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册会考知识点全整理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关于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一、背景和条件1、原因①经济根源:15世纪以来,随着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造成货币需求量的增加。
②社会根源:A.欧洲人狂热追求货币和黄金。
B.《马可波罗游记》驱使欧洲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
③客观原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阻碍了东西方贸易,促使欧洲人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2、条件①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②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如“地圆学说”的流行。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如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罗盘针的广泛应用,武器装备的改进等等。
④中央集权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热衷于传播天主教,大力支持远洋航行。
二、经过1、1488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2、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3、1492年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4、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三、影响1、引起了“商业革命”:①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欧洲与亚、非贸易扩大与美洲联系开始。
③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引起了“价格革命”:①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造成金银价格下降,物价猛涨。
②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③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和争夺,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高三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1、隋大统一的历史原因。
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3、全面细致的识记大运河的分段、起止点、沟通河流。
理解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影响。
正确看待历不同人物对大运河的评价。
4、多方面(从统治者作为,从制度,从科技,从水利,从民族交往,从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启示。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活动和评价。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实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间的联系,后来的破坏。
7、全盛时期的表现(经济、政治、民族、对外、文化。
上海会考高中历史知识点
上海会考高中历史知识点上海会考高中历史知识点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世界史等。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概述:1. 中国古代史:- 先秦时期: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等时期,重点了解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文化特点和社会变革。
- 秦汉时期: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汉朝的郡县制、儒家思想的确立等。
-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佛教传入、士族制度等。
-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建立、唐朝的开放政策、经济文化的繁荣等。
- 宋元明清:宋朝的商业发展、元朝的民族政策、明清的封建制度和闭关锁国政策。
2. 中国近现代史:-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了解战争背景、过程及影响。
-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起义的规模、原因和影响。
-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建立近代企业的过程和局限性。
-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历史事件。
- 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爱国主义和民主科学的倡导。
- 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斗争。
3. 世界史:- 古代文明: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的特点和贡献。
- 中世纪:封建制度、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
- 近现代史: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俄国十月革命等。
- 两次世界大战:战争原因、过程和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 冷战时期:美苏对立、意识形态冲突、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4. 历史人物与思想:- 重要历史人物:孔子、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孙中山、毛泽东等。
- 思想流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以及它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5. 历史事件与变革:- 重要的历史事件:如科举制度的创立、郑和下西洋、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
- 社会变革:如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等。
6. 历史方法论:- 历史研究方法:包括史料的收集、分析和解释。
- 历史思维:批判性思维、比较研究、历史视角等。
7. 历史与现实:- 历史对现实的影响:如何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指导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
这些知识点是上海会考高中历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复习,掌握这些内容,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册知识点整理
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11.1 19世纪40年代以前的中国与世界 B(1)中国”康乾盛世”后,封建统治危机四伏: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经济上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文化上大兴文字狱;对外闭关锁国。
(2)世界欧美国家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经济上英国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文化上启蒙运动,形成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潮流;对外殖民扩张,中国成为主要侵略目1.2 虎门销烟的领导人: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意义:表现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坚定决心。
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1.3 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1840年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香港岛;五口通商地点1.4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B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五口通商口岸;协定关税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31.5 《南京条约》的影响(鸦片战争对战后中国社会的影响):C(1)政治: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
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的革命任务,历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2)经济:外国在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3)文化: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代表人物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要求强国御辱,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先声。
(开始了近代中国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之役)2.1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A(1)爆发的时间:1856年(2)借口:英国的“亚罗号事件”,法国的“马神甫事件”(3)实质: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上海市高中历史会考第五册知识点整理
上海市高中历史会考第五册知识点整理1.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从16世纪明代末期到清末,中国社会经历了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封建经济秩序的崩溃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形成,阶级矛盾激化,社会状况发生大变化。
2.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历史的开端:介绍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该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动摇了封建的政治经济秩序,打开了中国大门迎接西方列强的进入。
3.北洋政府与民主革命:北洋政府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由资产阶级当家作主的政权。
介绍了辛亥革命的背景、历程和成就,包括孙中山领导下的民主革命和逐步建立的北洋政府。
4.五四运动与国共合作的共同政治纲领: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大规模群众运动。
介绍了五四运动的来龙去脉、斗争目标和重要影响,以及国共两党建立合作关系的政治纲领。
5.中华民族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介绍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背景、历程和意义。
着重介绍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艰苦斗争,并且探讨了中华民族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6.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程和成就。
包括新中国的成立、土地、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大革命等重要事件。
7.开放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
介绍了开放的背景、内容和成效,以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道路选择。
8.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介绍了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后果。
以及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成就和面临的问题。
9.当代中国与世界:介绍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变化,并重点分析了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外关系的发展变化。
以上是关于上海市高中历史会考第五册的主要知识点整理,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充分理解和掌握。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整理-(28521)
上海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天朝的危机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一虎门销烟1领导人:林则徐2意义: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二《南京条约》1鸦片战争爆发时间:1840年6月2内容:①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②赔款:赔款洋银2100万元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贸易主权)④协定关税: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关税主权)⑤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司法主权)⑥片面最惠国待遇3影响:①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②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主权丧失(政治);半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经济)③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变化④革命任务的变化: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⑤历史分期变化:开始进入现代史三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变化1通商口岸的作用:对华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
2中国社会的变化:①在经济领域的变化: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同时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②中国社会在思想领域的变化: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发展了明清“经世致用”的传统,注重研究世界大势和社会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
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代表作:《四洲志》、《海国图志》。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影响: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潮流。
第2课第二次战争(1856-1860)一“修约”交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借口和实质1时间:1856年2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3实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
高中历史第五册会考知识点整理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课1第一、鸦片战争历史背景、中国:清朝闭关锁国、腐朽落后、危机四伏1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急需原料和市场,加紧扩张2 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决心1839、导火线:3二、鸦片战争过程年1840、开始:1 年,清政府战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1842、结束:2《南京条约》内容三、、割让香港岛12 万元2100、赔款洋银、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3 、协定关税4《南京条约》影响四、、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 、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2五、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经济上1.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趋于解体A .促进沿海地区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B、政治上2.领土、关税等主权受损A.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由“地主与农民”变成“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B ,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
众” 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C.、文化上3国人开始觉醒,开眼看世界,如林则徐、魏源等。
课2第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背景、英法美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要求“修约”1 、清政府坚决拒绝,列强交涉未果,试图以武力达到目的2二、过程、制造借口1、马神甫事件(法)亚罗号事件(英)、战争进程2年攻陷大沽,侵入天津城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7年英国出兵中国——1856 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1858郊——年联军再度攻占大沽、天津——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1860京条约》、影响3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使中国丧失更多的主权,西方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门户,A. 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B.太平天国运动课3第一、背景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二、过程、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发动太平天国运动1 年,金田起义,组建太平军,国号“太平天国”1851、2 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853、3 年,由盛转衰1856、4 、上海地方官员与英法“洋枪队”勾结,企图抵抗太平军5 、洪仁玕《资政新篇》6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关于上海高级高中历史第五分册整理
上海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天朝的危机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一虎门销烟1领导人:林则徐2意义: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二《南京条约》1鸦片战争爆发时间:1840年6月2内容:①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②赔款:赔款洋银2100万元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贸易主权)④协定关税: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关税主权)⑤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司法主权)⑥片面最惠国待遇3影响:①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②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主权丧失(政治);半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经济)③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变化④革命任务的变化: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⑤历史分期变化:开始进入现代史三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变化1通商口岸的作用:对华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
2中国社会的变化:①在经济领域的变化: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同时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②中国社会在思想领域的变化: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发展了明清“经世致用”的传统,注重研究世界大势和社会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
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代表作:《四洲志》、《海国图志》。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影响: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潮流。
第2课第二次战争(1856-1860)一“修约”交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借口和实质1时间:1856年2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3实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高中历史知识点梳理(第五分册)第一单元天朝的危机单元核心: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挟坚船利炮,连续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从此,中国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深渊。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催生了强烈的救亡图存意识。
洪秀全发动农民起义,率领太平军,纵横数十年,横扫大清王朝半壁江山。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刺激下,洋务派以“自强”、“求富”相号召,开展了历史30多年的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步履蹒跚的现代化之路。
一、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1.虎门销烟:①起因(实质):根本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加紧全球殖民扩张,蓄意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英国走私鸦片促使虎门销烟等禁烟运动的开展。
②危害:经济→白银外流,造成银荒;社会→摧残吸食者的身心健康。
③禁烟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④虎门销烟:1839.6,林则徐,意义是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英国中国政治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经济资本主义工业强国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军事坚船利炮,战斗力强装备陈旧,纪律败坏外交对外殖民扩张闭关锁国,以“天朝上国”自居3.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①五大变化(见2影响)。
②四个积极: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商品经济得到发展,为资本主义产生创造条件(经济);打击清政府,客观冲击旧体制,动摇封建统治基础,有利于社会变革(政治);惊醒天朝上国观念,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学习西方(思想);打破闭关锁国,有利于吸收先进,向近代社会过渡(对外)。
③三个开端: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民族民主革命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修约”交涉:①导火线:1856.10,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
②实质: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修约要求。
2.《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①《天津条约》内容: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火烧圆明园(1860.10,英法联军)②《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上海高中历史会考全整理
第一分册 1-15课基础知识整理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两河”是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
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古代称“美索不达米亚”。
2、楔形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之一。
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3、《汉穆拉比法典》①特点:法典以神的名义颁布,以严刑峻法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各个阶层的义务,保留神明裁决、同态复仇等习惯法内容。
②历史价值: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古代埃及4、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尼罗河流经古埃及。
5、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
6、金字塔与来世信仰:金字塔是法老为自己修筑的陵墓,是古埃及人来世信仰的体现,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
7、象形文字与纸草:古代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以纸草为书写材料。
第3课古代印度8、古代印度社会结构的特征:种姓制度。
分四大种姓:婆罗门(祭司)、刹帝利(王族)、吠舍(平民)、首陀罗(贱民、奴隶)9、佛教的创始、经典、传播: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释迦牟尼)。
佛教的经典:三藏经(经、律、论)佛教的传播:主要向东亚和东南亚传播,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第4课美洲印第安文明10、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
11、玛雅人对农业的贡献:培育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生活。
第6课古代希腊12、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位于今天的希腊,在爱琴海附近。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13、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特征:“小国寡民”。
14、“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
15、雅典民主政治:(1)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
上海市高中历史会考第五册知识点整理讲解
第五册第1 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一、虎门硝烟1、鸦片走私的危害:鸦片泛滥,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2、导火线:虎门销烟:1839年,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这一壮举,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二、《南京条约》1、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2、《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1842年,中国战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主要内容: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洋银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的关税,须“秉公议定则例”。
3、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影响(1)社会性质的变化:《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结构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3)社会矛盾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化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4)革命任务与历史分期的变化:反帝反封建就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的历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5)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逐渐成为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
如:魏源编著《海国图志》一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修约”交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借口、时间、实质1、借口(1)英国:1856年10月,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蓄意制造事端,发动战争。
上海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知识点梳理..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第一部分世界史部分第一分册第一单元古代东方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
一、王国的更替: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A)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大约公元前3500年至3100年,苏美尔人率先在两河流域建立了一批城市国家,成为这一地区古代文明的奠基者。
二、楔形文字与《吉尔伽美什》:楔形文字(A)楔形文字,古代苏美尔人创造的象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三、《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价值(B)1、特点: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颁布。
《汉谟拉比法典》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得益于楔形文字而保留下来的古代宝贵文献。
其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2、历史价值:《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古代埃及。
一、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A)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其地理位置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
尼罗河自南向北流经埃及全境,形成狭长的尼罗河下游河谷地带,其北端为地平的尼罗河三角洲。
二、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A)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
他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将自己的意识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并控制着所有军队,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三、金字塔与来世信仰(A)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为自己修筑的陵墓。
在古代埃及金字塔中,最负盛名的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
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就矗立在哈夫拉金字塔旁边。
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总结(上海教材)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根本原因: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2、《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洋银2100万元。
(3)开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4)协定关税: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5)附约:领事裁判权(破坏司法主权)3、《南京条约》的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历史任务的变化思想观念的变化4、《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生庄(后改营旦)、汉旦、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2)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3)外国军舰和商舶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5、《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6、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后定都天京(南京)。
太平天国先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7、洋务运动此时背景,内忧:民众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外患:列强侵略加深19世纪60年代开始,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相标榜,开展了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
8、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
总理衙门主管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务,是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关。
9、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1)创办军事企业以自强(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1865年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2)创办民用企业以求富(1873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民用企业)。
(3)创办洋务学堂(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4)筹建新式海军以巩固国防维护专制统治(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后又建立了北洋舰队)。
上海市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整理
上海市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整理一、古代中国史知识点:1.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出现了最早的王朝,夏朝。
2.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各国相争,文化繁荣。
3.秦朝统一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4.秦朝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推行法家思想。
5.西汉时期,经历过楚汉战争、韩信导致刘邦夺取帝位等重大事件。
6.东汉时期,由于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等原因导致政权衰退。
7.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最严重的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国割据中原地区。
8.北魏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开始的标志,佛教在北方得到广泛传播。
9.隋朝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短暂但辉煌的统一帝国,经济繁荣,文化繁盛。
10.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推行了明、进士两种科举制度。
二、现代中国史知识点:1.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2.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斗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都是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事件。
3.中华民国时期的蒋介石政府推行了三民主义,但存在着腐败、反动等问题。
4.中共建立了人民的共和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推行计划经济。
5.二战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重大事件。
6.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中国开始走上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7.开放后,中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行对外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
8.香港、澳门回归,台湾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问题。
三、中国文化的发展知识点:1.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2.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有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
3.中国古代文化注重礼仪、孝道、忠诚等价值观念的传承。
4.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四大名著等众多经典作品。
5.中国古代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也有着独特的表现方式。
6.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春节、清明节等。
2023年上海高中历史会考考纲知识点含答案
第一分册考纲知识点1、古代东方是最先跨入文明社会旳地区。
这些地区旳古代居民得益于大河流域旳水利之便,发展了以农业为基础旳社会经济。
2、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
3、两河流域基本上位于今天旳亚洲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
4、楔形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旳最古老旳文字之一,由苏美尔人发明。
5、汉穆拉比在位期间,古巴比伦王国势力臻于极盛,是古代两河流域历史上最辉煌旳时期。
6、《汉穆拉比法典》旳作用、历史价值和特点。
作用:更有效地规范王国旳社会秩序,深入巩固王国旳统治。
历史价值:(1)是目前已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旳成文法典;(2)是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旳第一手文献。
特点:(1)全面维护统治集团旳主线利益;(2)保留了原始习惯法法旳部分内容;(3)否认了血亲复仇等原始风俗,有一定进步意义。
7、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其地理范围与今天旳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体相称。
尼罗河旳定期泛滥带来了充沛水量,使这一地区成为古代文明旳发祥地。
8、古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旳专制统治。
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旳专制君主。
9、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筑旳陵墓。
其中,最负盛名旳就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
10、金字塔旳象征意义。
(1)是法老专制权力旳象征;(2)也是古埃及人来世信奉旳详细体现。
11、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
书写材料中,纸草旳使用最为普遍。
12、古印度文明来源于印度河流域文明,土著达罗毗荼人发明了这一文明。
13、约公元前14 世纪,雅利安人旳部落出目前了印度河地区,征服了土著部落,后扩展到恒河流域。
14、当雅利安人旳氏族制度走向解体时,社会分裂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大种姓集团,被称为种姓制度。
特点: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旳社会集团。
15、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为希达多。
佛教经典总称为三藏经或大藏经。
之后,佛教重要向东亚和东南亚传播,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完整word版)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总结(上海教材),推荐文档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根本原因: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2、《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洋银2100万元。
(3)开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4)协定关税: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5)附约:领事裁判权(破坏司法主权)3、《南京条约》的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历史任务的变化思想观念的变化4、《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生庄(后改营旦)、汉旦、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2)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3)外国军舰和商舶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5、《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6、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后定都天京(南京)。
太平天国先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7、洋务运动此时背景,内忧:民众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外患:列强侵略加深19世纪60年代开始,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相标榜,开展了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
8、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
总理衙门主管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务,是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关。
9、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1)创办军事企业以自强(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1865年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2)创办民用企业以求富(1873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民用企业)。
(3)创办洋务学堂(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4)筹建新式海军以巩固国防维护专制统治(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后又建立了北洋舰队)。
上海市高中历史会考第五册知识点整理
第五册第课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一、虎门硝烟、鸦片走私的危害:鸦片泛滥,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安康,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导火线:虎门销烟:年,林那么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这一壮举,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决决心。
二、?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年,鸦片战争爆发。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年,中国战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主要内容: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洋银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的关税,须“秉公议定那么例〞。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破坏,开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构造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根底,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开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社会矛盾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及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化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群众的矛盾。
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革命任务及历史分期的变化:反帝反封建就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的历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以林那么徐、魏源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开场主张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逐渐成为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
如:魏源编著?海国图志?一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第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修约〞交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借口、时间、实质、借口〔〕英国:年月,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蓄意制造事端,发动战争。
〔〕法国:随后,法国也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出兵中国。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五册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五册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建立了法老制度,发展了象形文字,金字塔是其著名的建筑成就。
2.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以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和亚述等城邦文明为代表,发明了楔形文字,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3. 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以及后来的吠陀文明,发展了种姓制度,创立了佛教。
4. 古代中国文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夏、商、周三代的更迭,甲骨文的发现,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二、希腊与罗马的古典文明1. 古希腊文明:城邦制度的兴起,雅典的民主政治,斯巴达的军事国家,哲学、文学、艺术和科学的繁荣。
2. 马其顿帝国与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大帝统一希腊,征服波斯,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3. 古罗马文明:罗马共和国的建立,法律体系的发展,尤利乌斯·凯撒的独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衰落。
三、中世纪的欧洲1. 西欧封建制度:封建领主与农奴的关系,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2. 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的延续,宗教与皇权的结合,文化与艺术的独特性。
3. 伊斯兰文明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伊斯兰教的传播,对科学和哲学的贡献。
4. 中世纪晚期的城市与商业革命:城市复兴,行会制度的出现,商业和银行业的发展。
四、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1. 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重视人文主义,艺术与科学的复兴,代表人物有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
2.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加尔文主义的兴起,新教与天主教的对立,宗教战争的爆发。
五、近现代欧洲的政治变革1. 英国的议会制度与君主立宪:《大宪章》的签署,议会权力的增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 法国大革命:巴士底狱的攻陷,君主制的废除,第一共和国的建立,拿破仑的崛起与帝国。
3. 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结构的变化。
4. 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民族国家的兴起,民族自决运动,帝国主义的扩张与殖民竞争。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中国近代史会考要求
学习要点
19世纪40年代以前的中国与世界
B
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A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B
《南京条约》的影响
C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A
火烧圆明园
A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BLeabharlann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A
湘军和淮军
A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A
总理衙门
A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B
通商口岸与近代民族企业的产生
革命党人领导武昌起义
A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第二段)
B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A
《临时约法》
A
清帝退位与袁世凯就任总统
A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C
社会习俗的变革
A
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
A
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时期
A
A
西学传播的主要渠道
A
甲午战争爆发的时间及结果
A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B
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
A
《时务报》与《天演论》
A
百日维新
A
租借地与势力范围
A
“门户开放”政策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B
清末新政的举措(P43第3段)
A
皇族内阁
A
兴中会的成立
A
同盟会的成立及意义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一、鸦片战争历史背景1、中国:清朝闭关锁国、腐朽落后、危机四伏2、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急需原料和市场,加紧扩张3、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决心二、鸦片战争过程1、开始:1840年2、结束:1842年,清政府战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三、《南京条约》内容1、割让香港岛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4、协定关税四、《南京条约》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2、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五、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1、经济上A.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趋于解体B.促进沿海地区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2、政治上A.领土、关税等主权受损B.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由“地主与农民”变成“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
C.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3、文化上国人开始觉醒,开眼看世界,如林则徐、魏源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背景1、英法美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要求“修约”2、清政府坚决拒绝,列强交涉未果,试图以武力达到目的二、过程1、制造借口亚罗号事件(英)、马神甫事件(法)2、战争进程1856年英国出兵中国——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攻陷大沽,侵入天津城郊——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联军再度攻占大沽、天津——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3、影响A.西方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更多的主权,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B.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背景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二、过程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发动太平天国运动2、1851年,金田起义,组建太平军,国号“太平天国”3、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4、1856年,由盛转衰5、上海地方官员与英法“洋枪队”勾结,企图抵抗太平军6、洪仁玕《资政新篇》7、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三、影响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2、沉重打击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3、旧式农民战争不可能救中国第4课洋务运动一、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西方的坚船利炮使清政府部分官员深受刺激,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二、总理衙门主管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物,是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
三、代表人物中央:奕、文祥地方: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四、主要内容:1、兴办近代工矿交通企业2、新编新式海陆军3、设立学堂,派遣留学生五、具体事例1、军事:19世纪60年代,以“自强”为口号,练兵制器,兴办军事企业开始标志:1861年,曾国藩创办洋务派第一个军事企业——安庆军械所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最大的军事企业——江南制造局整顿海防,建立新式海军,如北洋舰队2、民用:19世纪70年代以后,以“求富”为口号,兴办民用企业187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第一个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3、文化1862年,奕创办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19世纪90年代开办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
六、失败标志中日甲午战争,标志洋务运动破产七、影响推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开端是地主阶级的改革自救,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
部分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第5课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背景鸦片战争后,外商和洋务派兴办近代工业带来的刺激和影响,沿海地区一些商人、买办、地主、官僚开始投资近代工业。
2、发端:1869年,方举赞创办上海发昌机器厂1872年,陈启源在广东南海设立继昌隆机器丝厂3、分布特点:东南沿海为主4、性质两重性:反抗性和革命性、依赖性和妥协性(根本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西学传播1、背景鸦片战争后,要求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人增多,洋务运动开展,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中外交往扩大。
2、传播渠道办学兴教、翻译西书、派遣留学生、使臣3、影响传播西方近代科技,给中国带来新知识、新学问,冲击封建伦理道德和传统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社会风气三、早期维新思想家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马建忠主要观点:批判洋务运动,要求进行政治改革,经济改革经济:兴办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开设议员,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文化:废八股,多半学校,广植人才历史地位:反映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戊戌变法作了思想与舆论准备,起了先导作用。
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一、背景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大增,确立“大陆政策”积极扩张中国方面,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1888年编北洋舰队,但清政府经济脆弱,政治腐败。
二、经过1、爆发:1894年日本不宣而战,袭击丰岛海面中国船只,挑起战争。
2、黄海海战:邓世昌、林永生牺牲,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日本完全掌握黄海、渤海制海权3、威海卫战役:李鸿章避战求和,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三、《马关条约》1、时间:1895年4月2、签约双方:日本伊藤博文、中国李鸿章3、内容: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控制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征内地税4、三国干涉还辽:俄德法干涉,日本勒索“赎辽费”后退还辽东半岛5、影响:《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巨大灾难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战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加剧,掀起瓜分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刺激人们探索救国之路第7课戊戌变法一、背景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2、甲午战争清政府惨败的事实证明器物层面学习西方不能使中国富强3、甲午战争结束后西方列强对华侵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4、《马关条约》签订,催生“公车上书”二、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三、拉开序幕——公车上书四、思想宣传:1、1896年创办《时务报》,以“变法图存”为宗旨,影响最大2、1897年严复译著《天演论》,将进化论介绍到中国五、高潮——百日维新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政治上:广开言路,改定律法,澄清吏治经济上:提倡实业、开矿筑路、改革财政军事上:编练新军,改习洋操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派留学生六、失败: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废除新政措施(仅保留京师大学堂)七、影响倡导西方政治社会学说,宣扬资产阶级民权思想,有力地冲击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戊戌变法后,促使一部分人走上民主革命之途。
八、意义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第8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一、瓜分狂潮1、侵略形式:经济上加大资本输出、商品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政治上强占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共同瓜分中国,掀起瓜分狂潮。
2、美国“门户开放”背景:1898年美西战争。
战争结束时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已划定。
内容: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租借地和所有既得利益,同时主张各国在华“机会均等”,使中国成为全世界商业的开放市场。
评价:使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中国的产物,强化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秩序,促成了帝国主义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
影响:列强共同瓜分中国二、八国联军侵华1、背景:瓜分狂潮加剧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义和团运动兴起,列强借口危及其在华利益,组织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2、时间:1900年3、结果:北京陷落,签订《辛丑条约》三、《辛丑条约》1、时间:1901年2、签订双方:奕劻、李鸿章与十一国公使3、内容: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分39年还清划使馆区:东交民巷,允许各国驻兵拆毁炮台:大沽炮台和北京通海沿线炮台沿线驻兵:准许各国在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惩办“祸首”:惩办义和团运动中的“首祸诸臣”,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4、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第9课清末新政一、背景经过义和团运动的震荡和八国联军的打击,清政府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为了实现王朝的自我拯救,清政府再次打出“新政”旗号,进行变法。
二、经过1、1901——1905年提出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等措施。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但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
2、预备立宪3、皇族内阁三、结果:加剧清政府与人民之间矛盾,人民进一步认清清政府本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10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背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各种救亡图存的努力先后失败孙中山逐步走上革命道路二、过程1、兴起: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口号,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始。
2、建立革命政党——同盟会时间:1905年人物:孙中山、黄兴、宋教仁地点:日本东京纲领:十六字纲领,后在《民报》发刊词中概括为“三民主义”意义: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核心,是当时中国最完整、最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高潮:武昌起义,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是为“辛亥革命”。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布中华民国成立。
后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结果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统下诏退位,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结束。
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北洋军阀统治开始。
四、意义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
第11课20世纪初的国际冲突一、列强支配下的世界1、背景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政治:资本主义的成熟——帝国主义阶段对外: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形成2、表现:欧美列强占主导,亚非拉沦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3、影响:使世界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形成了。
二、发展日益失衡时间:20世纪初表现:欧洲: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保持优势美国:跃居世界第一,1898年美西战争——崛起日本:增长仅次于美国,1904年日俄战争——崛起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1、根源:列强支配下国际格局的不稳定性2、三国同盟、三国协约3、影响:扩军备战,恶化局势,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第12课大战的爆发与过程一、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二、爆发1914年7月28日三、过程1、一个主战场:欧洲2、三条主战线:西线:英法联军对德军东线:德奥联军对俄军南线:奥军对俄军3、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1914——1915年)西线:德国“施里芬计划”,马恩河战役,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破产东线:坦能堡大捷,德军击败俄军(2)第二阶段(1916年):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3)第三阶段:1917——1918年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美国对德宣战,协约国实力大增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战争协约国全线出击,德国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