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骨骼肌收缩 (2)

合集下载

骨骼肌收缩形式和收缩特性的观测实验报告

骨骼肌收缩形式和收缩特性的观测实验报告

实验三、骨骼肌收缩形式和收缩特性的观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骨骼肌收缩形式和收缩特性的观测一、实验目的1.学习肌肉实验的电刺激(electrical stimulus)方法及肌肉收缩(muscular contraction)的记录方法。

2.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

3.观察骨骼肌(skeletal muscle)单收缩过程。

4.观察肌肉收缩的总和(summation)以及强直收缩(tetanus)现象二、实验原理腓肠肌由许多肌纤维组成,刺激腓肠肌时,不同的刺激强度会引起肌肉的不同反应。

当刺激强度过小时,肌肉不发生收缩反应,此时的刺激为阈下刺激(subthreshold stimulus)。

而能引起肌肉发生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为阈刺激(threshold stimulus)。

当全部肌纤维同时收缩时,则出现最大的收缩反应。

这时,即使再增大刺激强度,肌肉收缩的力量也不再随之加大。

可以引起肌肉发生最大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为最适刺激强度。

神经受到一次阈刺激或阈上刺激,先产生一次动作电位,通过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递,引起受支配的骨骼肌产生动作电位,然后通过兴奋-收缩耦联过程引起骨骼肌收缩,该过程涉及复杂的分子机制。

肌肉组织对于一个阈上强度的刺激,发生一次迅速的收缩反应,即单收缩。

单收缩的过程可分为 3 个时期: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收缩(systole)和舒张期(diastole)。

两个同等强度的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于神经-肌肉标本,如果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的时程,肌肉则出现两个分离的单收缩;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而大于不应期,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即收缩的总和;但如果第二个刺激在第一个收缩反应的不应期内,则第二个刺激不产生收缩反应。

当同等强度的连续阈上刺激作用于标本时,则出现多个收缩反应的叠加,即强直收缩。

当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时,即发生不完全强直收缩(incomplete tetanus);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时,各自的收缩则完全融合,肌肉出现持续的收缩状态,即发生完全强直收缩(complete tetanus)。

实验三 骨骼肌单收缩的分析

实验三  骨骼肌单收缩的分析

实验三骨骼肌单收缩的分析一.目的与要求:1.学习神经-肌肉实验的电刺激方法及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2.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3.学会分析单收缩过程的三个时期――潜伏期、缩短期和舒张期4.了解骨骼肌收缩的总和现象5.观察不同频率的阈上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形式的改变二.基本原理1.受坐骨神经支配的腓肠肌由许多肌纤维组成,当用不同的刺激强度刺激坐骨神经时,会引起肌肉的不同反应。

当刺激强度过小时,不引起肌肉发生收缩反应,称阈下刺激。

逐渐增大刺激强度,可引起少数肌纤维发生收缩反应,引起收缩反应的最小有效强度。

随刺激强度增大,参加收缩反应的肌纤维数量增多,收缩力加大,此时刺激为阈上刺激。

待全部肌纤维均参加了收缩反应,即出现最大收缩反应,即使再增加刺激强度,肌肉收缩力量也不再加大。

可以引起肌肉发生最大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最适刺激。

2.肌肉组织对于一个阈上强度的刺激发生一次迅速的收缩反应,称为单收缩。

单收缩过程可分为潜伏期、缩短期和舒张期。

3.两个同强度的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于神经-肌肉标本,若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的时程,则肌肉出现两个分离的单收缩;若刺激间隔小于收缩的时程,则出现两个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合,称为收缩的总和。

当同强度的连续阈上刺激作用于标本时,出现多个收缩反应的融合,称为强直收缩。

不完全强直收缩――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完全强直收缩――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各自的收缩完全融合后,肌肉处于持续的收缩状态。

三.动物、器材与试剂1.动物:蟾蜍2.器材:常用手术器械(手术剪、手术镊、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玻璃分针)、大剪刀、棉线、烧杯、滴管、蛙钉、蜡盘、铁架台、滑轮、刺激电极、张力转换器3.试剂:任氏液四.方法、步骤与结果1.双毁髓:方法同上次实验2.将整只蟾蜍背面向上,四肢用蛙钉固定于蜡盘中,剥去一后肢皮肤,用玻璃分针分离坐骨神经上至大腿根部,下至膝关节,剪断沿途支配大腿肌肉的分支,并用玻璃分针尽可能出去坐骨神经表面筋膜;用棉线绑紧腓肠肌肌腱,自后方剪断该肌腱,分离腓肠肌,制得在体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生理学——骨骼肌的收缩功能ppt课件

生理学——骨骼肌的收缩功能ppt课件
化学接收
电刺激神经纤维达阈值 神经纤维兴奋,产生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到神经末梢 Ca²+进入轴突末梢 轴突末梢量子式释放递质ACh 递质经过接头间隙与终板膜上N2受体结合
兴奋 收缩 耦联
收缩 过程
终板膜对Na+(还有K+)通透性增高而产生终 板电位
ACh被胆碱酯酶破坏 邻近肌膜去极化达阈电位而产生肌膜动作电位 肌膜动作电位沿横管传到细胞内部 肌质网终末池释放Ca²+入肌浆 Ca²+与肌钙蛋白结合,暴露肌纤蛋白上与粗肌 丝结合的位点 粗、细肌丝间形成横桥连接,细肌丝沿粗肌丝 向M线滑行,使肌小节缩短
2、肌管系统 (sarcotubular system)
横管系统(transverse tubule)
{ 纵管系统(longitudinal tubule) 肌质网 (sarcoplasmic reticulum)
三联管结构:由每一横管与来自两侧的纵管的 终末池组成的结构。其作用是把横管传来的电 信号与终末池Ca2+释放两个过程联系起来。完 成横管向肌浆网的信息传递。
舒张 过程
没有动作电位传来时 Ca²+被泵回肌质网
Ca²+脱离肌钙蛋白
粗、细肌丝间的相互作用停止, 细肌丝弹性回位
二、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一)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1、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 等张收缩( isotonic contraction)
2、单收缩和复合收缩
终板电位引 发动作电位
电压依从性 Na+通道开放
阈电位
Na+
3、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特征
(1)单向性传递 (2)1对1传递 (3)兴奋传递有一定的时间延搁。 (4)易受药物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实验三骨骼肌收缩特性和收缩形式的观测084120003陈明辉解读

实验三骨骼肌收缩特性和收缩形式的观测084120003陈明辉解读

实验三骨骼肌收缩特性和收缩形式的观测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刺激方法及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2、观察刺激强度、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3、观察骨骼肌单收缩、收缩的总和及强直收缩现象二、实验原理:1、肌肉、神经和腺体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其兴奋性较大,且不同组织、细胞的兴奋表现亦不相同,肌肉组织的兴奋主要表现为收缩活动。

刺激要使可兴奋组织发生兴奋,就必须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即刺激强度、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必须达到一定的值。

通过固定后两个条件,改变刺激强度,记录和测量肌肉的收缩张力,使肌肉组织刚好能发生兴奋的刺激称为阈刺激,阈刺激的强度称为阈强度。

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肌肉的收缩张力也相应增大,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能引起组织产生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称为最大刺激,其强度称为最适刺激强度。

2、整块骨骼肌或单个肌细胞在受到一次阈或阈上的刺激时,先发生一次动作电位,紧接着出现一次收缩,后者称为单收缩。

单收缩全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收缩期持续时间较舒张期短。

如果给肌肉以连续的脉冲刺激,则肌肉的收缩形式将随刺激的频率高低而不同。

当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时程,因每一个新的刺激到来时,由前一次刺激引起的单收缩过程已经结束,于是每次刺激都引起一次独立的单收缩。

当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而大于不应期,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即收缩的总和;如果第二个刺激在第一个收缩反应的不应期内,则第二个刺激不产生收缩反应。

3、当刺激频率增加到某一限度时,后来的刺激有可能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结束前就出现,于是肌肉在未完全舒张(自身尚处于一定程度的缩短或张力存在)的基础上便进行新的收缩,这就发生了收缩过程的复合,这样连续进行下去,肌肉就表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其特点是每次新的收缩都出现在前次收缩的舒张期过程中,在描记曲线上形成锯齿形;如果刺激频率继续增加,肌肉就有可能在前一次收缩的收缩期结束前或在收缩期的顶点开始新的收缩,于是各次收缩的张力或长度变化就可以融合而叠加起来,使描记曲线上的锯齿形消失,这就是完全强直收缩。

简述骨骼肌的收缩原理及过程

简述骨骼肌的收缩原理及过程

简述骨骼肌的收缩原理及过程骨骼肌是人体内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肌肉类型之一,其收缩原理及过程是人体运动的基础。

骨骼肌的收缩是由肌纤维中的肌动蛋白互相滑动而引起的,下面将简要介绍骨骼肌的收缩原理及过程。

骨骼肌由一束束纤细的肌纤维组成,每个肌纤维中又包含着大量的肌纤维束。

每个肌纤维束由成百上千个肌动蛋白组成,其中包括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

肌球蛋白位于肌纤维束的两端,而肌动蛋白则位于肌纤维束的中间。

当我们需要进行肌肉收缩时,神经系统会向骨骼肌中的肌纤维发送信号。

神经信号最初到达肌纤维束的末端,通过神经-肌肉接头传导,释放出化学物质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这些乙酰胆碱会与肌纤维束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从而引发肌纤维束内部化学反应。

肌纤维束内部的化学反应使钙离子释放到肌纤维束的细胞液中。

一旦钙离子释放出来,它们就会与肌纤维束中的肌球蛋白结合。

这个结合过程会导致肌球蛋白发生构象变化,将原本覆盖在肌动蛋白上的阻止因子移开,使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能够互相结合。

当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结合起来时,骨骼肌的收缩过程开始。

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以一种类似于滑动的方式,相互穿插在一起。

当骨骼肌收缩时,肌纤维束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相互滑动,肌纤维束缩短,导致肌肉的收缩。

肌肉收缩过程发生后,肌肉会继续保持收缩状态,直到神经系统停止向肌纤维束发送信号并停止释放乙酰胆碱。

在乙酰胆碱停止释放后,肌纤维束中的钙离子会被再次收回到肌纤维束的细胞液中,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之间的结合也会解除。

总结起来,骨骼肌的收缩原理及过程可以归纳为:通过神经系统的信号传导,乙酰胆碱的释放和钙离子的结合,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互相滑动,从而实现肌纤维束的收缩。

这一收缩过程是骨骼肌完成运动的基础,也是人体运动的基本原理之一。

实验03 骨骼肌单收缩的分析

实验03 骨骼肌单收缩的分析
实验三 骨骼肌单收缩的分析
实验目的与要求】 【实验目的与要求】
观察骨骼肌单收缩过程。 1、观察骨骼肌单收缩过程。 2、分析骨骼肌单收缩的3个时期。 分析骨骼肌单收缩的3个时期。 比较直接刺激肌肉与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 3、比较直接刺激肌肉与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其 收缩曲线有何不同。 收缩曲线有何不同。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1、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和腓肠肌标本。 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和腓肠肌标本。 打开实验仪器,连接仪器、张力换能器和标本。 2、打开实验仪器,连接仪器、张力换能器和标本。 3、实验观察 不同的刺激强度刺激坐骨神经观察骨骼肌单 刺激坐骨神经 1)用不同的刺激强度刺激坐骨神经观察骨骼肌单 收缩曲线的变化。 收缩曲线的变化。 不同的刺激强度刺激腓肠肌观察骨骼肌单收 刺激腓肠肌 2)用不同的刺激强度刺激腓肠肌观察骨骼肌单收 缩曲线的变化。 缩曲线的变化。 整理实验记录,完成实验报告。 4、整理实验记录,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1、记录不同刺激强度下的直接出阈强度、 。(要求找出阈强度 骨骼肌单收缩曲线的变化。(要求找出阈强度、最适刺 激强度并反映出实验过程) 激强度并反映出实验过程) 2、测量直接刺激和间接刺激引起的骨骼肌单收缩的最 大收缩曲线三个时程: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大收缩曲线三个时程: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分析讨论】 分析讨论】
解释和分析实验结果。 解释和分析实验结果。
【结论】 结论】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在实验中保持标本机能稳定。 1、注意在实验中保持标本机能稳定。 应避免肌肉过度疲劳。 2、应避免肌肉过度疲劳。 连接肌肉和张力换能器时, 3、连接肌肉和张力换能器时,连接线的松紧度要适 不能过松或过紧。 中,不能过松或过紧。

实验三 骨骼肌收缩特性和收缩形式的观测

实验三 骨骼肌收缩特性和收缩形式的观测

图求 基本原理 动物器材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思考题
2.计算机采集系统的准备
开通与张力传感器相连的通道,选择张力信号输入, 然后启动波形显示图标,此时显示通道中出现扫描 线。调节刺激装置的设置,将延时、波宽及刺激强 度调至适当大小,选择好刺激方式。启动刺激图标, 调节扫描基线接近刺激标记线后即可进行实验。
目的要求 基本原理 动物器材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思考题
实验动物:牛蛙
实验器材:牛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常用手术器械,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张力传 感器,支架,双凹夹,肌槽,培养皿,滴管, 任氏液,棉线
目的要求 基本原理 动物器材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思考题
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使用张力传感器连接标本和生理信息 采集系统
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使用张力传感器连接标本和生理信息采集系统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以阈上刺激给予坐骨神经单刺激双刺激及连续单刺激观察单收缩的时程总和过程及强制收缩产生的过程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使用张力传感器连接标本和生理信息采集系统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以阈上刺激给予坐骨神经单刺激双刺激及连续单刺激观察单收缩的时程总和过程及强制收缩产生的过程
目的要求 基本原理 动物器材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思考题
3.实验观察
(1)观察刺激强度与收缩反应的关系。从实验模块中 选择神经肌肉的强度与收缩反应的实验项目,初始 刺激强度为0.01-0.05 V,增量为0.005 V,启动刺激 图标,观察肌肉收缩反应。分析该标本的阈刺激强 度、阈上刺激强度和最适刺激强度。当出现3-4次同 等高度的收缩曲线时,停止刺激。
目的要求 基本原理 动物器材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思考题
整块骨骼肌或单个肌细胞在受到一次阈或阈上的刺激 时,先发生一次动作电位,紧接着出现一次收缩,后 者称为单收缩。单收缩全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潜伏 期、收缩期和舒张期,收缩期持续时间较舒张期短。 如果给肌肉以连续的脉冲刺激,则肌肉的收缩形式将 随刺激的频率高低而不同。当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时 程,因每一个新的刺激到来时,由前一次刺激引起的 单收缩过程已经结束,于是每次刺激都引起一次独立 的单收缩。当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而大于不应 期,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即收缩的总和;如 果第二个刺激在第一个收缩反应的不应期内,则第二 个刺激不产生收缩反应。

骨骼肌收缩张力曲线

骨骼肌收缩张力曲线

骨骼肌收缩张力曲线
骨骼肌收缩张力曲线是指在骨骼肌收缩过程中,肌肉张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一般来说,骨骼肌收缩张力曲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起始阶段(拉伸阶段):当骨骼肌开始收缩时,肌纤维中的肌球蛋白头部结合肌球蛋白尾部,形成肌桥。

在收缩开始时,肌球蛋白头部解离,肌球蛋白尾部开始进行拉伸,肌桥逐渐增强。

在这个阶段,肌肉张力逐渐上升,但并不会产生明显的运动。

2. 平台阶段(持续收缩阶段):在收缩的过程中,当肌桥受到适当的拉力后,肌肉张力会增加到一个稳定的水平,并保持在该水平一段时间。

这个阶段称为平台阶段,此时肌肉产生的张力等于外部拉力。

3. 缓慢释放阶段(松弛阶段):当刺激消失或继续收缩时,肌肉张力会逐渐减小。

在骨骼肌的松弛阶段,肌纤维之间的肌球蛋白头部解离,肌球蛋白尾部恢复原状,肌桥逐渐断裂。

在这个阶段,肌肉张力逐渐下降,直到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肌肉在收缩过程中的张力变化曲线可能会有所不同。

此外,其他因素(如肌肉长度、收缩速度等)也会影响肌肉收缩张力曲线的形状和特征。

08下-24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08下-24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Ca2+ Ca2+
MS
TM T I C AT
MS
I C TM T AT
安静状态
胞浆[Ca2+]
原肌凝蛋白
肌钙蛋白复合物
肌凝蛋白与粗肌丝
肌钙蛋白 肌动蛋白 原肌凝蛋白
(二)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
概念:将电兴奋和肌丝滑行 联系起来的过程。
㈣ 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 传递的因素
1. ACh释放↓:肉毒杆菌毒素
2.
3. 4. 5.
ACh释放↑:黑寡妇蜘蛛毒素
ACh释放↑: Ca2+ 后膜受体阻断剂(美洲箭毒、α-银环蛇毒与ACh竞争受体, 肌松剂。 ) Ach清除速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时→胆碱酯酶ChE活性↓→ ACh清除↓→ ACh作用时间↑。
* 肌动蛋白(actin)
组成细肌丝主杆
细 肌 丝
与横挢结合,激活其ATP酶
* 原肌球蛋白(tropomysin)
阻止肌动蛋白与横挢结合
* 肌钙蛋白(tropoin)
TnT:与原肌球蛋白结合
TnI: 肌动蛋白结合
TnC:与Ca2+结合
细肌丝
原肌凝蛋白 肌钙蛋白 肌动蛋白
粗肌丝
肌凝蛋白
细肌丝:
由肌纤蛋白、原肌凝蛋白、肌钙蛋白质组成
神经-肌接头处的超微结构示意图
神经-肌接头兴奋的传递 p249
N
M 接 头 的 结 构
Ion-channel linked receptors in neurotransmission
神经肌肉接点由Ach门控通道开放而出现终板电位时,可使肌细胞膜中的电位 门Na+通道和K+通道相继激活,出现动作电位;引起肌质网 Ca2+通道打开, Ca2+进入细胞质,引发肌肉收缩。

骨骼肌收缩原理

骨骼肌收缩原理

骨骼肌收缩原理
骨骼肌收缩原理是指骨骼肌在接收到神经冲动的刺激后,产生力量并引起肌肉收缩的过程。

骨骼肌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又由肌节组成,肌节由肌原纤维构成。

肌原纤维含有许多肌纤维束,肌纤维束中的肌纤维束由肌原丝组成。

每个肌原纤维都有许多肌节,在肌节中含有大量的肌球蛋白。

肌球蛋白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组成。

当神经冲动到达肌肉时,神经元释放出乙酰胆碱,使得肌肉纤维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激活。

这样,肌肉纤维膜上的电荷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得肌肉纤维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打开。

钙离子进入肌肉纤维膜后,与肌球蛋白的肌动蛋白结合,从而引起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的排列方式发生改变。

这种排列改变会引起肌纤维的收缩。

当骨骼肌收缩时,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的排列会滑动,这样肌纤维的长度就会缩短,从而引起骨骼肌的收缩。

当神经冲动停止时,肌肉纤维膜上的钙离子通道会关闭,钙离子被强力泵回肌质网内,肌肉纤维膜上的电荷也会重新恢复,肌肉就会恢复到松弛状态。

总结起来,骨骼肌收缩的过程主要是神经肌肉接头的电信号传递,通过激活乙酰胆碱受体、打开钙离子通道和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的排列改变,引起肌纤维收缩,从而实现肌肉的收缩。

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

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

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人体各种形式的运动,主要是靠一些肌细胞的收缩活动来完成的。

例如,躯体的各种运动和呼吸动作由骨骼肌的收缩来完成;心脏的射血活动由心肌的收缩来完成;一些中空器官如胃肠、膀胱、子宫、血管等器官的运动,则由平滑肌的收缩来完成。

不同肌肉组织在功能和结构上各有特点,但从分子水平来看,各种收缩活动都与细胞内所含的收缩蛋白质,主要与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的相互作用有关;收缩和舒张过程的控制,也有某些相似之处。

本节以研究最充分的骨骼肌为重点,说明肌细胞的收缩机制。

骨骼肌是体内最多的组织,约占体重的40%。

在骨和关节的配合下,通过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完成人和高等动物的各种躯体运动。

骨骼肌由大量成束的肌纤维组成,每条肌纤维就是一个肌细胞。

成人肌纤维呈细长圆柱形,直径约60 μm,长可达数毫米乃至数十厘米。

在大多数肌肉中,肌束和肌纤维都呈平行排列,它们两端都和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腱相融合,后者附着在骨上,通常四肢的骨骼肌在附着点之间至少要跨过一个关节,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就可能引起肢体的屈曲和伸直。

我们的生产劳动、各种体力活动等,都是许多骨骼肌相互配合的活动的结果。

每个骨骼肌纤维都是一个独立的功能和结构单位,它们至少接受一个运动神经末梢的支配,并且在体骨骼肌纤维只有在支配它们的神经纤维有神经冲动传来时,才能进行收缩。

因此,人体所有的骨骼肌活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完成的。

一、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运动神经纤维在到达神经末梢处时先失去髓鞘,以裸露的轴突末梢嵌入到肌细胞膜上称作终板的膜凹陷中,但轴突末梢的膜和终板膜并不直接接触,而是被充满了细胞外液的接头间隙隔开,其中尚含有成分不明的基质;有时神经末梢下方的终板膜还有规则地再向细胞内凹入,形成许多皱褶,其意义可能在于增加接头后膜的面积,使它可以容纳较多数目的蛋白质分子,它们最初被称为N-型乙酰胆碱受体,现已证明它们是一些化学门控通道,具有能与ACh特异性结合的亚单位。

骨骼肌收缩原理

骨骼肌收缩原理

骨骼肌收缩原理
骨骼肌是人体内最为重要的肌肉之一,它负责人体的运动和姿势维持。

骨骼肌
的收缩原理是指肌肉在受到神经冲动的刺激时,产生收缩并产生力量的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到许多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原理,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骨骼肌收缩的原理。

首先,骨骼肌的收缩是由神经冲动引起的。

当大脑或脊髓接收到运动指令时,
神经元将产生相应的神经冲动,通过神经纤维传导到肌肉细胞的神经肌接头。

在神经肌接头,神经冲动将引起乙酰胆碱的释放,乙酰胆碱将与肌肉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从而引起肌肉细胞内的电化学反应,最终导致肌肉细胞内钙离子的释放。

其次,钙离子的释放是骨骼肌收缩的关键。

一旦神经冲动引起了钙离子的释放,钙离子将与肌肉细胞内的肌钙蛋白结合,从而改变肌钙蛋白的构象,使得肌钙蛋白与肌动蛋白结合,形成肌肉收缩的起始点。

这一过程是肌肉收缩的关键步骤,也是肌肉产生力量的基础。

最后,肌肉收缩的过程涉及到肌肉蛋白的相互作用。

一旦肌钙蛋白与肌动蛋白
结合,肌动蛋白将通过ATP的能量供应,发生构象变化,从而引起肌肉的收缩。

这一过程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当神经冲动停止时,钙离子将被重新吸收,肌肉蛋白的相互作用也将停止,肌肉将恢复松弛状态。

总的来说,骨骼肌的收缩原理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物化学过程,它涉及到神
经冲动、钙离子的释放和肌肉蛋白的相互作用。

只有当这些步骤协调进行时,肌肉才能够产生有效的收缩和力量。

因此,了解骨骼肌收缩的原理对于理解人体运动和肌肉功能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骨骼肌收缩的原理,为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帮助。

骨骼肌的收缩实验报告

骨骼肌的收缩实验报告

骨骼肌的收缩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观察和记录骨骼肌在不同刺激条件下的收缩情况。

实验材料和设备:
1. 骨骼肌组织样本(如小鼠或人类的骨骼肌组织)
2. 镊子和剪刀
3. 带有电极的刺激器
4. 控制器和记录装置
5. 生理盐水(适量)
6. 牛血清白蛋白溶液
实验步骤:
1. 制备肌肉样本:使用镊子和剪刀清洁地切割骨骼肌组织样本,确保不损伤肌纤维。

2. 制备电极:将电极插入控制器并连接到刺激器。

3. 预备实验盘:在实验盘中加入生理盐水,以保持组织的适宜环境。

4. 实验前准备:将肌肉样本置于实验盘中,使其完全沉浸在生理盐水中。

5. 刺激肌肉:使用控制器设置刺激参数(如刺激电压和持续时间),并通过电极刺激肌肉。

6. 观察和记录:观察肌肉在不同刺激条件下的收缩情况,并用记录装置记录收缩的时间和幅度。

7. 重复实验:重复实验步骤5和6,使用不同刺激参数进行多
次实验以获得更多的数据。

8. 清洗和保存:在实验结束后,用生理盐水清洗样本,然后将其保存在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中,以保持组织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实验结果和讨论:
根据实验步骤中的记录,可观察和测量肌肉在不同刺激条件下的收缩情况。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分析和讨论不同刺激参数对肌肉收缩的影响,例如刺激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并进一步研究其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变化。

这对于理解肌肉疾病和开发相应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骨骼肌收缩 (2)资料共20页文档

骨骼肌收缩 (2)资料共20页文档
骨骼肌收缩 (2)资料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生理学课件之骨骼肌收缩功能

生理学课件之骨骼肌收缩功能
管腔与细胞外 液相通
纵管系统
终末池
(L管,肌质网)
肌质网膜上有ryanodine受体
(钙释放)和钙泵(钙回收)
三联管
三、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机制
滑行理论 (sliding theory): 肌肉收缩时,在肌细胞内并无肌丝或它们所 含的分子结构的缩短,而只是在每一个肌小 节内发生了细肌丝向粗肌丝的滑行。
L型钙通道
Ca2+
横管
1、横管膜上有堵塞肌浆网Ca2+通道的 蛋白,可解除堵塞。
2、通过细胞外Ca2+内流使Ca2+通道开放 (心肌细胞)。
五、骨骼肌收缩的表现及影响因素
(一)骨骼肌收缩的表现
① 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的定义和实例 张力增加,长度不变 克服阻力
② 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的定义和实例
总张力: 具有不同前负荷 的条件下收缩时 的张力曲线。曲 线的每一点代表 被动张力和收缩 时新产生的张力 之和。
被动张力:肌肉安静 时具有的 弹性。
1
2
肌肉初长(后负荷不变,为无穷大)
2. 后负荷(afterload):
是在肌肉开始收缩时才能遇到的负荷或阻力,它不 增加肌肉的初长度,但能阻碍收缩时肌肉的缩短。
终板膜去极化→终板电位(endplate potential),大小与ACh释放 量成正比(个别囊泡自发释放在 终板膜上引起的微小电变化,称 微终板电位)
通道开放,Na+、K+及 少量Ca2+可通过
Na+内流为主,兼有K+外流
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的特点
① 化学性传递(chemical transmission) ② 单向传播(one-way conduction) ③ 时间延搁(temporal delay) ④ 终板电位属于局部电位 ⑤ 传递效应为1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
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骨骼肌的收缩张力会 随刺激强度的大小而变化? 动作电位是肌肉收缩的前奏,为什么动作 电位互不融合,而肌肉收缩却随着刺激频 率的增加逐渐复合,以至出现完全强直收 缩呢? 正常机体内肌肉的收缩是哪种形式?有何 生理意义?
小结
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名称 原理 目的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单收缩: 阈刺激和阈收缩 阈上刺激和阈上收缩 最适刺激和最大收缩
前言
复合收缩: 动作电位的不应期过后,骨骼肌的单收缩 过程尚未完成,可接受新的刺激发生新的 兴奋和收缩。
前言
复合收缩: 舒张期复合收缩 收缩期复合收缩
前言
强直收缩: 不完全强直收缩 完全强直收缩
材料与方法
标本制备过程:注意保持标本的兴奋性 刺激过程: 注意标本兴奋性的维持 股骨固定牢;腓肠肌与张力换能器间 的连接线有一定的紧张度(最适初长 度) 每次刺激后都要让肌肉休息一定时间
结果
单收缩 舒张期复合收缩 收缩期复合收缩 不完全强直收缩 完全强直收缩
材料与方法
观察复合收缩:
用最适刺激强度,给予不同时间间隔 的两个单刺激,分别观察舒张期和收 缩期的复合收缩
(双刺激 波间隔50ms、15ms)
材料与方法
观察强直收缩: 用最适刺激强度,给予不同频率的串 刺激,分别观察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 全强直收缩 连续刺激:8Hz 30个、15Hz 45个、 25Hz 60个; 经典实验、现代实验
正常人体的肌肉收缩形式几乎都是完全强直收缩
前言
本实验以蟾蜍为实验对象全或无”特征 或“分级性”特征,以及复合收缩与强直 收缩形成的条件
材料与方法
动物:蟾蜍 药品与试剂:任氏液 装置和器材:蛙类手术器械;BL-420生 物信息采集和分析系统

节次:机能实验学 第3次课 内容:刺激强度和频率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 学时:4h 主讲:王 勇 时间:2011年11月 地点: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机能实验中心
刺激强度和频率与 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
刺激强度和频率与 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
前言
肌肉收缩是肌细胞兴奋的外在表现。
材料与方法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标本的安放与实验装置的连接
材料与方法
记录收缩曲线 输入张力信号,启动实验 观察单收缩和刺激强度与收缩的关系 从小到大依次给予单个电刺激,观察阈刺激 、阈收缩、最适刺激和最大收缩 刺激参数:强度0.01V; 时间0.5-1ms 递增幅度:0.3-0.5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