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2 课内文言文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新人教版)(广西专用)
合集下载
(深圳地区)2016年中考语文总复习(3-3)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课件
[注]①恍惚:捉摸不定。②幽隽:幽静美丽。③喋:吸。④天机:自然界的秘密。⑤ 妍妙:精妙。⑥点染:点缀景物和着色。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缓缓地 清风徐来 . 满 舟长曾不盈寸 . 毕集毫端 笔 . 临富贵而失其本心 面对(到达)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曾经赠送我一个核舟,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2)非其人,视百金如草芥,不市一花片叶也。 不是他看得起的人,把太多钱财当作草芥一类没有价值的来看,不 会卖一朵花一片叶(给他)。 3.同为技艺高超的艺术家,恽寿平和王叔远相比有哪些独特的 地方?(依据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我唯独喜欢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清洗过却不显得 妖媚。
(2)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 还能治理国家么?”
3.比较两篇短文,分别简述两篇短文的主要表现手法和说明的 道理(4分)
《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不 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 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
Hale Waihona Puke 为了让学生全面复习,我们按照课文先后顺序,把课内部 分文言文同课外文言文作比较阅读,然后做文后练习,旨 在进一步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一)阅读【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完成1~3题。(9分)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缓缓地 清风徐来 . 满 舟长曾不盈寸 . 毕集毫端 笔 . 临富贵而失其本心 面对(到达)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曾经赠送我一个核舟,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2)非其人,视百金如草芥,不市一花片叶也。 不是他看得起的人,把太多钱财当作草芥一类没有价值的来看,不 会卖一朵花一片叶(给他)。 3.同为技艺高超的艺术家,恽寿平和王叔远相比有哪些独特的 地方?(依据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我唯独喜欢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清洗过却不显得 妖媚。
(2)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 还能治理国家么?”
3.比较两篇短文,分别简述两篇短文的主要表现手法和说明的 道理(4分)
《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不 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 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
Hale Waihona Puke 为了让学生全面复习,我们按照课文先后顺序,把课内部 分文言文同课外文言文作比较阅读,然后做文后练习,旨 在进一步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一)阅读【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完成1~3题。(9分)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016届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2 课内文言文阅读 唐雎不辱使命(新人教版)(广西专用)
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 “此
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 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 鹰击于殿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的故事,运用 对比(衬托) 的写作手法,表现了唐雎
不畏强暴(敢于斗争,视死如归、勇敢机智等)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征。(’13济南) 二、文章中心 本文记叙了唐雎在安陵危急存亡的时刻出使秦国, 与秦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出色地完成使命,表现了 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 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5.与:______________ 疑问语气助词
即使 6.虽:________ 只,仅仅 ,今义:不弯曲 7.直:古义:__________ 曾经 8.尝【F】:________ 9.布衣:古义:_______ 平民 ,今义:布做的衣服 10.抢:______ 撞 11.夫:___________________ 句首发语词,无意义 青色 12.仓:通_____ 苍 ,意思为:_________ 介词,在 13.于:_________
是一个整体概念,因此不能划分开。C项是在谓宾之间停 顿,停顿正确。D项中的“与/臣而将四矣”的“与臣”不 能分开来读,正确的停顿是“与臣/而将四矣”。 【答案】 C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3. 下列对选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2分) ( 层次清晰。 B. 第②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拒绝“易地”,是 双方斗争的高潮。 C. 唐雎列举历史上三位名士刺杀显赫人物的故事,意在给 秦王以思想上的震慑。 机智才能分不开的。
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 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 鹰击于殿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的故事,运用 对比(衬托) 的写作手法,表现了唐雎
不畏强暴(敢于斗争,视死如归、勇敢机智等)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征。(’13济南) 二、文章中心 本文记叙了唐雎在安陵危急存亡的时刻出使秦国, 与秦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出色地完成使命,表现了 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 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5.与:______________ 疑问语气助词
即使 6.虽:________ 只,仅仅 ,今义:不弯曲 7.直:古义:__________ 曾经 8.尝【F】:________ 9.布衣:古义:_______ 平民 ,今义:布做的衣服 10.抢:______ 撞 11.夫:___________________ 句首发语词,无意义 青色 12.仓:通_____ 苍 ,意思为:_________ 介词,在 13.于:_________
是一个整体概念,因此不能划分开。C项是在谓宾之间停 顿,停顿正确。D项中的“与/臣而将四矣”的“与臣”不 能分开来读,正确的停顿是“与臣/而将四矣”。 【答案】 C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3. 下列对选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2分) ( 层次清晰。 B. 第②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拒绝“易地”,是 双方斗争的高潮。 C. 唐雎列举历史上三位名士刺杀显赫人物的故事,意在给 秦王以思想上的震慑。 机智才能分不开的。
中考语文复习:第1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1文言文阅读第10篇 桃花源记课件
三、主旨情感类 本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追求? 答案:本文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和平恬静、 人人自得其乐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反对剥削、反对战乱及对和平生活 的向往与追求。
四、拓展延伸类 这篇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实 现?为什么?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答案:寄托了作者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 的向往。这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到 处一片混乱,想要摆脱这种现实是不可能的,所以这只能是一种空想。作者的这 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 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 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一词多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中 先.帝 无创 杂业 树未半而中 中.道间。崩殂
半,一半。
2.闻鸡村犬中相闻.闻有.此人
听到。 听说。
不复出.焉
出去。
3.出皆 出 卷.石出 则.底 酒 无以敌 食国 出.外患者拿出露。出在。国外。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升起。
不敢出.一言以复
说,发出。
4.乃见 乃.渔 不人 知有 ,乃汉.大 ,无 惊论魏于晋是,就竟。然,竟然。
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渔人)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
既出,得其船, (渔人)已经出来,找到了他的船,
写太
便扶向路,处处志 就顺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
守派人随
之。及郡下,诣太 记号。到了郡城,(他)去拜访太守,
渔人寻找
守,说如此。太守 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
中考语文复习PPT课件: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 (11页)
第一章
中考作文解读
提分秘笈
复习重心
对应 题型
提分要点
每篇文章要整理好问题笔记,
精选出4~6个重点问题。主要从
理解关键
以下方面入手:
语句、评析主
1. 理解每篇文言文的结构脉络,
要人物、赏析 写作特色、概 述行文思路、
综合理 解题
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情 感变化)。
把握写作意图、
中考作文解读
知识链接
所属年级
篇目
文体 考查默写 考查阅读
10.岳阳楼记
九年级(上)11.醉翁亭记 12.湖心亭看 雪
散文
2007年
2002、2005、 散文 2006、2013
年
记叙文
未考
2002、 2012、 2019年
未考
未考
2020届中考语文复习PPT课件: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 (11张)
2020届中考语文复习PPT课件: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 (11张)
重点句、主 旨具句备、文特言殊现句象式的、翻译题 句子
全篇通译,每篇重点背记5~ 10句。复习时要有耐心,先做到全 篇每个句子能借助注释翻译,然后 画出5~10句重点突破。翻译每个 句子时,要注意得分词语,一定要 解释正确。
2020届中考语文复习PPT课件: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 (11张)
2020届中考语文复习PPT课件: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 (11张)
散文 散文
考查默写 2015年 未考
考查阅读
2001、 2009、 2016年
2015年
未考
未考
22.虽有嘉肴 议论文
未考
未考
23.马说
议论文
中考作文解读
提分秘笈
复习重心
对应 题型
提分要点
每篇文章要整理好问题笔记,
精选出4~6个重点问题。主要从
理解关键
以下方面入手:
语句、评析主
1. 理解每篇文言文的结构脉络,
要人物、赏析 写作特色、概 述行文思路、
综合理 解题
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情 感变化)。
把握写作意图、
中考作文解读
知识链接
所属年级
篇目
文体 考查默写 考查阅读
10.岳阳楼记
九年级(上)11.醉翁亭记 12.湖心亭看 雪
散文
2007年
2002、2005、 散文 2006、2013
年
记叙文
未考
2002、 2012、 2019年
未考
未考
2020届中考语文复习PPT课件: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 (11张)
2020届中考语文复习PPT课件: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 (11张)
重点句、主 旨具句备、文特言殊现句象式的、翻译题 句子
全篇通译,每篇重点背记5~ 10句。复习时要有耐心,先做到全 篇每个句子能借助注释翻译,然后 画出5~10句重点突破。翻译每个 句子时,要注意得分词语,一定要 解释正确。
2020届中考语文复习PPT课件: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 (11张)
2020届中考语文复习PPT课件: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 (11张)
散文 散文
考查默写 2015年 未考
考查阅读
2001、 2009、 2016年
2015年
未考
未考
22.虽有嘉肴 议论文
未考
未考
23.马说
议论文
2016届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2 课内文言文阅读 隆中对(新人教版)(广西专用)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
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 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
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第4段:写诸葛
亮提出对策,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天才预见。)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第5段:写刘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1. 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时人莫之许也
B.谓为信然/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负势竞上/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D.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解析】选项A中“许”前者表示“约数:左右、上 下”, 后者是“赞同,承认”;选项B中“为”都是“是”; 选项C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备考试题精编 (’12贵港)古诗文阅读。(13分) 【甲】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 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 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 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 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乙】《隆中对》第1~3段。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4. 屏:命人退避 ________ 衡量 5. 度:__________ 伸 ,意思是:_______ 伸张 6. 信:通_____ 介词,在 7.于:_________ 失败 8.猖獗:古义: _________ ,今义:凶猛而放肆 但是 9.然:________ 仍、还 10.犹:_______ 11.已:_______ 止 计策 12.计:_______ 产生 13.出:________
2016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梳理 重点文言文梳理(二)课件
(3)食之不能尽 其材 . 尽,竭尽
6.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 它( 日行 )千里呢?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 通其意。 不按照 ( 驱使千里马的 )方法驱使它, 喂养它却不 能竭尽它的才能, 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连词,表修饰,不译 连词,表承接,不译
4.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 行百二十步 . (2)斗 折蛇 行 . . 那样 (3)其岸势犬牙 差互 .. 样 (4)凄 神寒 骨 . .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 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
凉;使„„感到寒冷
景象
有时 或许
记之 连词,表目的,来 属予作文以 . (3)以 己悲 介词,表原因,因为 不以物喜,不以 .
空 全、都 而或长烟一 . (4)一 碧万顷 一片 一 .
南极 潇湘 尽 . (5)极此乐何极 . 穷尽 而悲者矣 极点,表示程度深 感极 .
5.词类活用。 (1)北 通巫峡,南 极潇湘 . . 名词作状语,向北;向南 (2)先 天下之忧而忧 . (3)后 天下之乐而乐 . 6.古今异义。 属予作文 以记之 .. 习 古义:写文章 今义:写作练 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8.重点难点分析。 “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 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 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以及对滕子京遭贬谪的慰勉。
十三、醉翁亭记 1.文学常识。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 人。谥文忠。 2.重点词语。 (1)蔚然 而深秀者 .. (2)山肴野蔌 . 菜蔬 (3)杂然而前陈 者 . 摆放,陈列 茂盛的样子
2016届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2 课内文言文阅读 出师表(新人教版)(广西专用)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课内文言文阅读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出师表
考情搜索:8年1考:2008贵港以单篇形式考查。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知识梳理
第1部分(第1~5段):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 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 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 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一、重点字词 怠慢,疏忽 1.慢:___________
表明、显扬 2.彰:____________ 询问 3.诹:______
流泪 4.涕【F】 :原意为:眼泪,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 二、句子翻译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10大庆) 【答案】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
命令。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第3部分(第8、9段):明确归纳各方面的责任,结束
表文。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 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
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第1段:总说当前形势,劝 说后主广开言路。)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课内文言文阅读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出师表
考情搜索:8年1考:2008贵港以单篇形式考查。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知识梳理
第1部分(第1~5段):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 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 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 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一、重点字词 怠慢,疏忽 1.慢:___________
表明、显扬 2.彰:____________ 询问 3.诹:______
流泪 4.涕【F】 :原意为:眼泪,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 二、句子翻译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10大庆) 【答案】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
命令。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第3部分(第8、9段):明确归纳各方面的责任,结束
表文。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 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
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第1段:总说当前形势,劝 说后主广开言路。)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2016届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2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三峡(新人教版)(广西专用)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一、重点实词
到 1.至于【F】:____
上 2.襄:___ 顺流而下 3.沿:________ 逆流而上 4.溯:________ 5.虽【F】:_____ 即使 这里指飞奔的马 6.奔:______________ 7.疾:____ 快 季节 8.时【F】:______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全文理解 一、文意理解
1. 作者笔下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14南平) 【答案】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连绵高峻);写“水”,突出夏季水流汹涌(或:壮
美),春冬之水的清澈(或:秀美)。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2.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 ______________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二、文章中心 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雄奇险拔、清
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
爱之情。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备考试题精编 (’15百色)文言文阅读。(10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知识梳理
第1部分(第1段):总写三峡两岸山的特点。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一、重点实词 这里有“在”的意思 1.自【F】:____________________ 丝毫 2.略:_____ 缺 ,意思为:_____ 空缺 3.阙:通___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一、重点实词
到 1.至于【F】:____
上 2.襄:___ 顺流而下 3.沿:________ 逆流而上 4.溯:________ 5.虽【F】:_____ 即使 这里指飞奔的马 6.奔:______________ 7.疾:____ 快 季节 8.时【F】:______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全文理解 一、文意理解
1. 作者笔下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14南平) 【答案】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连绵高峻);写“水”,突出夏季水流汹涌(或:壮
美),春冬之水的清澈(或:秀美)。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2.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 ______________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二、文章中心 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雄奇险拔、清
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
爱之情。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备考试题精编 (’15百色)文言文阅读。(10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知识梳理
第1部分(第1段):总写三峡两岸山的特点。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一、重点实词 这里有“在”的意思 1.自【F】:____________________ 丝毫 2.略:_____ 缺 ,意思为:_____ 空缺 3.阙:通___
中考语文复习第一部分课内文言文阅读《论语十二章》课件
14.学而不思则罔 15.思而不学则殆 16.人不堪其忧 1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逾:
超出
矩:
法
罔:迷惑,意度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
疑惑
堪:
能忍受
之: 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者: 代词,……的人 好: 爱好,爱好
细梳理·教材全解 原文呈现
本章谈学习态度,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做 到“择优去劣”。
细梳理·教材全解 字词详解
38.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39.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细梳理·教材全解 原文呈现 本章慨叹时光飞逝,劝人们珍惜宝贵的时间。
细梳理·教材全解 字词详解
40.川上:河边。川,河流。 41.逝:往、离去。 42.斯:代词,这,指河水。 43.夫(fú):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细梳理·教材全解 字词详解
23.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24.殆(dài):疑惑。
细梳理·教材全解 原文呈现
本章谈个人修养。孔子以颜回为例,阐述应如何修身做人,并高度赞 扬了颜回安贫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高洁品质。
细梳理·教材全解 字词详解
25.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26.堪:能忍受。
12.六十而耳顺
信: 传: 有: 立: 惑: 天命: 命: 耳顺:
全突破·归纳探究 字词释义
一、课下注释的重点字词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 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9.三十而立 10.四十而不惑 11.五十而知天命
12.六十而耳顺
信:
诚信
传: 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有: 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 立: 间立身,指能有所成绩
逾:
超出
矩:
法
罔:迷惑,意度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
疑惑
堪:
能忍受
之: 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者: 代词,……的人 好: 爱好,爱好
细梳理·教材全解 原文呈现
本章谈学习态度,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做 到“择优去劣”。
细梳理·教材全解 字词详解
38.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39.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细梳理·教材全解 原文呈现 本章慨叹时光飞逝,劝人们珍惜宝贵的时间。
细梳理·教材全解 字词详解
40.川上:河边。川,河流。 41.逝:往、离去。 42.斯:代词,这,指河水。 43.夫(fú):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细梳理·教材全解 字词详解
23.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24.殆(dài):疑惑。
细梳理·教材全解 原文呈现
本章谈个人修养。孔子以颜回为例,阐述应如何修身做人,并高度赞 扬了颜回安贫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高洁品质。
细梳理·教材全解 字词详解
25.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26.堪:能忍受。
12.六十而耳顺
信: 传: 有: 立: 惑: 天命: 命: 耳顺:
全突破·归纳探究 字词释义
一、课下注释的重点字词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 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9.三十而立 10.四十而不惑 11.五十而知天命
12.六十而耳顺
信:
诚信
传: 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有: 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 立: 间立身,指能有所成绩
2016届九年级中考语文课件:文言文 第2课时(人教版)(河南专用)
中考常见题型:
1、分析、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2、分析、评价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3、对文中的人物形象或某种行为进行评价。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评价题目中给出的观点,并 说明理由。
目标一:通过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的分析,能把握和理 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并能掌握解答此类题的答题步 骤和方法。
复习检测一:
1、《记承天寺夜游》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一 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 么作用?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请你说说为什么忧患能使人(国家)生存,安 乐却让人(国家)萎靡死亡?
目标一:通过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的分析,能把握和理 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并能掌握解答此类题的答题步 骤和方法。
同样是劝谏君主,诸葛亮和魏郑公的劝谏艺术有 什么不同? 诸葛亮:直言进谏。魏郑公:运用比喻委婉劝谏。
要点归纳 两类结构
2、联系实际, 组织语言 1、读懂观点, 形成见解 分析题目要求 和比较内容 语言表达准确, 整体把握内容 尽量用上原句。
评价思想内容及情感
文 言 文 阅 读 ( 二
比较异同三步法
目标一:通过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的分析,能把握和理 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并能掌握解答此类题的答题步 骤和方法。 1、《马说》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 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 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2、《曹刿论战》中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 请说说你的理解。
目标二:通过对比分析,拓展迁移,能掌握 解答此类试题的基本步骤和答题技巧 。 中考常见题型:
1、通过对比阅读,概括内容上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2、通过古今对照,思考文中某种现象或人物行为的现 实意义。 3、通过综合分析相关的材料,分析某历史事件发生的 必然性。 4、探讨文中某个事件或某种现象给人的启示。
2016届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2 课内文言文阅读 岳阳楼记(新人教版)(广西专用)
15. 去:______ 离开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全文理解
备考试题精编
16. 国:古义:_____ 国都 ,今义:国家
17. 谗:原意为:谗言,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 说坏话 18. 景:古义:_____ 日光 ,今义:风景
19. 惊: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全文理解
备考试题精编
【答案】迁客骚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国忧民)。目的:通过这两种感 情的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
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文章主旨。
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作者怎样 的情怀?作者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对我们来说有什 么可以学习借鉴的意义?(’11新疆)
知识梳理
全文理解
备考试题精编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课内文言文阅读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全文理解
备考试题精编
岳阳楼记
考情搜索:8年3考:2013来宾、2010崇左以单篇形 式考查,2011南宁与《三峡》对比考查。(2016可 能考查地市:贵港、梧州)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全文理解
备考试题精编
知识梳理
第1部分(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 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答案】在天下人担忧之前担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
乐。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全文理解
备考试题精编
2016届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及复习题优秀PPT教学课件
【答题指导】 回答这类题的关键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即读懂故事。
做题时,要先审题干,再找内容。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 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 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若要用自己的话表述,那么找到 原句之后还要将原句转化成现代汉语表述出来。
三、人物形象分析 【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
【考题举例】
赵简子 赵简子①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②。将置后③,不知所立。
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④,以授二子,曰:“谨识⑤之。”三年而
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词甚习⑥。
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
是为赵襄子,而果昌赵⑦。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①赵简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②长曰伯鲁, 幼曰无恤: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③置后:选立继承 人。④二简:两片竹简。⑤识(zhì):记住。⑥甚习:很熟。习, 熟悉,熟练。⑦果昌赵: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
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两个考点在前一章课内文言文部分已 经归纳过,不再赘述,此处重点归纳断句、内容理解与概括、 人物形象分析和评价感悟四点。 一、断句 【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
断句就是给出没有句读的句子,让考生判断句子的句读。 主要考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用“/”线在句子中标出句读; 另一种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选出句读标志正确或错误的一 项。
二、(2014 年广东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9 分)
祁黄羊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 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 “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居有 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 “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 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
中考语文复习第一部分课内文言文阅读8.《富贵不能淫》课件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答案】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 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采分点:淫、移、屈、谓)
全突破·归纳探究 问题探究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答案】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威 震一时、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全突破·归纳探究 问题探究
2.孟子是如何反驳景春的观点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第一,以两个问句表明态度,直接否定景春的观点;然后,运用类比论证,指
出公孙衍、张仪所行不过是迎合君王的“妾妇之道”,称不上大丈夫;最后, 从三个方面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
全突破·归纳探究 问题探究
3.孟子提出的可以称作“大丈夫”的三个标准,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细梳理·教材全解 原文呈现 通过景春对大丈夫形象的概括引出论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细梳理·教材全解 字词详解
①岂:怎么,难道。 ②诚:真正,确实。 ③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④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细梳理·教材全解 原文呈现
细梳理·教材全解 原文呈现
主要论述了大丈夫应有的优秀品质。孟子把居于仁、立于礼、行于义 作为大丈夫应具备的高尚品德;把穷达有道作为大丈夫的准则;把富贵 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作为大丈夫的节操。
全突破·归纳探究 字词释义
一、课下注释的重点字词
7.往之女家
女:
8.必敬必戒
戒:
9.以顺为正者
正:
10.与民由之
由:
11.富贵不能淫
淫:
12.贫贱不能移
移:
13.威武不能屈
全突破·归纳探究 问题探究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答案】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威 震一时、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全突破·归纳探究 问题探究
2.孟子是如何反驳景春的观点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第一,以两个问句表明态度,直接否定景春的观点;然后,运用类比论证,指
出公孙衍、张仪所行不过是迎合君王的“妾妇之道”,称不上大丈夫;最后, 从三个方面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
全突破·归纳探究 问题探究
3.孟子提出的可以称作“大丈夫”的三个标准,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细梳理·教材全解 原文呈现 通过景春对大丈夫形象的概括引出论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细梳理·教材全解 字词详解
①岂:怎么,难道。 ②诚:真正,确实。 ③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④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细梳理·教材全解 原文呈现
细梳理·教材全解 原文呈现
主要论述了大丈夫应有的优秀品质。孟子把居于仁、立于礼、行于义 作为大丈夫应具备的高尚品德;把穷达有道作为大丈夫的准则;把富贵 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作为大丈夫的节操。
全突破·归纳探究 字词释义
一、课下注释的重点字词
7.往之女家
女:
8.必敬必戒
戒:
9.以顺为正者
正:
10.与民由之
由:
11.富贵不能淫
淫:
12.贫贱不能移
移:
13.威武不能屈
中考语文复习:第1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1文言文阅读第7篇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
(二)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 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 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 旷幽绝,蕲①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②当洞庭青草之中, 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 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③,阆风、 瑶台、广寒④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 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 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3.语段(一)中,“闲人”包含苏轼哪些感情?(2 分) ①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②人生的感慨惆怅和贬谪的悲凉。③闲 适自得的心境和豪放旷达的情怀。
3.细读文章,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 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统编教材课后题】
答案:“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 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闲人”包含了作者仕途失意、郁郁不得 志的悲凉心境,也带有些许赏月的闲适。
二、主旨情感类 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 的感情? 答案: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 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反映了作者胸怀愤懑又自嘲自解的心态。
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 和柏树的影子。∥哪个夜晚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 抒发作者复杂微
吾两人者耳。
中考语文总复习 一 古诗文阅读 专题01 文言文阅读课件
可判定其意为“如果”。
第十五页,共三十九页。
【考点四】 朗读停顿(tíngdùn)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1分)
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
【考点五】 翻译句子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分)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 书。
【答案】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
【解析( jiě xī)】本题考查文言语句断句。此题要求只断一处,可结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xiānɡ tónɡ),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意义和
用法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意义和用法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 3.词性界定
有些文言词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有些文言虚词也往往兼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 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势,这正是语文注重人文性和阅读注重整体把握的必然要求。
第十二页,共三十九页。
【答题思路】
1.概览全文,整体把握
首先,一定要有整体阅读的意识。在阅读过程中,即使碰到个别词义或句意一时把握不准的情况,也应毫不犹豫地读下去,
一遍不行,就读两遍、三遍。在反复阅读中,问题往往会迎刃而解。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去思考阅读时产生的一个个具体的问题,
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
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第二页,共三十九页。
【考点一】 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 分) (1)夙.夜忧叹 夙: (2)斟酌损.益 损: (3)咨诹.善道 诹: 【答案(dá àn)】(1)早,早晨 (2)减少 (3)询问
第十五页,共三十九页。
【考点四】 朗读停顿(tíngdùn)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1分)
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
【考点五】 翻译句子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分)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 书。
【答案】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
【解析( jiě xī)】本题考查文言语句断句。此题要求只断一处,可结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xiānɡ tónɡ),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意义和
用法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意义和用法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 3.词性界定
有些文言词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有些文言虚词也往往兼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 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势,这正是语文注重人文性和阅读注重整体把握的必然要求。
第十二页,共三十九页。
【答题思路】
1.概览全文,整体把握
首先,一定要有整体阅读的意识。在阅读过程中,即使碰到个别词义或句意一时把握不准的情况,也应毫不犹豫地读下去,
一遍不行,就读两遍、三遍。在反复阅读中,问题往往会迎刃而解。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去思考阅读时产生的一个个具体的问题,
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
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第二页,共三十九页。
【考点一】 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 分) (1)夙.夜忧叹 夙: (2)斟酌损.益 损: (3)咨诹.善道 诹: 【答案(dá àn)】(1)早,早晨 (2)减少 (3)询问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全文理解 一、文意理解
1.请品析本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
竹柏影也”的妙处。(’15绥化) 【答案】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积水空明” 比喻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比喻竹柏倒影 的清丽淡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庭中月下空明澄澈、疏
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出作者陶醉于这种
清幽宁静的月色之中。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称
自己为“闲人”,说说其中包含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15岳阳,’11张家界) 【答案】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 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闲人”包含了
畅,表述要合理。 【答案】示例:表现出苏轼的悲凉之情。他在政治上有 远大的抱负,但受诬遭贬,不愿做闲人却只得做闲人。
首页
尾页
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二、文章中心 本文是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文章 仅84字,就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表达了作 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 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在其中。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备考试题精编 (’15重庆A卷)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1~4题。
(15分)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月色入户 (2)欣然起行 (3)念无与为乐者 (4)水中藻、荇交横 ( 门) (高兴 ) (考虑,想到) (交错纵横 )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答案】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 院中散步。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案】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 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9.闲人:古义:__________ 清闲的人 ,今义:无事可做的人
10.者:________ „„的人 11.耳:______ 罢了 二、句子翻译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13沈阳)
【答案】(我)脱了衣服想要睡觉,(看见)月光照入门内,
高兴地动身出门。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解析】根据课文内容“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
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写的庭中景物可知,这句中提到
的“水”并不是庭中有水,而是月华如水,是比喻的修辞 手法,故D项错误。 【答案】 D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4.文中“闲人”一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请参照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
)
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 B.文章第①②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 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C.文章第②③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
怀民相知的喜悦。 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 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示例,写出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4分)
示例:闲人——表现出苏轼的自得之情。月夜处处都有, 可只有他和张怀民这种情趣高雅的人才懂得欣赏。 闲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层:写景以抒情。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 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一、重点字词 考虑,想到 1.念:___________ 于是 2.遂【F】:_____ 寻找 3.寻【F】:______ 睡觉 4.寝【F】:______ 5.步【F】:原意为:脚步,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 散步 6.于:__________ 介词,在 原来是 7.盖【F】:_______ 8.但:_____ 只是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课内文言文阅读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记承天寺夜游考情搜Βιβλιοθήκη :8年未考。首页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知识梳理
第1层:点明时间、地点、人物和“夜游”的起因。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
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 与步于中庭。
首页
尾页
知识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
全文理解
【解析】首先,结合文章题干要求,必须明确“闲人”
表达了苏轼的哪些复杂情感,结合课文的学习可知“闲 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复杂情感。然 后结合所给例句,选择一种情感,结合文章内容和作者
被贬谪的背景进行理解和阐述即可,注意语言要简洁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