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工艺学 3锻压-1
锻压工艺讲解课件
控制锻造工艺参数,如变形程度、锻造速度等, 保证产品质量。
冷却
冷却目的
将锻件快速冷却至室温,提高其 硬度和强度。
冷却方式
采用适当的冷却方式,如空冷、水 冷等,根据材料和产品要求选择。
冷却工艺参数
控制冷却工艺参数,如冷却速度、 时间等,确保锻件组织和性能符合 要求。
热处理
热处理目的
01
3
模锻锤的模具设计和制造较为复杂,且对原材料 的质量要求较高。
液压机
液压机是一种以液体压力为动力 源的锻压设备,通过液压系统将 油泵产生的压力传递到工作缸, 实现对金属坯料的加压和变形。
液压机具有较大的压力和较小的 冲击力,适用于精密、复杂和大
型锻件的加工。
液压机的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 本和维护成本较高。
核电、火电等领域的压 力容器和管道。
刀具、模具等精密零件 的制造。
锻压工艺的优缺点
优点 可制造出形状复杂、精度高的零件。
可提高金属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锻压工艺的优缺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可实现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锻压工艺的优缺点
缺点 生产周期较长,不适合小批量生产。
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 对设备和工艺要求较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06
锻压工艺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锻压工艺发展趋势
高效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锻压工艺正朝着高效化方向发 展。通过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设备性能和优化生 产管理,实现更快速、高效的生产,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
绿色化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锻压工艺正朝着绿色化方 向发展。通过采用环保材料、优化工艺流程、降 低能耗和减少废弃物排放等措施,实现锻压生产 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锻压篇金属工艺学
1)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
①避免锥体和斜面结构,用圆柱面和平面代替. 见教材P123图3-33 ②锻件上的相贯线应为平面相交曲线. 见教材P123图3-34 ③外形应尽量简化,避免凸台、凹槽、加强筋、耳. 见教材P124图3-35 ④复杂件应采用锻—焊联合结构. 见教材P124图3-36
4.锤上模锻:
1)模锻锤:
设备为蒸汽—空气模锻锤. 见教材P112图3-12 设备运动精度高,合模准确,吨位1~16T, 可锻制150㎏以下的锻件.
2)锻模:
见教材P112图3-13
3)锻模模膛分类: 锻模模膛分为制坯模膛和模锻模膛
两大类: ①制坯模膛: 使坯料形状基本接近模锻件形状、使金属能合理分布 并很好地充满模锻模膛前,制坯所需要的模膛. 分为: 拔长模膛、滚压模膛、弯曲模膛、切断模膛、镦粗台、 击扁台. 见教材P113图3-15、图3-16、图3-17. ②模锻模膛: ⅰ)预锻模膛: 使坯料变形到接近到锻件的形状和尺寸. ⅱ)终锻模膛: 使坯料最后变形到锻件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根据模锻件复杂程度不同,所需模膛数量不等,有单 膛锻模和多膛锻模. 见教材P114图3-18即为多膛锻模.
b
a
c d
a
c d
b 分模面选择比较 a-a面锻件无法取出;b-b面金属不易充满模膛, 且不利于锻模制造和敷料较多(因孔不能锻出),浪 费金属,增加加工工时;c-c面易发生错模现象;d-d 面最合理。 返回
2.绘制模锻件图: 1)确定合理的分模面. 见教材P120图3-26 讲清确定分模面的5 条原则. 2)确定余块、加工余量和锻造公差. 均较自由锻时小,可查手册. 3)确定模锻斜度: 见教材P120图3-27. 外壁斜度(5~7°)﹤内壁斜度(7~12°) 4)确定圆角半径: 见教材P120图3-28 作用:便于金属流动和充满模膛,减少模具磨損,提高模具 寿命. 外圆角半径r = 1.5~4㎜. 内圆角半径R = (3~4)r 5)确定冲孔连皮:见教材P112图3-14中3所示. 孔锻出条件: d≧30. 孔深h﹤2d 连皮厚度可查锻工手 册. 6)确定飞边槽尺寸:见教材P112图3-13中3所示. 作用:强制金属充满模膛(阻流作用)、缓冲锤击、容纳多 余金属. 具体可查锻工手册.
金属工艺学(热)压力加工
4. 胎模锻 是在自由锻设备上使用 胎膜生产模锻件的工艺 方法。 胎膜种类:扣模、筒模 和合模
第二节 锻造工艺规程的制订
一、绘制锻件图 考虑内容: 1 敷料、余量和公差 为了简化零件的形状和结构,便于锻造而增加的一部分金属, 称为敷料。 在零件的加工表面上为切削加工而增加的尺寸,称为余量。 锻件公差是锻件名义 尺寸的允许变动量。
(4)应避免深孔或多孔结构。 (5)模锻件的整体结构应力求简单。
作业: 111页 (2)、(3)、(5)、(9)、(11)
第二节 锻造工艺规程的制订
2 分模面 上下锻模在模锻件上的分界面。 确定原则: (1)应保证模锻件能从模膛中取出来。 (2)应保证制成锻模后,上下两模沿分模面的模膛轮廓一致。 (3)应选在使模膛深度最浅的位置上。 (4)应使零件上所加敷料最少。 (5)最好是一个平面。
第二节 锻造工艺规程的制订
第一节 锻造方法
1. 自由锻工序 分为基本工序、辅助工序和精整工序 (1)基本工序 使金属坯料实现主要的变形要求,达到或 基本达到锻件所需尺寸和形状的工序。 镦粗 使坯料高度减小、横截面积增大的工序 拔长 使坯料横截面积减小、长度增大的工序 冲孔 使坯料具有通孔或盲孔的工序 弯曲 使坯料轴线产生一定曲率的工序 扭转 使坯料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绕其轴线旋转一定 角度的工序 错移 使坯料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平移错开的工序 切割 是分割坯料或去除锻件余量的工序 (2)辅助工序 是指进行基本工序之前的预变形工序。 (3)精整工序 完成基本工序后,提高锻件尺寸及位置精 度的工序。
金属工艺学(热)
金属工艺学第3篇习题解
第三篇 锻 压一、判断题(对的在题前的括号中打“√”,错的打“×”)1.回复和再结晶都能消除加工硬化现象,是一种软化过程。
×2.热加工形成的纤维组织可以用热处理方法消除。
×3.锻锤的吨位是用落下部分的质量表示。
√4.自由锻是大型锻件的唯一锻造方法。
√5.金属在0℃(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塑性变形称为冷变形。
×6.锤上模锻不可以直接锻出有通孔的锻件。
(要留有冲连皮)7.板料冲压中的弯曲工序,由于有回弹现象,因此设计弯曲模具时,弯曲角度比成品大(小)一个回弹角。
×8.模锻中为了便于从模膛内取出锻件,锻件在垂直(平行)于锤击方向的表面应留有一定的斜度,这称为模锻斜度。
×1.为减少坯料某一部分的横截面积以增大另一部分的横截面积,可采用A、拔长模膛B、滚挤模膛C、成型模膛D、弯曲模膛2.假设落料件直径为d,单边间隙值为Z,则落料凸模尺寸为A、dB、d-ZC、d+2ZD、d-2Z3.在冲床的一次行程中,完成多个冲压工序的冲模为A、简单模B、连续模C、复合模D、无法确定4.将板料或坯料弯曲时,弯曲变形量决定于A、板料厚度tB、弯曲半径rC、r/tD、弯曲材料的弹性模量5.为简化锻件的形状,需在锻件图上加上A、加工余量B、敷料C、锻件公差D、模锻斜度挤压的基本方式有哪几种?各自金属流动方向与凸模运动方向金属流动方向与凸模运动之间的关系3.如图所示为三种形状不同的连杆,试选择锤上模锻时最合适的分模面位置,并绘出相应的模锻件图。
材料成型技术-第三章锻压
自动化生产
自动化锻压设备的应用,实现生 产线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环保锻造
注重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可持 续发展的锻压数选择
根据锻造材料、形状和尺寸等要求,选择适当的锻 造温度、锻造速度和锻造力量。
工艺参数优化
通过工艺参数的优化,提高锻件的质量和产量,降 低成本和能源消耗。
锻压工艺的发展与前景
技术创新
不断引入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 备,提高锻压工艺的效率、精度 和灵活性。
原理
锻压利用力量,让金属原料在受压和冲击的作用下 发生塑性变形,从而改变其形状和结构。
锻压的基本过程和设备
1
加热与预变形准备
将金属原料加热至适当温度,并进行预变形,为后续锻压过程做好准备。
2
锻造操作
通过锻压设备施加力量,使金属原料发生塑性变形,达到所需形状。
3
冷却与处理
对锻造后的金属进行冷却和处理,以提高锻件的性能和质量。
锻件在汽车制造中广泛应用,如发动机传动轴、悬挂系统和转向零件等。
3 能源行业
用于制造发电设备、石油钻机和核能设备等。
锻件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
1
质量控制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工艺流程,
检测技术
2
确保锻件的尺寸精度、力学性能和工艺 性能。
采用非破坏性检测和破坏性检测技术,
如超声波检测、渗透检测和金相检测等,
锻压的分类和特点
分类
按照荷载形式可分为自由锻造、模锻和精锻; 按照锻件形状可分为平面锻压、轴对称锻压和 非轴对称锻压。
特点
锻压具有高强度、高精度、高质量的特点,可 制造出各种复杂形状和大尺寸的金属零件。
锻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1 航空航天业
机械制造基础 第三章 锻压工艺及应用
3.3 自由锻
3.3.1概述
自由锻指将金属坯料放在锻造设备的上下抵铁之间,施加冲击力或 压力,使之产生自由变形而获得所需形状的成形方法。坯料在锻 造过程中,除与上下抵铁或其它辅助工具接触的部分表面外,都 是自由表面,变形不受限制,锻件的形状和尺寸靠锻工的技术来 保证,所用设备与工具通用性强。 自由锻主要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也是生产大型锻件的唯一方法。
机械制造基础
3.3.3. 自由锻工序
根据作用与变形要求的不同,可分为基本工序、辅助工序和精整工序。
1.基本工序:改变坯料的形状和尺寸以达到锻件基本成形的工序, 包括镦粗(动画演示)、拔长(动画演示)、冲孔(动画演示)、 弯曲(动画演示)、切割、扭转、错移(动画演示)等。最常用 的是镦粗、拔长、冲孔。 2.辅助工序:为了方便基本工序的操作,而使坯料预先产生某些局 部变形的工序。如压钳口、倒棱和切肩。 3.精整工序:修整锻件的最后尺寸和形状,消除表面的不平和歪扭, 使锻件达到图纸要求的工序。如修整鼓形、平整端面、校直弯曲。
机械制造基础
3.4.5 其他模锻设备
1.螺旋压力机 一般适用于中、小批量生产的各种形状复杂的模锻件,尤其是适用 于锻造轴对称性的锻件。 2.液压机 是一种用液体压力来传递能量的锻压设备。 3.精压机 精密模锻是在普通锻压设备上,装置具有模腔形状复杂(近于产 品零件形状)、尺寸精度高的锻模,直接锻造出所要求的产品零 件,如图3-22所示的差速器行星锥齿轮。 4.楔横轧机 主要用来生产大批量的轴类锻件或预制毛坯。
3)弯曲模膛。使坯料弯曲的模膛,如图3-15-c所示。 4)切断模膛。如图3-15d所示。
(2)模锻模膛
1)预锻模膛。为改善金属流动条件,使锻件最终成形前获得接近终锻形状的模膛。 2)终锻模膛。模锻时最后成形用模膛,需有飞边槽。带冲孔连皮和飞边的锻件如图3-16 所示。 根据模锻件的复杂程度,可将锻模设计为单膛锻模和多膛锻模,简单锻件如齿轮坯 可仅设计为单膛锻模;对弯曲连杆可设计为多膛锻模,如图3-17所示。
金属工艺学(高职 机械工业版)授课教案:锻压成形01
教案十八一、教学组织1.提问10分钟2.讲解70分钟3.小结5分钟4.布置作业5分钟二、教学内容第六单元锻压成形模块一锻压概述锻压是对坯料施加外力,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改变尺寸、形状及改善性能,用以制造机械零件、工件或毛坯的成形加工方法。
金属锻压成形加工包括:锻造(自由锻、模锻、胎模锻等)、冲压、挤压、轧制、拉拔等。
锻造是指在加压设备及工(模)具的作用下,使坯料、铸锭产生局部或全部的塑性变形,以获得一定几何尺寸、形状和质量的锻件的加工方法。
冲压是指使坯料经分离或成形而得到制件的工艺统称。
挤压是指坯料在封闭模腔内受三向不均匀压应力作用下,从模具的孔口或缝隙挤出,使之横截面积减少,成为所需制品的加工方法。
轧制是指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在旋转轧辊的压力作用下,产生连续塑性变形,获得所要求的截面形状并改变其性能的方法,按轧辊轴线与轧制线间和轧辊转向的关系不同可分为纵轧、斜轧和横轧三种。
拉拔是指坯料在牵引力作用下通过模孔拉出使之产生塑性变形而得到截面小、长度增加的工艺。
金属锻压成形加工具有的优点:(1)改善了金属内部组织,提高金属的力学性能。
(2)节省金属材料。
(3)具有较高的生产率。
(4)生产范围广。
金属锻压成形加工存在的缺点:(1)不能获得形状很复杂的制件;(2)一般制件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还不够高(3)加工设备比较昂贵,制件的加工成本比铸件高。
模块二金属锻压加工基础知识金属的可锻性是指金属材料在锻压加工过程中经受塑性变形而不开裂的能力。
它与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有关,塑性愈好,变形抗力愈小,则可锻性愈好,反之,则可锻性愈差。
一、金属的塑性变形金属在外力作用下将产生塑性变形,其变形过程包括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个阶段。
1.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实验证明:晶体受到切应力时会产生塑性变形,单晶体的塑性变形主要是由于切应力引起晶体内部位错运动产生的,即滑移变形。
单晶体的变形方式有:滑移和孪晶两种。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过程可以看成是许多单个晶粒塑性变形的总和。
金属工艺学_第三篇_锻造[1]
落料件的外形尺寸增大;
冲孔件的孔腔尺寸缩小。
(2)间隙过大
断面特点:切断面光亮带减小,圆角带与锥度增大,形 成厚大的拉长毛刺。
缺点:因弹性回复而使落料件的外形 尺寸缩小,冲孔件的内腔尺寸增 大,品质较差。 优点:推件力与卸料力减小,甚至为 零,材料对凸、凹模的摩擦作用大大 减弱,所以模具寿命较长。 应用:对于批量较大而公差又无特殊 要求的冲裁件,可适当采用“大间隙” 冲裁。
弯 曲
扭 转
压 肩
冲 孔
切 断
158
二、模膛锻造成形(也称模锻):
概念:是使加热到锻造温度的金属坯料在锻模模膛内一次或多次 承受冲击力或压力的作用,而被迫流动成形以获得锻件的压力加工方 法。 特点(与自由锻相比):
①生产效率高;Βιβλιοθήκη ②锻件尺寸精度高,机加工余量小; ③可锻造形状较复杂的锻件;
④可实现大批量生产,节省金属材料,降低成本;
胎模的种类主要有三种:扣模、筒模、合模。
第三章 板料的冲压成形工艺
板料的冲压成形:是利用冲模使板料产生分离或变形的成形工艺。通常 在常温下进行,所以又叫冷冲压。 当板厚>8--10毫米时,才用热冲压。
特点:
①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率很高,操作简便。 ②冲压件一般不需再进行切削加工,因而节省原材料,节省能源消耗。 ③原材料是表面品质好的板料或带料,所以产品质量小、强度高、刚 性好。 ④产品尺寸稳定, 互换性好,可以成形形状复杂的零件。 常见冲压材料---低碳钢、铜合金、铝合金、镁合金及塑性高的合金钢。 非金属材料如橡胶、皮革、毛毡、硬纸板等。 设备及模具----板料冲压是在冲床上利用模具进行冲压加工。 应用:在汽车、拖拉机、航空、电器、仪表、国防以及日用品工业中, 冲压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金属工艺三级项目
铸造工艺
1.工艺分析(轴类件) 2.选择造型方法(材料45号钢,手工造型) 3.选择浇注位置和分型面(分模造型) 4.确定加工余量 5.确定取模斜度(0°30′,a为1mm) 6.确定线收缩率(1.6%) 7.确定浇注系统 8.绘制铸造工艺图
自由锻工艺设计
1.确定锻造变形工艺方案(自由锻工序,拔长-压肩-锻台阶) 2.选择设备:自由锻锤 3.绘制锻件图
4.确定锻造温度范围(始锻温度是1150~1200℃。终锻温度 是750~800℃)
切削工艺பைடு நூலகம்计
1.粗车(车台阶) 2.调质处理(HB220~250) 3.半精车(台阶、退刀槽、倒角) 4.车螺纹(M24*1.5)
5.钳(划一个键槽和花键槽) 6.铣键槽和花键 7.粗磨
收获
金属工艺学(上册第三篇)
m-----与板料性能及厚度有关的系数
实用中,板料较薄时,
低碳钢、纯铁
m=0.06~0.09
铜、铝合金
m=0.06~0.1
高碳钢
m=0.08~0.12
>3 mm时,系数可放大1.5倍
3、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4、冲裁件的排样 二、修整 三、切断
第二节 变形工序
变形工序是使坯料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产生位移 而不破裂的工序,如拉深、弯曲、翻边、成形等。
1、冲裁变形过程
可分为三个过程: (1)弹性变形阶段 (2)塑性变形阶段 (3)断裂分离阶段
冲裁件分离面的质量主要与凸 凹模间隙、刃口锋利程度有关, 同时也受模具结构、材料性能及 板料厚度等因素影响。
2、凸凹模间隙
单边间隙(c)的合理数值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cm
式中: ----板料厚度,mm;
梯轴、锥形轴等对称形零件或毛坯。 此外,超塑性成形也是压力加工的一种新工艺。超塑性
是指金属或合金在特定条件下,即低的形变速 .
率 ( 10 2 ~ 10、4一s1定) 的变形温度(约为熔点一半)和均匀的 细晶粒度(晶粒平均直径为0.2~5 m),其相 对伸长率 超过100%以上的特性。如钢超过500%、纯钛超过300 %、锌铝合金超过l 000%。目前常用的超塑性成形材料 主要是锌铝合金、铝基合金、钛合金及高温合金。
金属工艺学(上册第 三篇)
第三篇 金属塑性加工
金属压力加工:又称金属塑性加工,是利 用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塑性变形,来获 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的原材毛坯 或零件的生产方法。
金属压力加工的基本生产方式:轧制、拉 拔、挤压、锻造和钣金冲压等。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金属工艺学-锻压
2)用同样方法,知轴右端M55的长度为29mm(88- 59),过短过小,也不锻出。
3)将所有不锻出部分化简后加上余块,可得出简化 后锻件的形状(图1)。
附图1-简化后锻件的形状 (2)确定加工余量和公差 查阅附表1:
零件最大直径D=73mm;L=555mm; 分别查得加工余量和极限偏差为: a=10±4mm, 则: d1=φ73+10±4=83±4mm ; d2=φ62+10±4=72±4mm;㎜ l1=290+2×10(±4)=310±8mm;
73
金工锻压复习思考题讨论
叙述轴零件在绘制自由锻件图时应考虑的因素,并写出自 由锻工序的先后顺序。
解:分析;对于轴中心¢30mm的孔,自由锻无法锻出, 确定仅锻实心轴。锻后使用深孔钻床加工该孔。
绘制自由锻件图应考虑的因素有: (1)简化锻件形状 为了简化锻造工序,可考虑减少轴 的台阶数。
1)先考虑轴左端¢50是否锻出,查阅GB/T15826·71995(见附表1)对锻件上的台阶和凹挡的锻出条件计算有: h=6mm时,因零件总长度为555mm时,可以锻出的台阶最小 长度:l01=160mm,而题给零件此段长度为70mm(555-397 -88),故不予锻出。
60
板料冲压成形 变形工序 胀形
平板坯料胀形
61
板料冲压成形 变形工序 一、胀形
管坯胀形
62
板料冲压成形 变形工序 胀形
球体胀形
63
板料冲压成形 变形工序 胀形
拉形
64
板料冲压成形 变形工序 二、翻边
65
板料冲压成形 冲模的分类和构造
一、简单模
在压力机的一次行 程中,只完成一道 工序的模具
2.锻件余量
锻件余量
锻压(金属工艺)
第三节
模
锻
模锻:是在高强度金属锻模上预先制出于锻件形状一致的模 膛,使坯料在模膛内受压变形,由于模膛对金属坯料流动的 限制,因而锻造终了时能得到和模膛形状相符的锻件。 模锻与自由锻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生产率高、易于机械化,可成批大量生产; 2)锻件尺寸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值小,可以减少机械加工 余量和余块的数量,节省金属材料和加工工时。 但是,模具费用昂贵,需要能力较大的专用设备,所 以只有在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模锻才是经济合理的,模锻 件的重量一般在 150kg以下。
为了增加强度,可适当增加薄壁筒的外径,或待薄壁筒锻好后再将加强 肋焊上去。
5、应避免圆柱面与圆柱面、圆柱面与棱柱面相交;
复杂的相贯线无法锻出,改为圆柱体端面与截柱体的平面相交便于锻制 。或将各圆柱体锻出后再焊成整体。
对横截面尺寸相差很大或形状复杂的零件,应尽可 能分别对其进行锻造,然后用螺纹连接。 如下图:螺纹连接
二、金属的可锻性
金属的可锻性是指金属锻压变形难易程度的一种工艺 性能。 可锻性常用塑性和变形抗力两个指标来综合衡量。 塑性越好,变形抗力越小,则金属的可锻性越好。
塑性用δ和ψ来表示。 变形抗力:是指塑性变形是金属反作用于工具上的力。
影响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因素 (1)化学成分 纯铁的可锻性比碳钢的好,低碳钢的可锻性比高碳钢的好 (2)金属组织 固溶体的可锻性好,碳化物的 可锻性差;晶粒细小有均匀的组 织可锻性好。
基本工序 包括镦粗、拔长、冲孔、弯曲、切割等,见表 12—1;
辅助工序
包括压钳口、倒棱、压肩等; 精整工序
是对已成形的锻件表面进行平整,清除毛刺、校直弯曲、 修整鼓形等。
二、自由锻工艺规程的制订 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基本技术文件。 设计自由锻零件时,必须考虑锻 造工艺是否方便、经济和可能; 编制自由锻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4.1 材料性质的影响(内因)
化学成分的影响
纯金属的可锻性比合金的可锻性好。 钢中合金元素含量越多,合金成分越复杂,其塑性越 差,变形抗力越大。 例如纯铁、低碳钢和高合金钢,它们的可锻性是依次 下降的。
金属组织的影响
纯金属及固溶体(如奥氏体)的可锻性好。而碳化物 (如渗碳体)的可锻性差。 铸态柱状组织和粗晶粒结构不如晶粒细小而又均 匀的组织的可锻性好
钢丝变形模拟
加工硬化与再结晶
3.2.4 影响塑性变形的因素
可锻性——常用金属材料在经受压力加工产 生塑性变形的工艺性能来表示。可锻性的优劣是 以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来综合评定的。 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 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变形抗力是指金属对变形的抵抗力。
金属的可锻性取决于材料的性质(内因)和加工 条件(外因)。
3.3.4.1 模锻件图的制定
模锻分模面:上下锻模在模锻件上 的分界面。
要保证模锻件能从模膛中取出,分模面应 选在模锻件最大尺寸的截面上。 最好把分模面选在模膛深度最浅的位置处。这 样可使金属很容易充满模膛,便于取出锻件,并 有利于锻模的制造。 按选定的分模面制成锻模后,应使上下两模沿 分模面的模膛轮廓一致,以便在安装锻模和生产 中容易发现错模现象。
3.金属的塑性成型
本章主要内容: 3.1 概述 3.2 塑性成型的理论基础 本章重点:
1. 了解金属塑性成型的理论 基础; 2. 掌握金属的塑性成型方法 及工艺; 3. 掌握薄板冲压成形工艺, 包括各种成形模具结构、 基本工序和典形零件的工 艺制定。
3.3 塑性成型方法及工艺
3.4 薄板的冲压成型 3.5 塑性成型新工艺
3.2.4.4 应力状态的影响
挤压时为三向受压状态。 拉拔时为两向受压一向受拉的状态。 压应力的数量愈多,则其塑性愈好,变形抗力增 大;拉应力的数量愈多,则其塑性愈差。
思考题
1.纤维组织是怎样形成的?它对金属的 力学性能有何影响?
2.试分析用棒料切削加工成形和用棒料 冷镦成形制造六角螺栓的力学性能有 何不同?
3.2.4.2 加工条件的影响(外 因)
变形温度的影响
在一定的变形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原子动 能升高,从而塑性提高,变形抗力减小,有效改善了可 锻性。 若加热温度过高,晶粒急剧长大,金属力学性能降 低,这种现象称为“过热”。若加热温度更高接近熔点, 晶界氧化破坏了晶粒间的结合,使金属失去塑性,坯料 报废,这一现象称为“过烧”。 金属锻造加热时允许的最高温度称为始锻温度。 不能再锻,否则引起加工硬化甚至开裂,此时停止锻造 的温度称终锻温度。
3.3.4.2 模锻工步的确定及模膛种类的选择
长轴类锻件 如台阶轴、曲轴、
连杆、弯曲摇臂等;一般为拔长、滚挤、 预锻、弯曲、预锻、终锻成型。
盘类模锻件 如齿轮、法兰盘
等。一般为镦粗、预锻、终锻成型。
模锻工步确定以后,再根 据已确定的工步选择相应的制 坯模膛和模锻模膛。
3.3.4.3 模锻成型件的结构工艺性
作业: P96 (3)、(4); P111(4)、 (6);P124(2)、(6)
3.1 概述
金属塑性成型:利用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塑性变 形,来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的原材料、 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也称为压力加工。
锻压生产方式
模锻
自由锻
生产大型锻件的唯一方法
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冲压
金属塑性成型的基本生产方法
3.2.4.3 变形速度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变形速度的增大,回 复和再结晶不能及时克服加工硬化现 象,金属则表现出塑性下降、变形抗 力增大,可锻性变坏。 另一方面,金属在变形过程中, 消耗于塑性变形的能量有一部分 转化为热能,使金属温度升高 (称为热效应现象)。变形速度越 大,热效应现象越明显,使金属 的塑性提高、变形抗力下降(图 中a点以后),可锻性变好。
3.2 塑性成型的理论基础
3.2.1 塑性变形理论及假设 3.2.2 金属变形过程中的组织与性能 3.2.3 冷变形及热变形 3.2.4 影响塑性变形的因数
本节的重点: 1. 金属塑性成型的原理; 2. 纤维组织的形成及利用; 3. 金属可锻性及其影响因素。
3.2.1 塑性变形理论及假设
(1) 最小阻力定律
最好使分模面为一个平面, 使上下锻模的模膛深度基本 一致,差别不宜过大,以便 于制造锻模。
确定模锻件的机械加工余量及公差 机械加工余量一般为1~4 mm, 锻造公差一般取在±0.3~3 mm之间。
标注模锻斜度 当模膛宽度b小而深度h大时, 模锻斜度要取大些。内壁斜度要略大 于外壁斜度(a 2> a 1)。
内圆角半径R是外圆 角半径r的3-4倍
内壁斜度β应比外 壁斜度α大一级
标注模锻圆角半径 锻件上所有转角处 都应做成圆角。一般内 圆角半径(R)应大于 其外圆半径(r)。
留出冲孔连皮 锻件上直径小于25mm的孔,一般不锻出,或只压 出球形凹穴。大于25mm的通孔,也不能直接模锻出通 孔,而必须在孔内保留一层连皮。 冲孔连皮的厚度s与 孔径d有关,当d =30~80mm时,s =4~8mm。
塑性变形机理
弹性变形
外力作用
塑性变形 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是: 晶体内部产生滑移的结 果
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 晶粒内部缺陷:位错对 另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产生相对滑动, 塑性变形影响最为显著 (位错运动)造成晶体的塑性变形
3.2.2 金属变形过程中的组织与性能
目的
1、将铸锭加热进行压力加工后,由于金属经过塑性变形及再 结晶,从而改变了粗大的铸造组织,获得细化的再结晶组织。 2、同时还可以将铸锭中的气孔、缩松等压合在一起,使 金属组织更加致密,其力学性能会有很大提高。
模锻成型件的结构
截面相差 过大 过扁、过薄
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
避免锥体和斜面结构
几何体间的交接处 不应形成空间曲线
改成平面与圆柱、 平面与平面
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
截面变化大的锻件, 采用组合连接
自由锻件上不应设计 出加强筋、凸台、工字形截面
3.3.5 模锻件的缺陷
1.错模 锤头导轨的间隙过大、模具缺少 平衡导锁以及模具安装不合理等原因 都可能产生错模,如图所示。 2.欠压 即上、下模分模面未打靠,也称 “锻不足”。 3.局部充不满 由于坯料体积过小或坯料放偏等原因致使 锻件上的凸筋、外圆角等部位因模槽未充满 而欠缺,这种缺陷一般无法修正。
模锻零件必须具有一个合理的分模面,以保证模锻件易于从锻 模中取出、敷料最少、锻模容易制造。 零件上与锤击方向平行的非加工表面,应设计出模锻斜度。非
加工表面所形成的角都应按模锻圆角设计。
为了使金属容易充满模膛和减少工序,零件外形力求简单、平 直和对称,尽量避免零件截面间差别过大,或具有薄壁、高筋、 凸起等结构。 在零件结构允许的条件下,设计时尽量避免有深孔或多孔结构。 在可能条件下,应采用锻-焊组合工艺,以减少敷料,简化模 锻工艺。
自由锻工序:基本工序;辅助工序
(在前);精整工序(在后)
自由锻造缺点: 1.生产效率低,对操作工人的技艺要求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大; 2.锻件精度差,后续机械加工量大; 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中小型自由锻件在其锻件总产量的比重只有20%~40%。
3.3.1 模膛锻造成型工艺
3.3.1.1 胎模锻造成型工艺及应用
3.3.4 锤上模锻成型工艺设计
锤上模锻成型的工艺过程一般为:切断毛坯→加 热坯料→模锻→切除模锻件的飞边→校正锻件→锻件 热处理→表面清理→检验→成堆存放。
锤上模锻成型的工艺设计包括制定锻件图、 计算坯料尺寸、确定模锻工步(选择模膛)、选择设 备及安排修整工序等。其中最主要的是锻件图的制 定和模锻工步的确定。
如果金属颗粒在几个方向上都可移 动,那么金属颗粒就沿着阻力最小的方 向移动,这就叫做最小阻力定律。
圆形、方形、矩形截面上 各质点在镦粗时的流动方 向。
(2) 塑性变形前后体积不变的假设
变形前物体的体积等于变形后的体积。
(3) 变形程度的计算
在压力加工过程中,常用锻造比(Y锻)来表示变形度。 锻造比的计算公式与变形方式有关。 拔长时的锻造比为:Y拔=F0/F, 镦粗时的锻造比为:Y镦=H0/H. 根据锻造比即可得出坯料的尺寸。例如采用拔长锻 造时,坯料所用的截面F坯料的大小应保证满足技术要求 规定的锻造比Y拔,即坯料截面积应为:F坯料 = Y拔F锻件
4.折纹 由于操作不当或模槽设计不合理等原因,锻 件表面产生金属重叠称为折纹。由于折纹处之金 属已经氧化,因此一般无法修正。 5.凹坑 由于模槽中未吹除的氧化皮被压入锻件中, 锻件清理后氧化皮脱落即形成凹坑或麻点。 6.残留毛刺 由于切边模的间隙过大或间隙不均以及切边凹 模刃口变钝等原因常导致锻件切边后在分模面处出 现残留毛刺。残留毛刺过大时需要砂轮磨掉。
3.3 塑性成型方法及工艺
3.3.1 3.3.2 3.3.3 3.3.4 3.3.5 模膛锻造成型工艺 锻模模膛及其功用 制坯模膛 锤上模锻成型工艺设计 模锻件的缺陷
金属塑性成型方法
• 金属塑性成型方法主要分为无模自由 成型(也称为自由锻)和模膛塑性成型( 也称为模锻)。 • 自由锻造优点:
1.使用的工具简单、通用; 2.生产准备周期短,灵活性大,所以使用范 围广,特别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3.自由锻是大型件唯一的锻造方法。
沿模膛四周有飞边槽,用以增加金属从模膛中流出的阻力,促 使金属充满模膛,同时容纳多余的金属。
终锻后在孔内留下一薄层金属,称为冲孔连皮。
3.3.3
制坯模膛
拔长模膛——用来减小坯料某部分的 横截面积,以增加该部分的长度。 滚压模膛——用来减小坯料某部分的 横截面积,以增大另一部分的横截面积。 主要是使金属按模锻件形状来分布。 弯曲模膛——对于弯曲的 杆类模锻件,需用弯曲模膛来 弯曲坯料。 切断模膛——上模与下模 的角部组成的一对刀口,用来 切断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