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仪器及应用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段焱学生学号:06011701XX开始日期:2009年12月28日报告日期:2009年01月11日指导教师:朱丽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目录引言 (3)1 超磁致伸缩材料与器件 (3)1.1 超磁致伸缩材料特性 (3)1.2 超磁致伸缩器件特性 (3)1.2.1 磁致伸缩系数磁场依赖性 (3)1.2.2 磁致伸缩系数压力依赖性 (3)1.2.3 磁致伸缩系数温度依赖性 (4)1.2.4 磁滞及机械加工性能 (4)2 微动工作台的结构设计 (4)2.1 超偏置磁场结构设计 (4)2.2 预加压应力结构设计 (5)2.3 器件磁路设计 (6)2.4 微动工作台整体设计 (7)3 测量电路设计 (7)3.1 差动脉冲调宽电路设计 (7)3.2 放大电路设计 (9)3.3 平均值电路设计 (9)3.4 整体电路设计 (10)4 系统总体设计及特性分析 (10)4.1 系统总体设计 (10)4.2 制动系统数学模型 (11)4.3 制动系统时域特性分析 (12)4.4 制动系统误差分析 (13)5 结论 (14)参考文献 (15)附录 (16)附图1:微动工作台总装图 (16)附图2:测量电路总原理图 (17)引言微位移技术作为精密机械与仪器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微机电系统、纳米制造技术、微电子及纳米电子技术、纳米生物工程等众多高科技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多的重要作用。

可以采用电磁铁、压电陶瓷等设计出多种微位移执行器,广泛用在精密机械加工、仪器、仪表及减振、隔振系统中。

本文设计的微位移机构,采用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作为执行器,它的特点是:高能量密度、体积小、响应快。

本文主要介绍了设计方法。

包括微动工作台类型的选择,系统总体方案的拟定,驱动方式、工作台控制的设计,以及完成了测量的设计。

并对设计的微动系统进行特性分析,最终完成一个微动系统的设计。

1超磁致伸缩材料与器件1.1 超磁致伸缩材料特性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Terfernol—D在电磁场和压应力的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体积或长度变化,与压电陶瓷材料PZT相比,应变量大,在低频段(0—2kHz)应变达1600ppm 以上,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应力(可达200MPa),可以高速(10-6s)实现电磁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精密仪器课程设计设计题目: 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系统设计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年**月目录第1章引言 (3)纳米技术 (3)纳米测量技术 (3)纳米测量技术的发展 (3)双频激光干涉技术的国内外现状 (5)第2章总体方案设计 (8)总体框图 (8)双频激光干涉测量系统组成 (8)第3章检测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9)双频激光干涉光路部分 (9)电路模块 (10).1 光电转换 (11)I/V转换电路 (11)消直电路 (12).4 放大电路 (12)低通滤波电路 (13).6 整形电路 (14)细分电路 (15)计数电路 (16)显示电路 (17)软件模块 (18)第4章系统电路总图 (22)第 5章总结与展望 (23)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 章:绪论纳米技术纳米技术作为当前发展最迅速、研究最广泛、投入最多的科学技术之一,被誉为21世纪的科学, 并且和生物工程一起被认为是未来科技的两大重要前沿。

科技发达国家为抢占这一高新技术生长点、制高点,竞相将纳米技术列为21 世纪战略性基础研究的优先项目, 投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纳米技术对许多工业领域已经开始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它不仅将为许多技术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而且会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并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从纳米精度上的机械零件的加工和装配、电子器件的生产制造、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发展、微型机电系统的制造、到纳米结构材料的加工和生物医学系统的制造等,纳米技术正在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纳米加工和制造离不开纳米测量。

精密计量已不能适应纳米技术发展的要求,而且成为了纳米技术发展的瓶颈。

因此,纳米测量技术和测量装置,不仅是21世纪纳米技术实用过程中必须关注的焦点,而且也是21 世纪计量测试领域研究的重中之重。

精密仪表仪器课程设计

精密仪表仪器课程设计

精密仪表仪器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精密仪表仪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对精密仪表仪器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精密仪表仪器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结构,掌握其主要性能参数和测量原理,了解精密仪表仪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和使用精密仪表仪器,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精密仪表仪器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精密仪表仪器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精密仪表仪器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结构,其主要性能参数和测量原理,以及精密仪表仪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1.精密仪表仪器的基本概念:介绍精密仪表仪器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使学生对精密仪表仪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精密仪表仪器的结构和原理:讲解各种精密仪表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使学生了解其内部构造和运行机制。

3.精密仪表仪器的主要性能参数:介绍精密仪表仪器的主要性能参数,如精度、稳定性、响应时间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精密仪表仪器性能的能力。

4.精密仪表仪器的测量原理:讲解精密仪表仪器的测量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其测量原理和应用。

5.精密仪表仪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介绍精密仪表仪器在工业、农业、医疗、科研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其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精密仪表仪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4.实验法: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目镜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目镜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目镜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目镜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操作和使用目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1)了解目镜的基本结构,包括物镜、目镜、镜筒、台架等部分。

(2)掌握目镜的工作原理,能够解释物镜和目镜的作用。

(3)知道目镜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操作目镜进行观察。

2.技能目标:(1)能够使用目镜观察不同的物体,并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2)能够运用目镜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如观察细胞的结构。

(3)能够对目镜进行基本的维护和保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欲望。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珍惜仪器设备,爱护公共财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目镜的基本结构:介绍物镜、目镜、镜筒、台架等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目镜的工作原理:讲解物镜和目镜的作用,让学生理解目镜观察物体的工作原理。

3.目镜的使用方法:教授正确的操作步骤,包括取镜、安放、观察、调整等。

4.目镜的维护和保养:讲解目镜的日常维护方法,如清洁、防潮等。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目镜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演示法:教师进行目镜操作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

3.实验法:学生分组进行目镜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精密仪器课程设计目镜》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目镜的基本知识。

2.实验设备:目镜、显微镜等,用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

3.多媒体资料:图片、视频等,用于辅助讲解和演示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4.参考书:提供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nd exercises for further study.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三坐标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三坐标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三坐标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三坐标的定义、原理和应用;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操作三坐标测量仪器,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在于培养学生对精密仪器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坐标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应用。

首先,介绍三坐标测量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实物展示和图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三坐标的概念。

然后,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三坐标在工程制造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最后,结合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三坐标测量仪器,加深对三坐标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三坐标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其次,通过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三坐标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思考。

再次,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三坐标的使用。

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操作三坐标测量仪器的乐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首先,教材《精密仪器》相关章节,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资料。

其次,参考书和学术文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再次,多媒体资料,如教学视频和图片,以直观的方式展示三坐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最后,实验设备,如三坐标测量仪器,为学生提供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主要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和团队协作等方面;作业则通过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项目任务,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考试则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评估。

通过这些评估方式,可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现代精密仪器设计课程设计

现代精密仪器设计课程设计

现代精密仪器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包括生产和科学研究在内的各个领域提供了新的必要性。

精密仪器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被广泛应用。

为了满足人们对于高质量科技人才的需求,现代精密仪器设计课程成为了大学本科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课程设计目的现代精密仪器设计课程是一门通识教育基础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通过精密仪器设计来领略工程设计的实质,具备精密仪器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科技社会的发展需要。

三、教学内容1.现代精密仪器设计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讲解,包括对于仪器的种类、结构、并对其功能预测和使用原理进行阐述。

2.精密仪器设计实践课程的讲解,包括对于精密仪器的制造和组装的规划、测试和修理等内容的教授。

3.实际应用案例的分享和讨论,学习精密仪器在科研、医疗、环境监测、能源等方面的应用案例。

四、教学方法1.以课堂理论授课为主,并结合典型案例实践,让学生在收获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得到实际应用经验。

2.基于工程类科目之间的相关性,结合其他专业课程进行综合实验;例如结合机械课程,进行复合材料加工实验或3D打印实验。

3.基于培养学生的科研与学术能力的目标,进行研究课题设计、资料查阅、论文撰写、实验进行等环节的全面培养。

五、教学成果与评价1.学生能够熟悉基础理论知识和精密仪器设计方案制定、组装的基本技能。

2.学生能够合理规划、组织小型精密仪器制造和测试活动的能力。

3.学生能够在实际案例中模拟真实生产环境,并能够在问题中积极协作,迅速获得解决能力。

4.依据教师要求,在课后提交课程报告,阐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体会和习得技能的个人收获。

六、实施计划1.教材:现代精密仪器设计,作者胡激明等。

2.授课时间:本课程为选修课,3学分,30学时。

时间为每周2学时,共15周。

3.授课模式:理论授课+实践展示+课程讨论。

精密技术与仪器课程设计

精密技术与仪器课程设计

精密技术与仪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精密技术与仪器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2. 学生能掌握精密测量、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基本方法,并应用于实际问题。

3. 学生能了解我国精密技术与仪器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精密仪器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能通过团队合作,完成精密技术与仪器的相关项目设计和实施。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精密技术与仪器在科技发展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国家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

3. 学生能关注我国精密技术与仪器行业的发展,树立为国家和民族工业做贡献的志向。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年级本科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实践。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精密技术与仪器概述:介绍精密技术与仪器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使学生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精密测量原理:讲解精密测量的基本原理,包括长度、角度、形状、表面质量等测量方法,以及传感器、光栅、激光等测量技术。

3.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介绍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方法,以及误差的来源、分类和评价,使学生掌握精密测量数据的处理技巧。

4. 精密仪器及其应用:分析各类精密仪器(如三坐标测量机、激光干涉仪、电子显微镜等)的原理、结构和应用,提高学生对精密仪器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5. 我国精密技术与仪器发展现状:介绍我国精密技术与仪器行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精密仪器的定义、分类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精密仪器的关键操作原理和步骤。

3. 学生能了解精密仪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正确使用精密仪器,进行基本的操作和数据处理。

2. 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进行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精密仪器产生兴趣,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2.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学生通过了解精密仪器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增强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对精密仪器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可能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科研活动中,为培养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组织以下教学大纲:1. 精密仪器的定义与分类- 仪器的基本概念- 精密仪器的分类及特点2. 精密仪器的操作原理- 常见精密仪器的操作原理- 影响精密仪器精度的因素3. 精密仪器的应用与操作- 精密仪器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精密仪器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4. 精密仪器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分析方法及技巧5. 精密仪器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精密仪器的发展历程- 现代精密仪器的技术发展趋势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1周:精密仪器的定义与分类2. 第2周:精密仪器的操作原理3. 第3周:精密仪器的应用与操作4. 第4周:精密仪器的数据处理与分析5. 第5周:精密仪器的发展趋势与前景本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系统掌握精密仪器的相关知识,为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

精密仪器测量教学设计

精密仪器测量教学设计

精密仪器测量教学设计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精密仪器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对于现代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掌握精密仪器的使用和测量技能已成为一项必备的基本素养。

因此,在高等教育中,精密仪器测量教学的设计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精密仪器测量教学进行设计,并提出一些实施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测量技能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各类精密仪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领域;2.培养学生准确、熟练地使用精密仪器的能力;3.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精密仪器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测量误差与精确度- 误差分析及校正方法- 测量精度的评定与提高2.常见精密仪器的使用和调试技巧- 光学测量仪器(如光谱仪、显微镜等)- 电子测量仪器(如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 机械测量仪器(如千分尺、卡钳等)3.精密仪器的应用案例分析和实验设计- 分析实际问题,确定适当的精密仪器进行测量-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数据采集和结果分析- 讨论并总结实验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通过讲授精密仪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测量的基本概念;-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精密仪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实验操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设计小组实验项目,组织学生使用精密仪器进行实际测量;- 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经验并提出改进建议。

3.讨论与互动相结合-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报告,分享实验和应用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互相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实验报告和作业- 考察学生对精密仪器测量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2.小组讨论和展示- 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学生需参与小组讨论,解答问题,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展示。

精密仪器零件课程设计

精密仪器零件课程设计

六. 课程设计的原始数据
1)运输带的工作拉力 F 0.2 N 55
2)运输带的工作速度 u=2m/s
(KN )
3)滚筒直径 D=400mm 4)工作情况 两班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较大 5)工作环境 室内灰尘较大,温度最高35°
6)动力来源 电力三相交流380/220V
7)预定使用寿命 8年
五 .课程设计任务
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 任务:设计一带式运输传动装置 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将学过的基础理论知
识进行综合应用,培养结构设计、 计算能力。熟悉一般的机械装置设计 过程。
工作情况 :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平稳,空载起动, 小批量生产, 两班制连续单向运转, 载荷较大。
一. 概述
1 目的: 2 课程设计的任务 3 课程设计的步骤 4 要求 5 注意事项
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1.设计题目(包括设计条件和要求) 2.原动机的选择 3.传动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4.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5.制定机械系统的运动方案的布置图和简图 6.完成设计所用方法及原理的简要说明 7.列出主要参考资料并编号
P电机nin
P滚筒 总
3.307KW 0.922
3.586KW (选择电机的一个依据)
电机的另一个指标就是转速,这就涉及到传动比的设计
首先:工作机(滚筒)的转速是:v 2 n滚筒 2r n滚筒 0.4
60
60
得出滚筒的转速是:n滚筒 95.49r / min
滚筒的功率为:P滚筒
Fv
v带
1.5875 2 0.96
KW
3.307KW
从手册上查取个主要工作部件的效率:
球滚动轴承的效率(一对):轴承 0.99 弹性联轴器的效率:联轴 0.99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效率:减速器 0.98 可以得出电机以外的总效率为: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指导书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指导书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指导书一、精密仪器课程设计的意义本课程设计是学生修完《精密仪器设计》课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和意义如下:(1)内容涉及“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电工技术”,“精密机械设计”,“工程光学”,“光电技术”,“测控电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各学科知识,是对机、光、电、算技术结合的综合基础理论知识的运用,是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优化、精简、合理组合和创新的关键性环节。

(2)设计内容包括机械系统、伺服驱动系统、光路系统三大部分,学习精密测试系统的一般方法,掌握精密仪器系统中的微位移机构、支承机构设计、导向机构设计,精密测试系统中的误差分析与误差分配方法等。

(3)训练学生综合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专业范围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严谨的科学作风。

二、设计功能分析现代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要求电子产品整机具有轻量化、微型化、高集成化、高可靠性的优点,这促使表面组装电子原件SMD逐渐取代插装电子原件,表面组装技术SMT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随着SMD向着微型化方向发展,带引线元件的引线间距不断减小,这时采用像普通波峰焊、红外再流焊等整体再流焊方法实现元件与印刷电路板的机械和电的连接容易造成桥接缺陷,而采用像激光软钎焊这样的局部再流焊方法则避免了出现这种缺陷。

但是,采用局部再流焊方法焊接系统需要预先拥有焊点的类型和位置数据信息。

焊点的类型和位置数据信息的获取有以下几种方法:(1)人机示教法(2)从PCB的CAD文件中通过程序自动获取数据的CAD法(3)通过图像处理自动获得数据的图像法。

人机示教法存在劳动强度大和容易漏教的缺点;CAD法忽略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PCB的制造和装卡造成的误差;图像法是通过对装卡后的印刷电路板采集图像并处理而获得焊点信息,从而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

所以采用第三种方法更为合适。

该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光源发出的光经透镜变换形成平行光线,经过光学元件投射在线阵CCD上,形成目标影像,CCD上的光敏元件根据感受到的光强输出高低不同的电信号,经数据采集卡输入计算机。

现代精密仪器设计第二版课程设计

现代精密仪器设计第二版课程设计

现代精密仪器设计第二版课程设计一、前言现代精密仪器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到机械、电子、光学、材料、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本门课程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介绍现代精密仪器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素养,提升他们的设计和实践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是针对现代精密仪器设计第二版而进行的,旨在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自主设计和实践中深入体验与探索,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如下:1.掌握现代精密仪器的设计方法和技术,了解现代精密仪器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2.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素养,加深他们对机械、电子、光学、材料、计算机等学科的理解和应用;3.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4.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设计内容1. 阶段一:课程介绍和选题在阶段一中,将对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进行详细说明,介绍现代精密仪器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进行选题。

在选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设计难度、团队合作等多个方面因素,最终确定自己的设计课题。

2. 阶段二:课题分析和方案设计在阶段二中,学生需要对自己选定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掌握与课题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制定具体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需要考虑课题的可行性、技术实现方案、项目成本等相关问题,用图表或文字形式进行详细说明。

3. 阶段三:实施和展示在阶段三中,学生需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际的制作和实践操作,同时积极与团队成员和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

完成实践操作后,学生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形成报告进行展示。

四、学生评价学生的课程成绩将根据实际操作情况和撰写的报告进行评价。

评价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选题的合理性和切合实际;2.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完整性;3.实践操作的技术难度和质量;4.报告的撰写质量、表达清晰度和组织体系;5.个人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报告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设计名称:精密仪器课程设计学生姓名:陈静学号:1001170101地点:机械楼420时间:年月日~年月日提交报告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摘要目录1 引言 (3)1.1 课程设计背景 (1)1.2 微位移技术的应用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1)1.2.1 微位移技术的应用 (1)1.2.2 微位移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精密微动工作台总体设计方案 (3)2.1 导轨形式——以柔性铰链为基本单元的弹性导轨 (4)2.1.1 柔性铰链的特性 (4)2.1.2 双柔性平行四连杆机构 (4)2.1.3 微动工作台设计计算公式 (5)2.2 驱动方式——电致伸缩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电致伸缩效应 (6)2.2.2 电致伸缩材料 (6)2.2.3 电致伸缩器件 (6)2.2.4 电致伸缩陶瓷驱动器设计方案 (7)2.3 测量方案——电容式传感器 (8)2.3.1 变极距型平板电容式传感器 (8)2.3.2 差动脉宽调制电路 (9)2.3.3 滤波放大电路 (11)2.4 控制方法——微机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

《精密仪器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弹簧管压力表设计班级:测控技术与仪器学号: 20112890 20112916姓名:王佳航鞠晓龙指导教师:孟红记设计时间: 2012.7.7---2012.7.12目录1、引言.‥‥‥…‥‥‥‥‥‥‥‥‥‥‥‥‥‥‥‥‥‥‥‥‥‥‥‥‥‥‥‥‥‥‥‥‥3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3 1.2 设计任务及要求‥‥‥‥‥‥‥‥‥‥‥‥‥‥‥‥‥‥‥‥‥‥‥‥‥‥‥‥‥‥31.2.1设计任务‥‥‥‥‥‥‥‥‥‥‥‥‥‥‥‥‥‥‥‥‥‥‥‥‥‥‥‥‥‥31.2.2设计要求‥‥‥‥‥‥‥‥‥‥‥‥‥‥‥‥‥‥‥‥‥‥‥‥‥‥‥‥‥‥52、正文.‥‥‥‥‥‥‥‥‥‥‥‥‥‥‥‥‥‥‥‥‥‥‥‥‥‥‥‥‥‥‥‥‥‥‥‥.5 2.1 设计方案‥‥‥‥‥‥‥‥‥‥‥‥‥‥‥‥‥‥‥‥‥‥‥‥‥‥‥‥‥‥‥‥‥52.1.1弹簧管‥‥‥‥‥‥‥‥‥‥‥‥‥‥‥‥‥‥‥‥‥‥‥‥‥‥‥‥‥‥‥52.1.2齿轮传动‥‥‥‥‥‥‥‥‥‥‥‥‥‥‥‥‥‥‥‥‥‥‥‥‥‥‥‥‥‥52.1.3齿轮滑块机构‥‥‥‥‥‥‥‥‥‥‥‥‥‥‥‥‥‥‥‥‥‥‥‥‥‥‥‥52.1.4游丝‥‥‥‥‥‥‥‥‥‥‥‥‥‥‥‥‥‥‥‥‥‥‥‥‥‥‥‥‥‥‥‥52.1.5标尺指针‥‥‥‥‥‥‥‥‥‥‥‥‥‥‥‥‥‥‥‥‥‥‥‥‥‥‥‥‥‥5 2.2测量环节的参数选择与计算 .‥‥‥‥‥‥‥‥‥‥‥‥‥‥‥‥‥‥‥‥‥‥‥‥‥62.2.1弹簧管‥‥‥‥‥‥‥‥‥‥‥‥‥‥‥‥‥‥‥‥‥‥‥‥‥‥‥‥‥‥‥72.2.2弹簧管的强度校验‥‥‥‥‥‥‥‥‥‥‥‥‥‥‥‥‥‥‥‥‥‥‥‥‥‥102.2.3齿轮传动机构‥‥‥‥‥‥‥‥‥‥‥‥‥‥‥‥‥‥‥‥‥‥‥‥‥‥‥‥112.2.4曲柄滑块机构‥‥‥‥‥‥‥‥‥‥‥‥‥‥‥‥‥‥‥‥‥‥‥‥‥‥‥‥‥122.2.5齿轮机构设计‥‥‥‥‥‥‥‥‥‥‥‥‥‥‥‥‥‥‥‥‥‥‥‥‥‥‥‥‥142.2.6表盘的设计‥‥‥‥‥‥‥‥‥‥‥‥‥‥‥‥‥‥‥‥‥‥‥‥‥‥‥‥‥‥162.2.7指针的设计‥‥‥‥‥‥‥‥‥‥‥‥‥‥‥‥‥‥‥‥‥‥‥‥‥‥‥‥‥‥162.2.8轴承的设计‥‥‥‥‥‥‥‥‥‥‥‥‥‥‥‥‥‥‥‥‥‥‥‥‥‥‥‥‥‥172.2.9游丝的设计‥‥‥‥‥‥‥‥‥‥‥‥‥‥‥‥‥‥‥‥‥‥‥‥‥‥‥‥‥‥182.3仪表非线性设计误差计算‥‥‥‥‥‥‥‥‥‥‥‥‥‥‥‥‥‥‥‥‥‥‥‥‥‥‥193、结论‥‥‥‥‥‥‥‥‥‥‥‥‥‥‥‥‥‥‥‥‥‥‥‥‥‥‥‥‥‥‥‥‥‥‥‥‥224、参考文献‥‥‥‥‥‥‥‥‥‥‥‥‥‥‥‥‥‥‥‥‥‥‥‥‥‥‥‥‥‥‥‥‥‥‥235、附录‥‥‥…‥‥‥‥‥‥‥‥‥‥‥‥‥‥‥‥‥‥‥‥‥‥‥‥‥‥‥‥‥‥‥‥‥231.引言1.1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是《仪表机构零件》课程设计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个简单工程问题的的实践性环节。

广工精密仪器课程设计

广工精密仪器课程设计

广工精密仪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精密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其工作方式和应用领域。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精密仪器的关键性能指标,如精度、稳定性、重复性等。

3. 帮助学生掌握精密仪器的安装、调试和维修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精密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具备解决精密仪器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与他人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精密仪器相关领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树立质量意识。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使其在使用精密仪器时注重节能和环保。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全面掌握精密仪器的相关知识。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我国精密仪器行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围绕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第二章“精密仪器原理与应用”进行组织,具体包括以下部分:1. 精密仪器概述:介绍精密仪器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精密仪器基本原理:讲解精密仪器的核心工作原理,如传感器、执行器、信号处理等。

3. 精密仪器关键性能指标:阐述精度、稳定性、重复性等指标的含义及其对精密仪器性能的影响。

4. 精密仪器的选型与使用:分析不同类型精密仪器的特点,教授学生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型和使用。

5. 精密仪器安装与调试:详细介绍精密仪器的安装、调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6. 精密仪器维护与维修:讲解精密仪器常见故障的判断、维修方法以及日常维护措施。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精密仪器概述及基本原理学习;第二周:精密仪器关键性能指标及选型方法;第三周:精密仪器安装与调试技巧;第四周:精密仪器维护与维修实践。

精密仪器设计课程设计

精密仪器设计课程设计

精密仪器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精密仪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精密仪器的创新设计和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精密仪器的基本概念、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相关数学模型和算法。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精密仪器设计的基本技能,包括方案设计、参数优化、结构设计等,并能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实际操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精密仪器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精密仪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

2.精密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3.精密仪器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4.精密仪器设计的数学模型和算法。

5.精密仪器设计软件的使用和操作。

6.精密仪器设计实例分析和实践。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精密仪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精密仪器设计实例,让学生了解实际设计过程。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精密仪器设计软件,进行实际设计实践。

4.讨论法:分组讨论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精密仪器设计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置相应的计算机设备和软件,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考试:设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

4.设计实践:学生进行精密仪器设计实践,评估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精密仪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精密仪器的认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对精密仪器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精密仪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分类,了解精密仪器在各领域的应用,以及掌握精密仪器的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精密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精密仪器,并了解其性能指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精密仪器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提高学生对精密仪器的敬畏之心,使学生在面对精密仪器时能够保持谨慎和细致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精密仪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包括精密仪器的定义、分类、基本原理及其构成部分。

2.精密仪器的应用:介绍精密仪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如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帮助学生了解精密仪器在实际科研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精密仪器的操作与维护:讲解精密仪器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维护保养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精密仪器,并保持其良好性能。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精密仪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应用,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分组讨论精密仪器的操作方法和实际应用案例,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精密仪器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精密仪器在实际科研和生产中的作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精密仪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精密仪器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教学视频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精密仪器及应用课程设计

精密仪器及应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基本工作情形是,液压动力组件产生起落架收放、竖顶所需的液压压力,经增压的液压缸油通过系统管路流入动作筒“收上”或“放下”室及竖顶油缸,推动动作筒液压缸及竖顶油缸活塞运动,从而使起落架收上或放下并实现汽车的竖顶。

(三)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系统最基本的原理就是液体内部压强处处相等。

利用油泵产生一定内部压力的液态油,通过液压管路传送到液压执行元件,比如液压油缸,高压油作用在活塞上,使得活塞两端压力不平衡,于是活塞运动做功,高压油也可以作用在周向布置的叶片上,带动叶片轴旋转,这就是油马达。

液压系统就是传送压强的装置,液压油是压强传送的载体,具有一定压强的液体作用在一定大小的面积而产生作用力,该作用力驱动零件运动课程设计内容:【方案设计】(一)汽车底盘的构造及尺寸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传动系传动系一般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组成。

本课程设计以骐达为例:车身新骐达现款骐达长度(mm):4295 4250宽度(mm):1760 1695高度(mm):1523 1535轴距(mm):2700 2600底盘距离地面的距离: 160mm(二)选用适合的轮【轴承和外形的设计】轿车的普通车重与载重为p.轴承的数量为x.每个轴承的载荷为z.Z=p/x.【x=8.p=2500kg】Z=312.5kg.选用能够承载300牛的轴承。

(二)起落架的选择及设计1、起落架的原理图:2、起落架的说明:起落架收放液压系统主要由液压动力组件(含电机和液压泵〉、液压分配器、压力开关、应急控制活门、收放动作筒和系统管路等组成。

其基本工作情形是,液压动力组件产生起落架收放所需的液压压力,经增压的液压缸油通过系统管路流入动作筒“收上”或“放下”室,推动动作筒液压缸活塞运动,从而使起落架收上或放下。

(三)液压系统的选定设计根据整个液压系统所提出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工作回路与泵源回路组成液压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京学院课程设计报告项目名称:汽车横向侧停装置设计所属课程:精密机械设计实践日期:2012/11/14-2012/12/14班级测控1001班学号姓名成绩机电工程系课程设计概述:【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1.课程设计目的⑴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并掌握汽车的基本基础知识;⑵重点掌握汽车的底盘及其结构,和相应尺寸;⑶测量并了解汽车轮胎的基本结构尺寸;⑷了解飞机起落架的结构,并设计应用到汽车的构造中;⑸合理设计一款起落架,使得汽车实现横向的侧方停车,解决现实生活中停车难的问题。

2.课程设计要求⑴实现汽车的横向侧方停车的功能;⑵最大竖顶行程40,最大的横向行程2.5m(油缸,油马达对最大左右行程有影响);⑶最大的承载重量2.5T(起重重量2.5t,千斤顶300kg,与轮的轴承承载300N);⑷横向运动的速度(油马达的转速问题,100-775转/min );⑸该机构的结构须确保与汽车可靠连接并不影响汽车的正常行驶;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扎实的设计技能。

3. 课程设计原理(一)汽车相关的基本组成和原理与结构1.发动机: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为本装置提供动力。

2.底盘:底盘是支承、安装本装置的基础。

3. 车身:车身安装在底盘的车架上,用以驾驶员、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

轿车、客车的车身一般是整体结构,货车车身一般是由驾驶室和货箱两部分组成。

4. 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两大部分组成。

电源包括蓄电池和发电机;用电设备包括发动机的起动系、汽油机的点火系和其它用电装置。

(二)起落架的设计原理起落架收放液压系统主要由液压动力组件(含电机和液压泵〉、液压分配器、压力开关、应急控制活门、收放动作筒和系统管路等组成。

其基本工作情形是,液压动力组件产生起落架收放、竖顶所需的液压压力,经增压的液压缸油通过系统管路流入动作筒“收上”或“放下”室及竖顶油缸,推动动作筒液压缸及竖顶油缸活塞运动,从而使起落架收上或放下并实现汽车的竖顶。

(三)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系统最基本的原理就是液体内部压强处处相等。

利用油泵产生一定内部压力的液态油,通过液压管路传送到液压执行元件,比如液压油缸,高压油作用在活塞上,使得活塞两端压力不平衡,于是活塞运动做功,高压油也可以作用在周向布置的叶片上,带动叶片轴旋转,这就是油马达。

液压系统就是传送压强的装置,液压油是压强传送的载体,具有一定压强的液体作用在一定大小的面积而产生作用力,该作用力驱动零件运动课程设计内容:【方案设计】(一)汽车底盘的构造及尺寸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传动系传动系一般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组成。

本课程设计以骐达为例:车身新骐达现款骐达长度(mm):4295 4250宽度(mm):1760 1695高度(mm):1523 1535轴距(mm):2700 2600底盘距离地面的距离: 160mm(二)选用适合的轮【轴承和外形的设计】轿车的普通车重与载重为p.轴承的数量为x.每个轴承的载荷为z.Z=p/x.【x=8.p=2500kg】Z=312.5kg.选用能够承载300牛的轴承。

(二)起落架的选择及设计1、起落架的原理图:2、起落架的说明:起落架收放液压系统主要由液压动力组件(含电机和液压泵〉、液压分配器、压力开关、应急控制活门、收放动作筒和系统管路等组成。

其基本工作情形是,液压动力组件产生起落架收放所需的液压压力,经增压的液压缸油通过系统管路流入动作筒“收上”或“放下”室,推动动作筒液压缸活塞运动,从而使起落架收上或放下。

(三)液压系统的选定设计根据整个液压系统所提出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工作回路与泵源回路组成液压系统。

工作部分要满足各动作部件功能、可靠性能等方面的需要;泵源部分应满足与工作部分协调一致。

液压系统工作部分工作时,系统泵源应能立即提供所要求的功率;液压系统停止工作时候应能自动转入卸荷状态。

图3-1液压系统图1、17、为油缸 2为虑清器 3 为油泵 4 为溢流阀 5为油马达 6为节流阀 7为起落架的液压油缸 8为竖顶的液压油缸 9、15为换向阀 10、11、12、13、16、为磁铁当12工作时液压油通过油路使得7工作然后保持工作状态、11工作使得8工作让竖顶装置工作然后保持状态。

接下来13 工作液压油通过油路进入5油马达使其正常工作,当要反向转动时液压油通过15换向器使得油马达反转。

为了满足所提出的技术要求,设计液压缸最基本的内容在于保证其一定的有效面积,强度和不漏油,并满足性能指标及使用要求。

2)设计步骤和方法(1) 液压缸的输入压力P是根据系统的工作压力来确定液压缸的输入压力p是根据系统的工作压力来确定的,通常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其一,按最小重度观点。

经理论计算和实验检验,航空液压系统总重量与系统工作压力有关,目前系统认为的最佳压力应为Pg=22MPa。

所以,液压缸的输入压力P1在考虑进油管路损失时,取:P1=0.9Pg=22×0.9=19.8MPa其二,按最佳强度观点,此观点在本质上还是为了减小元件的尺寸和重量,不过是以材料强度为依据罢了,其结果形式为:10.25[]p σ=(4-1)式中[]σ为液压缸缸壁材料的许用应力。

这就是说,此种方法是按照液压缸材料来确定压力的 ,其壁厚应满足筒内外径比值0a 2=其三,按液压泵的实际工作压力确定液压缸的最大输入压力。

即g p p 9.0~8.01= (4-2)这种方法不能满足最佳性能的要求,但却是一种按具体问题采取具体解决的方法。

式子种的系数,是考虑到传输管路和控制阀的压力损失。

3) 确定液压泵供油量液压泵供油量根据上面算出的式子有以下公式可得:(1) 液压系统存在内部泄漏c Q ∆;(2) 带动液压泵的发动机转速下降时,液压泵的流量下降zh Q ∆;(3) 长期使用液压泵使供油量下降sh Q ∆;(4) 系统中有些控制阀直接流回油箱f Q ∆。

因此,液压泵的供油量应为: b q Q Q Q =+∆∑ (4-20)31.2536.2min b L Q =+=故液压泵的供油量为36.2min L故选取泵型号: CB-FD40 理论排量/mL ·r^(-1): 40.38压力/MPa|额定: 22压力/MPa|最高: 25转速/r ·min^(-1)|额定: 2000转速/r ·min^(-1)|最高: 3000转速/r ·min^(-1)|最低: 600容积效率/%: ≥91总效率/%: ≥82驱动功率/kW(额定工作状况): 31(五)起落架在汽车底盘的安装及说明1、结构示意图安装结构图工作原理:本课程设计是为了实现汽车的横向停车,从而解决现今社会,停车难的问题。

相比于我们一般现在的车,该系统多了一个类似于飞机起落架的结构,功能即为千斤顶的作用,平时当我们需要停车时,人们需要多次倒车来调整车的方位,从而使得汽车能够顺利的停放到指定的位置。

而我们该课题就旨在解决这一繁琐的过程,如安装结构图所示,其中的1,2,3,4,为起落架的安装位置,但是错开汽车的地盘结构,工作时该起落架系统在液压系统的作用下,离开 5.6 安放槽缓慢的支撑起汽车,使得该过程稳定进行,当达到一定位置时,横行的动力起作用,实现汽车的横向直接停车。

在平时的行进过程中,1、2、3、4都收放在5、6凹槽中,减小对汽车正常行进的影响。

起落架的结构图如下图①所示,液压马达的结构图如下图②所示。

图①图②①对于脚座固定式移动液压缸的中心轴线应与负载作用力的轴线同心,以避免引起侧向力,侧向力容易使密封件磨损及活塞损坏。

对移动物体的液压缸安装时使缸与移动物体在导轨面上的运动方向保持平行,其不平行度一般不大于0.05mm/m。

②安装液压缸体的密封压盖螺钉,其拧紧程度以保证活塞在全行程上移动灵活、无阻滞和无轻重不均匀的现象为宜。

螺钉拧得过紧,会增加阻力,加速磨损;过松则会引起漏油。

③在行程大和工作油温高的场合,液压缸的一端必须保持浮动以防止热膨胀的影响。

液压泵的安装及要求液压泵布置在单独油箱上时,有两种安装方式:卧式和立式。

立式安装,管道和泵等均在油箱内部,便于收集漏油,外形整齐。

卧式安装,管道露在外面,安装和维修比较方便。

液压泵一般不允许承受径向负载,因此常用电动机直接通过弹性联轴节来传动。

安装时要求电动机与液压泵的轴应有较高的同心度,其偏差应在0.1mm 以下,倾斜角不得大于 1,以避免增加泵轴的额外负载并引起噪声。

必须用皮带或齿轮传动时,应使液压泵卸掉径向和轴向负荷。

液压马达与泵相似,对某些马达允许承受一定径向或轴向负荷,但不应超过规定允许数值。

液压泵吸油口的安装高度通常规定:距离油面不大于0.5m,某些泵允许有较高的吸油高度。

而有一些泵则规定吸油口必须低于油面,个别无自吸能力的泵则需要另设辅助泵供油。

【小结】对于本次的课程设计我们小组的基本设计框架思路上大体已经完成。

同时在本次的设计中也暴露出我们的许多问题,给了我许多警示。

对于整个团队而言,只有共同的努力,共同协作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本次的设计课程中并没有达到最初的全部目标,其中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最终无疾而终,这一点上,我感觉到,这是本次设计合作的最大的败笔。

让我懂得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求同存异,更加的知道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团队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中涉及的多学科知识彼此相互关联,对于处理相互的衔接部分出现了许多失误。

这主要是由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完善。

没有做到学以致用,在平时更应该注重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

更加提高在细节方面的改变,在设计中,要考虑全面的因素,多查资料、多想、多总结,到最后找到最简,最实用的方案,理论是唯一的,只要你多想,它就会适用于多种场合。

当然设计存在许多缺点,比如说液压系统的结构怎样设计,起落架如何安装,安装在什么位置对汽车行进影响最小,轮胎的选择计算不够精确等等缺陷。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以前都是老师给出了要做什么和怎么做,所以都不用思考就可以完成,而这次就不同,完全要靠我们自己了。

从开始的课题选择,课题的设计,液压的设计,起落架的选择等。

我们的课题是一个新的课题,虽然有创新的意识,但是由于选择的课题过大,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也有过气馁。

但是,在老师的鼓励与帮助下,我们最后坚持了下来。

还算圆满的完成了本次的课程设计。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在不断地发现与改正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够真正取得优异的成绩。

最后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

【参考文献】[1]田明.《精密机械设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简明机械设计手册》,宋宝玉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3]田朗,冯进良,白素平.《精密机械设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9[4]吴宗泽.《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1[5]江晓安等.《数字电子技术(第三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