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2018国培计划作业1 教学设计模板
国培计划乡村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实施项目作业草原优化教学设计1.0

五年级下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以“走进西部”为专题,安排了相关的教学内容。《草原》是一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本课重点: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本课难点:一是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二是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2.教师提问:“谁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环节三:品读课文,感受情谊
活动一
默读课文,画出草原美丽和人们热情好客的语句进行批注。教师口述自学要求:“说说老舍笔下的草原是怎么样的?草原上的人们怎样?哪里看出来的?”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细细品味,也可以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活动二
1.同桌交流,画出草原美丽和人们热情好客的相关语句及批注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②借助教师范读、分角色朗读以及配乐朗读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活动三
ppt课件出示课堂练习:
1、在天底下,,而并不。四面都有,平地是,小丘也是。羊群,一会儿又,走在哪里都绣上了。那些是。就像,不用勾勒的,到处,轻轻。这种境界既,又,既愿,又想坐下低呤一首。
2.草原向我们展示了()图、()图、()图。表现了草原的()美、()美、和()美。
环节一: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
活动一
ppt课件出示本文4个生字,自由练读,同桌互助,观察比较, 全班交流等方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活动二
1.ppt课件出示“地毯、渲染、勾勒、低吟”等词语。
国培作业教学设计

需要看书的同学,把书翻到(60)页,老师给同学们5分钟自己学习交流的时间,开始。
教学活动3
《秒的认识》三年级上教学设计方案
建三江地区七星农场第一中学学校学员姓名刘艳超
课题名称
《秒的认识》
科目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40分)
学习者分析
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时间单位秒。这个阶段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听说过秒,但很少用到秒,学生从时、分到秒的过渡,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活动与他们的
3.小结:秒针走一圈,即60小格,分针走一小格。
教学活动4
四、巩固练习、应用新知
修改学生日记(时间单位不恰当)
教学活动5
五、总结回顾,内化提升
1.现在把你们桌面上的东西整理好,看能用多长时间?真棒,只用了4秒钟,相信以后同学们会更加珍惜时间的,对不对?
2.学习了秒的认识,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2.使学生在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教学重点、点
1.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来感受秒。
2.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以及学生对秒的感知的程度。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一、创境设疑初步感受秒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过节吗?咱们中国有一个最传统的、最重要的节日,每到这个节日,你们都会得到压岁钱,猜猜年,这是什么节日呀?(春节)
最新参与国培后的教学设计(模板10篇)

最新参与国培后的教学设计(模板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最新参与国培后的教学设计(模板10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
国培作业:部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国培作业:部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整体设计部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美丽的大自然”这个主题,选编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和《昆虫备忘录》这四篇课文。
《古诗三首》选编了三首写景的古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燕子》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欢欣之情。
《荷花》描写了“我”夏日去公园看荷花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作者想象丰富,通过描写荷花的清新美丽,表达了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昆虫备忘录》用生动有趣的笔调向我们介绍了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等昆虫,表达了对大自然和自然万物的好奇与热爱。
本单元“口语交际”安排了大家交流关于“春游去哪儿玩”的内容。
“习作”要求写“我的植物朋友”。
“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主要是让大家品味一些优美生动的语句,“识字加油站”要求会认9个生字,“词句段运用”主要是帮助大家学会更恰当地运用词语,“日积月累”提供了一首描写江南美景的词让大家积累。
语文要素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并积累本单元中的重点字词,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绝句》。
过程与方法1.这一组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朗读背诵,应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山水景物之美。
2.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能模仿课文例段写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景物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品味诗句,理解诗句句意,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了解景物,想象其美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景物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习作练习。
教学措施1.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所描绘的景色。
2.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懂课文。
国培计划(2018)—宁夏培育性示范县(盐池县)教师网

姓名
佟建国
工作单位
宁夏盐池县第四小学
年级学科
五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1.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对话,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通过信息技术,让学生通过课外补充了解《世说新语》
课外拓展,总结。
六、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板书设计:
杨氏父子
杨氏父子聪慧
杨---杨梅反应快
孔---孔雀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课件,明确学习要求。
了解学习要求
创设情境导入
相机指导
初步掌握课文,了解文言文。
观看ppt,学习理解。
在学习的基础上理解拓展
初步成文,并交流杨氏父子的聪慧。
3.学习风格:轻松,活波的学习风格,以交流为主,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
教学流程设计:
PPTPPT
杨氏之子→揭示题目,激发兴趣→明确要求→朗读课文
↓
汇报交流初布成文个别字词理解掌握课文大意
老师指导点评老师指导老师巡视指导
↓
总结→布置作业→结束
过程与方法:
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从而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尊重他人,发展思维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国培计划2018甘肃送教下乡培训项目

“国培计划(2018)”甘肃省送教下乡培训项目积石山县初中英语学员教学设计(案例)科目:英语课题:Unit3 Could you pleaseclean the room?学校:高关初级中学教师:张红玲Unit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the room ?教学设计Teaching aims:Knowledge Objects:1. Function: Get the students to make polite requests and give polite answer.2. Key Vocabulary: sweep the floor, take out the rubbish, fold the clothes, do the dishes.3. Target Language: Get the students to ask and answer politely. —Could you please sweep the floor? —Yes, sure./Sorry, I can’t, I have to ……4.Structure: —Could you please do sth?—Yes, sure./Sorry, I can’t, I have to ……Ability Objects: Learn how to make polite requests.Moral Objects: After learning this lesson,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know t he importance of doing chores is good for children’s life.Teaching Key points:1. Master the verb phrases about chores:sweep the floor, take out the rubbish ,fold the clothes ,do the dishes2. Master target language:Could you please do sth?—Yes, sure./Sorry, I can’t, I have to ……Difficulties points:Learn how to make polite requests and give polite answer. Teaching Methods: Leading and Guiding method, Listening method, Pairwork.Aid: computer.Teaching procedures:Step 1 Greeting and warming up.Step 2 Lead -i nT: Do you help your mother do some chores?S: Yes, I do.T: What chores do you do at home?S: …….Step 3 Teaching new contentShow the verb phrases about chores with pictures, Teach the new words: sweep the floor, take out the rubbish, fold the clothes, do the dishes,……1)Ask students to look at screen and say the words in English. Then read altogether. 2)Ask students to do memory test, then ask students to guess what is he doing ?.Teacher checks the answers.3)Learn the new sentence with students together through pictures. On the screen show question: “Could you please ……? Show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Yes, sure./Sorry, I can’t, I have to ……”Step 4 PairworkAsk students to make a dialogue to practice the structure with their partner.Step 5 Listening drills (1b)1. Listen who will do these chores? Check (√) Peter’s mother or Peter2. Get the students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s again and fill in the blanks.3. Check the answer and repeat after recorder.Step 6 Show the key sentence structure, and let students read them.Step 7 Do Exercises:Step 8Summary: In this class we have learned some new verb phrases about chores, and how to make polite requests and give polite answer.Step 9 Homework1. Help your parents do some chores2. Make a dialogue between you and your parent about doing the chores.Step 10 Blackboard Design。
刘秀娟的国培2018年中小学青年教师—提交一份教学设计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小组合作法和比较法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教(一)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品析文中美的故事、美的人物、美的情感。
(二)难点
感悟中年人的深沉情感和家庭责任,对于人生阅历尚浅七年级的同学们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从珍爱亲情,珍爱生命,明确自己现阶段责任并力争做有责任意识的人做起。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
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满溢亲情的浓浆,纵然是一次极平常的散步,也能让人体会到温馨的亲情。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向南方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的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读准下面这些加点字的读音。
散步(sàn)熬(áo)咕咕(gū)
分歧(qí)霎时(shà)粼粼(lín)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信服:相信并佩服。
各得其所: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3.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年生,重庆人。当代作家,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用多种体裁创作,以小说见长。著有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诗礼人家》,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2.分歧是怎样产生的?
国培计划教学设计模板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难点:理解算理,准确笔算乘法积的定位。
6、教学过程
(1)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情境导入,解决问题。
(1)口述:有位王阿姨很喜欢旅游,她从家乡乘汽车到西安用了12小时,汽车1小时行45千米,从家乡到西安有多少千米?
(四)、作业。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口述情景导入,出示问题
1.口述:有位王阿姨很喜欢旅游,她从略阳乘汽车到西安用了12小时,汽车1小时行45千米,从略阳到西安有多少千米?
2.课件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从略阳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1.学生读问题进入情景
(这一环节的练习设计,不仅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计算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培养了学生了应用意识。)
(三).总结回顾,整理算法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说给大家听?
3、小结:同学们很聪明,凭着自己的认真思考,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认真思考,获取更多的知识。
(2)课件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从某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作业--模块2(1)教学文案

学习成果学习结束时,您应该完成了以下的作业,这就是您的学习成果。
表1-1-1表1-1-1中所列出的设计和作品是我们本次培训中,以文本方式呈现并要提交的作业,是主讲教师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价的依据之一。
模块2 活动1 第1步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教学设计的作用教学设计是为了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运用系统方法,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的过程。
模块2 活动2 第1步阅读与讨论相同环节:所有的教学设计都包含相同的环节,都包括课题名称、教学时间、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等等。
不同环节: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过程流程图、帮助和总结、专家点评模块2 活动2 第2步1、观摩案例首先,教学环节不同,《识字4》、《Windows XP附件程序及应用》中的环节: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设计特色、教学资源和工具、教学过程环节的教学过程流程图、教学评价等在我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教案中很少见到。
其次,教学设计写的很细,将所有的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都做了详尽的安排。
所以我在今后的教学设计的撰写中会尽可能的做到环节完善,内容充实,做到有的放矢。
3、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新课程中体现了哪些理念?1重视情景创设,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2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3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4改变数学学习方式5树立新的课程观,用好教材,活用教材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1.领会新课程的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增养。
4.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严谨活泼的课堂氛围。
新课程提倡怎样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突出基础目标,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不要程式化,要视具体教学内容而定。
2018国培研修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都会有乐趣。
尝试着把兴趣爱好培养起来,把学英语当成一个爱好。“小爱好”是最好的前提,最可怕的是什么爱好都没有。
总之,通过这次远程研修,我增长了见识。远程研修平台上的老师都在努力地学习,积极地发表文章和评论,在和这些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自身的浅薄,感到加强学习的重要性。所以远程研修的过程中,我一直抱着向其他老师学习的态度参与的,多学习他们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来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他们的小爱好入手,以兴趣为抓手,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显得很重要。
本次研修
未解决的疑惑
如何把学习兴趣转化成持久的学习动力?也就是说如何通过爱好兴趣转变成学习的的动力,并将学习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2018 国培小学英语学科作业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信息技术给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英语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英语学习渠道,改变学生英语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要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并合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英语教学资源,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
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运用计算机、投影仪、幻灯片、录像等多媒体教学资源能给英语课堂教学带来巨大的变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
在传统的教学中,这些资料主要是通过书本、教科书等各种参考材料获得,来源有限,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
现在计算机的集成特征与网络化和存储技术相结合,为教学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以及各种教学软件,如光盘、录像带、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有利于教师开展各种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例如在课堂导入时,我们可以灵活运用以下几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导入方式:1.播放歌曲,情趣导入。
优美的音乐、欢快的节奏,既愉悦身心,又陶冶情操,还能激发学趣。
新教材为我们提供大量孩子们爱唱、乐唱的英文歌曲,有的歌曲还可以配上与歌词相对应的动作,一则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二则为本课的教学定下基调,做好铺垫。
2.利用幻灯片等电教手段导入。
如教学四年级上册Unit1 My classroom之PartA时,我们可以把classroom,light,door等几张幻灯片逐一呈现在屏幕上,同时配上录音,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就这些内容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交流学习,突出上课主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制作多媒体课件复习导入。
如在教学新课之前,教师先做好课件利用“头脑风暴”复习一下相关词汇、句型,让旧知在头脑中闪过一遍,承前启后,有利于拓展新内容的学习,达到温故而知新的良好效果。
另外,利用课件教学新单词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能收到预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国培计划”(2018)—大武口区培育性示范县小学语文

附件2:
“国培计划”(2018)—大武口区培育性示范县小学语文
拔尖教师第二次送教下乡第二阶段参训学员作业
1.11月15日前将第一阶段作业上传至师训宝(教学再设计、心得体会、个人小专题)
2.11月19日前上传师训宝第二阶段作业(500字心得体会;评课稿)
3.每周一次板书设计展示 微信群
4.名师著作学习笔记1500字 自备笔记本(现场检查)
5.朗读展示准备 微信群
5.收集小专题研究资料(教学设计、反思、案例) 自己保存
2018年教师国培计划语文作业3 破解突出问题我有招

破解突出问题我有招 作业题目:“破解突出问题我有招” 通过参加“破解突出问题我有招”主题研修活动,盘点在教学改革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梳理总结破解突出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形成一份“破解突出问题我有招”作业,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 1.可参考附件中提供的模版进行填写; 2.字数在300字以上; 3.作品必须为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附:“破解突出问题我有招”模板 破解突出问题我有招
破解的教学突出问题
我们学校实行了金太阳集团的理念,使用金太阳的导学案。导学案的分为预习导学-不看不讲;合作探究-不议不讲;导学测评-不练不讲的原则。当我把学案都发给学生先学的时候,问题接二连三的出现了。学生根本学不过来,也学不好。学习好的学生学完所有的学案,要很长时间;学困生老师在校课堂教都学不会,自学怎么能学明白。也有不少学生根据购买的教辅资料照抄答案。于是,学习好的学生累得受不了;学困生急着照抄学案忙得不可开交…… 所以,要想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一)学生完不成讲学案,即预习完不成自学内容,授课完不成课堂内容。怎么办?(二)课堂学习时间延长怎么办 ?(三)如何检验学生学习成果?
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方法 对此,我们对学生完不成学案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据不同情况给予综合解决。 1、部分学生没时间预习。 解决办法:利用早晚自习让学生自习时间自学,给他们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 2、有些讲学案设计的自学内容过多。 解决办法:精化讲学案设计课堂内容与自学内容。重打牢基础,突出重点。 3、有时教师批改不及时,导致学生不完成学案。 解决办法:在教师全批无法次次快速实现,抽批片面,督察不够的情况下,采取分组批改与同质互批的方式,很及时、很实用、很有效。 4、课堂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导致课堂任务完不成。 解决办法:课堂贯彻“精讲多练”,教师讲解不超过15分钟,学生训练不少于15分钟。 实施步骤 具体实施步骤: 1. 养成学生预习的习惯,并给予一定的时间 2. 预习教师给预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 3. 导学案在备课时再一次根据学情进行精选。 4. 课堂上学生都会的和讲了都不会的就不用讲,学生能够讨论得出的就讨论,能够学生讲清楚的老师就不讲。提高课堂的效率。 5.课后练习有选择性的做一做, 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的难易度不一样。 6.课后总结反思,需要注意的地方,写好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税率》
姓名: 刘云 工作单位:
六盘水市钟山区第一小学
学科年级: 六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教材第10页例3及做一做,该内容主要是根据
国家规定的税率标准,应用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计算应缴纳的税额,通过学习,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
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实际教学中适时渗透关于本节内容所涉及到的法律知识,提升学生
的法律意识。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明确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纳税”和“税率”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应纳数额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探索学习,体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纳税的相关知识,体会依法纳税的光荣和储蓄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认识到百分数在生
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适时渗透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纳税”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并能进行运用;
难点:
对相关法律知识进行了解,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让学生收集有关税率的相关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本节知识进行预习,准备好练习本。并试
着把做一做的题目解决了。这样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学习和相应的了解,在新知学习时就能更好的去
接收,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10页的主题图。我们的祖国正在蓬勃发展中,为了让祖国更强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建设。你知道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吗? 引出--税率,板书课题。 二、法制渗透 同学们都了解到,我们祖国建设许多的财力都来源于税收,那谁能说说什么叫纳税,为什么要纳税?这是有法律规定的。(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相关内容: 三、新知学习 1、理解税率的含义。 (1)、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教材第10页“税率”。 (2)、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纳税?什么1、观察、结合自己的了解思考并回答。(交税、税收、个人所得税......) 2、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对有关税率的法律知识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初步学会在学习活动中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1、小组内自学税率,完成后进行交流。 2、明确纳税、纳税额、税率的含义。 3、明确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4、小组合作独立解决例3。 5、集体交流明确:营业额×税率=营业税。 1、通过图片的
展示、师生之间的交
流,使学生明白依法
纳税的意义和重要
性。
2、法制教育的
渗透,引导学生学
法、知法、懂法、用
法。提高法律意识。
3、通过交流让
学生了解有关税率
的一些知识,并且对
学生进行了思想教
育,让学生从小知
法、懂法和守法,学
会履行义务和行使
权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五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
纳税的义务。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
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
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
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
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
代缴税款。
........................................
............................
是纳税额?什么是税率?
2、理解概念,解决问题
(1)、教学例题3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10页例3。
提醒学生运用以前学习的关于百分数应用题及
折扣问题和成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
题。(对学困小组进行指导)
(2)、多媒体出示正确结果:30×5%=1.5(万元)
小组成员代表汇报自学结
果。
四、巩固练习 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10页做一做; 2、读题,重点引导理解“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句话的意思。这里的3%是所有月工资的3%吗? 3、渗透法制教育 4、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集体反馈。明确:(总收入-个税免征部分)×税率=个人所得税。 多媒体出示结果:(5000-3500)×3%=45(元)。 1、自主完成做一做的题
目,小组之间可以采取合
作完成,并相互指导,对
出现的问题及时记录下
来,在老师讲解时进行解
决。
2、渗透的法制教育认真
理解并能在一定的问题时
进行运用。
1、在理解税率有关
知识的基础上解决
问题,可以让学生从
实际情境中对概念
进一步理解,又可以
让学生利用概念的
解读顺利的解决问
题,从而取得较好的
学习效果。
2、渗透《中华人
民共和国个人所得
税法》,提高学生的
法律意识。
五、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认真梳理相关知识点及教学中渗透的法律知识。 课后调查,让课
堂与家庭生活紧密
结合,让学生感受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一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
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
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
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
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
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
...............
2、回家后,问问爸爸妈妈每月收入是否需要交纳
个人所得税,了解我国对个人所得税的税收规
定。
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增强应用意识和学
法、懂法、守法的法
律意识。
六、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表
评分标准细则 分值(分) 得分(分)
小组合作人人动脑动手,整
体参与,自主学习。
10 10
面向全体,师生互动,注重
学生的差异。
10 10
学习兴趣盎然,思维活跃,
积极投入,讨论热烈。
10 9
知识面宽,有驾驭课堂的应
变能力。
10 9
板书合理,字迹美观。
10 10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
集中,学习积极性高。
10 10
教学过程完整,环节清晰,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5 14
学生对于老师所讲内容印象
深刻,能理解或掌握大部分
课堂教学内容。
15 15
语言准确,简练,生动,学
生能通俗易懂。
10 10
七、板书设计
税 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营业额×税率=营业税
30×5%=1.5(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总收入-个税免征部分)×税率=个人所得税
(5000-3500)×3%=45(元)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有在教学时要明
确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概念,理解概念的意义。本节课,出现的概念比较多,比如什么是纳税,什么是纳税额、
什么是税率等等。教学这些概念时,要让学生结合实际来说明自己的理解,这样记忆会更加的深刻。
2、灵活掌握计算公式,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应纳税额,各种收入与税率
之间的关系,如: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这些能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帮助,并把税率问题和百
分数问题联系在一起,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3、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
得税法》适当地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能对相关法律知识有
一个简单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学法、懂法、守法的法律意识。懂得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
究的法律常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