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搭支架 3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 搭支架|苏教版0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搭支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2.会搭建平面支架,并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3.提高在生活中应用三角形构架的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知道不同形状的结构稳定性不同。
【教学难点】:搭建承受力大的高塔。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吸管、大头针、胶带、剪子【教学过程】:(上课,同学问好)一.图片导入:1.师:在讲新课之前,我们来看一组图片,请看大屏幕。
2.师:看完这些图片后你有什么感受3.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同学们心中的疑惑,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这些高高的建筑物屹立不倒。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搭支架。
板书课题:2.搭支架4.师:齐读课题二.学习新知:1.师:在生活中你见到过支架吗在哪见到过2.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3.师:书中也给我们介绍了几种支架,请大家把书翻到19页,来看一下19页上面的第一个问题,谁来读一下题的要求(大屏幕展示)4.师:下面同学们想一下这两个问题。
想好以后小组内交流5.师:哪位同学回答一下这两个问题6.师:同学们说得太棒了!书上为我们展示了三种含有支架的图片,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这样的图片,请看大屏幕。
7.师:看完这些图片哪位同学来说说什么是支架8.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再来看大屏幕大屏幕展示支架的概念齐读9.师:生活中你见到的支架都是什么形状的呢生: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板书)师:在哪里见到过呢10.师:同学们平时很注意观察。
你猜一猜哪种形状最稳固呢生:三角形师:到底是不是三角形支架最稳固呢我们一起来操作一下,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不同形状的支架,请每个小组用力往两边拉拽,研究哪种支架不易变形、最稳固。
师:大家猜的对不对呀生:对,三角形最稳固(板书:最稳固)11.师:通过刚才的操作,你知道哪种形状的支架用料最少吗生:三角形(板书:用料最少)12.师小结:说得很好,三角形的支架最稳固而且用料最少。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 搭支架|苏教版
搭支架一、教材分析《搭支架》一课原本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指导学生使用吸管和胶带搭建支架。
基于我校STEM食品主题单元的校本教材开发的现状和即将颁布的2017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笔者对教材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材料等进行了一些更改,选择食品意大利面和棉花糖作为依托,并且在学生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展开的。
更加突出“工程技术”理念,着力于让儿童学会“工程设计”。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三角形最稳固的科学知识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如何将科学知识用于解决工程问题,这是一个新的挑战,学生充满兴趣。
通过建立学习的脚手架,让学生基于真实的为学校风向标建立标志性建筑物的任务,设计工程图纸,优化方案,搭建模型,交流展示,再优化方案的过程,亲身经历真实的工程实践,深入体会工程设计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于科学知识三角形最稳固和形状与承受力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对于科学探究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
因而,学习新的工程理念对孩子来说,既是新的研究,又是新的挑战。
因而,本课为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降低陌生感,选择了学生最感兴趣的食品作为工程设计与建模的材料。
三、教学目标1、计算搭建支架的成本,实现成本最优化。
2、知道三角形最稳固。
3、根据设计方案图,动手尝试搭建支架,并且通过测试提出优化的方案。
4、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的科学精神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设计方案,动手尝试搭建支架。
难点:通过测试,提出优化的方案。
五、教学准备师:棉花糖、意大利面、直尺、PPT生:支架设计图、湿巾纸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要完成的任务吗是的,上节课我们仅仅完成了第一步:建筑物的设计2、提问:咱们班8个小组的同学纷纷出谋划策,设计图各有特色。
哪一组愿意上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的设计下面的同学听,你会给他们提供什么建议呢把你们组的设计图拿上来,两幅设计图,你们更加赞同哪一幅为什么你们也赞同们吗为什么是的,在建筑中三角形最稳固(板书)。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搭支架》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搭支架》教学设计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学校张剑威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提出生产生活中与结构有关系的问题,并设法解释;●初步学会搭支架的方法。
科学知识:●知道不同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
●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知道不同形状的结构稳固性不同。
难点:搭建承受力大的高塔。
教学具准备:教师准备:1个立方体、图钉、剪刀、课件、单行本、垫圈、钩码、长短不同的塑料管、回形针、铁架台学生准备:直尺、铅笔、橡皮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1、提问:你们认识图中的建筑吗?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
3、提问:关于它的结构,你们有什么问题吗?4、学生提出问题。
二、探究支架的稳固性。
1、什么形状的支架最稳固。
⑴谈话:各组同学相互合作搭出各种不同形状的支架,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稳固。
用塑料管搭支架时我们可以用哪些连接方法呢?⑵学生回答。
⑶教师补充介绍连接方法:一字连接法、十字连接法、七字连接法等。
⑷学生动手搭支架。
⑸谈话:你们可以把搭好的支架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不容易变形,最稳固?⑹学生汇报研究成果。
⑺提问:你能使这些容易变形的支架也稳固吗?⑻学生活动。
⑼小结:三角形的稳定性比较好。
2、提问:现在,你们知道艾菲尔铁塔一百多年来直立不倒的奥秘了吗?你们还见过哪些建筑也使用了这种结构?为什么采用这种结构?三、搭高塔。
1、谈话:艾菲尔铁塔高耸直立、非常壮观,引来各国游客前去参观,你们也想搭一座这样的高塔吗?2、提问:搭高塔前首先要做什么工作呢?3、学生设计、并全班展示。
4、谈话:高塔草图完成后,我们就可以选择材料、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进行搭高塔。
下节课我们就按照这个步骤来搭高塔,并测试高塔的性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第二课时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进行了搭平面支架的活动,知道了三角形的支架稳固性好,并且进行了搭高塔的设计工作,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完成高塔的搭建,比较哪些小组搭的高塔既坚固又美观。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 搭支架|苏教版
《搭支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前一课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不同形状的支架稳固性不同;三角形支架是最稳定的结构,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形状与承受力、结构与稳固性关系的兴趣,提高学生选择合适材料、掌握连接方法、自己设计结构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学过近三年的科学课,他们愿意合作交流,能自己动手实验探究,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这就需要我们科学老师引导。
本课就是在学生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研究形状与承受力,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也会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2、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3、能够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2、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
2、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不同形状的结构稳固性不同。
教学难点:搭建承受力大的高塔。
五、教学准备:PPT教学课件、吸管、大头针等。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2、搭支架
三角形结构最稳固用材少。
五年级下册科学《搭支架》教案(共五则范文)
五年级下册科学《搭支架》教案(共五则范文)第一篇:五年级下册科学《搭支架》教案《搭支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19页~20页教学目标:1、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2、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能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3、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4、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5、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认识这个建筑物吗?(师手拿上海东方明珠塔的模型)(介绍有关东方明珠塔的知识)看到东方明珠塔你有什么感想?想知道这样美丽、雄伟、坚固的高塔是怎样建成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搭支架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1、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①老师这里有几个平面支架,请你猜测一下:哪种形状的稳定性最强?②学生活动:a、小组成员分工把搭好的支架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不容易变形,省材料。
③汇报看和自己的猜测是否一致,小结:三角形最稳固最省材料2、解决前面开课问题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东方明珠塔的结构,说一说它如此坚固的秘密吧!3、加固其它平面支架你能想办法使其它的支架变得稳固吗?(学生动手实验)汇报(此处注意多鼓励学生)4、拓展为后继学习准备正因为东方明珠塔如此坚固美丽才使众多到上海的游人前往观赏,你也想搭一座这样的高塔吗?那怎样的高塔才算好呢?(高、稳、省材料)请同学们先在你的小组内设计一份高塔的图纸,咱们下节课进行一场建塔比赛好吗?三、全课小结: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第二篇: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2 搭支架8-苏教版小小设计师——做架子一、教材简析本课是基于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第2单元的《形状与结构》的内容,以及最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再结合我校开设3D打印校本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尝试。
二、学情分析上课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进行了BYOD(自带设备)的数字化学习试点,学生使用平板学习已经常态化。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2 搭支架3-苏教版
《搭支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能够设计并制作
立体支架。
科学知识
1、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2、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
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2、教学重点
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材料:吸管、大头针、剪刀、透明胶、细线等
《搭支架》教学设计。
搭支架-苏教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搭支架-苏教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教案针对苏教版2001年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机械运动”中的第一课“搭支架”,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支架的构造和搭建方法,掌握简单机械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支架的构造和搭建方法。
2.掌握简单机械的原理。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支架的构造和搭建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简单机械的原理,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向学生简单介绍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对支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核心内容讲解
1.讲解简单机械的原理,并用简单的例子让学生理解。
2.讲解支架的构造和搭建方法,介绍支架的用途和注意事项。
3.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完成支架的搭建。
3.巩固练习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支架的作用和使用场合,并简单阐述原理。
4.课堂总结
•教师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的理解。
五、评估方法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2.让学生完成主题作业。
六、教学资源
•支架、工具箱等。
七、教后反思
本课程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了支架的构造和搭建方法,以及简单机械的原理。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后续课程中加强巩固。
此外,对于学生的巩固练习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
苏教版科学五下《搭支架》教学详案
苏教版科学五下《搭支架》教学详案教学目标:1、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2、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能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3、明白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明白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4、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5、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觉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认识那个建筑物吗?(师手拿上海东方明珠塔的模型)(介绍有关东方明珠塔的知识)看到东方明珠塔你有什么感想?想明白如此漂亮、雄壮、牢固的高塔是如何样建成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搭支架来解决那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1、探究三角形的稳固性①老师那个地点有几个平面支架,请你推测一下:哪种形状的稳固性最强?②学生活动:a、小组成员分工把搭好的支架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不容易变形,省材料。
③汇报看和自己的推测是否一致,小结:三角形最稳固最省材料2、解决前面开课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看东方明珠塔的结构,说一说它如此牢固的隐秘吧!3、加固其它平面支架你能想方法使其它的支架变得稳固吗?(学生动手实验)汇报(此处注意多鼓舞学生)4、拓展为后继学习预备正因为东方明珠塔如此牢固漂亮才使众多到上海的游人前往观赏,你也想搭一座如此的高塔吗?那如何样的高塔才算好呢?(高、稳、省材料)请同学们先在你的小组内设计一份高塔的图纸,咱们下节课进行一场建塔竞赛好吗?三、全课小结:谈谈你这节课的收成?→小孩王发表于2008-3-7 13:58:006举荐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前一课认识形状与承担力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和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觉:不同形状的支架稳固性不同;三角形支架是最稳固的结构,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形状与承担力、结构与稳固性关系的爱好,提高学生选择合适材料、把握连接方法、自己设计结构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预期学习结果:1. 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2. 会搭建平面支架,并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搭支架-苏教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搭支架-苏教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本节课,学生将会学习搭建支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了解支架的机械原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支架的组成和基本结构•支架的搭建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支架的机械原理和适用范围•学生在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教学过程导入环节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各种物品,找出它们原来属于哪个整体结构。
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将一个完整的物体分开来使用?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需要将物品组合起来,需要什么工具,需要哪些步骤。
拓展阅读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支架的机械原理和适用范围,以及支架在生活中的运用。
材料准备老师将购买所需的材料,并将其分发给学生。
实践操作1.打开材料包,将木棒、扁钉、橡皮筋等材料取出,逐一进行介绍。
2.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支架的基本结构,并进行说明。
3.让学生根据所画结构自行组装支架。
4.学生在组装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参考材料包内的组装说明书,或者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
5.学生组装完成后,老师引导学生对支架进行测试,了解支架的稳定性和牢固程度。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今天课上的所学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形成属于自己的概念和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支架的应用场所和建议。
课后作业1.复习课上所学内容。
2.给爸爸妈妈或者同学做一个支架,并测试其稳定性和牢固程度。
3.正确使用支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总结通过此次课程,学生将了解到基本结构和搭建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此外,本课程也是一次非常好的团队合作机会,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苏教版科学五下搭支架备课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自己动手实验与研究,发觉支架的结构不同,变形的程度也不同。
2.明白三角形结构最不易变形。
3.通过搭建稳固的支架的活动,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4.培育学生的探讨精神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熟悉三角形结构是最不容易变形的, 最牢固,最结实。
教学难点:正确的搭成立体支架。
课前预备:教师预备:演示用的教具、课件。
学生预备:皮筋、筷子。
教学进程:一、导入。
一、(教师先出示艾菲尔铁塔的图片,再出示文字介绍)提问:你们熟悉图中的建筑吗?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二、学生回答。
3、教师介绍:艾菲尔铁塔建于1889年由建筑师艾菲尔所设计,全塔高307米,是巴黎及法国的标志。
(至今已有100连年了。
)4、提问:关于它的结构,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五、学生提出问题。
六、谈话:今天这一节课,咱们就通过搭支架来解决那个问题。
(出示课题)二、探讨支架的稳固性。
一、什么形状的支架最稳固。
演示课件:(一)活动1:(1)用木棍或塑料棒、橡皮筋等,搭建出下面的支架。
谈话:下面咱们就用桌上的材料来搭支架,各组同窗彼此合作搭出课件中的各类不同形状的支架,比较哪一种形状的支架最稳固。
学生活动:动手搭支架。
谈话:你们能够把搭好的支架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一种形状的支架不容易变形,最稳固?哪一种形状的支架容易变形,不稳固?学生汇报:三角形的支架不容易变形,其他图形的支架容易变形。
出示课件:提问:你能使这些容易变形的支架也稳固吗?.采用哪些方式呢?以四边形为例小组讨论:如何让四边形的支架稳固。
请你们试一试。
学生活动:学生汇报:为何这么做呢?(三角形的支架不容易变形,通过加固,让四边形变成四个三角形。
)五边形、六边形呢?说一说你怎么加固?这些方式有什么一路的特点?学生回答。
老师:对,他们都是将图形变成了很多的三角形。
出示课件:我发觉最不容易变形的支架是:请将你得出的结论填在书上。
对照正确答案,演示课件。
小结:三角形结构最不易变形,它的稳固性比较好。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搭支架》优秀教案
2.搭支架【教学目标】1.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2.会搭建平面支架,并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3.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4.会设计立体支架。
5.知道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广泛。
6.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知道不同形状的结构稳固性不同。
【教学难点】建高塔。
塑料管、大头针、记录单。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支架材料、记录单等。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视频导入1.师:同学们,这是建筑工地上经常能见到的一个物体,它叫塔吊。
仔细观察一下,你能想到什么问题?2.师:同学们能提出这么多科学问题,真厉害!刚才有同学说到这些铁条,其实这些铁条搭成的结构就是“支架”,为什么这样搭?有什么作用?那咱们今天这节课就来搭一搭,研究研究,好吗?(板书课题:搭支架)二、搭建平面支架,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定性。
1.师:同学们,我们来搭支架,需要些什么呢?预设:铁条、螺丝钉。
师:我们还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哪些材料来搭?预设:一次性筷子、吸管、铅笔、竹条、木棍等。
师:刚才有同学说要螺丝钉,它是用来做什么的?预设:固定的。
师:哦,你是说用螺丝钉将两根木条连接起来,是吗?除了用螺丝钉,你还能用什么物体来连接?(师出示两根木条,根据学生提到的物体出示透明胶和绳子,钉子。
)师:怎么连接?预设:用透明胶绕着两根木条缠十字。
用绳子也一样。
但是缠后要系一下。
(根据学生说的情况示范连接的办法。
)师:同学们真会想办法。
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是这样一些材料,(实物投影)大头针、塑料管,你能用这些材料搭平面支架吗?(能)师:嗯,相信你们!2.师:那——在动手之前,想一想,搭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预设:要注意安全,用大头针时不能扎到手。
师;有安全意识,非常好!大头针在这里是用来做什么的?(连接塑料管的)怎么连接呢?(用大头针穿过塑料管)穿在塑料管的什么位置?(塑料管两端的中心位置)(师用纸筒和记号笔示范大头针穿过塑料管的位置)能不能穿在这里?(师示范穿在最边沿)(预设:不能,要留一点距离,差不多5毫米就可以了。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搭支架 苏教版
2.搭支架【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搭建平面支架,在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中得出三角形结构最稳固的结果。
2.学习在合作中设计和制作立体支架,并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3.经历搭支架的过程,体验搭支架的艰辛与快乐,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搭建立体支架,理解三角形支架最稳固。
【教学难点】在操作反思中知道影响支架稳固性的因素,改造支架,搭建稳固的立体支架。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吸管、大头针、记录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初步搭建平面支架1. 出示图片,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能不能用桌上的吸管搭出它们的框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搭出不同的图形。
2. 上台交流展示:学生搭的不同形状的支架。
师:像这样的框架我们把它叫做支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搭支架。
(板书课题)3. 请台上的同学动一动手上的支架,你们发现了什么?每个人都动手拉一拉不同的支架。
4. 小结:三角形的支架最稳固,不易变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搭和拉的过程,清晰地知道不同形状的稳固性不同。
]二、尝试搭建立体支架1. 谈一谈:生活中有哪些支架,它们有什么作用?2. 出示埃菲尔铁塔的图片,师介绍:它建于1889年,总高324米,重达10000吨,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能不能也来设计一个属于你们自己的埃菲尔铁塔?3. 出示任务要求:(1)小组讨论搭建什么样的高塔,画出简单的设计图。
(2)分工合作,比一比哪一组搭的又快又好。
4. 展示搭好的高塔,进行评价。
你们为什么这么搭?其他同学来评价一下。
[设计意图:寻找生活中的支架,为学生自己搭支架提供原型和参考。
]三、改造支架1. 师:刚才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欣赏了别人好的地方,你打算怎么改造你们的支架?2. 讨论好了就可以继续搭造。
3. 再次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不断的改进有助于学生对于支架有着更深入的了解。
]四、拓展延伸除了今天搭的高塔,你还能搭建哪些支架可以为生活服务?课后思考下节课交流。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2 搭支架|苏教版3
教学情境四:联系生活
3、谈话:你能不能使用老师这里的几个支架给大家解释一下。
4、学生讲解。
5、教师补充示范。三角形支架无论是平放、竖放、斜放均可接受来自同一个平面施加到边角的力量保持稳定而不发生变形
6、要想使一个四边形或五边形变得稳定起来,该怎么办(出示加固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比较:只用一根吸管将一个四边形分成两个近似三角形,就使这个四边形变稳定,另一种方法用了两根吸管也未能使它稳定,用三角形构造还比较节省材料呢)
2、用大头针太松了,观察大头针松了没有大头针并没有松,看来不是大头针的问题,也不是吸管的问题也不是桌腿高低不平,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教师要保证桌腿能修整的一样平)支架的腿在大头针连接处发生了转动,导致形状发生了变化,继而整个支架倒塌。
3、介绍:原来立面的四边形不见了,发生了形变,拉一拉还可以还原,这样的特征我们可以描述为:不稳定,易变形。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难点:
1、加固支架
2、平面支架的实验和分析
教学
准备
(含
资料
辑录
或
图表
绘制)
统一尺寸不稳定的支架17个,教师特别准备的几个支架、全班记录纸、小组记录纸、多媒体课件、小组加固材料16套(吸管4根、大头针10根、剪刀1把、垫片40个)、彩色笔;学生自带剪刀1把。
板
书
设
计
课
外
作
业
设
计
教
后
教 案
年 月 日
课题
2、搭支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过程与方法
● 能够提出生产生活中与结构有关系的问题,并设法解释;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2搭支架 教案
2.2搭支架教案教学目标1、会搭建平面支架,并能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2、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3、通过搭建稳固支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空间概念有所了解,动手能力较弱,他们往往是想象设计丰富多彩,而实际操作笨手笨脚,因此教师无论在搭建之前的讨论,还是实际设计制作中都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经历、每个人争取都能够得到体验,教师在分组的时候,一定考虑到每个小组人数不能超过五个,小组的人过多容易出现闲人,应该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工作。
学生才会在搭建中互相帮助,体验自行设计、制作的乐趣。
重点难点通过实践认识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最稳定、用材少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看到视频的讲解你想不想亲自体验一下三角形结构有多牢固呢?(二)搭建平面支架1.谈话:所以今天老师想让同学们利用现有的材料分别搭建几种平面支架,然后将搭好的支架摇一摇、晃一晃,比比看到底那种形状的支架不容易变形。
(要求:看哪个组最先搭好这几种支架,看哪个组有更多的发现。
)2.教师点拨:怎样才能取胜呢?(提醒小组内的同学分工合作。
)怎么连接呢?3.学生分组搭建平面支架。
4.分组汇报实验结果、全班交流:三角形结构不易变形最稳固(教师板书)5引导提问:对于容易变形的支架,大家有办法使它变得稳定、牢固吗?6学生分组实验全班交流:同学们,把你们加固好的支架举起来,哪个同学愿意跟大家说说。
教师小结(三)搭建立体支架1谈话:那大家想不想现在就动手亲自搭一座高塔呢?(提示:动手之前要动脑,设计一个高塔的模型,可以利用已经加固好的平面支架,想好了就开始动手。
)2.学生分组搭塔。
(教师巡视。
)3.作品展示:大家来观察这些塔,你比较喜欢哪个?说说理由。
4.学生充分发言。
5.教师小结: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只有三角形支架最稳固、最结实、最不容易变形。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2 搭支架|苏教版0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搭支架》教学设计课题:搭支架教学目标:1. 能够分析稳固性的特点;2.会搭建平面之架,并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3. 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4.会设计和制作立体支架;5.知道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教学重点:知道不同形状的结构稳固性不同。
教学难点:搭建承受力大的高塔。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具:小木棒、细线绳、橡皮筋、小剪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见到高大、稳固、美观的框架结构的建筑,它们都是由不同风格的建筑设计师精心设计的,你们有没有信心将来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高级设计师。
生答:有。
师说: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相信大家,一定会实现这一愿望。
这节老师同大家一起来搭支架。
板书:搭支架。
2.认识并理解支架的意义。
教师出示教具: 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介绍他们另外名称:平面支架。
3.大家用准备好的小木棒搭建平面支架,学生动手操作。
4.请每组同学将各种形状的支架用力往两边拉拽,研究哪种形状的支架不易变形、最稳固。
5.学生动手交流。
板书:三角形最稳固、不易变形。
6.对于容易变形的支架,请大家想想办法,使其稳固。
7.学生动手操作。
交流本组方法、并分析其中的道理。
8.大家看书第20页,阅读理解。
9. 教师小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对于容易变性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可以加横梁使之分解成几个三角形的方法增加其稳固性。
二,出示课件,灯架、折叠凳、人字梯。
理解平面支架的特点及作用。
1学生观察思考,上面这些物体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2,学生讨论回答:都利用了三角形结构。
3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为什么利用三角形结构。
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固性。
三.设计立体支架,搭建高塔。
1.谈话,利用三角形稳定性原理,我们来搭建一座高塔。
2.提问。
搭高塔前应做些什么3学生讨论并汇报4小结。
如果能够画出设计草图的,可以先画出草图,也可以用手里的材料一边比划一边设计。
苏教小学科学五下《2.2.搭支架》word教案(3)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课堂实录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2.搭支架本课通过指导学生探究不同形状的支架稳固程度不同,三角形结构稳固、结实、所用材料最少;正方形和六边形结构可以在中间加上横粱,构成三角形,增加它的牢固程度;向学生渗透浅显的结构力学知识,使学生能够解释各种建筑结构的道理。
本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支架结构的建筑,发现并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对什么样的支架最坚固的问题的研究。
第二部分是组织学生动手搭建各种平面支架,如三角形、长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等,通过动手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对稳固,从而使学生发现三角形的支架不容易变形、对稳固。
第三部分是指导学生运用三角形支架不容易变形的原理,进行搭建高塔(立体支架)的比赛,并用螺母作为重物测试各组高塔的承重力和稳定性,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
第四部分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释周围常见建筑的结构特点,进一步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我们尽可能选择学生身边的材料,用简便易行的方法指导学生搭建支架,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塑料吸管、打孔器、大头针、一个小纸盒和一些大小相同的螺母。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过程与方法●能够提出生产生活中与结构有关系的问题,并设法解释;●初步学会搭支架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知道不同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
1.(教师先出示艾菲尔铁塔的图片,再出示文字介绍)提问:你们认识图中的建筑吗?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
3.教师介绍:艾菲尔铁塔建于1889年由建筑师艾菲尔所设计,全塔高307米,是巴黎及法国的标志。
塔楼分三层,一、二楼有餐厅、咖啡座等,三楼是眺望台,在天晴的日子可从此远眺七十公里以外的巴黎近郊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设计立体支架——高塔
谈话:利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我们来搭一座高塔好吗?
提问:搭高塔千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工作呢?
学生讨论并汇报。
小结:如果能够画出设计草图的,可以先画出设计图,也可以用手里的材料一边比画一边设计,一定要弄清楚你们的支架的大致形状、连接方法等。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2.搭支架(第一课时)
课题
搭支架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1.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
2.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3.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并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目标
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二、搭建平面支架
谈话: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小棒分别搭建一种平面支架,如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学生动手操作。
谈话:请组内同学将各种形状的支架用力往两边拽,研究哪种形状支架不变形、稳固。
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交流。
谈话:对于容易变形的支架,请大家想想办法,使它变得稳定、牢固。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本组的方法并分析其中的道理。
作业设计
完成实验册p21
板书设计
2,搭支架
教学后记
学生的兴趣不能自始至终,他们对活动操作本身比较感兴趣,在交流阶段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这个是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这是因为在活动操作的过程中,探究的是未知的知识,因此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就放在这上面。但是,随着活动操作的逐渐完成,未知的知识逐渐显露,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渐得到满足,这时候,他们的兴趣也就会逐渐地减退。待到活动操作结束,他们的兴趣也就跟着结束了。很少有人再对已经完成的实验提出任何的异议。所以,在接下来的交流阶段,他们就会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等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这样做:
(1)组织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实验结果。由于各小组学生在认知水平、动手操作能力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这就注定了他们的实验结果也是有差异的。学生对于与自己不相同的东西总是比较感兴趣的。这时候,组织他们对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就能再次激发起他们的兴趣。
(2)适时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在学生观察完各个小组的高塔后,他们对各小组的异同大概也了解到了一点。这时候,再提出相关的问题让他们进行讨论,最后还有一个整改建议。这就使得学生的注意力不得不集中了。因为他们要给其他组提出整改建议,他们就要了解其他组的操作结果和存在的问题,而要了解其他组的操作结果和存在的问题,他们就要对这个实验结果进行观察、讨论,才能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才能提出整改建议。这样一环扣一环的紧跟着,不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用一两句话或者一两个问题,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让他们的注意力在实验结束后要分散的时候再次达到集中,思维的火花再次被燃起。
学生分组设计草图。
各组汇报,其他组帮助完善。
谈话:高塔草图完成后,我们就可以选择材料、采用合适的连接方法搭高塔了。老师建议你们回家把准备工作做好,选用旧报纸卷成纸棒做建高塔的材料,用胶带连接纸棒,下一课我们来搭高塔。
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能够设计并制Βιβλιοθήκη 立体支架。教学重点知道不同形状的结构稳固性不同。
教学难点
搭建平面支架。
教学过程
反思与讨论
一、导入新课
谈话:(出示图片)同学们,这些灯架、折叠椅、人字梯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三角形在这些物体的结构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思考并回答。
小结:这些物体在结构上都利用了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