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基于ARM的Linux内核移植.
Linux课程介绍-第五章(1)
2.进程系统堆栈 每个进程都有一个系统堆栈,用来保存中断现场信息和进 程进入内核模式后执行子程序(函数)嵌套调用的返回现 场信息。 每个进程的系统堆栈和task_struct数据结构之间存在 紧密联系,因而二者物理存储空间也连在一起 系统堆栈的大小静态确定,用户堆栈可在运行时动态扩展
5.2.3 对进程的操作 1.进程的创建 各个进程构成了树形的进程族系 内核在引导并完成了基本的初始化以后,就有 了系统的第一个进程(即初始化进程,实际上 是内核线程)。除此之外,所有其他的进程和 内核线程都由这个原始进程或其子孙进程所创 建。 除初始化进程外,其他进程都是用系统调用 fork( )和clone( )创建的。 fork( )是全部复制 ,而clone( ) 有选择地 复制
●进程控制系统用于进程管理、进程同步、进程通 信、进程调度和内存管理等。 ●内存管理控制内存分配与回收。
●文件系统管理文件、分配文件空间、管理空闲空 间、控制对文件的访问并为用户检索数据。 ●Linux系统支持三种类型的硬件设备:字符设备、 块设备和网络设备。 ●核心底层的硬件控制负责处理中断以及与机器通 信。
• 内核所在的地址空间称作内核空间 • 其他应用程序称为外部管理程序,大部分是对外围设 备进行管理和界面操作,外部管理程序和用户进程所 占据的地址空间成为外部空间
Linux内核概述
Unix内核用C语言写成 单一内核:所有的操作系统功能均被封装 在内核中,与外部程序处于不同的地址空 间。外部程序智能通过功能调用来访问内 核 微内核:内核只提供最基本、最核心的一 部分操作,如创建和删除任务、中断管理、 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进程间通信等, 而其他功能如文件系统、网络协议栈则在 内核外操作。
3.进程的终止
arm版本linux系统的启动流程
arm版本linux系统的启动流程ARM架构是一种常见的处理器架构,被广泛应用于嵌入式设备和移动设备中。
在ARM版本的Linux系统中,启动流程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系统如何从开机到正常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ARM版本Linux系统的启动流程。
一、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引导加载程序是系统启动的第一阶段,它位于系统的固化存储器中,比如ROM或Flash。
在ARM版本的Linux系统中,常用的引导加载程序有U-Boot和GRUB等。
引导加载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加载内核镜像到内存中,并将控制权转交给内核。
二、内核初始化引导加载程序将内核镜像加载到内存后,控制权被转交给内核。
内核初始化是系统启动的第二阶段,它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1. 设置异常向量表:ARM架构中,异常是指硬件产生的中断或故障,比如系统调用、中断请求等。
内核需要设置异常向量表,以便正确处理异常。
2. 初始化处理器:内核对处理器进行初始化,包括设置页表、启用缓存、初始化中断控制器等。
3. 启动第一个进程:内核创建第一个用户进程(一般是init进程),并将控制权转交给它。
init进程是系统中所有其他进程的父进程,负责系统的初始化工作。
三、设备树(Device Tree)设备树是ARM版本Linux系统中的一种机制,用于描述硬件设备的相关信息。
在内核初始化过程中,内核会解析设备树,并建立设备树对象,以便后续的设备驱动程序使用。
设备树描述了硬件设备的类型、地址、中断等信息,以及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它使得内核能够在运行时自动识别和配置硬件设备,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移植性和灵活性。
四、启动初始化(Init)启动初始化是系统启动的第三阶段,它是用户空间的第一个进程(init进程)接管系统控制权后的操作。
启动初始化主要完成以下几个任务:1. 挂载根文件系统:启动初始化会挂载根文件系统,使得用户可以访问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和目录。
2. 加载系统服务:启动初始化会加载并启动系统服务,比如网络服务、日志服务、时间同步服务等。
基于ARM平台Linux内核移植论文
基于ARM平台的Linux内核移植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1)10-0204-01摘要:linux是一个可移植性非常好的操作系统,它广泛支持了许多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
可移植性是指代码从一种体系结构移植到另外一种不同的体系结构上的方便程度。
本文介绍了基于arm 开发板的linux内核移植过程,主要包括二方面的内容:交叉编译器的安装、内核的配置与移植。
本文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linux操作系统使用经验。
关键词:移植内核 linux一、概述一个嵌入式linux系统的启动顺序可以分为四步:1、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
2、加载linux内核。
3、挂载根文件系统。
4、运行应用程序。
所以要想使linux内核在开发板上运行,就必须对以上四步的相关源代码进行移植操作,使其可运行于嵌入式平台。
本文主要介绍内核移植部分,其余部分可参考相应书箱或文档。
二、开发环境的建立2.1、安装虚拟机、fedora13操作系统及相关的开发工具(gcc、gedit等),本文的所有操作均是在这种开发环境下进行,本文的工作目录为 \work,且都是在root权限下操作。
2.2、交叉编译器(arm-linux-gcc)的安装。
交叉编译器是嵌入式linux开发的基础,后续的移植过程都要用到此编译器,在linux pc平台下,利用arm-linux-gcc编译器可编译出针对arm linux平台的可执行代码。
安装过程如下:a、网上获取arm-linux-gcc-4.3.2.tgz源代码包并保存于/work 目录中。
b、解压命令(tar xvzf arm-linux-gcc-4.3.2.tgz -c /)注意上面的命令必须是大写c且后面有个空格,这样将源代码解压至目录/usr/local/arm/4.3.2中。
c、配置编译环境路径。
输入命令(gedit /root/.bashrc)打开.bashrc文件,在最后一行加入如下内容:exportpath=/usr/local/arm/4.3.2/bin:$path保存关闭文件,用root重新登录系统,输入命令:(arm-linux-gcc –v)如果安装成功将会显示arm-linux-gcc的版本号。
ARM开发教程之ARM Linux系统移植步骤
ARM开发教程之ARM LINUX系统移植步骤 ARM开发教程之ARM LINUX系统移植步骤 开发教程之
ARM简介 Linux简介 系统的制作移植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引导程序 内核 修改内核 内核的配置编译 根文件系统 结束语
千锋3G嵌入式移动互联网技术研发中心 千锋3G嵌入式移动互联网技术研发中心 3G
ARM开发教程之引导程序 引导程序
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从开机上电到操作系统启动需要一个引导程 序。嵌入式linux系统同样离不开引导程序,这个引导程序叫做 Bootloader[1]。通过这段小程序,可以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 空间的映射表,从而建立适当的系统硬件环境,为最终调用操作系 统内核做好准 备。 vivi[4]是韩国MIZI公司为其arm9系列产品而研发的Bootloader, 小而灵巧,这里选用它作为小型Linux系统的Bootloader。 首先要修改vivi源代码中的Flash分区信息,新的分区信息如表1 所示。 根据表1,在vivi源码arch/s3c2410/smdk.c文件中作出相应的 修改。 然后在配置菜单中导入smdk2410的默认配置,编译成功将在 vivi源代码目录下生成所需的Bootloader文件,文件名为vivi。 接着,便可把vivi下载到目标板Flash的相应位置。
千锋3G嵌入式移动互联网技术研发中心 千锋3G嵌入式移动互联网技术研发中心 3G
ARM开发教程之ARM简介
Arm9S3C2410微处理器与Linux的结合越来越紧密,逐 渐在嵌入式领域得到广范的应用。目前,在便携式消 费类电子产品、无线设备、汽车、网络、存储产品等 都可以看到S3C2410与Linux相结合的身影。 S3C2410微处理器是一款由Samsung公司为手持 终端设计的低价格、低功耗、高性能,基于arm920T 核的微处理器。它带有内存管理单元 (MMU),采用 0.18mm工艺和AMBA新型总线结构,主频可达203MHz。 同时,它支持Thumb 16位压缩指令集,从而能以较小 的存储空间获得32位的系统性能。
Linux2.6内核移植系列教程
Linux2.6内核移植系列教程第一:Linux 2.6内核在S3C2440平台上移植此教程适合2.6.38之前的版本,其中2.6.35之前使用同一yaffs补丁包,2.6.36--2.6.28 yaffs文件系统有所改变,2.6.39之后的暂时不支持,源码下载请到:/1.解压linux-2.6.34.tar.bz2源码包#tar jxvf linux-2.6.34.tar.bz22.修改linux-2.6.34/Makefile文件,在makefile中找到以下两条信息并做修改ARCH ? =armCROSS_COMPILE?=/usr/local/arm/4.3.2/bin/arm-linux-注意:交叉编译器的环境变量也需要改为4.3.2#export PATH=/usr/local/arm/4.3.2/bin/:$PATH其中ARCH变量用来决定:配置、编译时读取Linux源码arch目录下哪个体系结构的文件PATH 用来决定交叉编译器版本3.修改机器类型ID号Linux源码中支持多种平台的配置信息,内核会根据bootloader传进来的mach-types决定那份平台的代码起作用,本人手里的板子是仿照三星公司官方给出的demo板改版而来,所以采用arch/arm/mach-s3c2440/mach-smdk2440.c此配置文件,打开此文件,翻到最后,有以下信息:MACHINE_START(S3C2440, "SMDK2440")/* Maintainer: Ben Dooks <ben@> */.phys_io= S3C2410_PA_UART,.io_pg_offst= (((u32)S3C24XX_VA_UART) >> 18) & 0xfffc,.boot_params= S3C2410_SDRAM_PA + 0x100,.init_irq= s3c24xx_init_irq,.map_io= smdk2440_map_io,.init_machine= smdk2440_machine_init,.timer= &s3c24xx_timer,MACHINE_ENDMACHINE_START(S3C2440, "SMDK2440")决定了此板子的mach-types,可以在以下文件中找到S3C2440对应的具体数字,"arch/arm/tools/mach-types"文件查找S3C2440,362,这里刚好与我们的bootloader相同,所以不用做修改,直接保存退出即可,如果不同则根据bootloader的内容修改此文件,或根据此文件修改boorloader的内容(在vivi中可通过param show查看,u-boot在Y:\test\u-boot_src\u-boot_edu-2010.06\board\samsung\unsp2440\unsp2440.c文件:gd->bd->bi_arch_number = MACH_TYPE_S3C2440;中决定)。
基于ARM的嵌入式linux内核的裁剪与移植
—
3 内核 配置 过 程
提供 用 户程 序所 使 用 的一些
自行 搭建 交叉 编译 环境 通 常 比较 复 杂 ,而 且 很 容易 出错 。本 文使 用 的是 开 发板 自带 的交 叉 编 译 器 ,即cos 33 交 叉 编译 器 ,该 编 译 只 需 将 rs一 .. 4
光 盘 中 的 am—iu 33 . r z 用 tr xf n — r l x一 .. b . 2 a v n n 4 ab i a
及 下 栽 内核 映像 到 开发 板 等设 计 ,给 出了以sc 4 O 3 2 l 为核 心 的嵌 入 式Ln x iu 内核 的裁 剪 与移植
过程。
关键词 :AR M;嵌 入式Ln x 3 2 1 ;裁剪 ;移植 iu ;¥ C 4 0
0 引 言
微 处 理 器 的产 生 为价 格 低 廉 、结 构 小 巧 的 C U和外 设 的 连接 提 供 了稳 定 可靠 的硬 件 架构 。 P 这 样 。限制嵌 入式 系统 发展 的瓶 颈就 突 出表 现在
第 1卷 1
第 1期 1
电手元 器 件 盔 用
Elcr n cCo o e t D v c p ia in et i o mp n n & e i eAp l t s c o
V . 1 I1 No 1 .l
NO V.2 9 0o
2 0 年 1 Y 09 ll
d i O3 6 /i n1 6 - 7 5 0 91 .2 o: .9 9js .5 3 4 9 . 0 .10 0 l .s 2
以在 另 一个 平 台上执 行 的程 序代 码 。不 同的C U P
需要 有 不 同 的编译 器 。交叉 编 译 如 同 翻译 一 样 ,
基于ARM和Linux的数据采集系统及其在电能质量监测中的应用
备 驱 动
底 板 上 分 布 有 各 个 功 能 模 块 , 主 要 包 括 :C LD 触 摸 屏 、 网络 模 块 、 串 口通 讯 、U B 接 口 、 1 接 S 0 口 、 S I 口 等 。 显 示 模 块 采 用 N C 2 6 色 P接 E的 5K 2 0 3 0 3 5英 寸T T真 彩液 晶屏 ,带 触摸 功 能 , 4 x 2/ . F 可 以实现 应用 程序 和 操 作 系统 的用 户 交 互功 能 ,也
E VR N E T L P P A IIY&R LA II N IO M N A A T BLT A E IBLT 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 ●面 Y
为 了增加 系 统 的灵 活 性和 可 重用 性 ,硬 件 系统 采 用 核 心板+ 板 的设计 方 案 ,如 图l 示 。核 心板 底 所 可 以重复 使用 ,而底 板 则 可 以根据 产 品的需 求 、成 本 的 高低 、接 口的种 类 进行 裁 剪 。在 满足 系 统 需求 的同时不会 造成 资源 的浪 费 。 核 心 板 是 整 个 系 统 的 心 脏 , 主 要 由A M 处 理 R
L n x . . 9 4+Q o i - . . ,是应 用程序 运行 iu 2 6 2 . t p a 22 0
的平 台 。
对 于 操 作 系 统 而 言 ,L n x 着 理 想 的特 性 : iu 有
低 成 本 、高 可靠 性 、 极好 的 网络 和 多任 务支 持 ,更 重要 的是它 的开放 源码 , 使用 者不仅 能免 费使 用 , 让 更能够 根据 自身 需要 量身定 制 。 因此除 了节省 支 出
『 设备 驱动
文件 系统
Ln x 作 系 统 iu 操
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基于ARM的嵌入式数字图像处理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张占龙学号: 0905034314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指导教师:张志杰2013年 6月摘要简述了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以及一些基本原理。
使用S3C2440处理器芯片,linux内核来构建一个简易的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
该系统使用u-boot作为启动引导程序来引导linux内核以及加载跟文件系统,其中linux内核与跟文件系统均采用菜单配置方式来进行相应配置。
应用界面使用QT制作,系统主要实现了一些简单的图像处理功能,比如灰度话、增强、边缘检测等。
整个程序是基于C++编写的,因此有些图像变换的算法可能并不是最优化的,但基本可以满足要求。
在此基础上还会对系统进行不断地完善。
关键词:linnux 嵌入式图像处理边缘检测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nd some basic principles. The use of S3C2440 processor chip, the Linux kernel to construct a simple embedde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The system uses u-boot as the bootloader to boot the Linux kernel and loaded with file system, Linux kernel and file system are used to menu configuration to make corresponding configuration. The application interface is made using QT, system is mainly to achieve some simple image processing functions, such as gray, enhancement, edge detection. The whole procedure is prepared based on the C++, so some image transform algorithm may not be optimal, but it can meet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n this basis, but also on the system constantly improve.Keywords:linux embedded system image processing edge detection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数字图像处理概述 (1)1.2 数字图像处理现状分析 (5)1.3 本文章节简介 (8)第二章图像处理理论 (8)2.1 图像信息的基本知识 (8)2.1.1 视觉研究与图像处理的关系 (8)2.1.2 图像数字化 (10)2.1.3 图像的噪声分析 (10)2.1.4 图像质量评价 (11)2.1.5 彩色图像基本知识 (11)2.2 图像变换 (13)2.2.1 离散傅里叶变换 (13)2.2.2 离散沃尔什-哈达玛变换(DWT-DHT) (20)2.2.3 离散余弦变换(DCT) (21)2.2.4 离散图像变换的一般表达式 (23)2.3 图像压缩编码 (24)2.3.1 图像编码的基本概念 (24)2.4 图像增强和复原 (24)2.4.1 灰度变换 (24)2.4.2 图像的同态增晰 (26)2.4.3 图像的锐化 (27)2.5 图像分割 (27)2.5.1 简单边缘检测算子 (27)2.6 图像描述和图像识别 (28)第三章需求分析 (28)3.1 系统需求分析 (28)3.2 可行性分析 (28)3.3 系统功能分析 (29)第四章概要设计 (29)4.1 图像采集 (30)4.2 图像存储 (31)4.3 图像处理(image processing) (31)4.4 图像显示 (32)4.5 网络通讯 (32)第五章详细设计 (32)5.1 Linux嵌入式系统的构建 (33)5.1.1 启动引导程序的移植 (33)5.1.2 Linux内核移植 (33)5.1.3 根文件系统的移植 (34)5.2 图像处理功能的实现 (34)5.2.1 彩色图像的灰度化 (34)5.2.2 灰度图的直方图均衡化增强 (35)5.2.3 图像二值化 (35)5.2.4 边缘检测 (36)第六章调试与维护 (36)附录 A (37)参考文献 (43)致谢 (44)第一章绪论1.1 数字图像处理概述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又称为计算机图像处理,它是指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的过程。
基于ARM的嵌入式linux内核裁剪及移植
V 1 5 N .( U o1 8 o. o S M N . 1 ) 2 6
机 械 管 理 开 发
M ECHANI CAL M AN AGEM ENT AND DEVEL0PM ENT
2 0年 1 01 2月
D e .0l c2 0
b nuis 2.5. rb 2、 c 一 3. trbz i t - 1 t . z g c 3. 6. . 2、g i - 2-. . r l a a lbc 3 2t . a
b2 l c l utra s232t . 和 l u -ic ha — z 、g b —i x ed - ...r i n h ag i x l - ed n b
2 B ola e 的 移 植 . 2 ot dr o .
基础上经过裁剪 、 修改 , 适用于嵌入式系统并应用于特 定 嵌入 式场 合 的专 用 Lnx 作 系统 。与其 它 的嵌 入 iu 操 式 操作 系统 相 比, 入 式 Ln x 有 以下 特点 : 有 开 嵌 iu 具 具 放源代 码 , 系统 内核较小 、 效率 高 、 内核 网络结 构完整 , 针对 嵌入 式 的存 储方 案 , 供 实 时版 本和 完 善 的嵌入 提 式解决方 案 、 备一 整套 工具链 , 易搭建嵌 入式 系统 具 容 的 开发环 境 , 减后 的 系统 适用 于诸 如信 息 家 电等嵌 裁 入式 系统 的开发 。
0
引 言
目前 , 种嵌 入式 Lnx 各 iu 操作 系统迅 速 发展 , 已形 成 了 能 与 Widw C no s E等嵌 入 式操 作 系统 进行 有 力 竞 争 的局 面 。嵌 入 式 Lnx 作 系统 的迅 速 崛 起 , iu 操 主要
基于ARM平台的Linux内核分析与移植研究
是 Ln x iu 支持的体系结构的简称 2 . 在 .3 6 2的 内核代码
中 已经 完 全 包 含 了对 S C 4 0 件 体 系 的支 持 Ln x 3 24 硬 iu
内核 主要 由 5个 子 系 统 组 成 : 程 调 度 、 进 内存 管 理 、 虚
拟文件 系统 、 网络接 口、 进程 间通信 。 iu Ln x内核代码非 常庞大 , 整体代码结构如 图 1 所示 。
3 编 译 内核
内 核 编 译 的方 式 与 引 导 程 序 移 植 大 体 相 同 .利 用
m k m g 命 令 即 可 进 行 编 译 。 当 编 译 完 成后 , 编 a ez ae l 把 译 生 成 的 映 像 z ae 过 VV 下 载 到 硬 件 平 台上 . l g通 m II 就
体 的研 究和 开 发 , 并对 内核 进 行 相 应 的修 改 和优 化 。通 过 配置 、 译 完成 整 个移 植 过 程 . 编 为
Ln x 内 核 移 植 提 供 借 鉴 。 iu
关 键 词 :Ln x 内核 ;¥ C2 4 A;内核 移 植 ;Neftr iu 3 40 tl ie
nt 而 ¥ C 4 0 理 器 包 含 了 MM i, 3 24 处 1 U模 块 , 以需 要 针 所 对 该 体 系结 构选 择 对 Ln x内核 对 MMU模 块 的 支 持 。 iu dvr: 目录 包 含 了 内 核 中 所 有 的 设 备 驱 动 程 i s该 e 序 。该 目录 占据 了 L u i x内核 的 大部 分 代码 , 常 庞大 。 n 非 是 进行 内核移 植 时需 要 重点 关 注 的 目录 . 如 L D显 示 例 C 驱 动程 序 、 摸屏 驱 动程 序 等 源代 码都 放 在该 目录下 。 触
描述Linux内核的移植过程
描述Linux内核的移植过程
Linux内核的移植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目标平台:首先需要确定要将Linux内核移植到哪个目标平台上,这个平台可以是嵌入式设备、服务器、桌面电脑等。
2. 获取源代码:从Linux官网或其他开源代码库获取Linux内核的源代码。
3. 配置内核:根据目标平台的硬件特性和需求,对内核进行配置。
可以使用make menuconfig、make xconfig或make config等命令进行配置。
4. 编译内核:使用交叉编译工具链对内核进行编译。
交叉编译工具链是一组针对特定平台的编译器、链接器、调试器等工具,可以在开发主机上编译生成目标平台上的可执行文件。
5. 生成镜像文件:将编译生成的内核、设备树、启动程序等文件打包成一个镜像文件。
镜像文件的格式可以是uImage、zImage、vmlinux等。
6. 烧录镜像文件:将生成的镜像文件烧录到目标平台的存储设备上,例如闪存、SD卡、硬盘等。
可以使用dd、fastboot、flash等命令进行烧录。
7. 启动内核:将目标平台连接到开发主机,通过串口或网络连接进行调试和启动。
可以使用bootloader或者直接从存储设备启动内核。
8. 调试内核:在目标平台上运行内核时,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例如驱动不兼容、内存泄漏、死锁等。
需要使用调试工具对内核进行调试,例如gdb、kgdb、strace等。
以上就是Linux内核的移植过程,需要根据具体的目标平台和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linux移植的一般过程
linux移植的一般过程
1.硬件平台的分析:对要移植的硬件平台进行分析,了解其处理器架构、内存结构、设备接口等硬件特性。
2. 内核选择和配置:根据硬件平台的特性选择相应的Linux内核版本,并进行配置,包括启用或禁用某些功能、添加驱动程序等。
3. 引导程序开发:根据硬件平台的启动方式,开发或适配引导程序(bootloader),负责加载内核和设备驱动程序。
4. 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或适配:根据硬件平台的设备特性,开发或适配相应的设备驱动程序,使其能够被内核识别和使用。
5. 文件系统的制作:根据硬件平台的存储设备特性,制作相应的文件系统,包括文件系统类型、文件系统结构、文件系统大小等。
6. 应用程序的移植:根据硬件平台的特性,移植相应的应用程序,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
7. 调试和优化:进行测试和调试,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优化系统性能。
8. 发布和维护:完成移植后,进行发布和维护工作,包括文档编写、系统更新等。
- 1 -。
linux arm移植命令
linux arm移植命令1. 什么是ARMARM(Advanced RISC Machine)是一种基于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架构的处理器设计,常被用于嵌入式系统领域。
由于其低功耗、高性能和成本效益等优势,ARM架构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物联网和家庭娱乐等领域。
2. 为什么需要ARM移植移植指的是将某个操作系统或软件移植到不同的硬件平台上。
ARM移植即将Linux操作系统移植到ARM架构的处理器上。
由于ARM处理器与传统的x86处理器架构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Linux进行移植以在ARM设备上运行。
3. ARM移植命令步骤ARM移植涉及多个步骤,以下是常见的移植命令及其说明:## 3.1. 配置内核源码### 3.1.1. make menuconfig执行`make menuconfig`命令可进入内核配置界面,通过界面可进行内核配置,包括硬件支持、设备驱动等。
### 3.1.2. make oldconfig执行`make oldconfig`命令可根据当前配置文件生成一个新的配置文件,用于更新配置文件中的新选项。
## 3.2. 编译内核执行`make`命令即可进行内核的编译,编译过程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 3.3. 生成根文件系统根文件系统是指Linux运行时所需要的文件及目录结构。
可以通过`buildroot`等工具生成根文件系统。
## 3.4. 烧录内核及根文件系统编译完成后,将生成的内核镜像和根文件系统烧录到ARM设备的存储介质中,例如SD卡或eMMC存储器。
## 3.5. 启动ARM设备将存储介质插入到ARM设备中,通过开发板或串口终端连接到设备,随后可以启动ARM设备并进入Linux操作系统。
4. ARM移植的挑战和注意事项ARM移植相对复杂且涉及多方面的技术,以下是一些挑战和注意事项:- 硬件驱动:需要确保所选的硬件能与Linux内核进行良好的兼容性,并确保相关的设备驱动可用。
linux下把某些开源库移植到arm开发板的基本流程
linux下把某些开源库移植到arm开发板的基本流程
将某一开源库移植到ARM开发板的基本流程如下:
1. 了解ARM开发板的硬件平台参数(例如CPU架构、内存大小等)以及操作系统类型和版本(例如Linux)。
2. 下载所需的编译工具链,包括ARM交叉编译器、交叉编译时所需的库文件等。
3. 下载需要移植的开源库源代码。
4. 配置交叉编译器,将其与ARM开发板的硬件平台参数进行匹配。
5. 编译并链接代码,生成ARM平台可执行文件。
6. 将编译好的可执行文件拷贝到ARM开发板上进行测试,并根据需要进行调试和修改。
7.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移植的开源库能够在ARM开发板上正常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在移植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可能需
要修改源代码中的一些与硬件平台相关的部分,以确保其能够正确地运行在ARM开发板上。
基于ARMLINUX的嵌入式GUI的研究和移植.
基于ARM LINUX的嵌入式GUI的研究和移植基于ARM LINUX的嵌入式GUI的研究和移植类别:嵌入式系统摘要: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用户对嵌入式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用于实现与用户交流功能的嵌入式GUI成为嵌入式研究中的一个重点。
该文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嵌入式系统和嵌入式系统中的GUI,并阐述了开发基于嵌入式Linux平台的GUI系统的必要性。
然后详细的介绍了三种常见的嵌入式GUI系统(Microwindows、MiniGUI和QT)的设计结构和使用上的优缺点等,并列表进行了比较。
最后,描述了每个系统基于ARMLinux平台的移植,包括编译环境的建立、编译选项的配置和修改以及运行时参数的设置等等。
关键词: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移植引言什么是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一般指以嵌入式微处理器为核心,有别于PC系统,有计算机的部分功能但又不称之为计算机的设备或器材。
它主要是以应用为目的,系统软硬件于一体,通常要求具有代码小、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低功耗、集成度高等特点。
嵌入式系统遍布于各个行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比如掌上PDA、移动计算设备、电视机顶盒、手机、汽车、数字相机、家庭自动化系统、安全系统、自动售货机、工业自动化仪表与医疗仪器等。
什么是嵌入式系统中的GUI 随着后PC时代的到来,嵌入式系统的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当初的一些简单的人机交互接口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
而与此同时,在台式PC机上图形交互界面早已普及并成熟,于是在嵌入式系统中也逐渐出现了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UserInterface,GUI),特别是在一些消费类产品中。
嵌入式系统中的GUI就是在嵌入式系统中为特定的硬件设备或环境而设计的图形用户界面系统。
由于受到当前嵌入式系统本身特点的影响,并受其发展限制,所以嵌入式系统中的GUI应该有如下特点: 占用的存储空间以及运行时占用资源少;运行速度以及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便于移植和定制。
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步骤
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步骤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步骤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是将Linux内核移植到特定的硬件平台上的过程。
在进行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之前,需要先了解目标硬件平台的相关信息,包括处理器架构、硬件接口、设备驱动等。
本文将介绍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的主要步骤,以帮助读者了解移植的过程。
1. 获取源代码需要从官方或其他可靠的渠道获取Linux内核的源代码。
可以选择下载最新版本的稳定内核,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特定版本的内核。
获取源代码后,解压到本地目录。
2. 配置内核在进行内核配置之前,需要根据目标硬件平台选择适当的配置文件。
内核配置文件包含了编译内核所需的各种选项和参数。
可以使用make menuconfig或make defconfig命令进行内核配置。
在配置过程中,需要根据目标硬件平台的特点进行相应的配置,如选择正确的处理器类型、设备驱动等。
3. 编译内核配置完成后,可以使用make命令编译内核。
编译过程可能会比较耗时,需要根据计算机性能进行相应的等待。
编译完成后,会生成vmlinuz和相关的模块文件。
4. 编译设备树设备树是描述硬件平台的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在内核启动时传递硬件信息给内核。
如果目标硬件平台需要使用设备树,需要将设备树源文件编译为二进制文件。
可以使用device tree compiler(dtc)工具来编译设备树。
5. 烧录内核内核编译完成后,需要将生成的vmlinuz文件烧录到目标硬件平台上。
根据硬件平台的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烧录工具,如dd命令、fastboot等。
烧录完成后,可以通过串口或其他方式查看内核启动信息。
6. 配置文件系统内核烧录完成后,需要为目标硬件平台配置文件系统。
可以选择使用已有的文件系统,如busybox、buildroot等,也可以根据需求自行定制文件系统。
配置文件系统包括选择合适的文件系统类型、添加必要的应用程序和驱动、配置网络等。
Linux内核移植与根文件系统构建
Linux内核移植
10、SCSI device support
如果有SCSI 设备(SCSI 控制卡,硬盘或光驱等)则选上这项。目前SCSI 设备类型已经比较多,要具体区分它们你得先了解他们所使用的控制 芯片类型。2.6.X 内核中对各类型SCSI设备已经有更具体详细的支持。 <*> scsi support; <*>scsi disk support;
Linux内核移植
5、Networking option
网络选项,它主要是关于一些网络协议的选项。Linux 功能也就是在于 对网络功能的灵活支持。这部分内容相当多,根据不同情况,一般我 们把以下几项选上。 5.1、 packet socket 包协议支持,有些应用程序使用Packet 协议直接同网络设备通讯, 而不通过内核中的其它中介协议。同时它可以让你在TCP 不能用时找 到一个通讯方法。 5.2、 unix domain socket 对基本UNIX socket 的支持 5.3、 TCP/IP networking 对TCP/IP 协议栈的支持,当然要。如果你的内核很在意大小,而且 没有什么网络要就,也不使用类似X Window 之类基于Unix Socket 的应用那你可以不选,可节省大约144K 空间。
二、内核与根文件系统实验
• • • • 安装完成后依次执行以下命令: [root# root] Make dep [root# root] Make [root# root] Make PREFIX=./root install
由于根文件系统是内核启动时挂载的第一个文件系统那么根文件系统就要包括linux启动时所必须的目录和关键性的文件例如linux启动时都需要有init目录下的相关文件在linux挂载分区时linux一定会找etcfstab这个挂载文件等根文件系统中还包括了许多的应用程序bin目录等任何包括这些linux系统启动所必须的文件都可以成为根文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