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内小剂量持续溶栓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来越多的单位尝试对抗凝无效者行局部静脉窦内溶 栓治疗 ,从而加速静脉窦再通 。但对局部溶栓治疗的指征 、 药物种类 、给药方案与剂量 、溶栓治疗的终点等观点不尽一 致 。多数研究均应用尿激酶 ,尿激酶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 蛋白溶解系统 ,可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 ,后者降解纤 维蛋白凝块 ,亦能降解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 、凝血因子 Ⅴ、 Ⅷ等 ,溶栓效果与药物剂量 、给药时间呈明显的相关性 ,剂量 过大可能造成严重的出血 。尿激酶的使用方法目前尚无统 一标准 。李宝民等 [7 ]主张持续性动脉溶栓 ,每天 25 万 U , 5 ~7d。吉训明等 [8 ]则以 2000U /m in的速度经动脉泵入 ,直至 静脉窦再通为止 ,用药量相差很大 。经静脉途径溶栓的研究 有的采用脉冲方式给药 ,术中每 10万 U 尿激酶复查 DSA , 2 ~3次后血栓溶解不满意 ,回病房每 4~6h给 20万 U。也有 研究者采用持续给药 ,术中以 1 万 U /m in 速度给予 100 万 U,术后回病房以 5万 U / h速度给药 。这些研究用药量平均 每天约 100万 U尿激酶 ,治疗时间不等 ,多数 24~48h,更长 者 6d。治疗终点均以复查 DSA 血栓完全溶解 ,血管再通为 标志 [9 ] 。本研究采用经静脉途径小剂量 、持续给药的方案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 ,约占 成侧或严重的一侧 ) ,微导管在泥鳅导丝引导下穿过血栓进
全部脑血管病的 3. 5% ~10%。过去传统内科治疗死亡率高 入乙状窦 、横窦及上矢状窦 ,最后将微导管头端置于血栓的
达 30%左右 。近年肝素抗凝作为一线治疗使死亡率降至 远端 (上矢状窦或直窦内 )进行接触性溶栓 。通过注射泵泵
手术在局麻下进行 , Seldinger法分别穿刺左侧股动脉 ,右侧
股静脉置鞘 ,全身肝素化 。先经股动脉行血管造影确定血栓 部位和范围 ,随后将 8F导引导管经右股静脉 2下腔静脉 2右心 房 2上腔静脉送至乙状窦和颈内静脉交界处 (静脉窦血栓形
收稿日期 : 2009211204;修订日期 : 2010201229 作者单位 : (1. 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 苏州 215021; 2. 苏州九 龙医院神经外科 ,江苏 苏州 215021)
[ 4 ] Bousser MG.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nothing, heparin, or local thrombolysis[ J ]. Stroke, 1999, 30: 4812483.
性加重 。其中 ,女 4例 ,男 2例 。年龄 15~34岁 。均有静脉 当中 , 1例在 24h, 3 例在 30 ~48h, 2例在 48~72h之间意识
窦血栓形成的易患因素 , 4例女性患者均妊娠 8~10w, 2例男 逐渐转清晰 ,复查 DSA 均显示静脉窦恢复通畅 ,脑循环时间
性患者有中耳乳突炎 。头部 CT平扫显示静脉窦区高密度条 明显缩短 ,恢复至正常范围的 7~8 s。停止泵入尿激酶 ,拔出
·172·
J Apop lexy and Nervous D iseases, February 2010, Vol 27, No. 2
素 ,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极易发生血栓形成 。值得注意的 是 ,静脉窦血栓形成后出现的呕吐症状往往被认为是妊娠反 应而延误诊治 。因此 ,如果孕妇的呕吐反应持续存在 ,且伴 随有剧烈头痛时 ,要考虑到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可能 。本文报 道的 6例均有易患因素 , 2例年轻男性为感染性 ,有静脉窦附 近感染灶 。另外 4例为非感染性 ,均妊娠 8~10w, 5~10d症 状达高峰 。有研究提示妊娠和产褥期静脉窦血栓形成大部 分症状呈急性发作 , 70%在 10d内达高峰 ,预后也较其他原 因所致者要好 [6 ] 。
索影和三角征以及相应引流区域低密度水肿 ,经术前 DSA 导管 。继续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 2~3w,患者的临床症状完
明确诊断 , DSA 下同时发现脑循环时间明显延长 ( > 11 s) ,甚 全改善 ,治疗过程中复查头部 CT未发现颅内出血 ,无全身性
至达正常 2倍以上 ,以静脉期为主 ( > 5 s) 。依据 CT判断的 并发症 ,未留下明显后遗症而出院 。随访 3个月 ,无新症状
血栓部位和范围与 DSA 所见基本吻合 。受累静脉窦情况 : 出现及血栓再形成 。
(1)直窦 、双侧横窦 ; ( 2)上矢状窦 、直窦 、双侧横窦 ; ( 3)上
3 讨 论
矢状窦 、直窦 、右侧横窦 ; (4)上矢状窦 、窦汇 、双侧横窦 ; ( 5)
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病因大体上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
卒中与神经疾病 , 2004, 11: 3082309. [ 2 ]展淑琴 ,吴海琴.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研究进展 [ J ]. 中国实用内
科杂志 , 2005, 25: 5682570.
[ 3 ]BousserMG, Chiras J.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are view of 38 cases [ J ]. Stroke, 1985, 16: 1992213.
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仍呈进行性加重趋势 ,临床上为重症颅 高 ,而且纤溶作用被凝血酶原活化抑制物增强和天然抗凝物
内静脉窦血栓 。
质如蛋白 S降 低 所 抑 制 , 妊 娠 时 血 栓 形 成 的 发 生 率 接 近
1. 2 方法 选择导管介入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治疗 。 0. 1% [1 ] 。另外 ,早期妊娠的呕吐 、脱水导致血液浓缩等因
术中冲击剂量 30 万 U ,以 1万 U /m l/m in速度 ,持续 30m in。 保留微导管回监护室继续以 2 万 U / h速度泵入 ,持续 48 ~ 72h,全程总量 120~180 万 U ,平均每天 60万 U。在导管室 并不需要给大量尿激酶和给药时间过长 ,因为血栓的厚度和 长度 ,几个小时也难以完全溶解 ,使静脉窦完全通畅 ,所以仅 给了 30万 U冲击剂量 。而把重点放在回病房持续泵入的 2 ~3d中 ,经治疗患者均在 3d内清醒 ,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复 查 DSA静脉窦完全通畅 ,术中术后未有颅内出血及全身并 发症 ,在随访 3 个月中 ,也无 1例再发 。说明经静脉途径小 剂量持续溶栓是非常有效的 ,而且平均每天 60万 U 尿激酶 的用量更小 ,更安全 。
1 资料与方法
疗。
1. 1 一般资料 我院 2007 年 ~2008年收治的 6 例重
2 结 果
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 ,均经头部 CT扫描和 DSA 确
本组病例在术中泵入尿激酶 30 万 U 后即刻复查 DSA
诊 。首发症状均为头痛 、呕吐 , 5~10d发生昏迷 ,病情呈进行 血栓变化不明显 。在术毕回病房持续泵入尿激酶的 2 ~3d
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了血管内接触性溶栓 ,采用了 果调整药量 。全程给予尿激酶总量 120~180万 U。平均每
小剂量 、持续给药的治疗方案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 天 60万 U。同时应用低分子肝素 0. 4mg,日 2次 ,皮下注射 2
下。
~3w。还辅以扩容 、改善微循环 、降低颅内压 、抗感染等治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部位不同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主 要以颅内压增高和皮层受累为主 ,临床上多表现头痛 、呕吐 、 视乳头水肿和癫痫发作 、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等 。一旦发生 意识障碍 ,说明血栓形成广泛 ,颅内压增高明显 ,广泛皮质水 肿 、出血或深静脉系统受累 。本组病例多数累及了上矢状 窦 、窦汇 、横窦 、直窦和深静脉系统 ,病变广泛 ,均发生意识障 碍 ,经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仍呈进行性加重趋势 ,临床上为 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 。应用肝素抗凝由于溶解血栓速度慢 , 需时长 ,并发症多 ,往往延误时机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如何 尽快开通闭塞的静脉窦成为治疗重症静脉窦血栓的关键 。 近年来 ,经静脉途径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取得了良好的疗 效 ,大大降低该病致残率和死亡率 ,已成为颅内静脉窦血栓 形成的有效治疗手段 。该方法能够让足够浓度的溶栓药物 与血栓更大面积 、更长时间的接触 ,这是血栓快速溶解的关 键 。它利用微导管穿过血栓 ,打开了通道 ,将微导管头端放 置在血栓远心端 ,持续泵入尿激酶 ,增加了药物与整个血栓 长度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 ;使药物直达血栓形成部位 ,大 大提高了药物在血栓局部接触的浓度 ,从而使静脉窦快速再 通。
现在一般认为经静脉途径血管内溶栓对恢复静脉窦主 干血流有效 ,而经动脉途径顺行性溶栓对皮质静脉和深静脉 血栓形成防治有效 。在静脉窦主干不通时动脉给药仅对皮 质静脉有效 ,对主干作用有限 。当主干部分再通 ,静脉窦内 形成有效血液循环时 ,溶栓药物则可随微循环到达静脉窦 , 实现有效溶栓 。因此 ,经静脉途径溶栓治疗是经动脉溶栓治 疗的前提 [8 ] 。本研究在持续小剂量静脉窦内给药时 ,很快使 静脉窦形成部分再通血流 ,而随静脉回流的尿激酶仍有小部 分再经动脉持续进入脑循环 ,加上同时应用的低分子肝素 , 形成了顺行性溶栓 ,有效防止血栓向静脉远端扩延 ,并且与 静脉窦内溶栓起到了协同作用 ,使窦内血栓迅速溶解 。
双侧横窦 、窦汇 、上矢状窦 ; (6)左侧横窦 、窦汇 、上矢状窦 。6 性两类 。感染性者常继发于头面部或其他部位化脓性感染 ,
例中有 3 例同时累及引流静脉 ,包括大脑大静脉 、下吻合静 非感染性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妊娠 、产褥期和口服避孕药
脉 、大脑上静脉 。本组病变广泛 ,均有意识障碍 ,常规给予低 及脱水等 [5 ] 。妊娠第 3 个月和产褥期不仅凝血酶原水平增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 2月 第 27卷 第 2期
·171·
文章编号 : 100322754 (2010) 0220171202 中图分类号 : R743. 32
治疗 通 迅 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内小剂量持续溶栓治疗
赵常坤 1 , 张全斌 2 , 许金明 1
摘 要 : 目的 探讨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血管内接触性溶栓的合理给药方案 、安全性 、疗效 。方法 对 6例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 ,行股静脉插管至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治疗 ,小剂量 、持续给药 2~3d,平均每天 60万 U尿激酶 。辅以低分子肝素全身抗凝治疗 2~3w。结果 经治疗 ,静脉窦血栓均在 2~3d内完全溶解 ,静脉 窦恢复通畅 ,所有患者神志转清晰 ,颅内高压症状消失 ,无颅内出血及全身性不良反应 。出院时未留下任何神经系 统后遗症 ,随访 3个月 ,未出现新症状及血栓再形成 。结论 对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例 ,行血管内小剂量 持续溶栓治疗 ,可快速使闭塞的静脉窦恢复畅通 ,副作用小 、安全可靠 。
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治疗应尽可能缩短治疗时间 ,降 低并发症 ,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药物用量 。如果经肝素抗凝 治疗无效 ,意识障碍进行性恶化时应考虑经静脉途径血管内 接触性溶栓 ,采用小剂量持续给药方案 ,可以使闭塞的静脉 窦快速再通 ,副作用少 ,安全有效 。
[参考文献 ] [ 1 ]武 强 ,严 华 ,陈文军.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 J ].
仍可高达 50% [1~3 ] 。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 ,使静脉窦内 果血栓只是部分溶解 ,静脉窦仍不通畅 ,则Biblioteka Baidu置微导管 ,回神
接触性溶栓成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治疗手段 ,大大 经科监护室继续泵入尿激酶 ,以 2 万 U / h速度 ,持续 48 ~
降低了该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4 ] 。近来 ,我们对 6例重症颅 72h, 12h检测一次纤维蛋白原及 APTT等凝血指标 ,根据结
5% ~30% , 70%可完全恢复 ,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公认 。 入尿激酶 ,采用小剂量 、持续给药的方案 ,先给予冲击剂量 30
但是对部分重症病例 ,血栓形成广泛或累及深静脉系统 ,病 万 U 稀释液 ,以 1万 U /m l/m in速度 ,持续 30m in。完毕复查
情进行性恶化 ,肝素抗凝疗效差 ,病程长 ,并发症多 ,死亡率 血管造影 ,如血栓溶解满意 ,静脉窦通畅 ,则拔出微导管 ,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