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中的牛顿定律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课例《牛顿第二定律》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物理教学课例《牛顿第二定律》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3.同体性:a=各量都是属于同一物体的,即研究 对象的统一性.
4.独立性:F 合产生的 a 是物体的合加速度,x 方向的合力产生 x 方向的加速度,y 方向的合力产生 y 方向的加速度.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式为 Fx=max,Fy =may.
(简要写出围绕所要研究的主题搜集的课堂教学 信息,并简要反思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背景下,课程教学 课例研究综 要怎么转变才能更好实现育人目标?) 述
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 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具有矢量性、瞬时性、同体性、独立性等几个特点,引 导学生总结:
1.矢量性.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外力 的方向永远相同,时刻相同,合外力的方向即为加速度 的方向.
2.瞬时性.加速度矢量与合外力矢量之间的正比 关系具有瞬时性,即某时刻的合外力对应着某时刻的加 速度,所以它适合解决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力和 运动关系的问题.同时还表明物体只要一受到合外力作 用,物体立即产生加速度;合外力消失,加速度也立即 消失.
发挥自己的最大体能,以获得最大的加速度,在最短的
时间内达到最大的运动速度.我们学习了本节内容后就
会知道,运动员是怎样获得最大加速度的.
(复习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上节课做实验的过程,引起学生的 回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再一次体会成功的喜悦, 并讨论上节课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问题:当物体所受的力和物体的质量都发生变化 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作用力、质量之间存在怎 样的关系呢? 推进新课 一、牛顿第二定律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带着以下几 个问题阅读课本 74~75 页的内容: 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怎样表述的? 2.它的比例式如何表示,式中各符号表示什么? 3.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其中力的单位“牛 顿”是怎样定义的? 学生用 3~5 分钟阅读结束后,让学生回答以上几 个问题: 明确: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 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2.比例式:a∝或者 F∝ma 或者写成等式 F=kma. 式中 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F 表示物体所受的力, m 表示物体的质量,k 是比例系数.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养成一种科学探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四教学方法直观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并结合多媒体手段,讲练结合的方法。

五教学用具木板(1块),试管(4根),玩具小车(1辆),条形磁铁(1块),铁块(1块),弹簧称(若干)通草小球(2个)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请同学回答上节课的内容。

回答的很好,让学生鼓掌。

[学生]鼓掌[教师]看看左右手,红了吗?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学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新课教学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师]刚才鼓掌说明了弹力作用是相互的,现有一块木板,四根试管,一辆玩具小车;两个通草小球;一块条形磁铁,一个铁块;同学们能不能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其他性质的力的作用也是相互的呢?[学生]能[学生做实验][学生]验证磁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放在投影仪下做)[学生总结]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验证电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放在投影仪下做)[学生总结]电场力是相互的[教师]怎么用这些仪器来说明摩擦力的作用也是相互的呢[学生]将4根试管并排放在桌面上,然后将木板放在试管上面,让小车在木板上运动起来(放在投影仪下做)[教师]仔细看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学生]思考,讨论后,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师]在上述的第一个实验中(1)磁铁对铁块有引力,此时的施力物体是磁铁,受力物体是铁块;(2)铁块对磁铁也有引力,此时的施力物体是铁块,受力物体是磁铁。

牛顿运动定律在高中物理中地位与作用

牛顿运动定律在高中物理中地位与作用

牛顿运动定律在高中物理中地位与作用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动力学的核心知识,是经典力学的基础,是天文学的研究基础,是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的推导支柱和研究能量问题的重要手段,是电磁学的研究方法的基石,是热学研究的基础,可以说只要是研究宏观低速,在惯性参考系中运动的一切物体,牛顿运动定律都有着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建立物理观念的重要的途径,同时引导学生建立科学思维,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高中物理动力学是理论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作用于物体的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动力学研究的对象的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宏观物体,高中物理学的动力学分支是大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基础,也是许多工程学科的研究基础。

作为选拔人才功能的高考,在物理学科的考查中更是对牛顿运动定律加大考查力度,是每一年高考物理的必考的重点知识,指导学生学好牛顿运动定律不仅可以为学生高考服务,更是对学生将来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在运动学中我们学习了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但是没有讨论物体为什么会做这种或那种运动,要揭示物体运动原因,就要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在物理学中,只研究物体怎样运动而不涉及运动与力的关系的理论,称为运动学;研究运动与力的理论,称做动力学。

运动学是研究动力学的基础,但只有懂得了动力学的知识,才能根据物体所受的力确定物体的位置、速度变化是规律,才能够创造条件来控制物体的运动。

例如运动学只是使我们能够描述天体是怎样运动的,动力学则使我们能够把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送上太空,使人类登上月球,甚至奔向火星。

动力学的奠基者是英国科学家牛顿,他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后人把它们总称为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确定了力与运动是关系,它们是整个动力学的核心。

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是一个延绵了两千年的问题。

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例如马拉车,车才会持续地运动,马停止拉车,车就停止运动,他的观点与人们的生活经验相符合,以至于在此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人们把他的观点奉为经典,没有人怀疑。

牛顿第一定律是什么?

牛顿第一定律是什么?

牛顿第一定律是什么?来看看你对牛顿第一定律有多少误解。

很多书上都说: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力学的基石。

不过那些书的编者对待这块基石的实际态度却很差,根本没把这块基石放在眼里。

他们介绍牛顿第一定律更像是走个过场,并没有诠释清楚其中的内涵。

常见的表述是: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但是,这种表述很不严谨,有很多细节都没交待清楚。

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我已经知道牛顿第一定律说了些什么”的错觉。

物理学是一门严谨的学问,要用严谨的语言去书写。

不得不使用自然语言(汉语、英语、德语、……)去书写时,更要注意其表述的严谨。

(笔者确实有意将上面这种常见的表述作为“反面教材”。

)一定要清楚,牛顿第一定律完全称得上是博大精深。

笔者先给出一个自认为足够严谨的表述:这两者互为充分必要条件:1.质点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

2.质点相对于惯性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种表述可谓是字字珠玑,下面将其中的内涵细细道来:(主要是介绍这种表述中出现的各种概念的定义,以及理解这些概念所需的一些额外的知识。

)什么是“质点”?很多人介绍牛顿第一定律时,喜欢使用“物体”一词。

从这里开始就已经不严谨了,因为牛顿力学研究的仅仅只是质点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以及万有引力定律都是针对质点提出的定律!(牛顿力学其实是质点力学。

)而质点是对现实物体的抽象,并且有些物体是不能被抽象成质点的,使用“物体”一词盲目地扩大了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范围。

质点本身很简单,就是:具有质量的点。

在这里先说清楚,为什么要把现实物体抽象成一个质点?其实这是为了描述现实物体的平动。

运动可以被简单分为:平动、转动、振动。

牛顿运动定律仅仅着眼于平动。

可以借助平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来理解平动和转动。

只不过平动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发生,转动的转轴可以朝向三维空间的任意方向。

可以认为现实物体是由大量质点组成的,当现实物体平动时,组成它的每个质点的运动轨迹都相同。

浅析牛顿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浅析牛顿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浅析牛顿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牛顿定律是由英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约翰·牛顿于17世纪研究得出的力学定律,他将经典力学中所有的知识揉之成一论,三大定律即为之。

他的定律被誉为自然界的普遍性规律,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运用:
(1)宇宙空间飞行:人们在设计宇宙飞船时,需要对物体的移动情况
进行计算,而它们的运动过程就是根据牛顿定律而开展的,从而保证
飞船能够正确的完成任务。

(2)水利工程:用牛顿定律能够算出水体在引水渠、水库等的流速、
流量及运动方式,从而构建水利科技,解决人们的给水问题。

(3)生产机械:对于精密机械来说,要求其运动轨迹必须准确,牛顿
定律可以求出力与运动过程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机械节点的运动提供
了参考依据。

新课程理念在物理教学中的体会———以“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为例

新课程理念在物理教学中的体会———以“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为例

探索篇•课改论坛新课程理念在物理教学中的体会———以“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为例李达宇(海南省热带海洋学院附属中学)高中物理必修1“牛顿第一定律”是学生在已学习基本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知识以及初步认识牛一定律基础上来加深运动和力的关系。

上课前,组里进行了积极的讨论。

有的同行提出引入时直接引例运动和力的关系是什么?教学中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什么并对此进行分析,强调对惯性知识的讲解和讨论等等。

也有的老师指出,必须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自然科学更高层次的要求。

参考新课标,对本节课自己的理解是强调和突出科学思维过程,强调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思考,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潜移默化提高科学素养和敢于质疑创新的精神。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个人的一些观点,供同行参考:一、教学引入贴近生活,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又能调动物理学习兴趣是关键查阅很多相关资料发现王运淼老师的引入最生动。

想象全体学生坐在大巴车上,汽车匀速运动,突然刹车出现的情况,让学生一起模仿此时的动作。

这个动作简单实用,也没有人会感到陌生,能通过亲近地体验和感受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思考。

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惯性,由于学生已经具有部分粗浅的惯性知识,此时提出运动和力的关系不仅水到渠成,而且能唤醒初中所学的知识,承上启下,从而打开思考的空间。

二、重视科学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科学观点发现经历的艰辛过程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和力的关系是简单朴素的运动观,只有有了问题,才有后面不同的科学观点。

虽然在现代人看来,观点是简单明了的错误,但是至少它在看到物体运动时想到了力,把运动和力联系在了一起。

没有问题的提出哪来的科学真理。

此处不仅不能删减,而且要让学生自己阅读亚里士多德在当时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培养人文科学素养。

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科学真理的得出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比如:两千多年来也有很多科学家提出质疑,可是他们没有找到打破问题真正的突破口,伽利略找到了,是阻力!这是多么好的感悟,如果按照死板的模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播,不注重过程与方法,是无法培养创新人才的,也足以说明科学经历的艰辛曲折过程。

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的详解

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的详解

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的详解牛顿定律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点内容,下面店铺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牛顿第一定律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的介绍牛顿第一定律有两种表达方式,分别如下:(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

(2)当一个质点距离其他质点足够远时,这个质点就作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

第一种表达方式较普遍,第二种表达方式在爱因斯坦和吴大猷的著作中曾经被提到,两种表达方式等价。

由于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注: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对所有的参考系都适用。

在高中物理研究范围内,大部分情况下牛顿定律都使用。

能使牛顿第一定律,这样的参考系被称为惯性参考系,简称惯性系。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两个问题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两个问题:(1)它明确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物体的运动并不是需要力来维持,只有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即产生加速度时,才需要力的作用。

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得出力的定性英文名称:Newton&定义: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它使受力物体改变运动状态。

(2)它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物体之所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是在不受力的条件下,由物体本身的特性来决定的。

物体所固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物体不受力时所作的匀速直线运动也叫惯性运动。

牛顿在第一定律中没有说明静止或运动状态是相对于什么参照系说的,然而,按牛顿的本意,这里所指的运动是在绝对时间过程中的相对于绝对空间的某一绝对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成立于这样的参照系。

通常把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参照系成为惯性参照系,因此这一定律在实际上定义了惯性参照系这一重要概念。

牛顿第一定律是作为牛顿力学体系一条规律,它具有特殊意义,是三大定律中不可缺少的独立定律。

3.3 牛顿第三定律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

3.3 牛顿第三定律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

3.3牛顿第三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知道两个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也是相对的;2. 能正确表述牛顿第三定律,并能运用牛顿第三定律定性分析、说明相关具体实例。

(二)过程与方法1. 经历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观察、体会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间的大小、方向等关系;2. 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探究等过程,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简单问题,能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重体现物理学科的本质,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1、知道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2、会正确进行受力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人跟小孩掰手腕,他们施加给对方的力,大小相等吗?二、讲授新课: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教师提问】力是什么?俗话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

两只手才能拍响,下面请大家拍巴掌,体会一下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不是相互的?【学生活动】拍巴掌后会疼,巴掌都变红了。

说明两手都受到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师补充】生活中有太多事例可以证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有哪些事例呢?【学生回答】用手拉弹簧,弹簧受到手的拉力,同时手也受到弹簧的拉力;用手推桌子,也会感受到桌子在推大家;划船时人和船的相互作用。

【教师总结】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2、牛顿第三定律【教师提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实验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要同时测量这两个力,你认为应该如何测量?我们可以通过图3.3-3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牛顿的故事100字左右

牛顿的故事100字左右

牛顿的故事100字左右
1.牛顿与苹果
牛顿坐在树荫下专注地读书,突然,一颗苹果从树梢坠下,砸在了他的头顶。

面对这意外的打扰,他并未动怒,反而陷入了沉思,脑海中闪现出灵感的火花。

最终,这颗苹果启发了他提出万有引力定律,为现代物理学打下了重要基础。

2.牛顿的忘性
牛顿是一位非常专注的科学家,常常沉浸在研究中忘记周围的一切。

有一次,他边煮鸡蛋边思考科学问题,结果回过神来时,发现锅里煮的竟然是自己的怀表。

这个故事不仅令人捧腹,更凸显了牛顿对科学的痴迷与献身精神。

3.牛顿与哈雷
天文学家哈雷拜访牛顿,请教关于行星运动的问题。

牛顿指着桌子的一个角说:“这个角的动量无限大。

”哈雷不解其意,牛顿解释道:“因为没人能让它动起来。

”这个故事既展现了牛顿的幽默感,也揭示了他对科学的深刻理解。

4.牛顿与信仰
有人曾问牛顿是否相信上帝,他回答:“我只是一个在海滩上玩耍的孩子,偶尔找到一块较光滑的卵石或一个较漂亮的贝壳,而浩瀚的真理海洋仍在我面前未被发现。

”这个故事表明,虽然牛顿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但他对未知的世界仍保持着敬畏和谦逊的态度。

5.牛顿定律
当牛顿提出三大运动定律时,有人质疑这些定律的实用性。

牛顿回应道:“我只是为你们找到了描述世界的方式,至于用它做什么,那是你们的事。

”这句话不仅展现了牛顿对科学探索的纯粹热爱,也启示我们科学知识需要后人的不断发掘和创新。

牛顿三定律与为人处世

牛顿三定律与为人处世

牛顿三定律与为人处世牛顿三定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这三定律描述了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被誉为科学的基石之一。

这些规律并不仅仅适用于物理世界,它们同样可以被运用于为人处世的原则。

牛顿的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

它表明了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这一定律在为人处世中,可以被理解为尊重他人的独立性和个人选择。

与物体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和动力,而我们作为他人应该尊重并为他们的选择和决定提供空间和支持。

不要试图强迫或者干涉他人的生活,应该尊重他们的惯性和自主性。

在人际关系中,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意愿和选择,是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条件之一。

牛顿的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简单地说,它表明了物体的加速度与其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在为人处世中,这一定律可以被理解为努力和付出与获得成正比。

或者说,只有付出足够的努力和资源,才会取得相应的成果和回报。

这也意味着我们应该珍惜和利用自己的资源,包括时间、精力和金钱,来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也需要尊重他人的努力和付出,不应随意侵占或破坏他人的劳动成果和资源。

牛顿的第三定律描述了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

它表明了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相等且方向相反的。

在人际关系中,这一定律同样适用。

互相之间的善意和尊重,是维系关系的基础。

如果我们能以同样的善意和尊重对待他人,建立起积极的互动和关系,那么我们也会得到同样的回应。

这一定律也提醒我们,在和他人互动时,需要考虑到我们的言行和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如果我们愿意给予爱与尊重,同样也会得到他人的爱与尊重。

牛顿的三定律在为人处世中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

它们教导我们尊重他人的选择和独立性,努力和付出与获得成正比,以及善意和尊重是和谐关系的关键。

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还可以指导我们在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时,如何更加理性和有效地思考和行动。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优秀6篇)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优秀6篇)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优秀6篇)《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及教学反思篇一一、说教材:小车、弹簧片、细线;三合板、遥控玩具汽车、玻璃棒;通草球、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磁铁、弹簧秤等二、说教法学问与技能: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实含义会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过程与方法:察看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现象2、试验探究力的相互作用规律3、激励同学勇于探究,促使同学养成科学思维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察看,试验,探究,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体会物理定律的简捷,精准,严密3、渗透物理学史4、引申,注重人际交往三、教学重点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及应用四、教学难点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分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人在划船时用桨推河岸,发生了什么现象呢?船离开了岸。

这个问题在中学已经讨论过,当时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这个物体同样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我们把这个过程中显现的两个力分别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下面进一步来讨论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设计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们通过几个试验来讨论今日的内容。

通过试验大家要总结出作用力跟反作用力的特点及其关系。

在试验中大家要注意察看现象,分析现象所说明的问题。

试验1、在桌面上放两辆相同的小车,两车用细线套在一起,两车间夹一弹簧片。

当用火烧断线后,两车被弹开,所走的距离相等。

试验2、在桌面上并排放上一些圆杆,可用静电中的玻璃棒。

在棒上铺一块三合板,板上放一辆遥控电动玩具小车。

用遥控器掌控小车向前运动时,板向后运动;当车向后运动时板向前运动。

试验3、用细线拴两个通草球,当两个通草球带同种电荷时,相互推斥而阔别;当带异种电荷时,相互吸引而靠近。

试验4、在两辆小车上各固定一根条形磁铁,当磁铁的同名磁极靠近时,放手小车两车被推开;当异名磁极接近时,两辆小车被吸拢。

牛顿三大定律在生活中的例子

牛顿三大定律在生活中的例子

牛顿三大定律在生活中的例子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程度非常高,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日常生活中能够体现出来牛顿第一定律有利的案例,比如: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跳远成绩往往越好;子弹离开枪口后,仍然能够继续向前飞行;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也可以将盆里边的水泼出去。

牛顿第二定律,主要是研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什么叫加速度呢,就是速度依某一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即物体运动时,每秒中的速度增加率。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案例,比如,越重的车,配备的发动机马力越大;想达到相同的起步速度,物体越重,则所需拉力越大。

牛顿第三定律,主要是研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关系,二者之间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

生活中也有很多常见的案例体现了牛顿第三定律,比如:桨向后划水,水向前推桨;喷气式飞机向后喷出高温高压的气体,空气向前推动飞机;打别人一拳,自己的拳头也会觉得疼。

牛顿第三定律的哲学意义

牛顿第三定律的哲学意义

牛顿第三定律的哲学意义牛顿第三定律的哲学意义牛顿第三定律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17世纪所提出,文中宣称:"任何物体受一定物理作用而受到一定的力,它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相等且相对反向。

"这个定律可以被应用到物理学、数学、工程学和生物工程学等诸多领域,因此,这两句中蕴含的哲学意义也是极其重要的。

一方面,牛顿第三定律是一个哲学励志类的定律,它体现了因果性。

它指出:“人处于某种状态时,要付出努力付出努力以得到对应的效果,并不是一件极容易的事情。

”高校和高等教育应当以此为指引,让学生们坚定信念,努力尝试,积极探索,既科学性又有哲学性的教育方式才能带来奇效。

另一方面,牛顿第三定律也是一个自然与社会结合的定律。

牛顿在定律中提出,社会中所涉及的运动和动能也会受到自然法则的影响。

事实上,一切都遵循着自然规律,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人们都受到自然规律的影响,而这些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成功。

因此,在高校和高等教育中,尊重自然规律也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基础,使社会受到良性的影响。

在总结牛顿第三定律哲学意义时,不可忽视其“相等”和“反向”的特点。

这个定律提出,受到某种作用的物体会有相等和相反的反作用,这也体现了宇宙规律的公正性和可控性,世间万物互相有联系,互相影响,从这个角度说,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任何行动都会有后果,无论是人生还是学习,都应当带着对职责的认识,认真分析和勇敢面对,做出正确的选择。

总之,牛顿第三定律体现了一种朴素而豁达的哲学感悟,它的宗旨是让我们珍惜时间,考虑清楚,做出艰难抉择,为实现未来理想而努力。

因此,高校和高等教育应当以这句定律为指导,劝诱学生扎根于理想,执着不懈,诚实勇敢,在努力与拼搏中获得成功。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核心素养目标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核心素养目标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核心素养目标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定律之一,被称为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与发现过程。

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是: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要么保持静止,要么以匀速直线运动。

这一定律是牛顿通过实验观察到物体的运动规律而得出的结论。

学生需要了解牛顿是如何发现这一定律的,如何从观察事物运动的现象中总结出这条定律。

二、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要点。

牛顿第一定律的要点包括: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有外力作用,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改变运动状态,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可以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学生需要理解这些要点,并能够运用这些要点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何才能保持飞行中的飞机匀速直线飞行等。

三、具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和推理、解释现象的能力。

学生需要利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现象,如:为什么坐在公交车后面的人会向前倾斜?为什么拖拉机发动机在拧开油门前会颤动?这些问题需要学生能够观察相关的现象,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和推理,并最终解释现象。

四、掌握和运用相关的物理概念和表达方式。

学生需要掌握一些与牛顿第一定律相关的物理概念,如力、质量、速度、加速度等,并能够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解释这些概念。

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与牛顿第一定律相关的公式,如物体的加速度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净力之间的关系。

五、发展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和推理等一系列科学探究的活动,培养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学生还需要学会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六、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

学生需要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对科学的发现和实践保持敬畏之心。

学生需要明白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学会将科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

以上就是牛顿第一定律核心素养目标的一些主要内容。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目标,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和发现过程,掌握和运用相关的物理概念和公式,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并发展正确的科学态度。

亚里士多德牛顿第一定律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牛顿第一定律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牛顿第一定律的观点1. 引言:一个永恒的话题咱们今天聊聊两个“老大哥”——亚里士多德和牛顿。

你可能会想,这俩家伙跟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其实,他们的理论不仅在课堂上有用,放到生活中,真的是“老少皆宜”。

他们俩的第一定律,尽管过了好些年,但依然让人感受到那种古老智慧的闪光点。

准备好了吗?咱们这就开始一段轻松幽默的科学之旅!2. 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古代的智慧2.1. “安稳”的定义亚里士多德,这个古希腊的哲学家,真的是一个“思考达人”。

他对物体的运动有自己的见解。

简单来说,他认为,一个物体要么保持静止,要么匀速直线运动,前提是外力不变。

你可以把他的理论理解为“要么不动,要么稳步前进”。

这就像你在沙发上窝着,啥也不干,安安静静的,就好比亚里士多德说的“静止状态”。

可是,一旦你起身去厨房拿点心吃,这个动作就相当于给了你一个小小的“推动力”,让你暂时离开了沙发,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

2.2. 生活中的应用如果你在沙发上打了个小小的瞌睡,醒来发现电视还在播放你的剧集,哇,这不就是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完美体现吗?电视还是在播放,这说明外界没有打破这个“安稳”的状态,电视保持着原来的运动状态——就是播放剧集。

如果你手边的零食掉了,这就是一个小小的“扰动”,打破了平静状态。

说白了,就是生活中的“偶然因素”让物体状态发生变化。

3. 牛顿的第一定律:新时代的启迪3.1. “惯性”的妙处转到牛顿,他可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

牛顿的第一定律,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惯性定律”,说得很简单: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一个物体要么保持静止,要么以恒定速度直线运动。

要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懒洋洋”的物体不会主动改变自己的状态,除非外界来点什么“捣乱”。

比如你推了一下你的书桌,它才会挪动。

要是你不推,它还是在那里,像个“闲散”大爷。

3.2. 生活中的例子想象一下你在车里,当车突然加速时,你会感觉自己被往后推,就好像车不让你安稳一样,这就是惯性在“作怪”。

牛顿第一定律的现象

牛顿第一定律的现象

牛顿第一定律的现象牛顿第一定律,又被称为“惯性定律”,是英国物理学家及数学家约翰牛顿所确立的一条基本物理定律。

该定律指出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物体对外力的反作用等量且相反方向。

从这条定律中可以得出,物体保持“平衡状态”都不会受到外力的影响,也就是说,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自己会沿着自己原来的方向保持一定的运动状态,就像滚雪球一样,当它得到一个力的推动后,也会沿着原来的方向前进,直到有外力再次作用,改变它的运动方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牛顿第一定律的现象。

例如,当一个球从某几米高的地方落下时,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一路下来的运动方向都是相同的,没有受到外力的影响,它坚持原来的方向,直到碰到地面,受到反作用力,使它停止下落,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此外,当飞机离开跑道执行飞行任务时,我们也能看到牛顿第一定律的现象。

当飞机离开跑道后,由于外力的作用,他的“惯性”使它沿相同的方向向前,直到有新的外力作用,改变它的运动方向。

此外,当我们扔出一个硬币时,就可以看到牛顿第一定律的现象。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利用外力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比如,当我们扔出一个硬币时,物体由于受到外力,就沿着轨迹离开手中,直到接触地面,受到反作用力,停止抛出,这也是牛顿第一定律的现象。

此外,在坐摩天轮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牛顿第一定律的现象。

当摩天轮开始旋转时,我们会觉得特别重,但是慢慢地就会沉浸在重力环境中,随着摩天轮一笔一划的旋转,我们能够感受到物体沿着一定的方向前进,直到受到外力时,方向才会改变,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的现象。

总结下来,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是:“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总是沿着原来的速度和方向继续前进;一旦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会改变速度和方向。

”牛顿第一定律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体会来加深对其的理解。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4.3牛顿第二定律吴忠中学高一物理组陈冠军整理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2. 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4.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上节课实验结论的总结,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体会大师的做法与勇气.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2.认识到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3.通过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能深切感受到科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特点.教学难点1.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2.理解k=1时,F=ma.教学器材木板,小车,钩码,小桶,打点计时器,纸带,牛顿第二定律演示仪学情分析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学生对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已经有了定性的分析,那么对于物体受到力或所受合力不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又如何变化,是本节课的基石,所以上这节课,要求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必须掌握,还要求学生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和正交分解必须掌握。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探究,实验演示,推导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问题1: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速度变化的原因——力是改变加速度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实际上是物体速度发生了改变,改变的原因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除了跟力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问题2:我们都知道,影响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两个因素是:力和质量,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实质上是产生了加速度,那么加速度、力和质量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研究加速度、力和质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讲授新课一、定性的说明:(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归纳总结)1、 m 相同时,F 越大,则加速度a 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态度中的“牛顿定律”【引言】: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态度改变的基本结构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来,他提出利用劝说改变态度有三类因素。

第一类依赖于说话人的个人特性,第二类使听众进入一定思想境界,第三类是由说话语言本身所表达的证据,即演说者、信息和听众。

社会心理学家(如C.Hovland)通过系统的研究指出态度改变的研究即研究“谁对谁说了什么,效果怎样。

”麦圭尔①又将此理论扩展到听众对信息的理解和服从。

通过之前心理学家所做的实验,已基本总结出沟通者、信息和听众三个因素的不同水平分别怎样影响态度的改变。

本篇文章将通过一些事例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在实际中的应用。

【关键字】:态度沟通者沟通信息沟通对象【正文】如果从态度的角度来分析人的日常生活,那么人的一天中无时无刻不充满着说服与被说服,或者未被说服。

学生上课时,老师所讲述的和书本中呈现的内容无非产生两种效果,一种使学生认可,即被说服,另一种使学生疑惑或者抵触,即未被说服;我们去商店买东西,售货员的推销也无非产生两种结果,我们认可了商品,付账提货,即为被说服,姑且不论是被售货员说服抑或被商品本身说服,或者我们对它心存怀疑甚至否定,不愿意付款,即没有被说服。

类似的例子在生活中俯拾皆是。

可以说,人的每一项活动都由一定程度的态度改变的因素构成,正如引言中牛顿定律中阐述的那样,若物体不受任何外力,则运动状态不会发生变化,同样,如果一个人没有受到外部或者身体内部的刺激,那么一个人的状态也不会发生变化,我把它命名为“态度的牛顿定律”。

态度分为三个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其中最根本的为情感成分,于是态度的改变首先要归因于情感的改变。

我们常常看到啼哭不已的小孩子在看到糖果后破涕为笑,那是由于糖果带给他们的愉快战胜了之前的不愉快,于是他们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我们也常常听说乐极生悲,那是悲伤后来居上,使主体的态度急转直下。

按照心理学实验中S(stimulus)-O(organism)-R(reaction)的研究范式,我们在这里也将态度的变化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刺激、主体(沟通对象)及主体反应,表现为被说服或者未被说服。

在刺激因素中,主要包括沟通者和沟通信息。

读者在此可以设想一下什么样的人对你进行劝说会更容易使你被打动,大多数人一定会说,一向诚实的人,因为值得信任;知识渊博的人,因为他说的通常都是正确的。

总结下来有这两点:沟通者的可信性及他是否是相关方面的专长或权威。

我们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开始大人们会去救他是因为他在大人们眼中还是一个天真诚实的小孩,然而到第三次他的信任度几乎降为0,危难之中也没有人愿意去救他。

当然除了这个故事本身的主人公,给我们讲故事的人通常是父母和老师,在我们看来也都是可信的甚至是有权威的人,于是这个故事得以在我们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记。

阿伦森②(E.Aronson)等家都认为它很糟糕。

但是一组被试被告知它出自著名诗人艾略特时,他们的评价迅速升高,而另一组被试被告知此诗由一位普通女学生所作,他们的评价改变并不大。

说明专长或权威对态度有强烈的影响,这就是请权威人物做报告或专家作证的原因。

除了沟通者本身的人格和身份特质,他们在不同沟通场合中表现出的动机和意图也是影响沟通效果的关键因素。

如果沟通者希望对方采用的观点违背了他们本身的利益,就会提高信赖程度。

一次我去医院看病,需要打针,从小便惯用青霉素的我到社区医院后竟然被告知现在医院里不允许打青霉素而要用另一种药物,我从心里对新药物产生了抵触。

然而医生说:“我们也愿意打青霉素啊,配药简单,成本又低,大多数患者也比较倾向,我们也放心。

可是上面有规定现在不能用青霉素,我们也很无奈。

”这样一说,我的抵触情绪消减了不少。

以上内容从沟通者的角度简单介绍了如何影响态度改变,然而被沟通者用来做说服的材料也是至关重要的。

从沟通信息本身来讲,如果一则信息是通俗易懂,逻辑清晰,甚至其论证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的,则会有较强的说服力。

我是浙江大学求是文化宣讲队的一名队员,有事需要为外宾讲解学校的科技馆。

当我最初准备科技馆的资料时,发现有一些科技发明的原理非常晦涩难懂,于是在讲解中我从来不说那些我没有理解的内容,因为自己没有被说服。

又一次我去听一个UCLA交流项目的宣讲沙龙,由三名参加过此项交流的学长来介绍。

在讲解中,他们并没有讲明UCLA的大学情况,地理位置,周围环境等等基本问题,而直奔主题开始讲交流详情。

这让我对宣讲的效果产生了质疑,如果听众还没有对一个学校产生基本的概念,又如何被他们各式各样的奇遇所打动。

而在后面的介绍中,脱离背景知识的材料以及缺乏严密逻辑的内容安排,也并没有让我对UCLA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霍夫兰③等人在“耶鲁沟通和态度改变研究计划”中,研究了单方面和正反两方面沟通效果的问题。

被试选取二战中攻克德国的214名美国士兵,材料主题为“战争不会很快和轻易地结束”。

一组被试所接触的材料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述,另一组被试的材料则单方面说明战争很难结束,第三组作为控制组。

结果表明,接触正反论证材料的被试更加坚信战争不会轻易结束。

除了沟通信息本身的特点,信息对沟通对象情感产生的影响也很重要。

一些信息能够引起听者的“同情”、“爱”等“积极情绪”,另一些则可以引起“恐惧”、“担忧”等“消极情感”,二者都可以使沟通对象被打动。

我小的时候很喜欢趴着睡觉,妈妈认为这是很不好的习惯,于是对我说“趴着睡觉肚子里会长虫子”,从此我再也没有采用过这种姿势。

除了我本身对科学知识的缺乏这条因素,主要原因还是妈妈的话让我产生了恐惧。

在刺激因素中,也包括主体本身的一些情况,而这些情况不受主体的情感所控制,比如饥饿,内急或者有急事。

许多老师喜欢在考试过后要求学生把考卷拿给家长看并且要家长签字,以确保家长即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担心父母因为自己的成绩不理想拒绝签字,便采取这样的策略:在早晨家长去上班之前,拦着父母在考卷上签字。

这个时候家长因为急着去上班,即使对孩子的成绩有不满,也只得签字了事。

在这个情况中,沟通者(孩子)和材料(糟糕的考卷)都不足以说服家长签字,但是家长自己的情况使得他们不得不被“说服”。

上面说到主体的一些不受情感所控制的因素,我把它们归为“刺激”,然而在沟通与说服中,主体本身的态度也很重要。

当我们要试图说服某人的时候,必然会先考虑对方本身的态度,如果我们在中午向室友提议一起去吃饭,一定比半夜提议去散步要容易得多,因为前者与室友本身的意愿更为相近。

然而这样的提议是生活中比较常遇见的,只是场合是否合适的问题,在另一些情况中,沟通者所持观点相对听者的比较极端,不易接受,这对沟通者和沟通对象都是一个挑战。

我是一个比较舍不得花钱的人,然而一次随团旅行中,在购物点得知作为顾客有定额的消费量,否则得不到应得的服务,而购物点的商品其实不值得顾客如此这般的购买。

一来强迫购物与对钱吝啬在我这里产生了明显冲突,而来旅行团和景点的作风破坏了旅行的美好,这个时候我觉得被他们“说服”去购物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其实主体最终的反应从情感角度讲也有各自的差别,根据凯尔曼(H.C.Kelman)的理论,态度形成和改变包括三个社会过程,即顺从、认同和内化。

一些“被说服”只是权宜之计,并非主体发自内心的认可,但是我这里只考虑主体最终的做法。

下面通过一件事例综合上文提到的各种因素。

在淘宝网或者其他网站购物是现代都市人再熟悉不过的经历了,然而你是否想过在缤纷多彩的网页中究竟是哪些因素使你做出了“拍宝贝”的决定。

首先你决定去访问一家店铺,是被它里面的某件商品吸引了,说明这件商品与你的偏好很吻合,就是说与你原先的态度很相近。

从这一点开始,网页上的一切信息都会对你构成“刺激”。

首先的网页的设计,这比装潢一家真实的店铺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和更低的成本,于是美观温馨的网页页面本身可能就是你流连的一大因素。

接下来是这件商品的照片,通过模特的展示和图片处理软件的加工,这件衣服显得非常完美,除此之外,在“宝贝描述”中还包括了这件衣服的尺寸,面料等信息,其后还有衣服不同尺寸的具体尺码,包括衣长、袖长、腰围等指标。

这些“沟通信息”的呈现直观且全面,足以使买主信服。

接下来就要看沟通者的本领。

在淘宝网上有一个“在线咨询”,即买主可以通过类似QQ的对话框与卖家对话。

对话框会显示卖家的个性签名和买卖宣言,那些诚恳的,甚至“最低折扣”的违背自己利益的签名无疑会俘获买主的心。

曾经遇到一位卖家,她的头像是自己和孩子的照片,当时即佩服这位卖家的心计。

这种体现家庭温馨的卖家信息当然会加分,因为在人们的意识中,家庭生活幸福、顾家的人通常是可信的。

沟通者除了卖家外,还有之前光顾过得其他顾客,由“类似性”原理,买主通常非常在意其他顾客的评价,而其他顾客的正面评价无疑又会抬高商品在顾客心中的形象。

最后,如果你是一位不那么挑剔的,宽容的人,在诸多有利因素的刺激下,一定会“拍”下宝贝。

在此之后,如果卖家的发货速度很快,服务周到,你一定会成为这家网上店铺的“回头客”。

在不知不觉中,对这家店铺亲近信任的态度便形成,而按照“态度的牛顿定律”,如果没有另外的信息贬低这家店,你对它的好感会随着交易次数的增多而延续下去。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态度的改变是一种科学的方式,因为它基于前人大量的研究和理论验证。

了解了影响态度改变的诸多因素,我们在生活中也能够对许多说服与被说服的情况做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断,也能够运用这些技巧产生我们想要的效果。

①麦圭尔.威廉J (McGuire,WilliamJ.1925~)美国心理学家。

毕业于福德姆大学,1950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②艾略特·阿伦森(Elliot Aronson 1932.01.09),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兴趣是社会影响和态度改变、认知失调、人际吸引等。

③霍夫兰.卡尔I(Hovland, Carl I. 1912--1961)美国心理学家。

因其研究态度心理学和交际心理学而著名。

【参考文献】郑全全社会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7(20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