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国培教学设计作业

合集下载

语文国培作业2教学设计

语文国培作业2教学设计

课题:静默草原课时:一课时一、引言:(图片欣赏),说感悟。

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二、认定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字词。

• 2.熟读课文,勾画最能表现草原特点以及作者独特感受的词句。

• 3.研读课文,具体谈谈你对草原特点及作者独特感受的理解。

• 4.品读课文,说说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对草原独特感受的。

三、引导自主学习:(一)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完成预习任务四项(字词、作家作品、文章大意、勾画关键句、阅读疑问)。

2.我不认识的词语:3.阅读过程中的问题:(二)课堂学习:1.预习检查:注音:1)鲍()前瞻()簇()立迥()然不同摩挲()面颊()长鬃()翡()翠嘤()衣襟()咆( ) 哮()冥( ) 想2)根据课文补充完整下列词语。

景随()移()然不同()不足道宽厚()慈起伏无()凝立()想3)文常填空:鲍尔吉·原野,蒙古族。

1958年生。

内蒙古赤峰市人。

我国著名的蒙古族作家、()作家。

著有《》、《》、《惟一的橘子惟一的灯》等.他的文字如野马破阵,云过山峰。

方家评论说:豪放、幽默、睿智、雅洁、细腻,皆是鲍尔吉·原野作品的特色。

草原三剑客,他们是歌手( )、美术家朝戈和鲍尔吉·原野。

反馈,评价,明确:鲍尔吉·原野,蒙古族。

1958年生。

内蒙古赤峰市人。

我国著名的蒙古族作家、儿童作家。

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均多次获奖,近年来以散文创作为主,著有《百变人生》、《掌心化雪》、《惟一的橘子惟一的灯》等散文集13部,曾获人民文学散文奖、文汇报笔会奖、中国新闻奖金奖。

他的文字如野马破阵,云过山峰。

方家评论说:豪放、幽默、睿智、雅洁、细腻,皆是鲍尔吉·原野作品的特色。

2.合作探究:朗读课文:个别读——自由读——师范读边读边画:画出描写草原特点和人(包括牧人、城里人)对草原的感受的句子。

国培教学设计案例(语文)

国培教学设计案例(语文)

国培教学设计案例(语文)中小学教师教学(学案)设计模板案例名称多一些宽容科目语文教学对象八年级提供者过仕强学生课时一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1、教材在单元中的位置《多一些宽容》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八课,是一篇自读课文。

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道德修养”,而《多一些宽容》正是一篇极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文章。

文章篇幅短小,结构严谨,可承载的内涵却如此的丰富。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需要诚信,需要合作,更需要呼唤宽容。

为此,我结合读本“云襟胸怀”一节当中六篇关于“宽容”的文章,可以引领学生对“宽容”这一主题内涵展开探究性学习。

通过这一课学习,突破本单元的两个学习目标:1、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塑造崇高的精神境界。

2、品味议论文语言概括有力的特点。

2、课文内容本身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是一篇谈人的修养的文章。

课文共三段。

首先简要论述宽容的意义,然后重点阐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待人,最后又退一步加以补充论证。

可以说是做到了既旗帜鲜明,又滴水不漏。

每一句都经过精心推敲。

宽容本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作者在一篇几百字的短文中就说得清楚透彻。

无论从内容还是写法、语言都值得我们探究与学习。

如果就课文讲课文,势必使课文的解读过于肤浅。

在与读本中六篇关于“宽容”的比较阅读中,发现各篇对宽容的理解各有所侧重。

而读本中的文章恰恰是对课本内涵的丰富与补充。

基于这一点,我把本节课课型定为“主题探究学习课型”。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识目标:能说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结构。

2、技能目标:学习文章以讲道理为主的论证方法,并能围绕论点举出有关的事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地看待宽容,学会用宽容对待别人。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八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思辨能力.2:对议论文这种文体接触不多,标准的议论文案列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范例.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是苏教版八下第二单元第三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道德修养,本文从文体上说是议论文,学生对议论文兴趣不够浓,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既要激起学生兴趣,又要学到知识。

国培计划初中语文第二次作业

国培计划初中语文第二次作业

“国培计划”初中语文第二次作业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许多科学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是具有深厚的认识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自传中就说过:“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①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

这些理论都说明了学习兴趣是学习者产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

而学习兴趣的培养直接受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情感投入多少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地用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爱唤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让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地接受学习,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本人是这样激发学生兴趣的:(一)、在导语中引发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格言用在讲课方面是再恰当不过了,一堂课如果有个良好的开头,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渲染气氛,亦可启发引导学生思维,使学生很快进入正规学习,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如教学《背影》时,教师饱含感情由亲身经历说起:“记得有一年,我上学从外地回家。

,车在道上坏了三次,当时天气已进入深秋,而我一整天没有吃饭,到家时已经半夜。

回到家父母吃了一惊,父亲赶紧下地为我煮鸡蛋,看到从被子里出来的瘦削的背影,我真是好感动,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

工作以后,我总想找机会用笔表达我对父亲的挚爱,由于笨拙,我这个愿望始终没有实现。

可以说,生活中我们都与父母经历过这种难以忘怀,甚至感人至深的场面,如何能抓住特定的镜头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朱自清先生为我们做了榜样,下面请看课文。

”这样的导语,贵在真诚,亲切的语言开启了学生的心扉,所以能引起情感共鸣,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巧妙运用渲染语渲染语是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和运用以渲染课堂情绪,激活学习情感的简语。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国培作业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国培作业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国培作业第一章:教学目标设计1.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课程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对科学的好奇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分析2.1 教材内容简介:分析教材的结构、章节之间的联系。

提炼每个章节的核心知识点和技能点。

2.2 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兴趣、需求和困惑。

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

2.3 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实验设备等教学手段。

创设生动活泼、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

第四章:教学过程设计4.1 导入:通过问题、情境、故事等引发学生兴趣。

自然导入新课程,明确学习目标。

4.2 教学展开:按照教材内容,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

采用多样的教学活动,如讲解、讨论、实验等。

4.3 总结与拓展: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知识点。

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设计5.1 作业设计:根据所学内容,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知识。

作业应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5.2 评价设计: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情感态度的发展。

第六章:教学实践与反思6.1 教学实践: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记录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

6.2 教学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第七章:教学评价与反馈7.1 学生评价: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情感态度进行评价。

国培实践作业的教学设计(3篇)

国培实践作业的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绽、庞、糙”等生字,会写“绚、烂”等生字。

(3)学会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进行仿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2)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进行仿写。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图片,展示各种花朵,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花朵的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花朵会有这么多的颜色和形状?3. 揭示课题:花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学生朗读情况,纠正字音,指导朗读节奏。

3.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 学习第一自然段:(1)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花朵的词语,如“绚烂多彩”、“千姿百态”等。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花朵的特点。

2. 学习第二自然段:(1)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时间变化的词语,如“清晨”、“午后”、“傍晚”等。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时间的变化。

3. 学习第三自然段:(1)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花钟的词语,如“花钟”、“时间”等。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花钟的特点。

(四)巩固练习,提高能力1. 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进行仿写。

2. 课内小练笔: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观察到的花朵。

2014国培初中语文作业《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设计》

2014国培初中语文作业《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设计》

课程《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设计》中提出了语文教学活动设计“要有阶段性”的观点,请用具体的教学案例证明这个观点。

正如孩子成长具有阶段性特征一样,我们整体教学工作也应该具备该特性。

三年一周期,要有总目标,每个学期要有阶段性目标,无论是哪一个版本,每册书大约有三十篇课文,这三十篇的编排大有讲究,古今并存,中外混杂,各类文体也都粉墨登场。

因此,就王老师提出的“语文教学活动具有阶段性”的观点,我持赞同的观点。

现在,以写作为例来阐述本观点。

初一年级的孩子刚刚从走出小学的大门,大多数学生掌握的知识相对于整个初中阶段来说比较浅显,知识还未系统化。

因此,我们在初一上半学期的教学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适应初中的语文学习上面,使孩子明确初中的语文学习和小学是不一样的,并逐渐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

这一阶段,在写作教学上不能着急,应该领着孩子们多读、多看、多背诵、多积累。

使孩子明白,语文不只是课本上的一个个生字、一篇篇课文,在课本以外语文还有更加广阔的天地。

这个阶段的学生就像是呀呀学语的孩子,为了能够通顺地说出一句话,他(她)必须用几个月的时间去听别人说,去积累和实践开口说话的方法。

初二下半学期,学生们已经充分适应了初中的学习生活,并为此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这个学期,就可以试着让孩子们摘抄、背诵名家语段,可以给孩子布置常规的写作作业,例如:生活日记、仿写片段等。

这时我们需要做好的工作就是帮助孩子克服写作的厌烦情绪甚至是恐惧心理,我们要引导孩子体会语文写作就是把心里想说的话用另外一种形式表达出来,那就是文字的形式。

为了使孩子们品尝到写作的乐趣,我往往会为孩子们提供交流日记的机会。

这时候的孩子们在心理上仍然保留小学生的好奇,同时也渴望别人能够关注自己。

通过这种交流形式,孩子们慢慢喜欢上写日记、说日记,为了在课上说得更好,课下他们会想办法写得更好。

初二学生已经摆脱小学生的稚嫩,他们已经为中学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国培作业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国培作业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国培作业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国培作业的基本要求和格式,能够独立完成国培作业。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国培作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国培作业的基本要求:介绍国培作业的格式、结构、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2.2 国培作业的编写方法:讲解如何编写国培作业,包括选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等方面。

2.3 国培作业的修改与完善:介绍如何对国培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提高作业质量。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的国培作业案例,引发学生对国培作业的兴趣。

3.2 讲解与演示:讲解国培作业的基本要求和编写方法,并进行现场演示。

3.3 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国培作业的编写练习,并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

3.4 修改与完善:学生对完成的国培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作业质量。

四、教学评价4.1 学生完成国培作业的情况: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国培作业的基本要求和编写方法。

4.2 学生对国培作业的兴趣和态度:观察学生对国培作业的态度和兴趣,以及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资源5.1 国培作业案例:提供一些实际的国培作业案例,供学生参考和分析。

5.2 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用于讲解和演示国培作业的编写方法。

5.3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

六、教学方法6.1 讲授法:通过讲解国培作业的基本要求和编写方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6.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的国培作业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6.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编写国培作业,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6.4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七、教学环境7.2 网络环境:确保学生能够正常使用网络,查阅相关资料。

7.3 设备环境:准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方便进行PPT演示和案例分析。

初中语文国培作业

初中语文国培作业
解决问题的路径、计划与举措
坚持网上、网下学习相结合;坚持学习与研讨相结合;坚持平级与上(专家引领、交流)下动态链接相结合;坚持实践—学习—实践的螺旋上升模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施课前学习、课前研讨,课堂实践,课后研讨、反思,直至问题解决。
1、如何利用预设课程、专家引领、校本研修及岗位实践
2、结合培训周期的问题解决计划、安排
1、问题产生的时间、程度及教学障碍
2、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此前解决问题的尝试及未能如愿解决的原因
4、解决问题思路明确
此次问题解决的预期目标
教育学生热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力促学生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力争实现以导促教,学会学习。
1、对核心问题解决的预期目标
2、相关问题解决的预期目标
3、标志问题解决的物化成果
内容
解决问题的设想与主要内容
填报要求
通过培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学习、吸收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切实发挥以导促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3、内涵明确边界清晰
问题生成过程反思、原因分析及本次解决问题思路
课改以来,尤其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感到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师教学吃力,绝大部分学生是在教师的追赶下学习,学生知识面偏窄,课堂推进、拓展困难,效果差。
3、体现特色与个性的实践策略
其它
希望专家在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有更多指导、引领。
以上栏目未能涵盖的其它设想
当前学生受升学就业、人才应用、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急剧变化,又因学习艰辛与减负、应试与素质的矛盾仍存,学生很容易与学校教育产生对立。
矛盾虽然依然存在,我相信党对教育改革的决心,教育的力量强大,结合自己教育教学经验,通过学习应用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养,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力争带出一批有理想、自立、创新的优秀学生。

初中生语文培训教案

初中生语文培训教案

初中生语文培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2. 加强学生的语法、修辞、文言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3. 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语文基础知识:语法、修辞、文言文等。

2. 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文章的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等。

3. 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写作能力,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语文基础知识,分析文章结构等。

2.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问、回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有趣的故事、例子等方式,引入当天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语文基础知识,分析文章结构,让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和技巧。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问、回答等,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 实践: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总结: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巩固记忆。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让学生课后进行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3. 阅读理解和写作测试:定期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测试,评估学生的进步情况。

六、教学计划:1. 第一周:讲解语法基础知识,分析文章结构。

2. 第二周:讲解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3. 第三周:讲解文言文基础知识,阅读经典文言文。

4. 第四周: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5. 后续周次: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训练。

通过这个教案,我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提升语文思维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国培作业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国培作业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国培作业第一章:教学目标设计1.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课程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获取知识。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分析2.1 课程内容概述简要介绍课程的主题、范围和主要知识点。

强调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2.2 学生现状分析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学习兴趣等。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

2.3 教学重难点明确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针对重难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和辅导方法。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和解决问题。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型、实物等辅助教学。

运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第四章:教学过程设计4.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情境、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4.2 知识讲解与实践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举例、演示等方法讲解知识。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3 课堂互动与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促进课堂互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4 总结与布置作业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思5.1 教学评价采用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评价。

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过程与方法运用、情感态度等方面。

5.2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针对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六章: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6.1 资源的分类与整合分析可用于教学的各种资源,包括教材、网络资源、校内外设施等。

国培语文作业1

国培语文作业1

“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节优化”课程作业
说明:信息技术支持导入、讲授、评价等环节优化的三项作业,可以是同一节课中不同环节的技术应用,也可以是不同课中相应环节的技术应用。

作者信息
信息技术支持的导入环节优化(一)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导入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将你在导入环节上要说的话,预估的时间,所采用的信息技术支持(请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导入效果,并截取重要画面,链接相应的文档)呈现在下表中。

信息技术支持的讲授环节优化(二)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讲授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你在下表左栏简述讲授环节的主要教学活动(一至二个),并在下表
信息技术支持的评价优化(三)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说明:请根据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针对一至两个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设计,在表格呈现您设计此项评价的目的、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及需使用的信息技术工具。

(注:两个评价设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评价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将你在该环节的教学、评价目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呈现在下表中。

在“评价工具”一栏中,除量规外,其他均需信息技术的支持(请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国培作业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国培作业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国培作业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教学设计原理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教学设计。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介绍教学设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要素。

2. 教学设计的过程:讲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目标设定、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评价等。

3.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分析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教学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教学设计案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教学设计相关教材或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教学案例和辅助教学。

3. 教学设计模板:提供给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模板。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发言积极性和观点准确性。

2. 教学设计作品评价:评价学生完成的教学设计作品,包括设计思路、方法选择、评价体系等。

3. 课后调查评价:通过课后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设计的满意度及改进建议。

教学设计与实施:1. 导入新课:介绍教学设计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3. 分析教学设计过程:讲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步骤的作用和意义。

4. 案例分析:展示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优点和不足。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教学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6. 实践操作:提供教学设计模板,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完成教学设计。

7.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国培计划初中语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10

国培计划初中语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10

作业名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顺利落地,需要有“学科表达”和“教师理解”,只有找到“落脚点”,核心素养才能成活,才能有生长力。

无论是“学科表达”还是“教师理解”,最后都应聚焦在“课堂”,“课堂”才是实施核心素养的最佳“落脚点”,用课堂视角审视核心素养是实施核心素养最为有效的策略。

内容说明:教学设计是教师的常规工作之一,当前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日趋成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新取向,根据所给模板完成1课时的教学设计。

国培计划作业-优秀教案案例剖析

国培计划作业-优秀教案案例剖析

国培计划作业-优秀教案案例剖析教案名称:《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春》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析、朗读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以问题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春天有什么特点吗?”引导学生回答,自然过渡到《春》这首诗。

2.诗歌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春》,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

3.诗歌分析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春》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哪些情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句诗又是如何表达情感的?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评、指导。

4.情感体验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经历过类似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学生回答,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5.诗歌写作教师布置作业:以“春”为主题,写一首诗歌,要求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6.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春》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情感体验和诗歌写作,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五、课后作业1.背诵《春》这首诗。

2.阅读其他春天的诗歌,如《春晓》、《江南春》等,感受诗歌中的春天美景。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在理解诗歌内容时,通过对话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让学生思考这些意象如何体现了春天的特点。

初中语文 培训教案

初中语文 培训教案

初中语文培训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2. 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 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

教学准备:1. 课文《背影》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展示课文《背影》的标题,提问学生对“背影”的理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包括生词解释、句子翻译、课文背景等。

2. 重点分析课文中的表达技巧,如描写、抒情、对比等。

3.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表达技巧,写一段关于自己父亲的文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激发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兴趣。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熟读课文,巩固学习内容。

2. 收集更多关于父爱的文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与父亲之间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自主学习环节,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课堂讲解环节,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在课堂练习环节,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国培作业 授导型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

国培作业  授导型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

国培作业授导型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初中(九年级)语文授导型教学设计、词汇A:单词:glad,both,talk(n),difficult,subject,should,about,important,card,art,luck,wish,choose (chose,chosen)B:词组/句型:be glad to do sth. be different from…talk about given namefirst name Good luckfull name Best wishes.family name of coursegive a talk for exampleTeachers’ Day middle name2.日常用语:Glad to see/meet you again. Did you have a good summer holiday?They are both fine,too. Happy Teachers’ Day.Yes,do please.My friends call you Huifang? Of course, if you wish.Thank you for teaching us so well.Here are some flowers for you, with our best wishes.Good luck. Jim is short for James.Best wishes for “Teachers’Day”.I’m not sure.I’m afraid I’ve no idea. Pleased to meet you.3.语法:复习学过的四种时态1)一般现在时 2)现在进行时 3)一般将来时 4)一般过去时【教学重点】4.掌握英文名字与汉语的不同5.重点词汇与短语 be glad to do sth. be different from talk about6.综合运用四种时态【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四种时态【重点,难点讲解】1.both在句中的位置1)和谓语动词连用时,both应放在连系动词be,助动词be,will,shall,情态动词must,can 等的后面;行为动词的前面。

国培计划初中语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22

国培计划初中语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22
作业名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分析
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目标描述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能力。2.体会精练优美的语言,了解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3.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学习内容分析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
活动设计
信息技术应用说明
一、导入新课:了解毛泽东
了解写作背景
介绍写作背景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2)学习诗歌借景或借物表达情志的写法,尝试创作一首小诗。
幻灯片
教学反思
1.重在用朗读训练。通过朗读,来让学生达到当堂基本背诵的目的。另外,在课堂上,通过批注式阅读,学生会更好的明白诗词的内容,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学生预习的内容如果没有经过自己的脑子,没有主动学习的过程,对自己的提升还是不够。
2.反复诵读是欣赏诗歌的重要手段。和谐的韵律,特有的节奏,以及蕴含其中的特有情感,是诗歌特别适宜朗读的重要原因。朗读过程中,我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不够,应注意朗读时的重音、停顿、节奏、以及语气、语调、语速等。
教学重点
重点:
1.反复诵读,体会诗的意境美、情感美。
2.理解这首词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2. 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3. 自我反思,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过程与方法
1. 有感情地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三、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③教师一方面需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探索者;另一方面需要创设较为直观的学习情景,激情入境,并开展感悟、赏读、研习、拓展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层层深入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进而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④要让学生预习时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发问的精神。应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感知语言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迁移借鉴,以提高学生阅读的水平。
(2)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品读写景部分,小组讨论问题:
①本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什么?
②本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本段主要是从花形来描写紫藤萝的。其特点是“像一条瀑布”。在语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条紫色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的拟人手法,将贬词褒用,更是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可爱,顽皮,和阳光相映成趣。另外,文章还使用了夸张、排比和借代的修辞手法,细腻生动有趣。)
②因为家庭遭遇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上宁静和生的喜悦,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③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大意正确即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4)学习课文八、九自然段
齐读第8至9自然段,小组讨论问题:
1本段从紫藤萝的哪方面进行了描写?其特征是什么?
2其中作者为何要提到紫藤萝的被与重生,其目的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花香。其特征是朦胧与长久。在此作者写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谜而来的。花树的生死、荣衰暗示着人生的哲理。这就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都会面对生与死的痛苦,但同样也显示出生命的无止境。)
明确:“宗”表示动作,它的意思是效法、学习、师从、崇尚等意思。“璞”是包着玉的石头,又指没有雕琢的玉。玉石不是普通的石头,是品位很高的石头;当然它又不是完美的玉。可以理解为天然的,本真的,不矫揉造作的那样一种高雅、高尚、高贵的品位。连起来讲,“宗璞”的涵义就是崇尚自然、追求本真的高雅境界。
4、题目解说
文章题目点出了本篇的描写对象——紫藤萝,且以“瀑布”喻“紫藤萝”,生动地写出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生长茂盛的特点,而且也隐含着生命的长河无休无止的意蕴,既点出了文章内容,又包含了文章的主旨。
板书课题。
教学活动2
5、整体感知
(1)听录音,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小组讨论问题:
①本文主要从赏花、想花和忆花三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瀑布的,试给课文划分层次。
2、预习反馈
朗读下列词语,并给加点词语注音。
迸溅(bèng jiàn)伶仃(líng dīng)盘虬卧龙(qiú)仙露琼浆(qióng)酒酿(niàng)
3、作者简介
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任小哲、丰非等。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散文选》。
你了解“宗璞”这个名字的涵义吗?
②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③这篇文章单纯地是描绘紫藤萝瀑布吗?试找出文中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2)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评论、补充。教师领读,帮助学生感知、理解。
提示学生注重分析理解过程,淡化结论(结论可以是多样的)。
①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1—6)、忆花(7—9)和思花(10—11)三部分组成。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方案
****中学***
课题名称
《紫藤萝瀑布》
科目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45分钟)





①农村中学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的自尊心、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了。
②农村中学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审美、筛选信息和口头表达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可能未见过“紫藤萝”或“紫藤萝瀑布”,并且对“十年文革”知之甚少,又缺乏一定的生活体验和能力积累,也就无法理解作品的深层次蕴涵。
6、品读语言,激活想象,体会情感
(1)小组讨论问题:本文第一自然段独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讨论后归纳:“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埋了悬念伏笔。)
(3)学习第三至七段
齐读第3至7自然段,小组讨论问题:
1本段又写了紫藤萝的哪方面?
2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热闹写到自己精神的写作思路?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紫藤萝的花色。其特点是热闹、却又沉静。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热闹的描绘转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动,流动的花荡涤了自己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在此作者已经由花写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谜,手中情”的思考。这样就把生命的沉淀变成了对人生生与死的思考,更写出自己内心对深层次的兄弟情的思考。)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掌握生动的源自汇。3.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揣摩、品评优美语句、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深化对人生的思索。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板书
《紫藤萝瀑布》教学活动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1、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体会,你从中会获得许多启示。即使面对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作者的所见所想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领略一下作者独特的心理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