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贫血其他检查.ppt1
2020年01月护理查房 巨幼细胞性贫血PPT课件(1)
维生素B12的代谢
影响维生素B12吸 收和转运的因素
胃肠疾病导致 的胃酸、胃蛋 白酶分泌减少
全胃切除
内因子 完全缺乏
胰腺分泌胰 蛋白酶缺乏
•
15
发病机制
叶酸和维生素B12在 DNA合成中的作用: dTTP减少,DNA复制 减慢,核分裂时间延 长,而浆内RNA和蛋 白质合成并无障碍, 因而形成“核幼浆老” 的巨幼变血细胞。
既往史:1年前因“灌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于贵州省
人民医院安置“心脏起搏器”,术后恢复顺利,否认“高血 压、糖尿病、脑血管病、精神病”等病史;否认“肝炎,疟疾, 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史、外伤史、输血史,否 认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长于原籍,久居本地,无疫水、疫源接触史,否认冶
3.病情监测指导
自觉症状(原发病的症状贫血的一般症状及缺铁 性贫血的特殊表现等),静息状态下呼吸与心率 的变化、能否平卧、有无水肿及尿量变化等
•
40
•
30
疗效判定
网织红:4-6天上升,10天达高峰; 骨髓巨幼变迅速改变; 血象:1-2个月内恢复正常。
•
31
•
32
•
33
•
34
•
35
三 护理诊断/问题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铁摄入不足、吸收不良、需要 量增加或丢失过多有关 2.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引起全身组织缺氧有关 3.口腔黏膜受损 与贫血引起口腔炎、舌炎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 与严重贫血引起营养缺乏和衰弱有关 5.潜在并发症:贫血性心脏病
游史。无性病。否认嗜酒史、吸烟史。否认工业毒物、粉尘 、放射性物质接触史。
家族史:兄弟、姐妹体健,否认家族成员中有类 似疾病或家族遗传倾向的疾病。 婚育史:适龄结婚,配偶体健,子女均体健。
CKD贫血的诊断与治疗[1]
肾脏病学分会
我国CKD患者数量
如果成人的患病率按照10%计算。 按照我国人口中10亿成人的数量推算,中国CKD 患者约有1亿人。
肾脏病学分会
我国CKD替代治疗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
肾脏病学分会
贫血是CKD常见的早期表现
98.86% 100% 80% 60% 40.58% 22.00% 50.92%
肾脏病学分会
中国CKD的流行病学
地区
北京石景山1
上海2 广州3 浙江东阳市4 四川广汉5 西安市5 郑州市6 云南省西双版纳6
1.《中华肾脏病杂志》2006年2月第22卷第2期 2. 2007年上海市秋季论坛---上海瑞金医院大会专题报告 3.《中华肾脏病杂志》2007年3月第23卷第3期
贫血定义和检查
4.
对于CKD患者,如未发现有其它贫血原因,且血清肌酐 >176.8μmol/L(2mg/dl),则贫血最可能的原因是EPO 缺乏。 但如上述贫血检查提示存在EPO缺乏或缺铁之外的异常 ,则需要进一步的评估,以除外其它贫血原因(见EPO 抵抗1
贫血定义和检查
肾脏病学分会
rHuEPO治疗的低反应性(EPO抵抗)
2. EPO抵抗最常见的原因是铁缺乏,其它原因包括:
炎症性疾病 慢性失血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纤维性骨炎 铝中毒 血红蛋白病 维生素缺乏 多发性骨髓瘤 恶性肿瘤 营养不良 溶血 透析不充分 ACEI/ARB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使用 脾功能亢进 EPO抗体介导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
目标值为Hb 110~120g/L,建议Hb不超过130g/L。 对USRDS中的151000名HD患者Hb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 Hb水平持续稳定在110~120g/L之间的患者一年死亡率最低
血常规检查及其意义ppt课件
2. 参考值范围:
WBC 成人 (4.0~10.0)×109/L 新生儿 (15.0~20.0) ×109/L 6个月~2岁 (11.0~12.0) ×109/L
DC percent(%) Absolute value( ×109/L)
27
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1.白细胞数量的变化: (1)生理变化:
年龄、时间、环境、身体状况等 (2)病理变化:
Leukopenia Leukophilia 主要受中性粒细胞等各类细胞数量的影响
28
29
1)中性粒细胞增多(neutrophilia):
反应性: 急性感染或炎症 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坏死 急性溶血、急性失血 急性中毒 恶性肿瘤
异常增生性: 白血病 骨髓增殖性疾病
(骨髓造血异常、应用抗代谢药物、炎症恢复期)
35
36
3. 白细胞变化与疾病的关系
疾病的诊断
疾病治疗的监测
疾病的预后
WBC N
预后较好 ↑
↑
病情较重 ↑
↑
病情危重 ↑/↓
↑
恢复期
N
N
E
+ -
+
L
核象
/ 轻度左移
↓ 中度左移
↓ 重度左移
↑ 恢复正常
37
血小板检查
一、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BPC) 及相关指标:
17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
定义:平均每个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量。 以皮克(pg)为单位 。 MCH = Hb/RBC
参考值:手工法27~31pg 仪器法27~34 pg
2012-3-26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查2012-3-262-PPT文档
4、G6PD荧光斑点试验和活性测定
原理: G6PD 使NADP还原成NADPH, 后者在紫外线 照射下发出荧光
6-磷酸葡萄糖
白 G-6PD
NADP
6-磷酸葡萄糖酸
NADPH
参考值: 正常人强荧光; 酶活性 5 U/gHb
GSH GSSG
H202
氧合血红蛋
H20
高铁血红蛋白
1. Coombs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
目的:检查红细胞表面的或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
抗体,用于诊断AIHA。
原理:不完全抗体(IgG),无法架接两个邻近的红细胞,而只
能和一个红细胞抗原相结合。 抗人球蛋白抗体是完全抗体,可与多个不完全抗体的Fc
段相结合,导致红细胞凝集现象,称为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直接Coombs Test(+)说明病人RBC表面上包被有不完全抗体 间接Coombs Test(+)则说明病人血清中存在着不完全抗体
什么叫溶血性贫血?
hemolytic anemia----指各种原因导 致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 速,骨髓代偿造血功能不足时所发生的 一类贫血。
什么叫溶血性疾病?
指骨髓代偿能力尚足以补偿红细胞 的损耗而不出现贫血。
溶血性贫血的分类(病因和发病机制)
1、RBC内在缺陷所致的溶贫 (1) RBC膜缺陷:遗传球 PNH (2) HB结构异常:海洋性贫血 (3)RBC内酶缺陷:G-6PD缺乏症
红细胞寿命测定
方法:51Cr标记红细胞,检测其半衰期 正常红细胞半衰期25—32天 溶血性贫血者半衰期小于15天 确定溶血性贫血的可靠方法
溶血性贫血筛查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参考值:<50mg/L(1-5mg/dl) 临床意义:
体格检查PPT 完整版
五、嗅诊
嗅诊 是医师以嗅觉来判断患者呼吸或身上散发的异常气味 与疾病之间关系的一种诊断方法。
呼气蒜味—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 氨味—尿毒症 脓血便腥臭味—细菌性痢疾 肝腥味—肝性脑病 痰液臭味—厌氧菌感染见于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 呕吐物粪臭味—见于肠梗阻
• 检查部位:两侧桡动脉 • 检查内容:次数、节律、强度 • 正常值:60-100次/分
二、脉 搏
❖ 临床常见异常脉搏
1.脉搏增快:脉率>100次/分,见于情绪紧张、剧烈运动, 病理情况下见于甲亢、发热、贫血、心衰等 2.脉搏减慢:脉率<60次/分,见于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甲减 、运动员 3.水冲脉:患者手臂抬高过头,医师可感到脉搏急促有力,骤起骤落 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严重贫血患者
第二节 一般状态检查
一、体 温
四大生命体征 包括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体温 (T)
测量方法 正常范围
口测法:36.3-37.2℃ 肛测法:36.5-37.7℃ 腋测法:36-37℃
(三)生命体征
体温的记录方法 按时记录在体温记录单上,并绘制出体温曲线
二、脉 搏
❖脉搏 (P)
• 定义:动脉管壁随心脏搏动有节奏、周期性地起伏称为 动脉脉搏,简称脉搏
视诊
局部视诊 对身体某一部位进行观察,如头颈、胸部等
特殊部位视诊 借助耳镜、喉镜等
二、触诊
触诊是医师通过手接触被检查部位时的感觉来进行判断的 一种检查方法。
浅部触诊法:检查时,医师将一手轻轻放在被检查部位的 体表,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同动作,以旋转或滑动 方式轻压触摸。 适用部位:体表浅在部位病变,如关节、软组织、浅部血 管、神经、阴囊、精索等。
检验科三大常规ppt课件
18
核右移------临床意义
周围血中5叶的中性粒细胞>3%时,称 核右移。 1、核右移伴白细胞数量↓:是造血功能衰 退的表现。 2、见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 血和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肿瘤时。 3、在病期突然出现核右移表示预后不良。 4、在炎症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
19
红细胞主要生理功能
是作为呼吸载体从肺部携带氧输送 到全身各组织,并将组织中的二氧化碳 运送到肺而呼出体外。这一切功能主要 通过其内所含Hb来完成的。
20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 血红蛋白测定(HEMOGLOBIN,HB)
[参考值]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新生儿
RBC (4.0—5. 5)X1012/L Hb 120--160g/L RBC(3.5—5.0)X1012/L Hb 110--150g/L RBC (6.0—7.0)X1012/L Hb 170--200g/L
30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临床 意义
1.作为评价骨髓造血功能的指标 ①增高:是骨髓造血活跃的标志。 见于增生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②减少:说明骨髓造血抑制。 见于增生不良性贫血,如再障贫血。
2. 作为贫血疗效观察的指标 ①经抗贫血治疗有效时,网织红细胞增高先于 RBC和Hb增多。
32
其他常用血液检查
出血时间测定: (BT)
1 标本采集法? 2 参考值?
3 临床意义:延长?见于哪些疾病?
凝血时间测定: (CT)
1 标本采集法?
2 参考值?
3 临床意义:延长?缩短 ?见于哪些疾
2024版《内科学》课件[1]
01内科学概述Chapter内科学的定义与特点定义特点内科学的历史与发展古代内科学近代内科学现代内科学内科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对象内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体各个系统、器官和组织的疾病,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
任务内科学的任务是研究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内科学还承担着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医学教育的责任。
02呼吸系统疾病Chapter01020304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定义包括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咽痛、头痛、发热、乏力等。
症状对症治疗为主,如解热镇痛、止咳祛痰、抗病毒等。
治疗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等。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定义症状治疗预防01020304定义治疗症状预防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
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
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戒烟、药物治疗、氧疗、康复治疗等。
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加强锻炼等。
定义症状治疗预防03心血管系统疾病Chapter定义和分类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定义和分类解释冠心病的定义,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和特点。
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分析冠心病的流行情况,探讨年龄、性别、遗传、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
病理生理机制阐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包括脂质浸润、血栓形成、血管痉挛等方面的病理生理机制。
临床表现和诊断描述冠心病的典型症状、体征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介绍心电图、心肌酶学等辅助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心律失常定义和分类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心力衰竭定义和分类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04消化系统疾病Chapter胃炎的治疗和预防治疗胃炎的主要措施包括根除幽门螺杆菌、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等,预防措施包括饮食卫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等。
2024年贫血护理查房PPT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饮食: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红 肉、动物肝脏、豆类等
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 步、慢跑等
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 度劳累
心理: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 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定期复查建议
定期复查时间:根 据病情和医生建议, 一般建议每3-6个 月复查一次
复查项目:血常规、 肝功能、肾功能等
贫血症状及程度
症状:头晕、乏力、心悸、呼吸困难等 程度:轻度、中度、重度 诊断:血常规检查、骨髓检查等 治疗: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等
既往病史及用药情况患者是否有贫 血病史,有, 是何种类型的贫血
患者是否有其 他疾病,如糖 尿病、高血压
等
患者是否正在 服用药物,如 铁剂、维生素
B12等
患者是否接受 过输血治疗, 如有,输血次
休息:建议患者保持充足 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休息与活动指导
活动:根据患者的身体状 况,制定合适的活动计划, 如散步、瑜伽等
饮食:建议患者多吃富含 铁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 红肉等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 议,按时服用补铁药物, 如铁剂、维生素C等
定期检查:建议患者定期 进行血常规检查,以评估 治疗效果
急性心力衰竭的识别与处理
症状:呼吸困 难、胸闷、心
悸、头晕等
原因:贫血、 缺氧、心律失 常、心肌缺血
等
预防:控制血 压、血糖、血 脂等危险因素
处理:吸氧、 利尿、强心、 扩血管等药物 治疗,必要时 进行心脏复苏
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普及
贫血的定义和分类
贫血的症状和危害
贫血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贫血患者的饮食和运动注 意事项
心理疏导: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 抑郁等情绪
兽医内科学 第八章 动物营养代谢疾病
脂肪肝综合征 (Fatty liver syndrome)
一、犬猫脂肪肝
(一) 临床特征
(1)皮下脂肪蓄积——肥胖;(2)消化不良; (3)易疲劳。
1、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能量、低蛋白的食物。 (二) 2、过度肥胖——糖尿病 3、饥饿:外周脂肪分解 病因 4、胆碱、磷脂及酪蛋白缺乏 5、药物:四环素、糖皮质激素(类固醇激素) 。
(四)环境化学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五)参与代谢的酶缺乏,内分泌机能异常,遗 传性代谢病等。
1、地方性流行和群体发病 2、发病缓慢
3、病因常为多元因素
发 生 特 点
4、恒以营养不良症候群、生产性能低下、繁殖 障碍综合征为主症。 5、可由改善饲养管理而迅速收到疗效
6、无接触传染性,体温变化不大,无并发症, 体温多低下-----区别传染病。
八、预防
(一)防止干奶 牛过肥
(二)科学控制 全泌乳期营养
混合精料3~4kg/天,青贮料15~20kg/天,优 质干草不限(日粮30%以上)。
3kg干草(9 kg青贮)/100kg体重,1kg谷物 精料/3~4kg 奶,精料中粗蛋白含量不超过 16%~18%为宜,碳水化合物以碎玉米最好。 产前10d,每2~3d测1次尿酮和pH;产后第1d 测尿酮和pH、乳酮,隔1~2d 1次。
*健康奶牛血清酮体 ≤ 17.2mmol/L(100mg/L) 流行病学特点
二、 原因
(一)原发性酮病
1、乳牛高产 2、日粮中营养不平衡和供给不足 (1)营养性酮病(消耗性酮病alimentary ketosis): (2)自发性酮病(spontaneous ketosis): 3、食物性或生酮性酮病 丁酸含量:多汁青贮料>青 贮料>干草。 (二)继发性酮病 泌乳头2月内使食欲下降的疾病。占酮病30~40%。
再障ppt课件
13
治疗
1.支持及对症治疗 (1)保护措施 预防感染、避免出血、杜绝接触各
类免除因素。 (2)对症治疗
①纠正贫血 Hb低于60g/L,耐受差,可输血 ②控制出血 血小板低于10×109/L,输血小板 ③控制感染 发热,收集可疑感染部位标本 ④护肝治疗
完整版ppt课件
14
治疗
2.雄激素:主要治疗慢再障,常用康力龙(司坦 唑)。
11
重型再障的血象标准是
具下列三项中的两项 ①网织红细胞﹤1%,绝对值﹤15×109/L; ②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 ③血小板﹤20×109/L。
完整版ppt课件
12
鉴别诊断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PNH)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3、急性白血病(AL)
完整版ppt课件
根据发病的急缓、病情轻重及病程的长短可分为:
1.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SAA) 起病急、进展快、病性重。 以感染和出血为主要表现,贫血呈进行性加重。 2.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 起病及进展缓慢,病情较重型轻。 以贫血为首发和主要表现,感染及出血较轻。
完整版ppt课件
5
急慢性再障鉴别
急性再障
起病
完整版ppt课件
3
发病机理
造血干细胞缺陷:细胞表面分化抗原 CD34+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造血干细胞 对凋亡诱导的敏感性增加。
造血微环境异常:骨髓基质细胞受损、脂 肪化、毛细血管坏死等。
免疫异常:T细胞及其分泌的某些造血负 调控因子与造血干细胞损伤有密切关系。
完整版ppt课件
4
临床表现
贫血、出血、感染
完整版ppt课件
8
完整版ppt课件
实验室检查-临检1
急性溶血、急性失血
急性中毒 恶性肿瘤
异常增生性: 白血病
骨髓增殖性疾病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三十六 分。
中性粒细胞减少(neutropenia):
粒细胞减少症 N <1.5×109/L 粒细胞缺乏症 N <0.5×109/L 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伤寒、副伤寒),病毒感
血液病及某些恶性肿瘤
过敏性疾病 Baso>20% 慢粒进入加速期的标志之一。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三十六分。
淋巴细胞增多(lymphocytosis):
感染性疾病
淋巴细胞性恶性疾病
其他:免疫性疾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相对增多
淋巴细胞减少(lymphocytopenia):
相对减少 绝对减少(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胞在白细胞中所占的比例。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三十六 分。
参考值:
WBC 成人 (4.0~10.0)×109/L 新生儿 (15.0~20.0) ×109/L 6个月~2岁 (11.0~12.0) ×109/L
DC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三十六 分。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增多(neutrophilia):
A.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变化
B.血细胞数量改变 (如粒红比值改变)
C.血细胞形态改变
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三十六 分。
正常细胞 性
大细胞性
MCV (fl) 80-100
>100
MCH (pg) 26-32
>32
MCHC (g/L) 320-360
红细胞镰刀型贫血课件
THANK YOU
SUCCESS
2019/9/12
1.镰状红细胞贫血患者的细胞 学特征
由于珠蛋白的β基因发生单一碱基突变,正常β基因的第6位密 码子为GAG,编码谷氨酸,突变后为GTG,编码缬氨酸,使成为HbS. 这个疏水氨基酸正好适合另一血红蛋白分子β链EF角上的“口 袋”,这使两条血红蛋白链互相“锁”在一起,在脱氧状态下 聚集成多聚体,因形成的多聚体排列方向与膜平行,与细胞膜的 接触又非常紧密,所以当多聚体达到一定量时, 形成一个不溶 的长柱形螺旋纤维束,细胞膜便由正常的双凹圆盘状变成镰刀 形.该细胞僵硬,变形性差,易破而溶血。
患者呈现明显的贫血症状(红细胞缺乏)、严重感染以及 重要器官损伤。
诊断:镰状红细胞贫血。
正常生理指标: 1.血红蛋白: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2.白细胞数:4—10*10^9/L
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
左为正常红细胞;右为镰刀形红细胞
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Sickle Cell Anemia)是一种常染色 体隐性基因遗传病。患病者的 血液红细胞表现为镰刀状,其 携带氧的功能只有正常红细胞 的一半。现在医生可以用 regular blood transfusion 避开伤害患者的大脑来阻止这 类疾病的发病,但是,迄今为 止还没有能真正治愈的药物。
3 一氧化氮或可减轻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患者痛感
吸入一氧化氮(NO)气体,也许能减轻镰刀形红细胞 贫血症患者的痛感。这是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 但仍需进一步人体临床试验。
谢谢观看。
THANK YOU
SUCCESS
2019/9/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HbS结构的变化对其功能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获 遗 单免 理 机 得 珠 红 红 核疫 化 械 性 蛋 细 细 传 性 性 及 性 白 胞 胞 巨 生 合 酶 膜 噬 物 系 成 异 异 因 统 异 常 常 素 破 常
• • •
分按 :病 因 和 发 病 机 制
(二)溶血性贫血的分类
血管内 按溶血的部位分: 血管外
血管内溶血与血管外溶血的鉴别 检查项目 红细胞形态异常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素白蛋白 尿Rous试验 血红蛋白尿 血管内溶血 血管外溶血
平均红细胞Hb浓度(MCHC:310~70 g/L) 指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以 克/升(g/L)表示。 Hb(g/L) MCHC = g/L Hct(L/L)
临床意义 根据MCV、MCH、MCHC测定可对贫血进行 形态学分类,并对其鉴别诊断也有一定意义。 既:有助于贫血形态学分类 选择合理治疗方案
第二节 贫血的其它检查
பைடு நூலகம்容
• 网织红细胞计数 • 红细胞比积及相关数值测定
红细胞比积(Hct)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
• 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 ● 酸溶血试验(Hma s test) ● 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 test) ● 尿内含铁血黄素检查(Rous test)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鉴别表
细胞形态学
参考值
MCV
MCH
MCHC
病因
80-100fL 26-34pg 310-370g/L
大细胞性贫血
正常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
↑ ↓ ↓
↑
-
巨幼细胞性贫血
↓ ↓ ↓
-
急性失血、溶贫 再障、白血病 感染、中毒 恶性肿瘤 缺铁性贫血 慢性失血
四、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二)计算方法及参考值
•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100 fL)指每个红 细胞的平均体积,以飞升(fl)为单位。 Hct (L / L) MCV = ×1015 f L RBC(×1012/ L) • 平均红细胞Hb含量(MCH:26~34 pg)指每个 红细胞内所含有的血红蛋白的平均量,以皮克 (pg)为单位。 Hb(g / L) MCH = pg RBC (×1012/ L )
3.判定溶血部位
• 血管内溶血 • 血管外溶血
4.查明溶血的原因
HA的原因较复杂 • 一般先做常用的筛选试验,如 红细胞形态观察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抗人球蛋白试验 蔗糖水溶血试验 血红蛋白电泳 • 根据筛选试验结果再选择适当的确诊试验, 绝大部分患者的HA原因可以查明。
(二)溶血性贫血的分类
-~+ +~+++ +
+~++ -~+++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
++~+++ -~+ ++
(三)溶血性贫血确诊的实验室检查
1.显示红细胞破坏增加的依据 (1)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的实验 红细胞寿命测定 红细胞形态改变 血浆乳酸脱氢酶测定 (2)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的检查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血清珠蛋白测定 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测定 血红蛋白尿检验 含铁血黄素尿试验(Rous试验) (3)胆红素代谢异常的表现
★ (四) 临床意义
直接反应骨髓造血功能 疗效观察的指标 反映骨髓增生或重建情况
增高
● 溶血性贫血 ● 缺铁性贫血 ● 巨幼细胞性贫血
减低
● 再生障碍性贫血
二、红细胞比积
(hemotocrit,HT,Hct) (一)原理 将定量的经双草酸盐抗凝全 血灌注于 Wintrobe 分血管中,以一 定的速度和时间离心沉淀后,读取红 细胞层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二)方法 温氏法
二、红细胞比积
(三)参考值
成人男性 40 ~ 50% 成人女性 37 ~ 48%
(四)临床意义
• 增加
■
相对:血液浓缩 ■ 绝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减少 各种贫血
■
Hct改变与RBC数不一定完全平行 ■ 计算RBC各项平均值才有意义
三、红细胞平均数值计算
(一)原理 根据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 度和红细胞比积,通过公式可分别计算 出下列红细胞平均数值,多参数血液自 动分析仪可直接获得此类参数。
(2).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的检查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血清珠蛋白测定 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测定 血红蛋白尿检验 含铁血黄素尿试验(Rous试验)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原理:游离血红蛋白中血红素部分有类似过氧化 物酶的作用,能使邻甲苯胺氧化显色,与已知 血红蛋白浓度的标准液比较而求得其含量。 标本采集:用肝素或EDTA抗凝血均可。 参考值:<40mg/L。
2.明确溶血的存在
(2)骨髓红系细胞高度代偿性增生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值 明显减低或倒置,红系以中、晚幼红细胞增 生为主,原红和早幼红细胞亦增多,可见染 色质小体(Howell-jolly小体)、Cabot环及核 分裂幼红细胞增多。血涂片中红细胞形态异 常,出现嗜多色性红细胞和幼红细胞等。
(一)溶血性贫血的实验诊断步骤
★ HA的诊断一般分为四个步骤:
• • • •
确定有无贫血 明确溶血的存在 判定溶血部位 查明溶血原因
(一)溶血性贫血的实验诊断步骤 1.确定有无贫血 若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 度、红细胞比积低于参考值的下 限则为贫血。
2.明确溶血的存在
(1)红细胞破坏增加 • 血液中网织红细胞显著增多 •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增高 • 肝珠蛋白含量减低 • 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 • 尿胆原含量增高
(1)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的实验
红细胞寿命测定:用51Cr标记红细胞测定 其半衰期(T1/2) 正常 25~32天 溶贫﹤15天
(1)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的实验
• 红细胞形态改变 可见红细胞破坏的征象
(1)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的实验
• 血浆乳酸脱氢酶测定 红细胞破坏 乳酸脱氢酶
(三)溶血性贫血确诊的实验室检查
●
一、网织红细胞计数
(reticulocyte count ) (一)原理 网织红细胞
晚幼红细胞
成熟的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reticulocyte count )
(二)方法 活体染色法.近年来还可通过某些 血液自动分析仪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法进行 网织红细胞计数。 ★(三)参考值(活体染色法) 成人 0.5%~1.5% 新生儿 2%~6%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24~84)×10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