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应知应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doc

合集下载

教师应知应会知识考试题库2023

教师应知应会知识考试题库2023

教师应知应会知识考试题库2023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 请简要介绍教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是通过系统的研究、总结和归纳,探索教育活动的本质、原理和规律的学科。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等。

2. 请简要介绍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和主要分支。

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包括教育学基础理论、教育学研究方法和教育学应用研究三个主要部分。

教育学的主要分支包括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教育史学、教育管理学等。

3. 请简要介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方法和理论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是通过观察、实验、问卷调查等手段,对教育活动进行实证研究,获取实际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理论研究方法是通过对文献、理论分析、逻辑推理等方式,对教育活动进行理论研究,提出理论框架和理论模型,深入探索教育问题的本质。

二、教育法律法规1. 请列举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

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

2. 请简要介绍《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教育法》是我国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包括教育的宗旨、教育的内容、教育的体制、教育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它规定了教育的法律地位,教育的基本任务,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教育的管理制度等,对于规范教育活动、保障教育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3. 请简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基本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我国教师的基本法律,包括教师的基本权益、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培养和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它规定了教师的权益保障,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的培养和发展等,对于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1. 请简要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是通过对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过程和心理发展的研究,来指导和改进教育实践的学科。

教育常识应知应会内容

教育常识应知应会内容

教育常识应知应会内容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对人类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教育常识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教育常识的应知应会内容:1. 教育理论• 教育的定义和目标教育的定义是指通过组织和引导,协助研究者在思想、知识、技能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有用的社会成员。

• 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教育的原则包括适应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注重全面发展原则等。

教育的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实践教学、探究式研究等多种方法。

2. 教育制度和政策• 教育制度介绍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组织和管理教育的机构和规定。

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阶段。

• 教育政策的影响教育政策是指国家或地区制定的与教育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调整会对教育机构、教职员工以及学生产生重要影响。

3. 教育课程和评估• 教育课程设计教育课程是指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需求,有计划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活动的体系。

教育课程设计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 教育评估方法教育评估是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和教育过程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教育评估方法包括考试评估、实践评估、综合评价等多种方式。

4. 教育心理学• 研究理论研究理论研究研究的本质和过程,包括认知研究理论、行为主义研究理论、社会认知研究理论等。

了解研究理论有助于指导教学实践。

• 学生发展理论学生发展理论探讨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包括儿童发展理论、青少年发展理论、成人研究理论等。

了解学生发展理论有助于个性化教学。

以上是教育常识应知应会的内容,熟悉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学习《新时代教师应知应会知识手册》(

学习《新时代教师应知应会知识手册》(

学习《新时代教师应知应会知识手册》一、精心钻研教材教师要在认真备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重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设计和选题中既要满足中等以上学生,也要体现出对学困生的层次性要求。

做到上课有备而来,重点、难点突出。

二、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师生之间应是互相尊重、平等互助的关系,教师要让学生喜欢老师;教师要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主动而愉快地学习。

三、关注每一个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教师行为,更是学生的行为;不仅是好成绩学生的行为,也是“学困生”的行为。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语言学习中大胆尝试,特别要关注性格内向学生和学困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善待他们的错误,保护他们的自尊,培养他们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在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下互帮互学,体验集体荣誉·感和个人成就感。

四、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交互式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彼此交流,交互式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学习,将传统教学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策略;也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自我监控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促进了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当一个学生对一个话题感兴趣而又没有机会表达观点时,他会很沮丧,经常如此无疑会打击他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而在大班教学中,让多数学生都在课堂上发言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要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小组讨论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

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这一范围内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还可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五、优化课堂活动教师要在遵循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和不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的前提下,依据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i语言水平,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内容相关,为目标服务,使活动形式多而不乱,并有语言知识作支撑,使活动活而有序,具有可操作性,使活动真实,体现开放性。

中小学教师应知应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中小学教师应知应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中小学教师应知应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新课程改革部分一、如何理解“课程”这一概念?课程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科书、课程计划(旧称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旧称教学大纲)中;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等,也就是说,广义的课程不仅包括课程表所规定的显性学习内容,也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及学校中潜在的各种文化教育因素;它不仅指书本知识,也包括学生个人所获得的感性知识,个人经过系统的整理由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知识,以及个人的经历产生的情感体验,可以说,广义课程的内容是更广泛的,更有助于我们认识课程的内容。

二、贯穿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什么?“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贯穿“课改”的基本精神,是“课改”的灵魂。

“课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往以学科为本位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动的、甚至被窒息的人。

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强调了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强调了课程要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良好品德;强调了课程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三、“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要求详答)“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意味着:(1)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要使学生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4)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四、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这一改变包含什么意义? (要求详答)(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指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应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

教师基本理论知识

教师基本理论知识

教师基本理论知识教师是教育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他们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教师基本理论知识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需掌握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原理和知识体系。

下面将从教师基本理论知识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介绍。

1. 教学理论知识教学理论知识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之一,它包括教学原理、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内容。

教师需要了解学习规律、认知理论、教学设计原则等,从而在教学实践中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课程理论知识课程理论知识是指教师必须具备的关于课程设计、教材选择、教学内容组织等知识。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的课程,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3. 教育心理知识教育心理知识是指教师需要了解的心理学原理和教育学理论,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教师需要掌握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障碍等心理性因素,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4. 教育法律知识教育法律知识是指教师需要了解的有关教育法规、教育政策等法律知识。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遵循法律法规,确保教学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维护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

5.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教师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操守和教育情操,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模范示范,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教师基本理论知识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石,只有深入学习和不断提升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为学生成长成才做出更多积极的贡献。

教师应知应会50条

教师应知应会50条

教师应知应会50条1.熟知教育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执教。

2.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体系、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大纲要求。

3.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4.善于组织班级活动,关注每个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5.具备班主任工作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班级管理。

6.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7.掌握教学基本功,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8.具备课程开发和整合能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9.具备良好的教育科研能力,能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

10.具备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能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11.熟练掌握各种教学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包括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等。

12.了解和掌握课堂管理的技巧,包括如何应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

13.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14.具备良好的课堂气氛调控能力,能够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

15.具备与同事、学生、家长良好沟通的能力,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6.具备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能力,能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7.具备命题和评卷的能力,能够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8.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19.具备课程整合和开发的能力,能够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和开发课程。

20.具备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能力,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21.具备家校沟通的能力,能够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22.具备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能力,能够关注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23.具备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4.具备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意识,能够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5.具备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能够与同事合作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26.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能够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教师应知应会

教师应知应会

教师言行七不准:(1)不准宣扬和传播宗教;(2)不准信教和参加宗教活动;(3)不准穿戴有宗教色彩的服饰;(4)不准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5)不准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话;(6)不准参与民族分裂主义活动;(7)不准宣扬封建迷信。

马克思主义“五观”即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四个认同”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三维: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二反: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反对非法宗教活动。

哈密地区教师行为五条禁令一、严禁涉黄、涉赌、涉毒。

二、严禁从事宗教活动。

三、严禁讽刺、侮辱、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四、严禁工作日饮酒。

五、严禁对学生实行有偿家教, 私自在校外兼职。

哈密地区教师行为八不准一、不准散布违背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影响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言行以及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观点和思想;二、不准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征订或推销教辅资料和学习用品;三、不准接受学生家长宴请,礼品、礼金或向学生家长索要财物;四、不准在工作期间下棋、打牌、炒股票(基金)、玩电脑游戏、上网聊天、观看影视片;五、不准在课堂上使用通讯工具、会客以及进行其它有悖教师形象的行为;六、不准单独留异性学生在教室、宿舍或其他僻静场所进行谈话、辅导或帮助料理其他事务;七、不准排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成绩名次,或设法迫使学困生退学、转学;八、不准语言粗鲁、不修边幅、浓妆艳抹或奇装异服。

办学理念:以爱心育人为本以创新学习为魂校风:一切为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风:敬业勤业精业学风:尊师守纪诚实刻苦校训:走好每一步快乐每一天。

师德师风应知应会知识内容

师德师风应知应会知识内容

师德师风应知应会知识内容
一、师德师风基本要求
1. 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

2. 教师应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教师应严谨治学,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4. 教师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楷模。

二、教师职责和使命
1. 教师应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特长和潜能的发挥。

3. 教师应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发展
1.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歧视、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严谨治学,提高教学质量
1. 教师应认真备课、上课,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2. 教师应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改革,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1. 教师应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染学生,做到言行一致。

2. 教师应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

3. 教师应注重自身的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

六、团结协作,共同发展
1. 教师应与同事之间相互尊重、支持、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应知应会内容大全

教师应知应会内容大全

教师应知应会内容大全教师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培养下一代的人才,传播知识和价值观。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掌握并熟悉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学职责。

下面是教师应知应会的一些重要内容,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

教育理论与方法教师应该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例如教学法、心理学、学习理论等。

这些理论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发展规律,从而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时,教师还应该了解最新的教育技术和工具,如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设备等,以便更好地利用它们提升教学效果。

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师作为学科的传授者和引导者,应该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能力。

他们需要了解自己所教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灵活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创新精神,不断追求学科的深入研究,以便能够传授最新的知识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设计与评估教师应该能够独立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活动。

他们应该知道如何将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分解为具体的教学步骤,并设计出富有创造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及时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班级管理与沟通能力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学生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和需求。

同时,教师还应该能够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规则,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提供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

在处理班级冲突和问题时,教师应该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职业道德与素养教师是社会的楷模,他们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教师应该具备公正、诚信、责任和爱心等品质,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教师应知应会知识

教师应知应会知识

教师应知应会知识引言教师是学生研究和发展的引导者和榜样。

为了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教师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档将介绍教师应知应会的知识,以帮助教师提升专业能力。

教学理论教师应了解并掌握一些常见的教学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研究是对刺激的响应,认知主义理论则关注研究是一种认知过程,建构主义理论注重研究者通过构建意义和知识的过程。

了解这些教学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

课程设计教师需要具备课程设计的能力。

课程设计是教学工作的核心,涉及到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方法的设计等。

教师应掌握如何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能力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

研究评估研究评估是教师了解学生研究情况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了解各种研究评估方法和工具,如测试、观察和作业等。

同时,教师还需要学会分析评估结果,并基于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教育法律法规教师应熟悉教育法律法规,了解教育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这些法律法规包括有关学生权利保护、课程设置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法规,保证教学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教育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教师应了解常见的教育技术工具和平台,如电子白板、在线教学平台和教育软件等。

掌握这些教育技术可以增强教学的效果,并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方法。

结论教师应知应会的知识对于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至关重要。

教师应不断研究和掌握教学理论、课程设计、研究评估、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只有不断发展和创新,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

>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教师应知应会内容

教师应知应会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二条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第三条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第二章学生第十一条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第四章教师第二十八条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应当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第二十九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第三十条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

第五章教育教学第三十四条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十五条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十六条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第三十七条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

第六十三条本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辽宁省义务教育条例第十八条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可以给予纪律处分,但不得责令转学(不含转入专门学校)、退学或者开除学生。

教师应知应会内容大全

教师应知应会内容大全

教师应知应会内容大全教师应知应会内容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要求。

教师是培养国家栋梁的重要角色,因此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的技能,以能够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以下是教师应知应会内容的大全。

一、教育理论与方法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内容;2.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家的主要观点和思想;3.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4.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5.教育实践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二、课程与教学设计1.学科的基本概念、内涵和特点;2.现有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解读、分析和应用;3.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与应用;5.师生互动的技巧和方法;6.课堂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评价。

三、学科知识与研究1.学科知识的结构和体系;2.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3.学科前沿和研究动态;4.学科知识的选讲和延伸。

四、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的组成和基本原则;2.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3.学生教育权益维护的法律法规;4.教师职业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5.教师和学生违纪、违法行为处理的法律法规。

五、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的基本概念、目标和原则;2.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内容;3.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方法和手段;4.素质教育的评价和监控机制。

六、学生管理与教育1.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行为特点;2.学生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学生发展评价的方法和技巧;4.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5.学生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实施方法。

七、班级管理与教育1.班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目标;2.班级管理的策略和方法;3.班级活动的设计和评估;4.班级文化和班级氛围的建设;5.班级学习氛围和学习动力的培养。

八、教师职业发展与自我提升1.教师职业发展的意义和目标;2.教师职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3.教师职业发展的阶段和要求;4.教师专业形象和职业规范;5.教师自我反省和提升的方法和途径。

中教笔试知识点总结

中教笔试知识点总结

中教笔试知识点总结一、教学理论知识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对学生所要求达到的学习结果的预定要求和指导。

它包括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等。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有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包括教学内容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合理性。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相适应。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的一种手段。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因材施教,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4. 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的一系列措施。

课堂管理要注重教学环境的营造,保持课堂秩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二、学科知识1. 语文: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2. 数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要注重学生的数学知识的系统性、结构性和应用性。

3. 英语: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和文化意识。

4. 物理、化学、生物:理科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历史、地理:人文社会科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地理概念、历史地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6. 美术、音乐、体育:美术音乐体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体育健康意识。

三、教育心理知识1.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根据学习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成年人发展心理学等。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指导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3. 教育测评:教育测评包括教学评价、学业评价和学生发展评价等。

教师应知应会考试试题

教师应知应会考试试题

教师应知应会考试试题1. 教育学基础理论- 简述教育的本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论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和职责。

2. 教学方法与策略- 描述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并分析其适用的教学情境。

- 阐述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3.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分析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征。

- 讨论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

4. 课程设计与实施- 说明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原则。

- 描述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5. 教育评价与反馈- 阐述教育评价的目的和方法。

- 讨论如何通过评价结果进行有效的教学反馈。

6. 教育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 列举与教师职业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

- 讨论教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

7.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描述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

- 分析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教学过程。

8. 跨学科教学与创新- 讨论跨学科教学的意义和实施方法。

- 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中的应用。

9. 教师专业发展- 描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重要性。

- 分析教师如何通过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10. 教育公平与包容性教育- 讨论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体现。

- 描述如何实施包容性教育,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以上试题旨在考察教师对教育学理论、教学方法、学生发展、课程设计、教育评价、法律法规、信息技术应用、跨学科教学、专业发展以及教育公平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师应通过这些试题的准备,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社会。

教师应知应会

教师应知应会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应知应会知识(教师)1.知道《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内容:一、爱国守法。

爱祖国,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为人师表。

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2.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所在学校经常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我校非常重视师德师风的建设,一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拟定了《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师德考核办法》;二是开展三爱(爱学校、爱事业、爱学生)系列教育活动,实现“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目标;三是开设榜样示范专栏,评选美德教师;四是严肃工作纪律,坚持两手抓,自觉提高与制度约束相结合。

五是开展师德承诺活动;六是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学习最美教师杨向明烈士、邀请牧院师德模范吴敏秋作报告、教师节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七是党员教师开展“1+1”结对帮扶贫困生、学困生活动,走访学生送自信。

教师应知应会内容大全

教师应知应会内容大全

教师应知应会内容大全
以下是一个教师应知应会内容的范例,供参考:
1.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了解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掌握多种教学策略和技巧,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2.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掌握所教授科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和辅导,能够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和实验操作。

3.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国家和地方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能够依法执教,遵守教育职业道德规范。

4.学生心理和行为管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能够进行有效的学生心理辅导和行为管理,能够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5.教育技术和信息化应用:掌握教育技术和信息化应用技能,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能够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管理。

6.教育评价和教学研究:掌握教育评价和教学研究方法,能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改革研究,能够进行教学创新和实践。

7.教育管理和组织协调:了解学校管理和组织协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进行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能够协调校内外各种资源和关系。

8.教育沟通和家长合作:了解教育沟通和家长合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能够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和社区关系。

以上是一个教师应知应会内容的范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教师应知应会内容大全

教师应知应会内容大全

教师应知应会内容大全教师作为一个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下面是教师应知应会的一些内容,用于提醒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一、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掌握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国内外教育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当代教育改革的趋势。

同时,教师还要熟悉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学科知识的熟练掌握教师不仅要熟悉教育学和教学方法,还要深入了解所教学科的相关知识。

只有掌握了学科知识,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提供准确的指导和帮助,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三、班级管理的技巧教师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一些班级管理的技巧。

班级管理是教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不同个性和特点,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

同时,教师还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做好学校和家庭的桥梁。

四、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与遵守教育工作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法律法规,例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

教师需要了解这些法律法规的要求,合理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学生的权益。

同时,教师还要了解一些教育管理的政策,确保自己的教学工作符合国家和学校的要求。

五、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与分享教师应该不断积累教育教学的经验,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还应该与其他教师进行经验的交流和分享,互相借鉴和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六、教师道德的培养与践行教师身为社会的一份子,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道德修养。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谨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准则。

同时,教师还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小学教师应知应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学习材料(二)

中小学教师应知应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学习材料(二)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新课程改革部分一、如何理解“课程”这一概念?课程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科书、课程计划(旧称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旧称教学大纲)中;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等,也就是说,广义的课程不仅包括课程表所规定的显性学习内容,也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及学校中潜在的各种文化教育因素;它不仅指书本知识,也包括学生个人所获得的感性知识,个人经过系统的整理由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知识,以及个人的经历产生的情感体验,可以说,广义课程的内容是更广泛的,更有助于我们认识课程的内容。

二、贯穿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什么?“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贯穿“课改”的基本精神,是“课改”的灵魂。

“课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往以学科为本位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动的、甚至被窒息的人。

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强调了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强调了课程要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良好品德;强调了课程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三、“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要求详答)“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意味着:(1)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要使学生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4)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四、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这一改变包含什么意义? (要求详答)(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指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应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

教师应知应会常识(2015)

教师应知应会常识(2015)

教师应知应会的教育教学常识1、学校办学理念: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发展为源。

2、校训:崇德勤奋朴实进取。

校风:团结求实拼搏进取。

教风:严谨治学爱生创新。

学风:勤学刻苦尊师守纪。

3、办学特色是什么?是如何确立和创建的?(坚持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带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推进。

环境礼仪,一楼礼仪教育展板。

礼仪教育融入德育活动。

礼仪教育进课堂。

学校有礼仪教育县级立项课题,有礼仪教育校本教材。

)4、学校师德建设措施:我们坚持教师“四心”准则,即:爱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信心—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尽心—对学校负责等于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等于对未来负责;诚心—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走路,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5、教师培训形式:县级培训、校本培训、网络培训、自学。

6、教学模式是:导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汇报-总结。

7、减负方法措施:控制在校时间6小时,控制作业量,高效课堂教学。

8、校本课程:《美丽的家乡》《礼仪教育》。

9、信息化:会计逐渐电子记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校园网服务管理和教学,资源库资源共享,校讯通、QQ群、博客等)10、教学网络空间:办公室电脑上网,实现电子备课,资源共享;教室多媒体能上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11、如何监控平衡一天各学科的作业总量不超标:定制度,任课教师沟通,作业检查,访谈学生、访谈家长。

12、骨干教师人数多少?(县级1人,校级4人)13、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4、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15、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维度是: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16、学校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部分构成。

17、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8、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是学习方式的转变。

19、学生基本素质包括思想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师应知应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新课程改革部分
一、如何理解“课程”这一概念?
课程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科书、课程计划(旧称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旧称教学大纲)中;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等,也就是说,广义的课程不仅包括课程表所规定的显性学习内容,也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及学校中潜在的各种文化教育因素;它不仅指书本知识,也包括学生个人所获得的感性知识,个人经过系统的整理由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知识,以及个人的经历产生的情感体验,可以说,广义课程的内容是更广泛的,更有助于我们认识课程的内容。

二、贯穿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贯穿“课改”的基本精神,是“课改”的灵魂。

“课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往以学科为本位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动的、甚至被窒息的人。

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强调了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强调了课程要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良好品德;强调了课程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三、“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要求详答)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意味着:
(1)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要使学生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4)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四、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这一改变包含什么意义? (要求详答)
(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课程标准”是国家指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应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

“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这样才能保证让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义务教育,因为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是大众教育。

(2)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本次课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3)从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教学大纲顾名思义是各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学大纲是教师教学关注的焦点,而课程标准突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4)课程管理从刚性走向弹性
国家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评价及教材编写做出了一些指导和建议。

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学和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

五、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有哪些基本途径?
(1)开展社会调查,不断跟踪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适应社会需要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及其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生活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课程素材。

(3)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

(4)研究一般青少年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已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

(5)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6)建立课程资源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六、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观?
1、新课程中的教学观应体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生成性。

首先教学内容不应仅局限于书本,要向生活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