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学案第11课 《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 W
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小说欣赏6.11《呼兰河传》word学案
教学目标:1.品味作品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写,体会作者赞美人性和自然的思想感情;2鉴赏本文的语言艺术,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
教学难重点:体会作者赞美人性和自然的思想感情。
、、预习导学:1加点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修葺(q 丫)步履(1 u)素味(m Pi)平生B跌宕(d a ng)忏(ch a n)惟妙惟肖(x ia o)、C徜(ch a ng)徉诧(ch a)异拈(n id n)轻怕重、D撷(x ie )取倭(di)瓜偃(y d n)旗息鼓2选词填空,将正确的的序- 号填在横线上、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先了,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闪耀 B.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②小白菜长得非常之快,没有几天就____________ ( A.冒 B.长)了芽了.③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地,西一脚地瞎闹•有的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踢(A.跑 B.飞)了.3、本文节选自《__________ >>,作者 _________ ,原名__________ ,现代_________ 这是一部_______________ •生的小说.课文节选部分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下列各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先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B、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C、那大团的白云,好像洒了花的白银似的。
D狗尾草则汉有,只有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
二、课内研讨。
(一)试从课文中找出反映“我”天真烂漫的内容(如: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 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并作一些分析。
(二)“我”眼中的祖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三)课文对景物的描写,平实贴切,充满孩子般的欢愉和真挚。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教案-11.《呼兰河传》2-人教版
《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教学设计【设计意图】课堂的魅力,有时候就直接源自于它的新鲜陌生,由于新鲜而产生期待,由于陌生而激发探索。
所以,我是不主张篇篇课文进行预习的。
当预习已将急切的期待尽去,常规的教学模式就将陷入单调与枯燥。
《小团圆媳妇之死》一文语言浅易,情节简单,人物关系单纯,学生一拿到新教材就浏览了一遍,作为新授课再学时,神秘的面纱揭过,已觉得兴味索然,因此,我在教这篇课文时,打破常规,力求新颖,采用调查讨论、合作互动的教学模式,特设计了如下教学方案:1、布置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萧红的文章,了解萧红的生平和创作,做好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的准备。
2、组成“小团圆媳妇死亡原因”专案调查组。
分组调查讨论并填写调查表。
3、课堂交流调查结果,把握人物形象,领悟小说主题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萧红及其作品2、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分组调查,共享阅读体验,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阅读的难点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这个日益文明的社会里,让学生懂得生命至高无上的价值,唤起学生的生命体验。
于人,学会尊重生命;于己,学会担当生命。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调查讨论小团圆媳妇死亡的原因,深入把握小说主题。
教学难点:看萧红所展示的那个世界,深入体会作者于其中所蕴涵的情感与情怀。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境:课前大屏幕投放课题《小团圆媳妇之死》的图片。
(设计意图:从外在氛围上,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文本相匹配的情感意境,引起学生情感的归依、沉思。
)一、导入新课,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提问导入: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升学的压力等,使得我们很难有闲心读小说,尤其是阅读纸质文本的小说。
不知道今天在座的同学们喜欢看小说吗?喜欢的请举手?(设计意图:这段导语的设计力求体现引领性。
通过了解学生情况,把学生带进课堂。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学案:11 《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 Word版含答案
11《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课文导读《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它断断续续,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故事和人物都是零零碎碎的,从一个片段跳入另一个片段,让人摸不到脉络。
它以一个孩子单纯天真的视角,描绘一个小镇上的世态人情,记叙作者童年生活的点滴。
作者萧红写出了呼兰河人的寂寞,写出了呼兰河人的愚昧,写出了呼兰河人的麻木,写出了呼兰河人的消极,也写出了呼兰河人的希望。
《呼兰河传》风格明朗,笑里含着沉痛,以一个孩子的小视角,反映出中国的一个大时代。
《小团圆媳妇之死》通过描写健康活泼、天真善良的小团圆媳妇被折磨而死的经过,批判了善良的呼兰河人身上所表现的国民的麻木、愚昧、残忍的劣根性,揭示了旧的传统意识对善良人民的束缚和戕害。
◎思路梳理[国学知识诵读区]◎背名句1.李白的《蜀道难》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无奈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两句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出了早春的细雨蒙蒙,春色若隐若现,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的诗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读经典经典: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符读书城南》翻译:人如果不通晓古今,就如马、牛穿着人的衣服。
赏析:所谓通达古今的道理,无非是指做人的道理。
先圣先贤留下来的格言,都在教导我们如何做人,才不致失去了人的正道。
既是历史给予我们的教训,也是教我们如何做通达古今的人。
要不违背做人的本意,心眼不要如牛马一般,只看眼前的一把粮草,而看不到天的寥廓。
当你认为自己是马牛的时候,你就是马牛,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人,你做的便该是人做的事。
至于知识分子,更应该懂得做人的道理。
偏偏历史上,乃至在现今社会中,有许多读书人道貌岸然,实则徒有虚名,今天他们读到这先贤之言,定会茅塞顿开。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第11课呼兰河传课件(系列二)
场面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儿童视角
读法指津
一、查阅作者及作品的相关资料,大致了解《呼兰河传》的主要 内容; 二、在整理阅读的基础上,按场景鉴赏分析其中的心理描写、语 言描写,体会其中的情感意蕴; 三、围绕“病”“冷静的叙述”和“儿童视角”,分析作者独特 的艺术手法所表现出来的巨大的讽刺效果;
赏析品读
阅读当众洗澡的场面,作者在叙述中是怎样 的心境?简要分析。
作者的心境是荒寒、冷寂的。 当众洗澡是惨无人道的残酷刑罚,偏偏这样的施刑还打着 治病的幌子,在小团圆媳妇的苦苦挣扎中,众人快意着,他们 却又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小团圆媳妇没有反抗的力量,甚至 连反抗的理由都没有。而“我”只能以童年的视角,被隔离在 人群之外,静静地观看这个死亡的过程。既写出了大家生命意 识的麻木,更表现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而这情怀中又透射 着深入骨髓的寒冷。
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在把小团圆媳妇打 成了重病之后,竟舍得花大把大把的钱给她治病,跳大神、请巫 医。看客们之所以看不惯小团圆媳妇是因为她“不像个小团圆媳 妇”,而正当她被打成重病之后,却又给老胡家出主意,这是因 为“人哪能见死不救呢”。愚昧的真诚和残忍的善良是多么不和 谐地流淌在这些人的血液里啊!是她们“无意识地”把年轻的
头的按头。等到那些困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觉的也精神了的看客 ,再度“欣赏”这一“壮举”时,你已经泪流满面、说不出话来 。你含着眼泪再一次打量这群人、想找出谁是凶手,但你发现自 己好像进入“无物之阵”,你发现没有一个人现出犯罪的神态。 他们态度自如,好像看了一场不花钱、不买票的电影。你再想大 声斥问,却发现“家家户户都是黑洞洞的,家家户户都睡得沉实 实
《呼兰河传》融进了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情绪记忆。作品不 着力塑造“典型”的人物,也不刻意丰满故事的情节,而从叙述的 结构章法上突破传统、另辟蹊径,用一种率直的真实、凄婉细腻的 笔触,真实、感人地再现了呼兰河的乡土人情、风俗习惯,并通过
高中语文第11课《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教师用书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new)
第11课《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呼兰河传》创作始于1938年武汉,定稿于1940年12月的香港。
1940年9月1日开始在香港《星岛日报》上连载,至12月27日截止;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
《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历经重重变故,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的。
是作者的后期代表作。
它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以及“孤寂与苦闷”的情怀。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
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
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河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
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本课所节选的有关“小团圆媳妇”的这一部分,是小说第五章的第五至第十节。
第五章讲“我”的邻居之一老胡家的故事.小团圆媳妇是老胡家买来的童养媳,是个12岁的小姑娘,刚来的时候健康活泼,但是由于过分大方,不合世俗,常遭婆婆无端打骂,左右邻居也都支持这种行为。
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听信跳大神的人的话,用开水洗澡的办法来给小团圆媳妇治病,很多人都来看热闹。
节选的文字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跳大神的把她放在大缸里用滚热的水浇,给她“洗澡”,终于将小团圆媳妇折磨致死.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涟漪.(yī) 2。
拯.救(zhěng) 3.欺侮.(wǔ)4.荒谬.(miù) 5.渲.染(xuàn) 6。
窗棂.(línɡ)(二)多音字1.扎错误!2。
蒙错误!3.露错误!4。
通错误!5.横错误!6。
丧错误!二、写准字形1.错误!2。
错误! 3。
错误!4。
错误!5.错误!6。
错误!7.错误!8。
错误!三、辨析词语1.世面市面例句目前市面上各种夏令营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对不少市民来说,如果花一些钱让孩子出去见见世面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要花一个家庭一个月的收入,那就要考虑考虑了.辨析世面:社会上各方面的情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第11课《呼兰河传》优秀教案
课题:《呼兰河传》
课例分析:
《呼兰河传》写作于战火纷飞的年代,是萧红在生命的尽头,对故乡与童年所作的奇异而深情的眷顾。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萧红生平和创作。
2.了解《呼兰河传》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阅读节选部分《小团圆媳妇之死》,并赏析其场景描写、叙事风格、表现主题及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在温暖和悲凉两极叙述中所体现的悲悯情怀与国民批判。
教学重点:
1.了解《呼兰河传》,并体会萧红独特的风格。
2.体会《小团圆媳妇之死》所表现的深层内涵。
教学难点:
1.作者在温暖和悲凉两极叙述中所体现的悲悯情怀与国民批判。
2.作者独特叙述角度所引发的审美感受。
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课前通过网络、图书等途径,搜集背景资料。
2.指导学生课前阅读全文,了解基本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板书设计:
呼兰河传
萧红
一.了解萧红。
二.了解《呼兰河传》及文风。
三.欣赏《小团圆媳妇之死》。
教后反思:。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学案:第六单元 第11课 《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
第11课《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女性的声音有文学评论说,萧红的文字有时有点啰唆,像个喜欢说话以引起别人注意,又常常表达不清的孩子,充满了儿童式的奇特想象和信马由缰的思路。
《呼兰河传》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的呼兰河畔的种种人和事,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
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俗作传。
《呼兰河传》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女作家萧红所写的一部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小团圆媳妇之死》在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群众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和思考,读完这章节之后,我的心情无比沉重与愤慨。
“小团圆媳妇”,这是一个在旧社会农村中的一个较为典型的童养媳形象,她所遭受到的不幸不是从她的命里带出来的,而是由她所处的时代环境和周围人的愚昧无知造成的。
父亲眼中是儿子绿汀徒步穿越中国的余纯顺,倒在罗布泊的那年,社会对他的赞扬达到了极点。
那年我恰好在上海,他的家乡。
经人指点,我找到他的家,上海一条弄堂里一间简陋的房子。
房子虽小,但因为只有他父亲一人而显得空荡荡的。
老人低着花白的头,正在凝视儿子背着行囊的照片。
此刻,市内举办的余纯顺徒步走中国事迹展览正观者如潮。
当时正午已过,听说老人还没有吃午饭,我走进厨房,发现只有一把青菜。
我帮老人煮了一碗清汤面,老人端着碗仍吃不下,他睁着昏花的双眼望着我说:“人们夸倒下的是个英雄,对我这个父亲来讲,死去的是一个儿子啊。
”我永远记住了那句话,正如我难忘亲人注视我远去的背影一样。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萧红经典名句(1)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而且多么讨厌呵,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
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期的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习题:第六单元11《呼兰河传》 Word版含解析
第六单元女性的声音11《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呼兰河传》是一串凄婉的歌谣组成的梦幻诗篇。
萧红把自己对生命的体验与感悟、孤独与忧伤、寂寞与怅惘,真诚地融入一篇篇追忆,透过浑朴简婉的笔调与洗尽铅华的轻淡词句,愈发烘衬出那个幽暗、冰冷的、令人窒息的时代……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字体赏美文萧红:我以我笔对抗孤独黑豆梨中的一段描写,而今仿佛就是她死后的写照。
(有删改)小团圆媳妇死后,周围人依旧是麻木的。
有二伯有一句话说:“你问这个干什么,人死还不如一只鸡……一伸腿就算完事………”“人死还不如一只鸡”,一个弱小的生命在被婆婆家人和好事的乡亲们折磨而死后竟没能使愚昧的人们产生任何思考,他们竟说出人的生命不如鸡这样的话,麻木迂腐的乌云依然笼罩在呼兰河的上空。
⊙精彩运用请结合本文深刻理解这段文字,多角度审题,选择一个角度立意,写一篇文章。
【示例】固执与愚昧在某个小村落,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雨,洪水开始淹没全村,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眼看洪水已经淹到他跪着的膝盖了。
一个救生员驾着舢板来到教堂,跟神父说:“神父,赶快上来吧!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死的!”神父说:“不!我深信上帝会来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
”过了不久,洪水已经淹过神父的胸口了,神父只好勉强站在祭坛上。
这时,又有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过来,跟神父说:“神父,快上来,不然你真的会被淹死的!”神父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
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
”又过了一会,洪水已经把整个教堂淹没了,神父只好紧紧抓住教堂顶端的十字架。
一架直升机缓缓地飞过来,飞行员丢下了绳梯之后大叫:“神父,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们可不愿意见到你被洪水淹死!”神父还是意志坚定地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
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
上帝会与我共在的!”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终于被淹死了……神父上了天堂,见到上帝后很生气地质问:“主啊,我终生奉献自己,战战兢兢地侍奉您,为什么你不肯救我?”上帝说:“我怎么不肯救你?第一次,我派了舢板来救你,你不要,我以为你担心舢板危险;第二次,我又派一只快艇去,你还是不要;第三次,我以国宾的礼仪待你,再派一架直升机来救你,结果你还是不愿意接受。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11.《呼兰河传》》2
3、通过看客的“看”,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体会作者情感。
【过程与方法】
独立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对善良的呼兰河人身上所表现的国民的麻木、愚昧、残忍的劣根性的批判,体会作品所揭示的旧的传统意识对善良人民的束缚与戕害。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看客的“看”,解读文本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和作者情感。
案例名称
《小团圆媳妇之死》
授课者
金雅蕾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高中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级
课时
一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小团圆媳妇之死》是高中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女性的声音”的第一篇。选自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的第五章。文本充分展示了女性视角探究女性命运的深入和女性文笔的细腻。
按照传统的小说观念,《呼兰河传》不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比较独特,没有贯穿全篇的人物和故事线索,没有波澜起伏的冲突,作者萧红以儿童的视角,散文化的笔调抒写了家乡呼兰河城,描写了呼兰的风土人情,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老百姓平凡、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
通过导学案预习完成,课堂内不再展示。
学生自主预习
,培养自学能力
讲授新课
一、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所谓看客,重点自然在于一个“看”,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人在看?他们“看”什么?
看客:“我”;祖父;姑娘媳妇们;东家的婶子;西家的大娘……
看:小团圆媳妇洗澡(洗澡有什么可看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11.《呼兰河传》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优质课评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萧红及其作品;2、把握《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特色;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揭示小说的深刻主题。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善良的呼兰河人身上所表现的国民的麻木、愚昧、残忍的劣根性的批判,体会作品所揭示的旧的传统意识对善良人民的束缚与戕害。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方法】1、依托文本理清情节线索;2、通过情节分析人物性格;3、透过形象挖掘主题内涵。
【学习过程】一、初步感知,提升兴趣:课文题目是小团圆媳妇之死,那么,小团圆媳妇是怎么死的?明确:“好好的孩子快让他们捉弄死了”教师:那么,同学们能从这一句话中找出哪些问题?找出关键词后同学们猜想一下。
学生:1、“好好的孩子”表现在哪里?2、“他们”是谁?3、“他们”是如何捉弄的?4、“他们”为什么要捉弄一个“好好的孩子”呢?很好,那我们现在逐一解决这些问题。
二、小组合作,探究内含:1、好好的孩子体现在哪里?(学生阐述)明确:她是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十二岁,但长得有十五六岁那么高。
“黑忽忽的,笑呵呵的;照碗碟,弹玻璃球”“她说着的时候,好像说着别人的一样”等等。
——这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单纯的小孩子。
2、他们是谁?主要指婆婆和看热闹的人。
3、他们是如何捉弄的?要求:明确:总的说来,他们是用滚烫的热水给她洗澡,共三次。
因为小团圆媳妇“病”了,这是跳大神的所出的治病偏方招数。
文中还有很多他们捉弄的方法,学生回答。
4、他们为什么要捉弄一个好好的孩子呢?提示:从社会环境、传统文化、人性人心等来分析。
明确:婆婆及其帮众们为了帮助小团圆媳妇成为一个符合传统标准的“小团圆媳妇”而狂热地参与到摧残小团圆媳妇的行列中去,最终导致小团圆媳妇的惨死。
然而更可悲的是,几乎所有的人对此都不会产生道德和良心的压力,因为她们信守当时社会话语的合理性,她们不仅看不到自己对小团圆媳妇的伤害,反而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她好。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11.《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第二课时知识与技能:探究小团圆媳妇之死的缘由,明确小说深刻的批判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研读课文探究问题认识封建礼教、迷信思想、旧的传统意识的危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文本与分析文本的习惯,认识封建礼教的危害教学重点:分析是谁害死了小团圆媳妇?教学难点:“我”在小说中的作用教法学法:点拨•研读•探究教学过程:一、回顾小说节选部分的故事情节二、师生共同分析小团圆媳妇的形象及其意义【明确】一个12岁的健康、活泼、单纯的小女孩一个由生命最初的美丽和茁壮被折磨而成的“黄瘦”的病人一个对生命本能的欲求和热望的弱者一个被麻木、残忍、愚昧的看客庸众们戕害致死的无辜者一个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思想、旧的传统意识的殉葬品和祭品“一曲女性悲剧的挽歌”三、思考探究——谁是杀害小团圆媳妇的凶手预设学生回答残忍的“婆婆”们麻木愚昧的看客庸众封建迷信思想旧的传统意识封建礼教…………四、教师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做深层次思考品味原文重点段落——“然而更可悲的是,几乎所有的人对此都不会产生道德和良心的压力,因为他们信守当时社会话语的合理性,他们不仅看不到自己对小团圆媳妇的伤害,反而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她好。
面对小团圆媳妇的死,他们心安理得,甚至多了饭后的谈资。
”教师补充材料,引导学生做深层次思考1、泰国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根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
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2、老布:50年的监狱生活,凡事报告,听从命令已经深入到骨髓,被释放时,面对自由充满了惶惑,惊恐无所适从,最终在巨大的恐惧中自杀。
(《肖申克的救赎》)【明确】延续千年的民风、习俗如枷锁一样束缚着人们的梦想和情感,毒害并异化着女性的精神。
她们丧失着母性甚至人性,一方面安于男性的压制与摧残,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充当起男权社会的卫道奴仆,对一切“异端”采取本能地排斥,蒙昧地扑灭所有差别与不驯。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11.《呼兰河传》
讨论思考:
思想的麻木会导致严重的 后果,我们用这个观点来反 思当今的社你对小团圆媳妇的认识, 她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 么?
探究问题二:
1、你们认为小团圆媳妇有 “病”吗? 2、文中的众人为什么认为 她有“病”?
探究问题三:
1、既然大家认为她有“病”,必定 要给她治病,如何给她治病的?结 局如何?
2、为什么婆婆及众人还理直气壮? 她们在小团圆媳妇之死中充当了什 么角色?
二、关于作者
萧红 原名 张乃莹 笔名 悄吟、玲玲、田娣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中篇小说:《生死场》 短篇小说:《三个无聊人》 散文:《回忆鲁迅先生》
《呼兰河传》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
的呼兰河畔的种种人和事。第一章写呼兰河的 自然风光以及它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第二 章写当地人们“精神上的盛举”——风俗民情; 第三、四两章写作者的幼年生活,她的慈祥的 祖父以及左邻右舍;第五、六、七章分别写三 个独立地故事,三个不同的生活悲剧:天真活 泼的小团圆媳妇的死,孤苦无依的有二伯遭受 凌辱,贫困的磨官冯歪嘴子的不幸。作品通过 这些生活画面,展示了呼兰河小城的风俗人情, 表现了当地人民的欢乐与愿望,也反映了他们 的迷信、愚昧以及冷漠、麻木。
《呼兰河传》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萧红及其作品
2、把握《呼兰河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色。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体会作者 的思想感情。
预习检测
一、涟漪(lián yī) 虔诚 (qián chéng) 窗棂 (chuāng líng) 欺侮 (qī wǔ) 蓦然 (mò rán) 霓裳 (ní cháng)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教案-11.《呼兰河传》10-人教版
小团圆媳妇之死教学设计三维目标:了解小团圆媳妇之死的故事内容分析小团圆媳妇死亡的原因探讨本文的悲剧意味及儿童视角教学重难点:分析看热闹的人的特点及呼兰河城人的生活状态折射出的悲剧意味把握文章反礼教、反迷信的主旨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在中国的北方有一个小城,叫呼兰河。
这里的人们有怎样的生活、怎样的思想、怎样的精神状态呢?让我们跟随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走进他们。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节选自《呼兰河传》这本书的一篇文章《小团圆媳妇之死》。
二、整体感知:1、解题:小团圆媳妇是指童养媳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概括,老师指导。
明确:小团圆媳妇被婆婆等人认为有病,经过三次洗澡后,又生了重病,婆婆等人用迷信的方法为其治病,但最终小团圆媳妇还是病死了。
3、洗澡前,小团圆媳妇生了什么病呢?又是怎么生病的呢?教师补充情节,请学生概括总结。
情节展示如下:第一处:院子里的人,看过老胡家的团圆媳妇之后,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不过都说太大方了,不像个团圆媳妇了。
周三奶奶说:“见人一点也不知道羞。
”隔院的杨老太太说:“那才不怕羞呢!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
”周三奶奶又说:“哟哟!我可没见过,别说还是一个团圆媳妇,就说一进门就姓了人家的姓,也得头两天看看人家的脸色。
哟哟!那么大的姑娘。
她今年十几岁啦?”“听说十四岁么!”“十四岁会长得那么高,一定是瞒岁数。
”……至于我家里,母亲也说那团圆媳妇不像个团圆媳妇。
老厨子说:“没见过,大模大样的,两个眼睛骨碌骨碌地转。
”有二伯说:“介(这)年头是啥年头呢,团圆媳妇也不像个团圆媳妇了。
”第二处:过了没有几天,那家就打起团圆媳妇来了,打得特别厉害,那叫声无管多远都可以听得见的。
邻居左右因此又都议论起来,说早就该打的,哪有那样的团圆媳妇一点也不害羞,坐到那儿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风快。
她的婆婆在井边上饮马,和周三奶奶说:“给她一个下马威。
你听着吧,我回去我还得打她呢,这小团圆媳妇才厉害呢!没见过,你拧她大腿,她咬你;再不然,她就说她回家。
2022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小说欣赏 11.《呼兰河传》》
?小团圆媳妇之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萧红及其作品2、把握?呼兰河传?的根本内容和主要特色。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揭示小说的深刻主题三、[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善良的呼兰河人身上所表现的国民的麻木、愚昧、残忍的劣根性的批判,体会作品所揭示的旧的传统意识对善良人民的束缚与戕害四、教学过程:一〕作者及作品介绍幻灯片显示:?呼兰河传?一部____、____的小说。
作者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打破了以____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____、____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
〔二〕文本解读:1、文中哪几个关键词能概括小团圆媳妇的人生过程?幻灯片显示;生病洗澡死2、小团圆媳妇身边有哪些人?和小团圆媳妇有着怎样的关联性?幻灯片显示:帮助洗澡的人、大神、婆婆、看客、我3、“周围〞的人在对小团圆媳妇进行“关注〞的过程中小说中哪些语段〔语句〕深深地触动了你的心灵,请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并谈谈你的感受。
幻灯片显示:愚昧、麻木、残忍、冷漠、无助4、萧红曾说:“现在或者过去,作家们写作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就节选局部而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学生自由发言总结:1、唤醒女性性别意识与性别自觉。
以女性的眼光洞悉自我,2、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3、停滞、刻板、卑琐平淡的灰色生活4、反思生命自身存在的本质、生命的意义。
〔三〕布置作业:阅读?呼兰河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一、作者名片萧红(1911~1942),黑龙江省呼兰县人,现代女作家,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
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年纪轻轻便品尝了许多人生辛酸,但也培养了她的反抗意识,她是作为一个旧世界的叛逆者走进文坛的。
她的创作力求写真,以绘出生活本来的色彩和道出生活的实感为限。
这样,她状人写景,抒情写性,虽不着意敷彩设色,却又在那上面染上了折光于生活的浓淡不等的色彩和明暗不同的色泽,将美丽鲜活和质朴无华统一起来,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和散文诗之间的新的小说文体。
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生死场》和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
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
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
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儿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
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
东北作家群:东北作家群指的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陆续流亡到关内的东北籍青年作家。
因为他们身受日寇侵略之苦,便满怀对侵略者的愤恨,对可爱家乡的怀念,描写东北人民的生活和他们英勇的抗日斗争。
其中以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和萧红的《生死场》为代表性作品。
二、内容链接《呼兰河传》描写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贫困、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表达了作者对旧中国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现实的否定。
《小团圆媳妇》是小说第五章的第五至十节。
第五章讲“我”的几家邻居之一老胡家的故事,在整部小说中是篇幅最长的一章,约占全书的四分之一,出场人物也最多,主角是小团圆媳妇。
小团圆媳妇是胡家买来的童养媳,是个12岁的小姑娘,刚来的时候健康活泼,成天乐呵呵的,但是由于她太过大方,不合传统,不懂“规矩”,常常遭到婆婆的无端打骂,左邻右舍又都支持这种打骂行为,小团圆媳妇终于被折磨生了病。
老胡家听信了跳大神的人的话,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的办法来治病。
洗澡时,很多人都来看热闹……节选文章就从这里开始。
小团圆媳妇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节选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三、人物长廊1.王寡妇卖豆芽的王寡妇“一年一年地卖着豆芽菜,平静无事,过着安详的日子”。
她的独子死了,“她还是平平静静地活着”;她的疯病犯过之后,“她还是平平静静地活着”。
她之所以平静,是因为呼兰河人“对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
“生了就任其自然地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
”“人活着是为了吃饭穿衣。
”“人死了就完了。
”他们对自己的生、老、病、死就看得那样不当回事,何况是他人的呢,又何况是讨饭人、叫花子的呢。
2.祖父不会理财的祖父总是“自由自在地一天闲着”,“我想,幸好我长大了,我三岁了,不然祖父该多寂寞”。
寂寞的祖父“天天使用一种方法抓掉孩子的帽子,这未免可笑”,可是即使这样,“每当祖父这样做一次的时候,祖父和孩子们都一齐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是第一次演似的”。
在这短暂的快乐之后,我们感受最多的是祖父的难于摆脱的寂寞。
他身为老太爷,本应乐享天年的。
但正因为他是老太爷,厨子给他更多的是吹捧;有子给他更多的是敬畏;冯歪嘴子给他的同样是低等人对上层的尊敬。
因此,他无法抹去他和这些人之间的隔膜——阶级的隔膜。
所以,他的寂寞也就无法消除。
3.有二伯有二伯的寂寞表现在他性情的古怪上。
他喜欢和动物说话,“他一和人在一起,他就一句话没有了,就是有话也是很古怪的,使人听了常常不得要领”。
当别人热闹地讲着闲话的时候,“只有有二伯一声不响地坐着”。
从总体上说,有二伯不是个沉默寡言的人。
即使他一个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也常常自己跟自己说话。
在人面前他所表现出来的沉默是有他自身和社会的原因的。
从他自身来说,他不是一个普通的下人,他身上本来流淌着“上等人”的血液,所以他自视高人一等,不屑于放低身份和其他下等人一样心甘情愿地过活,但是社会的现实使别人并不这样高看他。
在别人的眼里,他的的确确是个下人,所以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对有二伯的些微的尊敬也只是为了一时的高兴而假装出来的,就是孩子也乐于利用这一点来取乐。
因此,有二伯处于绝对的寂寞之中。
当他想利用上吊、跳井来博取别人的一点同情,而且也消除他的一些寂寞,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时,他就再也无力回天了。
小团圆媳妇之死⎩⎪⎨⎪⎧⎭⎪⎬⎪⎫一、被迫当众洗澡二、烧“替身”三、被埋葬愚昧麻木的社会现状1.看热闹的人,你望望他,他望望你。
虽然不知道下文如何,这小团圆媳妇到底是死是活。
但却没有白看一场热闹,到底是开了眼界,见了世面,总算是不无所得的。
答案 这句话深刻地揭露出国民的劣根性。
愚昧的群众在荒谬冷酷的封建传统思想的熏陶下,成为一群无聊的看客,他们麻木不仁、精神贫困,对美好的生命毫不怜惜,在看热闹的好奇心驱使下,客观上成为扼杀美好生命的帮凶。
2.那景况说热闹也很热闹,喇叭曲子吹的是句句双。
说凄凉也很凄凉。
前边一个扎彩人,后边三五个吹鼓手,出丧不像出丧,报庙不像报庙。
答案 用对比手法辛辣地讽刺了烧“替身”一事的荒诞可笑、不伦不类,救人如演戏的虚情假意。
3.一点多钟,他们两个在人家喝了酒,吃了饭才回来的。
前边走着老厨子,后边走着有二伯。
好像两个胖鸭子似的,走也走不动了,又慢又得意。
走在前边的老厨子,眼珠通红,嘴唇发光。
走在后边的有二伯,面红耳热,一直红到他脖子下边的那条大筋。
进到祖父屋来,一个说:“酒菜真不错……”一个说:“……鸡蛋汤打得也热乎。
”关于埋葬团圆媳妇的经过,却先一字未提。
好像他们两个是过年回来的,充满了欢天喜地的气象。
答案 看到上面描写的场景,我们一下子想到了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中祥林嫂死后“我”和鲁四老爷家短工的一段对话。
和鲁迅一样,萧红也对封建传统思想有着批判揭露,可她的笔触更平静、漠然,甚至让人惊悸于那种平静、沉默下的麻木。
她更多是哀其不幸,而少了些怒其不争。
她从生存本身的意义上展现人们的生存困境,视角独特。
她用一种较为包容的眼光看待愚昧的故乡,看待那些麻木的心灵,没有鲁迅那种振聋发聩的呐喊,但作者悲悯的目光,在那些表面温和平静的故事里头,有着撞击人心的悲凉。
4.选文中主要情节是洗澡、烧替身和埋葬,尤以洗澡为主。
在此之前还写了“我”眼中的小团圆媳妇之“病”,在此之后还写了小团圆媳妇之死对老胡家的影响。
试分析作者描写这些情节的作用。
答案浓墨重彩写洗澡、烧替身,从侧面详写人们埋葬小团圆媳妇之后的言行,是为了突出表现主题——小城人的麻木、残忍和愚昧。
前面写“我”看出小团圆媳妇没有病,仍是从侧面表现小城人的愚昧。
后面写老胡家在小团圆媳妇死后的凄惨状况,深刻揭示出老胡家既是害人者又是被害者的悲剧命运。
5.在热水烫小团圆媳妇的过程中,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和周围的人有哪些做法?婆婆为什么这样对待小团圆媳妇,而且这样理直气壮?周围的人在小团圆媳妇之死中充当什么角色?答案(1)婆婆:用棉被把她蒙起来了,把她的衣服撕掉了,一边烧着还一边后悔,说小团圆媳妇一定是妖怪,用皮鞭打小团圆媳妇。
周围的人:看热闹的,络绎不绝;没有白看一场热闹,到底是开了眼界,见了世面;人心大为振奋,困的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觉的也精神了,心里都满着秘密。
(2)人人都是如此,所以婆婆也这样做,她是众多迫害者之一,做了大家极认可又极习以为常的一件事,这些是以落后的民风民俗作为支撑的;这样残忍的态度、冷漠的目光,还源于对生命的毫不怜惜;这种天经地义的语气,还源于对一种文化的认同:媳妇的地位、生存价值不值一提,而婆婆拥有管教的权利;这里还有世俗人心的期待,大家在枯寂的日子里期待有好戏看,哪怕是以别人的生命为代价,人生百无聊赖、精神贫乏,才使得人性缺失。
(3)周围人既推波助澜又充当了刽子手。
6.你认为小团圆媳妇之死表明了什么内涵?答案小团圆媳妇是作者花重墨写就的一个人物形象,从她身上凸显出了一个女人的悲剧命运。
迷信、愚昧、落后的呼兰河人把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孩子活生生地折磨致死,而这一切却是在希图拯救的美好愿望下做的。
许多村人视她为妖怪,似乎是为她的死寻一个好的解释,让她死得有说法,这都是麻木与愚昧式的残酷。
而那些看热闹的人又是很冷漠的,只是充当看客和旁观者的角色。
一、字音识记1.单音字①涟漪.(yī) ②碗碟.(dié) ③搅.起(jiǎo ) ④拯.救(zhěn ɡ) ⑤窗棂.(lín ɡ) ⑥疙瘩..(ɡē d ɑ) ⑦酬.谢(chóu) ⑧荒谬.(miù) ⑨渲.染(xuàn) 2.多音字①扎⎩⎪⎨⎪⎧ (zā)包扎(zhā)扎花 ②蒙⎩⎪⎨⎪⎧(mén ɡ)蒙起来(mēn ɡ)蒙骗 ③通⎩⎪⎨⎪⎧ (tōn ɡ)通红(tòn ɡ)一通 二、字形辨认3.①⎩⎪⎨⎪⎧ xiān (掀)开qìn (揿)电铃 ②⎩⎪⎨⎪⎧ 赤身luǒ(裸)体脚huái (踝) ③⎩⎪⎨⎪⎧sī(撕)扯sī(厮)杀 三、词语积累4.词语释义①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②锦上添花:比喻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
③偏方:民间流传不见于古典医学著作的中药方。
④虔诚: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宗教信仰)。
5.明辨用法(1)一起 一齐①明天早上我和你一起去上学。
②《看大片,学英语》,让你的眼睛、耳朵和嘴巴一齐动起来吧!(2)世面 市面①我也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我一生。
②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市面上的流动摊点也明显减少了。
解析 (1)“一起”指一块,一同,又指同一个处所,例如:两个人坐在一起。
“一齐”表示同时,重在“齐”上。
(2)“世面”是指社会上各方面的情况。
“见了世面”指增长了阅历、见识。
“市面”指街市商店或摊点多的地方,城市工商业活动的一般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