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导学案教学案设计_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教案《十几减9》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活动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用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
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3. 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一)师生交谈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游园活动吗?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参加一个有趣的游园活动。
(课件出示情境1:书上10至11页的主题图)师:看,这些同学玩得多开心呀!谁来说说他们在做些什么?(买气球、买风车、猜谜语、套圈圈)师:有趣的游园活动中,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你想不想来解决这里面的数学问题?生:想。
[评析:让一年级的学生投入到十几减九的计算课的学习中,关键在于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情境,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数学问题。
](二)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课件出示情境2:买卖风车的场景,稍做修改)师:首先,我们到卖风车的地方去看一看。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画面。
师:告诉老师,你们看懂了什么?生:原来有12个风车,小明要买9个风车。
师:从你看到的信息中,你能解决什么问题?生:还剩下几个风车?师:这个问题提得真好!还有谁想来说说你想解决的问题?生:还剩几个风车?生:我也想知道还剩几个风车。
师:还有哪些小朋友也想解决这个问题?(几乎全班举手)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评析:让学生充分地说自己想解决的问题,在全班引起共鸣,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意识到本节课的知识将在解决问题“还剩几个风车”中进行学习。
]二、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新知(一)交流解决问题的方式师:你们可以通过什么办法知道还剩几个风车?生:数一数。
小一数学 十几减9 教案(一)

小一数学十几减9 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通过游戏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应用所学的知识。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适用于本课内容)。
2.教具:计数棒、数字卡片、小黑板、白板笔。
3.游戏道具:数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感叹句导入新知识:“哇,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数学问题!如果有十几个苹果,拿掉9个,还剩下几个?”•引导学生思考并组织语言回答问题,“十几减9等于几?”•进行整体复习,“请大家来快速数一数,10、11、12、13、14、15、16、17、18、19,一共有十几个数。
拿掉9个,我们来计算一下,还剩下几个?”•让学生完成计算,并鼓励他们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大声说出来。
2. 学习新知识•出示十几个计数棒,向学生解释计数棒上的每个小球代表一个数,“每个小球就像是一个苹果,我们把这些苹果放在一起,就形成了十几个苹果。
”•准备一个小黑板,写下“减”字,并解释减法的概念,“减法就是拿走一些东西,看看还剩下多少。
”•引导学生用计数棒模拟减法的过程,“我们拿掉9个苹果,数一下还剩下几个。
”•进行讲解和示范,“10个苹果减掉9个苹果,只剩下一个苹果。
11个苹果减掉9个苹果,还剩下两个苹果。
依此类推,我们可以得到答案。
”•让学生模仿示范,用计数棒进行十几减9的运算,并将每个运算过程和答案写在小黑板上,以便学生观察和记忆。
3. 游戏训练•借助游戏道具数字卡片,进行小组活动。
•将数字卡片洗匀,每个学生从中抽取一张卡片,不让其他同学看到。
•引导学生将抽到的卡片上的数字与9相减,并将答案写在卡片背面。
•学生依次将卡片翻过来,展示答案,并用口头的方式回答问题。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进行游戏,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4. 拓展练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十几减9的方法解答问题。
•示例问题:小明有15个糖果,他吃掉了9个,还剩下几个糖果?•让学生思考问题,运用十几减9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将答案写在纸上。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1《十几减9》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1《十几减9》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读懂题目,并清晰理解“十几减9”的概念。
2.认识到减法是取两数的差的运算。
3.能够熟练运用十几减9的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十几减9”运算的理解
2.运用“十几减9”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从题目中理解“十几减9”运算的概念
2.引导学生把握减法运算的本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减法的概念,如:张三有15支铅笔,送出9支后还剩下几支?
2. 学习
•让学生在书本上找到“十几减9”的相关题目,让他们独立阅读理解题目。
3. 讲解
•分步讲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本质,如借位等。
4. 练习
•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如:
1.17减9等于多少?
2.19减9等于多少?
3.15减9等于多少?
5. 拓展
•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如果不是减9而是减5呢?
6. 总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归纳“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十几减9”的运算方法和应用技巧,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努力,掌握更多数学知识。
《十几减9》导学案及教学设计

《十几减9》导学案及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2页。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生主动获取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情感目标:初步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激励目标:认真观察,主动思考,积极互动,分享快乐。
学习重点、难点1.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2.理解“破十法”。
学习准备:课件(例1主题图)。
导学案1.动手摆一摆,算一算。
(1)总共有个风车?圈起来个?还有个没有圈?(2)如何计算呢?跟组里的同学说说你是怎么想的?(3)比较:我的想法是:组里其他人的想法有:(4)我们组有种方法,我最喜欢种方法。
2.我会做。
(1) 课本第12页“做一做”第1、2、3题。
(2)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并说明理由。
(课前写在卡片上)9+6=15 ()11—9=4 ()9+3=11()4+9=13()15—9=6()16—9=7()3.当堂测评。
(1)我能行。
8 +()= 13 8 +()=16 8 +()= 15 8 +()= 1213—8 =()16 —8 =()7+()= 15 15—7 =()12—6 =()14—9 =()(2)比一比,赛一赛。
16—7 = 12—3 = 19—10 = 15—5 = 13—5 =12—7 = 13—6 = 18—9 = 15—7 = 14—5 =17—8 = 15—8 = 19—10 = 13—7 = 14—6 =教学过程:一、预习和交流。
(5分钟)1.老师课件出示课本第12页主题图,学生看图完成导学1。
(1)师口述:用虚线圈了个?剩下个没有圈?要帮助它们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得知道一个最最重要的数据是。
知道这些信息后你应该怎样列式?(2)你如何计算?和组里的同学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二、展示。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教案1一. 教材分析《十几减9》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减9的规律,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法运算,对于减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积极思考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减9的规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导入和呈现。
2.准备计算器,用于操练和巩固。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材料,用于小组讨论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相关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减9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
4.巩固(5分钟)通过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的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还可以运用到哪些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发挥想象,提出问题并解答。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的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进行小结,强调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学案,教案设计

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学案,教案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学案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简单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后,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以及运用减法、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从学习加法再到学习减法的过渡阶段,并且提供思维基础。
通过十几减9 的学习为今后学生学习二十以内退位减法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
十几减9作为20以内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尤为重要,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
在已学过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的基础上展开,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进一步渗透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让学生结合情景图解理解题意,进行计算等等,解决现实问题。
引导学生不同角度观察,通过操作后的讨论,用不同思路思考,引出“想加算减”和“破十减”两种比较方便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同时,还要理解“破十法”,并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二、说教学目标:1、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2、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掌握“想加算减”和“破十法”的计算方法。
3、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本课的教学重点:⑴通过理解图意列式,借用小棒探索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掌握运用“想加算减”和“破十法”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方法。
⑵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中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计算方法。
三、说教学设计。
一)、温习旧知。
十几减9(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教学设计十几减9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9”的算法和规律•学生能够通过计算得到正确的结果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思考解决数学问题•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十几减9”的算法和规律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算法和规律三、教学内容“十几减9”是小学数学中的基础内容之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 知识点讲解通过板书、图片、示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十几减9”算法和规律的介绍和解释。
(1)十几减9的算法在十几减9的运算中,先将要减的数9拆成10和1,再用十位数减去10,个位数减去1,即可得到差值。
例如:17-9 = 17-10-1 = 7(2)十几减9的规律十几减9的差值都是个位数减1、十位数不变的数。
例如:15-9 = 6,13-9 = 42. 计算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十几减9”的算法和规律,并在计算中提高学生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3. 实际问题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实际意义和重要性,并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小明有17元钱,买了一本价值9元的书,他还剩下多少钱?四、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解法对“十几减9”的算法和规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
2. 演示法通过具体实例的演示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十几减9”算法和规律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3. 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帮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五、教学评估与反思1.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问题应用的讨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2. 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针对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课堂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教案现行的小学一年级数学《十几减9》课文,你会怎么讲课?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教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教案【一】【教学内容】十几减9【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进行十几减9的口算。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
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3、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重点难点】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小棒2捆。
【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9+9= 9+7= 9+6= 5+9= 4+9= 9+3=二、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到游乐场玩吗?有一些小朋友也喜欢到游乐场玩,大家都来看看,他们都在干什么?(课件出示主题图)随着学生的回答,明确活动:卖气球、卖风车、踢足球、套圈游戏。
师:这些活动你玩过吗?你能任选一个活动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1)(2)原来有14个圈,小华套了9个,还有几个没有套?(3)大熊猫原来有12个风车,卖了9个,还有多少个没有卖?刚才同学们从游园活动中提出了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计算来解决,大家能列出算式吗?(根据回答板书15-9 = 14-9 = 12-9 = )大家都列的算式都很,真了不起!现在观察这这些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十几减9的减法)同学们说的真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十几减9的算式(板书课题:十几减9)三、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新知(1)我们先来看一下(1)题,刚才同学们已经列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算式是15-9 =现在和自己的同桌讨论一下,有什么办法计算出这道算式?(2)汇报:A、对着图,一个一个地数。
1、2、3…9,拿走9个,1、2、3、4、5、6剩下6个风车。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准确计算十几减9并用数字表示。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概念,正确应用减法运算。
三、教学准备•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素材:十几个小球模型或数字卡片•工具:黑板、粉笔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实物或图片介绍十几减9的概念。
2.引导学生发现与探究十几减9的规律。
第二步:讲解1.结合实物或图片,讲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示范几个例题,让学生跟随操作。
第三步:练习1.分发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几道题目。
2.师生互动,纠正错误,加强理解。
第四步:拓展1.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十几减9的方法解决。
2.小组讨论,展示解题过程与答案。
第五步: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十几减9的重点。
2.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活动设计1.观察与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十几减9的规律。
2.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解题方法,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3.游戏互动:设置数学游戏环节,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和活动中的表现。
2.练习册或作业本上的完成情况。
3.学生对十几减9的理解程度。
七、延伸阅读1.《小学数学教学法》2.《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最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相关知识。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九》的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九》的导学案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九》的导学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活动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用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
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3.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课件,展示平台,16根零散的计数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一)师生交谈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游园活动吗?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参加一个有趣的游园活动。
(课件出示情境1:书上10至11页的主题图)师:有趣的游园活动中,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你想不想来解决这里面的数学问题?生:想。
(二)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课件出示情境2:买卖风车的场景,稍做修改)师:首先,我们到卖风车的地方去看一看。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画面。
师:告诉老师,你们看懂了什么?生:原来有12个风车,小明要买9个风车。
师:从你看到的信息中,你能解决什么问题?生:还剩下几个风车?师:这个问题提得真好!还有谁想来说说你想解决的问题?生:还剩几个风车?生:我也想知道还剩几个风车。
师:还有哪些小朋友也想解决这个问题?(几乎全班举手)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评析:让学生充分地说自己想解决的问题,在全班引起共鸣,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意识到本节课的知识将在解决问题“还剩几个风车”中进行学习。
]二、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新知(一)交流解决问题的方式生:数一数。
(教师给予肯定)生:用小棒摆一摆。
师:可以。
但是你要用多少根小棒来摆呢?生:用12根小棒来摆。
生:我们可以看看书上。
师:你很会利用手中的书本来学习。
生:我们可以和同学们讨论讨论,还可以问问老师。
师:真棒!生:我们还可以列出算式算一算。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教案(通用11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9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3.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正确口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示图: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里去买桃。
星期天早上,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去买桃,(小白兔对猴妈妈说)“阿姨,我要买9个桃。
”问:小朋友,你们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呢?学生互相说图意。
“13个桃,卖出9个,还剩多少个?”全班交流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运算方法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9=?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你是怎样算出的?如果你是小猴你准备怎样从13个桃子里拿走9个呢?主动探究,用(小棒,小圆片)代替桃子摆一摆,说一说,怎样计算13-9。
看谁的想法多。
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们可能会出现以下答案:方法1:一个一个地减。
板书:13-1-1-1-1-1-1-1-1-1=方法2:先以10里面去掉9,再把剩下的1和3合起来是4。
板书:10-9=1 1+3=4方法3:先减3,再减6,得出4。
板书:13-3-6=4方法4:想加算减。
(因为9+4=13,所以13-9=4)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想出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计算,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 介绍给同桌小朋友们听。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十几减9》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十几减9》教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十几减9》教案1教学导航一、教学内容十几减9。
(教材第10页例1)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重点: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难点: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的思维过程。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棒、若干小圆片。
学生准备:小棒、若干小圆片。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同学们,下面这些题你会计算吗?9+2=9+4=9+8=9+7=2.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到游乐场玩吗?(喜欢)有一些小朋友也喜欢到游乐场来玩,他们在干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8~9页的游乐园情境图)小组交流,派代表汇报:有的小朋友在踢球,有的小朋友在套圈,有的小朋友在买气球,有的小朋友在观赏小金鱼,有的小朋友在买风车。
二、学习新课1.教学教材第10页例1。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1情境图)(1)提出问题。
师:小丑手里有许多气球,过了一会儿,小丑卖了一些气球。
数一数,小丑一共有几个气球?(15个)卖了几个?(9个) 师:根据这幅图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同桌互相交流,教师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2)解决问题。
师:可以怎样列式呢?(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小组汇报。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15-9=。
2.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十几减9)师:15减9该怎样计算呢?摆一摆,算一算,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看哪个同学能想出不同的方法。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汇报、交流计算过程和方法。
汇报结果:①点数得出结果,一个一个地数出还有6个气球。
②根据9+6=15,便知道15-9=6,所以还剩6个气球。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优秀教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优秀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页~第11页,及练习二的第1--3题。
十多减九的减量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是以后学习十多减法、多位数计算等数学知识的最基础部分。
通过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列举减法公式。
让学生通过运算活动理解算术,形成新的算法,形成运算能力。
(二)核心能力《十几减9》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内容,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运算能力。
(三)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合作探究,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与同伴交流15-9的计算方法。
2.在展示交流中,体会15-9算法的多样化,通过对比分析,会选择优化的方法,提升运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能运用十几减9正确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重点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难点理解“破十法”的计算算理和方法。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十几减9》名师教学课件、《十几减9》课时作业。
二、学习设计(一)复习导入1.拍手游戏:10的组成。
我射1,你射9,1加9等于10。
我射2,你射8,2加8等于10。
…………9加起来能有几个10?看到9你会想到什么?看到8你会想到什么?2.复习十几的组成老师:我们来比赛一下,看谁回答得快。
16能除以10和多少?12能除以10和多少?19能除以10和多少?(二)探究新知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老师:这是一个游园会。
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导观察方法:观察图上的`信息要有一定的顺序,结合具体的每项活动说说你发现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老师:我们来看小丑卖气球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问一个数学问题吗?默认:小丑有15个气球,卖了9个气球。
还剩多少气球?老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十减九的口算方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教案(最新6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教案(最新6篇)一年级数学十几减九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九的算法。
三、教学难点:掌握十几减九的算法。
四、教具、学具准备:1、教师:第9、10页主题图。
2、学生:小棒。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
9+4= 9+8= 9+6= 9+2=9+9= 9+5= 9+3= 9+7=(二)学习新知: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玩吗?有一些小朋友也喜欢到公园来玩,他们在干什么?(出示公园情景图,先突出气球部分)2、你能不能根据气球部分提个问题?风车部分呢?3、气球图列式:15-9=风车图列式:16-9=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提出了问题,并列出了算式。
4、公园另一角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猜谜、套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列式:13-9=14-9=5、观察所列出的算式,引导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十几减9(板书课题)6、(1)15-9用手中的学具(小棒)摆一摆怎样计算?还有没有其它方法?(2)小组交流自己的方法。
(3)学生汇报,教师把各种方法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方法,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在小组众说一说为什么?(4)小结:小朋友们都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计算方法,那你能不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剩下的式题,并说一说你的想法。
(5)你还知道那些十几减九的算式吗?(6)教师板书算式,指名口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7)小结:刚才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了这些题。
下面我们来做分水果的游戏。
(三)练习:1、做一做第2题;练习第2题。
2、练习:跳木桩比赛(用树桩上的数减小白兔身上的数)。
3、练习:帮小蚂蚁回家。
(四)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十几减915-9=6 16-9=7 13-9=4 14-9=511-9=2 18-9=9 17-9=8 12-9=3一年级数学十几减九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活动发现、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掌握十以内的减法运算,能够熟练计算十几减9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引导,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认识到减法的应用场景,并能够用草图、实物等形式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9的减法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具体计算。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教具:十以内的数轴,数字卡片等3.教学环境:教室桌椅整齐,黑板干净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拿出数轴,向学生展示十几减9的情况。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十几减9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减法的实际运用。
2. 学习(15分钟)•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减法运算规则。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算术题,巩固所学的十几减9的知识。
3. 拓展(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互相设置题目,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拓展十几减9的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4. 总结(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强调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鼓励学生勤加练习。
五、教学反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十几减9的算术题目,并要求他们在下节课上展示出自己的成果。
六、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十几减9的理解程度和计算能力,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七、教学建议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情景进行减法运算,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减法运算。
十几减9教学设计(共7篇)

十几减9教学设计(共7篇)第1篇:《十几减9》教学设计《十几减9》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认识20以内的数,掌握10以内加、减法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
二、理念设计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十几减9的例题是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出来的,这一问题使学生产生迫切想计算的心理需求,并迅速进入独立思考的状态,探究算法。
通过交流,体会不同的算法,鼓励学生算法的个性化的同时,让学生在比较中选择喜欢的算法。
本课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
三、教材分析教材将“加、减法”穿插安排,旨在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的起始课,是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的重要基础知识,并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作好迁移准备。
另外,教学这部分内容,还可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在独立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六、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七、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公园里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
小朋友们想参加吗?我们出发吧!学生随着音乐边表演边唱:走走走走走,我们乘上小汽车。
走走走走走,参加游园会。
(这一环节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边表演边唱,既组织了教学,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全课奠定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复习铺垫各小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进行口算练习。
(一生一练,其余学生用手势反馈)9+7=9+4=9+8=9+5=9+()=119+()=129+()=159+()=18(三)探究新知,加强操作,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导学案教学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导学案教学案设计
1 十几减9
导学案设计
十几减9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计算的基础,十几减9的算法是学生脱离实物,通过思考来计算的开端,为了打好基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特点:
1.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的、有吸引力的活动情境中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情境图,使乏味的计算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思考,让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计算结果。
2.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动手操作和小组交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真切地感受到运用“破十法”计算的优越性,从而加深印象,真正掌握算法,提高计算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口算题卡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9》导学案

二、探究解决的方法。
1.微视频播放摆小棒探究“15-9”的3种不同方法,分别是点数法、破十法、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引导学生比较,得出最佳方法是“破十法”。
2.你还有其他方法吗?想一想:9+()=15呢?15-9=()这就是“想加算减”的方法。
1.用“破十法”计算十几减9的算理。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
学习难点
能够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学前准备
视频资源、学生们准备20根小棒
教学环节
学生按时登录乐教乐学平台,观看微视频教学片段。教学过程摘录如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
1.课件出示小丑卖气球的情景图。卖共有15个气球,卖掉了9个,还剩多少个?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9》导学案
课题
十几减9
课型
预习课
课时
第1课时
授课时间
2020年2月12日
授课工具
乐教乐学、微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微视频教学片段,探究“15-9”的不同计算方法。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两种方法进行模拟计算,在模拟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摆小棒的方式进行模拟演示,从而达到真正理解的目的。
学习重点
2.根据“5+9=14”,你能写出两个减法算式吗?
五、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更喜欢哪种计算方法?
3.小结:解决十几减9最快捷的有两种方法,那就是“破十法”与“想加算减”
三、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14-9”。
1、利用小棒模拟“破十法”的计算过程。
2.想加算减直接算出得数。
四、巩固练习。(点击乐教乐学“作业布置”,完成练习)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教案,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教案,教案设计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维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 9十( )=14 9十( )=15 9十( )=16 9十( )=17 二、新授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
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教案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教案教学设计1 十几减9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学生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基本思维方法还没有建立起来。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探究并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为达到这一目的本教学作如下设计:1.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在教学中,学生列出算式以后,先不做讲解,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尝试计算,再通过交流算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明确算法的优劣,从而激发学生寻求最佳算法的强烈愿望。
2.重视对“破十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看课件演示,亲自动手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破十法”的理解,使学生能熟练运用“破十法”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计算速度。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小棒学生准备小棒师:怎样计算15-9呢?下面请大家独立思考,想办法进行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计算,教师巡视)2.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预设生1:因为9+6=15,所以15-9=6。
(想加算减法)生2:10-9=1,1+5=6。
(破十法)生3:15-5=10,10-4=6。
(平十法)生4:15-10+l=6。
3.学习“破十法”。
师:在这些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算得又快又准呢?预设生:我认为第二种算法算得又快又准。
师:我们给这种算法起个名字,叫做“破十法”。
现在请大家看课件,了解运用“破十法”计算的过程。
(课件演示,学生观看)师:现在请你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运用“破十法”计算的过程,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做。
预设生:我先摆出1捆小棒,再摆出5根小棒,因为5减9不够减,所以得把1捆小棒打开,从里面拿出9根,也就是10减9等于1,剩下的1根小棒再与其余的5根小棒合起来,就是6根小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导学案教学案设计_教学设计
1十几减9
导学案设计
十几减9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计算的基础,十几减9的算法是学生脱离实物,通过思考来计算的开端,为了打好基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特点:1.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的、有吸引力的活动情境中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情境图,使乏味的计算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思考,让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计算结果。
2.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动手操作和小组交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真切地感受到运用“破十法”计算的优越性,从而加深印象,真正掌握算法,提高计算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口算题卡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引入。
(5分钟)
1.出示口算题卡,指名口算。
15-5=16-5=
18-4=17-10=
16-4=17-4=
2.组织学生选一道题说说自己的算法。
3.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减法,不过与以前学过的减法稍有不同,大家有兴趣吗?
1.对口算题卡上的题目进行口算。
2.根据不同类型的算式,说出相应的算法。
十几减几:减数与被减数个位上的数相同时,差是10;减数小于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时,十位上的数不变,只把个位上的数相减。
十几减10时,差是被减数个位上的数。
3.注意倾听,准备学习新知识。
1.填一填。
15-()=10
()-8=10
16-()=13
()-10=5
()-10=6
2.在○里填上“>”“<”或“=”。
15-5○10
17-4○14
18-6○13
19-7○11
二、探究新知。
(20分钟)
1.看图,收集信息,理解题意。
(1)引导学生从教材10页例1的情境图中获取信息。
(2)组织学生根据获取的信息提出问题。
(3)将已知条件和提出的问题整理在一起,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列出算式。
2.课件出示算式:15-9和15-3。
(1)引导学生思考: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5减9不够减怎么办?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探究一下,可以用小棒代替气球摆一摆。
3.听取各组的探究结果,并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板书。
4.组织学生比较,看看哪种方法最简便。
5.组织学生再次动手操作,重点体验“破十法”。
(1)请刚才运用“破十法”计算的同学再演示一遍,让全班同学观看。
(2)请其他同学照样子摆一摆,并把计算过程表达出来。
6.实践应用:计算12-9。
7.小结:刚才我们计算的这些算式,都是先算10减9,再算1加几,这样的算法就是“破十法”。
1.看图,收集信息,理解题意。
(1)交流从题中获取的信息:小丑手中有15个气球,卖了9个。
(2)思考、提出问题:还有几个?
(3)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已知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并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然后组长向全班汇报:15-9。
2.比较两道算式。
(1)发现:15-3是学过的题目,5减3够减,而15-9时,5减9不够减。
(2)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动手摆小棒,组长整理本组的算法并汇报。
3.组长将本组出现的几种算法向全班汇报。
预设
生1:从15根小棒中1根1根地拿走,共拿走9根,还剩6根,所以15-9=6。
生2:先从15根小棒中拿走5根,再拿走4根,还剩下6根,所以15-9=6。
生3:把15分成10和5两部分,从10里面减去9,把剩下的1和5合起来就是6,所以15-9=6。
4.观察、比较,说出自己喜欢的算法。
预设
生:我比较喜欢第三种算法,因为这种算法能使计算变得简便,很快就能算出结果。
5.深入学习“破十法”。
(1)认真观看演示,记住摆小棒的步骤,理解每一步的意义。
(2)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破十法”,并把摆的过程在小组里说一说。
6.摆小棒计算,进一步熟悉“破十法”。
7.牢记“破十法”的计算要领。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连一连。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三、巩固练习。
(10分钟)
1.圈一圈,算一算。
☆☆☆☆☆☆☆
☆☆☆☆☆☆☆
14-9=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3-9=16-9=
18-9=17-9=
1.先圈一圈,再写出得数。
2.独立计算,可以先摆小棒,然后说出计算过程。
6.算一算,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
四、全课总结。
(5分钟)
1.和学生一起回顾“破十法”的计算过程。
2.布置作业。
1.说说运用“破十法”计算时的思路。
2.记录作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