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合集下载

生理学:尿的生成和排出 (名词解释)

生理学:尿的生成和排出 (名词解释)

1.肾单位(nephron) 是尿生成的基本功能单位,它与集合管共同完成尿的生成过程。

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

2.致密斑(macula densa)是髓袢升支粗段远端部的一小块由特殊分化的高柱状上皮细胞构成的组织。

它可感受小管液中NaCl含量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至球旁细胞,调节肾素的分泌。

3.管-球反馈(tubuloglomerular feedback ) 小管液流量变化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的现象称为管-球反馈。

4.肾小球滤过(glomerular filtration) 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蛋白质分子外的血浆成分被滤入肾小球囊腔形成超滤液的过程,称为肾小球滤过。

5.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 单位时间(每分钟)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

正常成人安静时约为125ml/min。

6.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

正常约为19%。

7.肾小球有效滤过压(glomerular 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是指促进超滤的动力与对抗超滤的阻力之间的差值。

等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减血浆胶体渗透压与肾小囊内压之和。

8.重吸收(reabsorption) 是指肾小管上皮细胞将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液中去的过程。

9.肾小管的分泌(tubuler secretion)是指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将自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小管液。

10.肾糖阈(renal glucose threshold) 将开始出现尿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一般为160~180mg/100ml)。

11.低渗尿( hypotonic urine) 终尿的渗透浓度如低于血浆渗透浓度,称为低渗尿。

表示尿被稀释。

12.高渗尿(hypertonic urine) 如果机体缺水,终尿的渗透浓度将高于血浆渗透浓度,称为高渗尿,表示尿被浓缩。

尿的生成和排出

尿的生成和排出
肾血液循环模式图
2、两套毛细血管网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 特点:血压高,利于滤过。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特点:血压低,利于重吸收。
(二)肾血流量的调节方式
1、自身调节: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 (80mmHg—180mmHg)变动时,肾血流 量仍然保持相对恒定。
(二)肾血流量的调节方式
①肌源学说:当A压↑→A管壁平滑肌紧 张性↑而收缩→血流阻力↑→肾血流量 保持稳定。 意义:在安静情况下维持肾血流量的相 对稳定和正常的泌尿功能。
(二)Cl-的重吸收
方式:除髓袢升支粗段 为主动重吸收外,绝大 部分为被动重吸收。
(一)Na+的重吸收
近端小管后半段 少部分被动过程
∵Cl-顺浓度差经紧
密连接处重吸收→ 管两侧电位差→Na+

顺电位差经紧密连
Na+

接处重吸收。
髓袢中Na+的物质转运
●髓袢降支细段: 对Na+不通透。
●髓袢升支细段: 对Na+高度通透:顺浓度差被动重吸收。
●髓袢升支粗段: 主动转运。
髓袢升支粗段 Na+的转运:
②管-球反馈:当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 率↑→致密斑感受到远曲小管液 [Na+][Cl-]↑→致密斑将此信息反馈至 肾小球→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恢复。
2、神经-体液调节:
①神经因素 应急反应时交感N兴奋→NE释放↑→肾血管 收缩→ 肾血流量↓。 ②体液因素 应急反应时NE、Ad、 AⅡ 、VP 、 ET等体液 物质分泌↑→肾血管收缩→ 肾血流量↓。
2、 尿的化学成份
水分:95%~97% 固体物:3%~ 5% 无机物:氯化钠、硫酸盐、磷酸盐,钾盐、铵盐等 有机物:尿素、肌酐、马尿酸、尿胆素

生理学:尿的生成和排出

生理学:尿的生成和排出
------电荷屏障-------
滤过膜通透性 (1) 与被滤过物质分子大小有关:
分子有效半径>4.2 nm 不能滤过,如球蛋白和 纤维蛋白原。 分子有效半径<2.0 nm可自由滤过,如葡萄糖、 水、尿素、 Na+等。 (2) 与被滤过物质所带电荷有关 白蛋白分子有效半径为3.6 nm,因带负电荷, 滤液中浓度极低。
肾小球毛细血管的滤过特点 1.毛细血管血压较高 2.对蛋白质的通透性较低 3.血浆胶体渗透压逐渐升高 4.肾小囊的静水压较高
第二节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有效滤过压 肾血浆流量 滤过系数: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一)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有效滤过压 尿量
动脉血压:80-180 mmHg,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维持稳定,肾小 球滤过率保持不变(自身调节)。 动脉血压<80 mmHg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滤过率 。 动脉血压<50 mmHg 肾小球滤过率降到零无尿。 高血压病晚期:入球小动脉硬化缩小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明显 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少尿。
第二十六章 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的转运
第一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的重吸收
小管液中成分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回血液的过程。 重吸收具选择性: 原尿:180 L/Day 终尿: 1.5 L/Day
水 99 %重吸收1%排出体外 葡萄糖和Na+、HCO3-等全部或大部分重吸收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
严重缺氧、中毒性休克:交感神经兴奋↑ →肾血流量和 肾血浆流量↓→肾小球滤过率↓。
三、滤过系数: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
滤过膜面积:1.5 m2
肾病综合征:滤过膜的屏障作用被破坏,如孔径变大或负电荷减 少等→滤过膜通透性↑→白蛋白滤过量↑→蛋白尿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毛细血管管腔变窄或阻塞→有效滤过面 积 ↓ → 肾 小 球 滤 过 率 ↓ → 出 现 少 尿 (<500ml/ 天 ) 甚 至 无 尿 (<100ml/天) 。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重点知识问答总结-尿的生成和排出(一)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重点知识问答总结-尿的生成和排出(一)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重点知识问答总结-尿的生成和排出(一)我们通过知识问答的形式总结生理学重点知识,今天我们先学习生理学之尿的生成和排出问答(一),具体内容如下:1.简述尿的生成过程。

解答:尿生成有三个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以及它们的分泌三个基本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循环血液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包括少量分子量较小的血浆蛋白,在有效滤过压的作用下,可以滤入肾小囊的囊腔而形成滤过液。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超滤液进入肾小管后成为小管液。

小管液经过小管细胞选择性的重吸收:水、Na+、K+、HCO3-、Cl-等绝大部分被重吸收,尿素等小部分被重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全部被重吸收;对机体无用的多余物质不被重吸收。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由小管细胞分泌的物质有H+、K+和NH3等;排泄的物质有肌酐、对氨基马尿酸以及进入机体的物质(比如青霉素、酚红)等。

由肾小球滤过的超滤液,经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和排泄,使超滤液的质和量都发生了变化,最后形成终尿排出体外。

2.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和生理意义如何?解答:肾脏的血液循环的特点有:(1)肾血流量大,占心输出量的20%-25%,为各种排泄物及时经肾排出提供了重要条件;(2)肾血流的分布不均,皮质血供占94%;髓质占6%,为皮质的滤过功能提供了充分的条件;(3)两个串联的毛细血管网,且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较高,有利于滤过;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血压较低,有利于吸收;直小血管的双向流动有利于肾髓质高渗透压的维持;(4)肾血流量主要由于自身的调节作用,基本维持稳定,这对肾小球的滤过率的恒定是非常重要的。

3.肾脏的泌尿功能在维持体内环境稳定中有何生理意义?解答:肾脏泌尿功能的生理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通过尿的生成和排出,可以:(1)排除机体的大部分代谢终产物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中产物,如尿酸、尿素、肌酐等含氮物质。

生理学学习指南——尿的生成和排出

生理学学习指南——尿的生成和排出

⼀、基本要求 掌握:1.肾⼩球滤过:滤过膜及通透性;影响肾⼩球滤过的因素。

2.肾⼩管与集合管重吸收功能:重吸收⽅式(主动、被动)及Na+、Cl-、H2O、HCO-、K+、葡萄糖重吸收。

溶质浓度、肾⼩球滤过率对肾⼩管与集合管重吸收功能影响。

3.肾泌尿功能的调节:抗利尿激素、醛固酮的⽣理作⽤及其分泌的调节。

熟悉:1.肾⾎液供应特点、肾⾎流调节。

2.分泌与排泄机能:H+、NH3、K+的分泌。

3.髓质渗透梯度形成的机制和浓缩尿与稀释尿的形成。

了解:1.肾的功能、结构特点 2.膀胱与尿道的神经⽀配、排尿反射。

⼆、基本概念 肾单位( nephron)、肾⼩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滤过分数(fildtration fraction)、有效滤过压(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利尿(water diuresis)、渗透性利尿(osmotic diuresis)、重吸收( reabsoption)、管-球反馈(tubuloglomerular feedback)、滤过平衡(filtration equilibrium)、清除率(clearance)、球-管平衡(glomerulotubular balance)、肾素-⾎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三、重点与难点提⽰ 肾是体内最重要的排泄器官,通过尿的⽣成和排出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①排除⼤部分代谢终产物及异物。

每天尿量⼩于400ml,将有部分代谢终产物在体内积聚。

每天尿量在100~400ml,称少尿,少于100ml,称⽆尿。

②调节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③保留体液中的Na+、K+、HCO-3、CI- 等重要电解质,排出H+,维持酸碱平衡。

此外,肾还具有内分泌功能,产⽣肾素、促红细胞⽣成素、羟化的维⽣素D3等⽣物活性物质。

初中生物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生物的排泄第二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章节测试习题(4)

初中生物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生物的排泄第二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章节测试习题(4)

章节测试题1.【答题】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肾单位【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知识点是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解答】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噐官,由皮质、髓质和肾盂组成,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和小肾管两部分,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构成。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因此,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选项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2.【答题】与尿液形成无关的结构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尿道【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尿液的形成。

【解答】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尿液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一、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

因此,与尿液形成无关的结构是尿道。

尿道是尿液排出体外的器官。

3.【答题】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肾脏B.肝脏C.输尿管D.膀胱【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解答】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输尿管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尿道是排尿的通道。

4.【答题】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它在人体内的位置是()A.腹腔后壁、脊柱两侧B.胸腔,左右各一个C.胸腔中部偏左、左右两肺之间D.腹腔的上方偏右【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肾脏的位置。

【解答】肾位于脊柱两侧,紧贴腹腔后壁,居腹膜后方;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2腰椎下缘,右肾比左肾低半个椎体,左侧第12肋斜过左肾后面的中部,右侧第12肋斜过右肾后面的上部。

5.【答题】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①水②无机盐③尿素④葡萄糖⑤蛋白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⑤【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尿液的形成。

生理学:尿的生成和排出 (问答题)

生理学:尿的生成和排出 (问答题)

202.简述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包括:(1)肾小球的滤过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在有效滤过压的作用下,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血浆蛋白外,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的囊腔形成超滤液。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超滤液进入肾小管后称为小管液。

小管液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的某些成分又通过小管上皮细胞转运至血液中。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小管上皮细胞可将自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肾小管腔内。

小管液经过上述过程后形成的尿液称为终尿。

203.简述近端小管重吸收Na+的机制。

近端小管重吸收Na+的机制可因部位不同而不同:(1)近端小管前半段Na+的重吸收是①与葡萄糖、氨基酸的重吸收相耦联;②与H+的分泌相耦联。

由Na+主动吸收建立起电化学梯度,小管液中Na+与葡萄糖、氨基酸等经同向转运体耦联转运进入上皮细胞而被重吸收,或由管腔膜上的Na+-H+交换体进行逆向转运。

(2)近端小管后半段Na+的重吸收通过①跨上皮细胞途径:过程同前半段,经Na+-H+交换转运入细胞;②细胞旁路:由于近端小管HCO3﹣和水的重吸收多于Cl﹣的重吸收,使后半段小管液中Cl﹣高于管周组织间液,Cl﹣顺浓度梯度经细胞旁路(通过紧密连接进入细胞间隙)被重吸收回血。

由此造成电位梯度,Na+便顺电位差而被动重吸收。

204.试述肾小管泌H +的意义肾小管分泌H +的意义:(1)促进NaHCO3的重吸收肾小管上皮细胞每分泌1个H+,就可使1个HCO3-和1个Na+重吸收回血,Na+和HCO3-再组成的NaHCO3是体内重要的碱储。

(2)促进NH3的分泌分泌的H+可降低小管液的pH值,使NH3容易向小管液中扩散。

分泌的NH3与H+结合生成NH4+,并进一步与强酸盐(如NaCl)的负离子结合为铵盐随尿排出。

强酸盐的正离子(如Na+)则与H+交换后和细胞内的HCO3-一起被转运回血。

因此,H+的分泌具有排酸保碱维持机体酸碱平衡的作用。

初一生物《尿形成和排出》课件

初一生物《尿形成和排出》课件

初一生物《尿形成和排出》课件1. 尿的重要性和功能尿是人体新陈代谢废物和过多水分的主要排泄物,对维持体内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尿的主要功能包括:•排除代谢废物:尿液中含有尿素、尿酸等代谢产物,排泄这些废物有助于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和新陈代谢平衡。

•清除过剩水分:通过尿液排出体内过剩的水分,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调节体内离子平衡:尿液中含有各种离子,如钠、钾、氯等,通过调节尿液中离子的浓度,帮助维持体内离子平衡。

2. 尿的形成过程尿的形成主要发生在肾脏中,经过以下几个步骤:2.1. 滤过在肾小球中,由于毛细血管内血压的作用,使得水分和溶解在其中的多种溶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膜,进入肾小球囊内形成初尿。

2.2. 重吸收初尿通过肾小管系统,经过肾小管壁的重吸收作用,使得一部分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被重新吸收到血液中,以保证体内重要物质的保留。

2.3. 分泌同时,肾小管壁也对一些废物和过剩物质进行分泌作用,将它们排泄到尿液中。

例如,肾小管能分泌尿酸、某些药物等。

2.4. 浓缩和稀释通过肾小管的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将初尿进行浓缩和稀释,以调节尿液的浓度和体液的稳定。

3. 尿的排出过程在尿形成完成后,尿液通过以下路径排出体外:1.肾盂:尿液从肾小管汇聚到肾盂,形成肾盂尿。

2.尿输送管:肾盂尿经过输尿管流入膀胱。

3.膀胱:膀胱是容纳尿液的器官,尿液在膀胱中暂时储存。

4.尿道:尿液从膀胱经过尿道排出体外。

4. 尿的调节尿的排出需要受到神经和内分泌的调节。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调节作用:•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主要有抗利尿素葡萄糖素(ADH)和醛固酮,它们能够增加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血液渗透压和容量感受器:当血液渗透压过高或血容量不足时,感受器将产生相应的信号,促使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分重吸收,减少尿量。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对尿液的排出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如刺激膀胱收缩排尿。

5. 相关疾病与健康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中,如果出现功能异常或疾病,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尿道感染:尿道感染是指细菌感染引起的尿道炎症,其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

动物生理学泌尿PPT课件

动物生理学泌尿PPT课件
特点:均为被动,量大,占99% 部位: 近曲小管(70%);髓绊降支(15%)、
远曲小管、集合管(15%左右)。
近曲小管:伴随Na+等重吸收形成的渗透压
机制:
梯度而被动转运(即溶剂拖拽)
远曲小管,集合管:依赖抗利尿激素(ADH)
泌尿生理
5.K+的重吸收
部位: 大部分在近端小管 肾小球滤过的钾离子,67%左右在近曲 小管被重吸收入血,而尿中的钾离子 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而来。
(三)球-管平衡
近球小管对溶质和水的重吸收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随肾小球滤 过率的变动而变化。滤过率增大,滤液中水、钠增多,重吸收随 之增加;反之亦然。
泌尿生理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选择性重吸收
概念:物质从肾小管液转 运至血液中的过程。特点 是重吸收量大,具有选择 性。 (一)重吸收方式
(二)几种物质的重吸收
(一)重吸收方式和途径
被动重吸收 顺着电化学梯度将小管液中的水和 溶质转运到组织间液的过程。
原发性主动转运(Na+泵、H+泵、Ca2+
主动重吸收
一、泌尿肾生脏理 的功能解剖特征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
肾单位(nephron):由一个肾小体和一条与其相连 的肾小管构成,是尿液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肾单位数目: 人170-240万个、牛800万个、猪220万个、 狗80万个、猫40万个、鸡80万个
集合管(collecting duct):共同完成泌尿功能。
肾单位的构成
肾 肾小球 小 体 肾小囊
近端小管

近曲小管 袢降粗段

袢降细段
髓袢细段
袢升细段

袢升粗段 远端小管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尿的形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尿的排泄:肾脏形成的尿,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由输尿管流入膀胱。

膀胱位于盆腔内,有暂时储尿的功能。

它有一个出口,与尿道相通,出口处周围有环形的尿道括约肌。

平时尿道括约肌收缩,出口呈关闭状态;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就要排尿。

这时候,尿道括约肌舒张,出口开放,尿就从膀胱里流出,经过尿道排出体外。

肾小球的过滤器促进作用:肾小球的结构类似过滤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

比较原尿和血浆的化学成分,可以证明原尿中除了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其他成分几乎都与血浆相同。

肾小管的重吸收促进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

综上所述,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些成分被过滤到肾小囊腔而成为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球管时。

其中一成分由肾小管重新吸收,最终形成了尿液。

特别告诫:①尿的生成是连续的,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而且膀胱的储尿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因此一旦有了尿意,就应该及时排尿。

如果膀胱积尿太多,会使膀胱过度膨胀而影响其功能。

②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量仅为1――1.5升这主要是由于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对人体有用的一些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

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的比较:主要成分血浆中(克/100毫升)原尿中(克/100毫升)尿液中(克/100毫升)水909896蛋白质8.000.030.00葡萄糖0.100.100.00无机盐0.720.721.10尿素0.030.031.80排尿的意义:人体内产生的废物必须及时排泄,否则可以影响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甚至损害生命。

《尿的生成与排放》PPT课件

《尿的生成与排放》PPT课件
反馈抑制→
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恢复正常
意义:维持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对恒定。
(三) 肾血流的神经体液调节
肾交感神经 E 和NE 血管紧张素 II
肾血管收缩 ↓
肾血流量↓
正常:肾血流量在自身调节下保持相对恒定 以维持泌尿功能;
应急 :在神经体液调节下,肾血流量减少,
以 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第二节
重吸收量 重吸收率保持恒定
渗透性利尿时可打破球-管平衡
二. 神经-体液调节
(一) 肾交感神经
(1)促进入球小动脉收缩 GFR (2)刺激近球细胞释放肾素 (3)促进近端小管与髓袢对 NaCl 和水分
的重吸收
(二)抗利尿激素(ADH)
1. 来源 :
下丘脑视上核与室旁核合成与释放,经下丘脑垂体
束,贮存于神经垂体.
2.球外系膜细胞: 吞噬功能
3.致密斑: Na+ 感受器
四、肾脏的血液供应
(一). 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血流量大 :
1200 ml/min 20-25%心输出量。
分布不均 :
大部分分布于皮质 (94% )
两次毛血管网: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压力低----利于滤过 肾小管周毛细血管网压高----利重吸收
2. ADH的作用:
1) 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使水的重吸 收增多。
2) 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 NaCl的重吸收及内髓集合管 对尿素的通透性。
3) 促进血管收缩。
4. ADH 分泌的调节
(1)血浆晶体渗透压↑
(2) BP↓
例:大量出汗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视上核和室旁核 ADH
压力感受器(-)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水通透性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生理学)同步试题第七单元尿的生成和排出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生理学)同步试题第七单元尿的生成和排出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生理学)同步试题第七单元尿的生成和排出第七单元尿的生成和排出一、A11、肾小球滤过率是:A.一个肾单位生成的原尿量B.一个肾生成的原尿量C.两肾生成的原尿量D.两肾生成的终尿量E.一个肾生成的终尿量2、肾致密斑的作用是直接感受:A.肾血管血压变化B.肾血流Na+变化C.肾小管内压变化D.肾小管液Na+含量变化E.入球小动脉牵张刺激3、可分泌肾素的结构是肾:A.致密斑B.系膜细胞C.间质细胞D.颗粒细胞E.感受器细胞4、给家兔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血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和尿量迅速减少,该动物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B.肾小囊内压升高C.肾小囊内液胶体渗透压降低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E.肾血流量减少5、某患者服用对髓袢升支粗段NaCl主动重吸收有抑制作用的速尿后,尿量增多,尿渗透压下降,该患者排低渗尿的原因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A.对Na+主动重吸收减少B.对Cl-主动重吸收减少C.对水的通透性降低D.管腔外渗透压梯度降低E.管腔内溶质浓度增加6、某患者服用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后出现尿液NaCl、水、HCO3-排出增多,以及代谢性酸中毒。

分析该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原因是由于:A.肾小管K+一H+交换增加B.肾小管H+一Na+交换减弱C.近球小管K+的重吸收增加D.肾小球滤过率降低E.肾小管Na+重吸收减少7、肾脏近髓肾单位的主要功能是:A.释放肾素B.分泌醛固酮C.释放血管升压素D.排泄钠、氯离子E.浓缩与稀释尿液8、剧烈运动时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体循环动脉压下降B.醛固酮分泌增多C.肾血流量减少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E.肾小管对水重吸收增加9、代谢性酸中毒常伴有高血钾是由于肾小管:A.H+-Na+交换减弱B.H+-K+交换增强C.K+-Na+交换减弱D.K+重吸收增加E.NH4+一K+交换减弱10、肾炎患者出现蛋白尿是由于:A.肾小球滤过率增高B.肾血浆流量增大C.血浆蛋白浓度高D.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增大E.滤过膜上带负电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11、可促进醛固酮分泌的因素是:A.血Na+增多B.血K+增多C.血量增多D.血压升高E.血管紧张素Ⅱ减少12、可致肾素分泌增多的因素是:A.入球小动脉血压降低B.交感神经活动降低C.血Na+降低D.血K+升高E.致密斑活动降低13、致密斑感受器直接感受下列哪项变化:A.肾小球滤过率B.流经致密斑的钠量C.循环血量D.动脉血压E.血K+14、关于肾小管HCO3-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在近端小管重吸收B.与H+的分泌有关C.HCO3--是以CO2扩散的形式重吸收D.HCO3-重吸收需碳酸酐酶的帮助E.Cl-的重吸收优先于HCO3-的重吸收15、肾糖阈是:A.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的浓度B.肾小球开始滤过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C.肾小球开始吸收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D.肾小球吸收葡萄糖的最大能力E.肾小球开始滤过葡萄糖的临界尿糖浓度16、肾血流量与全身血液循环相配合主要靠下列哪项调节:A.自身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负反馈调节D.正反馈调节E.前馈调节17、促进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A.全身动脉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C.囊内压D.囊内液体胶体渗透压E.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18、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A.保K+排Na+B.保Na+排K+C.保Na+保K+D.保Na+排H+E.保K+排H+19、血管升压素对肾脏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台管对水的通透性B.增强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C.提高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D.促进近端小管对水重吸收E.保Na+、排K+,保水20、球管平衡是:A.近端小管对滤过率的重吸收率为65%~70%B.肾小球滤过率等于肾小管重吸收率C.肾小管的重吸收率为65%~70%D.肾小球滤过率随肾小管吸收率而变化E.远曲小管重吸收率等于肾小球滤过率21、肾髓质高渗梯度建立的主要动力是:A.近端小管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B.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C.远端小管,集合管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D.髓袢升支粗段对尿素的主动重吸收E.远端小管,集合管对尿素的主动重吸收22、肾小管对H+分泌增加不引起:A.Na+吸收增加B.HCO3-重吸收增加C.NH3分泌增加D.K+分泌增加E.水排出增加23、肾小管对HCO3-重吸收:A.以HCO3-的形式吸收B.以CO2的形式吸收C.主要在远曲小管进行D.滞后于Cl-吸收E.不依赖于H+的分泌24、近端小管对小管液的重吸收为:A.低渗性重吸收B.等渗性重吸收C.高渗性重吸收D.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E.受醛固酮的调节25、肾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发生于:A.近球小管B.髓袢C.远球小管D.集合管E.各段肾小管26、近端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的关键途径是:A.基侧膜上的Na+泵B.管腔膜上的同向转运C.腔膜上的逆向转运D.管腔膜上的电中性转运E.管腔膜上的生电性转运27、.滤过分数指下列哪一项比值:A.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B.肾血浆流量/肾血流量C.肾血流量/肾血浆流量D.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E.肾血流量/心输出量123下一页二、A21、已知碘锐特在流经肾循环后可被完全清除,给某人静脉注射碘锐特后,肾每分钟可将660ml血浆中碘锐特完全清除,该数值等于:A.肾小球滤过率B.肾血流量C.肾血浆流量D.肾小管分泌率E.肾小管重吸收率2、给家兔静脉注射血管升压素后尿量减少,尿液渗透压增高,该动物尿量减少的主要机制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A.对水通透性增高B.对Na+重吸收增多C.对尿素重吸收增多D.管腔内溶质浓度降低E.管腔外渗透压升高3、给某患者静脉注射20%葡萄糖50ml,患者尿量显著增加,尿糖定性阳性,分析该患者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A.肾小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B.肾小球滤过率增大C.肾小管溶质浓度增加D.肾小管对Na+吸收减少E.血容量增大4、某慢性低氧血症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和高钾血症,但血压正常,分析该患者血钾增高:A.肾小管K+一Na+交换减弱B.肾小管H+一K+交换增强C.肾小管Na+重吸收减少D.肾小球滤过率降低E.近端小管K+的吸收增加三、B1、A.血管升压素B.醛固酮C.肾上腺素D.血管紧张素ⅡE.肾素lt;1、调节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的主要因素是:B.C.D.E.lt;2、可刺激醛固酮分泌的主要因素是: A.B.C.D.E.2、A.水利尿B.渗透性利尿C.尿崩症D.尿失禁E.尿潴留lt;1、一次饮用大量清水导致尿量增多称A.B.C.E.lt;2、下丘脑视上核受损引起A.B.C.D.E.lt;3、静脉滴注甘露醇引起A.B.C.D.E.2012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须知:1、2012年全国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准考证领取时间汇总、准考证打印入口2、2012年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时间7月1日—7月15日3、2012年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考试时间9月8日、9日4、2012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历年真题共3页:上一页123下一页答案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A1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1867】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1865】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尿的生成和排出”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81862】4、【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1859】5、【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1856】6、【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1853】7、【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1850】8、【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尿的生成和排出”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81848】9、【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1845】10、【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1840】1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1836】1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尿的生成和排出”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81833】13、【正确答案】:B【答疑编号100081830】14、【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1826】1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1821】16、【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1808】17、【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1804】18、【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1801】19、【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1800】2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1795】2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1793】2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1789】2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1784】2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1780】2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1777】26、【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1771】27、【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1768】二、A2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尿的生成和排出”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81889】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1886】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1882】4、【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尿的生成和排出”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81872】三、B1、【答疑编号100081904】lt;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尿的生成和排出”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81907】lt;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尿的生成和排出”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81910】2、【答疑编号100081892】lt;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尿的生成和排出”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81895】lt;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尿的生成和排出”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81896】lt;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尿的生成和排出”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81899】。

初一生物尿的形成和排出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尿的形成和排出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尿的形成和排出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个人的尿量比正常人增加了数倍,他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A.肾小管B.肾小囊C.肾小体D.肾小球【答案】A【解析】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一个人的尿量比正常人增加了数倍,他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管.故选:A.【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尿液的形成.2.正常情况下血浆、原尿、尿液中都会含有的物质是()①蛋白质②葡萄糖③尿素④水⑤无机盐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答案】C【解析】血浆中主要成分是水,还有部分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代谢废物有二氧化碳、尿素、水和无机盐等,当血液流经肾脏时,其中的尿素、水和无机盐等废物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的大部分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的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其它的水、无机盐、尿素形成尿液。

可见血浆、原尿、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水、尿素和无机盐,故选项C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尿液的形成;了解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

3.、尿的生成是连续的,但尿的排出是间歇的。

这是因为A.肾小球有滤过作用B.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C.收集管有收集尿液的作用D.膀胱有贮存尿液的作用【答案】D【解析】人体的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主要是肾小球的滤过形成了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形成了尿液,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输尿管是输送尿液的管道;膀胱是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排尿是间歇的,当膀胱中的尿量达到一定的量时,刺激膀胱壁的感受器,从而引起排尿反射;尿道是排出尿液的器官。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尿的形成。

4.李先生在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则他体内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A.肾小囊或肝脏B.肾小管或胰岛C.肾小球或胰腺D.肾小球或垂体【答案】B【解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尿液的生成及排出习题及答案

尿液的生成及排出习题及答案

尿液的生成和排出习题一、名词解释1.肾单位 4.肾小球滤过 5.肾小球滤过率7.肾小球有效滤过压8.重吸收9.肾小管的分泌10.肾糖阈11.低渗尿 13.渗透性利尿 14.球-管平衡 15.水利尿二、填空题19.尿生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基本过程。

20.当动脉血压在80~180mmHg(10.7~24kPa)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可________,当动脉血压低于80mmHg 时,肾小球滤过率________。

21.不同物质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能力取决于被滤过物质的________及其________。

2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如果肾血浆流量加大,肾小球滤过率________。

24.肾脏通过重吸收________和分泌________,以及分泌氨,对机体酸碱平衡的维持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25.肾小囊超滤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与血浆中的________。

滤过的葡萄糖均在_______被重吸收。

26.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主要受________调节,水的重吸收主要受________调节。

29.静脉注射甘露醇引起的利尿称为________利尿,大量饮清水引起的利尿称为________利尿。

31.血管升压素可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________,使尿液________,尿量________。

32.调节血管升压素释放的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33.血浆晶体渗透压________,将引起垂体后叶________的分泌增多。

36.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________带细胞合成和释放的一种激素,可增加________的排泄和增加________的重吸收。

38.膀胱充盈,膀胱壁牵张感受器兴奋,冲动沿________传入,到达________的排尿反射初级中枢。

排尿反射进行时,冲动沿________传出。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

下丘脑的主要内分泌激素: 室旁核 催产素 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视上核



尿的浓缩和稀释原因主要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 收的改变 抗利尿激素的重要生理功能是控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 的重吸收 水利尿机制: 机体水过多 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 血管升压 素(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水 不被重吸收,NaCl被重吸收 排出低渗尿
二、输尿管解剖 • 分段:腹段、盆段、壁内段 • 三个狭窄:肾盂和输尿管移行处; 与髂血管交叉处;壁内段
腹段
盆段
壁内段
三、膀胱解剖
膀胱尖
膀胱体
膀胱颈 膀胱底 前列腺
子宫 膀胱 耻骨联合
膀胱 耻骨联合
女性膀胱
男性膀胱
二、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
肾单位
肾 肾小球 小 肾小囊 体 肾 近曲小管 近端小管 单 髓袢降支粗段 位 肾 髓袢降支细段 小 髓袢细段 髓袢升支细段 管 远端小管
四、尿的浓缩和稀释 (一)肾髓质渗透梯度现象 肾皮质部渗透浓度与血浆相等 肾髓质组织液高渗,由外髓到 内髓逐渐升高Βιβλιοθήκη (二)肾髓质渗透梯度的形成
(三)尿生成的调节 1.肾内自身调节 1)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对肾小管功能的调节



小管液中溶质浓度所形成的渗透压,•是对抗肾小管对水重 吸收的力量 当小管液中[溶质]↑→渗透压↑→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尿量↑ 这种利尿方式称为渗透性利尿 临床给病人静脉注入被肾小球滤过但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 甘露醇,产生渗透性利尿效应


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受血管升压素控制 集合管上皮细胞具有水通道
水通道
水通道
(二)HCO3-的重吸收和H+的分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循环特点 入球小A口径>出球小A 出球小A →毛细血管网 肾素含量 机能 较多 尿生成
尿的浓缩和稀释
人的两侧肾约有170万-240万个肾单位。
(二)球旁器(juxtaglomerular apparatus): 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单位
细胞 位置 功能 球旁细胞(颗粒细胞) 入、出球小A 膜内 分泌肾素 球外系膜细胞 出、入小A和致密斑之间 吞噬功能 致密斑 远曲小管始处 Na+的感受器
•Ammonia production is increased by a severe metabolic acidosis to as much as 700 mmol.day-1. •NH4+ is excreted in the urine
(四) K+的重吸收和分泌 近曲小管重吸收----65%-70% 髓袢重吸收----25%-30%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主细胞) 尿中排出的K+是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 方式:主动重吸收。 凡影响主细胞基底侧膜上Na+-K+-ATP酶活性和顶端
一、有效滤过压
是肾小球滤过的动力,取决于滤过力量与滤过阻力的差值。 有效滤过压 =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 肾小囊内压) 入球端:有效滤过压=45-(25+10)=10mmHg 滤过平衡:滤过动力=滤过阻力,有效滤过压为0,滤过停止。
出球端
– 有效滤过压:EFP = PGC (πGC + PBC)
(三)氨的分泌与HCO-3 、H+的转运的关系
--------60%的NH3来自谷氨酰胺 -------NH3是高度脂溶性的物质,很容易通过细胞膜扩散。 NH3与小管液中的H+结合形成NH4+ NH4+与Cl-结合形成NH4Cl NH3的分泌与H+的分泌密切相关,促进了排H+, 而且也促进了HCO-3的重吸收,这对于血液酸碱平衡的维持 具有重要意义。
一.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是指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水分和小分 子溶质透过肾小球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囊腔,形成肾小球滤液 的过程。
Composition of plasma, nephric filtrate, and urine (each in g/100 ml of fluid)
Component
– Excretion of metabolic waste products and foreign chemicals. – Regulation of body fluid osmolality (渗透浓度) concentrations and electrolyte balance. – Regulation of acid-base balance. – Regulation of water , plasma volume and arterial pressure (long-term regulation). – Endocrine function. Secretion, metabolism, and excretion of hormones (erythropoietin , renin 肾 素, 1,25(OH)2D3).

Kidney Functions: Overview
尿生成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
三个基本过程。
尿的生成和排出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尿的浓缩和稀释 尿生成的调节 清除率 尿的排放

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学和肾血流量
肾脏的功能

泌尿: (主要) 1.排除代谢终产物、过剩的电解质及进入体内的异物 2.调节细胞外液量和血液的渗透压 3.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尿生成过程:①滤过 ②重吸收 ③分泌
内分泌: 1.肾素:对血容量和血压起调节作用 2.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红细胞的生成 3.激肽、前列腺素:参与局部或全身血管活动的调节 4. 1,25-二羟VitD3:调节钙的吸收和血Ca2+平衡
<0.9 –3.6 None
8.0
None
-
原尿:由肾小球滤过产生的血浆的超滤液(不含有形成分和
大分子蛋白). 180L/d.
肾小球滤过率(GFR):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量。
GFR = 125 ml/min

滤过分数(FF):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125/660×100=19%
血供特点:1.血液供应丰富:1200ml/min,占心输出量20-25%。 2. 血流分布不均: 肾皮质:94%, 髓质:5-6% , 内髓:< 1% (一)肾血流量自身调节
肾动脉灌注压在80-180mmHg范围变动,肾血流保 持相对恒定。
A灌注压:肾动脉压 20-80mmHg →肾血流↑
肾动脉压80-180mmHg→肾血流恒定 肾动脉压>180mmHg →肾血流↑
膜对Na+、K+通透性的因素,均可影响K+的分泌。
(五)钙的重吸收和分泌
(六)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
• 在近曲小管全部重吸收(继发性主动转运)
肾糖阈:近球小管吸收GS有一定极限度。当血液中葡萄糖
浓度超过160-180mg/100ml时,有一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 吸收已达到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此时的血糖浓度称 为肾糖阈。 肾小管葡萄糖最大转运率(=葡萄糖的吸收极限量) 当肾脏的葡萄糖滤过负荷升高到一定值时,所有肾小管 对葡萄糖的重吸收率均达到饱和。此值称为-。 男性-------375 mg/ min 女性------300 mg/ min
一. 肾的功能解剖学
(一)肾单位 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是尿生成的基本结构。
(二)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皮质肾单位
肾小球体积 肾小球分布 肾单位数量 髓袢长度 小 皮质外1/3-2/3 多(85%-90%) 短(不到外髓) 大
近髓肾单位
皮质内1/3 少(10%-15%) 长(达内髓) 入球小A口径≤出球小A 网形血管、U形直小血管 少
血浆胶渗压:↑时有效滤过压→→尿→(生理情况下影响不大)。
当快注NS时(血浆蛋白稀释)→ 血浆胶体渗透压→ →有效滤过压↑→尿↑。
肾血浆流量:肾血浆流量↑ → 血流速度↑ →血浆胶渗压上升速度→
滤过平衡点 移向出球小动脉→滤过段加长→滤过率 ↑ → 尿↑ 正常情况下保持相对稳定。 剧烈运动或病理因素→交感N⊕→肾血流→→尿→ 滤过膜通透性和面积: 正常1.5m2 稳定 病理如急性肾炎→滤过膜面积→→尿→。
毛细血管网高压床 (滤过功能)
(五)肾的血液供应(肾血流要经过两次毛细血网) 肾A→ 叶间A→ 弓形A→ 小叶间A → 入球小A→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 → 出球小A → 肾V ← 叶间V ← 弓形V ← 小叶间V ←肾小管毛细血管网 毛细血管网低压床 (重吸收功能)
二、肾血流量(renal blood flow)及其调节
Hale Waihona Puke 1.近端小管 近端小管前半段:跨细胞途径 同向转运:Na+ - X (X:葡萄糖、
氨基酸、磷酸盐、 CI-)
逆向转运:Na + - H+ 水:渗透
近端小管后半段:
细胞旁路被动重吸收 CI-:顺浓度梯度 Na+:顺电位梯度
H2O
2.髓袢 降支细段:重吸收水.(Na+、Cl- 不通透) 升支细段: Na+、Cl-易化扩散入组织间液(水不通透). 升支粗段:主动吸收(水不通透). Na+-K+-2Cl-同向转运体 速尿、利尿酸→阻抑载体转运→ Na+、Cl-重吸收→→利尿
Na+
(二) HCO-3的重吸收与H+的分泌
HCO-3 的重吸收 •近端肾小管: •髓袢升支粗段和远曲小管与集合管 说明:约80 - 85%在近曲小管。 – HCO3 的重吸收是以CO2 的形式进行的。 回到血中的HCO3–是细胞内 产生的。 H+ 的分泌 闰细胞主动泌H+ Na+- H+交换
升支粗段
3.远曲小管与集合管
远曲小管初段: Na+-Cl-同向转运(水不通透) 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 Na+的重吸收受醛固酮的调节 H2O的重吸收受血管加压素的调节
主细胞: Na+: Na通道 Cl-: 旁路途径,被动转运 H2O: 水孔蛋白(AQP) 闰细胞:与H+的分泌有关
A:远曲小管初段 B: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
(二)肾血流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肾交感神经(+)→末梢释放NE+α-R →肾血管平滑肌收缩→肾 血流量↓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血管紧张素II、 内皮素→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
腺苷→入球小A收缩→肾血流量↓
PGI2、PGE2、NO、缓激肽→肾血管舒张→肾血流量↑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原理:肌原学说:肾A灌注压↑ →入球小A牵张刺激↑ → 血管收缩→ 口径 缩小→ 血流阻力↑ →肾血流量→ →肾血流相对恒定。
80mmHg为平滑肌舒张的极限;180mmHg平滑肌收缩的极限。
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的自身调节 RPF:肾血浆流量 GFR:肾小球滤过率
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 ↓ 远曲小管致密斑小管液流量↑
(三)滤过膜的构成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窗孔:70-90nm 滤过膜 基膜:多角形网孔,2-8nm,主屏障作用 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 足突,裂孔,4-14nm,最后屏障。 通透性: (1)机械屏障:与分子量大小有关 (2)电学屏障:与所带电荷有关
分子有效半径:2.0-4.0nm
(四)肾的神经支配---肾交感神经 起源T12-L2的交感神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