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历史复习:科举制度
科举制高三知识点
科举制高三知识点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隋朝的科举制度。
而在明清两代,科举制达到了巅峰,并一直延续至清朝的末年。
它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会介绍科举制的几个重要知识点:第一,科举制的由来和发展。
科举制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的文帝时期,但真正成为中国古代主要选拔人才的制度则是在唐代。
唐太宗贞观年间,创设了进士科,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此后,科举制逐渐完善,并经历了宋、元、明、清几个朝代的发展和变革。
第二,科举制的基本流程。
科举制的选拔过程一般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地方级别的考试,考生通过乡试的选拔之后,有资格参加会试。
会试是地区级别的考试,通过会试的考生可以进入最后一个阶段——殿试。
殿试是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通过殿试的考生即可成为进士。
第三,科举制对于社会的影响。
科举制的实施使得人才选拔更加公正,降低了贵族世代担任官职的可能性,使得社会上出现了更多的平民官员,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动力。
另外,科举制还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文人成为社会中的重要阶层。
第四,科举制的优缺点。
科举制的优点在于从源头上确保了官员的素质和能力,降低了权力滥用的可能性。
然而,科举制的严格考试标准和内容偏向经典文化,对于其他方面的才能和知识并不重视,限制了人才的发展和多元化。
此外,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科举制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由来和发展,基本流程,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优缺点等方面的知识点都是高三学生必须了解的内容。
相信通过对科举制的深入了解,不仅能够提高历史学科的掌握程度,也能拓宽视野,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积极影响。
科举制度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科举制度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科举制度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项考试制度,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和教育等各个领域。
其中高考历史知识点也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科举制度与高考历史知识点。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演变科举制度始于唐代,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厉行科举制,主持科举考试的官员,称为主考官,简称“考官”。
科举分为三级考试,分别是乡试、会试和殿试。
唐朝时还有个别举和武举,分别选拔官吏和军官。
科举制度演变经历了唐、宋、元、明、清五朝,至清康熙年间,科举制度已基本形成。
清朝康熙年间制订了《全书》,规定科举的范围、科目、考试形式等。
民国成立后,废除科举制度,设立了新式学校。
二、科举制度的作用与影响科举制度3个基本考试分别是:1.乡试:为每三年一次的大规模选拔。
是地方政府选拔的学生到省城参加考试。
朦胧诗词及四书五经中的内容为主。
能状元进入翰林院或者去进一步的考试,后者称之为会试。
2.会试:每年一次,是对参加过乡试,取得了前100名的考生进行的第二阶段的考试。
要求增多,谭嗣同、严复等在这轮次中失利的不一而足。
恰当的举止,吟咏才华以及派发的答卷贡献了相应的分数。
会试再次进行,进入了殿试的考生这样绪下来。
3.殿试:为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也是最后一道关卡。
三甲名额共百名,整个制度为数千万考生带来了至高无上的荣华,并支配了全国的知识分子,对于中国近代革命,乃至民主化,都些许补充了更大的难度。
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科举制度提供了公平、透明、公正的选拔人才途径,避免了腐败和特权的问题。
其次,科举制度推动了知识分子的发展和士人阶层的形成,并培养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人才,为中国的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
另外,科举制度美化了学术,形成了一些重要的文物和艺术遗产,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科举制度的缺陷与变革科举制度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重要的考试制度,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
高考科举制度的知识点
高考科举制度的知识点中国的高考制度,源于古代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加深我们对于这一制度的了解。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背景科举制度起源于公元前206年的汉朝,而其背景则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当时已出现了类似触动科举的考试制度。
汉朝实行科举制度的初衷是为了选拔人才,提升国家的治理能力。
这一制度的核心理念是不论身世出身,只要有才能就能通过考试获得官职。
这对于那个封建社会而言,是一种革命性的举措。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1. 宋代科举制度的健全在宋代,科举制度逐渐得到了健全和完善。
科举考试被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是由州县举办的地方考试,通过者才有资格参加会试。
会试则是由朝廷举办的全国性考试,通过者可以参加殿试。
殿试是在皇帝面前进行的考试,通过者将成为进士,并有机会进入官宦的行列。
2. 明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明代改革了科举制度,增加了一些考试科目如诗词赋等,同时增加了考试的难度。
这是因为明代希望选拔出更多有才能的人才,使国家得以更好的发展。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的腐败日益严重,世家子弟和权贵子弟占据了优势地位。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1. 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科举制度的实施带来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它为无数志士追求知识和进入仕途创造了机会。
科举制度打破了封建等级壁垒,为天才和有志者提供了成就自我和实现社会价值的机会。
2. 文化的繁荣与进步科举制度的实施推动了社会的文化繁荣和进步。
科举考试要求考生具备才华横溢的文化素养,这促进了文人墨客的涌现。
在科举制度下,文学、诗词、文章等艺术形式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3. 社会不公和腐败问题尽管科举制度为社会带来了很多好处,但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问题。
由于司法腐败和非公平对待,科举制度逐渐丧失了它最初的作用。
世家子弟和权贵子弟往往能够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更多的机会,而普通百姓则被排除在外。
高三历史科举制度知识点
高三历史科举制度知识点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它起源于隋唐时期,经历了宋代的改革,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制度之一,对于培养人才、选拔官员、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面将介绍高三历史科举制度的知识点。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1. 隋朝的科举制度隋朝是科举制度的起源,隋文帝杨坚设立了进士科,采用了九品中正制,即按照功勋、品德等方面的表现将人员分为九等。
这一制度奠定了科举制度的基本框架。
2. 唐朝的科举制度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发展得更加完善。
进士科分为殿试和会试,殿试是在皇宫内进行的考试,会试则是在各地考场进行。
唐朝还推行了科举制度与官员晋升制度的结合,即通过科举考试合格的人才才能成为官员。
3. 宋朝的科举制度改革宋朝时期,科举制度发生了一系列的改革。
宋太祖赵匡胤实行了制科取士,即依照州县推举人才,这一举措使科举考试的范围扩大,增加了选拔人才的机会。
宋朝还开创了科举制度考试内容的制度化,明确规定了科举考试的科目和考纲。
二、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1. 科目与考纲科举制度的考试科目主要包括经义、诗赋、策论等。
经义是对经典文献的解读和理解,诗赋是对文学创作的能力考核,策论则是对当前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案的提出。
2. 考试形式与程序科举考试分为殿试和会试两个阶段。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主要考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会试则是由宰相负责组织的考试,借助地方官员的协助完成。
3. 评卷与录取科举考试结束后,由考官进行评卷,根据成绩和标准进行排名和评定。
成绩优秀的考生可以获得举人或进士的头衔,并有机会晋升为高级官员,甚至成为皇帝的重要顾问。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与评价1. 培养人才科举制度为中国古代培养了大量的文化人才,推动了社会文明和科技进步。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不仅在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方面有所造诣,也在政治管理和军事战略等领域表现出色。
2. 维护社会稳定科举制度为社会提供了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减少了贵族世袭和权贵门阀的存在,使社会上层精英的产生更具有公众认可度。
高考知识点科举制
高考知识点科举制高考知识点: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它在长达一千三百多年的时间里,为中国的封建社会选拔官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如今,虽然科举制早已不再实行,但其知识点成为了每一位高中生都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
科举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但真正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是隋唐时期。
科举制的核心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以确保官员的能力和品德。
在科举制下,主要分为两个考试阶段:乡试和会试。
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地方性考试,通过这个考试进入到下一轮的会试。
而会试则是每年一次的全国性考试,只有通过了会试的人才有机会进入到最后的殿试。
科举制的优势在于它能够为社会选拔出经过层层筛选的优秀人才,有效地减少了腐败和权力的私下交易。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相信能够确保官员的能力和品德,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此外,科举制还使得社会的阶级流动有了一定的机会。
没有出身贵族的普通人,只要他们有能力和才华,在科举制下也有机会成为官员。
然而,科举制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
首先,科举制强调的是文化素质,对于其他领域的能力考察比较欠缺。
这种单一的选拔方式可能会忽略掉其他方面的能力。
其次,科举制对于贫穷人家来说并不公平。
由于乡试和会试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和参加,这对于大多数贫苦家庭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困难。
因此,在科举制的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贵族阶级对官职的垄断。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逐渐变得僵化而腐败。
在明清时期,考试内容越来越僵化,即使是考生也都能够事先知道考题的内容。
这导致了“死读书”的现象,即考生们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缺乏真正的学习和思考。
同时,科举制也极大地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他们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考试,而放之于其他学习活动和个人发展则显得相对不足。
不过,科举制也并非完全没有好处。
它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例如典籍的整理和编纂,以及士人的学术思想和成就。
科举制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继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三历史等级考复习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2 2017
——朱熹(1130—1200)《朱子语类》 (1)“本朝之法”指的是什么?是在怎样形势下出台的?(4分)
宋代文官体制;针对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武将屡屡篡夺皇位的现象 或者赵匡胤夺取政权后,为避免“陈桥兵变”的历史重演。
3、明成祖选拔翰林学士入文渊阁,正式确立内阁制度,内阁 逐渐成为协助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
职责:
人数不等,起草诏敕、票拟批答、咨询顾问、密疏进言等。
实质:
内阁必须完全遵照皇帝旨意行事,不得妄提建议,不准自行 其事,实质上仍是皇权的组成部分,与前朝宰相不可同日而 语。
1、秦朝时期,确立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中央设 丞相,是百官之长,对皇权构成一定的制约。
弊:但若考试内容不恰当,也不能反映出真才 实学。
科举制度对中国的影响:
积极影响——隋唐建立时,是一种优越的 选官用人制度。
消极影响——明清时,八股取士,钳制思 想,严重阻碍了人才的选拔;清末,科举 制度严重阻碍科技文化的发展,阻碍新型 人才的成长。
科举制对世界的影响:
1、东亚地区长期实行过科举制: 古代越南和朝鲜都仿照中国,以科举制选拔官 员,考试科目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
——《元史·百官志七》
重赋根大税据民征上政收述事制材务度料需;,呈军概报政括要中元务书代需省行呈,省没报制枢有度密来的院自形,中成没央过有的程来诏。自旨中,央不的能诏更旨改, 也结不合能所调学动知军识队,;请行从省行官省员权要力定运期行觐的见角皇度帝说,明向元皇代帝行述省职制;中 央度以是监如察何机加构强进中行央监集督权;的采。取省官互迁。
科举制度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结2023-11-08CATALOGUE目录•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科举制度的实施方式•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科举制度对现代高考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历史地位与评价•科举制度相关历史人物及事件01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这标志着科举制度的诞生。
起源在隋朝的基础上,唐朝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完善和发展,将考试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并扩大了选拔范围,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参加考试。
同时,唐朝还建立了进士科和明经科两门主要的考试科目,一直沿用到清朝。
演变起源与演变选拔人才科举制度的实施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特别是为官吏的选拔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标准。
通过考试选拔出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官场的需求和文化素养的要求。
促进文化教育发展科举制度的实施也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为了参加考试,考生需要接受长期的、系统的文化教育,这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知识水平,也增强了他们的文化素养。
科举制度的实施目的科举制度的影响与意义影响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改变了官员的选拔方式,也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文化教育的发展。
同时,科举制度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东亚各国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意义科举制度的实施意义重大。
它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选拔标准,使得有才能的人有机会进入官场,提高了官员队伍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科举制度也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02科举制度的实施方式考试科目与内容•考试科目:科举考试主要分为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算等科目,其中明经和进士是最为重要的两个科目。
不同朝代科举科目设置也各有不同,但基本上以进士科为主。
- 考试内容: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经义、诗赋、策问、杂文等,其中经义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不同朝代科举考试内容也各有侧重,但基本上以儒家经典为主。
•考试流程: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级别。
中外教育史科举制度知识点总结
中外教育史科举制度知识点总结
中外教育史中关于科举制度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科举制度的定义: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始于隋唐时期。
该制度是通过分科考试,按成绩录用人才,为普通地主阶级的学子进入政治上层开辟了道路。
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1. 形成:隋文帝废除九品官人法,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 发展: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科目;武则天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3. 完善:北宋时期,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州府解试、尚书省的省试和殿试的三级考试体系;王安石变法废除死记硬背的科目,进士科考试内容为经义、时务策和诗赋。
4. 衰落:明清时期,科举制进入鼎盛,但八股取士成为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科举制度的影响:
1. 积极影响:打破特权阶层对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儒家思想在民间的传播;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如唐诗宋词元曲的发展。
2. 消极影响:考试内容僵化,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考试科目和录取方式单一,限制了人才选拔的范围和质量;考试作弊现象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
科举制度的废除:19世纪中后期,随着清政府统治的日益腐朽和西方列强
的入侵,科举制度逐渐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
制度。
以上是中外教育史中关于科举制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如需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论文获取。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官职制、姓名称谓2017 (2)
庙号≠谥号 如康熙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 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庙号:清圣祖
孝庄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 文皇后
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 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 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 位后首创年号。
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
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
“始生三月而加名”
——《周礼》 “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公文场合,自称,蔑称,
——《礼记》
上对下,长对晚等
他人敬称:上对下,下对上,平辈间
2、号
号
自号
谥号
庙号
(年号)
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 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 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 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特征:君王为某某帝,后妃为某某后妃,大臣为评价词。
贡士
会元
皇宫(会试 皇帝 同年四月)
进士及第 (一甲,3人)
状元
榜眼
进士出身
(鼎元)
(二甲,若干)
同进士出身
传胪
(三甲,若干)
探花
二、官职制度
1、政府机构 “三公九卿”
太尉 (军事)
皇帝
丞相 (行政)
御使大夫 (监察)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太仆 廷尉
(宗庙 (宫殿 (宫门 (马 (司法 礼仪) 警卫) 警卫) 政) 审判)
古代文化常识专题
——做一个有素养的中国人
一、科举制度
1、含义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 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 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 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 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 远的影响。
高考历史小专题复习——以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为例
教材叙述——科举制
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 科举制度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 的地位。 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 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 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7分)
(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 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真题演练
(2014·福建高考·38)
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 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 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 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
概念图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小结
真题演练
(2014·福建高考·38)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 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6分) (1)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
——统编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57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古代礼仪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古代礼仪一、科举制度◆■※★●1.科举制度概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
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
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
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
2.科举前选拔官员【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3.科举制名称【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科举制度高考历史知识点
科举制度高考历史知识点所谓科举指的就是古代选拔官吏人才的一种官方化的考试制度,在古代,选拔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备战,正所谓寒窗苦读十几年为的就是中举。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科举制度高考历史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科举制度高考历史知识1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和影响我隋唐以前,朝廷的很多官吏都是依靠后辈的功勋入朝为官,士族垄断了官职,因此统治阶级几乎是士族所掌控。
这样的后果就是容易造成皇权分散,士族门阀崛起,而真正有才学的人才却被挡在了大门外,无法入朝为官,这样容易造成两级分化。
所以在南北朝时期,封建官僚阶级是十分腐朽的,后到了隋唐,尽管朝廷大兴科举制度,但是在地方上选拔人才依然是士族门阀所掌控,从唐朝时期的牛李党派争斗就可以看出当时的统治阶级矛盾是何等的尖锐。
即使是在唐朝初期,还是有不少大臣反对科举的推行,而这些人基本上都是靠祖上恩荫庇佑的士族门阀,后在武则天时期,士族的气焰才逐渐被打压下去,武则天提拔起来的人基本上都是通过科举提拔起来的,这也正是为何武则天可以建立周政权的原因之一。
而到了宋代,门阀士族垄断官僚阶级的问题基本上就不存在了,因为宋代对科举制度的实行是十分重视的,即使祖上是朝廷高官,后代也是必须通过科举考试才可以入朝为官的,一次学界也将科举的兴盛时期定位在宋代。
而且宋代的科举考试内容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和健全。
所以诗歌辞赋也是在宋代达到了顶峰,在宋代出现过很多名家诗人,像张择端三苏等都是宋代时期的名家,从唐代开始就涌现出不少的名家。
可见科举制度是有利于文化传承以及文化繁荣的,我国诗词歌赋发展达到顶峰恰好也是在这一时期。
之后的元也延续了隋唐时期的科举,但是并不是很重视,直到元仁宗时期才真正得以实行。
而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就逐渐暴露了弊端,出现了很多专门垄断科举的士族,不少宗族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控制自己的势力,不过这个时期还是会有寒门子弟通过考试中举。
从上面的史载来看,科举是有利于提高官僚阶级的文化水平以及为官的素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识字率。
科举制度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古代科举制度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这使得一些具有特 殊才能的人才可能因为文笔不佳或其他因素而无法脱颖 而出。
功名观念的束缚
古代科举制度追求功名利禄的思想,使得一些考生过于 注重考试成绩,而忽略了自身才能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 升。
现代高考制度的争议
教育公平问题
现代高考制度存在地域差异和城乡差异,优秀教育资源在地区之间分配不均,这导致一些 考生在高考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科举制度选拔出的官员通过忠诚于中央政权,强化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稳定。
文化认同的形成
科举制度选拔出的文人通过文化创作和文化传播,促进了文化认同的形成,有利于民族文 化的传承和发展。
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01
传承传统文化
科举制度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得古代经典和历史文献得以流传
至今。
02
推动文化创新
科举与现实脱节
考试内容过于注重古代经典, 与现实社会严重脱节,导致实
用性减弱。
八股取士的弊端
固定化的考试形式和内容限制 了考生的思维和创新,使得科 举制度逐渐失去了选拔人才的
效能。
03
科举制度的影响
对教育的影响
推动教育发展
科举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促进了学校教 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择优录取
重视文化知识
科举制度以成绩定取舍,录取人数少,竞争 激烈,录取者均为才学之士。
科举制度重视文化知识,考试内容以儒家经 典为主,注重道德修养。
优势
打破贵族特权
科举制度按照成绩选拔人才,打破贵族特 权,为平民提供上升通道。
推动教育发展
科举制度推动全社会重视教育和学习,提 高国民素质。
2017贵州政法干警文综历史备考:科举制度
2017贵州政法干警文综历史备考:科举制度如有任何报考疑问,请加入2017贵州政法干警考试交流群469607058,我们为您分享最新的报考资讯和备考资料,欢迎您来这里和广大考生一同交流进步!2017年政法干警考试备考已经开始啦,打算报名的考生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备考了,中公政法干警带领考生一起复习备考各个科目的知识点,帮你夯实基础,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一、科举制的发展史1.隋朝首创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的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下去。
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奠定了科举制的雏形。
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2.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唐太宗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3.宋以后的改革宋朝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考试方法采用糊名法。
明朝采用八股取士,科举制度凸显弊端。
1905年清末新政,废除科举制度,科举制退出历史舞台。
二、科举制的意义及影响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实行科举制,选拔人才不分门第出身,促进了社会流动,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族大家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明清的科举制改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八股取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人的实际能力,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才智。
科举制高考知识点
科举制高考知识点科举制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选才制度,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为官员选拔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评价体系。
这个制度持续了一千三百多年,从隋朝的开皇十九年(公元605年)开始,直到清朝的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被废止。
科举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朝,但这个制度真正完善并广泛应用,是在隋朝和唐朝时期。
科举制通过设立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的考试,选拔合格的人才进入官场。
乡试是初试,由县级官员主持,考察文化知识和修养。
会试是复试,由地方官员主持,考察文学才能和文章写作。
殿试是终试,由朝廷官员主持,考察政治能力和忠诚度。
科举制虽然在选拔人才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它也存在许多弊端。
首先,科举制过于注重文化知识,而忽视实际技能和才能。
这导致了一些文弱书生在官场上无法胜任实际工作。
其次,科举考试的内容固定,缺乏灵活性,容易培养出千篇一律的官僚。
再次,科举制选拔的官员往往不具备现代管理和领导能力,难以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需求。
最后,科举制也存在腐败问题,一些贪官污吏通过贿赂考官或作弊手段,使得不合格的人也能通过考试。
不过,科举制也有一些积极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通过学习、努力的途径,改变命运、实现社会流动的机会。
这在封建社会的中国是一种相对公平的制度。
其次,科举制为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让文化成为一种社会粘合剂。
最后,科举制为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包括了许多优秀的文人作品和学术著作。
科举制的废除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改革。
康有为、梁启超等思想家曾经积极倡导废除科举制,并提出替代性的人才选拔方案。
其中,康有为提出了“赏识教育”和“实业教育”的理念,强调实践能力和真才实学的重要性。
梁启超则主张推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鼓励多元发展和创造性思维。
废除科举制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推行近代教育制度、兴办实业、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等。
这些改革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也开启了现代教育和选拔人才的新时代。
科举制度知识点高三
科举制度知识点高三科举制度知识点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高级官员选拔制度的总称,起源于隋朝,兴盛于唐宋两代,终于清朝康熙年间废除。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关于科举制度的一些知识点。
一、背景和起源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朝,隋文帝时期由于政治改革的需要,将选拔官员的方式由世族世袭制改为通过考试的方式。
隋朝的科举考试分为明经科和明法科两科,取士制度逐渐形成。
此后,唐代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并且开创了进士科,成功培养了大批文武全才,成为了后来的典范。
二、科举考试科举考试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县试、省试和殿试。
首先是县试,一般在考生的县城举行,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义、诗词和文章,考试以策问答形式进行。
通过县试合格的考生可以参加省试,省试是在省会城市举行的,内容比县试更加深入,包括经义的解释和分析等。
省试合格的考生可以进入最后的殿试,殿试在皇宫中进行,由皇帝亲临主持,内容包括面圭、言官质问和诗文考试。
最终通过殿试的考生即为及第,可以获得功名利禄。
三、科举流程科举考试是一个长时间的选拔过程。
首先是报名,考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填写报名表格并交费。
接着是县试,考生需要前往指定地点参加考试,通过后方可参加省试,合格后再进入殿试。
在每个阶段的考试中,只有成绩优异的考生才能晋级下一轮的考试。
整个流程历时数月,考生需要经历连续的考试压力和紧张的复习备考。
四、选拔对象和限制条件科举制度在初期主要面向具备一定财产和家世背景的士族子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限制条件逐渐减少,几乎所有有一定学识的男子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然而,女性和低层民众仍然无法参加科举考试,这一限制直到近代才被废除。
五、影响和局限性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促进了社会流动和文化传承,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文人和官员。
科举制度还培养了广泛的知识阶层,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过分强调笔墨之学,忽视实际能力和才干,局限了中国官僚体制的发展。
2017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科举制
[键入文字]2017 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科举制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 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科举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历史网。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科举制科举制: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四个显著的特点。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科举制的目的一,进行思想统治。
科举取士他规定的是取儒士,也就是习读儒家经典的知识分子。
大家都知道,儒家学说在被孔夫子创立后,不断的被后人所完善,使之符合封建统治者封建统治。
所以到隋朝时,隋文帝创立科举取士制度。
通过科举,封建统治者牢牢的控制着知识分子的思想,向他们灌输一种愚忠的思想。
虽然他也有积极的一面。
但是科举的主要目的还是加强封建统治、二,为统治阶级灌输新的血液。
使封建机器时刻有新的血液输入。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科举制产生的背景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发展的结果.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着手的就是官制和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因为:第一,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把选用人才的大权集中在中央政府手里;第二,要巩固统治,必须最大限度地网罗和笼络知识分子, 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第三,全国统一,封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这样,被地方官员操纵的察举制和被士族所操纵的九品中正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隋文帝正式废“九品中正制”.至隋炀帝大业二年1。
科举制的知识点高三
科举制的知识点高三科举制的知识点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起源于隋朝,经过唐、宋、元、明等朝代的发展演变,直至清朝被废止。
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就科举制的起源、组织、内容和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科举制的起源科举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朝。
隋朝的文帝杨坚于隋开皇年间创立了进士科,取代了原先依靠门第世袭的贵族统治制度。
进士科通过文学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使得人才选拔的标准更加公正,也促进了社会的流动性和社会等级的发展。
此后,科举制经过唐朝、宋朝等朝代的发展,逐渐完善和成熟。
二、科举制的组织科举制的组织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中央和地方。
中央组织方面,负责科举制的机构是内阁的吏部,该部门负责制定选拔规则、组织考试、评卷等一系列工作。
而地方组织方面,主要由府、州、县三级政府共同负责,包括准备考试场所、招募监考官员、安排考生住宿等工作。
三、科举制的内容科举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乡试和殿试。
乡试是科举制的第一关,由地方政府组织,考察的是文化素养和才能。
只有通过乡试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殿试。
殿试是直接由朝廷组织,由皇帝亲自主持。
殿试主要考察的是考生的政治觉悟、忠诚度和理论水平等。
四、科举制的意义科举制在中国古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科举制促进了人才的选拔,突破了原有的门阀贵族统治制度,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官场,使得人才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
其次,科举制强调文化素养和政治觉悟的培养,对于促进社会进步、推动文化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科举制的存在也加强了中央集权,确保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综上所述,科举制作为中国古代的选拔人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朝,经过多个朝代的发展,逐渐完善和成熟。
科举制通过乡试和殿试的形式选拔人才,促进了人才更加公正的选拔和合理的利用。
同时,科举制也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方法1抓关键词 2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时代背景及特 征思考关键词隐藏的含义 3注意过程变化的合理解释
部分人身份地位提高, 体现了耕读社会的特征; 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扩大统治基础
亲朋共怅登程日,乡里先传下第名 须凿燕然山石,《登科记》里是闲名
• 不第远归来,妻子色不喜;黄犬恰有情, 当门卧摇尾。
• 枉坐公车行万里,譬如闲看华山来
共说体文现了章怎原样有的价感情,色若彩论;侥幸岂无人
《登科后》 孟郊
昔日我错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
体现了怎样的感情色彩;
清 代 贡 院 号 舍
科举制度发展的历程
从历史渊源:汉朝推行的学校制度
隋朝
• 隋文帝开始分科取士 • 隋炀帝设进士科,开始开科取士----考试制度
康熙五十一年按省分配名额
科举制度(禁)锢智慧,(败)坏学术,滋 (长)游手(好闲),“为中国蔽锢文明之大 根源。”
----清末思想家梁启超
• 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 律停止,各省岁、科举考试亦停止.
八股取士弊端越来越严重,1905年科举制度 被废除.
考试内容
• 唐宋以五经为主。兼考诗赋 • 明清以四书五经为主,到以四书为
制科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唐代出仕不惟科举一途
门荫 军功:
•说明(入士途径多样性)
科举制的作用
• 唐太宗在一次科举考试时,看着参 加科举的人如鱼贯而出,笑着说 ‘天下英雄尽入我彀’
作用:选拔人才、控制人才
著名历史学家何中礼先生指出:在唐朝选官制 度中,除科举之外,公卿大臣也有权公荐举人, 考试成绩好坏,不能作为做官的唯一标准
• 据历史记载,洪武三十年的会试考试中, 入格的51名进士全是南方举人;北方举人 攻击主考官舞弊,明太祖亲自阅卷,新钦 定了61为进士,全为北方人。
平衡各方势力:地区矛盾(南北矛盾)、 阶层矛盾(士族和庶族)
然九品中正之弊,致贵族政治,矫之以科举, 而平民与贵族乃得均享政权,是亦未始无关于 国家社会之进化。
逐渐制度化。
唐朝
科举制不断完善
唐太宗:进士科 考中第一名的称 状元
武则天: 开殿试 设武举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 主要的考试内容
唐朝
• 科举制度不断完善 • 考试后不直接授官:礼部---吏部 • 读书人可以直接自由报考 • 主考官权力大,能左右考试的录取
宋朝
三项创新: (一)礼部试主考官由皇帝任命 (二)建立殿试制度
元朝
• 元初屡议与科举,但不果行。。。。中叶仁宗(1315) 颁条制,三年一科。(离元朝亡国仅有53年了)共举 行科举考试22次
• 据分析,一百名进士中,父祖曾祖三代的宦官背景, 全无官宦传统的家庭仅占到35%
• 蒙古人、色目人考试两场,题目较易;汉人、南人考 三场,题目较难;会试人数各自75人,录取名额也是
所有进士都成为天子门生 三甲 : 赐进士及第 赐进士出身 赐同进士出身
• 宋代:科目以进士为重,增加殿试,由皇 帝亲策,三年一考。
殿试放榜
一甲: 进士及第
二甲: 进士出身
三甲: 同进士出身
状元
榜眼
探花
宋代已有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目,是作为榜首 前三名的荣誉称号。
宋朝
• 强化殿试 • 严格考试 • 多年一考(3---5年) • 增加录取名额 • 科考后直接授官
• 纠正九品中正制之弊端,平衡士族庶 族矛盾
宋仁宗时,富弼曾请求废除殿试,获同意 而而诏废除,可有人反对,认为废除殿试 是“轻圣恩”,旋及恢复殿试。殿试因此 形成“天子门生”
加强了君主对人才的控制,加强皇权
唐朝289年,进士科取士共265次取进士 6823人;出生进士的官员占总数的1%----2%
由童生参加考试,州县长官主考,中试称生 员,秀才、秀士,取得府县学校的学生资格。 乡试:
乡试又称大比,中者称举人。8月中旬举行, 又称秋闱,在省署举行。 会试:
在乡试的第二年春二月举行,又称春闱。由 礼部主持,又称礼闱。地点在京城。 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 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名次。
南卷 ( 55%):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 东,应天府、南直隶部分府州
北卷 (35% ):山东、山西、河南、陕西、, 顺天府、北直隶大部分地区、辽东
中卷 ( 10%):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南 直隶部分府州
南北分卷制度既体现了对经济文化发达的 江南地区的政策倾斜, 也注意了对北方和西南地区的政策保护, 有利于缓和南北矛盾。
主
科目
常科(考试科目) 秀才 明经 进士 明字 明法 明算
1、秀才科:最为难考的科目 方略策 2、进士科
时务策 贴经 诗、赋 赋得
中唐以后进士科越来越重视诗赋
3、明经科 贴经 口试大义 时务策 进士科重文章,明经科重记忆背诵能力 三十老明经 , 五十少进士
录取难易悬殊
进士科录取难度大, 进士科在科举中的的地位高, 中国古代推行官本位制度: 进士科是入士的重要途径(庶民)
后股
正反
束股
正反
明朝
• 1.进一步形成规范的考试制度。乡试、会 试、殿试
2.更加注重考试的公平 措施:严格监考、搜检、士兵监门、
3.八股取士 进士-----翰林----内阁
只有府州县的生员及国子监的监生才有资格参加乡试
4.科举制与学校制度相结合 5.推行南北两院考试制度
清朝 清承明制
南北分卷制度
(二)八股文(时文、制义、举业)
八段:破题 承题 起讲 提比 虚比 中比 后比 大比
四百五十到六百字之间 代圣人立言 束缚思想的文字游戏
破题 承题
起讲
八 入手
股
文 起股
中股
程 正反
正反
式 大结
股者,对偶也。每股中均须一正一反, 或一实一虚,或一深一浅排偶论述。 所有内容必须本 《四书集注》,代圣人 立言,不可以己见发挥。只有最后大结 时可用己见,但只可言前朝,且只能三 四句。
根各据25名材料概括元朝的科举特点
科举考试推行时间晚,次数不多
重视血缘政治、家族门阀
种族歧视
明朝
考试程序 三级考试 乡试 秋闱 贡院 举人(孝廉 ) 大挑 会试 春闱 贡士 殿试(廷试) 进士 三甲 连中三元 (四)及第之后 第一甲入翰林院 朝考 翰林院庶吉士 六部主事 知县 宰相一般翰林出身
明科举考试程序 童试(府、县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