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鉴赏—体系构建分类全解

合集下载

高考古典诗词分类鉴赏导引

高考古典诗词分类鉴赏导引

高考古典诗词分类鉴赏导引标签:诗歌鉴赏李白春怨唐诗分类:语文学习指导2007-01-10 13:29语文高考检测中把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评价能力作为检测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以古典诗词为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以及对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

应该说,对古典诗词进行分类鉴赏,是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古典诗词鉴赏分为五大类别,逐一梳理,撮要解析,并辅之以适量练习,试图让广大考生在古典诗词的复习备考中有规律可循,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以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

一、对古典诗词题材的分类鉴赏古典诗词,浩如烟海,其数量之多、内容之广,令人赞叹。

对古典诗词题材进行粗略分类,目的是让考生在具体鉴赏诗词时,能快速了解内容,准确把握要旨。

1.咏物感怀优秀的咏物诗,常常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生活理想。

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梅花的凌寒不凋、傲立霜雪的品性,正是作者卓尔不群、不畏强暴的生动写照。

2.怀古咏史古人写咏史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绾结在一起,或抨击社会现实,或感慨个人遭遇。

前者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后者如杜牧的《赤壁》。

咏史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评析技巧、手法。

3.边塞征战边塞诗中有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有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归家无望的哀痛;有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有对帝王黩武开边和对边将恃宠贪功的讽刺。

尽管边塞诗内容各异,但大都体现着爱国主义精神。

4.山水田园古典诗词中常有描写山水风光或田园风情的作品,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诗描绘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风光和“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农家情趣。

5.羁旅行役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哲理启迪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

如王安石《元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两句诗,揭示了新事物终究要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给人以哲理的启示。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分类知识讲解(共四种类型)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分类知识讲解(共四种类型)
把握意象
①山水画题画诗中所绘之景。
②人物画题画诗中所画之人。
③花鸟画题画诗所状之物。
把握情感
①抒发作者对意象的赞美。
②对画作技艺的品判。
③对画面意境的咏叹。
④借画表心志、寄感慨。
体味技巧
①化静为动。运用联想将画面上静止的景物人物写活写动,画中景物、人物如在读者眼前。
②变无为有。题画诗不仅写画面上有的景物,而且写画面上没有的景物。
④求取荐举入仕的干谒诗:李白写下了大量求取荐举入仕的干谒诗:《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走笔赠独孤驸马》
按身份分
应考士子、出身人、前资官、在朝官员
按方式分
互利法、恳请法、激将法
按风格分
同为干谒诗,朱庆馀温婉,孟浩然恳切,而李白竟能出之于豪迈
把握情感
①对自己才华的昂扬自信;
②积极入仕的急切心情;
(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乐景写哀情(反衬)。
链接教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讲解
(咏物言志诗)
内容
解说
特点
咏物言志诗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思路:物——情 物——理。
③对推荐者的赞美;
④潇洒旷达,傲视权贵的态度;
⑤贫贱骄人,悲愤难鸣的心情;
⑥命运多舛、出身寒微、无所依托的苦闷。
体味技巧
①比喻。登龙门、折桂喻登第,落羽比喻落第,飞鸟、良马喻己。
②对比。孤鸿燕雀相比,衬托高洁之志;凤凰与蚂蚁相比,显示双方地位悬殊。

古诗鉴赏必备知识体系表

古诗鉴赏必备知识体系表

诗歌鉴赏模块复习体系表人物形象: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所构成的意境,从细节上分析人物形象,可借鉴小说人物分析手法(语言、心理、神态、动作、环境的细节描写)诗歌形象物象:咏物诗,注意物的特点,象征意义。

物(特点)——人(特点)“松竹梅兰菊”景象:借景抒情诗。

多种意象构成的意境特点(萧条冷落凄凉,生机活力五彩缤纷),以及表现思想感情,同时注意组合方式(高低远近、动静虚实)。

字、词修辞手法的使用:比拟、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字、词、句中表现手法的运用:虚实、动静、想象、情景关系等等。

诗歌语言诗歌中的炼字:动词、形容词、叠词、颜色词的使用。

语言风格:豪迈苍凉悲壮、清新淡雅、平淡自然、委婉含蓄等。

高低远近直接描写:白描、渲染、工笔、(组合方式动静虚实)描写侧面描写:烘托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表达方式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运用典故、借古讽今、托物言志。

叙述:倒述、插述、议论:借景抒情最后说理。

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结合、照应、白描、正面渲染、侧面烘托、对比、衬托、象征、想象、虚实结合、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托物言志、运用典故、借古讽今、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点面结合、卒章显志、互文、感觉(听觉、嗅觉、视觉)讽喻手法修辞手法: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

国家分裂、社会黑暗时代背景、生平经历注意两个时期:晚唐和南宋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外敌入侵、奸臣当道诗人政治主张:了解重要诗人(杜甫、李白、苏轼、陆游等)思想感情根据题目、意象判断诗歌主题类型:送别、边塞、山水田园、咏史、咏物等(p6)具体诗歌内容:根据诗词意象运用想象联想手法进入意境,体会诗人情感诗歌鉴赏常用典故投笔:弃文从武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长城:守边的将士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楼兰:边境之敌折腰:屈身事人瑟瑟:原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杜康:酒化碧:刚直忠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尺素:书信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青鸾,青鸟:传递书信的人鸿雁,雁书,雁足,鱼雁:书信,音讯双鲤,鲤鱼,鲤素:书信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指垂老之年五柳:隐者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鸿鹄:人有远大志向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东篱,采菊: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风骚: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雕虫: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长亭,南浦,柳岸:送别地劳歌,渭城,阳关:送别时唱的歌曲牧童:淡泊,田园生活烟波:离别后漂泊无依吴钩:武器或有勇武豪情明月:乡愁青云:高的地位孤雁,落帆,断鸿:孤独游子青紫:高官显爵丁香:愁心或情结青天:清官青梅竹马:男女小时天真无邪一起玩耍蝉鸣:悲秋落花:伤春落叶:秋天黄昏日暮:死亡迫近的忧惧或苍茫的历史意味梅雨:悠悠愁绪)西楼,望江楼:送别地或悠悠愁绪飞蓬,孤蓬,归蓬:孤寂的游子梅子:含有风情意味(梅子成熟:少女怀春)古典诗歌常见意象60例花草类菊:隐逸、高洁、脱俗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梧桐:凄苦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风霜雨雪云类:海浪:人生的起伏东风:春天、美好春风:旷达、欢愉、希望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天阴:压抑、愁苦、寂寞海浪的汹涌:人生凶险、江湖诡谲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动物类:子规:悲惨、凄惨鱼:自由、惬意鸿鹄:理想、追求猿猴:哀伤、凄厉乌鸦:小人、俗客庸夫沙鸥:飘零、伤感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器物类:玉:高洁、脱俗簪缨(冠):官位、名望颜色类:白:纯洁、无暇、丧事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绿:希望、活力、和平蓝:高雅、忧郁黄:温暖、平和紫:高贵、利国利民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对死者的怀念、命途的多舛其它类:英雄:追慕、自愧自叹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美好、安逸宁静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破晓:初现希望朝阳:希望、朝气、活力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深夜:愁思怀旧1、送别诗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情深意长的勉励。

高考语文古诗词复习策略

高考语文古诗词复习策略

高考语文古诗词复习策略一、夯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古诗词的学习是一个循序进的过程,夯实基础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1. 掌握基础知识•诗歌常识:诗歌定义、分类、体裁、格律、意象、手法等,要做到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文文基础: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义、虚词用法、句式特点,并能进行简单的文言文翻译。

•文学常识: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基本脉络,熟悉重作家、作品、流派,并能进行简单的文学史分析。

2. 构建知识体系•诗歌分类:将古诗词按照时代、体裁、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建清晰的知识框架。

•诗歌意象:整理常见的诗歌意象,并将其与诗歌内容、作者情感、时代背景等联系起来。

•诗歌手法:整理常见的诗歌手法,并将其与诗歌的表达效果、作者意图联系起来。

•诗歌鉴赏:将诗歌鉴赏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套完整的鉴赏思路。

3. 练习题型•选择题:针对诗歌常识、文言文翻译、文学常识方面进行练习,提高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填空题:针对诗歌内容、作者、年代、体裁、手法等方面进行练习,提高对诗歌信息的提取能力。

•简答题:针对诗歌的主题、情感、意、手法等方面进行练习,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鉴赏题:针对诗歌的语言、结构、意境、情感等方面进行练习,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二、掌握方法,提高解题技巧*古诗词的学习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1. 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诗歌的主题是诗歌的核心内容,要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才能理解诗歌深层含义。

•理解诗歌的情感:诗歌的情感是诗歌的灵魂,要理解诗歌的情感,才能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分析诗歌的意象:诗歌的意象是诗歌的载体,要分诗歌的意象,才能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

2. 分析诗歌的结构•了解诗歌的结构:诗歌的结构是诗歌的骨架,要了解诗歌的结构,才能理解诗歌的逻辑关系。

•分诗歌的段落:诗歌的段落是诗歌的组成部分,要分析诗歌的段落,才能理解诗歌的层次结构。

•把握诗歌的过渡:诗歌的过渡是诗歌的连接点,要把握诗歌的渡,才能理解诗歌的整体结构。

高考诗歌分类鉴赏PPT课件

高考诗歌分类鉴赏PPT课件

边塞诗多表现从 (1)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
内 涵
边塞征战诗是以 边疆地区军民生 活和自然风光为 题材的诗
内 容
军出塞,保家卫 国,民族交往, 塞上风情;或抒 报国壮志,或发 反战呼声,或记
对比、互文、用典等 (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 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 写、细节描写等手法 (3)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
用;④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 想象之景);⑤动静结合(以动
②常见意象:溪水、 ④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 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山石、松林、野老、 清幽,表达闲适淡泊、 (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借景
柴门、桑麻、南亩、 悠然自得之情
抒情,融情入景;②乐景写哀
五柳、明月、渔歌等 ⑤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 情(反衬)
①山水田园诗分为山 热爱自然。
描与工笔;②观察角度高、低、
水诗与田园诗。山水 ②借凄风苦雨,表达对 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
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 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 序;③光、影、色彩的渲染,
诗。田园诗指主要以 的超脱之情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
标 志
农村自然景物、田园 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
情感
③憎恶黑暗,寄托恬淡 静雅的隐逸之乐
6
一、诗歌分类
1、按体裁(形式)分:
四言诗 五七言诗
古体诗 骚体诗 其他诗歌

乐府诗 五言律诗

律诗
诗 歌
近体诗(格
律诗、今体
七言律诗 五言绝句
诗)
绝句 七言绝句
7
2、按题材(内容)分:
写景抒情诗
山水田园诗
咏物言志诗
送别怀人诗
怀古咏史诗
羁旅思乡诗
即事感怀诗

高考备考古代诗歌鉴赏知识体系

高考备考古代诗歌鉴赏知识体系

高考备考古代诗歌鉴赏知识体系高考备考古代诗歌鉴赏知识体系一、诗歌分类按表达方式,诗歌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赠别诗、悼亡诗、爱情诗等。

叙事诗——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如《石壕吏》《卖炭翁》《陌上桑》《木兰诗》,有的还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环境,如《孔雀东南飞》。

抒情诗——主要是借景抒情,即事抒怀(即咏怀诗,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

)和托物言志(即咏物诗,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中以石灰自喻,表达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即歌咏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喻理诗———特点:通俗自然,善用比喻说理,耐人寻味,富于理趣。

主要写法:①寓理于形象之中(在“景”或“物”的描绘中说理)——形象、生动、有趣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朱熹《观书有感》(问君哪得清如许……)、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淡妆浓抹总相宜)。

②议论说理——议论与形象描写相结合,多用比喻等修辞法。

如: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③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注意】1.读诗时要"想诗"。

诗中的道理,如盐溶于水——“体匿味存,现相无相”,要细细品味。

2.诗中之“理趣”①本身固有②引申而来,其理趣要用辩证观点分析诗句,“思而得之”。

3.一般诗歌也常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

有的诗还把议论与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如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二、怎样鉴赏诗歌(一)知人论世,了解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及其身世、地位和创作风格,更好了解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4年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古诗词阅读、鉴赏知识体系全梳理

2024年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古诗词阅读、鉴赏知识体系全梳理

2024年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古诗词阅读、鉴赏知识体系全梳理古代诗歌阅读知识梳理【知识导图】【复习思考】对应课标内容复习自我反思一诗歌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包括人、景、物。

1、鉴赏人物形象答题规范:(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联系诗歌内容分析);(3)形象的意义。

答题范例: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规范作答:(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鉴赏景物描写题型一:分析意境提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请从情和景的角度鉴赏这首诗?答题规范:这首诗描绘了()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题型二:分析写景特色及作用型提问方式:(1)这首词从哪些角度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这首诗在写景上用了哪些技巧?(3)请分析这首诗的写景特色及作用。

答题步骤:①明确写景特色(描写手法:远近、高低、俯仰、视听、动静、虚实、色彩对比等;修辞手法)②阐述怎样体现这种特色的(结合诗句)③分析作用(营造氛围、借景抒情、以景衬情)写景要注意以下内容:角度:远近、高低、俯仰、动静、明暗等。

方式:嗅、视、听、触、感。

手法: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虚实结合、声色结合、色彩对比、想象联想。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3、鉴赏事物形象答题规范:步骤一: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步骤二: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步骤三: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常见意象的思想感情、文化意义:1、树木类: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高考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基本知识课件

高考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基本知识课件

判断下列诗歌运用的写作手法
1、《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落人亡两不知。(曹雪芹《红楼梦·葬花辞》) 无限的惆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
诗》) 积极进取、发愤有为精神的写照
飞鸟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曹雪芹《红楼 梦·葬花辞》)
困在大观园中的林黛玉期望飞到一个自由的天地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登快
请判断下列诗歌的题材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 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 江雪。
不尽愁思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
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温润和暖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 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
被阻隔的无奈
1、看朝代:近体诗出现在唐代之后,唐代之前的必 为古体诗。
2、看字数和句数:近体诗基本为五言和七言,句数 基本为四句或八句。
3、看押韵:古体诗押韵自由;而律诗押韵位置固定, 即二、四、六、八句的最后一个字押韵,第一句 可押可不押,五律第一句不押韵的居多,七律第 一句押韵的居多。
4、看对仗:若前面条件都符合,且是八句,那么分 析三、四句和五、六句,看是否对仗,律诗一定 是对仗的。
2、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3、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杜牧《九日

高考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分类鉴赏课件

高考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分类鉴赏课件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送别诗的前两句和 后两句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手法 诗句解读 答: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落日黄云,北 风劲吹,大雪纷纷,大雁南飞,体现的是一种漂泊 的苍凉孤独之感;而第三句突然一转,借对朋友的 慰藉表达对朋友的真挚情感,鼓励朋友充满信心和 力量,格调高昂豪壮。
景物特点
作者感情
表现手法
诗句解读
答:诗人运用了以景衬情的手法,写了六朝 的繁华一去不复返,而长江却仍然不停在奔 流,一个“流”字突出了自然的永恒,营造 了一幅阔大、辽远的意境。作者不禁感慨万 千,感叹人世的变迁。
诗人感情
景色特点
3、尾联“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的含 义是什么?结句落一“愁”字,作者“愁”什么?
手 法
答: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三、四句运用了反 衬的手法以,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出梁园荒 凉、箫条的景象。
表达效果
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答:这首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
台 城 韦庄(唐)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 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诗句解读
手法运用
答:虽然六朝繁华已如梦远逝了,而台城柳却依旧 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 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诗人以台城柳的繁荣茂盛与 台城的荒凉破败、六朝繁华转瞬即逝形成鲜明的对 比,因此说它“无情”。表达了世事沧桑,繁华难 再的无奈与感伤之情。 诗人感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 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 么? 解读诗句 观点 答:同意。诗人身处晚唐,唐王朝由盛而衰,诗人 凭吊古迹,回顾六朝旧事,联想到唐王朝的衰落, 怀古伤今。

高考语文知识点之古诗词鉴赏

高考语文知识点之古诗词鉴赏

高考语文知识点之古诗词鉴赏一、内容综述古诗词鉴赏作为高考语文知识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备受关注。

其涉及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这一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意境的把握以及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

通过对古代诗人词人作品的学习和分析,学生们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和主旨,更能领略到古代文化的韵味和魅力。

我们将就古诗词鉴赏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帮助考生提升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以便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主要内容包括对诗词主题的解读、艺术手法的分析、诗人的生平背景与创作背景的了解等方面。

也将涉及诗词中的意象、情感表达、语言风格等要素,这些要素的深入理解是理解诗歌内在韵味的关键。

通过这样的梳理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古诗词鉴赏的学习重点和方向。

1. 简述高考语文中古诗词鉴赏的重要性。

高考语文知识点之古诗词鉴赏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语文学科中,古诗词鉴赏不仅是考察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衡量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古代文化的内涵和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古诗词鉴赏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语言素材,对于写作等语文能力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高考语文中的古诗词鉴赏不仅是一项考试要求,更是学生全面发展自身语文能力的必要环节。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解析古诗词鉴赏的具体知识点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能力。

2. 提及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提及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在备考古诗词鉴赏时,学生们普遍面临着时间紧张、知识点繁杂、难以理解等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学生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学习和休息时间,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来深入学习和理解古诗词。

梳理和归纳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明确学习重点,避免盲目学习。

注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多读多背,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核心知识与能力体系构建第一节:古诗的题材和主旨古代诗歌浩如烟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歌,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叹观止。

但就其题材划分,主要有这样几类:一、借景抒情诗借景抒情诗(写景抒情诗)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表达作者对所写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凡景语皆情语”,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鉴赏这类诗,应主要抓住景物的氛围特点(景物的颜色、特点),分析诗作的意境.如李清照的《如梦令》通过风雨之后的“绿肥红瘦”的衰败景象,抒发了春光易逝青春难在的忧伤之情。

二、咏史怀古诗怀古(含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借所吟咏的古人、往事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诗歌。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

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

即诗人往往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鉴赏这类诗要明白诗中所咏的古人、古事是怎样的,诗人为什么对这段古事、这个古人发表感悟,他在诗中的态度是什么,一般说来旧事重提都有现实基础.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的是面对古赤壁战场所产生的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三、伤春伤别诗(闺怨诗)古代上流社会的女子常因寂闷孤独而面临美好的春光想到自己韶华将逝,更加思念离家宦游的丈夫或天各一方的情人,所以人们就有了“女子伤春”之说。

(当然这个“春”可以不指季节,而指恋情)伤春伤别诗往往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如王昌龄《闺怨》一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四、羁旅行役诗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或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由所见所闻所感触发思乡之愁,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这类许多诗人的诗中都有,尤以杜牧、李商隐、柳永、秦观、李清照为著。

这类诗词亦可称之为思乡怀人诗,其特点多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望月伤心,见花落泪,听雨思亲,多少景物都被染上诗人的感情色彩,因而此类诗中常将伤感、迷离、凄苦、寂寞、孤寂、惆怅、忧郁的情怀及种种离愁别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很婉约、含蓄。

五、山水田园诗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

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山水诗描写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对壮丽山河热爱.田园诗或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厌恶官场、远离浊世,对宁静平和的田园生活生活的向往;或表现归耕隐居之乐,多抒发质朴、清新、恬淡、闲适、物我两忘的感情,表现不同流俗的清高,追求隐逸,有消极避世的思想。

他们的艺术成就颇高,具有用语言艺术再现自然景物的能力。

景物逼真,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诗风恬静清朴,而少奔放雄浑。

代表作家如陶渊明、谢灵运、谢眺、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六、托物言志诗古人很喜欢咏物,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刘熙载《艺概》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比喻、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常有松、竹、梅等意象),即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情操志趣。

或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

鉴赏这类诗,首先要分析所托之物的“形”,然后分析所托之物的“神”,最后要落实到“人”.七、即事抒怀诗即事感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

所谓“即事”诗,一般来说无严格的界定。

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绍光易逝、壮志难酬、生命感悟、美人迟暮等等,一般皆可笼统称之为“即事感怀诗”。

如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叙写——这就是“即事”,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这就是抒怀。

八、边塞征战诗边塞诗派指以反映唐朝边疆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焕等。

他们的诗或描写塞外风光,或表现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慷慨激昂及捐躯赴国难的悲壮;或反映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或描写望月思乡的苍凉和长年征战的悲苦,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及其不幸遭遇;或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

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

九、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与咏物言志诗有共同的特点,分析时要注意把握。

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中的“庐山”便含有比喻义,后两句的议论隐含许多哲理,既蕴含看待任何事物和问题都应一分为二的意思,又隐含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多种答案的哲理,还含有和俗话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样的道理,而苏轼则以形象来喻理。

十、赠友送别诗“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

”(江淹《别赋》)作为至情至性的诗人,与挚友分别时,心中会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激情。

这类诗歌主要抒写离别之情,借对送别情景的描写,表达依依不舍的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有伤心、有惆怅、有期望等。

这些作品大多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余味深长,令人击节叹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无尽的友情熔铸在诗情画意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深挚的情谊包含在殷勤的祝福中;“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人的相思之情充塞在天地春色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人的质朴与豪爽寄托在朴素无华的语言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晶莹透明的冰壶装下了理解和信任……分清是哪一类诗,其思想内容就有矩可循了,如: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

根据题材,深入体味并整合诗句大意与情调,取舍主次,即可得出诗词的主旨(主要思想感情)。

●常用的表达诗词主旨的词语有:心旷神怡热情洋溢豪情满怀慷慨激昂得意洋洋徜徉山水欢快欣喜喜悦舒畅自由恬淡闲适惬意仰慕追慕坚守节操留恋同情孤独寂寞思念郁闷空虚烦闷抑郁感伤辛酸悲痛悲愤忧愤激愤悲壮壮志难酬忧国忧民消极避世讽刺指斥控诉第二节:诗歌的意境一、什么是意境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言曰:“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当一些人物、景物的形象处在客观世界里被我们观察时,那些只是“无情无意”的物象。

当诗人以自己个性化的带有特定情感的眼光观察了,并择取物象的某方面特征付诸毫端的时候,这些物象就被称之为意象。

而统一于作者主要思想感情的一组意象,就是意境。

二、体味意境的基本方法从意象的形声色味等特征开始,通过合理想象,设身处地,把握意象的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的美丑、高低缓急、明暗、香臭等属性,并依人之常情,由己及诗,对应推断诗中的感情基调与感情变化。

推断过程中注意主次关系的取舍。

三、常见的评价景物氛围特点的词语——注意词意的轻重、侧重点等细微差别:壮阔阔远(阔大悠远)雄奇优美雄浑苍劲雄浑壮观富丽堂皇瑰丽明丽淡雅恬淡自然恬静安谧幽静和平生机勃勃繁华热闹深远幽深奇险迷濛迷茫飘渺虚幻暗淡幽暗昏暗冷落孤寂(孤独寂寞)落寞(冷落寂寞)荒寒肃杀萧条萧索悲凉慷慨悲壮悲壮苍凉凄凉凄惨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碰,就是把握意境)。

例如: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状眼前之景,流露出孤独之感。

天上众多的鸟儿高飞远去,无影无踪了;连仅有的一片孤云也不肯稍驻片刻,独自远远地飘走了,山中显得格外幽静。

在诗人看来,世间万物都厌弃他,离他而去。

“尽”“孤”“独”“闲”等词,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孤独感。

这正是封建社会中许许多多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所共有的精神面貌。

第三节: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表现手法”又叫“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大方面来划分,包括表达方式类、语句修辞类、写作手法类共三大类。

一、表达方式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如:“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诗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根据不同分法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虚写和实写、点的描写和面的描写、简笔勾勒(白描)和精雕细刻(工笔)等角度的方法,另外根据观察点的角度也有远、近、高、低、俯、仰等. 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作品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积郁在心头的激情快意或愁绪,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引人共鸣。

如:直抒豪情壮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飞《满江红》)直抒愤世嫉俗之情“两脚踏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

而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未休。

”(清•诗丐《绝命诗》)直抒悲思愁绪“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

”(晚唐•罗隐《自遣》)直抒欢快喜悦之情“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无名氏《四喜诗》)直抒对事理的见解和看法:明•文嘉《明日歌》。

●间接抒情:就是诗人的情感不直接表露而借助于物、景、事间接表现。

(1)借物——咏物言志诗——托物言志诗——情在物之特点与人相通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