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电实验一讲义

合集下载

模电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使用

模电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使用
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示波 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常 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为后 续的电子实验打下了基础。
理解电子测量原理
通过实际操作,我了解了示波 器如何显示信号波形,万用表 如何测量电压、电流等参数, 对电子测量的原理有了更深入 的理解。
培养实验技能和素养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 确连接电路、如何排除简单故 障、如何准确读取数据等实验 技能,同时也培养了严谨的实 验态度和素养。
实验安全须知
在实验前确保已经了解所有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 事项。
在实验结束后,应将所有仪器关闭并整理好,避免能源 浪费或造成安全隐患。
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仪器短路或过载,以免造成仪器损 坏或人员伤害。
在实验过程中,如遇到任何问题或困难,应及时向老师 或同学请教,不要私自拆卸或修理仪器。
02 电子仪器介绍
模电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使用
目录
• 实验介绍 • 电子仪器介绍 • 仪器使用方法 • 实验操作与注意事项 • 实验总结与思考
01 实验介绍
实验目的
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 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了解电子仪器在模拟 电路实验中的应用和 重要性。
学习如何正确读取和 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设备
万用表 示波器
信号发生器 交流电源
03 仪器使用方法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总结词
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常用工 具
详细描述
选择合适的量程,连接红黑表笔, 正确接入电路,读取测量结果。
注意事项
避免在带电情况下测量高电压,使 用后及时关闭电源,定期校准。
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总结词
注意事项
观察信号波形和测量信号参数的仪器
注意探头的接地,避免信号过载,定 期校准。

模电实验一-----仪器使用--2014

模电实验一-----仪器使用--2014

模拟实验一常用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双踪模拟示波器的使用方法;2.学会正确使用数字万用表、函数发生器、电压毫伏表,掌握其基本功能的使用;3.掌握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元器件的测量方法;4.RC低通电路的幅频、相频的测量。

二.实验内容1.电子示波器扫描初态调整。

(1)示波器接通电源前,其面板上各旋钮、按键应按照表1-01所列的初始位置设定。

(2)打开示波器的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让仪器预热几分钟。

示波器屏幕上应出现一条水平线(即扫描线)。

若没有出现扫描线,可先顺时针调节触发电平旋钮、辉度旋钮,再调节水平和垂直位移旋钮,直到屏幕上扫描线位置居中、亮度合适为止。

当扫描线较粗不清晰时,可分别调整两个聚焦调节旋钮。

当扫描线不稳定时,调整触发电平旋钮,使信号显示稳定。

2.观察示波器提供的自校信号“CAL”:将测试线上的信号端夹子夹在示波器面板上的校准信号“CAL”输出端,此时测试线上黑夹子可悬空(因“CAL”信号的“地”已与示波器内部“地”接在一起)。

可从示波器屏幕上观察到“CAL”方波信号。

调节相应的旋钮,使波形完整显示3或4个周期,并记录旋钮位置和波形。

记录重要的参数值。

3.单踪显示4项中函数发生器的输出信号波形。

单踪显示就是在示波器屏幕上仅显示一个信号波形。

当选用“CH1”信号通道时,将垂直工作方式一组按键中“CHl”按下。

如选用“CH2”信号通道时,将垂直工作按键中“CH2”按下。

下面以“CH1”信号通道输入信号为例;在“CH1”信号输入插座上接信号测试线(同轴电缆),测试线一端有两个连线端,其中,黑夹子是地,必须与被测信号的“地”端(公共端)。

将“CH1”输入耦合方式选择“GND”,调好零输入时的参考基准电平线的位置(因为此时输入信号在示波器内部被短路,所以输入电压为零);再将“CH1”输入耦合方式拨到“AC”位置,可将测试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中。

4.用函数发生器产生测试信号。

(即:以下内容在函数发生器上读出数据)⑴调节函数发生器的输出信号幅值约为2V、4KHz的正弦波,加到示波器信号输入通道CH1或CH2,调节示波器有关控制键,使屏幕上分别显示出幅度适中、清晰、稳定的二个、四个周期波形。

模拟电路技术基础实验讲义15页

模拟电路技术基础实验讲义15页

模拟电路技术基础实验讲义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练习检测三极管的方法。

2、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试方法和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学习测量放大电路Q点及交流参数Av,Ri,R。

的方法。

4、学习放大器的动态性能,观察信号输出波形的变化。

二、实验仪器1、双宗示波器2、信号发生器3、数字万用表三、预习要求1、能正确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及数字万用表。

2、熟练三极管特性测试及单管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3、比较三种组态的基本性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实验内容1、实验电路(a)(c)(1)用万用表判断三极管V的极性及好坏,估测三极管的β值。

(2)分别先后按图(a)接好电路,调Rb到最大位置。

(3)仔细检查后,送出,观察有无异常现象。

2、静态调整调整Rp使Ve=2.2V计算并测量填表表一3、动态研究(1)将信号调到f=1KHz 幅值为3mV 接Vi观察Vi和V。

端波形,并比较相位,测出相位差。

(2)信号源频率不变,逐渐加大幅度,观察V。

不失真时的最大值并填表。

表二放大倍数测量计算数据表(3)保持Vi=5mv不变,放大器接负载RL,改变RL数值的情况下测量,并将计算值填表(4)保持Vi=5mv不变,增大和减小Rp。

观察V。

波形变化。

测量并填入表4。

注意:若失真观察不明显,可以调节Vi幅值重新观察。

4。

放大器输入、输出电阻(3)输入电阻测量在输入端串接一个5.1K电阻。

如图测量Vs与Vi 。

计算ri(4)输出电阻测量在输出端接入可调电阻作为负载。

如图选择合适的Rl值,使放大器输出不失真。

测量有负载和空载时的r。

,即可计算r0将上述测量及计算结果填入表5中表54、将电路换为图b、图c。

分别重复上述实验。

作记录。

5、根据图a、图b、图c、的测算结果填表五、实验报告1、对每一测试结果及数据表进行分析,得出基本结论,与估算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及其原理。

2、讨论三种组态的放大电路各自的特点。

①影响放大倍数的因数②影响r。

模电实验讲义

模电实验讲义

8
Print to PDF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
实验三:基本放大器设计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 Q 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 试方法。 3、要求课前预习,每人独立完成实验,做好实验记录,写好实验报告。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三相电综合实验台 2、模电二号实验板 3、TFG2030V 数字合成信号发生器 4、ATTEN 公司的 7020 型 25MC 数字示波器 5、数字万用表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测量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测量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3、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4、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5、测量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四、实验原理及要求 4.1 单管共射极放大器的原理如图 3.1 所示, 直流偏置电路:分压式偏置电路。通过调节 Rp 电阻获得不同的 Q 点 Q 点计算:
12
Print to PDF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
实验四: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 OP07 集成放大器的应用。 2、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含跟随器) 、加法、减法、积分等基本运算 电路的功能盒测量。 3、掌握集成运放构成的电压比较器、同(反)相迟滞比较器的电路原理和测量。 4、要求每人独立完成实验,写好实验报告。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三相电综合实验台 2、模电三号实验板 3、TFG2030V 数字合成信号发生器 4、ATTEN 公司的 7020 型 25MC 数字示波器 5、数字万用表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比例放大器的测量。 2、加(减)法器的测量。 3、积分器的测量。 4、电压比较器的测试。 5、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的测试。 四、实验原理及要求 4 .1 比例放大器的原理及测试

模拟电路实验讲义

模拟电路实验讲义

实验一 晶体管特性与参数的测试一、实验目的熟悉晶体管的直流参数I cbo 、I ceo 、h fe 的简单测试方法。

二、测试内容与方法1、测量I CBO测量I CBO 的电路如图实1-1所示。

在接通电源之前应复查一下电表及三极管的极性。

通常小功率晶体管的I CBO 一般在10 µA 以下。

2、测量I CEO测量I CEO 的电路如图实1-2所示。

I CEO 比I CBO 要大得多,测试完毕后可将被测管加温(如用手捏紧管壳),观测I CEO 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3、测量h FE测量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h FE 。

本实验用图实1-3所示电路来测量h FE 。

通电前,连好所有电表,并将..R .w .逆时针方向旋到底........,检查连线无误后,接通电源,然后顺时针方向调节R w ,使I B =100uA ,读出相应的I c 值,则h FE =B C I I =1.0C I注:* I CBO ――称为集电结反向饱和电流。

或称为集电极-基极反向截止电流。

* I CEO ――称为穿透电流。

图实1-1 I CBO 测试电路 图实1-3 h FE 测试电路图实1-2 I CEO 测试电路三、实验仪器1、直流微安表1块2、直流毫安表1块3、直流稳压电源1台四、实验报告1、简述测试原理。

2、整理所测管的直流参数。

五、思考题同一支晶体管,为什么每次测量的h FE都不一样?附录一国产小功率晶体管的管脚识别国产金封管的排列规律:附录二国产晶体管的命名方法以3AX31为例:3A X31三极管PNP型,锗材料低频小功率管器件序号B NPN型,锗材料G 高频小功率管C PNP型,硅材料D 低频大功率管D NPN型,硅材料 A 高频大功率管低频管:f hf b<3MHz高频管:f hf b≥3MHz小功率管:P CM<1W大功率管:P CM≥1W实验二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了解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一般使用方法。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EWB讲义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EWB讲义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上海科技学院2006年1月前言《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这些专业的学生学习本专业后续课程的基础,因此必须认真地对待。

为使学生在学习《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同时增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特重新编写《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书本知识,从而使学生既理论联系实践,又实践联系理论,真正为培养电子类专业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打好扎实的基础。

本指导书共设有28个实验内容,既要求学生能在计算机上用电子工作平台(EWB5.0)进行软件仿真实验,又要求学生能在实验室里进行具体硬件的操作实验,实际使用中可根据需要选做大部分实验内容。

本书内容包括了低频电子线路和高频电子线路的主要实验,也涵盖了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因此认真完成规定的实验,必将对加深理解《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书本知识起到极大的作用。

实验中所用到的仪器设备,多数是目前尚属比较先进的,因此熟练掌握这些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必将为学生今后的实验、生产实习乃至参加工作带来莫大的方便;为使学生能正常的实验,有些仪器和EWB5.0的使用操作方法编于本书的附录部分,供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参考。

本书中的实验内容都由编者实际操作和测量过,同时也经过数届学生的使用,证明这些实验具备可操作性、实验结果可重复性及与理论分析的基本一致性。

本次重编,除对原书中的个别错误之处进行改正外,还对部分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与内容作较大的改动,以更适合我校实验室目前的条件。

由于改版时间仓促,仍难避免出现错误,请读者不吝指教。

周永柏2006.1电子技术实验的要求与方法实验要求一.实验前预习准备1.仔细阅读实验讲义及课本中的有关章节,明确实验目的和任务,了解实验基本原理,熟悉实验线路、实验方法及实验步骤。

2.明确实验中要观察的现象、需记录的实验数据、将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元器件规格和各注意事项。

3.学生只有在认真预习本次实验内容并写好预习报告的基础上,才能到实验室进行实验,预习不合格者不得参加本次实验。

模电实验讲义

模电实验讲义

模电实验讲义刘希真苏英姿李莹编温州大学城市学院2008年2月1目录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练习 1 实验二单级放大电路 5 实验三负反馈放大电路8 实验四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一13 实验五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二16 实验六方波、距形波发生器19 实验七三角波发生器22 实验八整流、滤波电路25 附录一TPE-A3型模拟电路实验箱30 附录二GB-9B型电子管毫伏表31 附录三XJ1630型函数信号发生器33 附录四V-252型双踪示波器36 附录五MF-500型万用表412模拟电路基础实验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练习(一)一.实验目的1.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运用示波器进行波形参数的测量。

2.巩固有关函数信号发生器和电子管毫伏表使用的知识。

二.实验仪器1.V-252型双踪示波器2.XJ1630型函数信号发生器3.GB-9B型电子管毫伏表三.预习要求1.认真阅读附录五中的内容,详细了解双踪示波器面板的功能以及使用方法。

2.复习函数信号发生器、电子管毫伏表的面板功能及使用方法。

3.认真阅读实验内容,根据要求计算表1—1、1—2、1—3中的理论值。

四.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的三种常用电子仪器,即函数信号发生器、电子管毫伏表和双踪示波器,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如图1—1所示。

图1—1 仪器之间的连接图3其中,函数信号发生器用来产生一定频率范围和一定电压大小的正弦信号,并提供给电子管毫伏表和双踪示波器直接测量和观察用;电子管毫伏表是用于测量交流信号电压大小的电压表,对于正弦信号,其读数即为电压的有效值;双踪示波器是用来观测各种周期电压(或电流)波形的仪器,为减少其输入阻抗对被测信号的影响,常用10:1衰减探头将信号加到双踪示波器的通道1(或通道2)输入端,这时,其输入阻抗为原来的10倍。

上述三种仪器的性能指标及使用方法,详见本教材附录中的有关内容。

五.实验内容1.用电子管毫伏表测量信号电压①如图7—1所示,将电子管毫伏表、函数信号发生器和双踪示波器相连。

模电实验讲义

模电实验讲义

模电实验讲义实验一常用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自学示波器,信号源,直流稳压源,交流毫伏表中,万用表的采用方法。

2.通过实验基本掌控常用仪器的采用及电信号定量测量。

二、预习要求1.深入细致写作实验指导书常用仪器了解部分,初步介绍仪器面板主要旋钮的功能,及其主要用途。

2.明晰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三、实验原理在电子技术实验中,常用仪器常用去定性定量地测量和分析电信号的波形和数值,从中掌控电路的性能及工作情况,它们在测试电路中的相互关系例如图1.1.1右图。

接线时应特别注意,因大多数电子仪器的两个测量端点就是不等距的,为了避免外界阻碍,各仪器的公共地端应当相连接在一起,称作“共地”。

图1.1.1常用电子仪器在实验电路中的互相关系直流稳压电源信号源实验信号测试电路输入波形示波器静态测量万用表动态测量毫伏表中仪器的主要用途:1)直流稳压电源:为测试电路提供更多能源;2)信号源:为测试电路提供各种频率与幅度的输入信号供放大用;3)示波器:测试观测电路个点的波形,监控电路的工作状态,定量测定波形的周期、幅值、相位等;4)毫伏表中:用以测量电路输出、输入等处正弦信号有效值;5)万用表:用来测量电路静态工作点及直流信号的值,还可用来测量电子元器件的好坏、电阻值和电路及导线的通断等。

四、实验仪器1.数字存储示波器dst1102b一台2.低频信号源sg1020p一台3.交流毫伏表中yb2173一台4.双路直流稳压电源dh1718一台5.万用表mf―47一块1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示波器操作方式1)垂直设置(以ch1为例)“横向边线”旋钮:转动该按钮在屏幕上下移动地下通道波形。

按下用按钮,波形返回屏幕横向边线中间。

按动一次“ch1menu”按钮,可显示波形和menu菜单;再按动一次“ch1menu”按钮,可删除波形显示。

特别注意:只有将“条叶/格”预设为粗调,才可以有效率掌控波形的表明高度2)水平设置“水平边线”旋钮:转动该按钮在屏幕左右移动地下通道波形。

1实验一讲义(模电)

1实验一讲义(模电)

实验一讲义一、 实验内容1、实验内容第一次实验完成下面四个实验,请做好预习:1.1 示波器的使用 1.2 数字信号发生器的使用1.3 数字交流毫伏表的使用 1.4 万用表的使用2、实验实验指导书指导书指导书内容内容内容更正更正第13页的1.2.3中的1) “2. 信号发生器输出方波信号信号发生器输出方波信号” 方波参数加上加上加上:25% 占空比占空比,直流偏移offset :0V 。

2) “3. 学习使用信号发生器频率扫描功能学习使用信号发生器频率扫描功能”里把“步进频率10Hz ,间隔时间10ms ”改成“扫描时间3S ”。

3、 注意注意,,下列内容不做1)第13页, 1.2.3里面的“4. 观察信号的相位差观察信号的相位差”的测量不做。

2)第22页, 1.4.3里“1.学习测量电阻学习测量电阻、、直流电压直流电压”不做。

4、实验1.1操作内容特别说明操作内容特别说明::1)第4页,“4. 练习用示波器测量练习用示波器测量““CAL ”信号信号”部分要记录数据和波形。

2)第5页,“5、示波器常见操作故障分析示波器常见操作故障分析”、“6、双踪显示双踪显示”和“7. 两信号的信号的相加相加或相减或相减”只操作,不记录。

二、 预习要求1、阅读实验指导书和下发的讲义(请打印好请打印好请打印好讲义讲义讲义,,每人一份每人一份)。

重点是看实验指导书,了解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2、撰写预习报告预习报告预习报告,,并完成实验指导书里““预习预习部分部分部分””的问题(注意在便撕页里有注意在便撕页里有预习题要回答预习题要回答))。

此次实验是学习各种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因此本次预习报告写 “一、实验目的实验目的””,“二、仪器的技术指标和用途仪器的技术指标和用途((自己自己看实验指导书看实验指导书看实验指导书总结一下总结一下总结一下))”。

不用画任何仪器的图,也不用抄示波器等仪器的使用说明。

3、预习报告不需要画数据表格,也不需要为画波形而留空,因为在便撕页里的“实验原始数据记录”里已经画好了。

模拟电路实验讲义-(1)

模拟电路实验讲义-(1)

模拟电路实验讲义本讲义与实验参考书《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三版)》(自美主编)配合使用,预习时以本讲义为线索,重点参考上述实验教材的相关容。

实验要求1.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完成指定的预习任务。

预习要求如下: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分析、掌握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必要的估算。

2)完成各实验“预习要求”中指定的容。

3)熟悉实验任务。

4)复习实验中所用各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使用仪器和实验箱前必须了解其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使用时应严格遵守。

3.实验时接线要认真,相互仔细检查,确定无误才能接通电源,初学或没有把握应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再接通电源。

4.实验时应注意观察,若发现有破坏性异常现象(例如有元件冒烟、发烫或有异味)应立即关断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教师。

找出原因、排除故障,经指导教师同意再继续实验。

5.实验过程中需要改接线时,应关断电源后才能拆、接线。

6.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结果(数据波形、现象)。

所记录的实验结果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再拆除实验线路。

7.实验结束后,必须关断电源、拔出电源插头,并将仪器、设备、工具、导线等按规定整理。

8.实验后每个同学必须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一基本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 信号源的使用;2. 示波器的使用;3. 万用表的使用;二、实验步骤1. 用信号源输出频率1KHz,幅值0.5V,偏置电压为0.0V;2. 用示波器观察上述波形,验证频率、幅度和偏置电压。

3. 用万用表测试电压、电流、电阻、电容和二极管。

实验二 单级放大电路及研究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模拟电路实验箱。

2.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及其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3.学习测量放大电路Q 点,A V ,r i ,r o 的方法,了解共射极电路特性。

4.学习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

二、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

2.信号发生器。

模电实验 (一)

模电实验 (一)

实验一操作步骤及其要求:实验要求一:1. 接入电源UCC=12V2. 旋转可调电位器RW,调整为0欧姆(用万用表测量)。

3. 测量三极管基极Vb、集电极Vc、发射极Ve三点电位,求出Uce、Ube电压值;(用万用表测量)4. 输入正弦波,频率1000HZ,幅度为40mV ,用(交流毫伏表)测出波形有效值。

5. 旋转可调电位器RW,调整为500K欧姆(用万用表测量)。

6. 测量三极管基极Vb、集电极Vc、发射极Ve三点电位,求出Uce、Ube电压值;(用万用表测量)。

7. 打开函数发生器,选择正弦波幅度和频率,输入正弦波,频率1000HZ,幅度为40mV(可任意选输入信号幅度值),函数发生器输出红色鳄鱼夹接入放大器B 点,黑色鳄鱼夹接地,同时用交流毫伏表测量波形函数发生器输出波形的有效值。

8. 改变输入正选波形的幅度,在集电极C点观察波形的变化;(示波器)9. 改变上偏置电阻值(旋转可调电位器)使基极电压从6伏左右下降到最低值,在此期间选择5个点(基极对发射极的电压),测量集电极C点的电位变化情况,绘出Vb、Vc的波形。

(万用表测量,记录数据(此项选作、但建议做))10. 观察函数发生器输输出电压波形增大时输出波形的变化情况,观察改变可变电位器RW阻值时输出波形的变化情况,以证明输入信号波形幅度过大和阻值不符合电路要求时对输出波形的影响(既缩底和削顶)。

实验要求二:1. 万用表旋转至直流电流档,将万用表串如集电极电源,红表笔接电源正极;2. RW调整至0欧姆,记录集电极电流值;3. RW调整至500K欧姆,记录集电极电流值;4. RW从0欧姆调整到500K,记录集电极电流的变化,数据记录到表格里。

要求三、实验报告的撰写一、实验的目的与意义;二、所用仪器仪表(略);三、电路连接方法(略);四、实验报告(数据):1.测量结果填入表中(1000HZ,40ma):2.绘出基极输入与集电极输出波形图输入电流与电压的波形:输出电压的波形(注意相位)发生畸变的波形(缩底和削顶)3.调整RW,测量基极与集电极电流,测量结果填入上表中实验结论:。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讲义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讲义

目录实验一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 (2)实验二晶体管共射单管放大器 (9)实验三晶体管两级放大器 (14)实验四负反馈放大器 (16)实验五差动放大器 (19)实验六低频功率放大器 (24)实验七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28)实验八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32)实验九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36)实验十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40)实验十一串联稳压电路 (44)实验十二温度控制电路的调试(控温电路) (48)实验一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2、掌握电压、频率等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器材: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数字万用表表、交流毫伏表等。

三、实验原理:在电子技术实验里,测试和定量分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的工作状况时,最常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晶体管毫伏表、万用表等,如下图所示。

(具体操作详见仪器使作说明书)1、示波器1. 有关仪器的电路原理和使用方法请参阅有关内容及实验室所提供的仪器使用说明书。

2. 示波器上波形的显示和观察(1) 扫描基线的显示接通示波器的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将示波器的输入探头短接,预热约5 分钟后,依次调节辉度旋钮、垂直移位旋钮,即可在示波器的屏幕上观察到亮度适中的扫描基线。

再调节示波器的聚焦旋钮,可使扫描基线更加清晰。

对于单踪示波器,只有一条扫描基线,对于双踪示波器可显示一条扫描基线,也可显示两条扫描基线。

当需要观察的信号只有一个时,可将示波器的“垂直功能键”选在单通道的“通道 1 ”或“通道 2 ”。

这时,屏幕上只显示通道 1 或通道 2 的扫描基线。

当需要同时观测两个信号时,须将“垂直功能键”的“双通道”键按下,这时屏幕上将同时显示通道 1 和通道 2 的两根扫描基线。

一般正常使用的示波器,开机后在屏幕上会很快显示出扫描基线。

如果开机约 5 分钟后,还没有扫描基线出现,可能是由于“辉度”旋钮开的太小或者“Y 移位”旋钮的位置偏离中间位置太远而使扫描基线移到屏幕的有效范围之外。

模拟电路实验讲义

模拟电路实验讲义

实验一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 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图1-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B1和RB2组成的分压电路, 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i 后, 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i 相位相反, 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0, 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图1-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在图1-1电路中, 当流过偏置电阻RB1和RB2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的 基极电流IB 时(一般5~10倍), 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CC B2B1B1B U R R R U +≈CEBEB E I R U U I ≈-≈UCE =UCC-IC(RC+RE)电压放大倍数be LC V r RRβA //-=输入电阻R i =RB1// RB2//rbe输出电阻RO ≈RC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 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 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

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的参数, 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 在完成设计和装配以后, 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

一个优质放大器, 必定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 除了学习放大器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外, 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和调试技术。

放大器的测量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 消除干扰与自激振荡及放大器各项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

1.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应在输入信号ui=0的情况下进行, 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 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毫安表和直流电压表, 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C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UB.UC和UE。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讲义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讲义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使用一、实验目的(l)了解双踪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稳压电源、晶体管毫伏表及万用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指标。

(2)掌握用双踪示波器测量信号的幅度、频率、相位和脉冲信号的有关参数。

(3)掌握低频信号发生器和晶体管毫伏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4)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三极管的电极和性能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电子技术实验里,测试和定量分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的工作状况时,最常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晶体管毫伏表、数字式(或指针式)万用表等,如图1-1所示。

图1-l电子技术实验中测量仪器、仪表连接图示波器:用来观察电路中各点的波形,以监视电路是否正常工作,同时还用于测量波形的周期、幅度、相位差及观察电路的特性曲线等。

低频信号发生器:为电路提供各种频率和幅度的输人信号。

直流稳压电源:为电路提供电源。

晶体管毫伏表:用于测量电路的输人、输出信号的有效值。

数字式(或指针式)万用表:用于测量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直流信号的值。

三、实验仪器及设备(1)低频信号发生器1台(2)晶体管毫伏表1台(3)双踪示波器1台(4)双路稳压电源1台(5)数字式万用表l块(6)微型计算机系统1套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稳压电源接通电源开关,调电压调节旋钮使两路电源分别输出+3Ⅴ和+12v,用数字式万用表“DCV”档测量输出电压的值。

分别使稳压电源输出+30v、±15V,重复上面过程。

2.晶体管亳伏表是一种专门用来测量交流小信号电压的电子仪表。

测量频率范围10Hz—1MHz,量程范围从1mV—300V,误差范围一般不超出5%。

使用时应注意根据被测信号大小选择适当的量程,应以指针偏转不低于满量程的三分之一为宜。

输入端连线应注意区分信号端与接地端的正确接法。

从仪表上可读出电压值和相应的标准分贝值。

要注意量程与刻度值间的换算关系,以免产生读数错误。

3.低频信号发生器该仪器可输出正弦波、方波和矩形波,频率范围从10Hz—1MHz,可同时显示输出信号的有效值和频率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讲义一、 实验内容实验1.1 示波器的使用 实验1.2 扫频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实验1.3 数字交流毫伏表的使用 实验1.4 模拟实验箱及万用表的使用这四个实验里面的内容都做,并另增有认识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内容。

二、 预习要求1、阅读实验指导书和下发的讲义(请打印好讲义,每人一份)。

重点是预习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2、撰写预习报告,并回答讲义里“预习部分”的思考题。

此次实验内容主要是仪器的使用,因此本次预习报告写一下“一、实验目的实验目的””及“二、仪器的技术指标和用途用途””即可即可。

不用画任何仪器的图,也不用抄示波器等仪器的使用说明。

3、预习报告不需要画数据表格,也不需要为画波形而留空,因为在讲义里的“数据记录表”里已经画好了。

4、请带铅笔、尺子和橡皮,因为要画波形。

三、 实验注意事项1、示波器测试线的黑夹子,必须接被测信号的“地地”,不可任意接。

2、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红黑夹子绝不允许短接,以免烧毁设备,切记! 3、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对接时必须:红夹子接红夹子红夹子接红夹子红夹子接红夹子,,黑夹子接黑夹子黑夹子接黑夹子。

因为测试线的黑夹子均与仪器的地相连。

4、万用表测量电压时,若显示正值,则表明红表笔电位高于黑表笔;若显示负值,则表明黑表笔电位高于红表笔。

测量电压时,比如测量U AB ,要将红表笔接A 端,黑表笔接B 端。

5、接电路时,应先断开电源,不可带电进行操作。

实验一 预习部分实验1.1 预习要求阅读本实验内容,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及面板上常用的各主要旋钮、按键的作用和调节方法。

试填写表1-1-3的选项内容。

填空:当用示波器观测信号,已知信号频率为1KHz ,峰-峰值为1V ,则应将Y轴衰减选择 /格的档位,扫描时间选择 /格的档位。

(要求:波形Y轴显示占5格,X 轴显示一个周期占5格)计算过程:实验1.3 预习要求当测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交流信号Ui =10mV ,频率为1KHz 时,试填写表1-3-1。

表1-1-3 3 选定示波器正确的操作方法选定示波器正确的操作方法((正确的在正确的在括弧括弧括弧内画内画内画√√,错误的在错误的在括弧括弧括弧内画内画内画××) 显示情况操作方法 显示出的波形亮度低调整聚焦调节旋钮( );调整辉度调节旋钮( ) 显示出的波形线条粗 调整聚焦调节旋钮( );调整辉度调节旋钮( )显示出的波形不稳定 (波形在X 轴方向移动)调整触发电平旋钮( );调整水平位移旋钮( ) 显示出的波形幅值太小 调整垂直衰减旋钮( );调整垂直位移旋钮( )显示出的波形X 轴太密 调整扫描时间旋钮( );调整垂直衰减旋钮( )表1-3-1 选定双路数字交流毫伏表正确使用方法选定双路数字交流毫伏表正确使用方法((正确的在正确的在括弧括弧括弧内画勾内画勾内画勾))项 目位 置 设 置 量程的选择300V ( ); 30mV ( ) 交流毫伏表显示的电压值交流有效值( ); 峰值( ) 信号超过量程会出现什么现象?量程指示灯会闪烁( );无指示反映 能测信号中的直流量吗? 能( );不能( )姓名姓名:: 学号学号:: 班级班级:: 同组同学同组同学::实验一 数据记录数据记录表表实验1.1示波器的使用观测观测示波器自带的示波器自带的示波器自带的““CAL ”信号CH1通道输入“CAL ”信号,要求Y 轴耦合方式为“DC ”。

测量的数值记录在表1-1-2中。

记录DC 和AC 耦合时的波形,注意区别(图1-1“DC ”耦合,图1-2“AC ”耦合)。

从DC 耦合变成AC 耦合时,观测到的波形变化是:。

表 1 1--1-2 峰峰值Vp -p(v)周期T (ms) 频率f (KHz )图1-1 记录“CAL ”波形(DC 耦合)图1-2 记录“CAL ”波形(AC 耦合)实验1.2数字扫频信号发生器的使用1. 信号发生器输出正弦波信号信号发生器输出正弦波信号,,其有效值U=10mV ,频率f=1KHz用示波器测量验证信号发生器输出正弦波信号,将波形画在坐标图1-3中。

要求波形画1.5个周期。

幅值的测量记录在表1-2中。

2. 信号发生器输出方波信号,其峰-峰值Upp=2V ,频率f=500Hz当示波器Y 轴耦合方式分别选择“AC ”和“DC ”挡,观测方波信号显示有什么不同。

记录:耦合方式不同时, 。

将DC 耦合方式下的波形画在坐标图图1-4中。

表 1 1--2Up -p (峰-峰值)(V ) Um (峰值)(V ) U (有效值)(V )实验1.3数字数字交流毫伏表交流毫伏表交流毫伏表的使用的使用调整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交流信号Ui ,使Ui =10mV ,频率为1KHz ,用示波器观察波形不失真。

测量此信号的有效值,测量值为: 。

实验1.4万用表万用表的使用的使用1.学习测量电阻学习测量电阻、、直流电压(1)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共射极放大电路当中的Rb1电阻,将它调到约40K Ω。

数字表测Rb1:(2)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实验箱左侧提供的直流电源+12V 和-12V 。

注意负电压的测量方法。

直流电源+12V : 直流电源-12V :2.学习测量导线的好坏选择数字万用表电阻档位,标有发声的档位“ ”,测量导线时,表内部发出声响时,导线是好的,否则导线不通。

3.认识二极管认识二极管((增加内容增加内容))(1)判断二极管的好坏,方法是检查管子的PN 结是否被击穿。

管子的PN 结应该是:正向导通,反向截止。

选择数字万用表二极管测量挡位“ ”。

此时红表笔接万用表内部电池的正极,测量操作如下:红表笔测P 极,黑表笔测N 极,记录数值U PN = ;红表笔测N 极,黑表笔测P 极,记录表的示数 ;判断此二极管的好坏(选择画√):好( ) ;坏( ) 。

(2)二极管单向导通特性研究按照下图1-5接线,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ui 为:正弦波,Ui=1V ,f=1KHz 。

观测ui 和uo 的波形,将测量的波形记录在图1-6中。

uo图1-6 ui 及uo 的波形3.学习测量三极管的好坏判断共射极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的好坏,方法是检查三极管的两个PN 结是否被击穿。

选择数字万用表二极管测量挡位选择数字万用表二极管测量挡位“”。

见图1-7三极管符号图,测量操作如下:① 红表笔测基极;黑表笔分别测集电极和发射极,记录数值Ubc= ;② 黑表笔测基极;红表笔分别测集电极和发射极,记录表的显示: 。

判断此三极管的好坏(选择画√):好 ;坏 。

4. 判断NPN型三极管3DG6管脚增加内容))管脚((增加内容请到讲台取三极管,切莫将实验板上的三极管取下。

(1)确定B极。

选择数字万用表的”,假设某管脚为B极,红表笔接B,黑表笔接另两脚。

如果均导通,则该管脚为B极。

否则的话,假设不对,更换管脚再测。

(2)已知B极,确定C和E极。

选择数字万用表“hFE”档,假设剩余的两管脚分别为C和E,注意要将三极管的管脚插进插孔里测hFE。

交换管脚C和E,再测hFE。

比较两次所测的hFE。

当hFE为最大时,此时的三极管管脚排布为准,此时所测的hFE= 。

在下面的底视图上标出管脚。

实验一实验总结实验1.1 示波器的使用1、总结示波器使用时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说明示波器Y轴校零的方法和作用。

3、示波器上的信号测试线(同轴电缆)上黑夹子和红夹子在测试信号时能否互换使用:1)可以(),2)不可以()。

在用示波器观测波形时,一般情况下黑夹子接被测电路何处:1)接被测信号“地”();2)悬空不接();3)接电路任意地方()。

(在正确的答案后画√)4、用示波器测“CAL”的波形时,说明Y 轴输入耦合方式选“DC”档与“AC”档观测时,波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实验1.2 数字扫频信号发生器的使用1、用示波器观测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波形时,两仪器测试线的连接方式是:1)必须红夹子和红夹子连,黑夹子和黑夹子连。

()2)可任意相连。

()(在正确的答案后画√)2、在输出不同信号时, TFG5003数字扫频信号发生器数字扫频信号发生器的幅度的幅度的幅度是指是指是指::正弦交流电压是指:1)有效值( )、2)峰值( )方波电压是指:1)峰-峰值( )、2)峰值( ) (在正确的答案后画√)实验1.3 数字交流毫伏表的使用1、数字数字交流毫伏表交流毫伏表交流毫伏表测试线上的红夹子和黑夹子在测量交流信号时是否可以互换: 1)可以( ),2)不可以( )。

(在正确的答案后画√)2、示波器示波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和交流毫伏表信号发生器和交流毫伏表都使用的是同种测试线,哪种仪器的测试线在使用时红夹子和黑夹子可以短接而不会损坏仪器:(在可以的仪器后画√)示波器( )、信号发生器( )和交流毫伏表( )为什么这些仪器的红黑夹子可以短接?本次实验的总结本次实验的总结((操作总结操作总结、、实验实验体会体会体会或者或者或者建议建议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