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心学
教心学识记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
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至今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3、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心理—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其核心是思维,思维是人类心理发展高于动物的本质标志。
认识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情感过程是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动力,意志过程对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具有调节作用。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自我意识、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是个性心理形成的基础,而个性心理形成后又会影响心理过程。
4,学习心理学的意义首先,有助于小学教师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并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工作。
其次,有助于小学教师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培养科学的世界观。
第二节对心理的基本认识1、人脑的结构: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大脑。
2、神经系统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3、反射可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易变的反射。
它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4、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5、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6、脑是心理的器官,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它的活动产生并制约着人的心理活动。
领会:如何正确的认识人的心理?(科学的心理观或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具有客观的源泉。
只有客观现实作用人脑,人脑才能产生心理。
相比较而言,社会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决定性。
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的最高境界是实事求是。
心理具有发展过程。
对于每个人来说,心理发展的阶段是不可逾越的,不可以倒退的。
比如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也不可以倒退。
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是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教心学_试题(附答案)
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3、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4、“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5、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7、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8、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A、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B、赞可夫《教学与发展》C、凯洛夫《教育学》D、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9、主张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A、杜威B、加德纳C、布卢姆D、布鲁纳10、学校产生于()A.原始社会时期B.奴隶社会时期C.封建社会时期D.资本主义社会时期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12.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的()A.政治思想素养之一B.职业道德素养之一C.知识素养之一D.能力素养之一13.进行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是()A.确定教育目的B.确定教育内容C.确定教育方法D.确定教育形式1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现场教学B.课堂教学C.个别教学D.分组教学15.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16.班主任做好班级教育工作的前提是()A.了解与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D.协调各方面教育影响17.教育的本质特征是()A.人类的本能活动B.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活动C.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D.培养人的社会活动18.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社会经济.政治制度C.社会文化D.社会人口1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成绩评定20.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二、判断题1、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教心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旨在探讨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教一学过程的五要素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三种过程是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2.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是主体因素,有群体差异、个体差异;教师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风格等基本心理特性;教学内容是学与教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3.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20年代以前为,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为发展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成熟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完善时期。
4.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1903年。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廖世承在1924年编写的。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5.宏观上,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和教学环境等四种主要的变量。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可表述为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6.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
1994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①主动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做出控制;②反思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③合作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中所涉及的人力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④社会文化研究,即研究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和结果。
此外,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探讨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以及如何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来促进其获得知识并培养其学习能力等。
教心学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之间有意传递的科学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学材料,课程。
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长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教学组织。
3三个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教学过程:在教学情境中,通过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以及教师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监测和反思。
4学与教的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自身先前知识和学习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是在教学过程的背景之下进行的,学习的进展因教学质量的变化而变化。
反过来,教学过程中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而进行,例如学习目标的确定必须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考虑所教的内容的难易及教学媒体和环境情况而加以调节,评价与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进行而侧重于不同方面,反过来又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从而确保教学过程达到最好的效果。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5)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西西方教育学之父)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第一个把教育心理学列入教育学理论基础的人。
教心学正文
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观及教学观的比较[摘要] 本文通过介绍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并对这两种理论下的学习观、教学观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及评价,认为这两种理论下的学习评价各有利弊,同时也指出在随着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学习开始涉及到一些行为主义和建构主学习机教学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时,应该灵活运用各种理论以促进教学时间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行为主义;建构主义;学习观;教学观近二十年以来,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于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
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
现代建构主义作为“教育中的新认识论”问题,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观是相对于行为主义而言的,是对人类认知模式的革命,尽管某些流派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但在根本上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自身的方式。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从欧美兴起不久的一种重要的当代教学理论,已经对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许多学者认为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操作模式。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及教学观与行为主义的学习观及教学观有实质性的区别。
一、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行为主义是植根于实证主义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对语言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结构操练和会话为特征的听说法就是其产物。
这一理论最初来源于俄罗斯科学家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研究。
研究发现,通过条件反射训练能使动物的某种习惯得到强化,并逐步固定下来。
在条件反射训练理论的基础上,斯金纳引入了操作概念进一步发展了行为主义。
他认为,个体对刺激能做出某种反应,强化作用将影响这一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建构主义是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是目前备受关注最具前景的学习理论。
教心学考试知识点
教心学考试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探讨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1.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主要探讨学习的本质和过程。
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等理论流派。
2. 认知发展理论:探讨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等。
3. 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教学影响这些方面的发展。
4.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主要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例如发现教学、合作学习等。
5.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包括学生的内在需求、目标导向、自我效能感等。
6. 学生个别差异:学生个别差异主要探讨学生在学习风格、能力倾向、兴趣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如何适应这些差异进行教学。
7. 评估与测量:评估与测量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心理测验的编制和使用等方面的研究。
8. 教师心理:教师心理主要探讨教师的职业角色、专业发展、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研究。
9. 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以及如何设计和实施这些研究方法。
以上知识点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教心学
1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一般的精细加工的策略有许多种,其中有好多被人们称之为记忆术。
对于一般的学习,记忆术是一种有用的精细加工技术,它能在新材料和视觉想象或语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这就是说记忆术的基础或者是利用视觉表象,或者是寻找语义之间的联系。
在记忆名词、种类、系列或项目组等信息时,记忆术非常有用。
比较流行的一些记忆术有位置记忆法、首字联词法、视觉联想法和关键词法。
2教育学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现实性、辨证性、科学性。
319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近代心理学、生理学的发展,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
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实践的广泛性、丰富性,更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赫尔巴特被“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4形式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纵贯整个中世纪,形成于17世纪,盛行于18—19世纪,衰落于20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
5实质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在中世纪受压制,形成于18世纪,兴盛于19世纪,20世纪初衰落,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
6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兴盛于18世纪,延续至19世纪,对20世纪的人类教育思想也有影响。
主要代表人物是拉特克、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等。
7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入门讲义》(1907)、《实验教育学屈等人,代表性著作有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1897)、《民主主义与教育》[3](1916),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1918)等。
基本观点是第一,教育即生活;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继续不断的增长;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第四,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第五,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第六,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
教心学
66、简述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区别。(P106)来源:
答:(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其特点有: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2)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生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是常见的心智技能。其特点有: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6、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P13)
答:(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7、简述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征。(P14)
答:少年期是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
67、简述技能的作用。(P108)
答:(1)技能可以控制动作的执行顺序和执行方式,从而可以使个体的活动表现出稳定性、灵活性,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情境。(2)技能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68、简述操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形成阶段。(P109)
答:(1)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2)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对智力技能提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三个阶段。 来源:考试大-教师资格证考试
69、简述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P111)
答:(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70、简述有关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P113)
1教心学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的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并不意味这心里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2、心理学是基础学科,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学科。
3、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学生是指以过程的主体,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学生通过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并不否认教师在这一过程的指导地位。
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5、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6、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7、学习与教学过程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交织在一起。
8、学习过程指的是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老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9、教育心理学不仅给新课改提供理论指导,而且能给解决新课改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研究方法的指导,10、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一般认为产生于19世纪末。
1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着,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12、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学风格。
敬业精神包括热情、责任心、和总结经验,借此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13、专业知识不仅包括学科知识而且包括教学观念、学习、教学原理和学科教学知识。
专业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材料组织、信息交流、教学活动组织、课堂管理、教学评价和管理教学风格涉及教师在课堂管理、教学组织、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差异。
14、教心学的作用一、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1、对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2、对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3、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1、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2、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15、美国教心学的发展1)初创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2)发展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3)成熟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4)完善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皮亚杰维果斯基理论渗入)16、前苏联教心学的发展1)产生阶段(十月革命前)乌申斯基1867—1869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乌申斯基俄罗斯教心学的奠基人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世界最早2)发展阶段(十月革命后)维果斯基、布隆斯基、鲁宾斯坦贡献较大维果斯基的《教心学》主张把教心学独立研究,反对把普通心理学简单移入教心学,他创立了心理学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观点。
教心学文档
教心学导言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引领社会进步的使命。
然而,仅仅追求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时代对教育的需求。
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教心学,并简要介绍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应用这一理念。
什么是教心学教心学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教心学的核心是寻求师生之间的心灵相通,建立起一种和谐、积极的教学关系。
在教心学的理念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朋友和伙伴。
教师通过理解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心学的核心思想倾听和尊重学生的声音在教心学中,教师应该主动倾听学生的声音,并真诚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感受。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往往是教师高高在上,单向传授知识,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的份。
而在教心学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平等对话,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权和参与空间。
通过倾听和尊重学生的声音,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德素养教育不仅仅是关于知识的传授,更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在教心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德素养。
情感和品德素养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教育的引导和培养,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情感管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出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心学的理念中,教师应该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
这不仅包括课堂教学的环境,也包括学校的整体文化氛围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和谐、积极、关心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教心学总结
教心学总结简介教育是培养和塑造学生心性的过程,心理学则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科学。
教心学则是将教育和心理学相结合,探索如何通过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性和健康的心理发展。
本文将对教心学的重要性、原理和应用进行总结和归纳。
重要性教心学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关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
教育者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法。
只有通过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促进他们全面的成长。
原理个体差异原理教育者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需求。
在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并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个体差异原理要求教育者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育效果。
情感教育原理情感教育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它不仅包括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和情感管理能力,还涉及到培养学生正向的价值观和态度。
情感教育原理要求教育者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需求,促进他们积极健康的情感发展。
自主学习原理自主学习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教育者不应该只是给予学生知识的灌输,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原理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式问题、项目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教育方法的调整教心学的基本原理可以被应用于教育方法的调整。
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以提高教育效果。
个体差异原理要求教育者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情感教育原则则要求教育者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自主学习原理要求教育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心理健康的培养教心学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通过情感教育,教育者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教心学资料
(第一卷)一、单选题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读书法 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B.双轨制C.分支型D.五四制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教心学
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教育心理学》口诀
《教育心理学》开头来一段: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
斯金纳的老鼠,班杜拉的宝宝。
苛勒的猩猩抓香蕉,托尔曼的白鼠走迷宫。
布鲁纳:“我发现!”奥苏泊尔:“我接受!”加涅:“我把信息加工一下。
”建构主义者:“你和我建构的不一样!”正文:裴斯论教学方法,首提“教育心理学化”;卡普捷教育心理学,首部以教心学命名。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国教心奠基人。
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高尔顿遗传决定论,霍尔的复演理论,发生认知皮亚杰,认知发展维果斯。
认知风格的差异:场独立与场依存,认知差异威特金;辐合型与发散型,三维智力吉尔福。
认知学习理论:格式顿悟完形说,托尔认知目的论,信息加工论加涅,海德韦纳归因论。
现代认知布鲁纳,有意义学习奥苏泊。
学习迁移理论:学习迁移理论多,形成训练沃尔夫,相同要素桑代克,经验类比有贾德,关系转化格式塔,认知结构奥苏泊。
遗忘的理论:痕迹衰退遗忘论,里士多德桑代克;同化遗忘奥苏泊,动机压抑弗洛伊。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全身松弛雅各布,系统脱敏沃尔帕,理性情绪治疗法,艾里斯步骤ABCDE。
学习动机理论:需要层次马斯洛,成就动机阿特金,成败归因是韦纳,自我效能班杜拉。
教师领导方式类,行动研究属勒温。
教师成长三阶段,都源自福勒布朗。
波斯教师成长式,特韦尔训练教学,巴奇教学四反思,伯利教展五阶段。
《教育学》科举制度始隋唐,科举考试依四书。
生物起源利托尔,心理起源有孟禄。
精神分析弗洛伊,还有动机压抑论。
埃拉斯首用班级,斯宾课程倡导者。
绅士教育白板说,教育漫话属洛克。
教育心理教育学,教育心理桑代克,杜威专长教育学,赫尔巴特教心学。
桑代克尝试错误说,共同要素迁移论,痕迹衰退遗忘论,现代教心奠基人。
实用主义属杜威,儿童中心主义论,教育无目的杜威,现代教育代言人。
泛智教育源夸美,首用班级授课制,首先提普及教育,强调教育自然性。
大教学论夸美钮,标志教育学独立。
赫尔普通教育学,传统教育学代表,教学具有教育性,教育学教授纲要。
教心学1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任务一、教育心理学的界定狭义的教育心理学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即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教心学的研究对象它是研究人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即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教心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三、教心学的研究内容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即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媒体),即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过程(涉及学与教双反的))。
四、教心学的研究任务1、分析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研究在教育系统中,学生的学习性质、特点、类型、各种学习过程及条件。
2、研究如何应用学生的学习及规律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
第二节教心学的学科性质与作用一、性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
二、作用1、理论作用2、实践作用A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D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心学的研究方法一、教心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教育性、理论联系实际二、研究方法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目前教心学中用的最多的是自然实验法)、调查法(问卷调查、访谈法)、观察法(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个案研究法(或称临床研究法)、测验法第四节教心学的发展状况一、我国性相近……蓬生麻中……体现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初,廖世承在1924年出版中国较早的一本教心学教科书《教育心理学》二、西方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桑代克完成并出版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教育心理学》,标志着西方教心学的名称和体系的确立。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末)比纳首创智力测验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学派理论杜威推崇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成熟与完善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西方教心学理论基本上可分为:行为派和认知派壹行为派教心学由桑代克首创,特点在于把一切心理现象归结为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教心学考试知识点
心学考试知识点一、心学简介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称为道德修养学。
它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和正确的行为准则。
心学的核心思想包括“格物致知”、“诚实守信”、“重质不重量”等,它对于现代社会的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心学的代表人物1.周敦颐:周敦颐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发展了心学的理论并得到广泛传播。
他的著作《爱莲说》强调人类应通过观察自然界的事物获得智慧,培养善良的品德。
2.程颐:程颐是北宋时期心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注重内在的修养,主张通过反省自己的内心来实现个人的修行。
3.朱熹:朱熹是南宋时期的儒学家,他将心学注重实践的特点与理论与自身修行相结合。
他提出了“格物致知”的理念,强调通过实际观察和实践来获取知识和智慧。
三、心学的核心思想1.格物致知:心学强调人们应当通过观察自然界和感知事物来获取知识和智慧。
通过仔细观察事物的本质和变化,人们可以从中发现普遍的规律和道理,进而提升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2.诚实守信:心学强调人要诚实守信,做到言行一致。
人们应当坚守道德准则,诚实守信地履行自己的承诺和责任,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3.重质不重量:心学认为,个人的品德和修养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
道德的修养能够使人得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而追求物质财富和权力的追求只会导致心灵的空虚和失落。
四、心学与现代社会心学的核心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1. 个人修养: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忙于追逐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忽视了自身的修养。
而心学提供了重视个人内心修养的思路,帮助人们追求内在的精神层面的满足和安宁。
2.道德规范: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道德伦理方面的问题。
心学以其丰富的道德伦理思想,为人们提供了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
3.人际关系:心学的思想侧重于个人修养和对他人的理解,可以帮助人们改善人际关系。
在现代社会,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职场和生活都非常重要,而心学的教导有助于人们建立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
教育心理学“超全”记忆口诀
教育心理学“超全”记忆口诀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
斯金那的老鼠,班杜拉的宝宝。
苛勒的猩猩抓香蕉,托尔曼的白鼠走迷宫。
布鲁那:“我发现!”奥苏泊尔:“我接受!”加涅:“我把信息加工一下。
”建构主义者:“你和我建构的不一样!”【正文】裴斯论教学方法,首提“教育心理学化”;卡普捷教育心理学,首部以教心学命名。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国教心奠基人。
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高尔顿遗传决定论,霍尔的复演理论,发生认知皮亚杰,认知发展维果斯。
认知风格的差异:场独立与场依存,认知差异威特金;辐合型与发散型,三维智力吉尔福。
认知学习理论:格式顿悟完形说,托尔认知目的论,信息加工论加涅,海德韦纳归因论。
现代认知布鲁纳,有意义学习奥苏泊。
学习迁移理论:学习迁移理论多,形成训练沃尔夫,相同要素桑代克,经验类比有贾德,关系转化格式塔,认知结构奥苏泊。
遗忘的理论:痕迹衰退遗忘论,里士多德桑代克;同化遗忘奥苏泊,动机压抑弗洛伊。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全身松弛雅各布,系统脱敏沃尔帕,理性情绪治疗法,艾里斯步骤ABCDE。
学习动机理论:需要层次马斯洛,成就动机阿特金,成败归因是韦纳,自我效能班杜拉。
教师领导方式类,行动研究属勒温。
教师成长三阶段,都源自福勒布朗。
波斯教师成长式,特韦尔训练教学,巴奇教学四反思,伯利教展五阶段。
教育学“通关”口诀一、教育的起源(一)生物起源说1.观点及代表人物: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以利托尔诺、沛西·能为代表。
2.口诀:本能生利息。
(二)心理起源说1.观点及代表人物: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以孟禄为代表。
2.口诀:心理仿孟禄(三)劳动起源说1.观点及代表人物: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以米丁斯基、凯洛夫为代表。
2.口诀:米凯爱劳动。
二.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一)内容: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终身化。
(二)口诀:全民多现身。
教心学--整理
1.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2.分组教学:是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若干水平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
3.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1、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2、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以及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
3、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1、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是片面的。
2、教学模式: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模型。
3、道德内化:就是由道德价值观、道德规范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这是从“纪律”发展到“自主”的过程,亦即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1、认识过程:是指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2、分化抑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
3、聚合式思维:也叫集中思维,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4、机械识记: 是指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面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
1.思维的批判性能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
重庆教师资格教心学总结
教育学学科建立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泛智教育;法国卢梭:自然主义教学理想;德国康德“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瑞士佩斯泰洛奇:师范教育的奠基者,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和谐的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英国洛克“白板说”,绅士教育。
学校制度的演变: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苏格拉底三步问答法: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它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它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它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其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其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通过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两方面来实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推进科学的体制化;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信息技术与教育: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学校文化的特性: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它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它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学生文化的成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