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

合集下载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 语文诗歌鉴赏含解析解析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 语文诗歌鉴赏含解析解析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语文诗歌鉴赏含解析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安万善吹觱篥①中歌(节选)李颀枯桑老柏寒飕飑,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②,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③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注释】①觱篥(bìlì),簧管古乐器,似唢呐,以竹为主,上开八孔,管口插有芦制的哨子。

汉代由西域传入,今巳失传。

②渔阳掺:渔阳一带的民间鼓曲名。

③杨柳:指古曲名《折杨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与《李凭箜篌引》一样都是古体诗,题目中的“歌”是诗体标志。

B.前四句用不同的喻体描写了吹奏觱篥的曲调特点,将抽象的乐音具体化。

C.诗人善于借曲写曲,用《渔阳掺》和《折杨柳》唤起读者对觱篥曲的联想。

D.除夕之夜,诗人听到美妙的觱篥曲,悲从中来,流露出借酒浇愁的情绪。

(2)安万善吹觱篥的乐曲旋律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听颖师琴歌[唐]李贺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

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

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

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1)《听颖师琴歌》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代表作之一,本诗前八句描写________,后八句叙写________。

(2)文字是无声的,却能够生动刻画有声的音乐,在《听颖师琴歌》中,李贺是如何表现古琴的音乐魅力的?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杜工部①蜀中离席(唐)李商隐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注】①这首诗的题目本是“蜀中离席”,因为诗的风格模仿杜甫,所以加“杜工部”三字。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考点精讲复习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练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考点精讲复习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练

考点练透3 鉴赏形象要到位考查热点1 鉴赏人物形象高分技法一、古代诗歌人物形象类型1.主人公形象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

如《氓》刻画了对家庭不负责任、始乱终弃的“氓”的形象。

又如《孔雀东南飞并序》刻画了同封建家长制做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的形象。

2.诗人自我形象类型示例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描写了一片萧条的景象;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再现了诗人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着地追求真理的形象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金戈铁马、征战沙场的形象“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英勇的战士形象,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这是一个归隐田园、从事农耕的诗人形象,他热爱田园生活、安贫乐道藐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傲视权贵的品质,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洒脱的性格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描绘了一个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词人形象,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齐上心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诗人大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年华不再,衰鬓先斑。

此二句刻画了一个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的形象1.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形象有的诗歌标题有极强的暗示性,对于形象、情感都有提示。

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 课后习题 古代诗文阅读 任务突破练15 古代诗歌阅读(简答题)

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 课后习题 古代诗文阅读 任务突破练15 古代诗歌阅读(简答题)

任务突破练15 古代诗歌阅读(简答题)(赋分54分用时40分钟)1.(山东淄博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初赴明州[注]范成大四征惟是欠东征,行李如今忽四明。

海接三韩诸岛近,江分七堰两潮平。

拟将宽大来宣诏,先趁清和去劝耕。

顶踵国恩元未报,驱驰何敢叹劳生。

,即宁波,诗中“四明”也是宁波的别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一句中“四征”指的是诗人曾奔波于全国多地做官,而句中“东征”是指这次奔赴明州。

B.第二句表明诗人写作此诗之时已经前去四明赴任,该句也呼应了诗歌的标题“初赴明州”。

C.本诗三、四两句对仗工整,概括了明州毗邻大海、岛屿较多、水源丰富等地理特点。

D.“顶踵”化用了《孟子》中“摩顶放踵利天下”一句,说明皇帝给予诗人的恩惠非常多。

★(2)本诗写于诗人参知政事职位被罢免而知明州之时。

从本诗来看,面对仕途的波折,诗人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和做法?请简要说明。

(6分)2.(河南豫南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风吹沙欧阳修北风吹沙千里黄,马行确荦[注]悲摧藏。

当冬万物惨颜色,冰雪射日生光芒。

一年百日风尘道,安得朱颜长美好。

揽鞍鞭马行勿迟,酒熟花开二月时。

:凹凸不平的石头,形容土地、路径多石不平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的首句照应题目,写出了北风之大,又为下文写马行之难做了铺垫。

B.时值寒冬,万物凋零,色彩惨淡,阳光照射下冰雪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C.诗人眺望前方村落,村酿已熟,花开朵朵,于是欣喜地策马扬鞭前行。

D.这首诗融叙事、描写、抒情为一体,既情感真挚,又韵味悠长。

★(2)诗歌两处写到“马”这一意象,分别蕴含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3.(山东青岛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建康①文天祥金陵古会府②,南渡旧陪京。

山势犹盘礴③,江流已变更。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训练知识点-+典型题附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训练知识点-+典型题附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训练知识点-+典型题附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九日水阁(宋)韩琦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注释】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也就是传统的重阳节。

这一天既要登高怀远,也有以菊花配螃蟹的饮食习俗。

韩琦: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

北宋家、词人。

这首诗作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秋。

诗人正在京中任右仆射,可谓官隆位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七言绝句首联两句很好地照应了标题,“池馆”“古树”照应“水阁”,“重阳”照应“九日”。

B. 颔联两句对仗整,以“老圃”对“黄花”,“秋容”对“晚节”,“淡”对“香”。

这两句从正面写九日赏菊。

C. 颈联写新酿的美酒已经很熟,味道醇厚芬芳。

螃蟹早就长得肥嫩,不必再等秋日的寒霜。

D. 整首诗歌体现的并不是在秋色里持续的的消沉,而是在一片肃杀的秋景之中强调一种高洁的人品。

(2)这首诗塑造出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答案:A解析:(1)A(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淡泊宁静、晚节弥坚、豪情满怀的诗人形象。

①首联两句写诗人住处的水阁古榭虽倾颓破败也不介意,还高兴地在那里宴请嘉宾欢度重阳,表示诗人生活俭朴,不尚奢华。

这是从外在的表现来写的。

②颔联两句借赞颂重阳时节,菊花虽晚开而尤为芬芳,以“黄花晚节香”喻晚节可贵,要注重晚节。

这是从内在的精神实质来写。

③尾联两句写此时作者年事已高,然而他从心底里并不服老,自己酒量虽衰,诗情却不减当年的豪情逸兴。

【解析】【分析】(1)A项,“这首七言绝句首联两句很好地照应了标题”错误,“七绝”应为“七律”。

故选A。

(2)第一句写池馆园林荒凉的感觉,与第三句“秋容淡”相呼应。

第二句点出九日宴会之事,虽然池馆倾圮。

台榭荒芜,却有嘉客来助成重阳雅集,环境虽然荒僻,人的兴致却很高,表示诗人生活俭朴,不尚奢华。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 语文诗歌鉴赏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 语文诗歌鉴赏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语文诗歌鉴赏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初归石湖[南宋]范成大晓雾朝暾绀碧烘①,横塘②西岸越城东。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蝸翠扫空。

【注】①朝、(zhāo tūn) :初升的太阳。

绀(gàn) :稍微带红的黑色。

②横塘:湖名,在苏州市西南。

越城:古代越国的城池。

(1)请赏析本诗前两联的渲染烘托手法。

(2)本诗颈联中的“自能”和“时复”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田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一)①欧阳修春风二月三月时,农夫在田居者稀。

新阳晴暖动膏脉,野水泛滟生光辉。

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

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

田家此乐知者谁,吾独知之胡不归。

吾已买田清颍②上,更欲临流作钓矶。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回京,任翰林院修撰期间。

②颍:指颍州。

作者于皇祐元年由扬州移知颍州,第二年七月改知应天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开篇交代了春天农夫们的生活情状:忙于农耕者多,闲居者少。

B.诗人深知田园风光的优美和农家生活的美好,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心。

C.诗中“知者谁”和“吾独知之”自问自答,暗含远离官场归隐的意思。

D.诗人在颍州水畔种田为生,垂钓自娱,表达了悠闲生活的快乐与惬意。

(2)有评论者认为“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

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四句写景精妙,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送董元达谢逸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

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顔。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①破屋应数间。

【注】①玉川:唐卢仝,号玉川子,家中贫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六句意即董元达归来之后,曾被先皇在延和殿召见,他在廷对的时候,议论慷慨,连天子也为之开颜。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阅读训练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阅读训练

古代诗歌阅读专卷创新演练考点归类,对点模拟练能力题组一专项对点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诗中“马不肥”是说马瘦,“债多凭剑与”是说不单没有钱财,还有债务,“透卧衣”是说衣服单薄,无钱购置御寒衣物。

这都表明了邹明府为官勤于政务,衣食节俭,没有搜刮民脂民膏,清正廉洁。

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

(总括形象)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

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具体分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北陂杏花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诗中的杏花是怎样的形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中杏花是妖娆美丽、高洁坚贞的形象。

诗人赋予杏花以象征意义,并以“作雪”和“成尘”为喻,形成对比,用“纵被”和“绝胜”来强调,深沉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的感情。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考点精讲复习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练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考点精讲复习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练

考点练透6 分析情感态度要全面考查热点1 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一、掌握各类题材的情感及答题角度1.咏史怀古诗情感分类1.历览历史点滴,提出自己观点。

2.悲吟古人际遇,暗示伤己之情怀。

要么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要么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

3.借论古之得失,讽时劝世忧国。

要么托古讽今,以历史的经验教训对统治者进行嘲讽;要么以古鉴今,劝诫统治者莫走老路;要么忧国忧民,对国家命运充满担忧,对黎民疾苦深表同情答题角度1.弄清史实。

咏史诗具有很强的历史性,鉴赏时首先就要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当然,题中的注解,有时也能很好地帮我们完成这一步。

2.体会意图。

作者的创作,一定有现实的原因,也会有其创作目的。

3.分析写法。

不同的写法,是由主题的需要决定的。

有以景衬情的,有发表议论的,也有做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的。

另外,引用典故也是咏史诗常用的表达技巧情感分类1.单纯咏物,表达喜爱或赞美之情。

2.托物言志(寓意)。

名为咏物,实则咏人与抒情。

往往通过描摹物象写其特征与精神,融入个人的情感,或借物抒怀,或以物自喻,或感己伤时。

3.托物喻理。

通过咏物来表达一定的哲学或社会道理。

4.托物讽世。

通过咏物来揭示或批判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答题角度1.抓住“物”的形象特征。

从具体描写物象的诗句入手,从物象的颜色、气味、声音、动作、形态等特征出发,挖掘出物象的个性气质、精神品质等。

2.理解“物”寄托的思想情感。

一般来说,咏物诗中寄托的思想情感往往跟诗人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人生态度、生活作风、价值取向等有关系。

3.分析诗的写作技巧。

一般来说,从表达方式上是托物言志,从修辞角度看有拟人、比喻,从描写方式上讲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情感分类1.漂泊天涯的思乡之情。

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写漂泊无定的孤苦。

借旅途所见所闻,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2.望尽天涯的怀人之愁。

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1.知人论世对人物的身份、经历进行分析,包括诗人自己和诗中描述的对象。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1-11~1-13古诗文阅读+学案(打包6份)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1-11~1-13古诗文阅读+学案(打包6份)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1-11~1-13古诗文阅读+学案(打包6份)专题十一炼字、炼句题的思考角度1.[2023·济南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确:山多大石貌。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答案:“铿然”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词意)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意境)形成鲜明对比(手法);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情感、主旨)。

解析:答题步骤如下:第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表现手法);第三,点出该字表现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答案: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精彩诗句的鉴赏能力。

答题时首先要思考这一句与上一句同为对偶句,结构相同,而且都用了比喻,再想想这一句中的比喻,本体和喻体是什么,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其次,这一句同上一句一样,都是以动衬静,以动写静,这种手法在古代诗歌中颇为常见,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之类;然后再思考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二轮复习定向】“炼字"炼句”既是修辞问题,也是语法问题。

唐朝大诗人杜甫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阅读课件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阅读课件

由此可见,树立“语言意识”,深入诗歌文本的语言内 核,对正确解读诗意,尤其是揣摩诗人微妙的情绪状态是十 分重要的。
当然,在考场上读懂诗家语的直接办法是翻译全诗。如 果不能笔译,起码在脑海中把它翻译一遍。
【即时小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生查子·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内宴奉诏作
曹 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 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 之意。
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 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此题是两问,第一问表明观点;第二问分析观点,也就是分 析诗歌炼字之妙。鉴赏诗歌炼字技巧,应从形式(修辞等手法) 到内容(表面意思),再到表达的情感作出赏析。若选 “弱”“昏”好,先分析“臂弱”“眼昏”写出了作者承认 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 冲锋陷阵的意思;再分析表达的情感,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 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若选 “健”“明”好,先分析“臂健”“眼明”写出了作者认为 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 国驱驰的意思;再分析表达的情感,表现出作者心存随时准 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蝉
虞世南 垂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新高考新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任务群三古代诗文阅读突破练11文言文阅读选择题

新高考新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任务群三古代诗文阅读突破练11文言文阅读选择题

任务突破练11 文言文阅读(选择题)(赋分47分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0分)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

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

”谨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

役,修其城郭,则民劳.而不伤;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

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

故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

当今之主,其为宫室则与此异矣。

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宫室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

为宫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

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

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也,当为宫室不行不节。

圣人作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

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

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

今则不然,厚作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鳖,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

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行得也。

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行不节。

古之民未知为舟车时,重任不移,远道不至,故圣王作为舟车,全固轻利,可以任重致远。

其为用财少,而为利多,是以民乐而利之。

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

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

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

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离其耕稼而修刻镂,故民饥。

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行不节(节选自《墨子·辞过》,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行不节/B.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行不节/C.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行不节/D.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行不节/★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则民劳而不伤”的“劳”与“三岁为妇,靡室劳矣”(《氓》)的“劳”含义相同。

2023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古诗文阅读第二部分古代诗歌鉴赏第1讲了解并破解选择题的几种设

2023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古诗文阅读第二部分古代诗歌鉴赏第1讲了解并破解选择题的几种设

第二部分古代诗歌鉴赏考情速览考题自测·明确方向——洞悉新情境,明辨新考题一、[2022·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送别李白[唐代]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2.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二、[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3~4题。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文同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B.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

C.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

D.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

4.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

请简要分析。

答:备考指南聚焦考点·重难突破——找准弱点,有的放矢第1讲了解并破解选择题的几种设误类型一、古代诗歌选择题设误类型二、两类方法破解五种设误典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突破卷四 古诗文阅读专题(含答案)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突破卷四 古诗文阅读专题(含答案)

专项突破卷四古诗文阅读专题(90分钟 100分)一、古文阅读(6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2分)秦败魏于华,魏王且入朝于秦。

周讠斤谓王曰:“今王之事秦,尚有可以易入朝者乎愿王之有以易之,而以入朝为后。

”魏王曰:“子患寡人入而不出邪许绾为我祝曰:‘入而不出,请殉寡人以头。

’”周讠斤对曰:“如臣之贱也今人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女殉者臣必不为也今秦不可知之国也,犹不测之渊也;而许绾之首犹鼠首也。

内王于不可知之秦,而殉王以鼠首,臣窃为王不取也。

且无梁孰与无河内急”王曰:“梁急。

”“无梁孰与无身急”王曰:“身急。

”曰:“以三者,身上也,河内其下也。

秦未索其下,而王效其上,可乎”王尚未听也。

支期曰:“王视楚王,楚王入秦,王以三乘先之;楚王不入,楚、魏为一,尚足以捍秦。

”王乃止。

王谓支期曰:“吾始已诺于应侯矣,今不行者,欺之矣。

”支期曰:“王勿忧也。

臣使长信侯请无内王,王待臣也。

”支期说于长信侯曰:“王命召相国。

”长信侯曰:“王何以臣为”支期曰:“臣不知也,王急召君。

”长信侯曰:“吾内王于秦者,宁以为秦邪吾以为魏也。

”支期曰:“君无为魏计,君其自为计。

且安死乎安生乎安穷乎安贵乎君其先自为计,后为魏计。

”长信侯曰:“楼公将入矣,臣今从。

”支期曰:“王急召君,君不行,血溅君襟矣。

”长信侯行,支期随其后。

且见王,支期先入,谓王曰:“伪病者乎而见之,臣已恐之矣。

”长信侯入见王,王曰:“病甚奈何!吾始已诺于应侯矣,意虽道死,行乎。

”长信侯曰:“王毋行矣!臣能得之于应侯,愿王无忧。

”(摘编自《战国策·魏策三》)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臣之贱也今人/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女殉者/臣必不为也/B.如臣之贱也今人/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女/殉者臣必不为也/C.如臣之贱也/今人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女/殉者臣必不为也/D.如臣之贱也/今人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女殉者/臣必不为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文中是魏王自称,中国古代的君主常以此谦称自己。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考点精讲复习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练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考点精讲复习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练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 二轮任务通过一轮复习来看,考生已初步掌握了古代诗歌阅读的相关知识和解题技巧,对考点题型已有基本的应对之策。

但结合一轮备考及阅卷大数据,考生在二轮复习的古代诗歌答题中,要改正下列失误:1.客观题对选项设误方式了解不全面,从而导致解题失误。

2.主观题(1)形象题。

不会按照从形象特点到作者情感的思路分析。

(2)手法题。

对句子的手法理解错误;能够找出手法,但结合诗句分析错误;情感分析不准确,理解错误。

(3)语言题。

答题角度不准确,不能准确结合内容理解作答。

(4)内容和情感题。

缺乏知人论世的意识。

古代诗歌阅读二轮复习能力自评表对于以下做法,自己能做到的请打“√”,尚未做到的请打“×”,打“×”项便是你要在二轮复习环节中,重点攻克的。

自评内容自评结果 自评标准 1.对于古诗词,我会借助四选一的选择题的选项,以及相关的注释去理解“√”4项及4项以下,备考不够充分;“√”5~6项,备考较为充分;“√”7~8项,备考充分;“√”9~10项,备考十分充分2.对于古诗“鉴赏题”,我能从“内容”“手法”和“感情”这三方面去组织答案3.对于意象内涵的分析,我会关注这些意象在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内涵,也会关注修饰意象的动词和形容词,根据诗歌内容具体分析4.对于赏析炼字艺术的题目,我会把该字放入诗句中去理解,阐释其内容,指出其表现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5.对于句子的赏析,我不会脱离全诗去孤立地分析,我会关注这个句子在诗歌中的位置,并联系全篇去回答问题6.对于赏析语言风格的题目,我会用一两个词准确地点明语言特色,并用诗中有关语句分析这种特色7.对于古诗鉴赏“手法题”,像“最后两句诗是如何表达感情的”一类的题目,我会下意识地从最常见的手法中进行筛选8.对诗句的理解,我知道不仅要理解字面意思,还要结合语境,揣摩其深层含意9.概括诗歌的主旨及哲理,我既能做到知人论世,又能通过抓住关键句子,予以准确把握10.对诗歌情感的把握,我会寻找表达情感的词语,同时关注表示情态、语气的虚词,描摹色彩、形态的词,具有独特意义的词,典故用词,等等古代诗歌阅读4步骤第一步:读标题1.提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

新教材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练练习21古代诗文阅读__多文本文言文 宋

新教材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练练习21古代诗文阅读__多文本文言文 宋

练习21 古代诗文阅读——多文本文言文+宋词一、[2023·湖南衡阳名校协作体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文本一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文本二越王①曰:“寡人躬行节俭,下士求贤,不使名过实,此寡人所能行也。

多贮谷,富百姓,此乃天时水旱,宁在一人耶?何以备之?”范子②曰:“百里之神,千里之君。

汤执其中和,举.伊尹,收天下雄隽之士,练卒兵,率诸侯兵伐桀,为天下除残去贼,万民皆歌而归之。

是所谓执其中和者。

”越王曰:“善哉,中和所致也!寡人虽不及贤主、圣王,欲执其中和而行之。

今诸侯之地或多或少强弱不相当兵革暴起,何以应之?”范子曰:“知保人之身者,可以王天下;不知保人之身,失天下者也。

”越王曰:“何谓保人之身?”范子曰:“天生万物而教之而生。

人得谷即不死,谷能生人,能杀人。

故谓人身。

”越王问范子曰:“何执而昌?何行而亡?”范子曰:“执其中则昌,行奢侈则亡。

”越王曰:“寡人欲闻其说。

”范子曰:“臣闻古之贤主圣君,执中和而原其终始,即位安而万物定矣;不执其中和,不原其终始,即尊位倾,万物散。

文武..之业,桀纣之迹,可知矣。

古者天子及至诸侯,自灭至亡,渐渍乎滋味之费,没溺于声色之类,牵孪于珍怪贵重之器,故其邦空虚。

困其士民,以为须臾之乐,百姓皆有悲心,瓦解而倍畔.者,桀纣是也。

身死邦亡,为天下笑。

此谓行奢侈而亡也。

”(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外传枕中第十六》)[注] ①越王:此指勾践。

②范子:指范蠡。

1.文本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今A诸侯B之C地D或多E或少F强弱G不相H当I兵革J暴起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放”指驱逐、流放,与《屈原列传》中“是以见放”的“放”字意思不相同。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2古诗文阅读 专题2 精练提分1古代诗歌阅读精准判断选择题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2古诗文阅读 专题2 精练提分1古代诗歌阅读精准判断选择题

专题二古代诗歌阅读导图重温·锁要点MING QUEKAO QING BU DUAN BAN明确考情·补短板1.选材:2019年、2020年全国三套卷以唐宋、名家非名作诗歌为主。

五言、七言均有涉及。

(1)题材多样化:2019年全国卷Ⅰ陈与义的《题许道宁画》是一首题画诗(山水诗),全国卷II杜荀鹤的《投长沙裴侍郎》是一首投赠诗,全国卷Ⅲ刘禹锡的《插田歌》是一首田园诗。

2020年全国卷Ⅰ陆龟蒙的《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是一首唱和诗,全国卷II王安石的《读史》是一首哲理诗, 全国卷Ⅲ陆游的《苦笋》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2)选材暗合社会核心价值观。

《题许道宁画》侧重于艺术欣赏,以期提高考生的鉴赏能力,获得美好感受;《投长沙裴侍郎》侧重于个人价值的实现,引导考生要懂得感恩;《插田歌》表现了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与建设美丽乡村的现实相吻合。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侧重于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

王安石《读史》诗所阐述的道理,引导考生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苦笋》中体现的“对人才培养”的理念更具有现实意义。

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2.考点:重点考查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题目设置近三年为一选择一简答。

3.思想感情:命题者对表达家国情感和感慨个人身世的作品较为青睐,而格调不高、儿女情长的作品逐渐被排除在范围之外。

继续聚焦立德树人,精心选择试题材料,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传承,仍然是最高准则。

【二轮复习达标】通过一轮复习来看,考生已初步掌握了古代诗歌阅读的相关知识和解题技巧,对考点、题型已有基本的应对之策,但是考生读不懂诗歌仍是一个棘手问题,直接影响着答题的准确性;而在各个题型的细节处理上,还存在一些失误,造成失分严重。

故二轮复习中,应从如下两方面突破:(1)再次强化读懂诗歌的能力,进一步帮助考生利用多方面的信息来疏通诗意。

(2)针对考生失分点,逐点例析,并提出应对策略补短板。

新教材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练练习25古代诗文阅读__古诗文阅读跨题型

新教材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练练习25古代诗文阅读__古诗文阅读跨题型

练习25 古代诗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跨题型命题[2023·湖北名校联合体联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

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

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诸生试观侪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

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

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也。

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

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于改过从善之心。

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盗寇,今日不害为君子矣。

若曰吾昔已如此,今虽改过而从善,将人不信我,且无赎于前过,反怀羞涩疑沮,而甘心于污浊终焉,则吾亦绝望尔矣。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2部分2-2 古代诗歌阅读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2部分2-2 古代诗歌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清 ]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③。


(选自《清诗选》)
【注】
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巧抓关键词,破译隐晦意
抓关键词 明诗意 把 握情感 心 情安静 ,热爱 自然, 向往自 由,略
而伤感的意象。如杜甫《旅夜书怀》“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
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
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本诗也是
如此,用沙鸥的到处飞翔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答案: 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2.(2011·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晓至湖①上
解析:
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要记忆一些常见手法,
如对比、对偶、比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还要注意写景状物的角度,如动静角度、视听角度等。分析 原诗,对号入座,答案务必准确、全面。对偶是古诗中常见 技巧,考生往往视而不见,要注意。
答案:
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
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
景,多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
所谓“两抓”:一抓诗眼,诗歌丰富的思想情感往往借 助于精炼的语言来体现,要抓住这些关键字;二抓意象,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