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外科学

合集下载

2024版《外科学总论》教案

2024版《外科学总论》教案

课程内容
02
包括外科感染、创伤、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外科常
见病症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课程地位
03
为医学生打下坚实的外科基础,培养临床思维和操作技能,为
后续专业课程和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知识目标
掌握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理解外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疗 原则。
02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外科病例, 具备基本的外科操作技能和临床 思维能力。
肿瘤治疗手段
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和患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多学科协作 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肿瘤康复与随访
关注患者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恢复,提供康复指导和支持;定期进行随访和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或 转移情况。
05 围手术期管理与 并发症预防
围手术期概念及意义
现场急救措施
迅速脱离危险环境,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外出血,包扎伤口,固 定骨折部位,及时转运至医疗机构。
院内救治策略
根据伤情进行分级救治,优先处理重伤员;多学科协作,进行综合治 疗;加强护理和营养支持,促进康复。
感染防治策略及抗生素应用
感染防治策略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减少医源性感染;加强患者免疫 力,提高抵抗力;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病灶,防止扩散。
教学资源

外科学绪论教案模板范文

外科学绪论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了解外科学的概念、范围和发展历程;

(2)掌握外科学的基本原则和临床思维;

(3)熟悉外科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外科学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对外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外科学的概念、范围和发展历程;

(2)外科学的基本原则和临床思维;

(3)外科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 教学难点:

(1)外科学的基本原则和临床思维在实际应用中的把握;

(2)外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简要介绍外科学的定义和范围;

(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2. 讲授新课

(1)外科学的概念、范围和发展历程;

(2)外科学的基本原则和临床思维;

(3)外科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4)外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解。

3. 案例分析

(1)选取典型病例,分析外科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运用外科学的基本原理和临床思维解决问题。

4. 课堂讨论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外科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

(2)教师点评,总结讨论成果。

5. 总结与拓展

(1)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知识面。

四、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024版外科学教案x[1]

2024版外科学教案x[1]
古代外科学
起源于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以创伤处理和简单手术为主。
文艺复兴时期外科学
随着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的进步, 外科学得到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
的手术方法和器械。
2024/1/30
中世纪外科学
受宗教和迷信影响,发展缓慢,但仍 有部分进步,如麻醉术和止血方法的 应用。
现代外科学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无菌术、输 血、抗生素等技术的出现,使外科学 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2024/1/30
再生医学与外科学
再生医学的发展为外科学提供了新的 治疗思路和方法,如组织工程和细胞 治疗等。
全球化与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间的医 学交流与合作将更加紧密,推动外科 学领域的共同进步。
30
2024/1/30
THANKS
感谢观看
31
随访和复查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和复查,评估手 术效果和患者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 处理潜在问题。
14
04
创伤救治原则及实践应用
2024/1/30
15
创伤分类与评估方法
创伤分类
按照致伤原因、受伤部位、损伤程度等进行分类,如开放性创伤、闭合性创伤、多发伤、复合 伤等。
评估方法
采用ABCDE评估法,即气道(Airway)、呼吸(Breathing)、循环(Circulation)、神经功 能(Disability)、暴露/环境(Exposure/Environment),快速判断患者伤情,确定救治优先 级。

1外科学绪论教案

1外科学绪论教案

1外科学绪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外科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研究内容;

2.掌握外科学的分类、基本原则和方法;

3.理解外科学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外科学研究兴趣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外科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外科学的分类;

3.外科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外科学在医疗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举一个案例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外科学在医疗中的重要性,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2.知识讲解(30分钟)

教师通过PPT或讲解的方式介绍外科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

了解外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然后,介绍外科学的分类,包括普外科、骨外科、胸外科、脑外科等,让学生了解不同外科学科的特点和研究

内容。最后,介绍外科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手术切口选择、手术操作技巧等,让学生了解外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讨论互动(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外科学在医疗中的重要作用展开讨论,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4.案例分析(20分钟)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实际的病例,可以是常见的手术或治疗过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外科学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回顾(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并给予解答。

四、教学手段

1.讲授教学法: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外科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研究内容。

外科学第9版讲课教案

外科学第9版讲课教案

外科学第9版讲课教案

教案标题:外科学第9版讲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外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外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3. 理解外科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

1. 外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外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

1. 外科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

1. 外科学第9版教材和相关参考书籍。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模拟手术器械和实验工具。

4. 案例分析和讨论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多媒体展示外科学的一些经典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提问学生对外科学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二、知识讲解(30分钟)

1. 介绍外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包括外科学的起源、发展和重要里程碑。

2. 解释外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手术操作技巧、伤口处理和术后护理等。

3. 结合多媒体展示具体的外科手术操作过程和技巧。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15分钟)

1. 提供一些真实的外科手术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如手术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应对方法等。

3. 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实践操作(30分钟)

1. 分组进行模拟手术操作训练,让学生亲自体验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技能。

2. 提供实验工具和模拟手术器械,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练。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外科学》教案范文

《外科学》教案范文

《外科学》教案范文

外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外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掌握外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了解外科手术的常见类型和操作步骤;

4.探讨外科手术的风险和安全措施;

5.学习外科学的相关知识,为将来的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

1.外科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外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外科手术的常见类型和操作步骤;

4.外科手术的风险和安全措施;

5.外科学的相关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外科学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2.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外科手术的类型、步骤和风险,促进思维交流和共享经验;

3.实践法:通过实践操作模拟外科手术,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

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

1.外科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外科学是医学的分支领域,主要研究各种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以及外科手术的原理、技术和方法。外科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

代文明时期,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外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也

不断完善和创新。

2.外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外科学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手术操作来治疗外科疾病,如切除恶性肿瘤、修复受伤组织等。外科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胸外科、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等多个专科领域。

3.外科手术的常见类型和操作步骤:

外科手术的常见类型包括开放手术、腔镜手术、微创手术等,不同类

型的手术适用于不同的疾病和病情。外科手术的操作步骤包括麻醉、消毒、切口、切除、缝合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安全

措施。

外科学授课备课教案

外科学授课备课教案

技能目标
0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外科操作技能,如无菌术、手术基本操作
、伤口处理等。
态度目标
03
培养学生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团队协作精
神。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两 部分。理论授课包括课堂讲授、病例 讨论等形式;实践操作包括实验课和 临床实习等。
课程时间
本课程共36学时,其中理论授课24学 时,实践操作12学时。具体授课时间 和地点由教务处统一安排。
04
器官系统疾病外科治疗
神经系统疾病外科治疗
脑血管疾病
通过手术或介入治疗,恢复脑血 管通畅,减少神经损伤。
帕金森病
通过脑深部电刺激等手术方式, 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01
02
脑瘤
手术切除肿瘤,减轻颅内压,缓 解症状。
03
04
癫痫
对于难治性癫痫,可采用手术治 疗,如癫痫灶切除术等。
呼吸系统疾病外科治疗
对于重症胰腺炎,可采用手术治疗,如胰腺 切除术等。
胰腺炎
手术切除肿瘤,配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降 低复发率。
消化道出血
通过手术止血、切除病变组织等措施,挽救 患者生命。
05
肿瘤学基础知识与技能
肿瘤概述及分类方法
肿瘤定义
异常增生的细胞群,具有自主性生长、侵袭和转移能 力

外科学授课教案

外科学授课教案

第一篇外科总论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了解外科学发展简史、外科学范畴及我国在外科方面成就

掌握学习外科的目的、方法和要求

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讲解古代外科学和外科学的发展及我国在外科领域成就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如何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正确学习方法

为什么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

外科学的范畴

四、教学内容:

1.讲授内容:

①外科学简史

②外科学范畴

③学习外科的目的、方法和要求

2.讲授要点:

①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病人解除疾苦

②贯彻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法

③狠抓“三基”教育,较好坚实外科基

五、教具:

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

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

裘法祖主编,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外科学》

六、复习思考题

外科疾病的基本形式大致可分为哪几类?

“三基”指什么?如何抓好坚实的外科基础?

我国在外科领域中有哪些成就?如何学习外科?

第二章无菌术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掌握基本概念。

掌握手术人员、手术区的术前准备,术中无菌原则。

了解消毒和灭菌的方法和手术室的管理。

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讲解无菌的观念和基本概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灌输无菌的观念和基本概念。

2、难点是术前准备和术中无菌原则。

三、教学内容

1、无菌术的发展史。

2、有关无菌、消毒、抗菌的基本概念。

3、术前准备和术中无菌原则。

4、消毒、灭菌的方法和手术室的管理。

五、教具: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

六、复习思考题

名词解释:无菌术,消毒,灭菌法。

试述手术人员、手术区的术前准备。

试述术中无菌原则。

外科学绪论、无菌术(教案)

外科学绪论、无菌术(教案)

《外科学》课程设计(首页)

课程名称:外科学任课教师:职称:副教授

所在系部:第一临床医学院教研室:外科学教研室

授课对象:本科授课时间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授课章节:第一、二章绪论、无菌术

基本教材:《外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自学资源:

1、《外科学》第八版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外科学的范畴、无菌术和常用的灭菌、消毒方法。

2.熟悉:外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3.了解:外科学的发展史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对外科学有初步的了解,了解外科学的学习方法,激起学生学习外科学的热情。掌握无菌术的原则,并贯彻到以后的临床工作中。

(三)情感目标

本节是外科学的第一节内容,通过向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和绪论的讲解,使学生对教师本人和外科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掌握无菌术的概念和手术区的消毒等,使学生建立无菌观念,并贯穿于工作当中。

1. 中医外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我国医学史上外科开始很早,公元前14世纪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疥”“疮”等字的记载。在周代(公元前1066一公元前249年),外科已独立成为一门,外科医生称为“疡医”。秦汉时代的医学名著《内经》已有“痈疽篇”的外科专章。汉末,杰出的医学家华佗(141-203年)擅长外科技术,使用麻沸汤为病人进行死骨剔除术、剖腹术等。南北朝,龚庆宣著《刘涓子鬼遗方》(483年)是中国最早

的外科学专著,其中有金疡专论,反映当时处理创伤的情况。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610年)中,叙及断肠缝连、腹庙脱出等手术采用丝线结扎血管。唐代,孙思邀著《千金要方》(652年)中,应用手法整复下领关节脱位,与现代医学采用的手法相类似。宋代,王怀隐著《太平圣惠方》(992年)记载用砒剂治疗痔核。明代陈实功著的《外科正宗》中,记述切断气管应急用丝线缝合刀口,

《外科学总论》教案

《外科学总论》教案

《外科学总论》教案

教案:外科学总论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外科学的定义、历史和发展概况;

2.掌握外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3.了解外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外科学的定义、历史和发展概况;

2.外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3.外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4.外科学的相关领域和前沿研究。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教学内容,传授外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外科学领域的典型案例,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讨论法:通过教师提问和学生互相讨论,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10分钟)

1.引入外科学的定义和概念,让学生了解外科学的基本内容;

2.回顾外科学的历史,介绍外科学的发展过程。

第二步:讲解外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40分钟)

1.外科学的分类和基本原理;

2.外科学中的常用术语和概念;

3.外科学的病因学、病理学和临床表现等基础知识。

第三步:分组讨论典型案例(30分钟)

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外科学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

2.每组就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并向全班呈现。

第四步:实践操作(30分钟)

1.引导学生进行基本外科操作的实践,如手术缝线、止血等;

2.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和纠正,确保操作的正确和安全。

第五步:讲解外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30分钟)

1.外科学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

2.介绍外科学中常用的研究技术和仪器设备。

第六步:总结和拓展(20分钟)

《外科学》教案

《外科学》教案

烧伤及冻伤治疗原则
01
烧伤分度与评估
根据烧伤深度、面积和部位等因 素,对烧伤进行准确分度和评估 。
02
治疗原则与方法
03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遵循“保护创面、预防感染、促 进愈合”的治疗原则,采取清创 、换药、植皮等治疗方法。
积极预防和处理休克、感染、脓 毒症等严重并发症,提高患者生 存率。
常见皮肤疾病诊疗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完成常见外科手术操作 ,具备处理手术并发症的能力, 具备初步的外科临床思维和判断 能力。
素质目标
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 养,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 新能力。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外科学总论、普通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整形 外科等章节。
教学方法
课堂表现
包括课堂发言、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面的表现,反映 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作业完成情况
根据作业的难度、质量和提交情况进行评分,体现学生的 学习态度和成果。
期末考试形式和内容
考试形式
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全面检验学生对 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考试内容
涵盖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外科学 基本理论、手术技巧、病例分析等, 同时注重考察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科学中的重要性。
生理基础

1.外科基本概念与无菌技术教案

1.外科基本概念与无菌技术教案

1.外科基本概念与无菌技术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关于外科基本概念与无菌技术的介绍和应用。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外科的基本概念、无菌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范。本节课内容是外科学的基础,对于学生今后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但对外科学的概念和无菌技术了解较少。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无菌技术。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三、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外科的基本概念、无菌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范。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进行无菌操作的能力,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医学事业的热爱,树立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无菌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范。

教学难点:无菌技术的实践应用。

突破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无菌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范,并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任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和掌握外科基本概念和无菌技术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在实践中正确应用无菌技术。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讲授外科基本概念和无菌技术的相关知识。

演示法:通过视频或现场演示,展示无菌技术的正确操作过程。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无菌技术实践操作,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无菌技术的实践应用进行讨论,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准备

教材: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外科学》等相关教材。

活页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活页教材,如无菌技术操作指南等。

《外科学》教案范文

《外科学》教案范文

《外科学》教案范文

课程名称:外科学

课程类型:理论课

课时数:2小时

课程目标:在掌握基础外科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外科学发展历程和研究热点,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外科疾病相关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一、引言(10分钟)

1.外科学的定义和产生背景

2.外科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二、外科学基础知识回顾(30分钟)

1.外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外科手术的分类和原则

3.外科手术器械和设备

三、外科疾病与诊断(30分钟)

1.常见外科疾病及其临床表现

2.外科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影像学在外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四、外科手术相关问题(40分钟)

1.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管理

2.外科手术的并发症和风险控制

3.外科手术后的康复与护理

五、外科学研究热点探讨(30分钟)

1.微创外科的发展和应用

2.器官移植和人工器官的研究进展

3.结合机器人技术的外科手术发展

六、案例分析与讨论(20分钟)

1.选择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外科疾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2.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七、课程总结和小结(10分钟)

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思路

2.讲解外科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3.鼓励学生继续深入了解外科学的研究和学习外科手术的相关知识教学资源:

1.外科学教材及参考书籍

2.影像学疾病诊断报告

3.外科手术视频案例

评估方式:

1.课堂参与度: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和讨论的积极程度

2.案例分析:学生对外科疾病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

3.课堂练习或小测验:对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查课后作业:

1.阅读并总结至少一篇外科学相关的论文或研究综述

外科学课程教案(实验教学)

外科学课程教案(实验教学)

外科学课程教案(实验教学)

一、实验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外科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医患沟通技巧。

二、实验教学内容

1. 实验一:伤口处理与包扎

学习伤口的分类和处理原则。

学习包扎的材料和技巧。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伤口处理和包扎练习。

2. 实验二:骨折固定

学习骨折的诊断和分类。

学习骨折固定的材料和技巧。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骨折固定练习。

3. 实验三:心肺复苏

学习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学习心肺复苏的操作技巧。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模拟练习。

4. 实验四:急救器材的使用

学习常见急救器材的功能和用法。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急救器材使用练习。

5. 实验五:外科无菌操作

学习无菌操作的原则和步骤。

学习外科手术器械的使用和消毒。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无菌操作练习。

三、实验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教师讲解外科学基本知识和操作原则。

2. 示范法:教师演示操作技巧,学生跟随练习。

3. 模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情景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4.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四、实验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其技能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2. 结果评价:评估学生在模拟练习中的正确率和准确性。

五、实验教学资源

1. 教材:外科学实验教材。

2. 实验室设备:伤口处理包、骨折固定器材、心肺复苏模拟器、急救器材、无菌操作器材等。

《外科学》教案

《外科学》教案

教案《外科学》

教案概述:

《外科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主要研究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外科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分析、解决外科临床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总论:介绍外科学的基本概念、发展简史、外科疾病的特点、外科治疗原则、围手术期处理、外科营养、外科感染、创伤、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

2.各论:按照人体部位和系统,分别介绍各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案例教学法:结合临床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外科基本技能训练,如无菌技术、缝合、拆线等,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针对临床病例或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安排:

1.学时分配:本课程共6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践教学20学时。

2.教学进度: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教学质量。

外科学教案完整版

外科学教案完整版

05
围手术期管理与护理要点
围手术期概念及重要性
围手术期定义:指患 者从确定手术治疗时 起,直到与这次手术 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 为止的一段时间,包 含术前、术中、术后 三个阶段。
围手术期重要性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提高手术成功率。
减少术后并发症,加 速患者康复。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03
常见外科疾病及诊断方法
损伤与感染类疾病
创伤
包括擦伤、挫伤、切割伤、刺伤、撕裂伤等,由外力 作用导致皮肤或组织损伤。
烧伤
由热力、电流、化学物质等引起皮肤或深层组织的损 伤。
感染
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感 染,如疖、痈、蜂窝织炎等。
肿瘤类疾病
良性肿瘤
生长缓慢,不侵犯周围组织,不引起功能障碍,如脂肪瘤、纤维瘤等。
如X线、CT、MRI等,用于观察内部 结构异常和病变情况。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液、尿液、粪便等常规检查, 以及生化、免疫等专项检查。
诊断性穿刺或活检
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 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04
手术操作规范与技巧培训
无菌术和消毒法
无菌术的概念和原则
无菌术是外科手术中防止感染的重要措施,包括灭菌法、消毒法和一定的操作规则及管 理制度。其原则是保持手术区域及手术用品的无菌状态,避免污染。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学时

[目的与要求]

1、了解外科学的范畴,外科学发展简史。

2、怎样学习外科学

[讲课思路与手段]

1、科学的来源及发展

2、科学研究的五大内容: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其他(肠梗阻,门脉高压,甲亢等)百年来未变,但目前研究手段大为先进,可能取得突破,创新性进展。

3、外科学发展简史,重点介绍近代突破手术疼痛,感染,抗菌,失血问题

4、我国外科学成就及新进展

5、怎样学习外科学

①一切为病人着想,在为病人服务中学习

②学习和处理服务与学习、目的与手段、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③培养时间观念,集体观念,无菌观念

④重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⑤加强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能力

第二章无菌术(ASEPSIS)2学时

[目的与要求]

1、树立无菌概念

2、掌握无菌术及灭菌、消毒三概念

3、熟悉外科手术所应包括的无菌术内容

4、掌握手术人员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手套方法

5、学会对病人手术区域的皮肤(粘膜)消毒和铺无菌巾

6、掌握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7、了解手术室的管理

[讲课思路与手段]

“讲”—“看”—“练”三结合方式教学,故方法和内容是:

一、大课教学(约1。5学时),授课内容是:

(一)无菌术概念,无菌术在临床医学,尤其在外科领域中的重要性。(二)无菌术组成:灭菌法、消毒法、无菌操作原则和管理制度。(三)外科手术常涉及的无菌术内容:

Ⅰ:手术器械、物品的灭菌与消毒方法

1、灭菌法

①高压蒸气法:(进行重点介绍)在工作原理一般性介绍后,重点强调灭菌条件、使用时注意事项以及灭菌效果检验方法。

②煮沸法:简略介绍方法及应用范围。

③火烧法:简介方法及用途。

④电离辐射灭菌法:主要用于一次性医疗用品,如一次注射器,输液管、手术缝线灭菌和密闭;不耐热药物(抗生素、激素)的制造业有γ射线以及60CO加速器两种方法。(简单介绍,一般了解)

2、消毒法

①化学药物浸泡法:介绍几种常用化学消毒剂及各自用于浸泡消毒的器械、物品类别、浸泡消毒所需时间、条件或注意事项。

②甲醛蒸气熏蒸法:介绍方法及注意事项。

Ⅱ: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

1、一般性准备

2、手臂的刷洗与消毒:重点介绍肥皂水刷手和碘伏涂擦消毒法,同时附带介绍传统的消毒液(如新洁尔灭、酒精)泡手消毒法和氨水洗手法。

3、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重点介绍戴干手套法。

Ⅲ:病人手术区域的皮肤(粘膜)消毒与铺巾

1、手术区皮肤的一般性准备:剃毛和清洗。

2、碘附涂擦消毒:注意消毒程序及范围。

3、铺无菌布单。

Ⅳ: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Ⅴ:手术室的管理

第三章外科休克4学时

[目的与要求]

1、熟悉休克的微循环及代谢变化,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

2、了解休克的分类

3、熟练掌握外科休克的临床表现,休克的监测指标及意义

4、掌握抗休克的一般急救措施、治疗要点,血容量的补充和维持。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5、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临床诊治要点

[讲课思路与手段]

1、课前要求同学预习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即微循环及代谢的变化以及继发性内脏器官的损害。

2、要介绍休克的意义,休克的本质即组织细胞缺氧,以及休克的分类。

3、重点讲解休克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休克代偿期及休克抑制期与微循环的变化,化谢变化,器官损害特点结合起来讲授。

4、详细讲授休克监测的意义,常用的监测技术,各种指标变化的意义及与各重要脏器损害之间的联系。

5、以低血容量性休克为例,讲解休克急救的一般措施,特殊措施,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原则与选用方法,如何改善组织细胞的供血、供氧,如何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

6、详细讲解感染性休克,尤其是革兰阴性菌感染引起的“冷休克”的特点,建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的概念。强调“感染性休克”的处理除加强抗感染外,同样要注重血容量的补充和维持,尤其注意重要活性药物的选用及皮质激素的应用。

7、采用多媒体方法,配以相关图、表。

第四章外科病人体液失调5学时

[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在外科的重要性

2、掌握功能性、非功能性细胞外液等几个基本概念

3、熟悉机体自身对体液平衡及酸硷平衡的调节机制及重要性

4、掌握临床几种缺水的特点、缺水程度的判断及治疗原则(包括经验治疗和公式计算治疗方法)

5、掌握低钾血症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静脉补钾的基本原则。熟悉高钾血症的紧急处理方法

6、了解低钙血症的神经肌肉兴奋性的表现形式及处理方法

7、熟练掌握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机理、临床特点、诊断要点、治疗原则补碱公式的灵活应用及注意事项

8、了解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病因、临床表现、处理要点

9、掌握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的临床综合处理原则

[讲课思路与手段]

1、举出一个实例,如腹膜炎,肠梗阻等,说明正确认识和处理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性及复杂性。

2、用归纳图表的方式简略讲解功能性、非功能性细胞外液等几个基本概念。休液平衡、酸碱平衡的维持及调节。

3、着重讲解等渗性脱水对血容量的影响,低渗性缺水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和几种补钠方式的应用,以及高渗性缺水的临床判断方法。列出几种缺水程度的比较表。

4、详细讲解低钾血症几种主要临床表现,纠正低钾血症的方法,静脉补钾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