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数学教师思想行为的转变
新课改下农村数学教师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
新课改下农村数学教师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所谓“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
尽管新课改已推行了几年,但农村教师的角色还有待于进一步转变,如何转变农村数学教师的角色呢?一、从思想上转变自身的角色农村教师尤其是从教多年的老教师,由于思想上没有足够的准备,现教学模式与原教学模式的不一致性,很难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也就很难完成新课标要求的教学任务。
由于原来一直是知识的传授者,只顾传授知识,关注考试成绩,研究如何让学生多读书,苦练习,才能做一名好教师。
但作为一名新课改浪潮中的教师,不但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如何有效的传授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将自己的经验同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引领学生学会如何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这样就要求我们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和空间,使学生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二、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从单纯的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科学性和灵活性来面对自己的工作。
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技能技巧;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松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和学生一道探求真理,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等等。
三、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将自已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激励、启迪。
因为学生素质的形成,是一个主体的建构过程,不是在整齐划一的批量加工中能完成的。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师观念的转变
小学数学课 程的评价体 系要 体现评价 主体 的多元 化和评价 : 思则有 可能成为名师” 。所 以在我们的每一节课后 , 我们教 师在教
模 式的多元化。关 注学生能力发展 , 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 中 自觉地与 自己展开“ 学 对话” 积极地反思教学 的成 与败 。 , 但是课 使 学习过程和学习结 果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二、 教学过程中如何实践新教学观 念 1 . 准确把握教材 , 联系生活实际 : 的反思是具有多方面的 : 后 : : () 1反思学生 的学 习行为 课堂应该是属于学生 的, 他们是课 堂的主角 , 也是课堂教学 的
和三角形 、 多元方程转化为一元方 程、 高次 方程 转化为低次方程 、:需要一个过 程。
一
转变陈 旧 :三角形的原理 , 然后再让学生 自己尝试剪拼 , 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 。 - : 2确定教学 目标 , . 精心设计教 案 教学是需要教育工作 者一 直坚持 “ 因材施教” 的教学原则 。曾
、
转 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1 . 要树立正确 的教材观
- 经有为教学前辈对教学设计 的过程作 了一个形象 的诠 释 : 希望 “ 你
觏 教研前 沿
2 1 年 2 8日 02 月
新课程 理 念下小学 数学教师 观念的转 变
文倮 建 能
摘
要: 新课程要求下 的小学数学教师不仅需要对数学 自身 的特点进行考虑 , 更重要的是遵循学 生学习数学 的心理规律 。 转变观
念 , 生为主体, 系实际, 以学 联 勤总结, 常反思 , 由此而提高学生的学习、 理解能力 , 达到预定的教 学 目 。 标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 中,教师必须要做到对数学 的理 解 、 ・ 发 主体 。 对于课 堂教学好与坏的评价主体不在 于教师教得如何 , 而应
新课改背景下呼唤中学数学教师行为的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呼唤中学数学教师行为的转变摘要::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的、结构、内容、评价和实施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要切实落实新课标的这些要求,最根本的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本文从七个个方面论述了中学数学教师应如何转变教学“行为,”以使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新课改革;中学数学;教师行为转变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深入开展和延伸,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的、结构、内容、评价和实施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要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这些要求,则需要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行为。
这是当前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关键。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
因此,笔者认为,在此次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
具体来说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师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构建自身认知结构、发展认知能力的助手教师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传道、授业、解惑”被认为是教师的天职,但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要求学生延缓对那一权威的信任.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探究那些学生所正在体验的一切。
[l]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应该充当的是帮助学生构建自身认知结构、发展认知能力的助手。
教学方法应由传统的单向灌输变为启发建构.突出认知主体在建构中的作用。
具体应从以下几方而着手:(1)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并优选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方法、思维、技能的培养,给他们提供创新的时间和空间(3)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培养服务意识.为学生学习提供各种便利条件(5)营造一种主动接纳、支持、宽容的课堂氛围(6)应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能力。
新课改下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改下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作者:沈志勇来源:《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4年第01期在教学中,教师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有众多的期待,从“传道授业解惑者”到“教师是蜡烛、是辛勤的园丁”再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都是人们对教师的崇高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的赞扬和肯定.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重新塑造自己、转换角色可以说已是迫在眉睫.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新课改下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一、更新观念,提升自身素质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这对每位教师而言是痛苦的蜕变.这种抵触心理是很正常的,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中心”,每位教师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有一位课改专家在描述现在课改现状时,无不担心地说:现在很多地方依旧进行着穿新鞋走旧路的传统教学,违背了教育的本质,歪曲理解了新课改.为此,数学教师应该尽快适应新课改.在实施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转变非常重要.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我们这次的课改不是细枝末节的小变化,而是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首先,必须接受课改新理念,为失去平衡的心理寻找支点,真正走进新课改;其次,努力建树并在实践中贯彻新理念,明确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新角色,做有思想、有远见的实践者;再次,参加必要的各类培训,同行间进行信息交流,对先进经验教训及时学习和总结,在交流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二、改进教学模式新课标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可见打造“人文课堂”是时代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尊重、鼓励、赞赏每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尤其是在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或根本回答不出来时,学生最需要被尊重.数学是一种文化,要在保证数学科学性的基础上,充分展示数学的文化性、思想性、方法性、语言性等,熏陶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责任心;充分发挥数学的抽象、困难等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求简意识和好奇心.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重视以人为本,关注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突出对思想品德的培养,强调学生应具有健全、良好心理素质,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求知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由“爱学”到“学会”,再到“会学”,最终掌握数学学习的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单靠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师应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三、扮演好不同的角色1.教师要扮演好合作者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合作意味着参与.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改的,或者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变“传话”为“对话”,确立“平等中的首席”地位,能“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同学生一起成长”.教师与学生合作,是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也是一种人文关怀.2.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教师应充分领悟课标,把握住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个核心,精心组织,全面考虑,以学生身份、学生视野去观察、思考、备课,才能体现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才能组织好学生的探究活动.组织者角色是指教师由“知识的权威”转向“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学生学习条件的创造者.具体到每一节课,教师组织者角色应表现为:引发问题情境;同时,在内容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图像、声音、文字等材料;在方式上,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成果汇报等.然后教师以引导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的问题解决思路与模式.3.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变成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如,当学生在预习和听讲中有一些疑点或者疑问,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必然会造成他们心理上的不和谐,成为学习的障碍,越积越多,就会打击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的“疑”又往往是朦胧的,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此时教师为学生排忧解难的角色就重要了.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引领和指导,教师要引在关键处、引在抽象概括处、引在知识的联系处、引在加深理解处.总之,新课改的实施,为数学教学突出特色提供了机会和载体.也需要教师及时更新理念,大刀阔斧变革的意识和胆识,才能把数学教学做好.。
新课改下数学教师应当转变的方式
新课改下数学教师应当转变的方式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数学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而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可是,如果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又不对教学做认真的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数学问题的空间呢?所以,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大学学习的专业就是数学,同时大学学习期间,老师就教导我们以后在进行中学数学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新课改的要求,使得教学形式紧紧把握住新课改的核心。
在徽文中学已经有了一个学期的教学经验,由于本校学生的基础都不是很好,传统教学形式很难使得大部分的学生能够跟住老师的教学步伐,为了能够使得学生更好的适应高中数学学习,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自己去学习,我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同时也积极与其他老师共同讨论,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自己能够时刻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去进行授课。
我对自己的反思以及总结也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师从主导者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是占据学习的主导地位。
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只能被动学习。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从“主导者”成为“组织者、引导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民主、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从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入手,组织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从而缩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使课堂学习轻松而有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想要去学习。
数学知识并不是独立于学生之外的“外来物”,而往往是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之中,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关联的内容。
浅谈新课标下,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浅谈新课标下,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作者:黄信生来源:《教育前沿》2012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2-038-01实施数学新课程已多年,在实践中我清楚地认识到,教师除了要继续认真解读、实践探究、领悟教材中蕴涵的思想外,更重要的是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一、课堂教学要从“复习——引入——讲授——巩固——作业”转变为“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新课程标准下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究,并自主得出结论的过程。
根据这种指导思想,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学方法应该在传统教法上有所创新,以促进学生全程参与。
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为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
在教学中,还要利用新教材的这一优势,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
所谓创设教学情景,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学习内容设计成若干与学生生活接近、具有一定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
教学情景的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
通过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逐步使学生用数学观点,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主动求知,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二、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老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老师转,学生习惯被动地接受,学习主动性渐渐丧失。
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强调学法与教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佳结合。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角色不应是信息的传递者、讲授者或呈现者。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是:教师不应该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管理者”——严格规范学生在课堂的一切行为,而应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角色,管理者,组织者,引导者从认识新课程逐渐走向深入了解,感觉到它的新首先在于理念的新,只有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所蕴含的理念,我们才能认清新课程的改革方向,才能明确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了使自己在这场变革中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我认真仔细探讨了数学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鲜活的课堂教学中对新理念有了些许感悟。
光阴荏苒,步入新世纪,随着科技信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从传统的45分钟传授角色向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
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自己的工作。
教师的角色行为也有明显的变化,由重知识传递向重人的发展转变,由单项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元化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不仅需要从教育教学的规律出发给自己的工作定位,而且需要了解社会和课程对教师职业的新期待,进而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从事“观察、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机会,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数学学习的潜能,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模仿与记忆”等方式学习数学,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发展自我。
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应有以下几方面的转变。
一、在教育上以平等者代替权威者课堂教育首先也是一种基本的社会人际关系,人与人交往的关系。
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师充当的是绝对的权威者、统治者的角色,教师居高临下。
师生间的关系显然是不平等的。
人格上的服从、屈服造成长大后人格的缺陷。
新课改中数学教师的三个转变
高 。在过程性评价 中, 要将定期的正规评
价、 表现性评价 结合起来 , 两种评价 对 这 改进下一阶段教师教学和学生 学习都是
重要的。
2注重评价指标的全面性。 .
在进行评价时 , 应根 据《 数学课 程标 准》 强调的培养 目标 , 从基础知识、 基本技
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习过程 与方法 学 这四个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角度 多方位 实施 评价 ,促进学 生全 面、
持续地发展 。
参考文献 : [ ] 良方 . 习论[ ] 京. 民教 1施 学 M. 北 人 育出版社.00 2 0 [] 2 郑毓信等 . 认知科学 建构 主义 与 数学教育[] H. 上海. 上海教育 出版社 . 0 2 2 0
们 在数 学 活 动 中所表 现 出 的情 感和 态
方 法 , 学 就 需 要 注 重 发 现 和 解 决 问题 。 教
教育 向以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为核心的
素质教育转轨 阶段 , 各地 中小学都在大力 推行课程改革 。在数学新课程的实施中 , 教师的地位举足轻重 , 数学教师是学生能
3 . 注重评价方式 的多样化。
要关 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过程和方法 四维课程 目标 的整合 , 强调评价 的过 程并关注个体差异。这就 要求改变将纸笔测验作为惟一主要的评 价 手段 ,运用多种评价 方法对学生进行
合理的解释。新课改 中的数学 教师应积 极摆脱传统教学观对 自己的影 响 ,高度 重视 建构主义理论 ,努力 用建构主义理 论指导教学。
二、 从行 为主义 观点 向认 知观点 转变 行 为 主 义 的 基 本 出发 点是 刺 激— — 反 应 原理 , 激 是 指 个 人 外 部 的事 情 , 刺 反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小议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小议论文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小议论文一、前言众所周知,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有效的学科之一,《全曰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以及新一轮的数学课程实验的开展,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随之迎来了一场新的变革。
《新课标》提倡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理念具有跨越式的意义,对于全国的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正确理解《新课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所提出的新要求,对其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进行调整与改进,是其面临的主要任务。
二、新课改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1.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对学生充分尊重并及时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要予以积极评价,进而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理解、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踊跃展示自己的个性,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关注,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出现错误的学生要予以耐心地引导,帮助他们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和信心。
2.新课改要求能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创造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摆正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导与主体的地位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多给学生动口、动脑和动手的机会,通过启发或引导,帮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得出结论,最终达到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过程的目标。
新课改还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启发学生通过自身的认真观察,主动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概括和应用对规律予以发现和掌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3.新课改要求教学方法能够更贴近生活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能够更贴近生活,能够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提取学习材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到其实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处处存在,并非遥不可及,积极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与发现数学。
新课改要求教师做好五转变
新课改要求教师做好五转变新课程倡导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的教学,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数学教育目的就是让每个人能掌握有用的数学,从数学教育中尽可能多的得到益处。
数学教师作为新课改的具体实施者,应尽快领悟到新课改的精髓,在观念和行为上尽快转变,从研究教数学的方式转变为从学生角度研究学数学的方式。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
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由数学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创造性地开发数学教学资源,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数学规律、自己去推论数学结论,要善于创设数学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结论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成为“跳起了摘桃子的人”,而不是“盛桃子的筐”,给他们讲得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尽量多些,学生自己能够自主解决的,教师决不和盘托出。
二、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为学而教,以学定教,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过程。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改变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信息传递方式,促成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互动和教学关系的形成。
( 1)教师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更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也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
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导”,就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燃其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体会科学家走的路,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2)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主体间性的意义关系。
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师行为的转变
纳得出结 论。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注重揭示知识的产生背景 和于 E 过程 , 展现知识形成 的思维过程 , 从而使学 生的思维 得到训练
力得到发展。 三、 由重 “ 模式” 向重 “ 个 性” 转 变
关键词 : 教; 学; 结果 ; 过程 ; 模式 ; 爪I 陛; 传授 ; 引导 中图分类号: G6 3 &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9 9 2 — 7 7 1 1 ( 2 0 1 3 ) 3 0 — 0 0 8 8 新课程强调 , 教师是学生的合作 者 、 引导者和参 与者 , 教学过 程是师生交往 、 共 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这就意味着人人参与 , 意味 着平等对话 。随着新课 程改革 的不断推进 , 教师需要调整 自己的 角色 , 转变 自己的行为 。下面就新课程下如何转变初 中数学教师 的教学行 为谈几点看法。
二、 由重 “ 结果” 向重 “ 过 程” 转 变
新课 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适时 “ 引导” , 让学生发 题, 进而 自己寻找方法解 决问题 。这就要求 教师加强对学生
实践活动 的设计 和指导 , 支持学生 “ 解决 问题 ” 的活 动 , 为学 生 供各种便 利的学习服务 , 建立 一个 可接 纳的具有 互动的 、 宽容
融恰的课 堂气氛。 总之 , 在新课程理念 的指导下 , 初 中数学教 师只有转 变 E 的教学行 为 , 才 能主动地适应并投入 到新课程改革 中 , 才 能篓 落实新课程的总 目 标, 才能为新课程改革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 重结果轻过程 ” 是传统课堂教学 中一个十分 突出的问题 , 也
优化方面 , 在 吃透教材 的基础上 , 教师要对 教材 进行设计和加一 克服教材原有 的形式上的模 式 ; 其三 , 在个 性的风格方面 , 教j j i 1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数学新课改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增强自身的数学素质。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做大量训练题的数学教学模式。
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自身创造性,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想象的空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的,以及这个结论是如何被应用的。
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得到落实。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一、数学教师应更新观念,提升自身素质是数学新课改的关键。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这对每位老师而言是痛苦的蜕变。
这种抵触心理是很正常的,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中心,每位老师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
有一位课改专家在描述现在课改现状时,无不担心地说:现在很多地方依旧进行着穿新鞋走旧路的传统教学,违背了教育的本质,歪曲理解了新课改。
为此我们数学老师应该尽快适应新课改,早日完成真正意义下的新课改。
在实施新课改中,避免穿新鞋走旧路,教师的角色转变非常重要。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我们这次的课改不是细枝末节的小变化,而是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
首先我们必须接受课改新理念,为失去平衡的心理寻找支点,真正走进新课改;其次努力建树并在实践中贯彻新理念,明确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新角色,做有思想、有远见的实践者;最好,参加必要的各类培训,同行间进行信息交流,对先进经验教训及时学习和总结,让同行间不断提高。
新课改数学教师理念转变论文
新课改数学教师的理念转变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增强自身的数学素质。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做大量训练题的数学教学模式。
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自身创造性,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想象的空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的,以及这个结论是如何被应用的。
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得到落实。
:首先,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这对每位老师而言是痛苦的蜕变。
这种抵触心理是很正常的,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中心”,每位老师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
有一位课改专家在描述现在课改现状时,无不担心地说:现在很多地方依旧进行着穿新鞋走旧路的传统教学,违背了教育的本质,歪曲理解了新课改。
为此我们数学老师应该尽快适应新课改,早日完成真正意义下的新课改。
在实施新课改中,避免穿新鞋走旧路,教师的角色转变非常重要。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我们这次的课改不是细枝末节的小变化,而是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
首先我们必须接受课改新理念,为失去平衡的心理寻找支点,真正走进新课改;其次努力建树并在实践中贯彻新理念,明确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新角色,做有思想、有远见的实践者;最好,参加必要的各类培训,同行间进行信息交流,对先进经验教训及时学习和总结,让同行间不断提高。
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数学观念的转变
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数学观念的转变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数学观念的转变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丁国忠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课程方案一旦确定,教学改革就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而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确立新的教学观念。
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课堂教学也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调查结果表明,有91.6%的教师认为自己“转变了教学观念”(马云鹏、唐丽芳,2002)。
但是,这些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否真正转变了?教学观念的转变有没有真正落实到教学行为的转变上?有哪些因素阻碍了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对于这些问题,还需要做更深入的实证性研究,才能得到客观的答案。
本文拟从数学观念的转变入手,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什么是数学观念在过去的20多年里,很多研究者对教师的数学观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由于研究的角度各不相同,对“数学观念”涵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但大多数研究者都把“数学观念”界定为教师对数学本质、数学教学、数学学习这几方面的看法,其范围要比我们平时所说的“数学教学观念”更宽泛一些。
(一)关于数学本质的看法Thompson(1992)讨论了教师对数学本质的三种看法。
第一种是问题解决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数学是人类创造和发明的一个不断扩展的领域,是一个调查、了解、不断充实知识的过程。
数学不是一种既定的结果,数学的结论是不断修正的,具有很大的开放性。
第二种是柏拉图式的观点,这种观点把数学看成是静态的、统一的知识体系,认为数学不是创造的,而是发现的。
最后一种是工具主义的观点,这种观点把数学看作是学生要使用的一些事实、法则和技巧的集合。
(二)关于数学教学和学习的看法教师对于数学教学和学习的观念主要是指教师关于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合适的课堂活动、理想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合理的教学结果等方面的看法。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摘要:教育教学理念是影响高中数学教学效果与质量的重要因素,特别在新课改视域下,教学理念的转变逐渐成为推动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关键。
然而在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转变的背景下,需要明确新课改的要求,确定传统教育教学理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究出针对性较强的数学教学观念转变路径,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推动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深刻理解教学关系与教学观念的内在联系,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的内涵,通过引用现代教育理论、方法及模式,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但为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成效,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强化数学教学理念的转变,提升学生培养的实效性。
一、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新课改的目标是使学生群体具备集体主义情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具备民主法治意识,能够遵循社会公德与国家法律,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通常来讲,新课改要求改变知识传授的倾向,注重学习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改变课程内容的繁简程度,加强课程与生活的外在联系,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在问题分析、知识获取、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能力。
简而言之,就是将知识导向转变为能力导向、素质导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成长。
在教育教学观念上,要求教师转变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注重学生人文素养、政治素养、体育素养等综合素养及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爱护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问题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依旧在教学关系、教学方法及教学目标上存在教学观念滞后的问题,导致传统的教学观念难以得到有效的转变和优化,严重影响到学生素质及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1.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保守首先是教育目标。
在教育目标制订的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普遍注重理论灌输、知识传授,缺乏对学生人格培养、素质提升的关注,导致教育目标依旧局限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层面,难以切实提升学生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新课改下数学教师思想行为的转变
新课改下数学教师思想行为的转变发表时间:2013-06-14T15:38:02.04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年第11期供稿作者:韦海鹰[导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会感到力不从心,对学生的问题觉得“心里没底”,遇到“尴尬”局面。
韦海鹰摘要: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师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诠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挖掘;尊重目前,新课改正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地开展,我们应该很清楚地认识到,新的形势对我们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在新课改的大潮中不断进步、成熟。
笔者就针对新课改下数学教师思想行为的转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要转变我们的教学理念传统的课程理念认为: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得到的越多,因此,课堂上教师竭力讲深、讲透,将整理好的数学呈现给学生;学生则是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
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则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新的课程理念呼唤教与学的变革。
新课程的数学教育提出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要达到这样一个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就要改变以往只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思想,要让全体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索发现数学问题的学习活动。
在教学中从实际出发巧设疑,激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现代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与创新意识,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另辟捷径,探寻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方法。
谈谈新课程下数学教师的转变
探索篇•课改论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班级里每位学生的学习行动力,在对某一问题得出结论之前,要给所有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不能以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为标准,剥夺少数人的思维时间。
应让所有班级成员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又能够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下面说说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行为的转变。
一、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传统教学中,为了应付考试,很多时候教师只看重结果,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丰富经历和探索乐趣。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教学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不能单一地讲授知识,要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作为其中的一个重点。
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思维过程发现真理从而掌握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在教学几个不为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个数之间的关系时,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几个不为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个数之间存在何种关系,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列举多个非零数相乘,让学生独立分析、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并总结,这样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发展。
二、由注重“教材”向注重“用教材”转变新课程提出,课本不是教材的全部,教材也不是全部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也不是对每个学生都适用。
也就是说,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对教材所给内容进行整合,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做一番科学的艺术处理,从而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思路,让每个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使每个学生得到新知。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多姿多彩的图形第一节几何图形时,可先用多媒体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引导学生回忆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学习的立体图形,再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课桌上学具盒中的物体,哪些是自己熟悉的立体图形,哪些不是。
对于类似于圆柱的茶叶盒和类似于圆锥的调线陀,它们的外形与圆柱、圆锥的有何区别,动手摸一摸,看看它们的表面与圆柱、圆锥的表面有何异同,这样就可使学生在自己观察、触摸中感知棱柱、棱锥与圆柱、圆锥的不同,从而让学生认识了两种新的物体———棱柱、棱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数学教师思想行为的转变
摘要: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师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诠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
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
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
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
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挖掘;尊重
目前,新课改正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地开展,我们应该很清楚地认识到,新
的形势对我们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在新课
改的大潮中不断进步、成熟。
笔者就针对新课改下数学教师思想行为的转变谈谈
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要转变我们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课程理念认为: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得到的越多,因此,课堂上教师
竭力讲深、讲透,将整理好的数学呈现给学生;学生则是被动吸收、机械记忆、
反复练习、强化储存。
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则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新的课程理念呼唤教与学的变革。
新课程的数学教育提出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
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要达到这样一个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就要改变以往只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满
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思想,要让全体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索发现数学问题的学习活动。
在教学中从实际出发巧设疑,激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积极
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现代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与创新意识,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另辟捷径,探寻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方法。
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曾说过:“儿童有着强大的驱动力和创造力,教师的任务就是管理和引导他们,把他们的驱动力和创造力用于值
得从事的活动中。
因此,教师应当为他们的自身活动创造环境。
”古代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现代教师需要转换这种观念,由“教”者变成了“导”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在适当的时候,在学生有疑问的时候去点拨、引导,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不只是简
单地模仿,并应随时了解学生思考的情况,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数学
学习加以有针对性的指导。
正确处理好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两者的关系,以各种形式启动、激活学生思维,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
的条件,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要大胆创新,不断引入“身边的数学”作为教学内容
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活跃最现实的心理成分,是一种带趋向性的
心理特征。
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
数学教师的创新行为就要求在教学时突出这个“趣”字,使学生喜欢数学,对数学
感兴趣。
有趣的教学内容,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使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感受到数学与
现实生活的联系。
例如,有位教师在上“教育储蓄”这个内容时,就抓住了本节课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发动学生通过去银行进行实地考察、询问家长等不同方式进行课前预习。
课堂上,学生不但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极大的积极性,而且对“本金”、“利息”、“本息”、“期数”、“利率”等专业术语以及“利息=本金×利率×期数”、“本息和=
本金+利息”等计算公式,理解透彻、运用得当。
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
成为学生交流、合作、深入思考的场所。
在以住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
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有哪些联系。
学生学会了
数学知识,却不能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
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创新,把“身边的数学”引
入课堂,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建构知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从而促进学生的日常思维向科学
思维的方式发展,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当前教育改革轰轰烈烈,在这种良好环境影响下,要做一名教师,必须更新
教学观念,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使学
生形成数学求知欲的重要条件。
在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通过运用多
样化教学手段,从多角度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可以
使用投影、幻灯、录音录像设备、教具等的合理搭配使用,还可以创设逼真的合
作性教学情境。
如,讲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营造情境——建房施工放线,在没
有三角板和量角器的情况下,怎样使得拉出的线框每个角都是直角,为什么?在
讲事件的可能性时,事先准备好三个盒子,各自都装10个球,上课时把学生分
三组各摸一个盒中的球,摸到红球记1分。
结果第一组得3分,第二组得0分,
第三组得1分,原来第一组的盒中全是红球,第二组盒中全是白球,第三组盒中
5个红球5个白球。
然后让学生充分讨论把事件的可能性分类。
这些设计能迅速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认识了数学知识的价值,从而改变学习的被动状态,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要建立崭新的师生关系
旧的师生关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新课程下的教师与学生已不能
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了。
而应是严父、慈母、朋友等多种角色的扮演者。
教师应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地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培养创造性的人才。
一位前苏联
教育家说过:“要成为孩子们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捧给他们。
”教师要尊重、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是学生的道德情操的榜样,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以及协作性,特别
重要的是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决不能对成绩稍差的学生进行
歧视。
这样可以调动整体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到充分发展。
让每个学
生都得到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成才,这些不但是我们的责任,而且应成为我们永
恒不变的信念,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教育才能日新月异、飞速发展。
五、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和学术水平
新课改不仅对学生是一次挑战,对于教师来说更是一个挑战。
新课程主张转
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开展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教师也要转变角色,在教
学过程中,教师已经由教学的主导者、知识的传播者、学习成果的评判者,转变
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
这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
提高了。
它要求教师除了要熟悉如何组织学习、开展活动外,同时还要通过重新学习更多新知识,及时了解教育动态,扩展知识层面,才能更好的适应课程发展的需要,来达到深刻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的目的。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合作及相互学习的关系,因为有很多的研究性课题我们教师也不完全熟悉,甚至没有学生熟悉。
有的学生希望研究的很多问题都超出了教师的专业范围,有的即便在教师的专业范围,也是其平时不关心、不留意的或是课本上从没讲过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会感到力不从心,对学生的问题觉得“心里没底”,遇到“尴尬”局面。
不断学习已经刻不容缓,因此,我们每位教师都要不断学习,向课本学,向学生学,向同行学,向社会学,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时刻跟上时代的发展。
作者单位:广西忻城县实验中学
邮政编码:54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