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复习学案(1)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我是什么》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我是什么》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我是什么》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我是什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会写8个字,能在实际中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朗读课文。

展示搜集资料。

二、指导书写。

写字之前要仔细观察每一个字。

要注意“晒”的第九笔是竖折,不是竖弯钩;“害”中间的一竖上下都要出头;写“灾”和“黑”时要注意复习笔顺。

指导写字,可以把重点放在“两点水”、“三点水”和“四点底”的写法上。

两点水(冲)的写法,可以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两笔是以横中线为中心上下对应的,“点”和“提”在横中线两边“对望”;写“提”要起笔向下,再回锋向上。

“三点水”(池)的指导可以在两点水的基础上进行,可以边示范边引导观察:第一点与两点水的第一点位置相当;第二点正好在横中线上;第三世界三笔“提”起笔比两点水的“提”位置低。

另外,“池”字右边的“也”,“横折钩”的“横”要向上斜,“折”要往左斜,“竖”刚好写在竖中线上,“竖弯钩”尽量往右边伸展,钩向正上方,不要往左收笔。

三、实践活动。

1、课外画一画水的变化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变化的不同样子,并在每幅画下面写一个词语或一句话。

2、在老师的辅导下完成素质教育新学案。

四、作业设计:(可以选做)1、复习本课。

2、预习第三课。

3、继续做完课堂上的作业。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我是什么》教案「篇二」教学重点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知道云、雨、雹子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老师想告诉同学们一个小秘密,有一位小朋友想拜我为师,可它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所以我不想收它为徒。

这个小朋友听说我们二年级六班的同学特别爱帮助人,它想请同学们帮助它,告诉我它是谁,你们愿不愿帮助它?答案就在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课文《我是什么》中,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学生根据教师的谈话回答教师的问题,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悟,了解大意,并学习生字。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历史第一册: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学案1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历史第一册: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学案1

原始农耕生活【学习目标】1.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特点,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重要的意义。

2.初步学习对具体历史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分析、比较,得出历史结论的历史思维方法。

【学习重点】半坡、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

【学习难点】对原始农业的理解认识。

【学习过程】一、学习引入上古之人,皆食禽兽,至于神农,人民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神农氏拣坠落地上的谷粒,种在田里的神话传说,进行合理的分析推测:多年从事采集的原始人类,注意到可食的植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从而开始进行人工种植的尝试,原始农业于是便开始出现了。

二、自主预习(一)知识点一:半坡居民的生活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和种植。

(二)知识点二:河姆渡人的生活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

其中,距今约_____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最具代表性。

(二)知识点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在河姆渡遗址还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_____的木构水井。

2.在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原始聚落遗址。

距今_____年,定名为半坡遗址。

三、新知学习1.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式样是怎样的?在生活中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又是什么?饲养哪些家畜?制作的农业工具中最为典型的是什么?学会了制作什么器物?2.在人类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半坡人居住的房屋式样是怎样的?在生活中学会了制作什么?种植什么?饲养什么?使用什么?3.指出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所处地理环境的差异?四、巩固练习1.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A.①B.②C.①②D.③④2.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A.大豆和小麦B.花生和高粱C.甘薯、玉米D.水稻、粟3.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A.饲养猪狗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4.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A.元谋人遗址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5.下列哪一地区原始居民的房屋,对后世的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影响最大()A.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C.陕西临潼姜寨原始居民D.河南新政裴李岗原始居民6.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优劣B.原始农业的发展C.氏族公社的形成D.学会建造房屋技术7.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A.自然环境不同B.使用的工具不同C.生活习惯不同D.思想意识不同。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含答案)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基础巩固题。

(7')针对基础提纲提问,并适当拓展。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时间?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3)、火烧圆明园的时间、罪魁祸首?4)、归纳《北京条约》的内容?5)、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有哪些国家侵占了中国哪些土地?6)、说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4、师生共同探究(12')(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0')五、〔课堂小结〕:(2')六、〔当堂检测〕:请快速完成下列问题。

(8'一、选择题: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要扩大中国市场 B.“修约”交涉失败C.使公使进驻北京 D.使鸦片贸易合法化2.《天津条约》的内容不包括()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开天津为商埠C.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经商 D.给英、法赔款3.有些历史遗址总是激起我们心中阵阵的伤痛,看见下图就会联想到是哪次列强侵华的见证()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甲午中日战争4.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趁火打劫,割占我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A.美国B. 德国C. 沙俄D.日本5.读下面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导致左图景象变为右图景象的罪魁祸首是( ) A.英俄联军B.英法联军C.美英联军D.八国联军6.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A.英、法B.英、法、俄C.英、法、美D.英、法、美、俄7.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又单独“作案”的国家是()A.英国B.俄国C.法国D.美国8.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里“更多的好处”指()A.得到巨额赔款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9.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两次战争的性质相同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两个人手挽着手,心满意足地回到欧洲。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本课主要介绍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四个方面:1.“起用王安石”,说明王安石得到宋神宗支持,这是变法的重要条件。

2.富国之法是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目的是解决“积贫”问题。

3.强兵之法是王安石变法的军事措施,目的是解决“积弱”问题。

4.取士之法是王安石变法的教育措施,目的是培养变法人才。

对应学生用书P361.庆历新政夭折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王安石提出了变法的主张和设想;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2.标志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深化认知]王安石认为,最好的理财富国之路,是依靠天下所有的劳动力去开发自然资源,是积极开源而不是消极节流。

(1)目的:改变积贫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发展生产。

(2)内容:①青苗法: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

②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工程。

③免役法:又称募役法。

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

④市易法: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⑤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⑥均输法:政府要求东南六路的物资,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

2.强兵之法(1)目的:改变积弱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2)内容:①保甲法:把农民编为保甲,闲时练兵,战时作战。

②保马法:百姓可养马,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

③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每将置正将一人,专管训练。

④设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提高武器质量。

3.取士之法(1)目的:为顺利推行变法,选拔和培养人才。

(2)内容: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

设明法科。

②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

设置武学、医学、律学等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

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提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1)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从生活实践上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认识和改造世界,归根到底都要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从哲学上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1)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楚并明确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议题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萧子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座。

他们信仰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

普通官员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他认为,精神不过是人体的一种作用,从属于形体,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死亡则精神消失。

(1)高僧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属于哲学的什么观点?范缜的“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属于哲学的什么观点?(科学精神)提示:高僧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范缜的“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含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唐太宗的统治措施,培养学生的概括整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

学习重难点•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学习过程:预习提纲: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年,建立唐朝,定都。

2、唐太宗:年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3、贞观之治:1)、出现原因:(1)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2)用人唯贤,虚心纳谏,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3)国家统一安定,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2)、治国措施。

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虚心纳谏,知人善任。

重用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军事上:发兵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4、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历史上称之为“”。

二、女皇武则天1、历史地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国号为。

2、统治措施:(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3)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统治局面: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1.统治思想:(1)稳定政局,励精图治。

(2)重用贤能,任用为相。

2.改革措施:(1)整顿______,裁减冗员。

(2)发展经济,改革______。

(3)注重 ,编修经籍。

3.统治局面: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进人鼎盛时期,史称“”。

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基础巩固题。

高中政治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

高中政治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

第二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学习目标:1.懂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难点)2.了解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理解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和重大意义。

(重点)4.理解党的八大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

(重点、难点)5.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

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国内主要矛盾转变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4.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5.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二、在艰苦探索中前进1.历史课题: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2.坚持原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八大启航(1)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最重要贡献: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

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重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课前学习】一.从“无为”到“有为”1.“无为”:秦末战后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________家的_________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2.“有为”:经过六十多年的______,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

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但也潜伏着危机。

_________的实力日益膨胀,_______严重,_______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目的:为了加强_________,适应___________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1.新儒学的含义:_________把诸子百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的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的思想。

2.思想主张: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含义:董仲舒认为要维护政治的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他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目的: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B.为了加强_____,董仲舒宣扬_________.提出_________和______学说,认为天使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

C.为了巩固君权和维护统治秩序,董仲舒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五种为人处事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___________。

3.根本目的:加强封建专制统治,巩固国家统一。

4.实质:以神学为外衣,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

5.作用: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扭转内松外驰的局势十分有利,有利有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

三.儒学成为正统1.采取的措施:A.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知识归纳练习)(优质学案)(原卷版)

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知识归纳练习)(优质学案)(原卷版)

202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学案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考点概览】1.“逻辑”的不同用法2.狭义逻辑学和广义逻辑学3.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考点归纳】一、“逻辑”的多种含义1、“逻辑”的不同用法(1)作为规律的逻辑,是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是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2)作为逻辑规律与规则的逻辑,逻辑规律是思维领域内的客观规律。

逻辑规则是根据逻辑规律制定出来的规范和准则。

逻辑规律与规则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3)作为思维方法的逻辑,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也指某种理论、观点。

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4)作为逻辑学的逻辑,逻辑学是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

2、逻辑学(1)逻辑学研究的目的:逻辑学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以区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

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2)逻辑学的分类①狭义逻辑学: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视为狭义的逻辑学。

②广义逻辑学:人们把含有狭义的逻辑学和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的辩证逻辑等视为广义的逻辑学。

3、形式逻辑(1)形式逻辑的推理结构: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

(2)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3)推理结论为真的要素:①前提内容的真实性;②推理形式的有效性(符合逻辑规律与规则)(4)论证和论辩①论证: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论证”。

②论辩: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反驳别人的观点,就构成了“论辩”。

③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说服的效果。

(5)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①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

②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学案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学案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2.1网络改变世界【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正确的网络观,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习惯,健康的网络交往的乐趣能力目标:能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对网络陷阱具有分辨能力,增强正确使用网络,使之更好地为自己学习、生活服务的能力知识目标:知道网络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明白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重点难点】重点:知道网络发展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积极作用。

难点:识别网络陷阱,避免网络危害【导学过程】一、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

我们要理性利用互联网,做网络生活的。

2、网络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变得方便迅捷,(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和。

3、网络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新工具,经济贸易的的新途径。

(2)网络促进的进步。

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权、权、权、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3)网络为和搭建新平台。

基于互联网的—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4、网络是把双刃剑:(1)网络信息(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有的人有意无意地歪曲事实,;有的人随意宣泄情绪,谩骂、中伤他人,侵犯他;有的人通过设置陷阱进行网络诈骗,侵犯他人利益;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

(2)沉迷于网络,影响、和(大量冗余信息会干扰人们的,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白((3)容易被侵犯(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和,给社会带来和((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探究一:教材P10运用你的经验(1)生活中,你经常借助互联网做哪些事情。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学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学案

物们的伟大形象。
顶峰歼敌
板书设 计
引上绝路 痛击敌人
胜利的喜悦 英
勇 对敌人的憎恨 跳

接受任务 学反思
对党和人民的热爱
三、研读“引上绝路”,感悟毫不畏惧
1.师:五壮士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终于胜
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
读——
【出示课件】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
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
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
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
跟)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生:五壮士一句话也没说,他 众 宁 可 牺 牲
们和班长想的一样,他们一样令人敬佩!)那就让我们带着 自 己 的 高 贵
这份感受一起读读这句话。
品质。
【出示课件 1】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
敌人引上绝路。
5.师:在两条路之中,五位战士选择了通往狼牙山顶峰
度概括,抓住
4.师:再看看这两条路。如果你就是班长马宝玉,望着 “选择”两个
这两条路你会想些什么?(生答) 师:你是在为人民群众 字,由此展开
和连队主力的安全着想。好一个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班长! 议论,可以体
一个“走”字斩钉截铁,充分表现了马宝玉的英雄气概。听 会 壮 士 们 为
了这一声“走”,其他战士怎么反应?(生:热血沸腾、紧 了 部 队 和 群
人群里,有你的亲人,你的邻居,你的同胞,你准备怎样去
阻击敌人?(生读,读得铿锵有力,甚至还有情不自禁的动
作。)
7.师:同学们,读了这段文字,五位战士活灵活现的展

第二章 (学案1)(6—10课时)大气运动

第二章 (学案1)(6—10课时)大气运动

第二章(学案1)(6—10课时)大气运动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产生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水平运动的产生及受力状况。

在学习大气运动基本原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判读原理图和示意图的能力,训练学生绘制简单原理示意图的基本技能。

在明确大气运动基本原理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

教学建议关于读图能力培养和课后活动的教学分析教材中“一月海平面(世界局部地区)的等压线和风向图”是训练学生阅读地图的基本技能,也是训练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密切联系的很好途径,教师不能忽视这一教育功能,应该充分利用此图达到训练的目的,另外本课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能够使学生更加了解大气运动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部分,因此也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不能放任学生自由阅读,潦草而过。

关于风的形成和风的方向的教学分析关于风的形成是本课重点的知识内容,而风向的确定则是本课的难点知识,确定风向的关键是明确几种力的关系,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这种力在气压场中如何绘制应该使学生明确,无论等压线的表现形式如何,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与等压线垂直并由高压指向低压。

空气一旦运动起来,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地转偏向力只影响空气运动的方向而不影响空气运动的速度,当这两个力达到平衡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如果在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左,高压在右,这个运动的过程,教材中用一幅图像加以表示。

这种风向只会出现在高空大气中,而近地面的风,还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摩擦力既改变力的方向,又会对风速产生一定影响,当三力达到平衡时,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篇。

三力平衡的过程比较复杂,不必让学生了解,学生只要知道结论即可。

关于大气的水平运动的教学建议关于“大气的水平运动”这部分内容,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引导学生判读教材提供的图像“水平气压梯度力”示意图,明确绘制水平气压梯度力应该注意的问题:水平气压梯度力总是与等压线相垂直并由高压指向低压。

初中语文书第二课教案

初中语文书第二课教案

初中语文书第二课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春》;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课文《春》的理解和分析;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识别和运用。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的理解;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分析。

教学准备:1. 课文《春》的文本;2.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对新学期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展望;2. 提问:你们对春天有什么印象?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经历。

二、课文朗读与理解(15分钟)1. 学生朗读课文《春》,感受课文的语言和情感;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拟人、比喻等;3.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教师进行解答和解释。

三、课文分析与讨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主题和结构,理解作者对春天的描写和表达;2.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运用,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课文《春》,并进行课后习题的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春》的内容和修辞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学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学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课标要求】2.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问题导学】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历史任务2.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3.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4.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特征5.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及其关系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7.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8.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9.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意义10.中国八大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判断11.探索时期取得的成就、结论和意义【体系构建】【必备知识】必备知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①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3.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过程(1)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了解)(2)五四运动的意义:①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了②为中国共产党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③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中考政治 九年级 第1-2课复习学案(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学案

中考政治 九年级 第1-2课复习学案(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学案

第一、二课承担责任服务社会1. 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

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

3. 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考点一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1. 责任的含义和(1)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做的事情或做某些事情。

它产生于之中的。

(2)对他人的、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的要求、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原则等。

2. 责任与角色的关系:在社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扮演着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

3. 自己对自己负责:(1)谁对我负责?首先是对自己负责。

表现为:守信诚实,自尊自信,,用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等等。

(2)自己对自己负责的原因:①谁对自己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负责。

②如果不能自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你就永远无法。

③只有对自己负责任的人,也才有资格、有、有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4. 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我对负责,也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是对负责、对负责。

总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

5. 承担责任的意义:(1)对个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的具体表现,是的必然选择,是走向的标志。

(2)对社会发展来说,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尽到自己的,才能共同建设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考点二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6. 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1)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的权利。

这种,既包括方面的,也包括方面的;但更重要的是。

比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

(2)承担责任往往要付出,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甚至受到。

7. 正确对待自愿或非自愿选择的责任:(1)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自己承担的责任。

九年级化学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复习教学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复习教学案鲁教版

练习反馈 :1.钛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TiOx ,其中铁元素和钛元素的化合价均显+3价。

则x 为:( ) A .2 B .3 C .4D .62.虾青素(C 40H 52O 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力。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虾青素是由96个原子构成B .虾青素是一种氧化物C .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96D .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3:1 4.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H B .O 2 C .He D .Fe5.请将下列短文中带点的部分,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写在横线上:太阳镜具有保护眼睛的功能。

它的镜脚一般是由塑料(其中含有碳元素...)制成的,玻璃镜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且变色玻璃中含有银离子...,铜制镜框使用时间过长会生成铜绿[Cu 2(OH)2CO 3],铜绿中氢氧根离子的化合价显.............—.1.价.。

1.(09新疆)抗雪灾中,为使道路的积雪迅速融化,使用一种融雪剂硅酸钠,化学式为Na 2SiO 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B. +3C. +4D. +62.(09六盘水)下列粒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 .分子、中子 B.原子、电子 C.原子、离子 D.离子、中子4.(09南昌)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x 的数值可能是【 】A .9B .10C .12D .175.(09安徽)我国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因在稀土元素等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关于铈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序数是58B .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C .质子数为58D .铈元素是非金属元素6.(09河南)草莓、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 4H 8O 2)等物质。

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1 影响价格的因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1)

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1 影响价格的因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1)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学案1 影响价格的因素一、供求影响价格1.引起商品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还有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

上述因素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如何影响价格(1)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价格升高,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2)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价格降低,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二、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价值量成正比。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性因素(1)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试判断: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 )提示B。

企业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3.价值规律(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请思考: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但是,“一分钱买不到一分货或者多于一分货”的情况也是经常发生的。

这是为什么?提示价值规律告诉我们,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但现实生活中商品的价格同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当供大于求时,价格往往低于价值,就会出现“一分钱不只买一分货”的情况;当供小于求时,价格往往高于价值,就会出现“一分钱买不到一分货”的情况。

探究点一供求对价格的影响议题:香蕉供求关系的变化对其价格有何影响春节前香蕉价格高,第一个原因是春节节日因素的推动,第二个原因是冬季时令水果选择较少,第三个原因是春节前很多产地气温较低,降水比较频繁,所以导致整个香蕉生长速度非常的慢,供应较少,推高了香蕉的价格。

高中俄语必修二第二课学案

高中俄语必修二第二课学案

高中俄语必修二第二课学案一、知识目标:1.初步掌握带定语从句的主从复合句(用关联词:где,куда,откуда连接)。

2.初步掌握带地点从句的主从复合句。

3.初步掌握常见形容词短尾的构成与基本意义。

4.复习巩固много,мало,несколько,немного的用法。

5.初步掌握68个课标词,认读13个选学词。

6.掌握动词надевать-надеть,снимать-снять,верить-поверить的用法。

7.掌握动词сидеть和идти表示穿戴意义时的用法。

8.掌握数词два(две),три,четыре与形容词连用时的规则。

二、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下列句式,并能在模拟的交际情景中运用。

Костюм мне мал,и юбка тоже мала.Пальто широко.Туфли узки.三、学习重难点:带定词从句的主从复合句。

四、单词用法详解:必学词:Что?1.покупка,复二-пок〔阴〕⑴见куп`ить. ⑵买到的东西. дорог`ая ~花很多钱买的东西. свёртокс ~ами一包买好的东西. 记住:идти за покупками去购物2.размер〔阳〕⑴大小,长短;面积;体积. дом `очень больш`их ~ов非常宽大的房子. стол ~омв два квадр`атных м`етра二平方米的桌面. ⑵金额,数额. ~зарпл`аты工资额.⑶尺码,号码. ~бот`инок皮鞋的尺码. Как`ого ~а `обувь вы н`осите?您穿多大号码的鞋?⑷规模,范围;程度. В шир`оких ~ах идёт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о город`ов. 大规模地进行着城市建设。

3.юбка,复二`юбок〔阴〕裙子对比:платье连衣裙4.пиджак, -`а〔阳〕夹克;(西装)上衣. л`етний ~夏季西装上衣. одноб`ортный ~单排扣上衣.5.мебель〔阴〕家具. дерев`янная ~木制家具6.бельё〔中,集〕内衣(类);床单被套(类);餐巾桌布(类).. пост`ельное ~床上用品(指床单、被套等). стол`овое ~餐巾;桌布.. д`амское ~女内衣. ~в кл`етку带格的内衣. компл`ект д`етского ~ь`я 一套儿童内衣7.отдел〔阳〕⑴(植物界分类范畴的)门. ⑵部分,部门;部,局,处,科. ~нар`одного ополч`ения人民武装部. ~снабж`ения и сб`ыта供销科. ~к`адров人事处. Грамм`атика д`елится на два ~а: морфол`огия и с`интаксис. 语法学分为两部分:词法学和句法学。

内黄县三小一年级语文下册 音与字第2课时复习教案与习题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音与字第2课时复习教

内黄县三小一年级语文下册 音与字第2课时复习教案与习题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音与字第2课时复习教

第二课时一、兴趣导入经过上节课的复习,同学们能够准确读出生字宝宝的字音,还能准确记住它们的字形。

字宝宝们可高兴了!可是,有一些字宝宝长得太像了,还有一些字宝宝连读音都一样,遇到这些字宝宝,我们该怎样辨别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语文大花园的复习之旅。

二、区别形近字1. 教师将全册字形相近的生字字卡打乱之后分发给各个小组,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

(1)和小组同学分一分,将字形相近的生字放在一起。

(2)和小组同学议一议,怎样区别这些字形相近的字?2.课件出示形近字,指生认读,并分别组词。

第一组(加笔画):王-玉万—方第二组(加部首):午—许干—赶气—汽那-哪奇—椅要-腰知—蜘义-蚁象-像专—转票-飘第三组(字族归类):青—蜻、清、晴、请、情、睛主—注、住也—地、他、她井—进、讲元-远、玩包—抱、泡、跑、饱、炮第四组(换部首):怕—拍跟—很澡—操流—梳伴-胖偏—遍看—着轻—经第五组(易混淆):拔—拨3.引导学生展开交流:你觉得哪组形近字辨别起来有困难?可以提出来,大家共同商议解决。

教师进行辨字方法的指导。

预设:方法一:编歌诀.如“手目看,羊目着",“国王腰里藏块玉"。

方法二:看部首.如“洗澡用水,做操用手”,“心里害怕,用手拍打”.方法三:字族歌。

如“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蜻蜓大眼睛.请你爱护小动物,和和美美好心情”。

方法四:找不同。

如,仔细观察“拨”和“拔”,描一描不同之处。

4.小结:我们在记忆这类字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它们各自的特点,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才能更好地辨别运用。

5.完成右侧习题一、二。

三、巧辨同音字1.引言:语文大花园中,还有很多音节相同而意义不同的字,它们叫同音字.2.课件出示:类型一:字音相同,字形相近(1)姓-性晴—情静—净快—块清-蜻泡—炮珠-蛛(2)象—像知—蜘只—织平—萍河—荷他—她类型二:字音相同,字形不同.相-香—乡遇—玉动—冻事—士息—夕迁—牵做—坐—座臂—碧粮-凉池—迟篮-栏喜—洗元-原—圆戏—细脚-角身—伸言-严—颜在—再3.学生开火车认读,并组词.针对学生出现问题之处进行反复认读。

2022高二历史复习学案 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人教版选修4)

2022高二历史复习学案 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人教版选修4)

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指导意见】基本要求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感受唐太宗善于纳谏、用贤的优秀品质。

发展要求理解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课外阅读“玄武门之变”、“晚年的反省”二目【知识结构】一、“贞观之治”的出现(627年—649年)1、概况:⑴原因概括: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和文德治国的思想,完善了科举制,对少数民族采取团结、平等政策,对外采取积极友好开放的政策。

⑵主要表现:统治过程中,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中外交往频繁的太平盛世,史称“贞观之治”。

2、“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要原因(表现):⑴政治方面:惟贤才是用,选官不避亲仇(提拔魏征);虚怀纳谏(魏征直言);用人扬长避短(房谋杜断)。

⑵经济方面:休养生息,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存百姓”。

⑶法律方面:慎用刑法,《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

⑷文化方面: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人才济济。

(5)民族关系:开明(6)对外关系:开放二、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策略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对不同的民族地区采取不同的统治措施,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东突厥设置羁縻府州:东突厥归附唐朝后,唐在当地设羁縻府州,任命突厥首领为都督,可以世袭。

后成为唐代管辖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制度。

西突厥册封:西北各族首领尊请唐太宗为“天可汗”,他们的后嗣由唐册封。

设置机构:唐攻下西突厥后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

吐蕃和亲: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请求与唐通婚,唐太宗以文成公主和亲。

文成公主带去种子、工匠、书籍和冶金技术、中原文化。

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关系。

(步辇图)评价①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管辖,民族团结,政权巩固,国家统一;②有利于民族融合;③少数民族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三、对外关系方面(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政策中外交往概况影响①设鸿胪寺,接待外国使者,并复信答礼②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居住、做官、通婚③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表现2.) ①来访人员频繁②外来宗教传入(佛教经典、景教、回教、摩尼教传入)③玄奘取经④朝鲜、日本积极学习唐朝文化①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会②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色彩(吸收)③对朝鲜、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辐射)(朝鲜:中国的古代典籍、诗歌…;日本:大化改新)四、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答: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对推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轮复习导学案 02编写人:刘莹审核人:李茹娟 2014年11月19日一. 高考课程标准1.描绘当前文化生产和消费蓬勃发展的状况: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2.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高考考点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2.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3.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三、高考考点梳理----夯实基础一、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与特点1.来源(1)来自于特定的_________。

(2)来自于各种形式的_________。

2.两种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2)文化影响人们的_____活动、_____活动和_____方式。

3.两大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1)潜移默化: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_____的、_____的。

①表现在:一是人们总要处在一定的_________中,二是人们从事_________,许多都发生于潜移默化的过程中。

②潜移默化不等于消极被动: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影响,往往是_________、_________文化熏陶的过程。

(2)深远持久: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而持久、难以抹去。

①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上的影响,都是深远持久的。

②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_________的影响。

二、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1.文化与人相互影响: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_____着人。

2.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表现及原因_____________: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_________;增强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有其特有的_______和_______;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_________,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高考核心考点突破1.正确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1)从微观上看,影响人们具体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即人的言谈举止;从宏观上看,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即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

针对训练1、(2013·广东)2013年3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

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

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2.区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1)潜移默化:主要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过程来说的。

注意两点:一是其内涵,强调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二是人并不都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文化的影响,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2)深远持久:主要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结果来说的。

注意两点:一是内涵,“深”强调影响的程度,“远”强调影响的空间,“持久”强调影响在时间上的延续性。

二是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看,它们作为人的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其形成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反过来又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针对训练2、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表演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

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反映了(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3.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三个方面的关系(1)区别:侧重点不同。

丰富精神世界侧重广度,强调人格的完善,停留在主观领域增强精神力量侧重力度,强调力度的加大,强调优秀文化能通过实践转化为人们行动的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侧重综合素质,强调人的核心素质提高,使全面发展成为可能(2)联系:丰富的精神世界必然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发人们更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影响,从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二者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针对训练3、(2013·新课标全国)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

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

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区分不同性质、不同时代的文化对人生不同的塑造作用(1)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生的塑造作用不同:腐朽、落后文化会阻碍人的发展,只有优秀的文化才能起到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所以我们必须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2)文化对人生的塑造具有时代性:不同时代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过程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对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名师点睛】关于文化对人的影响,应注意两点一是区分不同性质的文化其影响不同,强调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二是不能夸大文化的影响作用,不能将文化的影响作用看作决定作用。

5.全面认识文化的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4)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5)优秀的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五、易错易混点1.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人只能被动地接受文化影响。

3.文化塑造人生,一切文化都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发展。

六、高考典例分析1、[2014·山东卷] 《大道鲁商》是一部跨越人文和经济两个领域的文献纪录片,全景式地展示了鲁商从古到今诚实守信、仁义和气、胸怀天下的优秀品质,揭示了鲁商成功背后的文化内核。

这反映了( ) A.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B.商业贸易促进文化发展C.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D.鲁商文化是齐鲁文化的全方位展示2、[2014·江苏卷] 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

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

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②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③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14·安徽卷]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

这说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14·海南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了发展素质教育,我国一些中小学结合实际开展“一校一品”活动:有的学校以本地区的“最美妈妈”“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带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美丽”德育活动,彰显美好品行文化;有的学校开展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身心自强的“四自”活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责任感;有的学校开展汉字书法教育,全校师生每天伴随着校园广播里悠悠的古筝声静心习字20分钟;有的学校开展“我是创造之星”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创意作品……“一校一品”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1)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开展“一校一品”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六、知识体系建构七、巩固练习1.[2014·济南期末]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于2013年10月11日到26日在山东举行。

山东省组建了山东剧院联盟,发挥新建场馆作用,通过各种方式让人民群众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这是基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2013·江苏高考]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

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

这是因为( ) A.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3.[2012·江苏高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牵挂着我们的一生。

然而,只有离乡的人才会想回乡;只有离乡的人才会发现故乡愈难回,乡愁便愈深。

这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③认识来自实践的需要④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12·北京高考]优秀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 )①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②活跃城市的文化市场③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④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14·扬州中学检测]“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从上述观点中可见( )①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人创造了文化,优秀的文化也在塑造着人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④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决定因素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6.[2013·重庆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铺张浪费是背离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落后文化现象,公务上的铺张浪费更是一种腐败行为,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