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卫生服务供给

合集下载

卫生经济学复习资料(2) 2

卫生经济学复习资料(2) 2

第一章卫生经济学定义:卫生经济学是研究卫生服务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揭示其中的经济规律,优化筹集、开发、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门学科。

卫生经济研究对象:广义:卫生经济现象、卫生经济理论、卫生经济模型、卫生经济政策。

狭义:卫生经济理论。

我国:以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面临的卫生经济问题,从卫生服务的生产出发,研究卫生服务的生产、消费、交换和分配中的客观经济规律,探讨这些经济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形式和特点,以便调整卫生领域的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优化筹集、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的健康水平。

卫生经济学研究内容:1、关于卫生事业的性质。

2、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

3、卫生事业的需求和供给4、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

5、医疗服务成本与价格。

6、卫生总费用与疾病经济负担。

7、卫生保障制度。

8、卫生事业中的所有制、产权及医疗卫生管理体制。

9、卫生服务的经济学评价。

10、公平、效率与卫生经济政策。

卫生经济学学习意义:1、适应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要求,是卫生改革和卫生发展的需要。

2、有助于认识和掌握卫生领域的经济规律,学会按经济规律办事。

3、有助于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提高正确执行卫生政策的自觉性。

4、有助于提高卫生事业的科学管理水平。

代表人物代表观点:1、17世纪中叶威廉.配第——《献给开明人士》2、19世纪三十年代,艾德文.查特维克——“改善卫生是一项很好的投资,它所预防疾病带来的效益大于建设医院治疗这些疾病所带来的效益”。

3、1853年,威廉.法尔开始用一个人的纯收入解释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

4、1881年,普鲁士首相陴斯麦着手建立和颁布了疾病与工伤保险制度,并于次年正式建立疾病保险。

5、美国人亨利.西格里斯以“医疗经济学”命名自己的《医疗经济学绪论一文》。

6、1958年美国学者默西金发表“卫生经济学的定义”一文。

卫生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

信息不对称与诱导需求
信息不对称:交易双方拥有不对等的信息

诱导需求: 供方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向 患者推荐额外的服务。(比如:诱发患者 选择大处方、不必要的检查、重复治疗等 非必需的医疗服务。)经济学上称为供方 诱导需求。
下面是医生创造需求的一个国外研究案例 :一些研究表明,医生按服务项目收费得
2、研究对象 卫生服务过程中的经济
关系和经济活动的发展规律
经济规律说(抽象科学)
利用和分配卫生资源
资源利用分配说(西方)(实用 具体)
你听说过茅于轼以及他的语录: “廉租房应该没有厕所” 吗?
日本如何处理地沟油?
内容
至少包括: 卫生服务市场 卫生服务提供体系 卫生资源的筹集、分配和使用 卫生资源投入效果和效益的评价 医疗保障制度 卫生机构的经济管理
非关联性:某种服务价格变化对另一种 服务需求量不发生影响。
卫生服务消费者行为分析
(1)基数效用分析法
效用: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觉到的

满足
边际效用递减:
当不断增加同一服务的消费时,服 务的边际效用将最终趋于下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 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从 2002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 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 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补助资金,地方财 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 不低于人均10元,具体补助标准由省级 人民政府决定。”
(2)序数效用分析法
边际替代率及其计算
边际替代率:
为了保持同等的效用水平,消费者 要增加一单位X物品就必须放弃一定数量 的Y物品,这二者之比率,就是X对Y边 际替代率
。 X对Y的边际替代率=

4.2卫生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

4.2卫生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

THANKS




非营利性医院:尽可能多地增加卫生服务究开发高新技术手段为目标
医药研究机构
5
3、卫生资源配置政策
〉 中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以城市大医院为主,高精尖检查设备、高 质量医务人员以及大量基本建设投资等纷纷涌入导致对大医院的 卫生服务需求大大增加,卫生服务提供也相对增加,而广大农村 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卫生资源供给则严重不足, 医疗服务质量低下,居民缺医少药问题突出。
卫生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
辽宁何氏医学院 张硕
大山深处的村医李前锋
➢ 毕业后“我”想去大 山深处当村医吗?
2015.11.11 光明网
卫生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
1 卫生服务价格 2 卫生服务提供者动机 3 卫生资源配置政策 4 卫生服务人员技术水平和设备设施条件 5 卫生服务方式和管理水平
1、卫生服务价格
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导致的卫生服务供给失衡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之一。
4、卫生服务人员技术水平和设备设施条件
〉物质要素,如药品、仪器、装备和建筑等的优劣与所 提供的卫生服务供给质量和数量成正比。
〉诊疗技术的提高,可以扩大卫生服务供给的范围,提 高供给质量。
5、卫生服务方式和管理水平
〉“以病人为中心”的主动服务,除了要靠卫生服务人员 积极参与,更有赖于卫生管理人员的组织策划。管理人 员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工作做的越好,其所管辖 的人、财、物的使用效率就会越大,从而大大提高卫生 服务的有效供给。
〉一般商品而言,卫生服务提供受价格的影响较小,因 为卫生事业是带有一定福利性的社会公益事业,卫生 服务不能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供给量的变动不会在 短期内因价格的变动而有很大变化。

高级卫生经济学

高级卫生经济学

Ⅰ课程性质和目的要求“卫生经济学”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卫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卫生事业改革的实践,系统阐述和介绍卫生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卫生事业管理的角度分析,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各种经济关系、各种经济表现及其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

学习卫生经济学可以帮助人们在卫生事业管理实践中以科学的态度指导各项工作,帮助人们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决策,提高工作效率,讲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根据本大纲的要求,自学考生应系统阅读指定教材,也可选读其他有关教材和书籍。

考生必须按照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范围,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注意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努力做到融会贯通,并自觉联系实际,加强对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理解。

Ⅱ课程内容及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卫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掌握卫生经济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明确卫生事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卫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外国卫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二)中国卫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卫生经济学的概念(二)卫生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第三节卫生事业的性质和作用(一)卫生事业的性质(二)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先驱者1、识记:①17世纪中叶,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②19世纪英国的爱德文查特维克(二)卫生经济产生和发展1、识记:卫生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产生和发展是20世纪50年代。

2、领会:卫生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三)卫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1、识记:卫生经济学的概念2、领会:①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②卫生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四)卫生事业的性质1、识记: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卫生经济学重点整理

卫生经济学重点整理

卫生经济学引论 一、经济学与卫生经济学 经济学的两个最基本假设:理性人与资源的稀缺性 欲望是无限的(needs are unlimited) 是指人们的需要,一种缺乏与不满足的感觉以及求得满足的愿望。欲望是一种心理现象。 欲望指在无成本(如果价格为零)的条件下我们希望拥有的产品和服务。 资源是有限的(resources are scarce) 资源稀缺性: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 ——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稀缺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稀缺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二、经济学的产生背景

选择的必要性:由于存在资源的稀缺性,因此产生了如何配置和使用资源以取得更高经济效率的问题

-机会成本 选择: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主体如何通过选择来确定社会稀缺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的科学 卫生资源的稀缺性、消费欲望的无限性 经济学适用于卫生领域吗? 观点一:医疗卫生具有高度技术性、专业性,最好由医疗专家决定 观点二:卫生资源也具有稀缺性,同样适用经济学理论 三、卫生经济学是什么?

卫生经济学(HealthEconomics)是经济学领域一个分支科学,研究卫生服务系统中的经济活动、经

济关系及其规律,是一门应用经济学。 卫生经济研究必须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政府是否应该把有限的资源越来越多的投入到卫生服务领域? 投入到卫生领域的资源,应该如何分配,该向哪些群体倾斜? 在确定了配置原则后,找到一个在人群中有效分配资源的方法或方法体系。 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就是卫生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四、为什么研究卫生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重点整理

卫生经济学重点整理

卫生经济学重点整理卫生经济学引论一、经济学与卫生经济学经济学的两个最基本假设:理性人与资源的稀缺性欲望是无限的(needs are unlimited)是指人们的需要,一种缺乏与不满足的感觉以及求得满足的愿望。

欲望是一种心理现象。

欲望指在无成本(如果价格为零)的条件下我们希望拥有的产品和服务。

资源是有限的(resources are scarce)资源稀缺性: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稀缺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稀缺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二、经济学的产生背景选择的必要性:由于存在资源的稀缺性,因此产生了如何配置和使用资源以取得更高经济效率的问题-机会成本选择: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主体如何通过选择来确定社会稀缺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的科学卫生资源的稀缺性、消费欲望的无限性经济学适用于卫生领域吗?观点一:医疗卫生具有高度技术性、专业性,最好由医疗专家决定观点二:卫生资源也具有稀缺性,同样适用经济学理论三、卫生经济学是什么?卫生经济学(HealthEconomics)是经济学领域一个分支科学,研究卫生服务系统中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及其规律,是一门应用经济学。

卫生经济研究必须回答以下三个问题:政府是否应该把有限的资源越来越多的投入到卫生服务领域?投入到卫生领域的资源,应该如何分配,该向哪些群体倾斜?在确定了配置原则后,找到一个在人群中有效分配资源的方法或方法体系。

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就是卫生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四、为什么研究卫生经济学背景1:卫生经济的规模背景2:“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背景3:卫生资源的配置的公平与效率背景4:治疗方案的选择:药品五、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1、卫生经济学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在卫生服务提供过程中存在着提供什么样的卫生服务,如何提供卫生服务以及如何分配卫生服务问题其核心是如何有效的配置和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使之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要和需求,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卫生经济学重点

卫生经济学重点

卫生经济学重点第一章绪论1.卫生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定义:研究个人、企业、政府以及其他政府组织如何在社会内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稀缺资源的使用的科学。

选择包括了三个问题:一是生产什么;二是如何生产;三是为谁生产。

●卫生经济学定义: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卫生部门和卫生服务领域中的经济学。

用经济学的原理和分析方法来解决卫生事业中的问题,希望用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

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的配置和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

●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卫生服务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即卫生生产力和卫生生产关系。

●卫生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上述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达到最优地筹集、开发、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卫生服务市场;生服务提供体系;卫生资源的筹资、分配与使用;卫生经济学评价;医疗保障制度;卫生机构的经济管理;药品经济学3.卫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分为两大领域: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描述性)研究:用经验观察及描述性方法,说明和分析过去,目前和将来的各种经济活动和规律。

规范经济学(解释性)研究:研究各种规范,标准并作出分析,解释和判断。

4.卫生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健康的价值:健康是基本人权;健康是国家的财富;健康是一种投资(Mushkin,1962)(健康人力资本理论:智力、体能;在整体方面:健康是劳动力与资本,是社会经济体系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个体方面:健康是人力资本,是能提高消费者满足程度的耐久性资本品;农业社会时代-工业社会时代-商业社会时代-信息网络时代-健康革命时代)●资源的有限与选择●卫生费用的快速增长●卫生服务与国民经济的关系5.资源的有限与选择提供什么样的卫生服务;如何提供卫生服务;如何分配卫生服务6.国外卫生经济学的发展卫生经济研究的萌芽: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威廉•配第(17世纪中叶)和爱德文•查特维克(19世纪前半叶)被称为卫生经济研(3)的先驱卫生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和60年代(英国)70年代以后卫生经济学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卫生经济已成为热门专业。

卫生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卫生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期末考试题型如下名词解释 5题每题4分共20分单选题 10题每题1分共10分计算题 2题每题10分共20分简答题 2题每题10分共20分案例分析题 2题每题15分共30分名词解释复习重点:第一章卫生经济学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需要第三章卫生服务供给第四章卫生服务价格第五章卫生服务市场第七章卫生总费用卫生总费用核算第八章疾病风险医疗保障第九章卫生资源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第十章医疗成本成本分析第十一章疾病负担疾病经济负担第十二章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计算题复习重点:第十章 连环替代法 盈亏平衡分析法 直接分摊法第十一章 潜在寿命损失(PYLL )1982年,美国的CDC (疾病控制中心)提出PYLL (Pa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指标,即用疾病造成寿命的损失来评价不同的疾病负担的大小。

其计算公式如下:PYLL=1n i ii a d =∑, i i a E j =-式中,i a ——第i 年龄组死亡者的平均减寿年数;i d ——第i 年龄组死亡者的人数;i j ——各相应年龄组的组中值;E ——当地平均预期寿命第十二章 成本-效果分析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复习重点:第一章卫生经济学主要研究哪些内容?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和需要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第三章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影响因素第四章卫生服务价格的影响因素、定价方法第五章卫生服务市场的特点卫生服务市场失灵的原因及表现第六章我国药品流通体制和价格管理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第七章卫生总费用如何筹集、分配和使用第八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特点第九章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第十章医疗机构成本核算的意义、原则第十一章疾病经济负担的内涵、分类第十二章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供给弹性的特点
不同类型的卫生服务供给项目,其供给弹性 也不相同。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相 比,基本医疗服务供给弹性较大;基本医疗 与特需医疗相比,特需医疗供给弹性较大; 一般性医疗服务与急诊医疗服务相比,一般 性医疗服务的供给弹性较大(因为需求弹性 大)。高技术含量、资金密集型服务供给弹 性较低。
计算公式: 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二.供给弹性的特点
一般而言,供给量会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但是不同商品或服务的供给数量对价格的敏 感程度是不一样的。
总的说来,卫生服务供给是缺乏弹性的,卫 生服务供给量对价格的敏感程度较低。主要 原因是:卫技人员培养周期长、成本高,严 格的行业管制,高昂的进入与推出障碍,与 其他行业的低兼容性,房屋和大型设备数量 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等。
第二节 卫生服务供给弹性
一.供给弹性的概念Supply elasticity 1.定义:指某一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对于该
商品或服务价格的敏感程度。它表示某种商 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与价格变化的相对关系。
2.分类:
根据影响因素不同,供给弹性可以分为供给 的价格弹性、成本弹性和交叉弹性,分别表 示供给量对于价格、成本以及相关商品或服 务的价格的敏感程度。
二.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
(三)卫生服务的垄断性和供方主导性 1.垄断性:技术垄断、行业垄断、区域垄断 2.供方主导性:卫生服务供方的决策成为能否
合理选择卫生服务项目的关键。 3.结果:效率低、质量差;卫生资源配置与利
用的不合理。
二.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
(四)卫生服务供给的即时性 1.卫生服务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不可分割。生 产过程既是消费过程,无法事前生产、储存、 运输、批发零售。 2.患者生病到达医疗机构,供方必须及时提 供服务。
(1)卫生资源的实际拥有量;(2)卫生资 源的利用效率;(3)提供者在某一价格上 的提供意愿。
二.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
(一)卫生服务供给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卫生服务供给具有 确定性。 2.对个体而言,卫生服务供给又具有不确定性。包 括供给时间、数量、项目、费用、甚至空间上均具 有不确定性。
卫生服务不可能像一般商品那样进行标准化、规范 化的批量生产,独立的第三方很难通过有效的手段 对卫生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验和评价。
二.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
(二)卫生服务供给的高专业技术性 1.世界各国都对医疗卫生服务者有严格的学 历要求。全世界主流:8年制医学教育。 2.《执业医师法》:“严禁非卫生技术人员 进入卫生技术岗位”。机构、人员、技术、 药品都有准入政策、准入门槛。
(六)卫生服务供给的福利性 1.公立医疗卫生能够机构的公益性。 2.公共产品的短缺型。 非竞争性:多一人不增加成本,不降低其他 人的消费水平。共享消费的可能性。 非排他性:不能将物品据为己有,排斥别人 消费。这意味着很难这种消费收费。 3.”搭便车”现象
三、影响卫生服务供给的因素
最终取决于一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条 件。所有影响为水暖工服务需求的因素都会 影响卫生服务的供给。主要有:
三、影响卫生服务供给的因素
(八)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布局情况 城与乡、大城市与中小城市
(九)医疗卫生服务的管理水平 宏观上,国家制度设计 微观上,机构管理体制、内部流程等 直接关系到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状况。
四、供给曲线
(一)概念
(二)供给定理
(三)供给曲线的移动 1.供给量的变动 2.供给的变动
二.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
(五)卫生服务供给的外部性 1.外部性是指生产或消费对他人产生了不用 支付报酬的好处或者是不能索取补偿的坏处。 2.卫生服务供给既可能产生正的外部性,也 可能产生负的外部性。 3.有正外部性的卫生服务提供不足、消费不 足;有负外部性的卫生服务过量提供。
二.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
第三讲 卫生服务供给
主要内容:阐述卫生服务供给的基本理论 与方法.掌握卫生服务供给的概念、供给弹 性、供给的影响因素以及供给特点,了解 卫生服务生产函数和供给模型,并能运用 经济学供给理论与模型分析卫生服务供给 者行为。
第一节 卫生服务供给概述
一.供给的概念 (一)供给Supply 1.厂商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
一.供给弹性的概念
根据弹性系数大小不同,可以将供给弹性分为五种 类型。即完全弹性、富有弹性、单位弹性、缺乏弹 性、完全无弹性。
3.供给弹性系数的计算 弹性大小可以用弹性系数来表示。供给弹性系数是
反映卫生服务攻击数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供给弹性一般是正值,提供的某种商品或服务 的数量。 2.构成要素: 供给意愿与供给能力 3.分类:个别供给与市场供给
(二)卫生服务供给
1.概念:指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在某一特定 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 供的卫生服务。
2.构成要素:供给意愿与供给能力 3.分类:个别供给与市场供给 4.卫生服务供给量的决定
(一)卫生服务价格 价格是激励机制。 合理的价格机制是引导供给行为合理的重要 条件。
三、影响卫生服务供给的因素
(二)卫生服务成本 1.成本是一种内部约束机制。 2.成本不能仅仅考虑内部成本、个别成本或 私人成本,还必须考虑外部成本、社会成本、 配置成本等。 3.对药物、检查的依赖:既可增加收入,还 可推卸责任(保护自己)。
三、影响卫生服务供给的因素
(五)卫生服务技术 1.技术水平提高,增强了服务能力。 2.循证医学 3.团队医疗
三、影响卫生服务供给的因素
(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对卫生的 重视程度
决定着政府对卫生事业的经费投入。 (七)医务人员的数量、技术水平、思想道
德素质、结构以及现有基础设施、技术设备 的数量、质量、科技含量等
三、影响卫生服务供给的因素
(三)卫生服务需求水平 1.供需是否配套?对需求量最大的是基层卫 生服务,资源配置是否与此相适应? 2.医疗保障制度:是否建立?覆盖对象?补 偿方式等?
三、影响卫生服务供给的因素
(四)卫生服务提供的行为模式(目标) 1.利润最大化: 2.效用最大化: 3.社会效益最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