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压迫症

合集下载

脊髓疾病

脊髓疾病

脊髓疾病概述:见p316第一节急性脊髓炎(最常见)各种感染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病变。

病因及发病机制:1、病因不明,多数发病前1~4周有病毒感染史。

2、推测有可能病毒感染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病理:1、病变可在脊髓任一段,但以胸髓T3~5最常见——该处血供不丰富。

其次为颈髓和腰髓,病变通常局限于1个节段。

2、如有2个以上散在病灶——称为播散性脊髓炎。

临床表现:1、以青壮年多见,发病前1~2周有病毒感染史或预防接种史,急性起病。

2、起病时可有低热,病变部位神经根痛,肢体麻木无力,病变节段束带感。

3、大多数在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受累平面以下运动障碍,感觉缺失,括约肌功能障碍。

A、运动障碍:a、早期处于脊髓休克期,2~4周后——上运动神经元障碍症状。

b、肌力恢复始于下肢远端,逐步上移。

c、休克期的长短取决于脊髓损害程度和有无其他并发症。

d、严重病变时——可出现总体反射。

B、感觉障碍:感觉恢复慢且差,恢复时感觉平面逐步下移。

C、自主神经功能障碍:a、早期呈无张力性神经源性膀胱(容量<1000ml)——充盈性尿失禁——疾病恢复——尿容量<300~400ml时出现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

b、病变平面以下少汗,无汗,角化过度等。

c、病变平面以下发作性出汗过度,皮肤潮红,反射性心动过缓——称自主神经反射异常。

辅助检查:1、CSF检查:细胞数和蛋白正常或略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2、电生理检查:a、VEP:与视神经脊髓炎及MS鉴别。

b、SEP波幅明显下降(下肢体感诱发电位)。

c、MEP:判断疗效和预后的指标(运动诱发电位)。

d、肌电图。

3、MRI:病变节段内多片状或较弥漫的T2高信号,强度不均。

鉴别诊断:1、脊髓血管病:a、缺血性:如脊髓前动脉闭塞综合症,但深感觉保留。

b、出血性。

2、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炎:a、>50岁男性,可能为血栓性静脉炎,脊髓血管造影可确诊。

b、缓慢进行性加重的双下肢无力,巴氏征(+),肌肉萎缩,感觉减退——症状加重——完全性截瘫,尿便障碍,肌萎缩明显,反射减弱。

脊髓压迫症

脊髓压迫症
11
2.影像学:
(1)脊椎X线片:可发现脊椎骨折、脱位、 错位、骨质破坏等,目前已少用。 (2)CT及MRI检查:可显示脊髓受压, MRI能清楚显示椎管内病变及性质、部位和 边界等。 (3)脊髓造影:可显示脊髓梗阻界面, 椎管完全梗阻时上行造影只显示压迫性病 变下界,下行造影可显示病变上界。
12
8
(3)运动障碍:一侧椎体束受压引起病变以下对 侧肢体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
出现病理征。双侧椎体束受压初期双下肢呈伸直 样痉挛性瘫,晚期出现屈曲样痉挛性瘫。脊髓前 角及前根受压可引起病变节段支配肌群迟缓性瘫 痪,伴肌束震颤和肌萎缩。 (4)反射异常:受压节段后根、前根或前角受累 时出现病变节段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椎体束受损 出现损害水平以下腱反射亢进、腹壁和提睾反射 消失、病理征阳性。
13
髓内病变 早期症状 根性痛 感觉障碍 多为双侧 少见,部位不确定 分离性
髓外硬膜内病变
硬膜外病变
自一侧,很快进展为双侧 多从一侧开始 早期常有,剧烈,部位明确 早期可有 传导束性,开始为一侧 多为双侧传导 束性 痛温觉障碍 自上向下发展, 自下向上发展,尾侧重 双侧自下向上 头侧重 发展 脊髓半切综合征 少见 多见 可有 节段性肌无力和萎缩 早期出现,广泛明显 少见,局限 少见 椎体束征 不明显 早期出现,多自一侧开始 较早出现,多 为双侧 括约肌功能障碍 早期出现 晚期出现 较晚期出现 棘突压痛、叩痛 无 较常见 常见 椎管梗阻 晚期出现,不明显 早期出现,明显 较早期出现, 明显 脑脊液蛋白增高 不明显 明显 较明显 脊柱X线片 无 可有 明显 脊髓造影充盈缺损 梭形膨大 杯口状 锯齿状 MRI检查 脊髓梭形膨大 髓外肿块及脊髓移位 髓外肿块及 脊髓移位

脊髓压迫症

脊髓压迫症

脊髓压迫症
compressive myelopathy
临床表现:
➢ 慢性脊髓压迫症:缓慢进展,早期无明显症状 及体征。
分三期: ✓ 根痛期:表现神经根痛及脊膜刺激症状。 ✓ 脊髓部分受压期:脊髓半切综合症的临床表现。 ✓ 脊髓完全受压期:脊髓完全横贯性损伤的症状
及体征。
脊髓压迫症
compressive myelopathy
发病机制:
➢ 早期:脊髓通过其移位、排挤脑脊液、表面静脉血流 代偿而不出现神经功能受累表现。
➢ 后期:出现骨质吸收、局部椎管扩大等代偿,可出现 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
依据病程经过可分为: 急性压迫:外伤 亚急性压迫:脊髓肿瘤、硬膜外脓肿 慢性压迫:椎间盘突出及先天性椎管狭窄。
脊髓压迫症
compressive myelopathy
临床表现:
✓ 神经根症状:表现根痛或局限性运动障碍,部位固定, 局限于受累神经根分布的皮节区域。病变相应节段出 现束带感,后根受损可出现阶段性感觉障碍,前根受 损出现该节段的肌束震颤和肌萎缩。神经根症状对定 位病变平面很有价值。
✓ 感觉障碍:脊髓感觉传导纤维有一定的排列顺序,这 有助于髓内外病变鉴别
髓内和髓外病变引起脊髓压迫症的鉴别要点
髓外
髓内
起病与病程
症状波动 根痛 肌萎缩 运动、感觉 障碍顺序 棘突压痛 括约肌功能障碍 蛛网膜下腔阻塞 脑脊液变化
缓慢、多一侧开始 病程短
常有
早期常有
较常见
多自远侧开始,向心发展 常有脊髓半切横断症状
常有
较晚出现
较早,较完全
运动试验多呈部分或 完全阻塞,脑脊液颜色 呈黄色或金黄色,蛋白质 含量高,细胞数增加
✓ 脊膜刺激症状:硬膜外病变引起,有脊柱局部自发痛、 叩击痛,活动受限、Lasaice征阳性。

脊髓压迫症护理业务学习

脊髓压迫症护理业务学习
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心理支持 。
脊髓压迫症的护理干预
脊髓压迫症的护理干预
疼痛管理
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止痛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缓解 疼痛。
定期评估疼痛程度,调整治疗方案。
脊髓压迫症的护理干预
功能训练
根据患者的功能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 练计划。
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
脊髓压迫症的护理总结
持续教育与培训
定期进行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升团队的专 业素养。
确保护理人员掌握最新的护理理念和技术。
脊髓压迫症的护理总结
鼓励患者参与
鼓励患者参与护理决策,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依 从性。
患者的参与对治疗效果和康复有积极影响。
谢谢观看
脊髓压迫症护理业务学习
演讲人:
目录
1. 脊髓压迫症的定义及原因 2. 脊髓压迫症的护理评估 3. 脊髓压迫症的护理干预 4. 脊髓压迫症的并发症与预防 5. 脊髓压迫症的护理总结
脊髓压迫症的定义及原因
脊髓压迫症的定义及原因
什么是脊髓压迫症
脊髓压迫症是指脊髓受到外部压力,导致神经功 能障碍的病症。
脊髓压迫症的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的目的
通过评估确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 护理计划。
评估应包括神经功能、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等方面。
脊髓压迫症的护理评估
评估工具和方法
使用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工具进行全面 评估。
定期更新评估结果,以监测病情变化。
脊髓压迫症的护理评估
与患者沟通
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评估结果,解释护理计划及 治疗方案。
常见原因包括肿瘤、椎间盘突出、骨刺等。
脊髓压迫症的定义及原因

急性脊髓压迫症应急预案

急性脊髓压迫症应急预案

一、引言急性脊髓压迫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导致截瘫或完全瘫痪。

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救治成功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急性脊髓压迫症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设立应急处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和协调。

3. 设立医疗救治组、护理组、心理支持组、后勤保障组等专项工作组。

三、应急预案1. 病情发现与报告(1)医务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发现疑似急性脊髓压迫症患者,应立即进行初步评估。

(2)确认患者为急性脊髓压迫症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向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报告,并请求支援。

2. 早期救治(1)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保暖等措施。

(2)迅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明确脊髓压迫的原因。

(3)根据病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如手术减压、药物抗炎、营养支持等。

3. 手术治疗(1)手术减压是治疗急性脊髓压迫症的关键,应在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

(2)手术方式根据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整体状况确定。

(3)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生命体征,确保手术安全。

4. 术后管理(1)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功能及并发症情况。

(2)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继续抗炎、营养支持等。

(3)加强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5. 心理支持(1)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恐惧等情绪。

(2)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6. 后勤保障(1)保障应急物资、设备的供应,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2)加强与相关科室的沟通协作,提高救治效率。

四、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病情发现、报告、救治、心理支持、后勤保障等方面。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评估,不断改进应急预案。

五、总结急性脊髓压迫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需及时救治。

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应急措施,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

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

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一、概述:建议就诊于神经内科。

脊髓压迫症是指椎骨或脊椎管内占位病变压迫脊髓引起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

病变呈进行性发展,最后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横贯性损害和椎管阻塞。

一般而论,本病若能及早诊断和治疗,其预后甚佳因此必须普及和提高对脊髓压迫症的认识和重视。

二、临床表现:(一)急性脊髓压迫症:多出现脊髓休克,病变以下呈弛缓性瘫,各种反射不能引出。

(二)慢性脊髓压迫症:病情缓慢进展,早期症状体征可不明显。

通常可分为三期:1、早期根痛期:出现神经根痛及脊膜刺激症状;2、脊髓部分受压期:表现脊髓半切综合征;3、脊髓完全受压期:出现脊髓完全横贯性损害。

三期表现并非孤立,常相互重叠。

(1)神经根症状:病变刺激后根分布区引起自发性疼痛,如电击、烧灼、刀割或撕裂样。

咳嗽、排便和用力等加腹压动作可使疼痛加剧,改变体位可使症状减轻或加重。

有时出现相应阶段束带感。

脊髓腹侧病变使前根受压,早期可出现前根刺激症状,支配肌群可见肌束陈动,以后出现肌无力或肌萎缩。

根性症状对判断病变位置很有价值。

(2)感觉障碍:脊髓丘脑束受损产生对侧躯体较病变水平低2~3个节段的痛温觉减退或缺失。

髓外病变感觉障碍自下肢远端向上发展至受压节段。

髓内病变早期出现病变节段支配区分离性感觉障碍,累及脊髓丘脑束时,感觉障碍自病变节段向下发展,鞍区(S3~5)感觉保留至最后受累,称为“马鞍回避”。

后索受压产生病变水平以下同侧深感缺失。

(3)运动障碍:一侧锥体束受压引起病变以下同侧肢体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出现病理征。

双侧锥体束受压初期双下肢呈伸直样痉挛性瘫,晚期呈屈曲样痉挛性瘫,脊髓前角及前根受压可引起病变节段支配肌群弛缓性瘫痪,伴肌束震颤和肌萎缩。

(4)反射异常:受压节段后根、前根或前角受累时出现病变节段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锥体束受损出现损害水平以下腱反射亢进、腹壁和提睾反射消失、病理征阳性。

(5)自主神经症状:髓内病变时括约肌功能障碍较早出现,圆锥以上病变早期出现尿潴流和便秘,晚期出现反射性膀胱;圆锥、马尾病变出现尿便失禁。

脊髓压迫症患者的健康教育

脊髓压迫症患者的健康教育

脊髓压迫症患者的健康教育脊髓压迫症(compressive myelopathy),是晚期肿瘤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急症,是由于不同原因造成脊髓或供应脊髓的血管受压所引起的脊髓功能障碍的一组病症。

病变呈进行性发展,最后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横贯损害和椎管阻塞。

硬膜外腔肿瘤转移所致的脊髓压迫,极易造成永久性损害,故需争取有利的急救措施,以逆转已存在的神经损害及保护脊髓功能。

引起脊髓压迫最常见的病因依次是乳腺癌、肺癌、淋巴瘤、前列腺癌、肉瘤、骨髓瘤等。

主要是通过转移至脊髓而产生脊髓压迫症。

乳腺癌和肺癌往往造成胸段脊髓压迫,胃肠道肿瘤大多转移至腰骶部,淋巴瘤造成的脊髓压迫,常因肿瘤的局部直接侵犯所致。

一、临床表现(1)疼痛:是常见的症状,通常与脊髓受累的部位一致。

(2)感觉障碍:表现为束带状、肢体麻木、烧灼和针刺感,同时还可伴有相应神经根支配的肌力下降和肌肉萎缩。

(3)无力及上行性麻木和感觉异常:典型者可出现脊髓半切综合征。

即病变水平以上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深感觉障碍和病变对侧水平以下2~3节椎体的痛温觉减退。

脊髓完全受压后会出现感觉消失等神经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自主功能障碍,如尿失禁及尿潴留,严重时可发生截瘫。

二、治疗原则早期诊断,早期手术,以祛除病因。

急性脊髓压迫症的手术治疗,尤其要抓紧时间及早手术,一般应争取在发病6小时内减压,恢复和保留正常神经功能,控制局部肿瘤和缓解疼痛。

手术后对瘫痪肢体进行康复治疗,积极进行功能锻炼,防治并发症。

(1)内科治疗:静脉内给高剂量的地塞米松,首次用10mg 静脉推注,然后每6小时静脉内再给4mg,可以迅速减轻脊髓水肿,缓解疼痛及改善神经功能。

(2)放射治疗:是硬膜外脊髓压迫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可以通过减少肿瘤细胞的负荷达到缓解神经结构的压迫,防止神经损害的进展,缓解疼痛和防止局部复发。

(3)外科治疗:椎板切除术,常可迅速解除脊髓压迫症,但往往不能切除全部肿瘤,术后仍需放射治疗。

内科主治医师-308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脊髓疾病

内科主治医师-308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脊髓疾病

内科主治医师-308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脊髓疾病[单选题]1.脊髓压迫症最多见于下列哪种原因?()A.退行性变B.肿瘤C.外伤D.炎症E.出血正确答案:B参考解(江南博哥)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2.脊髓压迫症的原因不包括()。

A.黄韧带肥厚B.神经鞘膜瘤C.第四脑室出口闭塞D.颈椎融合畸形E.结核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3.关于髓内肿瘤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星形细胞瘤、颈胸段髓内肿瘤的发病率差不多B.以室管膜瘤常见C.首发症状以疼痛最多见D.颈段髓内室管膜瘤是胸段的2倍E.以星形细胞瘤常见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4.脊髓前角受压可出现()。

A.病理征阳性B.肌张力增高C.腱反射亢进D.肌萎缩E.痉挛性瘫痪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5.脊髓一侧锥体束受压可出现()。

A.肌萎缩B.肌张力减低C.腹壁反射消失D.腱反射消失E.肌束震颤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6.下列哪项是脊髓半切综合征临床特点?()A.深感觉障碍,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无痛温觉障碍B.脊髓病变平而以下同侧肢体瘫痪和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C.病变平而以下各种感觉缺失、瘫痪,自主神经功能障碍D.双手及前臂皮肤痛温觉缺失,触觉存在E.仅有深感觉障碍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7.脊髓压迫症脑脊液检查描述错误的是()。

A.部分梗阻压颈试验时压力上升慢而解除压力后下降快B.椎管严重梗阻时有蛋白—细胞分离C.梗阻愈完全,时间愈长,蛋门含量愈高D.蛋白含量可超过10g/LE.梗阻平而愈低,蛋白含量愈高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8.急性脊髓压迫症减压应在()。

A.6小时内B.24小时内C.12小时内D.18小时内E.3小时内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9.脊髓压迫症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是()。

A.按摩B.早期应用激素C.病因治疗D.良好的护理E.适量的抗生素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10.关于急性脊髓炎不正确的是()。

内科主治医师-308专业知识-脊髓疾病二

内科主治医师-308专业知识-脊髓疾病二

内科主治医师-308专业知识-脊髓疾病二[单选题]1.急性脊髓压迫症减压应在A.24小时内B.18小时内C.12小时内D.6小时内E.3小时内正确答案:D(江南博哥)[单选题]2.急性脊髓炎最常见的受累部位在A.T3~T5B.C3~C5C.L3~L5D.T10~T12E.L1~L2正确答案:A[单选题]3.急性脊髓炎和脊髓压迫症的鉴别诊断最有价值的是A.起病急缓B.症状的轻重C.有无脊髓休克D.脑脊液的改变E.腰穿时压颈试验通畅正确答案:E[单选题]4.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最好发部位是A.高颈髓B.颈膨大C.胸髓D.腰膨大E.网锥正确答案:C[单选题]5.女性患者,45岁,2年前出现右胸背部疼痛,1.5年前右下肢无力、左下肢痛温觉迟钝,6个月前双下肢无力、上楼困难,3个月前排尿困难和便秘,近1个月不能行走。

查体:双侧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双侧T7~8以下深浅感觉减退,双侧Babinski征阳性。

诊断考虑为A.急性脊髓炎B.脊髓蛛网膜炎C.脊髓空洞症D.髓外硬膜内肿瘤E.脊髓内肿瘤正确答案:D[单选题]6.女性患者,38岁,2周前患"感冒",5天自觉双下肢麻木、无力,3天前出现双侧下肢完全性瘫痪伴尿潴留。

其临床表现还应包括下列哪一项A.双侧周围性面神经瘫B.手套、袜套样分布的感觉障碍C.T5以下各种感觉均消失D.C3以下各种感觉均消失E.右半身各种感觉均消失正确答案:C[单选题]7.在脊髓压迫症的症状中,对判定病变水平最有价值的症状或体征是A.肢体瘫痪B.病理反射阳性C.括约肌障碍D.根性症状E.感觉障碍正确答案:E[单选题]8.中年男性。

双下肢无力,麻木1年余就诊。

体检:左下肢肌力Ⅲ度,右下肢肌力Ⅳ度,胸10以下感觉减退,最有助于诊断的辅助检查是A.胸椎CTB.脊椎管碘油造影C.胸椎X线摄片D.胸椎MRIE.腰穿正确答案:D[单选题]9.以下均为脊髓压迫症的原因,除外A.神经鞘膜瘤B.颈椎融合畸形C.第四脑室出口闭塞D.黄韧带肥厚E.结核正确答案:C[单选题]10.脊髓一侧锥体束受压可出现A.肌张力减低B.腱反射消失C.腹壁反射消失D.肌萎缩E.肌束震颤正确答案:C[单选题]11.脊髓压迫症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是A.早期应用激素B.良好的护理C.病因治疗D.按摩E.适量的抗生素正确答案:C[单选题]12.急性截瘫伴尿潴留最常见于A.急性脊髓炎B.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急性蛛网膜炎D.脊柱结核E.硬膜外脓肿正确答案:A[单选题]13.下列不符合典型的急性脊髓炎脑脊液特点的是A.压力正常B.外观无色透明C.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D.压力明显升高E.蛋白正常或轻度升高正确答案:D[单选题]14.患者,男性,52岁,半个月前开始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解小便困难,无棘突压痛。

老年人脊髓压迫症护理PPT

老年人脊髓压迫症护理PPT
药物、热敷和理疗等都是常见的缓解方法。
脊髓压迫症的护理目标是什么? 改善功能
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升生活质量 。
包括进行康复训练和功能性训练。

脊髓压迫症的护理目标是什么? 预防并发症
定期评估病情,及时发现潜在的并发症。
如感染、血栓等,需进行相应的监测和处理 。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定期评估
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身体状况评估,监测病情变化 。
包括神经功能、疼痛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等。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个性化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因素。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可以通过交流、倾听和心理辅导来缓解焦虑。
什么是脊髓压迫症?
症状
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麻木、无力或运动障碍。
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压迫程度直接相关。
什么是脊髓压迫症?
老年人高发原因
老年人的骨骼和关节退化,脊柱的稳定性下降, 容易导致压迫症。
此外,慢性疾病也可能加重病情。
脊髓压迫症的护理目标是什 么?
脊髓压迫症的护理目标是什么? 缓解症状
通过适当的疼痛管理和物理治疗,减轻患者 的不适感。
定期带患者复诊,接受专业的治疗和评估。
复诊时需要携带相关的病历资料,以便医生 更好地了解病情。
护理效果如何评估?
护理效果如何评估?
症状改善
通过患者的主观反馈和客观检查评估症状是否改 善。
包括疼痛程度、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护理效果如何评估?
生活质量
使用生活质量评估工具,量化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WHOQOL等评估工具,可以帮助获取全面的数 据。

如何预防脊髓压迫症的发生掌握关键方法

如何预防脊髓压迫症的发生掌握关键方法
肿瘤:肿瘤压迫脊髓,导致脊髓压迫症
脊柱骨折:脊柱骨折压迫脊髓,导致脊髓压 迫症
脊柱炎:脊柱炎导致脊髓压迫症
脊柱畸形:脊柱畸形压迫脊髓,导致脊髓压 迫症
脊髓空洞症:脊髓空洞症导致脊髓压迫症
脊髓压迫症的症状
疼痛:背部、颈部或 四肢疼痛,可能伴有 麻木、刺痛或灼热感
运动障碍:四肢无力、 肌肉萎缩、行走困难或
保持乐观的心态
添加 标题
积极面对生活,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添加 标题
学会放松,适当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
添加 标题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添加 标题
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减轻心理压力
学习放松技巧
深呼吸:缓慢地 吸气,然后慢慢 地呼气,有助于 放松身体和心灵。
冥想:集中注意 力,让思绪平静 下来,有助于减 轻压力和焦虑。

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摄入
维生素A:对脊髓 健康有益,可从胡 萝卜、菠菜等食物 中获取
维生素B:有助于 神经功能,可从全 谷物、瘦肉等食物 中获取
维生素C:抗氧化, 可从柑橘类水果、 草莓等食物中获取
维生素D:有助于 钙质吸收,可从鱼 类、鸡蛋等食物中 获取
维生素E:抗氧化, 可从坚果、种子 等食物中获取
维生素K:有助于 血液凝固,可从绿 叶蔬菜、花椰菜等 食物中获取
控制盐的摄入量
添加 标题
盐分摄入过多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脊髓压迫症的风险
添加 标题
建议每天摄入不超过6克的盐
添加 标题
选择低盐食品,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添加 标题
避免食用高盐食品,如腌制食品、快餐、零食等
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适量饮酒和戒烟可以降低脊 髓压迫症的风险

脊髓压迫症一般护理常规

脊髓压迫症一般护理常规

脊髓压迫症一般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观察感觉障碍平面或四肢活动度。

2、观察有无合并肺部并发症、尿路感染及褥疮的发生。

3、观察呼吸频率、幅度,防止呼吸骤停,尤其是颈、胸髓术后。

保持呼吸道通畅。

【护理措施】1、按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卧位根据手术定卧位,高颈位手术取半卧位,脊髓手术取侧卧位,脊髓修补取俯卧位。

术后每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注意保持头与身体的水平位。

搬动患者时应保持脊髓水平位。

宜睡硬板床。

3、监测血压每小时1次,连续3次,肢体活动每二小时1次,连续12次。

4、麻醉清醒后可进流质或半流质,呕吐者暂不进食。

5、截瘫患者按截瘫护理。

6、术后6—8小时不能排尿者给予导尿并留置尿管,3天后须继续保留的,应定时膀胱冲洗,按保留导尿管护理常规,术后禁用热水袋。

【健康教育】1、了解患者心理反反应,给予鼓励,使之增强恢复健康的信心,并说明功能的恢复有各种可能性,如痊愈、好转、部分好转,并也有恶化的可能,使家属思想上有所准备。

2、预防褥疮按时翻身,保持皮肤及床单的清洁平整。

对已产生的褥疮应及时治疗,对症处理。

3、感觉麻木或者消失的肢体应当心烫伤,瘫痪肢体应保持功能位,预防关节畸形、足下垂等。

4、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导尿管应保持尿道口的清洁,做好导尿管护理。

便秘时可用缓泻剂。

大便稀薄,刺激肛门周围皮肤时可用氧化锌油膏或金霉素油膏涂擦,保护肛周皮肤。

5、指导患者肢体功能锻炼,做到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

用能动的肢体带动瘫痪肢体活动,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并教育患者自我护理的方法。

6、加强营养,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饮食。

多食水果、蔬菜。

7、按时服药,定期门诊随访。

脊髓压迫症患者的护理

脊髓压迫症患者的护理

脊髓压迫症患者的护理脊髓压迫症(compressive myelopathy)是一组椎管内或椎骨占位性病变引起的脊髓受压综合征。

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椎管梗阻、横贯性损害,同时会出现脊神经根和血管受累。

分为急性脊髓压迫症和慢性脊髓压迫症。

急性脊髓压迫症表现为起病急,发展迅速,病变水平以下呈弛缓性瘫痪,各种感觉丧失,尿便潴留。

慢性脊髓压迫症表现为根痛、运动和感觉障碍、尿便潴留等。

一、专科护理(一)护理要点指导患者减少突然用力的动作,以减轻或避免引起疼痛,评估患者是否出现尿潴留,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烫伤或冻伤。

(二)主要护理问题1.慢性疼痛(chronic pain)与脊髓压迫引起的神经根痛有关。

2.躯体活动障碍(impaired physical mobility)与脊髓病变所导致的截瘫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risk for impaired skin integrity)与双下肢运动、感觉障碍有关。

4.便秘(constipation)与疾病导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

5.睡眠型态紊乱(disturbed sleep pattern)与脊髓压迫导致疼痛有关。

6.焦虑(anxiety)与疼痛及突然出现的双下肢瘫痪有关。

(三)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保持床单位整洁,协助患者翻身,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

每1~2小时给予更换体位一次,每个班次要交接皮肤情况。

(2)鼓励患者多饮水,进食含粗纤维食物,以促进排便。

如出现尿潴留,立即遵医嘱给予留置导尿。

(3)避免在病变节段以下肢体使用热水袋、冰袋等,以防发生烫伤或冻伤。

静脉输液首选健侧、上肢,避免选择患肢,以免引起肢体肿胀。

2.病情观察及护理(1)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

(2)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幅度,排尿、排便情况及肢体活动能力。

(3)监测用药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4)观察患者术前和术后症状是否有缓解。

二、健康指导(一)疾病知识指导1.概念脊髓压迫症是一组椎管内或椎骨占位性病变引起的脊髓受压综合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压迫症 (compressive myelopathy)
苏州大学附二院 神经内科
定义
由于椎管内的占位性病变而产生脊
髓受压的一大组病症。病变呈进行性发
展,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横贯性损害和
椎管阻塞。
病因
脊柱病变:PNP、外伤、结核
脊膜病变:脊髓蛛网膜炎、蛛网膜囊肿
脊髓和神经根病变:肿瘤
硬膜外脓肿、脊髓出血
定 义
由于VitB12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变
性疾病,病变在后索和侧索及周围神经,
表现为深感觉缺失,感觉性共济失调,
痉挛性截瘫,周围性感觉障碍。
病因:VitB12缺乏
病理:后束、锥体束,视神经、周围神经
脱髓鞘、轴突变性
临床表现
亚急性或慢性起病
神经症状、体征:感觉性共济失调 锥体束症 周围神经病变 其他 贫血
起病同时或稍后出现下肢痉挛性瘫痪 延髓麻痹症状晚期出现 无客观感觉障碍
上、下运动神经元均受累
PSMA
起病年龄:30岁左右,男多于女
首发症状:多为手小肌肉萎缩无力,渐累及
前臂、肩胛带肌群并波及全身
无感觉障碍,括约肌不受累
下运动神经元受损
原发性侧索硬化
极少见
首发症状:双下肢痉挛性瘫痪,渐波及上肢, 无肌萎缩 假性球麻痹
发病机制
机械压迫、血液循环障碍
代偿机制
脊髓受压的速度、部位、病变性质
临床表现
刺激期 根痛;脊膜刺激症状 脊髓部分受压期 半切综合征 完全受压期 脊髓完全横贯损害
辅助检查
腰穿:蛋白细胞分离/压颈试验+
X平片
CT/MRI
脊髓造影
脊髓病变节段的确定
纵向定位
横向定位:髓内病变、硬膜内、硬膜外
病变
•括约肌功能障碍 较晚出现 •蛛网膜下腔阻塞 较早,较完全 •脑脊液改变 •脊柱X平片 蛋白含量高 后期常有改变
鉴别诊断
急性脊髓炎
脊髓空洞症
脊髓蛛网膜炎
治疗
去除病因:手术 抗感染 放疗/化疗 防治并发症 神经康复
预后
病变性质
压迫速度、时间
压迫程度
治疗效果
亚急性联合变性
(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
仅累及锥体束
进行性延髓麻痹
中年后起病 真性球麻痹:构音不清、饮水呛咳,咽反射消失 舌肌萎缩,肌束震颤 假性球麻痹:晚期可累及皮质延髓束 进展快
累及脑桥和延髓运动神经核
治疗
无特效药 对症、支持治疗
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皮质锥体细胞
和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
感觉和括约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
病因及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5-10%;大多数为散发性 免疫因素:患者血清中可检出多种抗体 和免疫复合物 中毒因素:铝、锰等元素 氧化应激机制 神经营养因子缺乏机制 兴奋性氨基酸介导的神经毒性机制
病理
脊髓前角细胞、脑干下部运动神经核、大脑皮 质运动区锥体细胞变性、数目减少
治疗
VitB12:弥可保0.5mg im Qd/Qod
VitB1、B6
脊髓空洞症 (syringomyelia)
慢性进行性脊髓变性疾病
病变多位于颈、胸髓、也可累及延髓
(延髓空洞)
临床表现为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病变节段支配区肌萎缩、营养障碍
病因与发病机制
先天性发育异常
机械因素
脊髓血液循环异常引起脊髓缺血、坏死、
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瘤
室管膜瘤
星形细胞瘤
椎间盘突出
髓内、髓外脊髓压迫症的鉴别
脊髓外
•起病和病程 缓慢,多一侧开始,病程长
脊髓内
较快,病程较短
•症状波动
•根痛 •肌肉萎缩 •运动、感觉 障碍顺序
常有
早期常有 较少见 多自远端开始,向心发展, 常有半切症
少见
少见,晚期偶有 多见 多自压迫水平向远端发展, 呈离心性,可有感觉分离现象 较早出现 较晚,常不完全 蛋白增高不明显 无
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四种:1 肌 萎缩侧索硬化:脊髓前角、脑干运动神经核、 锥体束受损 2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脊髓前角 细胞受损 3 进行性延髓麻痹:脑桥及延髓运 动神经核 4 原发性侧索硬化:损害锥体束
ALS
最常见 起病年龄:40岁以上,男多于女 首发症状:手指运动不灵活,小肌肉萎缩, 渐向前臂肩胛带肌群发展
软化
临床表现
20-30岁发病 分离性感觉障碍:马褂样 运动障碍:肌萎缩 神经原性骨关节病:Charcot关节 皮肤营养障碍:Morvan征 延髓空洞症
辅助检查
MRI
治疗
无特效治疗 手术治疗 对症处理
运动神经元病 (motor neuron disease,MND)
概念
是一组病因未明、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