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学:节奏与韵律

合集下载

插花艺术造型与构图应遵循的原则

插花艺术造型与构图应遵循的原则

插花艺术造型与构图应遵循的原则插花艺术造型与构图应遵循的原则插花装饰艺术的创作同样遵循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协调、联系与韵律四大主要原则。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插花艺术造型与构图应遵循的原则,欢迎阅读。

插花艺术造型与构图应遵循的原则将花材合理而巧妙地组合在容器中,构成一定的图形体现主题是构图的过程,也称造型。

一般组合各种图形并不十分困难,而困难的是如何使插出来的造型更合理、更新颖和具有空间感。

合理即是合乎植物自然生长的规律和特点,合乎生活的情理。

如花材的搭配尽量合乎时令,有季节感,春夏秋冬四季插花艺术应各有特色。

春天万物更新,百花齐放,一派生机,花材的组合也应体现出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宜选用萌芽的新枝,含苞的花蕾更为恰当;秋天选用残荷、枯枝,构成一幅落叶凋零、枯枝峥嵘的寒夜秋风景象,别具萧瑟美感,或选用黄色花朵,累累红果能表现出丰收的金秋美景,给人以强烈的季节性感受。

花材组合还应当遵循植物自然生长的`习性,如果花材搭配时使柳枝密集成丛,水仙花横斜下垂,就违背了它们自然生长的姿态,也就失去了自身的美感。

同样,如果构图中使梅枝失去横斜疏影的特点,就等于丢失了梅花的自然美。

因此,无论怎样剪插构图,都应当尽量符合植物自然生长的习性,通过点、线、面的艺术组合、造型表现诗情画意,使花材虽经人为处理,但仍不失其自然风姿,这就是我国在造园、盆景艺术中历来提倡的“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手法。

所以要使插花艺术构图合理,造型别致,形象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就必须掌握好一定的艺术创作原理和构图原则。

插花艺术的构图同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尤其同绘画、造园艺术更接近,受它们的影响最深。

特别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始终遵循中国绘画、造园的美学思想体系和理论,继承诗情画意的传统。

因此,插花艺术的创作同样遵循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协调、联系与韵律四大主要原则。

统一与变化的原则插花艺术构图原则的统一与变化原则主要是指花材之间、花材与容器之间,以及插花艺术作品与环境之间的变化与统一关系。

浅谈音乐中的节奏与韵律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音乐中的节奏与韵律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呈现 出有思想 、 有情感 的节 奏与韵律 。在 审美活动 中, 品要 作 与观者产 生心灵 的共 鸣, 在聆 听音乐 的时候 能联想到“ 映飞 莺 天、 鱼跃于渊” 而在欣 赏设计作 品的 时候 也能感受到“ 寞无 , 寂
声 而 耳 听 常 满” 。

出美妙 的旋律 , 表达 人们 内心 丰 富的情感 。在设计 中, 的节 形
关键 词 : 节奏 韵律 通感 秩 序
三 、 术设 计 中形 的节奏 与韵 律 艺
英国文艺理论 家沃尔特・ 佩特 曾说 : 一切 艺术都 向往 着音 “ 乐 的情态。 佩特认为诗画总是 与表 现形式难 以一致 , ” 只有在 音
乐 中两者才能水乳交融 , 因此在设计 中追求 节奏 和韵律是 必要 清代 画家王 原祁 有精辟 的论述 : 声音 一道 , 尝不 与画 “ 未 通; 音之清 浊, 犹画之气韵也 ; 音之 品节, 画之 间架也 ; 犹 音之出
奏 则体现为造 型有规律 、 连续不 断 的交替和 重复 , 从而产 生出 视 觉上 的节奏 。 当然 , 如果这 种构成元 素单一 , 所产 生的节奏

节奏与 韵律 的概 念
就平 淡 、 单调 ; 反之则 丰富。很 多城 市的雕 塑作 品都是用层面 排 列的方法 , 用最 简洁 的面有秩 序地 间隔排列 , 而面是 由大到
彩 、 式、 版 肌理 等造型要 素的虚实 、 长短 、 粗细 、 曲直 、 刚柔来创 造 形象。 艺术设计 中的造型要 素通 过有组 织的结合来产 生节 奏感和韵律感 , 从而使得 艺术家 能把有 时间延续 的音乐和有 空 间延 续 的艺术设 计沟通起 来 , 有形 的物 象造 出无形 的声音 , 移使色彩 的明度逐渐增 高 , 二维的 在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 第六章 园林形式构图原理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 第六章  园林形式构图原理
1、主体升高
用基坐把主景抬高,在竖向上突出主景;
2、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焦点; 3、运用动势向心 4、面向朝阳
上述几种突出主景的方法往往不是单独处理,常常是 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此外,还有色彩、体量、形态、质地等也都具有强调 主景的作用。
凡尔赛宫拉通娜泉池及壮观的中轴
东北农业大学校园
构图重心
可借山峰、宝塔、大树等。
(4)俯借:是指俯视可借看的景物。
(5)应时而借:是指利用一年四季的自然季相变化景色
和朝夕景象而言。就植物四季变化而言, 有春借桃柳、夏借塘荷、秋借红叶、冬借冰雪。
(6)映借(镜借):是在室中设镜,通过大面积
的镜面将室外景色借进室内。 此外,平静的水面也可映出一份天地来。
第一步:首先确定思想主题。 第二步:考虑园林的主景。主景是核心,是重点,要有艺术
感染力,要体现园林的主题; 第三步:位置安排。一般全园的主景常设在全园的平面构图
中心和立面构图中心。平面与立面构图中心可以 合二为一,也可以分开。 第四部:考虑配景。配景起衬托主景的作用,处于从属地位 。
突出主景的方法:
• 规则式园林主景常设在几何重心(有对称性); • 自然式园林则把主景设在自然重心(不对称,但
均衡)上。
英国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法国
三、对比与谐调
• 对比:组成整体的要素之间在同一性质上彼此的 个性强而共性弱;
• 谐调:组成整体的要素之间在同一性质上彼此的 个性弱而共性强。
• 对比是为了取得变化,谐调是为了达到统一;
园林形式构图中对比与谐调运用主要方法:
1、形 状对比7、色 彩对比源自2、体 量对比对比与 谐调
3、方 向对比
4、开 合对比
6、虚 实对比

国画构图十种方法

国画构图十种方法

国画构图十种方法关于构图,虽然没有固定的法则,但根据古往今来无数经典作品的成功经验,可归纳出下列十种构图方法:少而精取势法、居中取势法、均衡取势法、疏密主从取势法、分段取势法、满幅取势法、相互呼应取势法、折带形取势法、凹型取势法、斜角对衬取势法等。

一、少而精取势法在画面上仅突出一点绘画,另一点以轻淡相衬,形成无限的空间与深远之感,令人联想画外有画。

《独钓寒江雪》二、居中取势法在整幅画面中,几乎四周均有空间与空白,而所画的景物集中在中间部,其特点是主体,气势凝重而明快。

国画作品四尺对开三、均衡取势法无论是上下或左右,以一方为主体,由密至疏,由浓至淡向大面积空间部位过渡,而空透有空间的这一方,画少许景物与主体相呼应,虽然有疏密与轻重,但整体均衡,这种构图方法为均衡取势法。

四、疏密主从取势法以一方为主,景物宜密,用墨宜重,突显主体,而大部空白处,景物宜疏,用墨轻淡且散,形成疏密对比,主从轻重对比气势,轻淡散落部位用落款相衬。

画技理论中所讲密不通风疏可走马的道理就在于此。

五、分段取势法将画面由上至下,或由左至右分成几段,段与段之间用云雾自然过渡,按主宾关系每个段落均有景物,则总体构成一幅完整、气韵贯通的山水画。

六、满幅取势法顾名思义,全幅均要画满。

需要重点突出的则重写之,但要适当留白,无白不透而且闷塞,虽然布局满幅,但要分出浓淡、疏密、主宾,且不可浓淡难分,其特点是沉厚、凝重。

七、相互呼应取势法立幅画面上下呼应,横幅画面左右呼应,其关键在于上下分段或左右分段,以其中任选的一段为主体,重点突出,而另一段则断断续续地过渡,再以另一段的景物与主体呼应,或者是留白处与留白处相呼应,有笔墨处与有笔墨处相呼应,形成气韵贯通大局和谐之势。

水墨山水3*6尺八、折带形取势法似一布带,从左折向右,再从右折向左,左右相折,呈步步高升之状。

或从右折向左,再从左折向右。

类似“S”形状的上下利用或“∽”形状左右利用。

这种折带形取势法,古人立幅山水画中利用者颇多。

《构成基础》课程习题及答案

《构成基础》课程习题及答案

《构成基础》课程习题及答案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构成基础作业一得分: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平面构成基本要素包括、、。

2、是造型艺术中最小的构成单位。

3、点的概念是由相互比较的决定的。

4、一定数量的点在一定范围内密布就具有了的感觉。

5、是点移动的轨迹。

6、线的形态比较复杂,总体可分为、两种最基本的形态。

7、是徒手画的一种自然的延伸,自由而富有弹性。

8、支配着构成单元的排列方法,可决定每个组成单位的距离和空间。

9、重复构成是相同的图形在画面中按出现或,是一种连续性的形象,画面统一,有规律、有节奏。

10、发射构成一般出现的效果是形成画面的或者是画面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属于点的类型是()。

A.圆点B.方点C.三角点D.以上都是2、点的基本属性是()。

A.注目性B.连续性C.集中感D.稳定感3、下面不属于方点性格的是()。

A.坚实B.静止C.稳定D.随意4、下列不属于直线的是()。

A.垂直线B.曲线C.斜线D. 水平线5、面没有()。

A.长度B.宽度C.厚度D.形状6、骨格线不包括()。

A.直线B.弧线C.折线D.骨格点7、基本形在发射排列上表现出一种不断改变方向的旋绕排列方式的是()。

A.离心式发射B.旋转式发射C.向心式发射D.同心式发射8、()是一种假设的想象空间。

A.矛盾空间B.形象构成空间C.立体感D.透视感9、肌理是形象表面的一种纹理特征,俗称()。

A.光滑感B. 软硬感C.质感D.粗糙感10、对比要突出(),但不能失去统一。

A.对比关系B.主次C.画面D.构图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平面构成2、虚点3、面:4、基本形: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当单个的点在画面中的位置不同时,会产生怎样的心理感受?2、两个形象处在同一平面内,由于不同的距离关系会产生哪些情形?3、简述非作用性骨格的特点。

4、特异构成的类型?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构成基础作业二得分: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们把本身不发光的色彩统称为。

园林植物的美学功能

园林植物的美学功能

比例和尺度
?
根据不同的园林空间
大小和形式,选取适宜比
例和尺度的园林植物进行
植物造景才能充分展示植
物个体和群体美以满足不
同空间风景构图的需要。
对比和衬托
植艺对态态 物术比,特利 建构手叶征用 筑思法形,植 景,,叶运物 观衬表色用不 。托现,高同
出一花低的 美定形,形 的的等姿
层次和背景
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用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主体化多 层布置,形成空间层次。要注意植物与周围建筑小品以及水体等环境的和 谐,分清主次。
园林植物的美学功能
BY: 辛佳波 140932048
一、形式美
1.节奏和韵律 2.比例和尺度 3.对比和衬托 4.层次和背景
节奏和韵律
一种树等距离排列称为“简单韵律” 比较单调而装饰效果不大。
如果一种乔木和一种花灌木相间或者 三种及更多一些交替排列,则称为
“交替韵律”或者“形状韵律”
另外还有其他的韵律变化比如“季相韵律”即:随 季节发生韵律的变化。
二、意境美
中国园林在意境上追求深远、含蓄,讲究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即 植物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松梅喻意坚贞不渝、高傲自放。牡丹喻 意富贵华丽,常种植玉兰、海棠、迎春、牡丹、桂花来象征“玉堂春富 贵”等等,让人们从园林景观中品味出风格,感受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
பைடு நூலகம்
总结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不是绿色植物的 简单堆积,而是各种植物在审美及生 态习性上的艺术配置,合理的植物能 体现出景观之中的自然美,和谐美。 景观中的植物配置要有一定的特点, 结合环境中的各个因素,合理配置, 使得景观中的生态和自然的完美结合。

美术作品的节奏名词解释

美术作品的节奏名词解释

美术作品的节奏名词解释一、引言美术作品是一种通过视觉艺术展现的方式,它是将艺术家内心的想法、情感和观点转化为视觉形象的媒介。

在不同的艺术领域中,节奏是一个常用的概念,用来描述作品表现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本文旨在解释美术作品中常用的节奏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欣赏艺术作品。

二、画面的节奏画面的节奏是指作品中各元素之间的排列和组合所产生的节奏感。

当我们观看一幅画时,我们可以通过元素的大小、形状、颜色和空间的布局等因素来感受到画面中的节奏。

比如,一个由重复的形状组成的图案可以给人一种有规律的节奏感,而大而小、明暗对比强烈的元素则会给人一种跳跃感的节奏。

三、线条的节奏线条是美术作品中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元素之一,它可以通过长度、粗细、曲直等形式表达不同的节奏。

在画面中,线条的变化和排布都会影响整体的节奏感。

例如,一系列平行线条可以创造出一种有序的节奏感,而曲线则可以营造出一种流动的节奏。

四、色彩的节奏色彩是艺术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色彩搭配和运用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在美术作品中,色彩也可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节奏感。

饱和度和明暗的变化、颜色的对比和相互关系等因素都会影响色彩的节奏。

比如,明亮、鲜艳的色彩会给人以活泼轻快的感觉,而暗淡的色调则会产生一种沉稳的节奏。

五、构图的节奏构图是指作品中各个元素的布局和组合方式。

合理的构图可以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节奏感。

在美术作品中,一些常见的构图方式如对称、重复、交错等都会给人以不同的节奏感。

比如,对称的构图可以呈现出一种平衡和稳定的节奏,而重复和交错的构图则会创造出一种动感的节奏。

六、细节的节奏细节是构成整体作品的关键部分,它们的变化和布局也会影响作品的节奏感。

在美术作品中,一些小而精致的细节可以增加作品的层次感和节奏感。

这些细节可能体现在纹理、形态、质感等方面,它们给予观众一种发现美的愉悦感,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七、结语通过对美术作品中常用的节奏名词的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欣赏艺术作品。

韵律

韵律

韵律,近似节拍,是一种波浪起伏的律动,当形、线、色、块整齐而有条理地重复出现,或富有变化地重复排列时.就可获得韵律感。

生活中捕捉到的韵律比比皆是:街区的流线以及足球场上娴熟的球技展现的完美画面等等,韵雄给我们留下的是舒畅漓淋的快感,进而使我们联想到音符的温婉跌宕。

亭、台、楼、阁、树木、山、水、石,建筑与景物的高低,错落搭配,产生出的富有变化、生气盎然的园林景观形态。

节奏、韵律就是园林景观形态中的元素,提取、串连出的产物。

节奏和韵律-园林构图基本规律5来源:林学苑2009-11-19 16:53:42 浏览:207次节奏和韵律是听觉艺术的用语。

喧闹嘈杂的声音凑在一起称为噪声,不能给人以美感。

称为音乐的声响具有节奏和韵律。

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常是有规律和重复出现的,给人一种节奏感,如海浪,一浪一浪向前,一浪高过一浪。

园林绿地中也强调这种感觉,特别是在连续的风景构图中,节奏和韵律是取得多样统一的重要手法。

节奏是以统一为主的重复变化,韵律是以变化为主的多样统一。

表现在园林中,即为园林构图单体有规律的重复,有组织的变化,在序列重复中产生节奏,在节奏变化中产生韵律。

园林绿地构图的节奏和韵律有很多,常见的有:简单韵律、交替韵律、渐变韵律、起伏韵律、拟态韵律、交错韵律等。

1.简单韵律在连续的风景构图中,由同种因素等距反复出现的连续构图。

如行道树,等高等宽的阶梯等。

2.交替韵律由两种以上因素交替等距反复出现的连续构图。

如两树种的行道树,两种不同花坛交替等距排列,一段踏步与一段平台交替等。

3.渐变韵律园林布局连续重复的部分,在某一方面作规则的逐渐增加或减少所产生的韵律。

如体积的大小,色彩的浓淡,质感的粗细等,也称之为渐层。

4.起伏曲折韵律表现在连续布置的山丘、建筑、道路、树木等起伏曲折变化遵循一定的节奏规律。

5.拟态韵律既有相同因素又有不同因素反复出现的连续构图。

如外形相同的花坛布置不同的花卉。

6.交错韵律即某一因素作有规律的纵横穿插或交错的连续构图,节奏和韵律是多方向的。

建筑设计构图法则

建筑设计构图法则

建筑设计构图法则建筑设计中常用的一些构图法则如下。

1.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古代一些美学家认为简单、肯定的几何形状可以引起人的美感,他们特别推崇圆、球等几何形状,认为是完整的象征;具有抽象的一致性。

以上美学观点可以从古今中外的许多建筑实例中得到证实。

古代杰出的建筑如圣彼得大教堂,我国的天坛,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吉·马哈尔陵等,均因采用上述简单、肯定的几何形状构图而达到了高度完整、统一的境地。

2.主从与重点在由若干要素组成的整体中,每一要素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和所处的地位,都会影响到整体的统一性。

倘使所有要素都竞相突出自己,或者都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分主次,这些都会削弱整体的完整统一性。

在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中,各组成部分是不能不加以区别而一律对待的。

它们应当有主与从的差别;有重点与一般的差别;有核心与外围组织的差别。

否则,各要素平均分布、同等对待,即使排列得整整齐齐、很有秩序,也难免会流于松散、单调而失去统一性。

从历史和现实的情况中看,主从处理采用左右对称构图形式的建筑较为普遍。

对称的构图形式通常呈一主两从的关系,主体部分位于中央,不仅地位突出,而且可以借助两翼部分次要要素的对比、衬托,从而形成主从关系异常分明的有机统一整体。

如美国驻印度大使馆。

近现代建筑,由于功能日趋复杂或受地形条件的限制,采用对称构图形式的不多,多采用一主一从的形式使次要部分从一侧依附于主体。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突出重点的方法来体现主从关系。

所谓突出重点就是指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功能特点,有意识地突出其中的某个部分并以此为重点或中心,而使其他部分明显地处于从属地位,这也同样可以达到主从分明、完整统一的要求。

如乌鲁木齐候机楼,就是运用瞭望塔高耸敦实的体量与候机大厅底矮平缓的体量,瞭望塔的横线条与候机大厅的竖线条,以及大片玻璃与实墙面之间等一系列的对比手法,使体量组合极为丰富,主从关系的处理颇为得体。

3.均衡与稳定存在决定意识,也决定着人们的审美观念。

浅谈山水画中的节奏与韵律

浅谈山水画中的节奏与韵律

浅谈山水画中的节奏与韵律【摘要】山水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通过描绘自然风景展示艺术家的审美情感和绘画技巧。

在山水画中,节奏与韵律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节奏美体现在画面构图中,通过物体间的大小、形状、位置等关系形成一种动态感;而韵律感则体现在画面的线条、色彩和笔触上,营造出一种流畅而和谐的视觉效果。

为了营造节奏感,画家可以通过对比明暗、运用重复、强调节奏点等手法;而要体现韵律,则需注意画面整体的平衡和谐,避免呈现单调和断裂的色块。

通过节奏与韵律的表现,山水画可以更具生命力和韵味,观赏者也更容易被画面所吸引。

山水画家应注重节奏与韵律的表现,使作品更富有情感和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山水画, 节奏, 韵律, 美感, 生命力, 表现, 元素, 山水画家1. 引言1.1 介绍山水画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类型之一,以描绘山川、江河、湖泊等自然风景为主题。

山水画在中国艺术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追溯到古代的壁画和书法作品。

古代山水画以风景为主题,通过描绘山川河流间的自然景观来表现画家对自然的感悟和情感。

随着历史的变迁,山水画逐渐发展出各种不同风格和技法,成为中国绘画中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形式之一。

山水画并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重要的是通过画家的笔墨和意境来表现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

在山水画中,画家通过构图、线条、色彩等手法来表现大自然的壮美和神奇,展现山水间的和谐之美。

通过山水画,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浩瀚和神秘,体会到生命的无限可能。

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每一幅山水画都蕴含着画家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情感,传达着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在这些山水画作品中,可以看到丰富的艺术想象和感悟,体味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奇妙。

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珍贵遗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传承。

1.2 引出节奏与韵律的重要性节奏与韵律在山水画中是至关重要的元素,它们能够赋予作品生动的动态感和节奏美,带给观赏者视觉上的愉悦和情感的共鸣。

建筑构图的基本法则

建筑构图的基本法则
5、比例与尺度
建筑上的比例主要指要素本 身、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在 度量上的一种制约关系。如整幢建 筑与单个房间长、宽、高之比;门 窗或整个立面的高宽比;立面中的 门窗与墙面之比等等。良好的比例 能给人以和谐、完美的感受,反之 ,比例失调就无法使人产生美感。
尺度所研究的是建筑物整体 或局部与人之间在度量上的制约关 系,两者如果统一,建筑形象就可 以正确反映出建筑物的真实大小。 如果不统一,建筑形象就会歪曲建 筑物的真实大小。
在设计工作中,尺度的处理 常除自然尺度外,有时为了显示建 筑物的高大、雄伟的气氛采用夸张 的尺度,有时为了创造亲切,小巧 的气氛,如庭院建筑,常可采用亲 切的尺度。
房屋建筑学
均衡主要是研究建筑物各 部分前后左右的平衡关系。在 建筑构图中,均衡与力学的杠 杆原理是有联系的。
对称的建筑是绝 对均衡的。它以中轴 线为中心,并加以重 点强调,两侧对称容 易取得完整统一的效 果,给人以端庄、雄 伟、严肃的感觉,常 用于纪念性建筑或者 其他需要表现庄严、 隆重的公共建筑。
不对称的均 衡是将均衡中心( 视觉上最突出的主 要出入口)偏于建 筑的一侧,利用不 同体量、材质、色 彩、虚实变化等的 平衡达到不对称均 衡的目的。
稳定是指建筑整体上下
之间的轻重平衡感。一般情况 上小、下大,由底部向上逐渐 缩小的建筑易获得稳定感,
3、对比与微差
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各种要素除按照 一定的秩序结合在一起外,必然还有各种差异 ,而微差就是指这种差异性。对比是指显著的 差异,而微差是指不显著的差异。就形式美来 讲,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的。对比可以借助相互 之间的烘托、陪衬而突出各自的特点,以求变 化,微差可以借彼此之间的连续性求得协调, 只有把两者巧妙的结合,才能获得统一性。

美术中的原理

美术中的原理

美术中的原理美术是一门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方式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而在美术创作中,有一些基本原理是必须遵循和掌握的,它们在作品的构思、造型、色彩和透视等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揭示美术中的原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一、构图原理构图是美术创作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良好的构图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突出主题,增强表现力。

常见的构图原理有对称、平衡、比例、重心、节奏等。

对称构图是指通过将画面分为左右两部分,每一部分的元素在形状、大小、色彩上基本相同,从而实现平衡和稳定感。

例如,经典的天使像就采用了对称构图,使人们感受到一种庄严和神圣。

平衡构图是指在画面中通过艺术手法使元素达到平衡,即使元素在形状、大小、色彩上不一致,也能给人以稳定感。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比明暗、虚实、线条和形状等方式来实现平衡构图。

比例构图是指根据画面中的元素比例关系来设计构图,使之看起来符合人眼对事物的认知。

例如,当艺术家描绘人物时,身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应该符合真实人体的比例关系。

重心构图是指在画面中有一个明确的焦点,吸引观众的视线。

通过合理安排元素的位置和大小,可以实现画面的层次感和张力。

节奏构图是指画面中元素的排列和变化形成一种有规律的节奏感。

艺术家可以通过线条、色彩、形状和纹理等方式来营造节奏感,使画面更富有韵律美。

二、色彩原理色彩是美术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它能够表达情感、引起联想和产生视觉冲击力。

在美术创作中,色彩具有以下原理:色相、明度、纯度、对比、配色和色彩心理学等。

色相原理是指色彩所代表的基本颜色,如红、黄、蓝等。

艺术家可以通过选用适当的色相来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明度原理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通过运用明度的变化,艺术家可以创造出明暗对比,产生空间感和立体感。

纯度原理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

纯度高的颜色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纯度低的颜色则会给人以柔和的感觉。

对比原理是指不同色彩之间的对比。

形式美基本要素的组合规律

形式美基本要素的组合规律

形式美基本要素的组合规律
形式美基本要素的组合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比与和谐:对比是指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形状、线条等元素,使画面产生强烈的反差和对比效果,从而突出重点和增加层次感。

和谐则是指将不同的元素相互协调、统一,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

在对比与和谐的关系中,要注意避免过于突兀和生硬的感觉,使画面既具有变化又协调统一。

2. 对称与均衡:对称是指画面左右或上下两部分在形状、大小、色彩等方面保持一致或相对称的关系,这种对称的形式给人以稳定、庄重的感觉。

均衡则是指画面中的元素在视觉上达到平衡稳定的状态,它不一定要求完全对称,而是通过视觉上的平衡来获得美感。

在设计中,要善于运用对称与均衡的关系,使画面既稳定又有变化。

3. 节奏与韵律:节奏是指画面中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进行排列组合,形成一种有规律的变化和重复。

韵律则是指通过节奏的变化和起伏,使画面充满动感和生命力。

在设计中,要注意把握节奏和韵律的关系,使画面既富有变化又具有动态的美感。

4. 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画面中各元素之间的大小、长短、宽窄的比例关系,合适的比例能够使画面看起来更加协调和平衡。

尺度则是指各元素与实际事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否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和认知规律。

在设计中,要注意把握好比例和尺度的关系,使画面既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又具有创新性。

总之,形式美基本要素的组合规律是多种多样的,需要结合具体的设计需求和目的进行选择和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运用这些规律,可以创造出更加优美、和谐、富有表现力的视觉效果。

构图技巧初学者必读(三)之节奏和韵律

构图技巧初学者必读(三)之节奏和韵律

例如下图广告设计作品中,采用了大小的渐变方法,使画面更 具有张力和延伸度。
2.2 间隔的渐变
渐变构 成
间隔的渐变。按一定比例渐次变化,产生不同的疏密关系,使 画面呈现出明暗调子。
2.2 间隔的渐变
渐变构 成
例如,在下图广告设计作品中,采用了大小和间隔的双重 渐变方法,增强了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4 位置的渐变
渐变构 成
例如在下图中,运用依次改变瓶子角度的方法,使瓶子上的图案 也发生了位置变化,从而增加了画面的起伏感。
2.5 形象的渐变
渐变构 成
形象的渐变。形象的渐变是指从一种形象逐渐过渡到另一种形象 的手法,可以增强画面的欣赏乐趣。
2.5 形象的渐变
渐变构 成
例如在下图 中,从剪刀的形 态过渡到人体的 形态,增加了画 面的风趣感。除 此之外,渐变形 式还包括自然形 态的渐变、色彩 的渐变、明度的 渐变等等,这里 我们将不再一一 介绍。在实际运 用中,我们可以
再例如,在下图平面设计中,采用了发射构成和渐变构成相结合 的形式,增加了画面的对比变化,突出了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通过这一篇教 程的学习,我 们学习了节奏 和韵律构图技 巧的相关知识。 在下一篇教程 中,将为大家 讲解到另一个 构图技巧对比、 变化。
——构图技巧初学者
设计必读(三)
荆州 辰通 蔡茹

















2
3
目录页
1
Contents
4
Page
2




平面设计构图技巧

平面设计构图技巧
例如在下图中,采用了聚散对比,使画面具有了一定的节 奏感和韵律感。
大小对比。大小对比容易表现出画面的主次关系。在设计 中,经常把主要的内容和比较突出的形象,处理的较大些。
例如下图中,画面采用大小的对比方法,使主要的形象更 加突出,加强了广告的意图。
曲直对比。曲直对比指的是曲线与直线的对比关系。一副 画面中,过多的曲线会给人不安定的感觉;而过多的直线 又会给人过于呆板、停滞的印象。所以,应采用曲直相结 合的方法。
1.大小的渐变。依据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将基本形作大 小序列的变化,给人以空间感和运动感。
下图广告设计作品中,采用了大小的渐变方法,使画面更 具有张力和延伸度。
间隔的渐变。按一定比例渐次变化,产生不同的疏密关系, 使画面呈现出明暗调子。
在下图广告设计作品中,采用了大小和间隔的双重渐变方 法,增强了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下面广告设计中,采用了离心式发射,增强了画面的视觉 冲击力。
向心式发射。这是一种发射点在外部,从周围向中心发射 的构成形式。这是与离心式相反方向的发射骨格。
在下面广告设计中,采用了向心式发射,把人们的视线引 向了中间的标题内容,使广告主题更加突出。
同心式发射构成。发射点从一点开始逐渐扩展,如同心圆 渐变扩散所形成的重复形。如下图所示。
在下图底纹作品中,采用了简单的重复基本形的单元反复 排列,给人一种整齐和活泼的画面效果。
下图底纹作品中,就采用了重复的骨格和变化的基本形进 行排列,不仅加强了画面的灵活性,也使画面具有统一性。
下图的网页设计中,画面给人整齐统一的同时,又给人一 种灵活性。
重复基本形的群化构成群化是基本形重复构成的一种特殊 表现形式,群化指的是以一种简单的基本形为元素,按需 要进行重复排列,具有独立存在的性质。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路的颜色和四周形成鲜明的对比
挺拔的塔矗立在开阔的水边,产生明显的方向对比,体现了空间的深远、开阔
虚实空间对比
疏密空间对比
近似协调 用方形、长方形组合的庭园绿地,显得总体调和统一,又有大小、高低、色彩的变化。
简单韵律 同种因素等距反复出现
01
起伏韵律 一种或数种因素在形象上与规律的起伏、曲折变化
03
交错韵律 某一因素作有规律的纵横穿插或交错变化,但变化是按纵横或多方向进行。
05
交替韵律 两种以上因素等距反复出现
02
拟态韵律 既有共同因素,又有不同因素反复出现的连续构图
04
三、韵律与节奏
花架的支柱便是简单韵律
交替韵律
起伏韵律
拟态韵律
四、比例与尺度
景物本身的比列 尺度:尺度是景物的整体或局部大小与人体高矮、人体活动空间大小的度量关系,也是人们常见的某些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
04
利用文物、古迹的形象来比拟知识、思想、道德、精神
05
利用文学如匾额、楹联、诗文等揭示园、景的立意
六、比拟与联想
1:1
具有端正感
1:1.68(黄金比例)
具有稳健感
1:1.414
具有豪华感
1:1.732
具有轻快感
1:2
具有俊俏感
1:2.236
具有向上感
景物本身宽与高的比例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
比例与尺度
在大空间里赏景会有雄伟、壮观之感
在习惯大小的空间里赏景会感到自然、舒适
在小于习惯尺度空间里有亲切、趣味感
二、对比与调和
对比和调和,是事物存在的两种矛盾状态,它体现出事物存在的差异性,所不同的是,“调和”是在事物的差异性中求“同”,“对比”是在事物的差异性中求“异”。“调和”是把两个相当的东西并在一起,使人感到融合、协调,在变化中求得一致;“对比”则是把两种极不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使人感到鲜明、醒目,富于层次美。在园林构图中,任何两种景物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差异程度明显的,各自特点就会显得突出,对比鲜明;差异程度小的,显得平缓、和谐,具有整体效果。所以,园林景物的对比到调和统一,是一种差异程度的变化。

传统图案在设计中的秩序感和韵律美

传统图案在设计中的秩序感和韵律美

传统图案在设计中的秩序感和韵律美概述:传统图案是一种在各种装饰艺术中经常出现的图案,它们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技艺,是人们对自然、生活、宇宙等各种事物进行抽象化和象征化的艺术表现。

在传统图案设计中,秩序感和韵律美是十分重要的要素,它们能够给人以美学的享受,同时也展现了设计者对于形式、结构和意义的高度把握。

本文将从传统图案的秩序感和韵律美的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一、传统图案的秩序感和韵律美的概念1.1 秩序感秩序感是指人们对于事物的组织结构和排列规律的感知和认知。

在传统图案设计中,秩序感体现在图案元素之间的排列和组合上,可以表现为对称、均衡、比例等形式上的规律性。

秩序感能够使图案显得有条不紊、整齐划一,给人以宁静、稳定的感觉。

1.2 韵律美韵律美是指图案中的形式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节奏运动,产生出一种有序、和谐、统一的美感。

在传统图案设计中,韵律美可以表现为图案元素的重复、变化和对比等,形成一种动感和魅力。

韵律美能够使图案显得生动活泼、富有节奏感,给人以振奋和愉悦的感觉。

二、传统图案的秩序感和韵律美的特点2.1 丰富多样传统图案的秩序感和韵律美体现了不同民族、地域、时代的文化特色和审美情趣,因此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特点。

比如中国的云纹、莲纹、缠枝、凤纹等图案,都具有其独特的秩序感和韵律美,反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

2.2 寓意深刻传统图案的秩序感和韵律美通常都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可以表达对自然、人生、宇宙等诸多方面的感悟和理解。

比如古代建筑中常见的螭首、瑞兽、祥云等图案,都象征着吉祥、祥瑞和安康等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情感共鸣力。

2.3 技艺精湛传统图案的秩序感和韵律美往往需要较高的技艺功底和审美水平,设计者在构图、配色、结构等方面都需要经过精心的雕琢和打磨。

这些图案往往具有高度的工艺价值和艺术品位,展现了人们对美的极致追求和创造能力。

三、传统图案的秩序感和韵律美的表现形式3.1 对称与均衡对称和均衡是传统图案中秩序感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指图案元素在空间上的对称排列和权衡构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图原则
梁实秋先生的散文名作《雅舍》片段
• 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雅舍)因为有窗而无玻 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 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雅舍’ 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 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 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 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 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 若云若雾,一片弥漫。……





渐变形成的节奏与韵律美感







方向的渐变。

将基本形做方
向、角度的序
列变化,使画
面产生起伏变
化,增强了画
面的立体感和
空间感。



位置的渐变。将部分基本形在画面中的位置做有序的变化, 会增加画面中动的因素,使画面产生起伏波动的视觉效果。





渐变形成的节奏与韵律美感


形象的渐变。形象的渐变是指从一种形象逐渐过渡到另一种形
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份夸张,但必须可以 琅琅上口,那确是真的。
——梁实秋
四、节奏与韵律
节奏
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 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即节奏),是抒 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 面,景物的运动和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 节 奏变化为事物发展本原,艺术美之灵魂。相对论 变化的结果。
节奏与韵律
节奏是由相似的或相同的单元在一定范围内重复出 现而产生的一种连续或流动的感觉。
韵律是节奏的变化形式。它变节奏的等距间隔为几 何级数的变化间隔,赋予重复的音节或图形以强弱起伏 或抑扬顿挫的规律变化。
节奏是韵律形式的纯化,韵律是节奏形的深化,节 奏富于理性,而韵而韵律则富于感性。韵律不是简单的 重复,它是有一定变化的互相交替,是情调在节奏中的 融合,能在整体中产生不寻常的美感。
韵律
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引申为音 响的节奏规律。
节奏与韵律为什么会给予我们舒适的美感?
在自然界中,昼夜交替,四季循环,海浪拍岸, 心脏搏动等等,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节奏。显示着 宇宙中事物间的和谐与秩序以及生命的活力。
在人类的生活中,人类的每一种活动都和某种节奏 形式有关。如果我们注意观察那些木匠锯木,船工划船, 体育运动等等,就会发现他们是怎样有规律地一动一停, 从而使他们的活动变得轻松自如。

象的手法,可以增强画面的欣赏乐趣。





发射形成的节奏与韵律美感
视 觉 艺 术 中 的 节 奏
节奏在视觉艺术中的表现性运用
一副具有节奏感的作品不仅能使人们从中体验到一种和 谐、秩序,和生命的活力,而且不同的节奏形式具有不同 的表现性特征,它们是艺术传达创作意图的重要手段。
在音乐中,节奏的表现性特点与节奏的快慢即时间间隔 有关。其节奏感越快,乐曲所表现的情绪越欢快,动感越 强,反之则平静、悠扬。在视觉艺术中,节奏的表现性特 征同样与其快慢的感觉有关,只是这种快慢的感觉主要是 由各个要素间的距离间隔来决定的。看下面的图例:
你能用简单线条快速表达对节奏与韵律吗?
节奏是规律性的重复。节奏在音乐中被定义为“互相连接的音,所经时间的 秩序”,在造型艺术中则被认为是反复的形态和构造。在图案中将图形按照 等距格式反复排列,作空间位置的伸展,如连续的线、断续的面等,就会产 生节奏。韵律是节奏的变化形式。它变节奏的等距间隔为几何级数的变化间 隔,赋予重复的音节或图形以强弱起伏、抑扬顿挫的规律变化,就会产生优 美的律动感。 节奏与韵律往往互相依存,互为因果。韵律在节奏基础 上丰富,节奏是在韵律基础上的发展。一般认为节奏带有一定程度的机械美, 而韵律又在节奏变化中产生无穷的情趣,如植物枝叶的对生、轮生、互生, 各种物象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由疏到密,不仅体现了节奏变化的伸展,也 是韵律关系在物象变化中的升华。
慢节奏
中等节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快节奏

画配乐





画配乐





画配乐









画配乐
作品构思来自美国西部的Jordan Knight的音乐.此音乐具有独特的风格, 既具有摇滚乐之明快,强烈的节奏,又具有令人醉心的韵味.作者构成作品 中形态来源于歌手舞步的概括与抽象变形,红黄蓝三色强烈的对比表现了音 乐的明快节奏和Jordan Knight乐曲那独一无二的性格


重复与节奏
艺 术
在视觉艺术中,节奏是通过同一视觉元素或 视觉效果在同一构图中的重复运用而获得的。




渐变形成的节奏与韵律美感


大小的渐变。依据近大远

小的透视原理,将基本形 作大小序列的变化,给人

以空间感和运动感。




渐变形成的节奏与韵律美感



间隔的渐变。按一定比例渐次变化,产生 不同的疏密关系,使画面呈现出明暗调子
建 筑 中 的 节 奏
建筑——凝固的音乐
建筑——凝固的音乐

试分析节奏与韵律在绘画中的表现性运用?




体 验 与 设 计
以圆形为基本形,快速设计一幅具有节奏与韵律美的图形
节奏能使从事活动的人和旁观者同样感到愉快。 对于这点,舞蹈是最典型的例子。
节奏是和谐、秩序和生命活力的体现,它与人 类的生存和心理感受息息相关。这可能也是人类在 各种艺术形式中自觉和不自觉地追求节奏感的原因 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