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教案2014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2014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精品)

最新人教版2014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精品)

图1最新人教版2014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第一章 机械运动【考点聚焦】测量的初步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长度的测量。

2.体积的单位及其换算,体积的测量。

3.误差和错误。

4.长度的测量方法。

【知识结构】 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主单位:米(m ),其它单位km 、dm 、cm 、mm 、μm 、nm2.长度的测量工具:①基本工具:刻度尺;②精密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仪。

3.刻度尺正确使用:①会选: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最小分度值;②会放:尺要放正,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刻度线紧贴被测物; ③会读:视线正对刻度线,读出准确值和估计值; ④会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二、体积的测量1.体积的单位:主单位:立方米(m 3)其它单位:dm 3、cm 3、mm 3、L 、mL 。

2.体积的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3.量筒的正确使用:①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②视线要与液面齐平 三、测量误差1.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差异2.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减小。

错误可以避免。

3.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采用精密测量工具;②改进测量方法(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对应训练】1.单位换算:8.5m = cm ; 36000nm = km 15cm 3= m 3。

2.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A 、B 两个小木条的长度,其中对木条 的测量是正确的,这个木条的长度是 cm 。

3.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图2的四种方法正确的是 〔 〕4.如图3所示,某同学用量筒、足够多的水,一定重的铁块和细线,测量某一木块的体积,所作的步骤如下:A.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记录下水的体积V1;B.用细线栓住铁块,轻轻放入量筒内水中,并使之全部浸没,记下铁块和水的总体积V2;C.取出铁块,用细线把铁块和木块捆在一起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的总体积V3;D.计算出木块的体积;①以上步骤中多余的是(填步骤前的序号)②写出求木块体积的公式,即V= = cm3图3 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测量中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D.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6.把一根刻度尺均匀但不准确的直尺跟标准直尺进行比较,当两尺零刻度线对齐时,不准确尺的30.00cm刻度线正好与标准尺的29.50cm刻度线平齐,由上面读数可知标准尺的分度值是。

2014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4章第1节热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4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4章第1节热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4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4章第1节热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一篇:2014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4章第1节热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14.1热机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3.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4.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提高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和热值的概念是重点。

三、教学难点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的理解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内容为新授课。

本课采用以实验为主导的综合启发式教学,初步渗透探究式学习方法。

五、教具学具试管、水、酒精灯、铁架台、汽油机模型、火柴、金属网等。

六、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请大家拿出小汽车模型(各人自带),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小汽车等机器的“心脏”——热机。

(二)新课教学 1.整体感知内燃机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

内燃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柄转动两周,燃气对外做功一次,完成一个冲程所用时间是整个周期的四分之一。

内燃机的能量来源于燃油燃烧时的化学能。

而1 kg的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热值。

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燃烧均无关系。

有效利用燃料是节能的重要措施,有效利用燃料的途径:一是要让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二是要减小热量的损失。

2.教学互动互动1:实验,引出内能可做功。

明确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酒精燃烧放出热量(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通过热传递将一部分内能转移给了水,水的内能增加使其温度逐渐升高直至沸腾,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越来越多,对软木塞的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将软木塞推出试管口,这就是水蒸气膨胀对软木塞 1 做功。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教案6篇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教案6篇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教案6篇作为教师在制定教案时一定要保持逻辑思路清晰,教案是上课的流程,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前提,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九年级全一册物理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在教学中,端正教学态度,明确教学目的,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深入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认真批改作业,搞好单元过关,将教学的每项工作落到实处。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加强与其他任课教师的联系,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积极参加进修学习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共四单元,是在上学期所学电学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力学的有关知识。

如,家庭用电、电能、材料等。

这些知识是上学期电学知识的延续。

再通过本学期知识的学习学生才会对力学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

这些知识既是基础,又是桥梁,作用非常重要。

另外,本学期教材中渗透的某些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很有指导意义。

物理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激发要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物理学习需要的潜在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意向,成为实际学习活动的动力。

这就需要创造问题情境,特别是要注意每个课开始的课题引入。

教师要善于利用演示实验或简炼的具有强烈启发性的'语言,在上课的开头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吸引住,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本学期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的物理课教学。

绝大部分同学对物理有一定兴趣,但不够浓厚,对上学年知识的理解、掌握由于放假等原因已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但一些基本物理学习习惯已初步养成。

本学期准备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措施,注意加强优等生的培养和差生的转化,促进中等生的整体进步。

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

2014年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实用、经典)

2014年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实用、经典)

2014-2015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辛屯镇九年级物理备课组2014年9月第十三章 热和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学习过程】一、了解分子运动论自然界存在着各种热现象:物体温度的变化,物质状态的变化,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等。

这些热现象的解释,都涉及到热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也是人类长期探索的问题,直到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热现象是由物质内部大量微粒的运动引起的,这种认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科学理论:分子运动论。

到19世纪建立了能量的概念,人们又逐渐认识到与热现象相联系的能量——内能,用分子运动论和内能的观点,可以解释很多热现象。

分子运动论主要内容为:1、物质有分子组成;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探究学习:扩散现象猜想:打开香皂盒闻到香味,说明香气的分子发生了 。

下面我们再来通过讨论实验来体会分子是运动的。

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 现象。

上面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

即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

请举出几个例子,看谁观察得细致。

通过所举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扩散能发生在 体和 体之间、 体和 体之间。

科学家们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 mm 深。

这说明扩散也可以在 体和 体之间发生。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

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有什么不同。

想想议议: 1)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人教版教案章节一:力和运动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

b. 让学生掌握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c. 让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2. 教学重点:a. 力的概念和作用。

b.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c.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3. 教学难点:a. 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

b. 牛顿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4.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和作用。

b. 讲解:讲解力的概念、作用的两种效果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c. 示范:进行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d. 练习: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应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

教案章节二:压力和浮力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b.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大小计算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2. 教学重点:a.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b. 浮力的大小计算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3. 教学难点:a. 压力和浮力综合应用问题的解决。

4.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压力的存在和作用。

b. 讲解:讲解压力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浮力的大小计算和物体浮沉条件。

c. 示范:进行压力和浮力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d. 练习:让学生应用压力和浮力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案章节三:简单机械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b. 让学生掌握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

2. 教学重点:a. 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b. 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

3. 教学难点:a. 杠杆和滑轮组综合应用问题的解决。

4.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简单机械的作用。

b. 讲解:讲解杠杆的分类、特点以及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

c. 示范:进行简单机械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d. 练习:让学生应用简单机械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案章节四:声现象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3.1初识家用电器》教案(第1课时)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3.1初识家用电器》教案(第1课时)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3.1初识家⽤电器》教案(第1课时)《13.1初识家⽤电器和电路》教案执教:泰州市⾼港实验学校黄健(2014年9⽉29⽇)教学⽬标1.知道常见⽤电器的⽤途、⼯作时能量的转化情况;知道不同电源的主要构造、⼯作时能量的转化情况;2.通过观察⼿电筒的结构、⼯作情况,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其作⽤。

3.通过连接能够使⼀个灯泡亮起来的电路的活动,知道电路连接时的注意事项,知道电路的通路、断路和短路状态,了解电源短路的危害。

教学重点1.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其作⽤认识及理解。

2.通路、断路和短路状态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难点:电源短路的认识和理解。

课前准备1.阅读课本p.62“信息快递”,尝试记住要点2.阅读课本p.84“信息库—电池”,拓宽视野。

3.观察⾃⼰家中的厨房(或某个房间),找⼀找,⼀共有多少⽤电器?想⼀想,它们都有哪些⽤途?它们为⼈们提供了什么能量?运⽤⼀定的标准,你能对这些⽤电器进⾏分类吗?4.在家中找⼀个⼿电筒进⾏观察,尝试回答课本p.63“活动13.2观察⼿电筒”中所提出的操作和问题。

(写在课本上)课堂教学⼀、激发兴趣,引⼊新课1.猜想、激趣。

教师出⽰两幅图⽚,引导学⽣观察,再要求学⽣猜⼀猜:这是什么东西?2.揭⽰谜底,引⼊新课。

(1)再出⽰上述⽤电器的使⽤说明书,告诉学⽣,这是洗⾐机。

(2)引⼊新课。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奇妙的、新型⽤电器应运⽽⽣,使我们的⽣活发⽣了⽇新⽉异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3章的第1节——初识家⽤电器和电路。

⼆、学习⽤电器和电源1.学习⽤电器(1)汇报交流。

同学们,⽼师刚才向⼤家介绍了⼀个奇妙的⽤电器,那是外国的事情。

现在我们将视线转移到我们家⾥,⼤家想想,在你的家中都有哪些⽤电器呢?(电脑、电灯、冰箱、洗⾐机、电风扇、空调、微波炉、电磁炉等等。

)由于我们刚刚开始学习电学知识,很多⽤电器的构造、原理⼜⾮常复杂,所以我们今天只从使⽤电源、⽤途、能量转化等三个⽅⾯来初步认识⼀些常见家⽤电器。

2013-2014九年级物理新人教版教学计划

2013-2014九年级物理新人教版教学计划

2013-2014年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通过八年级期末统考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该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级分化较突出。

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本册教学内容共十章,第十三章内能,第十四章能内能利用,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十八章电功率,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二十章电与磁,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1、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2、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多各种类型的计算题,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3、学生能运用所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能力要得到提高;4、初步认识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初步认识电、磁现象,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5、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6、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比热容,热机的效率,串联和并联,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和电压的规律,滑动变阻器,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磁场,电磁铁,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教学难点:分子动理论,比热容,热机效率,电流的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和电压的规律,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电生磁,电磁波的海洋,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计划(2014年九年级物理上)

教学计划(2014年九年级物理上)
2.变阻器的原理及滑动变阻器的连接,能根据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判断电阻的变化
第17章
欧姆定律
4
11
(1)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3)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总江中学教师教学计划
(2014年秋季学期)
学科:物理
教者:(盛君伟黄镜海)
教学计划基本情况
一、本学期教学内容共8章31节。
二、完成教学任务需要60课时。
三、本学期计划第18周授完新课。
四、教学进度计划:
1、第1周至第3周计划授完第1314章
2、第4周至第5周计划授完第15章
3、第6周至第7周计划授完第16章
7.知道两种类型触电以及急救的基本方法
8.家庭电路的组成和电路的连接方式
1.理解电功率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知道并理解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方法
4.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5.根据测量电功率的实验需要,能正确选择器材、设计电路和确定实验步骤;
3.知道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热量的概念引出。
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探究实验的过程。
第15章
电流与电路
5
5
1.初步认识电流,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通过动手实验,认识短路、断路、通路,知道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2、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电阻,电阻的符号和单位的符号及换算,知道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精选10篇)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精选10篇)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精选10篇)初中九年级物理教案篇一一、电荷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2、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4、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C5、电荷在金属杆中可以定向移动,金属是导电的。

有的物体善于导电,叫做导体。

金属、人体、食盐水溶液等都是导体。

有的物体不善于导电,叫做绝缘体。

橡胶、玻璃、塑料等都是绝缘体。

二、电流和电路1、电路的组成:1)电源: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2)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的器件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4)导线:连接电路2、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三、串联和并联1、串联电路: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只有一条通路,逐个通过各用电器后,直接流回电源负极;切断任何一处电路,整个电路均断开;开关可以串联在电路中的任意位置,并不影响对电路的控制作用。

2、并联电路: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

用电器之间的连接点叫并联电路的分支点。

从电源两级到分支点的那部分电路叫干路,两个分支点间的个条电路叫支路。

切断一条支路,其余各支路仍然工作,因此,干路中的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其所在支路的通断。

四、电流的强弱1、电流就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I代表,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2、使用电流表的注意事项:1)电流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

2)电流从正接线柱进,负接线柱流出。

3)估测、试触,选择合适量程五、家庭电路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1)进户线:火线、零线。

2)电能表:测用户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3)总开关(闸刀开关):控制户内与户外的通与断。

4)保险丝:当电路中又过大电流,保险丝熔化,自动切断电路。

(其保护作用)2、进户的两条输电线中,有一条在户外就已经和大地相连,叫做零线,另一条叫做端线,俗称火线。

2014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最新实用教案

2014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最新实用教案

14.1热机教学目标:(1)知道热机中能量的转化(2)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3)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个工作过程的异同,学习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情感目标了解这些内燃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技术进步在工业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和联系教学器材:汽油机和柴油机模型及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并引入新课1.分子运动论有关知识。

2.比热容的概念及水的比热容是多少?3.热量的计算公式。

实验导入:如图在试管中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试管口,加热使水沸腾,观察现象。

问题:实验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总结得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叫热机,热机种类很多,有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火箭等,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内燃机二、讲授新课1.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叫热机。

热机种类很多,有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火箭等,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内燃机。

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2.汽油机①构造(出示模型或挂图。

边指示边讲解)。

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气缸,活塞,连杆,曲轴。

(介绍名称的同时,介绍各部分的功能)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②工作原理(边动作边讲解,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活塞、气门、连杆、曲轴的动作情况)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开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气缸上端,进、排气门均关闭。

工作时,活塞由上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仍关闭。

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被吸入气缸。

这是第一个冲程活塞运动到最下端,就开始转为向上运动。

这时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混合气体被强行压缩,使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这是第二个冲程压缩结束时虽然温度较高,但未能达到燃料的燃点。

在压缩冲程结束的瞬间,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由上向下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

九年级物理14.1热机教案

九年级物理14.1热机教案

第4节热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知道热机中能量的转化。

3.了解人类使用热机的情况和热机对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2.利用热机的模型和课件动画演示并探究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阅读“科学世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养成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热机中的能量转化。

【教学准备】教师用:铁架台一台、酒精灯一盏、试管一只、试管夹一个,火柴一盒、水、软木塞一个金属网、汽油机实物模型、柴油机实物模型、多媒体等学生用:每个学习小组一个汽油机实物模型和一个柴油机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它的工作原理实际和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发动机的原理是类似的,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一下它们的工作原理,板书课题——第4节热机。

【提出问题】多媒体投影下列问题思考并回答:使用蒸汽机的火车汽轮机飞机上的喷气发动机火箭上的喷气发动机汽油机柴油机要求学生按事先分好的组,结合汽油机模型,代表回答以上几个问题,回答不完整的,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补充,生的回答情况进行点评。

【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在做功冲程中是什么形式能量转化成什么形式某混合动力型汽车的动力装置由汽油发蓄电池为电动机供电,由电动机提供动力;当需要较大动力时,由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共同提供动力;当汽车制动减速时,电动关于该车动力装置以下分析正确的是()实际的汽油机里面并不是一个气缸,而是四缸,甚至更多。

【跟踪训练】:汽油机在某个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A. B.压缩C. D.排气A. B.C. D.进气门排气门气缸活塞连杆曲轴汽车的内部结构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取代了传统的化油器系统有什么好处?这样的内燃机工作过程【板书设计】第4节 热机【教学反思】一、教案的亮点在学习柴油机的有关知识时,在教学中采用了类比汽油机的有关内容,让学生自学,学生易于接受;在学生自学时提出具体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明确;学生利用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模型亲自动手探究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学习印象深刻;演示内能做功实验时,明确观察目标,学生观察细致准确;在探究活动中,小组交流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和创造能力及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根据所学内燃机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2013—2014九年级第二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2013—2014九年级第二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贤昌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任课教师:金化本一、学生知识现状的分析:从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我们发现优等生较少,各知识点掌握较好,中档生各知识点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下档生居多。

本学期只有三个月,是学生初中阶段学习最关键的一学期,因为九年级学生的中考成绩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作为九年级的物理教师我们要好好的把握这学期的教学时间,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为学校的发展尽一份力。

我们本学期就是总复习,我们要想办法提高课堂的复习效果,让学生更有效的复习;学会利用物理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更快的提高学业成绩。

面对中考我们教师一个重点是对物理学科较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不要因为物理学科的成绩影响他的总分和今后学习。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1、八年级与九年级物理各章节的基础知识的梳理,结合2013年中考纲要及以前的中考题型帮助学生进行重难点的分析和突破。

2、实验动手操作训练,实验专题训练和科学方法渗透。

3、近三年来中考热点分析,加强重点知识的练习和讲解。

4、考前的实战模拟与解题方法、格式的指导及考前的心理辅导。

5、对部分学生有针对性的帮助与辅导。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章节):重点:力学和电学知识,跨学科的问题及环保问题是近年来命题关注重点。

难点:光学中的《凸透镜成像》,电学中的《欧姆定律》、《电功率》,力学中的《浮力》、《力与机械》、《机械效率》知识点。

1、力学和电学两大部分。

力学的重点是压强、浮力、杠杆、机械效率。

而且出题的综合性较强,与前面学过的力的平衡等知识联系密切。

其中浮力是历年中考的热点,也是中考的难点,也是学生认为是最难入手的知识。

电学的重点是欧姆定律、电功率。

它们的综合题又是电学考试的难点。

学生对于画等效电路图的问题总是理解不好,造成失误。

2、声学、热学、光学中,热量的计算和光学做图是考试常出的考点。

尤其是光学作图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知识。

四、具体的复习方法1、夯实基础,巩固双基。

九年级物理教案(优秀7篇)

九年级物理教案(优秀7篇)

九年级物理教案(优秀7篇)九年级物理教案篇1【设计理念】1. 通过实验引发讨论,培养学生探索事物现象的能力。

2. 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能力。

3.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道一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受到浮力。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 会用弹簧秤法测浮力。

3. 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4. 知道物体的浮沉是由重力和浮力决定的。

会判断物体浮沉。

5. 会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并知道漂浮的物体浮力大小等于物重。

【教学器材】弹簧测力计、墨水瓶、烧杯、水、乒乓球(3个)、溶液。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 什么是力?2. 力的测量工具是什么?(测力计)3. 出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空墨水瓶。

墨水瓶受几个力?(两个)4. 两个力是什么关系?(一对平衡力)5.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二、导入新课(一)演示实验1. 用手托住空墨水瓶。

分析受力情况,看到什么现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2. 分析变化原因,手对空墨水瓶的托力多大?如何求得?学生实验:将弹簧测力计吊着空墨水瓶,放入水中浸没,观察到什么现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问: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现象?(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对它向上托的力。

)物体在其他液体中是否也受到向上托的力呢?演示实验:将吊着的空墨水瓶放入溶液中,看到什么现象?分析变化原因。

问:漂浮的物体是否也受到向上的托力呢?学生实验:将乒乓球投入水中,设法将它按入水中,有何感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这就是浮力。

)(二)板书一、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方向)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任何一个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受力物体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另外对浸入的理解,它包含两种情况:①部分浸入;②浸没。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优秀4篇】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优秀4篇】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优秀4篇】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1份就是1℃。

2013-2014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

2013-2014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安排表JIAO XUE JI HUA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科目:物理年级:九年级教师:SSSSSSSSSSS学校:中心学校教材分析:全册共计五个单元:机械功与机械能、内能与热机、探究简单电路、探究欧姆定律、电能与电功率。

机械功与机械能隶属于课程标准第一层面总体设计中的“物质科学”领域,呈现了“转化和平衡”等主题的部分基本内容,主题下展现了“功和功率”、“机械效率” 、“机械能”等教学内容。

本章以功为主线,以斜面、杠杆、和滑轮等简单机械为载体,落实“转化和平衡”和了解“简单机械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的目的。

内能与热机:关于物体的内能,因限于学生的物理知识基础,只需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对于物体内能的改变,只需通过生活事例和简单实验,归纳出热传递和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个途径。

知道热量是内能改变时,通过热传递方式转移的能量,是内能的变化量。

要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经历制定探究计划和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建立比热容概念。

通过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内燃机的主要结构;大致了解内燃机工作时,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情况;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内燃机的发展对人类进步起到的作用,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它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

探究简单电路计六节“从闪电谈起” ,包括两种电荷,摩擦起电、验电器,静电的利用等知识,通过信息浏览介绍电从哪里来。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主要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构成电路的通路、开路、断路,常用电路元件及符号和电路图,如何连接电路。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主要介绍电流的概念、用电流表测电流;“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 ,主要内容包括电压的概念、用电压表测电压,“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是通实验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

探究欧姆定律中“认识电阻”主要内容包括电阻的概念,实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滑动变阻器及其应用。

通过信息窗介绍几种家庭用电器的电阻值和不同材料电阻值的比较等内容。

2014人教版九年物理下教案

2014人教版九年物理下教案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一节家庭电路(一)教课目的( 1)知识目标1.理解、掌握家庭电路的构成.2.懂得火线、零线的观点.3.理解保险丝的作用.4. 认识插座及家用电器的接地.5. 认识测电笔的结构及使用方法.(2)能力目标会解决相关家庭电路的简单问题.(3)感情目标建立理论联系本质的思想.教课过程(一)发问引入(1)大家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冬季家里开着电暖器,微波炉也正在工作,忽然冰箱启动制冷,结果家里全部电器一下子都停止了工作.有时当你翻开台灯准备做功课时,灯泡闪了几下便灭了,但其余电器却还能正常工作.为何有时全部电器一起停止工作,而有时某个电器坏了结不影响其余电器的工作呢?(2)假如你家中全部的电源插孔都被占满了,但又添置了新电器,如何做才能使新电器也能工作起来?若能正确回答上述问题,则需要知道我们家庭电路的构成.(二)新课教课演示家庭电路构成板.( 1)进户线.进户线有两极,如图 1 中所示 A 和 B.此中一根是火线,一根是零线,家庭电路中的零线一般是接地的,所以零线与大地(地线)之间不存在电压;但火线与零线之间存在220V电压,不过一会儿电流由火线经用电器流入零线,一会儿电流又由零线经用电器流入火线,这样按必定频次变化,即我们家庭电路使用的是沟通电.为了保证某个电器发生故障后不影响其余电器的工作,各个电器都应是一端接在火线上,另一端接在零线上,即这些电器之间是并联关系,一个支路发生故障其余支路还能工作,所以台灯坏了,其实不会影响电视机等其余电器的工作.( 2)保险丝(如图 1 中的 D).发问:此刻生活水平常益提升,愈来愈多的人有能力购置各样电器,但我们可否无穷制地增添家用电器呢?解说:因为各个电器是并联的,同时使用的电器越多,干路(即进户的火线和零线)上的电流就越大.但进户线是有必定规格的,只好同意某个值以下的电流经过,若经过的电流超过此值,就会使电线过热,有可能引生气灾,造成生命财富的危险.在火线和零线上分别串入两根保险丝,就能够在电流超出进户线的同意值时,保险丝自动熔断,切断干路电流,使全部电器停止工作,防止发生火灾,同时提示用户:你当前同时使用的电器过多了,由此可见,我们在使用电器时必定要注意干路电流的同意值,不可以无穷制增添同时工作的电器数目.发问:保险丝是如何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的?解说:保险丝是用电阻率比较大、熔点比较低的铅锑合金做成的.当干路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发热很快,温度急速上涨,抵达其熔点时,保险丝熔断,干路就成为断路,支路上全部电器都停止工作.所以在供电正常状况下,家中全部电器同时停止工作,常常意味着保险丝熔断了.有些用户为了自家用电方便,擅自将保险丝换成粗的(同意经过的电流大)或干脆换成铁丝或铜丝,这样使用大功率电器时,保险丝就不会断了.但这类做法惹起的结果是极其危险的,以前就有这样的案例;干路中电流大到已使火线和零线成为两条火龙,而且沿着各个支路延伸开去,而保险丝却平安无事,根本没有切断电源,起到保险的作用.( 3)插座(见图 1 中的 E)发问:既然各个电器都是并联在火线与零线之间,我们如何才能将电器并联上去呢?在我们房间的墙壁上常常有电源插孔(可看教室中的实物)这就是插座(如图 2 中的甲和乙).插座的每个孔中都有金属片,若插孔是两个孔的,那么此中一个孔中的金属片连结火线,另一个孔中的金属片连零线.当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时,插头的金属片与插座的金属片相接触,电器就通上电了.关于三孔插座(如图 2 中的乙),一般孔“2接”火线,孔“3接”零线,孔“1接”地,为何要设计这样的插座呢?我们家中的洗衣机、饮水机等电器的外壳本来是与火线绝缘的,但假如天长日久绝缘被损坏,外壳就会与火线相连,人站在地上,人与外壳间会存在电压,此时一触外壳便会触电.若将电器外壳与地线相连,人与外壳间没电压,就安全了.因为上述原由,这类电器的插头是三脚的(如图 2 中的丙),最上方的一脚接电器外壳,此脚插入插座的孔“1,”外壳便与地线相连了.假如多个电器都要用同一个插座,就一定用插座板了(出示实物插座板),这样能够解决多个用电器的用电问题.察看翻开的插座板,发问:①插座板中哪些地方是导电的、哪些地方是绝缘的?②如何安装插座板?③安装插座板时必定要注意什么问题?(两根导电的弹簧片间一定绝缘)④插座板外壳上的数字有什么意义?( 4)照明线路(如图 1 中的 F)①让学生察看线路的接法,发问:为何要这样连结?灯和开关的地点可否交换?要修业生经过议论明确:灯与开关交换后,即便开关断开,灯也与火线相连,与站在地上的人之间存在电压,人若触摸电的产绝缘处便会发生危险.②让学生课后察看螺口灯与卡口灯的灯泡及灯座,剖析它们的工作电路,并说明哪一种更安全些?( 5)电能表(如图 1 中的 C)发问:①电能表可否安装在图 1 的“E”和“F之”间?②某电能表上标有“220V,10A”字样,这是什么意思?③电能表上的“1500r/kWh” 字样表示什么意思?要修业生明确:该字样说明用户用电能 1 度时,此电能表的转盘会转1500 转.例题某电器独自工作30 分钟的过程中,该电能表的转盘转了500 转,则该电器的功率应为多少?可否依据本题设计一个测未知功率电器额定功率的方案?需测哪些数据?(6)测电笔.解说:在连结家庭电路时,第一应划分零线和火线.我们能够用测电笔来达成这项工作.测电笔的结构如图 3 所示:由金属笔尖、大电阻、氖管和笔尾金属体挨次相连而成.在使用测电笔时,用手捏住笔尾金属体,将笔尖接触进户线,若遇到的是火线,则氖管发光.这是因为火线与人所站的大地之间存在电压,而大电阻和氖管的电阻比人体电阻大好多,所以大多数电压加在了大电阻和氖管上,使氖管发光.若笔尖接触的是零线,氖管就不会发光.测电笔分为高压测电笔和低压测电笔,一般一千伏以上的电压称为高压,我们家庭电路的电压属于低压.千万不要用低压测电笔去测高压火线,因为此时人体按比率分得的电压会超出人体所能蒙受的安全电压.(三)讲堂小结(略)(四)部署作业1、教材第35 页活动3;2、教材第35_36 页 1;2;3;题第二节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由(一)教课目的1.理解短路是造成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由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教案授课老师:李玉玲第十三章热和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5.了解气态、液态、固态分子的模型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2.从宏观现象推论分子特征,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并培养学生想象力.三、德育目标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教学重点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知识.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从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教学方法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有直观感觉,再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教具准备香水;盛有二氧化氮的广口瓶、空广口瓶、硫酸铜溶液、试管、铅柱、投影、录像.课时安排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复习提问(1)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2)我们能否直接用眼睛看到分子的运动/2.情景展现以前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热现象,但我们只了解现象的外表,这些现象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可用蒸发为例进行说明)二、进行新课1.分子和分子的运动(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它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m,因此,在一个物体中,分子的数目是巨大的。

0℃,一标准大气压下,1cm3的空气中大约有2.7×1019个分子,如果每秒可以数数到100亿,那么,把这些分子数完需要80年的时间。

(2)扩散现象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这是为什么?是什么跑到了我们的鼻子里了?师:一些带有香味的分子,从香皂中挥发出来,进入空气,向各个方向散步开来,当它们到达你的鼻子里,你就会闻到香味。

演示实验:教材图13。

1—2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让学生观察有什么变化发生?引导学生看图13.1—3分析得出:①②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③结论: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④扩散现象的实例ⅰ:擦香水时,周围的人都能闻到;ⅱ:花开时,花香满园;ⅲ:长时期放煤的墙角变黑;ⅳ:糖放在水中,水变甜了师:对同样一个扩散实验,能否改变一个条件,从而改变扩散进行的快慢呢?如图4所示,将一滴红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扩散快慢的情况。

分析:在实验中热水温度高,扩散进行的快,说明温度高时,分子运动得快。

冷水温度低,扩散进行的慢,说明温度低时分子运动的慢。

(3)热运动(thermal movement)图4由于分之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师]这是一个铅块,我们知道它是由铅分子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生]分子之间有引力.[师]请看演示实验教材图13.1—4,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演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分开.[生]这个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师]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那么,我想把粉笔压缩得短一些,容易做到吗?为什么?[生]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师]是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请看投影.作图讲: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这就好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引力和斥力之间的关系F引 = F斥:斥力起主要作用:引力起主要作用:作用力微小,可以忽略:引力和斥力的变化过程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在变化过程中,始终是斥力变化得快。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这就好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板书: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3.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模型[生]我知道,物质的存在形态有三种,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些在小学学过.[师]同学们能不能举例说明呢?[生]教室的门、黑板、桌、椅都是固态.[生]我们喝的水、牛奶、饮料都是液态.[生]生活中离不开的空气是气态,氢气、氧气等都是气态,[师]物质的不同状态各有什么特点?我们怎样来区分它们呢?[演示实验][师]老师这儿有一个杯子,还有一些水,同学们注意观察.(教师将杯子拿在手中展示给同学们)[师]这个杯子是液体还是固体?[生]固体.[师]它有没有固定的形状呢?[生]有.[师]什么形状?[生]圆柱体.[师]那么它有没有一定的体积呢?[生]有.[师](把杯子倒过来)看形状变了没有?[生]没有,还是圆柱体.[师]那么它的体积变了没有?[生]没有.[师]同学们说固体有什么特点呢?[生]固体有一定的形状,也有一定的体积.[师]总结得很好.[继续演示]老师往杯子里加满水盖上盖子[师]现在我往杯子里加满水,大家看:现在杯子不动,那么水有没有一定的形状呢? [生]有.[师]什么形状?[生]也是圆柱体.[师]那么这杯水有没有一定的体积呢?[生]有.[师](边讲边演示)现在,我把水倒入另一个和刚才形状不同的容器中,同学们观察,水的形状改变了吗?[生]改变了.[师]水的体积改变了吗?[生]水还是刚才那么多,体积不变.[师]因此,我们又可以发现液体有什么特点呢?[生甲]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生乙]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师]两位同学说得都很好.同学们能不能讨论一下气体有什么特点呢?[生]对于气体,我们从来也没有听说过圆形的空气,也没有听说过有方形的空气,说明空气并没有固定的形状.[生]我们也没有听过有一杯空气、一盆空气的说法,所以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生]气体的特点是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师]同学们归纳得非常准确.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有三种状态.同学们考虑,物质的状态是不是永远不能改变呢?[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我们认为某一种物质的状态是可以变化的,如水在很冷时能结冰,由液态变成固态,水开了后还会变成水蒸气,由液态变成气态.[生]我们在第一册中学过的物态变化,说明物质的三种状态之间都是可以转化的.[师]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会怎么变化呢?[想想议议][师]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大还是变小?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吗?[生]我知道液态变成气态时,体积肯定是增大的.比如水沸腾时,蒸气满屋子都是.[生]我认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是减小的.点燃蜡烛时,火焰周围的液体满满地,甚至会流出来成为烛泪,但吹灭蜡烛后,液体凝固后中间会凹下去.[生]我也在电视上看到过炼钢厂钢水凝固成钢锭时,凝固面是凹陷的,因此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时体积会变小.[生]我觉得液态变成固态时体积不一定要减小.比如水变成冰时体积是变大了.[师]同学们讲得都有道理.有一点同学们没有异议,就是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也会发生变化.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内容及图13.1_5,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收获.[生]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也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生]固体物质的分子排列规则,就像现在上课时坐在座位上的同学们,大家周围空间很小,并且相互之间有力的作用,因此固体的形状比较固定时,体积也是固定的.[生]液体物质的分子可以移动,就像下课后同学们的运动.虽然可以活动一下,但终究不出学校的范围,这就是液体分子虽可运动,但还是有约束力的,因此液体有流动性,但总会保持一定的体积.[生]气体的分子几乎不受力的约束,就像放学乱跑的学生,最后可跑到很远的地方,因此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三、小结:见板书四、作业:P6 1、2、3、4、5五、板书设计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六、课后记:§1.1 分子热运动一、扩散现象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不同物体在相互接触时,彼此3、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进入对方的现象三、热运动二、分子动理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第2节内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观察,能简单描述同一物体其内能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2.通过实验和体验活动,知道通过做功和热传递的方法可以改变内能。

能判断热物体内能是否发生改变,和用什么方法改变内能。

了解热量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和体验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与人合作的意识。

2.通过分析具体实例,促使学生尝试应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解释具体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人类认知内能过程的几个片段,感受人类认知内能过程中从宏观跨越到微观的伟大,和人类认知过程中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

2.通过学习,感受到用微观理论去解释宏观现象的奇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和相关科学技术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助于建立正确的科学观。

教学重点:1.了解内能的概念,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举出相关事例。

教学难点:1.用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

2.了解热量的概念。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列举实例法、学生实验体验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若干根50 cm的细铁丝、压缩点燃演示器、气体膨胀做功演示器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向学生展示三幅有关人类对“热”充满渴望的图片。

展示人类对“热”的基本认知过程。

1.钻木取火;小女孩点燃火柴取暖;警察在冰雪天向过路司机递上一杯热水;提出:热是一种能量吗?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由此引出课题目并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一)认识内能1.用机械能来帮助学生理解内能。

[观察一下]教材图13.2—1和13.2—2“分子”和“孩子”是否有相似之处?物体宏观运动而具有的能是机械能。

微观世界的分子虽小,同样具有质量,由于分子在不停的做热运动,同样具有动能,而分子间的作用力,又使得它们具有势能。

2.给出内能的定义并板书: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3.以问题的形式提示学生注意两个问题。

①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想一想,冰山有内能吗?②因为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