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语文集体备课第九周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范例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范例一、备课时间。
[具体日期]二、备课地点。
[具体地点]三、参与人员。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教师。
四、备课主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全册教学计划与重点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结构。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主题。
第一单元以诗歌为主,着重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第二单元为小说单元,通过经典小说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小说的三要素及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等;第三单元是议论文单元,引导学生学习议论文的论证方法、结构等知识;第四单元为古代诗文单元,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积累文言知识;第五单元为戏剧单元,了解戏剧的特点和表现形式;第六单元则是综合复习单元,对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和巩固。
2. 教材重点。
- 现代文阅读方面,议论文的教学难度较大。
学生要学会区分不同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并能分析其作用。
同时,在小说阅读中,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主题的挖掘也是重点内容。
- 写作部分,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文体要求进行写作。
例如,在议论文写作中,要学会提出明确的论点,组织合理的论据进行论证;在记叙文写作中,注重情节的设置和人物描写的生动性。
(二)学情分析。
1. 知识基础。
- 经过两年的初中语文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如字词的积累、基本的语法知识等。
在阅读方面,对于记叙文和简单的说明文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对于诗歌、文言文和议论文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2. 学习能力。
- 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
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主动预习、复习,并且善于总结归纳。
但也有一些学生学习较为被动,需要教师的督促和引导。
在学习方法上,很多学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在文言文学习中,缺乏有效的记忆和理解方法。
3. 学习态度。
- 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尤其是进入九年级面临升学压力,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畏难情绪。
集体备课方案经典(15篇)
集体备课方案经典(15篇)集体备课方案8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智慧,我有一个智慧,交换后就变成了两个智慧。
这就是集体备课的优势,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为了切实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提高学科的整体成绩,减轻教师的繁琐劳动,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之间同伴互助,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努力实现高效课堂,各个学科实施务实有效的'集体备课。
一、集体备课的要求1、由年级办结合课程表安排统一时间同学科集体活动,每单周周一、三、五、日,双周二、四下午第三节为全校语数英物化学科集体备课时间;单周一、周日为其它学科集体备课时间。
每次备课内容一般应为两课时。
集体备课时间一般情况下不经年级办主任同意不得占用。
2、集体备课是在教师个人提前备课的基础上,实施的课前二次备课,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负责在学期前统一安排主备课人,作为中心发言人主讲,主讲人就自己承担的主备任务进行研究,提前整理制作课件、设计电子教案,在集体备课时把老师们的共同意见修改在教学设计或课件上,同时将电子教案、课件分别上传到长城中学教务信箱(教案网)及资源网,并与大家共享。
3、在集体备课前,每个任课老师都要对备课的内容进行钻研,做到有主见。
为集体议课时的交流做好充分准备。
二、集体备课的任务1、做到既备教学(备教材、备学生)又备作业。
集体议定下一节(两节)教学设计及教学课件。
包括:(1)课前导课、(2)学习目标(重点难点)、(3)指导自学的题目设计、(4)堂清检测题设计、(5)小结及作业布置、(6)板书设计。
达到“统一模式、统一进度、统一课件、统一作业”。
确定电子教案(附“堂清检测题”)、教学课件。
2、组长负责:(1)组织好本组备课活动,填写备课组活动记录表。
(2)及时把备课组活动记录表上交年级办。
(3)用小黑板在办公室前公示每天的学科统一作业(统一格式为:“___年级___学科__月__日作业:”)。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从军行》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从军行》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三首-从军行》的背景和作者2.学习古代诗歌的韵律和表达方式3.分析诗歌内容,掌握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4.启发学生对诗歌的思考和感悟,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热爱二、教学重点1.了解《古诗三首-从军行》的文字内容和意境2.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3.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和内涵三、教学准备1.精心准备《古诗三首-从军行》的课文及相关资料2.准备PPT或黑板报,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重点3.准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4.教案草稿及备课笔记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介绍古诗《从军行》的背景和作者,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正文(30分钟)1.阅读诗歌,逐句解读,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讨论诗歌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三、拓展(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自由发挥,写下对《古诗三首-从军行》的感悟和理解。
四、总结(5分钟)•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对诗歌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读诗歌,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让学生真正领悟诗歌的魅力和意义。
六、板书设计•《古诗三首-从军行》七、课后作业•完成《古诗三首-从军行》的课后习题,可以结合诗歌内容进行个性化创作。
八、参考资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从军行》原文及注释以上为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从军行》教案(集体备课)的内容。
语文集体备课工作计划五篇
语文集体备课工作计划五篇语文集体备课工作规划1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们语文教研组仔细学习贯彻上级教育部门、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学校工作规划》和《教育处工作规划》为指导,立足校本教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狠抓实效,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化进展。
教研工作以校本为中心,努力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标准教学常规治理,提高教研质量,提升教师教学水*,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
二、工作目标(一)、学好理论,更新观念,提高素养语文教学应根据语文和语文学科的特点,适应的社会需求,强化语文的人文性、实践性、有用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不被淘汰,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在理论学习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仔细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通读一、二本理论专著。
结合语文教学实践,通过专题学习和争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2、准时了解语文教学的动态和语文教改趋势,开拓视野、拓宽语文改革思路;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汲取并消化他人的先进的教育阅历,不断练好自身的语文教学“内功”。
3、严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和课题讨论,并依据自身的需要,确定学习重点,讲究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二)、狠抓常规,改革教学,提高效率1、对比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真正树立教师的效劳意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陈旧、呆板、单调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讨论和设计科学、新奇、活泼、开放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语文课堂要注意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力量,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力量的培育;坚决做到面对全体学生,照看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讨论和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努力促使课堂教学构造的最优化,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常规调研,确保减负增效。
青年教师每学期每人至少上一节教研课;教研组成员,非特别缘由,尽量参与;课后,准时评课。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古诗《古诗三首》的含义,掌握诗歌中的文字和意境,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欣赏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和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生理解古诗《古诗三首》的意义,感受其中的审美情感。
2.难点: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和阅读策略来解读古诗文,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多媒体课件等3.学具:学生课本、习题集、笔、纸等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吟诵《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步:整体理解(15分钟)1.请学生大声朗读《古诗三首》,感受诗歌的韵味和意境。
2.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涵。
3.让学生围绕古诗文展开讨论,启发学生思考。
第三步:课文解读(20分钟)1.逐句解读《古诗三首》,讲解古诗中的生字、短语和句子。
2.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艺术魅力。
3.提问学生,引导他们以情感为基础,用语句为载体,加强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步:课文鉴赏(15分钟)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与古诗进行联想和对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古诗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
第五步:诗歌创作(20分钟)1.鼓励学生仿照《古诗三首》的写作风格,创作一首自己的古诗。
2.学生可选择不同的题材和情感来创作古诗,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
第六步: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欣赏和解读古诗文,提高语文素养。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册相关题目。
2.继续欣赏古诗,感悟其中的美。
联盟学校集体备课安排表语文
联盟校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操作细则
1.建议联盟校集体备课以学校年级组为单位,分配具体的备课
内容,一所学校一学期每人主备一课,确定好主备人,复备人,并及时组织本校教师先进行修改,在“修改意见”栏内提出修改意见,注明学校及修改人,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修改好的教案整理好。
(注:教案根据教学内容分课时备课。
)2.主备学校组织教师须提前两周备好课,并上传,其他联盟校
的老师必须提前一周对上传的教案进行修改、完善,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实施教学。
3.课后反思:要求授课的教师必须人人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去
总结归纳,并将此总结在集体备课“课后反思”一栏中,注明反思人。
各校及时收集本校加注修改意见及课后反思的集体备课教案,存档。
5. 采用由联盟校制定的集体备课统一模板进行备课。
备课模板见具体文件。
6.本册中剩余课由各校年级组自主组织。
具体分配如下:
联盟学校集体备课安排表(语文)。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教材中的第九课,标题为《古诗三首》。
本课程主要通过学习古诗三首,使学生能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设定1.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古诗三首》中的三首古诗内容和作者;–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能够背诵并朗读《古诗三首》。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古诗三首》的内容和作者;2.培养学生的古诗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2.引导学生从古诗中感悟生活、体味人生。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0分钟)通过一段简短的音视频或小故事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好奇。
二、学习《古诗三首》(30分钟)1.理解《将进酒》中的“大盘铺”、“盖厮陶”等词语的意义;2.分组合作分析《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表达的意境;3.朗读《滚滚长江东逝水》并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的感叹。
三、表演与欣赏(20分钟)学生分组表演所学古诗,展示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和欣赏。
四、激发思考(15分钟)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总结学习古诗的感受和收获,展开思考和讨论。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写古诗感悟的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导入引发兴趣、合作学习、表演展示等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古人的智慧,还能培养语文素养和审美情感。
初中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上交)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记载学科:语文备课组(九年级组) No. (第2周)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记载学科:语文备课组(九年级组) No. (第3周)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记载学科:语文备课组(九年级组) No. (第4周)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记载学科:语文备课组(九年级组) No. (第5周)学科:语文备课组(九年级组) No. (第7周)学科:语文备课组(九年级组) No. (第8周)学科:语文备课组(九年级组) No. (第9周)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记载学科:语文备课组(九年级组) No. (第8周)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记载学科:语文备课组(七年级组) No. (第9周)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记载学科:语文备课组(七年级组) No. (第10周)内容记载:语言表述指导语言能力具体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贴,语句简洁,文理贯通,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
!1.巧用图画,形象表达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都配有相应的插图。
这些图画都具有一定的编排目的,体现了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而且它们色彩鲜明、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些插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丰富表达的内容。
2.感悟重点,个性表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有效的对话能创造精彩的课堂。
与文本对话,感悟语言,就是要抓住课文中重点部分和关键语句反复涵咏、体会、揣摩、品味。
如抓“题眼”,能感悟文章的主旨;抓中心句段、过渡句段、重点难点,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布局谋篇的技巧;抓文中比喻、拟人、反问等特殊表达形式的语句,能体会特色表达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差别;抓精彩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能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生动形象、准确精妙;抓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能感悟句意,辨明语气,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刻画人物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及情感变化的线索,能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大意;2.掌握古诗的朗读方法和节奏;3.学会朗读古诗,体会古代诗人的写作技巧。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2.锻炼学生的文字理解和诗歌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2.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大意;2.掌握古诗的朗读方法和节奏。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古代诗歌意境的理解;2.学生朗读时如何把握句子的停顿和节奏。
四、教学过程1. 教师导入(5分钟)•讲解《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背景。
2. 学生学习诗歌(15分钟)•学生独立阅读《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理解其中的意境;•学生齐读诗歌,掌握朗读的节奏和表达技巧。
3. 集体讨论(15分钟)•分组讨论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各组展示讨论结果。
4. 合作探究(20分钟)•学生分组,小组合作研究古诗的音韵和诗意;•每组设计一些问题,进行小组互动。
5. 课堂展示(10分钟)•每组选派一名代表,给全班展示小组的成果和讨论结果;•全班共同评价展示的成果。
五、教学反馈1. 复习巩固(10分钟)•点名朗读《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回顾讨论的重点内容。
2.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写一篇读后感,从自己的角度写出对这首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效果评价•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对古诗的理解程度;•整理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下节课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案主要针对《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提高他们的朗读表达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希望在本节课结束时,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并对古诗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古诗《静夜思》、《将进酒》、《大枣》的内容和作者背景;2.能够默写这三首古诗的部分内容;3.能够理解这三首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2.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3.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古诗《静夜思》、《将进酒》、《大枣》的理解和欣赏;2.古诗的背诵和表达。
难点1.理解古诗背后的意境和情感;2.表达古诗中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静夜思》1.导入:通过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入《静夜思》的主题与背景。
2.学习:学生跟读诗句,老师讲解诗歌的背景和含义。
3.听读:听老师朗读全诗,学生跟读,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情感。
4.分析: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了解诗人的心境。
5.默写:学生尝试默写诗歌的部分内容,老师指导并讲解生字词。
第二课时:《将进酒》1.导入:通过音乐欣赏或视频展示,引入《将进酒》的氛围。
2.学习:学生跟读诗句,了解诗歌背景和作者李白的生平。
3.听读:老师朗读全诗,学生跟读,感受诗中的豪迈和豪情。
4.分析:讨论诗中的酒文化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5.表演:学生分组表演诗歌,展示诗意和歌颂之美。
第三课时:《大枣》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或小故事,引入《大枣》的主题。
2.学习:学生跟读诗句,了解诗中意象和情感。
3.分析:讲解诗中情感的转折和意境的描写。
4.诗赏: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大枣》诗歌,感受不同的表现方式。
5.合作创作:学生小组合作,巩固对古诗的理解,互相展示作品。
四、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讨论的情况、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默写和作图:检验学生对古诗内容和意境的掌握程度。
3.课后习作:布置学生完成对古诗的感悟和创作,评价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
五、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文学诗歌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欣赏能力和理解水平,提高其语言表达和审美情感。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所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8个单元)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所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8个单元)第一单元:《质疑与探究》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认识到质疑与探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课文朗读。
2. 分组讨论质疑与探究的重要性。
3. 小组合作,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解答。
教学方法: 1. 听说读写结合的教学法。
2. 小组合作学习。
第二单元:《启迪与体验》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从中获得启示与体验。
2. 培养学生品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课文朗读及理解。
2. 分角色朗读,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
3. 课文赏析,感悟启示。
教学方法: 1. 角色扮演。
2. 分析与讨论。
第三单元:《实践与表达》教学目标: 1. 掌握课文关键内容。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表达。
教学内容: 1. 课文探究。
2. 小组活动,创作相关内容。
教学方法: 1. 创作表达。
2. 小组分享交流。
第四单元:《感悟与领悟》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主旨,感受其中的情感。
2. 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
教学内容: 1. 课文品读。
2. 点拨情感体验。
3. 辅导学生进行感悟思考。
教学方法: 1. 情感导入。
2. 情感解读。
第五单元:《创新与分享》教学目标: 1. 熟练运用课文内容进行创新表达。
2. 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教学内容: 1. 课文背诵和诠释。
2. 创新作品分享。
教学方法: 1. 创作分享会。
第六单元:《探索与发现》教学目标: 1. 掌握课文难点内容。
2. 能够通过课文展开探索和发现。
教学内容: 1. 课文解读和讨论。
2. 小组调研和发现。
教学方法: 1. 小组合作。
2. 实地考察。
第七单元:《拓展与应用》教学目标: 1. 将课文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能够拓展课文主题,进行相关活动。
教学内容: 1. 课文应用训练。
2. 实践活动。
教学方法: 1. 小组实践。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古诗三首》中的诗句含义,能够背诵其中一首古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古诗三首》的诗句含义,能够流畅朗读其中一首古诗。
2.难点:理解《古诗三首》中的抽象意象,培养对诗歌的情感共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儿童喜欢的音乐作为背景,播放一段中国古典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氛围。
2. 学习《古诗三首》(15分钟)•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古诗三首》,请认真阅读诗歌内容,理解其中的含义。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句子含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相互交流思想。
4. 诗歌赏析(20分钟)•请学生朗读《古诗三首》中的其中一首,从诗歌的音韵、意象、抒情等方面进行赏析,深入挖掘诗歌的文学价值。
5. 扩展延伸(10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一篇关于《古诗三首》的感想或评论,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6. 总结(5分钟)•老师对学生进行本节课学习情况的简要总结,鼓励学生对中华诗歌文化保持浓厚的兴趣。
四、板书设计•《古诗三首》•诗歌内容要点•诗歌抒情五、教学反馈•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等形式,了解学生对《古诗三首》的理解程度,及时纠正学生对诗歌的误解并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
六、教学资源•《古诗三首》课文•音乐播放器•小组讨论讲解材料七、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古诗三首》中的其中一首,并完成一篇感想或评论。
•练习其他两首古诗的朗读,并体会其中的意境与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领会《古诗三首》中的诗意,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也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感。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周工作计划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周工作计划1.小学五年级下学期周工作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以学校教学工作目标为指导,以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为契机,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魂,以课堂教改为中心,结合五年级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的教研实际,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为学生提供广阔有趣的语文学习空间,让教师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及业务能力,让学生感到语文学习的乐趣,积极参与、主动实践、大胆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要点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攻方向。
本学期我们必须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创设多种教研途径,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上课、评课能力,提高每一堂课的效益。
1、加强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互助共赢。
组织本组教师共同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同时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才智,互相取长补短,落实主备课制,有书面的材料,从而保证课堂40分钟的有效性。
2、引导全体老师共同学习《小学语文教师》,每月有一个主题,结合教学实践,落实课堂。
3、精神勤反思、勤撰写,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人人争做"研究型教师"。
3、大力推进班级读书会计划。
4、继续加强朗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5、积极探索写作教学的模式与实践,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
6、重视钢笔字的书写质量和规范,举行钢笔字考级活动。
三、具体工作措施一、认真学习,大胆实践,不断尝试新举措。
1、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大胆实践探索。
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努力实践"主动学习、自主体验、同伴互助、全程指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实现三个"转变":由重视教学效果向重视教学过程转变;由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方法设计转变;由封闭性课堂价值取向向开放性价值取向转变。
第九周教案
盐池县第三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导学案集体备课成员高敏杨秋鲜牛海蕊陈莹董翻领祁淑芳单元四上课人董翻领课型多媒体上课时间2013年10月28 29 日课题识字4 教学内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记成语,明白成语的意思,能灵活运用成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并得到启发教学重难点懂得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并得到启发,了解成语的意思教学方法引导教学法情景导入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本课总课时数2课时导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练习(一)故事引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现在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成语故事,请你们边听边猜一猜是哪个成语。
(师讲《拔苗助长》的故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练习2、指名猜成语《拔苗助长》。
3、请大家看看这个成语是由几个字组成的。
4、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由成语组成的课文。
板书课题:识字 4过渡:大家想知道识字4讲了哪些成语吗?老师带你们到成语王国去欣赏一下成语,好吗?(二)初读课文1、出示课文主题图,欣赏课件。
(1)刚才你们在成语王国里,知道了哪些成语?(2)指名说说刚才你把哪些成语记下来了?过渡: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的成语,请你要打开课文《识字4》读一读吧。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课文中的生字,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音节把生字多读几次。
自由读课文齐读课题2遍一()障()()熟蒂()徒()无()()( )意彰()()补(有()长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练习(2)指名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过渡:同学们,你们看,生字宝宝从课文里排着队正向我们走过来啦,谁想跟它们打个招呼啊?请举手。
3、学习生字(1)投影带音节生字,指名拼读音节,注意正音。
(2)出示“我会认”的生字(去音节)音节跑了,你还认识它们吗?(分小组认读,开火车读)(3)出示“我会读”的词语你们看这些生字宝宝这么快就找到朋友了,谁能把它们的名字叫出来?请举手。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方案(精选3篇)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方案(精选3篇)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方案1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要求教师角色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教师必须学会反思,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为了让老师从繁重无用的抄写中解脱出来,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大纲教材,探讨教法,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学校改革原有的备课制度,实行以备课组为单位,教导处包备课组,教导处监控检查的三级备课制度,在全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从而切实提高教师的素质,切实提高备课质量,大幅度提高教学成绩。
备课是教师教学中的基础环节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是被教学理论和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备课形式。
它明显优于个人闭门造车的单一的备课活动,在实施素质教育,尤其是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它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教学中如何发挥教研组的优势,强化集体备课?一、强化参与意识,明确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关系备课活动的模式应该是“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个人备课”。
备课必须以个人备课为前提,为基础。
个人备课需要个人钻研,独立思考。
集体备课强调集思广义,相互切磋,发挥集体的群策群力和协作精神。
在个人备课时,再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再补充,修改个人教案。
因此集体备课不是个人备课的简单重复,而是个人备课的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是个人备课的深化和延伸的阶段。
要抓好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优势,就要强化教师的积极参与意识,把集体备课变成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
为达到这一目的,在集体备课中可以按教学内容结合教师的各自的专业和特点每次定“中心发言人”实行轮流坐庄,并辅以“共同讨论”让每个教师能真正参与这一活动。
实行教师“中心发言人”正是对教师备课成效的一种检查、督促,而且有利于总结和交流。
这一点能更好体现中心发言人的主导作用,但作为其他参与人不能袖手旁观,等待“索取”。
也要积极参与讨论,主动补缺。
因此集体备课“中心发言”和“集体讨论”体现互补性和协调性,他既能发挥个人的专长,又发挥了集体的智慧,是教师彼此之间个体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价值,让集体备课更有吸引力、凝聚力、生命力。
五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7篇
五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应急预案、自我鉴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emergency plans, self-evalu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五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7篇通过制定工作计划,我可以更好地把握工作的重点和关键任务,优秀的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产出,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五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7篇,感谢您的参阅。
五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
五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一、活动主题:五年级语文教学策略研讨二、活动时间:2024年10月10日三、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四、活动参与人员:五年级全体语文教师五、活动记录及教案:1. 教学内容分析:本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四个方面。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交际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本次活动主要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水平和口语交际能力展开研讨。
2. 教学策略研讨:(2)写作:运用“支架式教学法”,教师为学生提供写作支架,从选题、立意、构思、表达等方面指导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范文,积累语言素材,提升写作水平。
(3)口语交际: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交际策略,提高口语交际效果。
3. 教学实践与反思:(1)教学实践:以课文《草原》为例,运用“问题驱动”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以“我的理想”为主题,运用“支架式教学法”进行指导。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以“介绍自己的家乡”为主题,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训练。
(2)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交际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部分学生对阅读技巧掌握不足、写作思路不清晰、口语交际自信心不足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关注并加以改进。
4. 教学计划与目标:(2)中期内(一个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篇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的作文。
(3)长期内(一个学期):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交际中自信、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5. 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2)教辅资料:阅读理解训练题、写作指导手册、口语交际话题素材(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通过本次五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我们对教学策略进行了研讨,明确了今后的教学方向和目标。
5教研活动记录 (5) (1)
(三)
教
育
理
论
学
习
二、抓住课文内在联系命题
教材有些单元的专题虽然明确,但是仍过于笼统,课文之间的联系是内在的、隐性的。这就需要命题者找到单元的着眼点,使内在的、隐性的线索外显、明确,让学生感受到整体性。
三、抓重点课文进行命题
四、命题结构:
1-6年级均为三大板块(即基础在线、阅读闯关和习作乐园)。
(二)
班
学
情
研
讨
各班学情陈述
营丘镇小学第九周教研活动记录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日期
10.29
地点
办公室
主持人
参加人数
4
缺勤人员
无
记录人
(一)
集
体
备
课
集
体
备
课
主备人
课题
如何命制期中考试题
集体课内容
修改建议
一、抓住单元专题命题
教材在每一组的导语中都明确了单元的专题,我们可以通过课文前的提示语,课文中的泡泡语,课后题。“口语交际”、“习作”,特别是“交流平台”,了解单元编排意图,命题时要抓住单元专题设计题目,把专题落实到课文、重点段、重点词句中,使学生树立起单元整体意识。
集体备课教案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次备课)优质课公开课一等奖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精读法、批注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
1、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没有烦恼,随着岁月,他的烦恼增加了……”这便是成长,有喜也有忧,有憧憬也有一丝丝担心。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邀请一些大作家为我们讲述成长的故事,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师鲁迅,他带来的故事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③第9段中对自己被送进私塾有多种猜测,这表明了作者对百草园具有怎样的感情?这又是为什么?
——极度的留恋和不舍。
(二)分析第一部分
1.第1自然段中有一个词告诉了我们百草园在作者心中的地位,是哪个词?——“乐园”。
2.那第一段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领起下文的作用,统领文章前8个自然段。
3.第1自然段中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表示猜测,“确凿”又表示肯定,作者用两个互相矛盾的词叠在一起使用,如何理解?
——三味书屋有一种特别严肃的气氛。①从三味书屋的陈设看出来,简单而有规矩。②行为礼貌上有规矩,要拜孔子和先。③只准读书,不能做与读书无关的事。④有罚跪的规则和打人的戒尺。
2.三味书屋的主人是什么的人?根据课文来说一说。
(1)严厉。①听说他的私塾是最严厉的②不许问“怪哉”虫之类的事③不许到后园去玩
(2)可敬。①极方正,质朴,博学②和蔼地答礼③开始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④有罚跪的规则和戒尺,但不常用⑤喜读书
5.称捉苍蝇为“好的工作”你怎么理解?
——在孩子看来,玩就是工作。之所以称它为“最好”,是因为它既有趣味,又“静悄悄地没有声音”,不会引起先生的注意。
——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
第9周第5课时《怎样选材》
上学路上,我才发现作业忘记拿了,当时你已经快要迟到了,但她还是陪我回家拿,这一次她再一次的让我感动。‥‥‥
谢谢你陪我走过了初三一年的时间,在这里留下了我们俩真诚的足迹。
师:许多同学写到“寻找友情”就是小误会失去朋友,几天或几年后后悔了,又和好了,最后寻到了友情;写到“寻找母爱(父爱)”,就只记得小学的时候,母亲或父亲对我严厉,不疼我,一天夜里,我生病发烧,父亲(母亲)背着我去医院,感动之余我寻到了母爱(父爱)等;写师生情,就是带病给我们上课,深夜加班批改作业之类的材料。选材不准、不实、不新,就会让阅卷老师不理不睬。因此,我们只有走进生活,慧眼识珠,采撷亮点,发掘新意,才能写出具有创意的美文来。
板
书
课后反思
写作方法学生理解很透彻;范文也较为经典,写作实践难度稍大,没有层层递进。
选材不仅要“小”,而且要“细”。要写得“细”,特别是对人物,对景物的描写要细,对“我”的心理,情感也要写得细,这样才能感人。
第三招:放开视野关注热点
有些中考作文喜欢选择新闻中“焦点人物”作为文字材料,比如以“感动校园十佳好少年”“道德小模范”“全国十大真情人物”为材料来进行作文的;例如以周杰伦不走寻常路、蔡伟不走寻常路作导人,巧妙引出命题作文《不走寻常路》。这些人物的事迹一般都刊载于新近的《青年文摘》《读者》《意林》《杂文报》等报刊上,同学们要格外关注。我们只有捕捉住这些“焦点”,考场上才能从容应对。而且这些“焦点”又可充当我们写作中最新的素材,变成抢人眼球的“珍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讨论记录时间:2014.4.11地点:办公室参加人:张培龙戴丽主备人:戴丽讨论记录:戴丽:教材分析:《音乐之都维也纳》是一篇散文,作者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维也纳城市的独特风貌,讲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之都的赞美与向往。
《习作4》旨在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写游记或参观记的时候,能够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围绕一个特点或几个特点展开细致的描写,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本次习作训练鼓励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敬仰之情。
《练习4》共安排五个项目,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
其中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是练习的重点。
语文与生活是标点符号的训练,要求学生能够知道少用或错用标点会使句子的意思表达不明确,甚至表意错误。
本题旨在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的习惯。
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介绍世界名城,旨在通过口语训练让学生更详尽、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世界名城,学会在介绍时有条理、有选择、有重点的叙述。
学情分析:因为老师和学生谁都没有去过维也纳,所以也没有对这个城市的直观印象,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走进音乐之都是个难题,应该通过品读文字,欣赏图片、音乐,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
《习作4》要求学生写一篇游记,这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存在难度因为他们很少有去旅游的经历,因此教学主要从范文入手学习写法并积累优美的语言然后选择身边具有代表性的一处景点进行练写。
教学目标:《音乐之都维也纳》: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作者通过总分的结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原因。
3.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言语表达的能力。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的情趣。
《习作4》:1.鼓励学生走近山川河流,“行万里路”,领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无限风采。
2.读懂例文片段,了解参观记或浏览记的特点及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有重点地观察、描写,领会习作的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同时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练习4》1.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的习惯,了解有些病句就是由于错用、漏用标点所致。
2.通过诵读帮助学生学习欣赏自然美,学习写景的用词和方法,积累词句,丰富文化知识,加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在介绍时有条理、有选择、有重点地叙述。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音乐之都维也纳》:重点:1.通过对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的朗读、交流、体会和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了解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2.在情境创设下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难点:1.理解“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是不可复制的。
”2.能根据收集到的关于维也纳的有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习作4》:重点:读懂例文片段,了解参观记或浏览记的特点及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有重点地观察、描写,领会习作的写作技巧。
难点:指导学生按参观或游览的顺序,有选择地进行介绍和描写,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练习4》:重点: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的习惯,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在介绍时有条理、有选择、有重点地叙述。
难点: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的习惯,了解有些病句就是由于错用、漏用标点所致。
教法、学法指导:说教法:1.教学中根据课文的需要采用图片等直观形象的展示,以及音乐的播放、以读促思、以读代讲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做到图文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从阅读中学习作文,是“取法乎上”的方法。
但同样也离不开对文本的朗读,感悟,只有让学生读出、悟到,才会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积累。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内心的情感,感受体验作品的语言魅力。
这就必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边读边想,开启心智。
3.强调个性化朗读。
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背景对语言形成独特的感受;不同的感受,就有了不同的朗读处理方法。
在教学中,我也力求鼓励学生在各自感悟语言的基础上,用不同的朗读处理去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从而达到个性化朗读的目的,真正做到从读中感悟,能够自己解决问题。
说学法:提出问题---文中找答----交流答案-----解决问题-----感情朗读—学习方法----融会贯通。
张培龙: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时应充分使用网络资源。
因为老师和学生谁都没有去过维也纳,所以也没有对这个城市的直观印象,因此教学前我可带领学生上网查找有关维也纳的资料,在头脑中形成初步印象,留下最初的知识积累;另外,课前我还要做好多媒体课件。
教学中根据课文的需要采用投影、图片等直观形象的展示,以及音乐的播放、以读促思、以读代讲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做到图文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习作4》教学时可按以下思路展开教学:习作准备—赏析作品—指导练笔—展示习作。
16.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作者通过总分的结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原因。
3.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言语表达的能力。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的情趣。
教学重点:1.知识重点:通过对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的朗读、交流、体会和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了解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2.能力重点: 在情境创设下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难点:1.知识难点:理解“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是不可复制的。
”2.能力难点:能根据收集到的关于维也纳的有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收集维也纳的图片、资料。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春天到了,又是个百花盛开的季节,载着这美好的春光,听着优美的乐曲,今天让我们踏上维也纳之旅,去感受音乐之都的魅力!一起读课题。
2.那么维也纳究竟在哪?又是个怎样的地方呢?出示画面,出示第一小节内容,指名读。
你觉得维也纳是个怎样的地方?我们要把这么优美的景色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齐读)说明:充满激情的导入,让人未见其行,先问其声。
二、初读感知,提出问题1.维也纳为什么能称得上是世界音乐之都呢?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呢?2.交流:(1)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3)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说明:学习文章首先对课文有整体的认识,理清文章的线索。
3.课文从这四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看了这四个方面,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大致为以下问题:(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3)为什么说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4)为什么国家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4.想知道答案吗?让我们来学习课文。
请你选择你最感兴趣一个问题,认真仔细地读课文,将自己读后的感受在小组中交流。
5.学生自由选择浏览,朗读,交流感受。
第二课时一、激发兴趣,整体感知。
1.有人说:“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没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失去了音乐维也纳也就失去了一半的美。
”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踏上维也纳之旅,去感受音乐之都的魅力吧!一起读课题。
2.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板书)教师小结:因为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还有“世界歌剧中心”与“金色大厅”。
所以说——(出示)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二、回顾问题,承上启下。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梳理出了四个问题,还记得哪四个问题吗?2.出示四个问题:(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3)为什么说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4)为什么国家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三、解决问题,重点研读(小组汇报交流)第一个问题(课文第二自然段):1.学习第二小节(1)指名回答,找出这小节的中心句。
(2)教师引导理解“摇篮”。
A、这是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摇篮”?B、“摇篮”是什么意思?(我们最初成长的地方)C、为什么把维也纳比作摇篮?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回答这个问题?(3)利用图片、抓重点字词引导理解,生简介音乐家。
(出示图片)(抓“许多著名的”、“都在”、“大部分”理解)(4)教师总结:是啊,维也纳曾是那些著名音乐家生活、学习、进行音乐创作的地方,对他们的成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造就了欧洲的音乐,所以被比作摇篮。
(5)拓展延伸:少年宫是____的摇篮。
___是____的摇篮。
(6)指导朗读第二小节。
师:现在你觉得维也纳是个怎样的城市?(引读第一句)第二个问题(课文第三自然段):2.学习第三小节(1)说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第二个原因是?你知道装饰什么意思吗?(装扮)是的,维也纳用音乐装扮着自己。
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好了。
(2)你从哪儿体会到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呢?在这儿到处……铜像或大理石像。
(有没有听出他读的时候主要抓住了哪些词。
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出示图片)(3)还有谁要补充的?为了……音乐家的名字命名(出示图片)就连王宫花园……也用鲜花……作为装饰。
(出示图片)是啊,维也纳用音乐装饰着自己,一起来把第二小节读好。
过渡:音乐之都维也纳到处充满着音乐的氛围。
课文还从哪个方面来叙述?第三个问题(课文第四自然段):1.学习第四小节(女生读)(1)你从哪看出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人们在漫步时……(两句)(2)从这两句话中这里体会到了……(音乐与自然、人类巧妙地连在了一起。
)齐读。
维也纳的许多家庭……(3)听了你的朗读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维也纳人民沉浸在音乐中的画面)(出示图片)说话练习: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合家欢乐的时候都会做些什么?比如在我们中国八月十五是合家欢乐的日子,我们都做些什么呢?(生交流)过渡:而维也纳人民呢?他们真是把音乐当作精神食粮了啊!一起来读好这一句。
(4)还有吗?更有趣的是,政府会议……成了一种习惯。
(5)你读懂了什么?(生交流)过渡:是啊,在维也纳小到普通人民大到政府,音乐已经融入了人们的血液,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了维也纳人民的一种习惯。
我们一起拿起书读这一小节,把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迫切需要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第四个问题(课文第五六自然段):奥地利号称“欧洲的心脏”,维也纳则是“心脏的心脏”,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在大家的心目中可能就是心脏的中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