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两栖车摇臂式收放轮机构设计

合集下载

新型水陆两用自行车设计(含全套CAD三维图纸)

新型水陆两用自行车设计(含全套CAD三维图纸)

毕业设计说明书下载本文的朋友请注意:本文附有其他文件(CAD图纸或者三维图等)如需请联系:QQ3107327773题目:水陆两用自行车设计姓名:学号:学院:专业:指导教师:年月日摘要本文主要对一种新型的娱乐器械进行了设计——水陆两用自行车。

通过调查,目前,明轮、喷水、螺旋桨等驱动被广泛使用,其中经过比较计算确定了螺旋桨的驱动是最佳的模式。

根据流动力学中的阻力速度关系分析出了最小阻力是在正常行驶时才发挥到最小。

选择最方便的传动机构来设计一种被世界多人关注且利用率高驾驶更加容易的水上休闲车。

水陆两用自行车在动力方面与古板自行车相似,都是靠人力驱动,通过链传动将动力传送给后轴。

后轴相连的两个可独力控纵,互不影响的明轮,实现两陆自行车在水上的航行和转向。

将浮板设计成三角形在与两陆自行车固定,可以给顾客在水上驾驶中对自己的安全感有些保障,使驾驶安全,轻便并且放心。

关键词:水陆两用自行车、明轮、喷水、驱动、螺旋桨。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designs a new type of entertainment equipment - amphibious bicycle. At present, open-wheel, water jet, propeller and other driving are widely used, among which the propeller driving mode is determined to be the best by comparing and calculating.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ag and velocity in hydrodynamic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inimum drag can be achieved only when driving normally. Choose the most convenien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o design a water recreation vehicle which is concerned by many people in the world and easy to drive with high utilization rate.The amphibious bicycle is similar to the old-fashioned bicycle in terms of power, which is driven by manpower and transmitted power to the rear axle through chain drive. The two open wheels connected by the rear axle can control the longitudinal force independently and have no influence on each other, thus achieving the movement and steering of the amphibious bicycle on water.Realize the navigation and steering of bicycles on the water. The floating board is designed to be triangular and fixed with bicycles on both sides of the land. It can give customers some protection of their sense of safety when driving on water, making driving safe, portable and reassuring.Key words: amphibious bicycle, open wheel, water spray, drive, propeller.目录摘要 (I)Abstract (IV)目录 (V)第1章绪论 (1)1.1水上踏板自行车的来源 (1)1.2研究内容及背景 (2)1.3水陆两用自行车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2)第2章水陆两用自行车的介绍 (4)2.1水陆两用自行车的构成 (4)2.2水陆两用自行车方案设计: (5)第3章传动系统 (7)3.1自行车传动效率计算 (7)3.2 传动比 (7)3.3链传动设计 (8)第4章明轮的设计 (10)4.1明轮简介 (10)4.2明轮的设计 (10)第5章轴的设计 (12)5.1链轮上的力计算 (12)5.2选取材料 (12)5.3轴的计算 (12)5.4轴的结构设计 (12)5.5 设计总结 (13)5.6专利介绍 (14)第6章浮力的计算 (17)第7章功率的计算 (19)总结 (20)致谢 (21)参考文献 (22)三维作品展示 (23)附录本次设计采购清单 (33)第1章绪论1.1水上踏板自行车的来源水上踏板自行车开始于加拿大。

水陆两栖挖掘机工作部分的总体设计

水陆两栖挖掘机工作部分的总体设计

⽔陆两栖挖掘机⼯作部分的总体设计1.1设计选题的意义:挖掘机是⼟⽯⽅⼯程的主要施⼯机械,全世界各种施⼯作业场约有65%~70%的⼟⽯⽅⼯程都是由挖掘机完成的。

近年来,国内外液压挖掘机产量急剧上升,结构逐步完善,在⼯程建设和施⼯⾏业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液压挖掘机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机械本⾝的优越性、通⽤性好和操纵轻便,也在于重视试验研究⼯作和计算机技术的引⽤挖掘机在国民经济建设的许多⾏业被⼴泛地采⽤,如⼯业与民⽤建筑、交通运输、⽔利电⽓⼯程、农⽥改造、矿⼭采掘以及现代化军事⼯程等等⾏业的机械化施⼯中。

据统计,⼀般⼯程施⼯中约有60%的⼟⽅量、露天矿⼭中80%的剥离量和采掘量是⽤挖掘机完成的。

⽬前,挖掘机的主要种类是履带式挖掘机和轮式挖掘机,履带式挖掘机是⽬前主流的挖掘机种类,轮式挖掘机主要是应⽤在⼩型的挖掘机上,⼤型挖掘机⼤多采⽤履带式,因为挖掘机要⾯对的作业条件是普通轮胎⽆法适应的环境,不管是轮式挖掘机还是履带式挖掘机他们都有⼀个共同点的缺点:那就是他们都只是适应陆地上的作业条件,⾯对例如堰塞湖等深⽔环境则束⼿⽆策,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未来的挖掘机要⾯对的的作业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沿河岸浅滩等⽬前挖掘机⽆法涉及的恶劣环境,适应⽔陆两种环境的作业条件是未来挖掘机发展的⼀⼤⽅向,⽽⽬前我国在⽔陆两栖挖掘机的发展上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要获得性能可靠的⽔陆两栖挖掘机还要靠进⼝,这⽆疑给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带来负⾯的影响,所以发展我国⾃⼰的⽔陆两栖挖掘机迫在眉睫,这就是本课题成⽴的意义所在。

1.2.1国外⽔陆两栖挖掘机的发展动态和研究现状⽔陆两⽤挖掘机绝⼤多数由美国、⽇本、德国、法国和俄罗斯等国家⽣产⽇本的⽇⽴和⼩松两家公司⾸先开发出这种挖掘机。

⽇⽴公司⽣产的MA 12 5 型⽔陆两⽤液压挖掘机是MA-100U型机的换代产品, 最⼤挖掘半径、最⼤挖掘深度和最⼤卸载⾼度分别增加1.8m 2.32 m和4.5 m ,机重4t,为保持较低⽐压⽽将履带宽度增⼤0.2 m ,接地⽐压减少0.003 SMPa ,改进后的浮箱外形使接近⾓圆弧加⼤, 减少了⾏⾛时的推⼟阻⼒, 浮箱体积增⼤65m3 ”,浮⼒储备增⼤38% ,提⾼了⽔上作业的安全性,上车布置距离增加1.05 m ,有利于上车平衡,减少了配重, 上车宽增加到0.12m,当前,国际上挖掘机的⽣产正向⼤型化、微型化、多能化和专⽤化的⽅向发展。

轮式水陆两栖汽车

轮式水陆两栖汽车

螺旋桨推进
喷水推进
利用喷水推进装置产生的水的动量变化,形成车辆 在水上行驶的推力;具有防护性好,倒车和转向灵 活,转向半径小;浅水性能好等优点。
二、国内外水陆两栖车辆现状

美军AAAV两栖突击车


推进:2个喷水推进器 悬架:可收放液气悬架 速度:46 km/h 滑水车体构型
AAAV履带式两栖装甲车
二、国内外水陆两栖车辆现状

英国GIBBS公司 Aquada两栖汽车

水上航速达到50 km/h以上 175马力V6发动机 采用长0.89 m、重40 kg的喷水推进装置

安装类似飞机起落架的收放车轮装置
二、国内外水陆两栖车辆现状

英国GIBBS公司Humdinga民用型两栖汽车



三、轮式水陆两栖车辆关键技术 3.1 水上推进技术——螺旋桨推进
三、轮式水陆两栖车辆关键技术 3.1 水上推进技术——喷水推进
※ 喷水推进

特点:它不是利用推进器(如螺旋桨)直接产生推力, 而是利用推进泵喷出水流的反作用力推动船舶前进。 应用:高速攻击艇、高速运输舰、战斗舰艇、两栖装 甲车辆。 优点:①推进效率高(50%~63%); ②抗空泡能力强、操纵性优异; ③工作平稳、运行噪声低; ④传动机构简单、保护性能好; ⑤适应变工况能力强、浅水工作能力强; ⑥附体阻力小。
排水型两栖车辆 (普通两栖车)
滑水型两栖车辆 (高速两栖车)
一、水陆两栖车辆概述
※ 排水型两栖车辆

依靠车轮、履带划水或用螺旋桨驱动,水上速度一般在10km/h 左右。 在各类基型底盘上进行改装而来,车辆底部进行防水密封处理, 外观采用船形车体,车头位置较高,部分会安装防浪板。

基于ADAMS的水陆两栖车行驶系统的设计

基于ADAMS的水陆两栖车行驶系统的设计

基于ADAMS的水陆两栖车行驶系统的设计作者:黄江安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22期摘要:文章介绍了一种设计和优化水陆两栖汽车轮胎收回系统的方法。

所涉及到的轮胎收回系统参考于德国GIBBS 技术公司研制出的AQUADA水陆两栖汽车轮胎收回系统,通过ADAMS软件建立虚拟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在各尺寸适当的范围内,以最小驱动力为目标,设置优化项目,最后通过仿真,进行动态分析,得到需求最小驱动力时的机械结构。

关键词:两栖机器人;优化;仿真;动态分析在现代战争中,水域作战是海洋军队的一块重要领域。

在作战中,经常遇到水障碍,目前通过水障碍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在河上建立一座桥梁,或者浮渡,或者直接涉水过河等。

其中浮渡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通过浮渡,机械化部队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成本和财物成本,甚至不需要考虑气候条件,时间因素等。

作为浮渡的主要工具---水陆两栖车辆,因其具有不可预测性与灵活性,作战时,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在抢滩登陆战中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近些年,很多国家都在研究水陆两栖车辆,研究如何将水陆两栖车辆更有效地投入到战斗中使用。

目前,大多数水陆两栖车在进入水中之后,轮胎悬挂在车底下,受到水的阻力,从而限制了两栖车在水中的行驶速度。

因此,如何消减轮胎对行驶速度的影响,成为水陆两栖车辆的一大核心研究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此论文设计了一个能将轮胎收回的机构。

从而减少轮胎悬挂时对行进速度的影响。

一、水陆两栖汽车轮胎收回机构的结构形式及其工作原理如图1.1所示,图中43处连接轮胎,连接差速器6 把动力通过动力输出装置7传给转动轴10,然后带动轮胎旋转。

动力源通过管29传递到液压缸28,液压缸28通过杆27将转动传递到主传动轴26,主传动轴26两端分别连接杆27及下支杆12,下支杆12一端通过销钉连接到车体2上,另一端通过销钉与支架16底端相连,支架16上端通过销钉20与上支杆11相连,上支架11通过销钉22与车体2相连。

水陆两栖车辆原理与设计

水陆两栖车辆原理与设计

水陆两栖车辆原理与设计1.引言水陆两栖车辆,顾名思义,可以在水上和陆地上行驶的交通工具。

这种车辆往往被用于军事、救援和旅游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水陆两栖车辆的原理和设计。

2.水陆两栖车辆的原理水陆两栖车辆的原理比较简单,它可以在水上行驶是因为车辆底部有浮筒,浮筒能够让车辆浮在水上并保持平衡。

车辆在水上行驶的力量是由水上推力提供的,推力是来自车辆后方的推进器。

车辆在陆地上行驶的力量则来自于车辆底部的驱动器。

3.水陆两栖车辆的组成部分水陆两栖车辆的组成很复杂,但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3.1.车身车体是水陆两栖车辆的主要部分,它是由车辆的底盘、车身外壳和车辆屋顶构成的。

车身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航行性能、舒适性和安全性。

3.2.动力系统动力系统是水陆两栖车辆的驱动力。

它包括车辆的发动机、传动系统和驱动器。

对于水陆两栖车辆来说,动力系统应该是具有高扭矩、低速度和高可靠性的。

3.3.浮筒浮筒是水陆两栖车辆的支撑系统。

浮筒可以使车辆浮在水面上,并通过水上推力实现航行。

浮筒的材料和结构应该充分考虑车辆的重量和水的力量。

3.4.推进器推进器是水陆两栖车辆在水上航行的主要部分,它由一个或多个电动机和螺旋桨组成。

推进器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水的力量和受到的阻力。

3.5.驱动器驱动器是水陆两栖车辆在陆地上行驶的主要部分。

它通常由轮胎和轮轴组成,利用动力系统提供的动力转动轮轴并驱动车辆行驶。

4.水陆两栖车辆的设计水陆两栖车辆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重量、功率、形状、阻力、稳定性、驾驶员的视野等等。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设计建议:4.1.车身形状水陆两栖车辆的车身应该尽量保持低矮的设计,以减少风阻和水阻。

车身的前部和侧部应该设计成流线型,以减少空气和水的阻力。

4.2.车轮和浮筒车轮应该可以收缩进车身内,在水上时转换为浮筒。

浮筒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车辆的重心和浮力,以保证车辆在水上时稳定并不易倾翻。

4.3.动力系统对于水陆两栖车辆的动力系统,应该选择高扭矩、低速度和高可靠性的电动机,并与高效的传动系统相结合。

关于水陆两栖车车轮收放技术的研究综述

关于水陆两栖车车轮收放技术的研究综述

—74—工作研究1.引言水陆两栖车(amphibian automobile )又名水陆两栖船、水陆两用车, 它是结合了车与船的双重性能,既可像汽车一样在陆地上行驶穿梭,又可像船一样在水上泛水浮渡的特种车辆。

二战时多用于军事,现在也应用到了救灾救难、探测、旅游等专业领域。

当今世界,正处于和平发展阶段,在战争中使用的水陆两栖车,慢慢在民用和娱乐领域流行起来,其高速性越来越成为各国追求的目标[3]。

经过多年的努力,高速水陆两栖车不断突破技术难关,以英国和瑞士为代表的两栖车辆制造水平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其研发出的产品类型也各有不同。

近几年,美国加州一家公司WaterCar 推出的水陆两栖车也备受关注,其生产的水陆两栖车“Python ”和“Panther ”水上速度都能达到70km/h 以上。

研究表明,两栖车在水中行驶时,车轮能产生很大的涡流损失,其在水中的阻力约占总阻力的25%[1]。

如果设计一种可收放悬架机构将水中车轮收起到车体内部,消除车轮带来的阻力,就可以提高车辆在水中的航速,车轮收放技术应运而生。

2.车轮收放技术及其研究进展2.1车轮收放技术车轮收放技术是通过改变传统汽车悬架,设计一种可收放的悬架系统。

当两栖车在陆上行驶时,这种可收放悬架系统发挥普通悬架的作用,传递作用在行走机构与车体间的力和力矩,缓和车辆行驶时车体受到的冲击力与振动。

当在水中行驶时,可收放悬架系统又将行走机构整体收起,通过减少行走机构的涡流损失以实现减阻增速,提高其推进效率。

2.2国外研究现状文献[2]设计的车轮收放装置主要由上下控制臂、减震器、气动柱塞、套环、固定板条等组成。

减震器下端连接上控制臂,上端通过套环与固定板条连接,气动柱塞的收缩与伸展通过板条套环带动减震器升降,从而将车轮提起或放下,进而节省了车体内部空间。

文献[3]发明的车轮收放装置主要由液压缸、摇臂、中心枢轴、减震器、连接臂、扭力管等组成。

液压缸固定在车架上,当液压缸活塞杆缩回时,摇臂绕中心枢轴旋转,进而将下悬架臂向上拉,使车轮离开水面;当液压缸活塞杆伸出时,车轮被放回路面。

水路两栖艇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水路两栖艇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水路两栖艇的设计摘要水陆两栖快艇,是一种既能在路上行驶,也能在水里行动的两栖交通工具。

这种交通工具,具备一般汽车的功能和主要部件,也包含船的功能和主要部件,是一种新型交通工具。

本文主要叙述水陆两栖快艇的机械式设计方案,包括外形的设计,内部传动系统的设计,分动器的设计,轮胎收放的简略设计以及密封设计。

本设计中,采用以车为主,附加船体功能的原理。

选用马自达6为设计模板进行设计与改造。

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水陆两栖快艇的发展历程,叙述了选题的原因。

然后介绍了本设计选取的主要汽车构架,并根据此设计了整体的外形,并沿用了选取车型的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主减速器以及差速器。

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水中以及陆地上的形式阻力,并根据阻力选取了适当的螺旋桨。

然后设计了内部主要部件的位置,并计算了整体的重心位置。

随后设计了分动器,以此实现水陆两栖的控制。

然后大略进行了轮胎收放结构以及方向控制的设计。

最后,对密封进行了大略的论述。

达到了任务所要求的水陆两用的功能以及保证了在陆地上和水中的速度。

关键词:水陆两栖、交通工具、设计各位如果需要此设计的全套内容(包括二维图纸、中英文翻译、完整版论文、程序、答辩PPT)可加QQ695939903,如果需要代做也请加上述QQ,代做免费讲解AbstractAmphibious vehicle is a vehicle that not only travel on the land but also on the water.The vehicle is new, because it not only has the fundament and functions of normal cars but also has the fundament and functions of boat.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s the design scheme of mechanical type amphibious vehicle,including the contour design, the design of internal transmission system, sub actuator design, simple design of tire storage and seal design. First of all, introduce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mphibious speedboat development course, describes the topics of the reason.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main vehicle frame of the design, and design the overall shape according to this, and follows the selection models of the engine, clutch, gearbox, the main reducer and differential. On this basis, calculation of water and land in the form of resistance, and the resistance of the proper selection of the propeller. Then the design of the main parts of the internal position, the position of the center of gravity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overall. Then the design of the actuator, so as to realize the amphibious control. Then the design of control and simple structure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tire. Finally, the seal of general discussion.KEY WORD: Amphibious,vehicle,design.目录摘要................................................................................................................... I I Abstract............................................................................................................... I I第一章绪论1.1选题背景 (1)1.2课题确立的意义 (2)1.3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第二章水陆两栖快艇总体方案选择2.1传动系统设计概述 (3)2.1.1汽车传动系统概述 (3)2.1.2快艇传动系统概述 (3)2.2 总体方案的选择 (3)2.2.1 传动方式的选择 (3)2.2.2 传动系统的布置方案 (4)2.2.3 最终总体布置方案 (4)2.3 其他方案的确定 (4)2.3.1轮胎收放系统 (4)2.3.2方向控制 (5)2.3.2密封 (5)2.4 本章小结 (5)第三章外形的设计3.1外形的主要参数 (6)3.1.1车辆首部形状设计 (6)3.1.2中间截面轮廓设计 (7)3.1.3尾部形状设计 (8)3.2整体的成型 (9)3.3本章小结 (9)第四章水陆两栖快艇总体设计4.1概述 (10)4.2 水陆两栖快艇技术参数确定 (10)4.2.1 质量参数的确定 (10)4.2.2水路两栖快艇主要尺寸的确定 (10)4.3水路两栖快艇主要性能参数的确定 (10)4.3.1行驶动力性参数的确定 (11)4.3.2燃料的经济性 (11)4.4水陆两栖快艇主要部件的选择和布置 (11)4.4.1 发动机的选择和布置 (11)4.4.2驾驶位置的确定 (11)4.4.3传动系的布置 (11)4.4.4螺旋桨位置的布置 (11)4.4.5悬架系统的布置 (12)4.4.6水陆两栖快艇材料的选用 (12)4.5 总体布置的计算 (12)4.5.1轴荷计算以及重心位置的计算 (12)4.5.2船体入水深度的计算 (13)4.6阻力的计算 (14)4.6.1阻力成分及车辆结构对阻力的影响 (14)4.6.2 波浪对阻力和快速性的影响 (17)4.6.3 路上行驶阻力的计算 (18)4.7抗沉性计算 (18)4.8 本章小结 (18)第五章分动器的设计5.1分动器的原理和初步设计 (19)5.1.1分动器原理 (19)5.1.2 初步计算 (20)5.2分动器齿轮传动设计 (20)5.2.1选择齿轮材料、热处理方式和精度等级 (20)5.2.2初步计算传动主要尺寸 (20)5.2.3确定传动尺寸 (22)5.2.4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22)5.2.5齿轮传动其它几何尺寸计算 (23)5.3分动器传动轴的计算 (24)5.3.1材料的选择 (24)5.3.2 轴径的初步计算 (24)5.3.3 轴承的选择 (24)5.3.4轴的结构设计 (24)5.3.5 轴的强度校核计算 (25)5.4分动器结构设计及操作说明 (28)5.4.1换档机构 (28)5.4.2 换档操纵装置 (28)5.5 本章小结 (29)第六章轮胎收放系统、方向控制系统及密封6.1轮胎收放系统 (30)6.1.1概略 (30)6.1.2 参考资料 (30)6.1.3 简略成型 (31)6.2方向控制系统 (31)6.3 密封 (37)6.3.1概述 (32)6.3.2 大体方案 (32)6.4本章小结 (32)总结 (33)参考文献 (35)致谢 (37)第一章绪论1.1 选题背景现代生活讲究的是多用、便利、安全、快捷,渐渐的人们希望汽车不单单是汽车,还能行走于陆地,于是水陆两栖的快艇应运而生。

轮式水陆两栖汽车

轮式水陆两栖汽车
瑞士IIIC 轮式装甲车
二、国内外水陆两栖车辆现状

俄罗斯 BTR-90 两栖装甲车


推进:2个喷水推进器 悬架:独立扭力杆悬架 速度:9 km/h
俄罗斯 BTR-90 两栖装甲车
二、国内外水陆两栖车辆现状

世界上最快的两栖汽车—— Python两栖汽车

美国WaterCar公司研发 水上航速达到100 km/h以上 车轮可以“垂直”收到车体底部以上 502马力V8 引擎
二、国内外水陆两栖车辆现状

美军AA7VA1两栖突击车 Nhomakorabea推进:2个喷水推进器 悬架:可收放液气悬架

速度:46 km/h 滑水车体构型
二、国内外水陆两栖车辆现状

瑞士IIIC轮式装甲车


推进:2个螺旋桨推进器 悬架:独立车轮悬架 速度:10km/h 自动操作式挡浪板 双舵转向控制装置 可合拢发动机格栅百叶窗
Hydra Spyder水陆两栖车
三、轮式水陆两栖车辆关键技术 3.2 减阻技术1——滑行车体
三、轮式水陆两栖车辆关键技术 3.2 减阻技术2——轮胎收放

轮胎收放技术

背景:浸在水中的车轮及悬架装置会产生巨大的水上 行驶阻力,高航速两栖车欲获得高航速必须收起车轮 并使之高于水面。 分类:①垂直升降车轮;②翻转式收放车轮。 特点:改进悬架导向机构,达到收放车轮的目的;具 有一套独立的液压系统保证车辆在水中收起轮胎和陆 地上车身高度调节能力。


三、轮式水陆两栖车辆关键技术 3.1 水上推进技术——喷水推进
发动机与喷水推进器连接示意图
三、轮式水陆两栖车辆关键技术 3.1 水上推进技术——喷水推进

水陆两栖清淤船的构造

水陆两栖清淤船的构造

水陆两栖清淤船的构造
水陆两栖清淤船主要用于,池塘,河道,水渠,城市内河等水域的清淤及扩建工作。

由于其在工作时浮在水面上,所以它可以在水位较浅,面积较大的水域工作,但是水的深度不得超过其前臂的长度,否则它无法挖取到水底的泥土。

同时他还可以利用链轨的带动在陆地上作业。

(也有的清淤船是胶轮的,移动时靠抓斗抓取地面移动。


水陆两栖清淤船是由:履带、浮体、支架、动力系统、操作系统、驾驶室、旋转盘、液压系统、前臂、抓斗等组成。

浮体:是由两个箱体构成,分别置于两侧,可使其悬浮在水面。

链轨:浮体表面为链轨,当它在陆地作业时,可使用链轨运动。

动力系统:一般采用柴油机为动力。

液压系统:用来推动清淤船挖斗作业。

旋转盘:安装此设施后,清淤船前臂可做360度旋转作业,基本上实现作业无死点。

支架:四个支架安装在船舶的四角,当清淤船挖泥作业时,可支起支架,以提高其在水中作业时的稳定性。

水陆两栖清淤船构造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 收放轮机构简 图( 放下状态)
Fi g .1 W h e e l s u s pe n s i on f ol di ng me c ha ni s m( dr o 过 大 , 如 果 能 够 实 现 车 轮 收起 至
轮时 , 电机经 减速 箱 驱动 摇臂 拉 起减 震 器 , 减 震 器
水 面 以上 且 对 船 体 流 线 形 体 破 坏 较 少 , 将 会 显 著 提
r e t r a c t i n g s u s p e n s i o n . Co mp a r e d wi t h o t h e r wh e e l r e t r a c t i n g s u s p e n s i o n,Th e s t r u c t u r e h a s f o l l o wi n g a d — v a n t a g e o f s i mp l e s t r u c t u r e ,l i g h t — we i g h t a n d Re l i a b l e p e r f o r ma n c e .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o f t h i s
E Ab s t r a c t ] I n o r d e r t o me e t t h e d e ma n d o f t h e S u s p e n s i o n S y s t e m o f Amp h i b i o u s v e h i c l e , I d e s i g n e d a wh e e l
( PA N V 0 Av i a t i o n Te c h n o l o g y Co ., Lt d)
[ 摘要] 针 对 某 型 水 陆 两 栖 车 收放 轮 要 求 , 设 计 了一 种 结 构 简 单 , 重量 轻 , 性 能可 靠的收放 轮机 构 , 并 根 据 该 机 构 的 力 学 特 点 进 行 了主要 零件 受 力 分析 以及 电机 需 用扭 矩 计 算 。
时将 车轮 收起 于 水 面 之 上 , 减 小 阻 力 。达 到 提 高 车
速 的 目的 。 而 收 放 轮 装 置 设 计 的 优 劣 直 接 影 响 陆
地 行 驶 性 能 以及 水 中航 行 阻力 的大 小 。
目前 比 较 成 熟 的 两 栖 车 产 品 有 英 国 吉 布 斯 公
司 的 Hu mi n g d a 、 Gi b b s Hu md i n g a和 Gi b b s Qu a d s —
s t r uc t ur e,The s t r es s a na l ys i s o f t he ma i n c ompo ne nt s a r e c o ndu c t e d a nd t he mo t or s e l e c t e d .
第 3 l 卷第 2 期 2 0 1 7年 6月




Vo l _ 3 1 NO . 2
DRI VE S YS TEM TE CH NI QUE
J u n e 2 0 1 6
文章 编号 : 1 0 0 6 — 8 2 4 4 ( 2 0 1 7 ) 0 2 — 0 3 8 — 0 3
水 陆两栖 车摇臂 式收放轮机构设计
De s i g n o f S u s pe ns i o n f o r t he Am p hi b i o u s v e hi c l e
孙 荣 哲
( 大 连浦 州 航 空科 技 有 限公 司)
Su n Ro ngz h e
中 图分 类 号 : U4 6 9 . 7 9
文献标识码 : B
6 7 8 9

刖 舌
水 上 航 行 速 度 是 水 陆 两 栖 车 的一 项 重 要 指 标 。
相 对 于船 艇 , 两栖 车结构复 杂 , 重量 大吃水深 ; 流 线 形 车身 被 车 轮 以 及 车 轮 悬 架 破 坏 ; 造 成 航 行 阻 力 大 。所 以多 数 两 栖 车 采 用 收 放 轮 结 构 , 在 水 中行 驶
k i , 瑞 士 Ri n s p e e d公 司 的 S p l a s h , 美 国 wa t e r c a r公 司 的两 栖 车 , 这 些 两 栖 车 最 高 航 行 速 度 都 可 以 达 到
1 . 车轮 ; 2 . 传动臂 ; 3 . 车体; 4. 减震 器; 5 . F限 位 块 ; 6 . 摇臂 ; 7 . 电机 ; 8减
关键词 : 水路 两栖 车 收放 轮 机 构 电机 需 用扭 矩 自锁
Ke y wo r d s :W h e e l r e t r a c t i n g s u s p e n s i o n S t r u c t u r e o f a mp h i b i o u s v e h i c l e mo t o r t o r q u e s e l f l o c k i n g
7 0 ~8 0 k m/ h 。 国 内对 两 栖 车 的研 制 起 步 较 晚 , 与 国
外相 比有 较 大 差 距 。 收 轮 机 构 不 成 熟 , 水 上 航 行 速 度 一般 不 超 过 2 0 k m/ h 。水 上 航 行 速 度 低 的一 个 重
速箱 ; 9 . 上 限 位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