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精品课件 鲁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生存条件恶化 )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
(
(
)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生产
)土地生产力下降
(
(
)人均资源减少
)当前的生存需要压倒长远的环境保护
(
)社会保险不完善,需要多养育子女以保
证老有所养
(
(
)人均收入减少
)教育落后,环境意识薄弱
(
)资源、环境压力增大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示意
农业文明阶段
工业文明阶段
自然条件比较好、 矿产资源对资源 自然资源相对丰 性产业和工业布 富的地区,农业 局有着决定性影 文明才得以形成 响。矿产资源的 和发展。土地数 储存状况、交通 量和质量都成为 运输的便利程度 影响人类生存发 是影响生产力布 展的重要因素 局的重要因素
社会文 明阶段
采猎文 明阶段
农业文明阶段
工业文明阶段
举例
人类常 随季节 和气候 的变化 而迁移
地形平坦、气 候温暖、水源丰 沛、土壤肥沃的 黄河流域、长江 流域、两河流 域、印度河谷 地、尼罗河谷地 都创造了辉煌的 古代文明
以大庆等为代表 的石油工业城市, 以鞍山等为代表 的钢铁工业城 市,以金昌等为 代表的有色金属 工业城市,都靠 近矿产资源富集 的地区
间接污 染水 源、食 品,危 害人体 健康
预防为 主,治 理污染 源
增施有 机肥、 加熟石 灰
例2
进入工业文明阶段,由于人口数量的
快速增长,非农业用地的大幅度增加,某些
地区土地生产力下降,环境恶化,下图反映
的是发生在某些地区的相关现象,下列各项 是其中的一些环节,按因果关系将图中的代 码分别填入各项前的括号内(每个代码限填一 次 )。
一、认识自然资源 直接 从自然界获 1.概念:是指人类可以________ 生产 和_______ 生活 的物质与能量。 得,并用于______ 2.分类
(1) 可再生资源:可不断更新、循环使用的资
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
(2) 不可再生资源:形成需要漫长的 ________ 地质
历史 来说是不可更新的, 时期,相对人类的 _____ 矿产资源 。 如__________
【解析】由于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煤炭资源数量是有限的,江苏省徐州市煤炭 资源由煤炭调出地区变为现在的煤炭调入地 区,说明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实现徐州资 源的可持续利用可以通过适当调整能源消费
结构,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及开发新能源等
措施,但加大外部煤炭调入不符合可持续发 展的要求。
【答案】
(1)C
特征
含义或表现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 会的发展,人类对 自然资源的利用范 围和利用途径将进 一步拓展,对自然 资源的利用率也不 断提高
开发利 用要求
利用 的发 展性
对于尚未完全弄 清其用途和开发 利用途径的不可 再生资源,最好 不要轻易开发利 用
方法突破 (1)分析自然资源分布的规律性及不 平衡性
水热条件 → 可再生资源 → 区域分异规律 不 平 地质条件 → 不可再生资源 → 地质分布规律 衡
二、教材P84活动 本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教材中“土地资源与
人类”的知识去分析类似问题。
采猎文明时期,人们以采猎为生,水资源几
乎仅用于生活。因此,水资源的数量、质量
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没有体现出实际意义。
农业文明时期,水的重要用途是灌溉、航运、 养殖,水资源的数量直接影响到灌溉面积、
航运里程和通航季节的长短,而水的质量则
决措施的具体化。
据表“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可知,我国绝大 多数土地荒漠化是由于流水侵蚀和风力侵蚀
而造成的,其面积分别占退化土地面积的
45.7%和44.1%,由表“中国北方地区土地荒漠 化成因及其面积比例”可知,
我国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最主要的原因是过 度樵采、过度放牧和草原过度农垦,三者合
计占荒漠化面积的85.1%。大家可针对自己家
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提示】 反映的是采猎文明阶段。土地的
质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大。
目标定位 1.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识记其主要的分类。
2.学会分析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自然资
源开发利用的差异。 3.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自然资源在不 同历史时期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基础梳理 • 自学导引
直接影响到人们的饮用水质,饮用水质又与 人们的身体健康直接相关。
工业文明时期,水的用途进一步增加,水资 源的数量已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工业生
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而水的质量不仅影响
到人们的饮用,而且还影响到作物灌溉、淡 水养殖,甚至工业使用。
三、教材P85活动 本活动是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
例如,对于可再生资源,从赤道到两极,从热 带、亚热带到温带、寒带,由喜热的热带、亚
热带生物资源,依次变为喜温的温带生物资源
和耐寒的苔原带生物资源。对于不可再生资源, 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地质作用的制约,金、 银、铜、铁等多分布于岩浆岩地区,煤、石油 等则多分布于沉积岩地区。
(2)图示法分析我国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
水土流 失、酸 雨、大 量施用 化肥
问 题
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 化
盐碱化
酸化 土壤酸 度增 大、板 结
污染
沙漠面积 土地生产 扩大、耕 耕地退 危害 力下降、 地减少、 化、农 农业减产 风沙危害、 业减产 沙尘暴等
完善排 灌系 植树种草, 因地制宜 统,利 退耕还林、 对策 发展生态 用水利 还牧、还 农业 和生物 草 等配套 技术
特别提醒 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问 题 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 化 盐碱化 干旱地 区大水 漫灌,地 下水位 上升; 沿海地 区过度 抽取地 下水, 海水倒 灌 酸化 污染 大气、 水污染, 工业、 生活固 体污染 物堆放, 农业使 用化 肥、农 药、除 草剂
气候变 暖、气候 地形、土 干旱、风 壤、气候、 沙侵蚀 植被等自 等,滥垦 原因 然因素, 滥挖、过 不合理的 度放牧、 垦殖等人 乱砍滥伐 为因素 造成植被 破坏源自因地制 宜,发 挥地区 优势
特征
资源 间的 联系 性
含义或表现
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 整体,各种自然资源 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 种联系性在各种可再 生资源之间表现得尤 为突出 在一定地区、一定时 间内,资源的数量总 是有限的
开发利 用要求 注意资源的保 护和综合开发 利用
数量 的有 限性
合理规划,适 度开发,循环 利用
_______ 保护 的统一。
(4)公众参与: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 键。
要点串讲•知能突破
自然资源的共同特征
每一种自然资源都有自身的特点,但作为自然
资源的整体,还具有一些共性特征。具体如下 表所示:
特征
含义或表现
开发利 用要求
①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存 在数量或质量上的显著地域 分布 差异;②某些可再生资源受 的不 水热条件的影响明显,具有 平衡 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③不 性 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的分 布主要受地质作用的制约, 具有明显的地质规律
乡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土地资 源的应对措施。
利用,导致了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恶化。
2.途径 超过 资源 (1)适度开发:对资源的开发不能 _______ 的再生能力。 (2)利益兼顾:处理好_____ 眼前 利益与长远利益、 局部利益与_____ 整体利益、当代利益与_________ 子孙后代 利益的关系。
(3)_____________ 生态环境保护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高度 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____________ 与 科学利用
图理解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空间结构和空间 联系的能力以及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具体 考查学生对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之间相互 关系的理解。答题时要从人口增加、环境恶
化、贫困三个角度,逐个考虑其前后的因果
关系,将10个选项对号入座,填入框图之中。 【答案】 依次为:i或j a或b e或 f j或 i
c 或 d g或 h
b或a
d或c
h或g
f或 e
活动点拨•教材透析
一、教材P79问题
该问题意在引发学生对自然资源的思考,并 调动学生对自然资源重要性的感性认识,为 本节学习作好铺垫。 图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原始森林、山上
的岩石。
我们所用的铁质日用品(铅笔盒、铁桶、钢管) 是由铁矿石加工制成的;我们用的玻璃是由石 英岩加工制成的;铅笔芯是由石墨加工制成 的;穿的化纤类衣服是由石油经过一系列工序 加工而成的。
(2)人类开始_______ 主动 地改变和改造自然环境。 3.工业文明阶段 多样化 ,土地质量的含义和判 (1) 土地用途 ________ 别标准发生了______ 本质 变化。
(2) 土地的质量与数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制约 因素。 ______
三、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不合理 过度 开发和_______ 1.必要性:对资源的_______
(3)荒漠地区资源间的联系性
降 水 稀 少
植物缺乏 → 地面风力强 → 风力资源丰富 水分缺乏 → 阴雨天气少 → 光热资源丰富
动植物资源贫乏
江苏扬州安宜高中高一期末)长期 例1 (2012· 以来,我国大部分工业部门的发展立足于以煤 炭资源为主的能源基础,如徐州市工业就形成 了高能耗的产品结构特征。在能源消费结构中, 煤炭所占比重为80%~85%。在能源消费量持 续增长的同时,徐州地区的煤田经过多年开采, 多数煤井已进入后期发展阶段。2006年,徐州 市由煤炭调出地变为煤炭调入地,并且煤炭缺 口量不断增大。据此完成(1)~(2)题。
(2)C
土地资源与人类
社会文 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明阶段 阶段 阶段 阶段 对自然资 强 中 弱 源依赖性 气候、水、 起主要作 土地、气 土壤、生 矿产资源 用的资源 候 物
社会文 采猎文明 明阶段 阶段 植被繁 茂,动物 繁多的地 自然资 区,人类 源对产 较多。土 业布局 地的质量 的影响 对人类生 存和发展 影响较大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新课学前导航
情景导入
东汉时期“狩猎生产图”,上半部是弋射图,
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 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
的劳动场面。
【思考】
“狩猎生产图”反映的是人类社
会文明发展的哪个阶段?这一时期影响人类
获得的汽油、柴油、煤油等就不能称为自然 资源;
再如,雷电等尽管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 具有自然属性,但由于目前仍不能用于生产
和生活,也不属于自然资源。
二、土地资源与人类 1.采猎文明阶段
数量 对人类影响不大,土地的_____ 质量 (1)土地______
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大。 适应 (2) 人类 ________ 自然,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与 影响较小。 2.农业文明阶段 数量 都成为影响人类生 质量 和______ (1)土地的 _______ 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3.共性特征:分布的 ________ 不平衡 性、资源间的 有限 性、利用的发展性。 联系性、数量的_______
思考感悟 如何判断某些物质或能量是否属于自然资源?
答案:凡是自然资源都必须同时具有自然属
性(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即天然)和经济属性 (能够用于生产和生活,即有用),二者缺一不
可。例如,石油是自然资源,但由石油加工
(1)过去徐州市煤炭资源丰富,而现在用煤则 需要外调,说明自然资源( )
A.分布的不平衡性
B.资源间的联系性
C.数量的有限性
D.利用的发展性
(2)关于如何实现徐州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适当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B.开发新能源,如风能
C.加大外部煤炭调入力度
D.降低单位产品产值的能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