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习理论下校园欺凌旁观者再侵害探究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摘要】本文从社会学习理论视角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
在背景介绍了校园欺凌问题的严重性,研究意义在于揭示校园欺凌的成因和解决办法,研究目的是帮助改善青少年的校园生活。
在首先概述了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然后分析了校园欺凌现象的特点和影响,接着探讨了家庭教育和同伴关系对校园欺凌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媒体对校园欺凌的影响。
在总结了社会学习理论对校园欺凌现象的解释,提出了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的建议,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这篇文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校园欺凌问题,并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关键词】社会学习理论、青少年、校园欺凌、家庭教育、同伴关系、媒体影响、解释、预防、干预、研究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青少年校园欺凌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
校园欺凌不仅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社交能力。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有超过一半的青少年在校园中曾经受到欺凌或者参与欺凌行为。
校园欺凌种类繁多,包括身体欺凌、言语欺凌、社交排挤等,给受害者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创伤。
校园欺凌也给整个学校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1.2 研究意义青少年校园欺凌是一个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研究校园欺凌的意义在于可以深入了解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和特点,探讨如何有效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教育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促进学校教育改革和和谐发展。
研究校园欺凌还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培养更多阳光、健康的下一代,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关注。
1.3 研究目的校园欺凌现象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更为突出。
本文旨在通过社会学习理论的视角,深入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
校园欺凌现象中旁观者研究
1、胆小怕事型:这类旁观者由于害怕参与欺凌事件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因 此选择保持沉默。他们可能是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受害者,或者是不想惹麻烦。
2、冷漠无情型:这类旁观者对欺凌行为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他们可能认为 这和自己无关,或者是认为欺负别人是一种可接受的行为。
3、助纣为虐型:这类旁观者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欺凌行为,但是他们可能会 提供帮助或者喝彩,助长欺凌者的气焰。
一、校园欺凌和旁观者的定义
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通过言语、行为、网络等手段对其他学生进行恶意 的、不公平的攻击,造成受欺负学生身心上的伤害。旁观者是指在欺凌事件发生 时,不参与欺凌行为,但也不制止的学生。旁观者并不一定是非正义的,他们可 能是由于害怕、犹豫等原因而选择沉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校园欺凌和旁观者的现状分 析
五、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校园欺凌和旁观者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1、完善法律和政策: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法律和政策来禁止和打击校园欺凌, 为学校提供明确的指导方针和法律支持。
2、加强教育:学校应该加强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素 质和法律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处事态度。
3、家庭教育:家长应该注重家庭教育,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帮助 他们建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处事态度。同时,家长也应该鼓励孩子在学校积极参 与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4、提供支持: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支持系统,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对旁观者的教育,鼓励他们勇敢地站出来制止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现象中旁观者研究
目录
01 一、校园欺凌和旁观 者的定义
02
二、校园欺凌和旁观 者的现状分析
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的行为分析及对策
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的行为分析及对策1. 引言1.1 研究背景校园欺凌是一种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现象,不仅给受害者造成伤害,也对旁观者产生负面影响。
作为校园欺凌中的第三方,旁观者在许多情况下选择袖手旁观,不仅放任欺凌行为的发生,还可能成为加害者的支持者。
因此,研究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校园欺凌的动态和影响因素。
根据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曾目击过校园欺凌事件,但只有少数人会主动干预或报告事件。
旁观者的行为往往对欺凌事件的发展和受害者的处境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旁观者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动机对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旁观者的行为,可以找到有效的对策和预防措施,最终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友善的校园环境。
报道完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的行为特点和心理动机,分析他们选择置身事外的原因和心理机制。
通过研究旁观者的行为分析及心理动机分析,找出应对旁观者的有效对策,促使他们积极干预校园欺凌行为,降低欺凌事件发生率。
通过探讨如何建立校园欺凌预防机制和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促进校园环境的健康和谐发展。
本研究旨在揭示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的作用,探讨对策的重要性,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展望。
1.3 研究意义校园欺凌是一种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问题,在学校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旁观者作为校园欺凌中的一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了解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的行为分析及心理动机,对于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动机,通过研究可以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建立校园欺凌预防机制,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
研究旁观者的行为对策对于改善校园欺凌现状,维护学校和谐稳定的环境,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揭示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为未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2. 正文2.1 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的行为分析校园欺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日益受到关注。
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的行为分析及对策
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的行为分析及对策【摘要】校园欺凌是一种对弱势群体进行的恶意行为,对受害者造成长期心理伤害。
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行为和心理状态对整个事件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旁观者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状态,接着讨论了旁观者对欺凌行为的影响及其对受害者的帮助策略。
探讨了旁观者参与预防校园欺凌的方式,以及他们在整个事件中扮演的角色。
在强调了加强旁观者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校园欺凌整体解决方案。
通过深入研究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的作用,可以有效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为创造一个更加友善和安全的校园环境作出贡献。
【关键词】校园欺凌,旁观者,行为分析,心理状态,影响,帮助策略,预防,教育,解决方案1. 引言1.1 校园欺凌的定义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发生的一种恶意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身体暴力、言语辱骂、社交排斥等形式。
这些行为通常由个别或团体对弱势群体进行施压,造成其身心健康受到伤害。
校园欺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冲突或不和谐,更是对校园和谐氛围的严重破坏,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以及整个校园环境的稳定都造成不良影响。
校园欺凌的定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都应该被认定为一种不道德、不健康且不可接受的行为。
面对校园欺凌问题,我们不能袖手旁观,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制止这种不良行为的发生。
通过深入了解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校园欺凌问题的本质,为有效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提供参考和支持。
1.2 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的作用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是目击者,却往往选择保持沉默,不愿意干预或插手。
旁观者的态度和行为对校园欺凌的发展和持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旁观者的态度和行为可以影响欺凌者的行为。
如果旁观者选择转身离开,或者只是旁观不理,欺凌者可能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没有问题,从而更加肆无忌惮地继续欺凌行为。
相反,如果旁观者勇敢站出来制止并援助受害者,欺凌者可能会感到震惊和羞愧,从而减少或停止欺凌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1. 引言1.1 社会学习理论简介社会学习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它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和发展。
在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中,社会学习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欺凌行为的来源和发展。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青少年学生在校园中发展出欺凌行为,往往是受到他人的行为和言论影响。
他们可能从同学、家庭成员或媒体中观察到欺凌行为,并在尝试模仿这些行为后逐渐形成了欺凌习惯。
这种学习过程不仅仅局限于个人层面,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比如学校文化、同学关系和家庭背景等因素都可能影响青少年的欺凌行为。
通过社会学习理论的视角,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的复杂性和深层原因。
这一理论不仅有助于预防和干预欺凌行为,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来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在接下来的分析中,我们将运用社会学习理论来探讨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和解决方法。
2. 正文2.1 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分析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是指在学校环境中,一些学生遭受到其他同学的身体或心理上的侵害和伤害的行为。
这种行为往往给受害者带来严重的精神和身体损害,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校园欺凌现象在现代社会日益严重,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在校园欺凌现象中,欺凌者往往有意无意地通过言语、行为或暴力等方式对受害者进行攻击,制造恐惧和困扰。
欺凌行为的形式多样,包括言语辱骂、身体侵害、社交排斥等,给受害者造成种种困扰和伤害。
这种行为的存在不仅破坏了校园的和谐环境,也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
校园欺凌现象的出现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氛围、社会文化等。
家庭因素如家庭暴力、父母关系紧张等可能会导致孩子养成欺凌他人的行为。
而学校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学生竞争压力、同伴压力等也为欺凌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对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找出其根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干预。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在当今社会中,校园欺凌已经不再是一些个案事件,而是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对于这一现象,社会学学者们通过社会学习理论这一视角,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本文将从社会学学习理论的角度出发,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并就如何有效应对校园欺凌提出一些建议。
我们需要了解社会学习理论对校园欺凌现象的看法。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交往的影响。
在校园欺凌现象中,欺凌者通常是在社会环境和社会交往中学会欺凌行为的。
他们可能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交媒体等方面的影响,导致他们形成了一种以攻击他人为乐趣的心理。
而受害者则往往因为个性内向、特长与众不同或者家庭问题等原因而成为了欺凌的对象。
整个校园欺凌现象背后,其实是一个社会环境和社会学习的问题,而社会学习理论正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的。
我们需要分析校园欺凌现象的原因。
在社会学学习理论的视角下,校园欺凌现象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家庭教育、学校环境和社交媒体的影响。
首先是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如果孩子在家庭中受到了欺凌行为,他们就可能会模仿这种行为在学校中对他人进行欺凌。
其次是学校环境,学校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行为品质。
如果学校的管理不善、师生关系紧张、学习气氛不浓郁等原因都可能会为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埋下伏笔。
最后是社交媒体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青少年们学习和娱乐的重要渠道。
社交媒体上的不良信息和不良交友可能会影响到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产生一些不良的习惯和行为。
这些都是校园欺凌现象出现的根源所在,只有全面认识和了解这些原因,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和解决校园欺凌问题。
接下来,我们需要探讨如何有效应对校园欺凌现象。
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的行为分析及对策
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的行为分析及对策校园欺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还会影响整个学校的健康氛围。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在校园欺凌事件中,旁观者的行为也会对事件的发展产生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的行为分析及对策。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的行为特点。
旁观者一般有以下几类行为表现:1. 漠视:旁观者可能会选择漠视校园欺凌事件,他们选择不介入,不帮助受害者,而是选择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继续他们自己的生活。
他们可能认为这并不是他们的事情,或者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选择不插手。
2. 观望: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事件中也可能会选择观望,他们会停下脚步,看看发生了什么,但不会主动采取行动,不会想要打破事件的发展,而是选择在一旁冷眼旁观。
3. 群体性旁观:在校园欺凌事件中,有时候一群人会成为旁观者,他们之间会相互影响,互相确认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从而让校园欺凌事件的发展变得更加激烈。
以上就是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的一些典型行为特点。
旁观者的行为往往会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旁观者的行为采取对策呢?我们应该进行校园欺凌意识的教育。
学校应该在校园欺凌事件发生之前,就对学生进行校园欺凌意识的教育。
让学生了解到,校园欺凌并不是一个只涉及到受害者和施虐者的问题,旁观者的行为同样会对事件的发展产生影响。
通过教育,学生可以认识到旁观者的行为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对校园欺凌事件产生更加积极的态度。
我们应该鼓励旁观者采取行动。
在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时,我们可以鼓励旁观者采取积极的行动,帮助受害者。
学校可以设置一些鼓励机制,比如对采取行动的旁观者进行表扬奖励,从而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事件的处理中来。
学校还可以设置一些应急预案,在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避免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应该加强对校园欺凌事件的监督和处理。
学校管理者和老师需要对校园欺凌事件进行及时的监督和处理,确保每一个校园欺凌事件都能够得到妥善处理,避免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青少年校园欺凌是一种常见的社会问题,对受害者和整个社会都造成了负面影响。
社会学习理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视角来解释和探究这一现象。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学习的,这也包括欺凌行为。
青少年校园欺凌可以被视为一种社会学习过程的结果。
社会学习理论指出,青少年在校园欺凌行为中学习了模仿和观察他人的行为。
在校园中,青少年可能会观察到其他同学对他们感兴趣的说话方式、行为方式和态度。
如果一个同学发现自己的欺凌行为会引起其他同学的赞赏或者同样对他们施加欺凌行为,那么他们可能会模仿这种行为,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
这种社会学习过程可以导致校园欺凌行为的不断传播和扩大。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了家庭和同伴关系对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的影响。
家庭是儿童学习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环境,家庭中存在着对不同行为的奖励和惩罚。
如果在家庭中,父母对于欺凌行为没有明确的惩罚或者甚至鼓励,那么孩子会认为欺凌是一种合理的行为。
同伴关系也对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起着重要的影响。
同伴群体的认同和合作是儿童和青少年发展所需的重要环境,但如果同伴群体中存在着对欺凌行为的认同和支持,那么孩子们可能会受到他们的影响,从而参与到校园欺凌行为中。
社会学习理论还强调了社会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反应和回应对其传播和维持的影响。
如果社会对校园欺凌行为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和行动,比如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执法措施,那么欺凌行为可能会受到惩罚,并受到社会的谴责,从而减少欺凌行为的发生。
相反,如果社会对校园欺凌行为采取了消极的态度和不作为,如忽视、纵容或鼓励欺凌行为,那么欺凌行为可能会得到放大和继续发展。
社会学习理论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来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
它指出了观察、模仿、家庭和同伴关系以及社会反应对校园欺凌行为的重要影响。
了解和应用社会学习理论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校园欺凌问题,从而促进一个和谐、安全和友好的校园环境的建立。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影响着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我们可以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角度来深入探究这一现象。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爱伯特·班德拉与理查德·沃特森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个体的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而获得的。
在校园欺凌现象中,社会学习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欺凌者是如何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并加以模仿来进行欺凌的,受害者又是如何从观察他人的欺凌行为中受到伤害的。
我们来看欺凌者是如何通过社会学习理论来进行欺凌的。
校园欺凌行为往往是受社会环境和同伴影响的,欺凌者可能在家庭、学校或社会中观察到他人使用侮辱、嘲讽、排斥等方式对他人进行欺凌,从而学习到这些欺凌行为,并模仿使用在自己的行为中。
他们可能觉得欺凌是一种获得自我肯定和社会认可的方式,因此在欺凌行为中获得了满足感和快感。
欺凌者可能还会受到同伴的启发和鼓励,导致他们对受害者进行欺凌行为。
我们来看受害者是如何通过社会学习理论来受到伤害的。
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他们可能会因此产生自卑、压抑,丧失学习动力和社交能力,甚至对未来产生消极情绪。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受害者通过观察他人的欺凌行为,学习到了被动接受和忍耐的方式,从而导致他们对欺凌行为产生了适应性的消极应对,甚至对自己的受害地位产生了认同感。
这种消极应对可能会导致受害者进一步被欺凌者欺负,形成恶性循环。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我们可以倡导建立积极的社会学习环境,来预防和解决校园欺凌现象。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注重教育孩子如何正确看待他人,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尊重他人的能力,从根源上减少欺凌行为的发生。
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欺凌行为的警示和惩罚,让欺凌者意识到欺凌行为是错误的,并为受害者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获得正面的社会学习体验。
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在观察他人行为时,能够选择积极向上的行为作为榜样,从而扩大正面社会学习的影响力,推动校园欺凌现象的消除。
关于校园欺凌中旁观者群体的研究
关于校园欺凌中旁观者群体的研究1●弋英 曹睿昕*2016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的要求。
2018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中小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五级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责任体系和制度体系。
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校园安全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校园欺凌问题防治的迫切性。
目前,我国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主要围绕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两类群体,研究者从教育学、心理学、公安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多个视角研究校园欺凌的成因、特征、危害、影响和预防措施等,也有研究者从家庭教育、个体特性、社会规则、社会文化和公共卫生预防等角度对校园欺凌进行多元化的解读。
但是在校园欺凌事件中,有一类重要的摘 要:校园欺凌事件中,旁观者并非中立者,他们可能助长欺凌者的行为,也可能因为目睹欺凌的发生而受到伤害,更可能在中止欺凌行为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学校教育应给予旁观者及其现象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以期事件中的旁观者有更积极有效的作为,从而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校园欺凌 旁观者 反欺凌策略 欺凌事件1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19XNEX04)。
*弋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研究实习员;曹睿昕,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
学校建设与发展群体尚未引起研究者尤其是国内研究者的足够重视,那就是旁观者。
一、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旁观者及其 特点说到旁观者,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那些在现场但是没有参与事件的人。
宋慧雁等学者综合已有研究中对旁观者的界定后指出,旁观者是指某起事件的知情者、目睹者及干预者[1]。
总的来讲,欺凌事件中的旁观者是受到欺凌事件的影响,并且通过其行为和态度影响欺凌事件当事人的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在欺凌事件现场的人也可能是欺凌事件中的旁观者,比如知道即将发生欺凌事件的学生、进行干预的教师和家长。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其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社会学学说中,社会学习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理论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和受到奖惩等方式学习而来的,而不是天生就具备的。
校园欺凌问题可以从这个理论角度来分析,即青少年通过接触社会环境中存在的欺凌行为,从而在行为上受到影响。
首先,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他人行为可以产生学习效果。
青少年在社会中接触到的各种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行为习惯。
如果他们长期观察到身边的同龄人在校园欺凌行为中得到了一些关注或排除其他同学时感觉更强,这些行为就成为了他们学习行为的一部分。
因此,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都应该重视青少年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影响,注意引导他们学习积极的行为。
其次,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模仿行为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产生学习效果。
青少年模仿其他人的行为时,往往会尝试达到相同的目的。
如果某个同学经常以某种形式表现出自己的优越感并欺凌其他同学,那么有受到其欺凌的同学将会纷纷效仿其行为来尝试获得他们希望获得的认可感和权力感。
而这种习惯行为的效应更加明显并且更难以纠正。
这需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及时监管和引导青少年进行正确的行为模仿。
第三,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奖惩机制对行为改变具有决定性影响。
如果学校能够建立公正、严格的校规校纪系统,并及时惩罚欺凌行为,那么青少年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学习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受到惩罚,从而减少类似行为的发生。
同时也应该学会夸奖其他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行为标杆,以此来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变。
总之,社会学习理论是一个有力的理论视角,通过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深入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
在一个好的环境里,青少年将会从模仿成为模范,从被影响到影响环境,对于需要解决的现象,我们不应该简单的归结于个别,而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管控系统。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仅对遭到欺凌的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也对整个校园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而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视角来看,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是一种学习行为,它源自于社会环境,需要社会的干预来防止和减少。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在社会交互和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不是先天决定。
学生在校园欺凌问题中的行为、态度和决策都是通过观察他们身边的人而形成的。
如果学生所遭受的欺凌行为得到社会认可,并且社会对此行为的惩罚不足,那么校园欺凌行为就会更加普遍。
校园欺凌行为的复杂性在于其有多个参与者,包括加害者、受害者和旁观者。
加害者的行为通常是出于对受害者的负面情感,如敌对和嫉妒。
而当旁观者对加害者的行为置之不理时,就会给加害者错误的信号,认为这种行为是被社会认可的。
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防止和解决校园欺凌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以强调尊重、互惠和宽容的重要性。
对于加害者,必须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并给予适当的惩罚,同时也要为他们提供改正的机会和帮助。
除了加害者和受害者之外,旁观者也需要被关注。
旁观者的态度和行为对于校园欺凌的发展和解决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需要加强对旁观者的教育,教育他们要敢于站出来制止欺凌行为,并为他们提供安全支持的环境。
最后,学校及家庭也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加强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感受,及时发现和解决校园欺凌问题,并创造一个安全、友好、平等的校园环境。
总之,校园欺凌问题的防止和解决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加强学生教育、处罚加害者、关注旁观者、建立安全环境等多个角度出发,以社会学习理论为指导,共同创造一个和谐友好、平等尊重、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普遍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及学习效果等方面。
传统的校规校纪、父母家长的管教等方式似乎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因此,采用社会学习理论视角来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对有效缓解甚至消除校园欺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是在与社会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学习行为和水平的”,也即,人的行为不仅是受到自身发展的影响,还与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紧密相联,整合和转化着各种行为。
在校园欺凌的问题上,社会学习理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一、家庭教育背景影响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个体性是文化社会化的产物”,文化、家庭教育背景、周围社会环境等都会对个体的行为和认知产生重要影响。
在家庭教育背景方面,父母管教方式、家庭教育氛围等都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如果父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过于严厉或把孩子放任自流,缺乏有效的引导、教育,则容易造成孩子在自我认知、自我约束、与他人交往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使其在校园环境中表现出欺凌行为。
二、同伴作用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角度看,同伴作用是人们在互相交往中产生的相互作用、感知和理解。
在校园欺凌现象中,受欺凌者通常是由同龄人进行欺凌,而旁观者、参与者的观念和行为也会促成欺凌现象的产生和发展。
因此,同伴作用在校园欺凌现象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反馈机制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人们从属于某个文化环境或价值体系来习得某种习惯或行为,这个习得可以通过交互、模仿、反馈而被提供或加强。
从校园欺凌现象的角度来看,欺凌行为可能源于学生对自己所在群体身份的认同与定位,从而形成了一种价值体系,这种体系中视同伙为荣,视被欺凌者为负面,而欺凌行为则被视为一种获得同伴认可的行为。
因此,学校应该及时制定出明确的反欺凌机制,通过正向、负面反馈等手段来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纠正错误行为。
通过社会学习理论视角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解决校园欺凌问题需要从家庭教育背景、同伴作用、反馈机制三个方面入手,加强学生的人际关系建设,使学生在互动中接受正确的观念和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对受害者的心理和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对整个社会和学校氛围造成负面影响。
在社会学学科中,社会学习理论提供了一种深刻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解析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和表现。
本文将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法。
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学理论,它认为个体习得行为的过程中受到周围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该理论强调了观察、模仿和受刑者体验等因素在个体行为习得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环境中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习得新的行为,并通过后果的获得或避免来加强或减弱这种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为我们解析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视角。
1. 观察和模仿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当青少年在校园中观察到他人对弱势群体进行欺凌行为时,他们很可能会模仿这种行为。
如果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听到同学对某个学生进行侮辱和嘲笑,那么他也可能会因为想在同龄人中树立自己的地位而去模仿这种行为。
由于青少年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很强,所以他们会积极地迎合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这就造成了欺凌行为的传播和蔓延。
2. 后果的获得或避免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的认识,个体习得行为的过程中会受到后果的影响。
如果一个青少年通过欺凌行为获得了一些好处,比如在同学中获得了更高的地位或对目标人物进行了打击,那么他很可能会因此而得到正面的激励,继续进行这种行为。
相反,如果一个青少年因为欺凌行为而受到惩罚或社交排斥,那么他很可能会因此而避免这种行为。
这也就意味着,欺凌行为在校园中的传播和持续,与欺凌行为的后果和收益是密切相关的。
3. 受凶者体验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体验来习得新的行为。
在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中,欺凌者的行为和观念很可能会受到周围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比如家庭教育、媒体影响和社交圈子的适应程度等。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校园欺凌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青少年是现实中最容易受到欺凌的群体之一。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欺凌行为的背后是某些社会因素所导致的,即青少年从家庭、同伴关系以及媒体等环境中所获取的教育,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因此,从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其背后的社会因素和机制,为制定有效的防止和减少校园欺凌的措施提供理论指导。
首先,家庭教育是影响青少年行为和品德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些家长对于孩子的作为过于溺爱,缺乏必要的教育和督促,而这种教育和督促还包括对于子女的行为的指引和纠正。
与此相反,另一些家长可能对孩子过于严厉或者打骂孩子,让孩子认为暴力是合理的解决方式。
这样的家庭环境会导致孩子形成偏执的思考、情感和行为,从而出现欺凌行为。
其次,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行为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青少年经常会受到来自同伴的影响,认识到具有权力和社会地位的人在课堂和校园中更加受欢迎和受尊敬。
因此,一些青少年会利用欺凌行为来获取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多的权力。
另一方面,一些皮肤、体型不规范及性取向不同的青少年,可能会被视为“不同寻常”,因而容易成为欺凌对象。
最后,媒体对青少年欺凌行为的影响不可忽视。
媒体中经常出现的冲突、暴力、血腥场面不仅会让青少年产生麻木感,而且还可能由此产生一种认为暴力是一种受欢迎和被接受的方式的理念,提高青少年的欺凌行为。
在防止和减少校园欺凌行为中,社会学习理论也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
第一,父母、老师和媒体都应该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具有权威和影响力的人物,应该教导青少年尊重他人的差异,强调包容、公正和爱。
第二,校方可以开设欺凌行为的课程,让全体师生对于欺凌形成自我认知和警惕性。
此外,学校需要建立一个持续有效的制度,对于发现欺凌事件能够立即严肃处理。
第三,同伴群体应该鼓励正面的社交行为,让青少年感受到彼此之间的信任和支持,尤其对于那些受欺凌的同学给予积极的帮助和支持。
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的行为分析及对策
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的行为分析及对策校园欺凌是指在学校环境中,强势的个体对弱势的个体进行身体或心理上的虐待或威胁的行为。
旁观者是指在欺凌事件中站在旁边,观看并见义勇为的人。
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的行为分析及对策如下:行为分析:1. 对欺凌行为的忽视:旁观者可能没有意识到发生的是欺凌行为,或者觉得欺凌不是自己的问题,因此选择忽视。
2. 对欺凌行为的纵容:旁观者可能觉得欺凌行为是正常的,或者觉得自己无权干涉,因此选择纵容。
3. 对欺凌行为的乐在其中:旁观者中有些人可能对欺凌行为感到乐趣,他们可能觉得自己可以通过观看欺凌行为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或者探索欲望。
对策:1. 加强旁观者的意识: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相关教育活动,让学生们了解并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性,以及每个人都有义务干涉和制止欺凌行为。
2. 提供干预方法和技巧:学校可以组织培训班或者举办讲座,教育学生们如何干预欺凌行为,以及如何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帮助被欺凌者。
3. 建立安全、友善的校园氛围:学校可以营造一个安全、友善的校园氛围,鼓励学生们彼此尊重和关心。
这可以通过加强班级及全校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等方式来实现。
4. 鼓励旁观者报告欺凌行为:学校可以建立匿名的举报渠道,鼓励旁观者报告欺凌行为,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被欺凌者的权益。
5. 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让他们了解欺凌行为的法律后果,从而减少欺凌行为的发生。
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到欺凌行为的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旁观者的意识、提供干预方法和技巧、建立安全友善的校园氛围、鼓励旁观者报告欺凌行为以及加强法律意识教育等对策,可以有效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并保护被欺凌者的权益。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在当今社会已经愈发严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在社会学领域中,社会学习理论被广泛应用,认为校园欺凌是一种习得行为,与家庭、学校等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角度出发,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机制以及预防措施。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交往和社会学习逐渐习得行为。
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的出现,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首先,家庭对青少年积极行为的引导不足,可以导致他们的破坏性行为增多。
例如,父母常常争吵、打架,以及粗话等不良行为,会使青少年认为这是一种正确行为。
如果长时间接受这种负面影响,他们可能也会采用这种行为方式与同龄人互动。
其次,学校对青少年积极行为的激励不足也是青少年欺凌行为的一种根源。
如果在学校中,表现优异而受到表扬的同学比较少,而欺凌行为却很常见,那么青少年就容易将欺凌行为视为是一种值得表扬的行为,从而认为这是一种很酷的做法。
最后,社会环境也是影响青少年是否参与校园欺凌行为的一个因素。
社会环境中的暴力、色情、贪污等不良行为的传播,往往会对青少年的心理、态度、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这些不良行为成为社交交往、人际讨论的话题,那么青少年中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率也会上升。
针对以上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矫正和预防:首先,家庭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教育,通过正面引导和良好的沟通,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鼓励他们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积极参与社会组织,从而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公民。
其次,学校应该开展以积极激励为主的教育,增加表扬优秀行为的频率。
鼓励同学们多进行团队协作,加强交流,培养团队精神,促进同学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互相尊重。
最后,社会环境需要倡导正能量的社会价值观,鼓励爱、善、诚、信的行为,提升社会文明水平。
同时,加强对不良行为的抵制和打击,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
总之,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和预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协同参与。
校园欺凌行为的教育社会学探究
校园欺凌行为的教育社会学探究摘要: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校园欺凌行为屡禁不止,在中小学校园中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校园欺凌行为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曾要求重点关注在全国范围内中小学发生的通过言论、肢体或是网络等不同手段对学生进行校园霸凌的行为。
校园欺凌行为由来已久,基于中小学生仍处于未成年阶段的特点,在社会学理论下指导和干预校园欺凌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 校园欺凌行为; 社会学;Abstract:According to relevant data, bullying behaviors in schools have been repeatedly banned in recent years, and media exposure has increased. This phenomen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ntens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ampuseshe school i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students to grow up. The occurrence of bullying on campus affects the normal teaching of the school and directly affects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wo years ago, the State Council' s Education Steering Committee requested that the school' s bullying behaviors on the par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cross the country be carried out through speech, physical or online means. School bullying has a long history.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who are still underag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instruct and intervene in school bullying under the theory of class sociology.Keyword:junior high schools; bulling in schools; class sociology;1、校园欺凌行为问题分析1.1、校园欺凌行为解读关于校园欺凌行为的解读众说纷纭,通常情况下主要指通过不同手段恶意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对他人造成身体或心理伤害的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期,校园中的人际关系、道德观念和行为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个人成长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多元,青少年的校园欺凌现象也越来越引发人们的关注。
借助社会学习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影响和防范。
社会学习理论是指一个人通过观察、模仿和评价他人的行为,从而学习新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
这一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模式、社会化和心理成长不仅取决于遗传基因、性格和人格因素,更受到周围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可以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角度来分析,首先是观察学习。
青少年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行为模式,其中包括欺凌行为。
他们在观察其他同学或者网络上的欺凌行为时,也会开始模仿这些行为,把欺凌当成是一种可以获得支持或者提升自己地位的手段。
其次是强化学习。
如果一个欺凌行为获得了满意的回报,比如能得到同伴的尊重或者提高在班级中的地位,那么就会给欺凌行为带来强化效果,加强适应性和行为的延续。
不同文化、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不同,也会对青少年的校园欺凌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崇尚和平、推崇友爱和团结的文化倾向,能够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
而家庭内暴力、教育与孩子的亲密度低等因素,会导致家长对青少年欺凌行为毫不知情或者视而不见。
社会环境中贫富差距大、强势和弱势群体明显等问题,也会导致部分青少年使用欺凌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渠道。
校园欺凌现象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欺凌行为的受害者可能会从自我尊重、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遭受打压,甚至会对生活和学习产生严重的心理和身体损伤。
而作为施加欺凌的行为者,他们也可能会因此被社会和学校惩罚,丧失自己的自信、信任感等能力。
校园欺凌的防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呵护和努力。
家庭应该加强家庭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康自信的人格和道德标准;学校应该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内纪律监督和营造一个友好和谐的学习环境;社会应当加强对青少年的关注、保护和引导,营造一个奉行公正和平等的文化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习理论下校园欺凌旁观者再侵害探究作者:阳科峰孙明娟
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07期
摘要:校园欺凌中的学生主体主要由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和阻止者组成,其中旁观者的主要行为特征表现为漠视、默许甚至纵容;旁观者在欺凌行为观察、道德认知与情感混乱和扭曲、欺凌行为复现与强化三阶段中通过道德合理化、榜样学习、替代性强化等机制不断扭曲自身的认知,甚至成为欺凌者。
基于预防旁观者再侵害机制的环境陶冶、反思性道德教育和欺凌行为反馈机制建设是预防校园欺凌传播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校园欺凌;社会学习理论;旁观者再侵害;
近年来,全国各地校园欺凌现象层出不穷。
2017年12月,《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治理方案》)由教育部、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十一部门联合颁布,其明确了学生欺凌的界定、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并厘清了职责分工,号召形成社会的合力。
其中心理学对于校园欺凌的分析主要侧重在对于校园欺凌中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分析上,对于旁观者的关注较少;对于旁观者的研究视角也主要集中在旁观者作为欺凌行为的纵容者的分析视角上,而较少关注欺凌行为中旁观者作为欺凌行为的直接观察对象,其通过对于欺凌行为所得到的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从而将攻击行为内化,成为下次欺凌行为的潜在欺凌者。
而从源头上减少或阻断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的学习,是预防和阻止校园欺凌行为再扩大的关键因素。
一、校园欺凌行为的定义和主体界定
《治理方案》里将中小学生欺凌界定为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事件。
实质上,校园欺凌的行为和危害表现在多方面。
校园欺凌行为既包括直接的肉体攻击行为,又包括非直接的语言等侵扰行为和新出现的网络欺凌行为;同时对于被欺凌者的伤害也表现在身体、财产和精神等多方面,尤其被欺凌者心理上形成对欺凌者的恐惧、害怕,对学校环境的紧张、畏惧甚至逃避以及进而产生的自我认同感低下等。
欺凌行为主要发生在学校,学校主要由学校管理者、其他从业人员、教育活动开展的教师、班级管理人员以及学生组成,其共同形成了一个微型社会结构。
进一步按照欺凌行为的特征进行划分,校园欺凌所涉及的学生可分为欺凌者、被受欺凌者、阻止者和旁观者。
欺凌者往往在学生群体中,力量和社会地位相对较高,其是欺凌行为的发起者、引导者和控制者;被欺凌者一般由于身体或者心理上的某方面不完善或者一些特殊的行为特征而成为校园被欺凌的对象;阻止者则是出于对于被欺凌者的同情或者自身的道德感而在语言或者行为上反对欺凌行为
的学生;而旁观者则是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持漠视态度或者因胆小而不敢对欺凌行为进行阻止的学生群体。
二、校园欺凌中旁观者再侵害机制形成过程
(一)欺凌行为观察阶段
在一个班级结构或学校环境等微型社会结构中第一次欺凌行为发生时,旁观者对于欺凌行为的观察随之开始。
与学校正常组织的教学、课外等常规活动相比,欺凌活动具有较高的新异性,同时欺凌行为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显著性或较高的烈度,往往很快引起班级里大多数成员的关注。
根据目的分类,攻击行为可分为工具性攻击行为和敌意性攻击行为,大多数校园欺凌行为属于工具性的攻击行为,在对个别案例进行访谈时,曾经的校园欺凌者提及“欺负别人时的感觉特别爽”。
这表明欺凌行为中欺凌主体感受到凌虐的快感,这种快感某种程度上获得了社会的非正式认可,同时这种凌虐行为本身具有强烈的情感特性。
这种情感特性由欺凌者编码并在行为中发送,具有较其他情感特性低的行为有着更高的渲染力,从而为旁观者所接受并解码,受到其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道德认知与情感混乱和扭曲阶段
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通过道德主体的自我调节系统而实现。
由于欺凌行为中往往缺乏具体的正确的评价和反馈,旁观者容易陷入自身认知和实际行为矛盾之中,这种矛盾的张力往往使旁观者自身的道德观念和客观环境陷入分离,且最终一般以自我调节系统的道德解约机制实现实然与应然的统一,最终造成旁观者心理认知的扭曲。
具体来说,在欺凌行为发生时,出于已有的道德认知,旁观者对欺凌者的行为和评价一般呈现否定态度,但是另一方面,对于自身保护和避免自己也遭受欺凌的心理导致旁观者往往不敢挺身而出,成为欺凌行为的阻止者。
这种认知与行为之间产生的偏离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心理机制。
在这种心理机制的作用下,旁观者往往容易陷入一个“自我不道德”的愧疚之中。
又由于欺凌行为中本身所具有的刺激性和工具性价值,旁观者对于自己成为欺凌者抱有一种“试一试”甚至期待的态度。
在推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下,为谋求自身认知和行为的统一,旁观者往往通过道德混乱行为将欺凌行为中的不道德转换为道德,这实质上是一种为自己的不道德行为进行自我辩解和自我救赎。
事实上,如果个体能够通过某种道德解约机制规避其道德后果,那么各种不道德的行为就可以不受内心谴责。
(三)欺凌行为复现与强化阶段
班杜拉认为,人自身的行为、人自身的认知与其所遭遇的环境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不是单向的环境决定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同时也不存在行为改变的决定性因素。
旁观者在道德混乱行为中将自身的不合理道德行为内化为认知的基础上,当环境中的某些要素的密度达到一定的
程度,旁观者就很有可能产生情绪唤醒,将已经通过榜样学习习得的行为特征表现出来,从而自身也成为欺凌者,导致欺凌行为的主体和范围的扩大化和程度的加剧。
旁观者强化自身的漠视行为甚至欺凌行为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其一是自我强化,另一种方式是替代性强化。
自我强化主要是指通过自我观察和矫正来对外界的反馈信息进行解码,从而实现对自己的欺凌行为的评价;替代性强化是指旁观者通过对于其他欺凌者的行为所得到的结果进行评价,其行为的结果也会成为旁观者在不知觉的情况下强化自身行为的一种影响因素。
三、基于预防校园欺凌中旁观者再侵害的改进策略
(一)加强以榜样示范为基础的环境陶冶
在校园欺凌行为之中,观察学习和榜样示范是旁观者习得欺凌行为的重要路径,要从根源上防治这种行为的产生,重点在于在校园欺凌环境中塑造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榜样模型,从而达到班级和学校文化的主流是一种健康、积极和互帮互助的文化模式。
而学校影响学生的主要课程包括正式课程和非正式课程。
一方面,学校所开展的正式课程中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应当符合国家和社会倡导的规范,在学校场所中所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应当成为正确价值和榜样模型的引导。
另外一方面,教师品质、学校管理等是影响学生行为重要的非正式课程。
其首先要求教师作为课堂的控制者和引导者应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和行为,并注意自己在课堂生活学习中给予学生的影响,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其次,在学校管理的具体实施之中,更多地体现人性化的因素,减少强制、不加解释的干预手段,采取更多的协商模式,这也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推进反思性道德认知教育
道德认知是道德主体对现实道德关系、道德概念的不断认同与批判、肯定与否定、进而形成的道德印象、道德思维和道德判断等观念体系。
道德认知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是个体作出正确道德行为的先决条件。
预防校园欺凌事件,首先应当倡导开展以学校为主办单位,教师为责任主体、以校园和班级为主阵地、面向全体学生的反思性道德认知教育。
一方面,反思性道德认知教育意在从理论层面强调使学生明确自身在校园欺凌中的行为的正确与否,要求各个角色扮演者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对于自己行为是否符合正确的道德规范进行自我评价。
另一方面,应当强调反思性道德认知教育的生活化和实践化,也就是通过学校社会生活之中进行道德认知的教育,在生活化的场景和社会道德资源的结合形式下的道德认知教育模式更容易提高学生的移情和操作能力。
(三)建成以教师为主体的欺凌行为反馈机制
欺凌行为中欺凌者所得到的学生、教师、家长的反馈是下次欺凌行为是否发生的关键,对欺凌者来说,没有明确的制止和惩罚会减轻欺凌者的道德负罪感,难以激活他的自我调节系统,实质上允许了下次行为的发生;对旁观者来说,欺凌行为没有得到反馈实质上形成了替代
性的学习和强化。
要做到防止欺凌行为的再发生,就要做到从教师、家长和学生三重反馈机制,在欺凌行为发生后,家长和学生应当分别承担觉知和通告的角色,家长要能灵敏地感受到孩子情绪状态或身体情况的异常,及时向老师寻求处理而非息事宁人和同态复仇。
作为受欺凌者和旁观者则应树立寻求帮助的理念,而最有力的帮助者就是教师。
所以,教师不能漠视校园欺凌行为,将其理解为学生间的正常打闹,而是要时刻警惕,树立起敏感的意识系统,对欺凌行为作出积极正确的应对,根据其性质及程度对其做出恰切的处理。
参考文献:
[1]孙晓冰,柳海民.理性认知校园霸凌:从校园暴力到校园霸凌[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31):26-29.
[2]张小敏.班杜拉及其社会学习理论[J].江西教育,1989(2):9.
[3]高申春.道德与不道德之间──从道德解约机制看人类道德行为悖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3):35-38.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9.
[5]张朝霞.道德认知视角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J].教育探索,2014(5):123-124.
[6]全晓洁,靳玉乐.校园欺凌的“道德推脱”溯源及其改进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7(11):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