信息技术教师情况统计 . 根据全省 1 1个地市一线信息技术教师的有效问卷统计结果 分析 ,我们发现 8 . %的教师都参加过职后培训 ,参加培训 的方 54 4 式和 内容均呈现多样性 ,教师最喜欢的培训 方式与最希望从培训 中获得的内容见表 1 、2和 3 。 的有效性 ,使教师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受得启发。一方面由受 训教师讲课 ,专家、教 师进行点评 ,大家共同交流、研讨 ,在 自 我表现中达到培训提高的效果。受训教师最感兴趣 的是观摩学 习, 用他们的话说 “ 看看别的老师是如何上课的” 。 3 .专 项 技 术 培 训 信息技术学科 与其他学科相 比,有他 自己的特点 ,主要体现 在实践性、应用性、发展的快速性和文化性 …,为此 ,在教学业 务培训的同时,还应加强技术培训 ,使教 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并 跟踪信息技术 的飞速发展 ,以便更好地驾驭教学环境 与手段 ,提 升 自信 心 ,提 高 教学 质 量 。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 ;教 学模 式 ;教 学改革
新大纲指 出 “ 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立足于促进学生的 构 建主义理论认为 ,从学生认知结构来看 ,学 习过程仍是新 发展 ,为他们的终身学 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这就 明确告诉 旧知 识 的相 互作 用过 程 ,相 互作 用 的结 果 就 构 建 新 的结 构 ,而 获 我们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必须 立 足 于 学 生 的发 展 ,始 终 坚 持 “ 学 生 得构建的主要方式有 同化和顺应 两种。 同化过程是学生利用 旧知 以 为本” 的教学原则 ,无论是教学 目标 、教学 内容、教学过程 ,还 直 接 溶 解 新知 的过 程 ,这 种 过程 是 学 生 可 以 自我完 成 的 , 由于 它 是教学评 价,都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 出发 ,敢于 冲破课本、 教参的束缚, 敢于打破阻碍学生发展的传 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 实施开放性的语文课堂教学。 原有 的课堂教学模式或者说 目前我们大家最普遍使用 的课堂 教学 ,教师总是不放心地分析 ,或不断地 问,或让学生你提一个 问题 ,他 提一个 问题 ,然后逐一解决 ,这就造成 了学生 的思维断
鉴 的方 法 。
3 任务驱动 . 2
技术培训采用 “ 任务驱动”方式 ,要求受训教师完成指定的 具体任务。“ 任务驱动”是指教学全过程 中,以若 干个具体任务为 根据表 3的数据和我们 了解的实际情况 ,教学业务培训主要 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 ,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 。 。通过 围绕课程改革实践、教学组织 管理、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 内容 中心, 指 导 教 师 与 受训 教 师 的 大量 互 动 、 交流 ,受 训 教 师在 受到 训 练 的 开展培训。 培训 由一系列活动构成 ,包括研读课标和经验介绍 ( 专家讲 同时 ,既可 更 新 观念 又 能掌 握 或 提高 技 术 水平 。 4 .网络 教 研 座) 、讨论交流 ( 分组 ) 师风采、教学展示 ( 、名 受训教师 ) 、观摩 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较长 的时间,单靠一、两次集 中培训是 学 习等。邀请省级、市级教研员、重点 中学优秀教 师、大学研 究 不能有效解决 问题的。必须使培训工作长期化。信息技术教师在 专家等组成培训教师队伍。 2 .教学业务培训 8 %,4名及 7 信息技术教学离不开教学环境、教 学条件 ,尽管课堂教学组 中小学校人数较少 ,全校有 3名及以下数量 的为 6 .5 以上的占 3 . % , 25 2 而在校学生 1 0 0 0名 以上的学校有 5 . %, 38 5 开 织管理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但信息技术教师却 常常为驾驭课 展校本教研会遇到 “ 瓶颈”问题。目前 , 教师一般采用论坛 、Q Q、 堂教学心生苦恼 :学生上 网玩游戏、QQ 聊天、计算机设备配件
与知识发展相关的 与教育教学方法相关的 与课程 改革相关 的 与现代社 会及科技紧 教学实践知识 密结合 的技术及 能力
6 .8 2 3 % 6 . % 98 6 % 931 8 % 02
器 ,为教学提供 大量使用方便 的教学资源 ,彻底把教师从繁忙 的 管理 中解放出来 ,且提高 了硬件 的使用寿命 ,不失为一种值得借
687 % 8
心理健康教育 培 } l 高级访 问学者培训 现代 教育技 术培训
班主任培训
依据教材并结合 当前流行技术 ,将技术培训的内容划分为若 干模块 ,如 网络技术 、数据库技术、F AS L H动画等。在每次培训 时 ,征 求受训教师意见,确定技术培训 内容 ,使培训既能解决 受 训教师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 又能帮助他们提升整体技术水平 , 使 其技术具有一定 的超前性 , 在学校信息技术方面起到引领作用。 北
摘 要: 文课堂教 学必须立足 于学生 的发展 ,始终 坚持 “ 语 以学生为本” 的教 学原则 ,实施开放性的语 文课 堂教 学。教 师在 课堂上 关注的不应是课 文的分析 ,而是 学生是 怎么学的 ,怎样教 学生才有发展 。 因此 ,该文 阐述 了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 学习
的 途 径 、手 段 、 方 法 。
有消耗 少的特点 ,所 以人类的学 习又有这种习惯倾 向,即凡遇到 新问题 时,认知主体总是先试 图应用 同化的方式来应付 ,以达 到 构建的 目的 ,在确实无法进行同化时 ,才利用顺应 的方式进行构
建 。顺 应 则 是 指 主 体 要 改 变原 有 认 知 结 构 中 的某 些 知 识 成 分 或结
l- % 4
24 4 %
63 57 .%
16 28 %
京大学附属 中学李冬梅老 师的 《 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的 建设及管理 》 ,不仅很好地解决 了软硬件资源、学生用户、学生作
业的管理 ,还充分发挥局域网的优势 ,建设各种应用的文件服务
表 3 希望获取 的内容表
C 135/ SN05 91 N 49 I 1 . 0 1 F S 0 4 总第46 2l - 1期 磅1
2 4
03 i-9-
环球 场信息导报 es 8 ̄13o m9 6 6.m 5 c
教学与教育管理
构建 “ 没有教 师的课堂"
王 宏 ( 酒泉 市肃州 区银 达镇银达 小学 甘肃酒泉 750 ) 3 00
C等平 台交流, 有一定 的局限性。基于服务一线教学、 提升信息 的管理等目的 ,应该建设本省教 师教研网 ,为广大 的《 计算机机房管理 》专题讲座 , 很好地帮助教师解决他们遇到 教师提供 网络教研平 台,对教 师的教学问题 、技术困惑、学 习难 的实际问题 ,针对性强,很受欢迎。 名师风采、教学展示 ( 受训教师 ) 、观摩学习、交流研讨等活 点等提供及时帮助 ,将培训延伸到 网络 ,实现培训的常态化和可 动 ,一方面 由全省重点 中学 ( 高新一中、铁一 中、西安中学 、师 持续性。 教 师教研网在架构时 ,要注意与其他 网站 的区别 ,教研特色 大附中等 ) 优秀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授课 ,展示教学设计 、教学资 源、 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 , 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核 心—— 明显 ,内容 更新及时,能够把教师吸引到该网站。 下转 第 0 7页 9 信息化教学设计在信 息技术课堂教学 中进行实践 ,提高课堂教学
环球市场 信息导报 e s 8@1 .m m9 6 t 5 6o 3
教 学与教育管理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
刘敏钰 ( 陕西教 育学院 陕西西安 706 ) 10 1
摘 要:早期的教师信息技术 能力培训 ,到近年 的信 息技 术学科 专任教 师培训 、信 息技 术教 师 网络远程 培训 和信 息技 术骨干
教 师研修 培训 ,我 们课题 组均有组织和参与。我们通过 网络发放 了调查 问卷 、到有 关区、县 学校进行 实地考 察座谈 ,召开 了 研修 班培 训教 师座 谈会 ,深入 了解教 师的培训需求 ,不断 实践并收集反馈意见 。作者依据调 查的统计分析 并结合 近几年举 办初 中、 高 中骨干教 师研修班的培训 实践进行 了认 真思考与探 索 ,提 出信息技术教 师培 训短期与长期相结合 的 ‘ 学业务培a + 墩 l 专项技 术培 l
训+ 网络教研”培训模式设 想,旨在提 高培训 的有效性和针 对性 ,提 高信 息技 术教 师的整体 水平 , 促进 中小学信 息技 术教 学质 量和
教 育 现 代 化 的发 展 。
关键词: 中小学信 息技 术 ;教 师培训模式
【 作者简 介 】刘敏钰 (94) ,陕西教 育学院教授 ; 究方向 : 息技 术教 育、计算机 网络、数据库技 术。 16. 女 研 信 【 课题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 (7K 1) 0J 05
31 . 模块化
骨干教师研修 新课程理念培训 教育科研 知识培训
2 9 04 %
表 1 参加的培训方式及最喜欢的培训方式表 ( %)
专家报告 I 或讲座 )
6 .4 5 9 32 l 2.4
教师 之间相互 交流心得体 会
4 9 I 75 0 6 4 5
构形式 ,以与新的问题达成和谐相融状态 ,再用 同化方式把 新的 知 识 纳 入 结 构 中 ,使原 结构 达 到 一 个 新 高度 ,这 与 语 文 学科 结 构 层 ,即思维一会儿集中在听讲 、分析上 ,一会儿集 中在解决问题 相 对 照 ,我 们 就 不难 发 现 ,学 生 学 习 新课 文时 ,完 全 可 以使 其 原 上 ,无法将教 师的思维转化为自己连续顺畅的思维 ,以致于造成 有 的 “ 字、词、句、段、篇与听、说 、读、写、背’ ’构成 的结构 , 给学生一篇文章 ,让他们 自学 ,结果学生不知道该学些什么、该 去 同化新的字、词、句、段 、篇 ,从而使原 有的听、说、读 、写、 从哪儿做起。而这只是其 中的一个方面 ,久而久之 ,会形成教师 背能力达到一个新高度 。 的知识权威 ( 而事实上 , 这种权威是不称其 为权威的 ) 和学生离 理论是如此 ,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 中,由于学生个体 的差 开教 师后的不胜任感。 异 ,学生 自学 的方式与结果也 自然有异 ,这样就会有许 多新思维、 课堂上太多人为的框框 ,限定学生思维的发散 ,滋长学生投师 新 创 造 ,在学 习无 法 同 化 之 处 ,即需 要 顺 应 时 ,才是 教 师要 导 之 所好 , 仅仅寻求柿 隹答案的学 习倾向, 酿就了教师讲解潇洒 自如 , 学 处 ,要扶之时 ,因而教 师的导与扶 ,必须先知道学生学困的 “ 结” 生学练机械拘谨 ,从而失去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土壤。整堂课充 在何 处 , 而这又只有学生在暴露 了自己的思维过程之后 才能实施 , 斥 了教 师那 “ 悬河 ” 的讲和 “ 倜傥 ” 的演 ,课 堂成 了教 师 所 以 必须 先放 手让 孩 子 自学 ,然 后 以 学定 教 。 口若 风流 自我炫耀的舞台,学生只是教师的一种点缀、一把工具、一件装饰 关于课 堂教学 内容到底是 什么 ,一 些学者也 有过精辟 的论 品 !鲁迅先生有言 :“ 长此以往 ,国将不国” 。借用一下:如此下去 , 述 ,尽 管有些争议 ,但越来越 多的人认识 到是 “ 教材教” 而 用 真是 “ 长此以往 ,课将不课,生将不生 ,师将不师,人将不入……” 不是 “ 教教材” 。在 原有的教学模式 中,教 师重视 的是课 本 ,教 还 是 借 用鲁 迅 先 生 的话 :救 救 孩子 ! 师往往是把 学生 带进 课文里 ,钻几个来 回 ,抱 回一 大堆 的知 识 怎么办?把时间留出来 ,把空间让 出来 ,让 学生去使用 ,让 点 ,把 怎样 教好一堂 课视 为 自己的奋斗 目标 ,于是拼命 追求 怎 孩子们去支配,让他们去 自由发展 ,去 自我完善。他们有这个权 样 分析、提问才精彩 ,殊不知 自认 为精彩 的内容学生 早就 知道 , 利 ,也有这个能力,我坚信 !能行吗? 能行 !为什 么? 不打瞌 睡才怪 !所 以教 师在课 堂上 关注 的不应是 课文 的分析 , 原 因有二 :语文大纲是环 形大纲 ,这就决定 了语文学科不论 而 是 学 生 是 怎 么 学 的 ,怎 样 教 学 生 才 有 发 展 。 因此 ,在 “ 有 没 哪册 , 不论每册里的文章篇 目如何选 用, 各种训练点如何 安排 , 都 教 师 的 课 堂 ” 里 ,真 正 的 教 师 早 已在 教 室 后 面 在 静 听 学 生 的 分 离不开这样的规律 , 即学生从接触语 文开始 , 一直到大学毕业 ( 或 析 中 ,思 索该 引导学 生得到进一步 发展 的途径 与手段 、方式与 者更直接地说 : 从咿呀学语到垂垂老矣 !) 都一直在字、词 、 方法 … … , 句、 段、篇等知识与听、说、读 、写等能力之间徘徊 ,回旋 而上 ,这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 ,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要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