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3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专题九近代以来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与重大理论成果课件(57张PPT)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专题九近代以来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与重大理论成果课件(57张PPT)

考查洋务思想兴起的背景,2011年课标全国文综第40题评述清末
对“德”、“才”的新认识。
知识整合· 网络构建 技能解密 · 能力提升 高考真题 · 再回放 命题主线 · 考向突 限时训练 · 赢取高分
一轮总复习 · 地理
命题预测 学习西方技术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体现了近代 中国人思想的变化。纵观近几年高考,主要从地主阶级抵抗派与
一轮总复习 · 地理
[思维诊断]
1.有学者指出:“中国人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 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 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
指什么?
提示:林则徐、魏源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2.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和材料分别 是什么? 提示:屋子:清朝封建统治。材料: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
命题主线 · 考向突 限时训练 · 赢取高分
一轮总复习 · 地理
命题角度2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思想
2.(2016· 课标全国 Ⅲ , 28) 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
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
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 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
解析
结合史实可知各界军阀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故A
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军阀自保凭借的是武力,宣传主义
仅是为了迎合社会民众需求,以粉饰名声减少矛盾,故B项
错误;从各界军阀标榜的主义都体现了爱民、民权、人权 等内容,可知民主思想已经成为潮流,故C项正确;材料没 有体现对三民主义的理解,故D项错误。 答案 C
知识整合· 网络构建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学案(部编版)第八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3讲社会主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学案(部编版)第八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3讲社会主

第23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标要求 1.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

2.理解20世纪50-70年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3.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考点定位世纪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2.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及其原因。

主题一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背景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内容(1)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主要任务: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意义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内容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影响(1)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2)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开展起来,但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2.曲折失误表现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评价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1)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2)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以及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思维点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大跃进”反映了我国不顾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地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属于生产力领域;其影响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命题探究课11精品PPT课件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命题探究课11精品PPT课件

• 角度二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 趋势的发展
• 【精要点拨】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 着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竞争日益加 剧,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三 大区域集团: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 经合组织。
• 【考题例证】 (2014·江苏单科,20)有学者认 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 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
• 主题二 开放、参与、竞争的意识——当今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蕴含的主题思想
• 【主题评说】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 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 趋势。经济全球化蕴含着相
• 互开放、主动参与、全球竞争的思想。整 合与分化、竞争与合作、开放与封闭及有序 与无序等矛盾运动,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存
• 【考题例证】 (2014·课标全国Ⅰ,35)有学者 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 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 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
•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解析 欧元在欧盟内部的流通,有利于欧盟内 部国与国之间统一市场的发展,故选A项。“消 除了贸易壁垒”表述过于绝对化,故B项错误; 欧元的流通与对外贸易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 误;资本主义世界是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格 局,欧洲并不是居于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更 谈不上这一地位的巩固,故D项错误。 •答案 A
• 3 主流社会思潮 • 主题一 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精神——世界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蕴含的主流思想 • 【主题评说】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体现为
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 进而不断发展升级。经济区域集团化蕴含着 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的思想,推动了世界经 济的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作为世界经济

新高考通用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二十三单元选修模块

新高考通用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二十三单元选修模块

二、能力提升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同 点
根源 影响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①都使西欧国家衰落,国际地位下降。②都壮大了美国的实力。③都给 人民带来灾难。④都促进了国际关系的调整,战后都形成了新的国际关
系格局。⑤都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国家解放运动的发展。
不同 点
爆发特 点
战前双方做好了充分准备,萨拉 热窝事件爆发后,战争很快全面 爆发。
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经常现象,也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对 战争现象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国际关系特点的认识 。
(1)战争的原因:战争的原因主要在于战争发动者一方,战争发动者的社会 状况、国家实力、统治政策等都对战争的爆发产生影响。 (2)战争的性质:战争的性质是由战争发动者的目的决定的,而目的又受战 争发动者所处的社会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利益等因素的制约。因 而,对战争性质的认识涉及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目的的多样 性又促使我们必须分清其优劣是非,凡是只为自己国家考虑、对他国构 成伤害的目的都是需要谴责的,其战争性质必然是非正义的。反之则为 正义的。
的处 行掠夺性的惩罚,未追究战争中 战败国建立民主体制,追究个人责任
理 的个人责任。
和审判战犯,但不彻底。
性质 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①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 ②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瓜分世界版图和势力 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③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打上了大国 相同点 强权的烙印。 ④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⑤都建立了 具有协调和制裁作用的国际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世界的相 对稳定,有利于各国的发展。⑥实质上都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 产物。

高考历史一轮综合复习课件:第23讲(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综合复习课件:第23讲(人教版)

主题2 各国应对危机的对策
• (1)美国:采用罗斯福新政强化国家干预,同 时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 (2)英法:英国实行保护关税,协调帝国内部 关系,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实行帝国特惠 制;法国调整劳资关系,改革税收制度等。
• (3)北欧国家:普遍出现社会民主党、工党掌 权的政府,实行被称为中间道路的福利国家 政策,实行保障就业,调整扩大社会保险, 多种合作。
• 罗斯福新政取得了一定成效,标志着资本主 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
• (1)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水平得 到恢复和改善。
• (2)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 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使美国避免 走上法西斯道路。
• (3)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迎来 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时期。
夺,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 二、罗斯福新政
• 1.背景
• (1)___胡__佛_政__府____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 ①措施:依旧推行“自_由__放_任________”经济政策。
• ②结果:危机继续恶化。
• (2)罗斯福在1932年大选中,以绝对的优势当选。
• (2)新的特点: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 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政府对经 济全面干预,同时采取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 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 (3)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私人垄断资本→国家垄断资本。
• (4)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
主题3 罗斯福新政的成效
• 【关键点拨】 政府在调整生产关系方面要发 挥应有的作用,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否 则就会给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造成阻力甚至破 坏。1929-1933年,美国的胡佛总统执政就是 例证。注意自由放任不同于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中的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创新设计】(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1讲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新人教版

【创新设计】(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1讲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新人教版

【创新设计】(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1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新人教版1.(2016·河北保定高三摸底)戈尔巴乔夫在《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中说:“他是改革的先驱者。

他第一个推动了改革进程。

他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条件之一。

”戈尔巴乔夫评价的是( )A.列宁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罗斯福解析列宁逝世后,斯大林上台,所以列宁不会使斯大林主义失掉声誉,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得出“他”批判了斯大林,而且对斯大林的批判是其推行改革的条件,赫鲁晓夫改革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勃列日涅夫和罗斯福都没有否定斯大林,故C、D 两项错误。

答案 B2.(2015·晋冀豫高三联考)1957年5月1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法令,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消,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

此举的影响在于( )A.使苏联逐渐走上市场经济道路B.为后来苏联的解体埋下伏笔C.大大削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D.激发了地方工业建设的积极性解析苏联自建立以来一直实行计划经济,故A项错误;苏联解体的原因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说明对经济的控制加强,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出苏联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计划指导,有利于激发地方的建设热情,故D项正确。

答案 D3.(2016·江苏徐州高三质检)(俄)格·阿·阿尔巴托夫在《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

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八 近代中国的经济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讲 近代中国经济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八 近代中国的经济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讲 近代中国经济

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1)蒋介石为取得美国援助发动内战,不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同美国签订 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困
陷入绝境(抗战胜利后) 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加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官僚资本进 苦不堪,工厂、矿山、店铺
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3)国民政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 纷纷倒闭
专题八 近代中国的经济变动与近现代 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查要求
考情分析
2015
新课标卷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Ⅰ,T28
洋务运动
新课标卷 Ⅱ,T28

近代经济的发展

内 抗战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 新课标卷


Ⅱ,T30
1950—2008 年我国部分节 新课标卷
假日
Ⅱ,T41
服饰变革
2014 新课标卷 Ⅰ,T28
——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材料二 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 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 编花边。不过,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 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 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尽管有洋布与国产机织 布的强烈竞争,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
史料研读
角度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材料一 1846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 闻已无纱可纺。”……1865年由英商佛南于创办耶松船厂于上海虹口……其第一年度纯 利与资本的百分比为13.5%,第二年即升至21%。同治五年(1866年)上海发昌机器厂创建。 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人,专为美商的“老船坞”加工、制造船舶批零配件。三年 以后,它开始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炼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 材料二 下图为1913、1919年轻工业、重工业生产发展情况表。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习题:第23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含答案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习题:第23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含答案解析

第23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安徽芜湖、马鞍山三模)在1953年统购统销之初,国家规定:“农民在缴纳公粮和计划收购粮以外的余粮,可以自由存储和自由使用,……并可在农村间进行少量的互通有无的交易。

”材料反映了当时()A.农民拥有对余粮的部分处置权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C.统购统销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D.国家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解析材料中的“余粮”“自由”“少量”等关键词表明了农民可以对余粮进行有限的自主处理,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明确信息表明当时实行计划经济,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统购统销政策积极性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农村集体化道路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 A2.(2017·云南模拟)中国“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58.2%,交通、邮政和通讯占19.2%,农业、林业和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

以此推知,“一五”计划的核心目标是()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发展经济改善民生C.建立工业化的基础D.平衡发展国民经济解析此时中国积极建设“一五”计划,“一五”计划并不完全等于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可知,民生的内容只占一小部分,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工业建设占58.2%”可知,“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故C项正确;从材料中的数据可看出,国民经济比例发展不平衡,故D项错误。

答案 C3.(2016·广东肇庆三模)我国“一五”计划期间,694个投资项目中有472个放在内地,其余222个大部分放在东北。

沿海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大项目。

该做法()A.导致了工业发展不均衡B.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C.促使了工业布局更合理D.导致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解析近代中国沿海地区工业基础较好,“一五”计划期间,把投资项目主要放在内地和东北,是为了地区工业发展均衡,故A项错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是指农轻重工业比例失调与工业地区分布无关,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期间,投资项目分布体现了沿海、内地和东北地区分布更加均衡,这样的工业布局更加合理,故C项正确;“左”倾错误是指急躁、冒进,与材料不符,故D 项错误。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2.9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2.9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3)民族资本属于中小资本,具有一定的革命性,但由 于它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存在着难以隔绝 的联系,在经济上乃至政治上具有无法克服的软弱性,没有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力量,因而不可能引导中国走上独 立富强的道路。
问题4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特点、影响
迷途指津 一、对图表类选择题审题不清 【典题剖析】 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 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问题3 近代中国的几种主要经济结构形式的发展演变 及相互关系 1.发展演变
注:①自然经济 ④官僚资本主义
②外国资本主义
③民族资本主义
2.相互关系
(1)外国资本不仅直接压迫民族资本,而且极力扶植为 其服务的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从而阻碍中国生产力的 发展,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 (2)官僚资本作为官僚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是国家 垄断资本和买办资本的结合体,与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势力 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严重 地排斥和压迫民族资本,破坏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属于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打击对象。
答案:B
三、对逆向型选择存有思维“定势” 【典题剖析】 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 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解析:①在大量的正向思维选择中忽然出现一道逆向型 选择题,按正向思维推论中看到一项合乎正向思维的表述就 视为正确答案,表明了对思维转弯的不适应。②此题为逆向 选择题,C项显然不是该时期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 趋势的原因,它既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逻辑。③克服此类错 误可标注题中的否定性关键词以引起自我注意。还可以先把 否定成分先搁臵一边,选出符合正向思维的选项并排除之, 剩下的就是正确的答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3讲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3讲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课件 新人教版
2.危机表现 (1)1929年10月下旬,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 价狂跌,__股__市__崩__溃__。
第23讲 │ 主干考点梳理
(2)大批_银__行__倒__闭___,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 人数激增,“大萧条”时代来临。
3.危机特点 (1)范围广泛:大危机迅速席卷__资__本__主__义__世__界__,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出现衰退或萧条。 (2)持续时间长:直到__1_9_3_3_____年,美国等国才陆续走 出危机阴影。 (3)破坏巨大:整个资本主义世界__工__业__产__量______下降了 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3 000万。
第23讲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 福新政
第23讲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 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第23讲 │ 学习目标导航
学习目标导航
1.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0世纪30年代经 济危机爆发的深刻社会背景及其表现;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 机的特点及影响;传统“自由放任”政策失败的原因及影响。
第23讲 │ 主干考点梳理
4.新政影响 (1)经济:_工__业__生__产___创历史新高,农业生产稳定,对外 贸易趋向活跃,人民生活得到恢复。 (2)政治:缓和了美国的__社__会__矛__盾__;遏制了美国的法西 斯势力,使美国避免了走上_法__西__斯__道__路_____。 (3)机制: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①原因:“__自__由__放__任__”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生产 力的飞速发展。 ②实质:将垄断组织与_国__家__政__权___相结合,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开始出现。
第23讲 │ 重点要点探究
[命题分析] 鉴于本考点内容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 性,几乎每年的高考题都有涉及。复习本考点时,既要从微观 角度深入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本质及影响等问题, 也要从综合、宏观角度将其与20世纪世界不同政治制度国家 经济发展不同模式的探索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课件第8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单元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课件第8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单元

C.削减开支、平衡预算 D.货币紧缩、增加保障
解析
据题干可知,削减开支、平衡预算,必然会带来减
税,减少纳税人负担,因此会提高效率,故选C项。赤字财 政、扩大福利主要维护的是公平,不是效率,故A项错误; 通货膨胀是为了缓和经济危机而采取的应对手段,通胀后 必然会造成民间财富的缩水,既不利于公平,也不利于效 率,故B项错误;货币紧缩、增加保障主要维护的是公平, 故D项错误。
高度集中的 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 制
宏观调控下的社会主 的资本主义
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

(2)特点
①苏联通过牺牲农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建立起来的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②美国: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国家干预经济,调节资本主义供给与 需求之间的矛盾。)
错误。 答案 D
主题一
国家干预、宏观调控的经济思想——资本主义自 我调整的指导思想
【主题评说】 国家干预、宏观调控的经济思想是凯恩斯主
义的体现,是20世纪30年代~70年代资本主义自我调整 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加强国家对 经济的干预。主要内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加强对经 济的宏观调控。
这与新经济政策中允许外国资本家来经营本国企业的做法
相似,故选D项。从题干中“两个钾矿矿井有一个由苏联自 主建设”的信息,可以看出苏联具备基本的技术基础,也 不是依赖外资去建设重工业,故A、C两项错误;从题干中 “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的
信息,可知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不符合史实,故B项
答案
D
主题二
公平、公正、正义的福利国家制度——资本主义
国家的“社会减震器”

【创新设计】2017版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总复习》课件专题9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3讲

【创新设计】2017版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总复习》课件专题9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3讲

考点二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知识梳理]
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方式及其影响(c) 1.方式:野蛮的掠夺;残酷的屠戮;罪恶的黑奴贸易;不平
等贸易等。
2.影响 资本的原始积累 。 (1)对殖民国家:加速了欧洲_________________ (2) 对殖民地:加剧殖民地的贫困和落后,迫使这些地区 世界近代化 的进程。 相继卷入____________ (3) 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建立世界市场的重 世界市场 要途径。促进商业活动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展开, ________
运动,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和大量自
由劳动力,不属于殖民扩张与掠夺方式。故选D项。
答案 D
练1
设置情景考查早期殖民扩张方式
(2016 年 3 月温州模拟 )1562 年,英国人约翰 · 霍金斯从
非洲几内亚购买了 400 个奴隶,连同英国制造品一块
运到海地出售。返程时,霍金斯运回了海地出产的食 糖、金银等,这就是英国历史上最初的“三角贸易”。 材料反映的英国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方式有( ①推行不平等贸易 ②贩运黑人奴隶 )
[要点突破] 要点一 史料 商业革命 所谓的商业革命,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亚非美
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 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
界市场;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随之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
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垄断地位逐渐被葡萄牙、西班牙、 尼德兰、英国所取代。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
[读史用史]
B.加剧了殖民地贫困与落后 D.确立了自由贸易的原则
解析
西欧国家殖民扩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殖民扩张中,
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
始积累;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的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设计】(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3讲近代
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新人教版
1.(2016·河北衡水中学模拟)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
B.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改变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产生
D.清政府重视“商业性农业”的发展
解析通过鸦片战争,列强打开中国大门,大量收购农副产品,使得商业性农业有所发展,故选A项。

“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改变”的说法错误,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与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无关,C项错误;清政府当时不重视商业性农业的发展,D项错误。

答案 A
2.(2016·安徽淮北质检)下面是鸦片战争后中英贸易表(单位:英镑)。

A.对外贸易中中国占主导地位
B.列强资本输出冲击了中国传统经济结构
C.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农村商品经济发达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商操纵中国市场,把中国作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大量进口生丝,故图表体现的是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C项正确。

答案 C
3.(2016·浙江温州质检)黄苇在《上海开埠初期对外贸易研究》中说,在贸易中心上海,“1846年的(中国)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了13%,1847年又继续减少了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了20.1%.以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

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
B.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西方输华的产品不够丰富
D.中国商品具有核心竞争力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西方商品并没有像列强预期的那样大量进入中国,满足其产品输出的强烈欲望,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故答案为B项。

答案 B
4.(2015·江苏盐城期中)20世纪初期,新派诗人刘大白的《卖布谣》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

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

”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 ①农村手工业者的辛劳和悲苦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③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陷入困境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解析从材料“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可知①正确;②中“完全解体”与史实不符,故②错误;结合材料中“洋布细”“洋布便宜”可知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5.(2016·安徽皖南八校联考)“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外轮得行驶中国领海,根据《天津条约》,外轮得行驶长江。

商旅乐其便捷,趋之若鹜,于是内江外海之利尽为之占。

”下列有利于改变这一现象的事件是( )
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C.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
D.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解析从材料“外轮得行驶”“内江外海之利尽为之占”,可以看出列强通过近代航运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而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中国近代航运发展起来,达到了分洋利的效果,抵制了外国侵略,故B项正确;A、C、D三项属于军事工业,材料涉及的是民用工业,故A、C、D三项错误。

答案 B
6.(2015·山东潍坊期中)“窃惟通商以来……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

”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明显的意图是( )
A.抵制外商,寓强于富
B.吸纳民间资本
C.发展民企,辅助军事
D.发展资本主义
解析提取信息“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即发展本国经济以抵制列强的经
济侵略,故A项正确;吸纳民间资本在材料中未能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与军事工业的辅助关系,故C项错误;民用企业依然为国有性质,并非资本主义,故D项错误。

答案 A
7.(2016·广东清远高三调研)下表内容集中体现出( )
C.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D.收回了国家领海主权
解析近代中国轻工业发展较快,而重工业发展很慢,并未形成齐全的工业体系,故A 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教育、经济、军事等方面近代化,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重大成就,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故B项正确;民主共和思想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与材料信息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中国在洋务运动时期的近代化趋向,并没有涉及国家主权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 B
8.(2016·广东韶关摸底)有学者认为:“1840~1919年的八十年间,可以说是中国社会震动最烈,经济变迁最显著的非常历史时期。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该阶段“经济变迁”的是( )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洋务企业的兴衰
D.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解析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洋务运动兴衰都属于1840~1919年间,故A、B、C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而官僚资本主义兴起于1927年之后,不属于该时段,故D项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D
9.(2015·江苏南通、扬州、淮安、泰州三模)近代中国工业化不是对西方生产方式的原样移植,而是存在着一条立足本土、工农结合、土洋结合进而现代化的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

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

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此外,甲午战争前,……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

他们使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征。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材料二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
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

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

不过,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

……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

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尽管有洋布与国产机织布的强烈竞争,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

——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

(2)近代工业化对传统农村经济具有解构与重建的双重作用。

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具体表现,概括近代工业化对农村副业生产带来的有利变化。

答案(1)特点:封建政府主导;侧重发展重工业;机器生产和手工生产并存。

影响: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步伐;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2)表现: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变化:新的手工业行业增多;生产技术得到革新;手工织布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