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髋关节影像学
髋关节MRI

盂唇附着在髋臼关节软骨 及髋臼边缘,断面在各序列 均呈低信号的三角形,部分 呈圆形或者扁平;后上厚而 前下薄,在横韧带处不连续 ,不要误认为盂唇撕裂。关 节囊附着在盂唇外侧的骨性 髋臼边缘,与盂唇之间形成 盂唇旁沟。
髋臼盂唇撕裂
盂唇撕裂是盂唇外伤或者退行性改变的继发性 改变,是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一部分,也可由过 度旋转或者屈曲髋关节导致。多数发生在盂唇的 前上部或者后上部。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ical IV期)
临床症状:疼痛、跛行严重 X线平片:股骨头关节面变平或塌陷,关节间隙变窄; 髋臼受累,出现硬化、囊变及边缘骨赘等骨性关节炎表现 MRI表现: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股骨头塌陷的基 础上,出现软骨破坏,髋关节间隙狭窄,股骨髋臼变形以及 关节积液等退行性骨关节炎的表现。
臀区肌群 (9块)
股区肌群 (2块)
股内侧区肌群 (5块)
股后区肌群 (3块)
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 闭孔内肌、上孖肌、下孖肌、股方肌、 闭孔外肌
缝匠肌、股四头肌(包括股直肌、股 外侧肌、股内侧肌、股中间肌)
股薄肌、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 大收肌
Hamstring肌群,包括股二头肌、半 腱肌和半膜肌
髂区肌肉
臀区肌肉
股前区及股内侧区肌肉
股后区肌肉
股内、外侧面肌肉
髋部MRI解剖——横轴位
髋部MRI解剖——冠状位
髋部MRI解剖——冠状位
髋部MRI解剖——冠状位
髋部MRI解剖——矢状位
髋关节MRI检查适应症
临床申请MRI检查的原因:包括外伤、炎症、
肿瘤以及缺血性骨坏死等导致的疼痛或功能障碍。
( 1 ) 股 骨 头 骨 骺 缺 血 坏 死 : 又 称 LeggPerthes病或扁平髋,好发于3-14岁的男孩, 多为单侧受累。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诊断标准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诊断标准成人髋臼发育不良(DDH)是一种常见的髋关节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髋臼过浅或者髋臼覆盖不足,导致髋关节不稳定和易受损。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诊断标准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该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诊断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诊断该疾病。
一、临床表现。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髋关节卡锁、步态异常等。
在临床上,医生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观察患者的步态和髋关节活动情况,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重要手段之一。
X线片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观察髋臼的形态、髋臼覆盖率、股骨头的形态等。
此外,CT和MRI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髋臼和股骨头的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
三、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步态异常等临床表现;2. X线片显示髋臼过浅,髋臼覆盖率小于50%;3. CT或MRI检查显示髋臼形态异常,股骨头的形态异常等。
四、诊断注意事项。
在进行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诊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避免单一依据进行诊断;2. 与其他髋关节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髋关节退行性疾病、髋关节骨折等;3. 对于疑难病例,可以进行髋关节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五、治疗建议。
对于已经确诊的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患者,应根据病情轻重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轻度病例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重度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镜手术等。
综上所述,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通过综合分析,医生可以准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本文对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诊断和治疗有所帮助。
髋关节X线片各种测量方法

股骨颈前倾角
在髋关节侧位片上,分别画股骨干和股骨颈 纵轴线,两线的夹角称股骨颈前倾角,新生儿正 常为35°,成人为12°-15°,平均12.31°。 临床上股骨颈骨折应根据此标准复位。
沈通氏线
正位片,股骨颈内缘延长至耻骨下缘的弧线。 正常为光滑、连续的弧线影。髋关节脱位时,此 线不连续。
帕金(Perkin)方格
髂颈线
髂骨外下缘与同侧股骨颈 外缘弧形连续线影。为判断髋 关节脱位的参照线。
司肯尼(Skinner)线
在成人髋关节正位片,从股骨大转子 顶端作股骨纵轴线AB的垂线CD,正常情况 下,此线应通过圆韧带窝或其下方,圆韧 带窝至上述两线交点的距离是4-5cm。若 司肯尼线超过圆韧带窝,提示股骨颈或大 转子错位骨折。
骨盆、髋关节解剖
正常骨盆X片
在前后位骨盆平片上评价髋关节的解剖标志 1=髂耻线; 2=髂坐线; 3=髋臼顶线; 4=髋臼泪滴; 5=髋臼后缘; 6=髋臼前缘 a.示意图 b.前后位骨盆平片
股骨颈干角
在髋关节正位片上,分别画股骨干轴线和股 骨颈轴线,两线相交内侧的夹角,称为股骨颈干 角,正常值为110°-140°。大于140°为骨外 翻,小于110°为髋内翻。
骨盆正位片,经过双侧髋臼Y形 软骨中心画水平线AB,再通过两侧 髋臼外上缘引垂线CD和EF,AB线与 CD、EF线分别相交,两侧髋关节各 分为四个区域称帕金方格。正常时, 股骨头骨骺中心位于内下区域内, 当髋关节发育性脱位时,股骨头骨 骺则位于外上区域。
新生儿髋关节间隙
新生儿骨盆正位片,通过两侧髋臼Y 形软骨作连线称为Hilgenreiner线,简 称H线。股骨上端距H线之距离为上方间 隙,股骨上端鸟嘴距坐骨支外缘之距离 为内侧间隙,正常均值上方间隙为9.5mm, 内侧间隙为4.3mm,若上方间隙小于 8.5mm,内侧间隙大于5.1mm,应怀疑髋 关节脱位。若上方间隙小于7.5mm,内侧 间隙大于6.1mm,可诊断髋关节脱位。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x线诊断标准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x线诊断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X线诊断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中的应用与标准髋臼发育不良是一种常见的骨骼发育异常,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期可能会被发现,但也有部分病例可能到成年后才显现症状。
「收藏」髋关节X线解剖和摄影技巧

「收藏」髋关节X线解剖和摄影技巧髋关节X线解剖图1 骨盆正位片(1)髋骨的X线解剖常规投照正位(图1)。
在X线像上,构成髋骨的三个部分融合于髋臼,可清晰分辨。
髂骨翼的内侧1/4影像与骶骨影像重叠,外侧3/4因有髂窝而较透亮。
髂嵴阴影较致密,边缘不光滑,外侧可见髂前上棘影,髂后上棘则重叠于骶骨影内。
弓状线及骨盆腔内侧壁形成复合影像,外侧可见弧形的髋臼阴影。
髋臼阴影的上段粗而致密,中段较细,它向下绕过髋臼切迹前部的下缘,与耻骨体的内面形成一条“U”形的致密线,称为泪滴线(Koekler泪滴),泪滴线二脚之间的距离,即髋臼窝的厚度。
髋臼内下方的透亮影为闭孔。
闭孔影的上界是耻骨上支、外侧界是坐骨体的下份,坐骨结节阴影与其重叠。
坐骨棘的阴影呈三角形突向盆腔。
(2)骨盆的X线解剖骨盆一般投照前后位,检查骶、尾骨时可加照侧位,检查骶髂关节时应加照45°斜位,产科骨盆测量另有其特殊投照方法。
骨盆前后位片上,骶骨中线应通过耻骨联合。
骶髂关节左右对称,关节间隙下半部分可以显示,上半部常投影出模糊双线影。
界线的影像在女性呈卵圆形,在男性略呈鸡心形。
髂嵴连线影正好通过第4、5腰椎间隙。
由髂嵴影向外可追踪到骼前上、下棘,由髂前下棘到股骨颈外上缘的连线称髂颈线,用以判定髋关节是否正常。
正位片上,可以测量耻骨下角,男性为锐角,女性为钝角。
女性骨盆径线的测量,可以采用正位(见图1)和侧位。
正位片上,界线影像最远点连线为入口横径,正常为12.3cm;两侧坐骨棘连线为中骨盆横径,正常为10.5cm;两侧坐骨结节间距为小骨盆出口横径,正常为11.8cm。
侧位片上,耻骨联合后缘上端到骶骨岬连线为小骨盆入口前后径,正常为11.6cm;耻骨联合后缘下端和坐骨棘中点的连线延长到骶骨的前缘,为中骨盆前后径,正常12.2cm;耻骨联合后下缘到骶尾关节的连线,为小骨盆出口前后径,正常11.8cm。
(3)髋关节的X线解剖常规拍摄正位(见图1)和侧位X线片。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松动的影像学评估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松动的影像学评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松动的影像学评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疗效的确切性及可预期性,使更多的髋关节疾病患者乐于接受。
人工关节长期使用最终导致的无菌性松动是THA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通过放射学检查,观察分析假体松动的表现与过程,对人工关节松动的及时临床处理及预防均非常重要。
一、髋关节放射学观察分区1、Gruen的股骨分区及Delee&Charnley的髋臼分区:为方便对THA术后假体松动放射X 线观察分析,一般采用Gruen的股骨分区及Delee&Charnley的髋臼分区,以此来判定假体的移位及放射学上透亮带的范围和程度。
Gruen等[1]经研究将近端股骨分为7个区,内侧与外侧各3个区,柄尖端1个区(图1)。
Delee和Charnley[2]将髋臼分为三个区。
以股骨头中心点为中心,作水平和垂直线,即将髋臼分为上(Ⅰ)、内(Ⅱ)及下(Ⅲ)三个分区(图2)。
2、垂直距离及水平距离:Nunn等[4]提出了髋臼迁移的测量方法。
在骨盆正位片上经每侧骨盆的泪珠连线向髋臼的中心点画一垂直线,测量其距离,为垂直移位。
泪点到此线的垂直距离为髋臼的水平移位(图3)。
用此方法的前提是:股骨头与髋臼匹配较好,股骨头在X 线片上呈圆形,不考虑聚乙烯磨损。
因为X线片的标准度、骨盆的倾斜等影响因素,此方法的误差约为3mm,所以把髋臼的迁移标准定为5mm。
图1 Gruen分区图2Delee&Charnley髋臼分区图3 垂直及水平距离3、外展角:在骨盆正位上通过两侧泪滴最低点,做连线为水平线,髋臼杯开口上下缘连线与水平线所形成的锐角即为髋臼杯外展角。
经研究表明髋臼杯外展角为45-55°时对对髋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来说是最合适,在此范围内髋臼杯对股骨头的覆盖较好与股骨头的表面接触较多,因此应力分布均匀,关节稳定。
如大于55°人工股骨头易向后上方脱位4、前倾角:(1)在髋关节正位片检测:在正位片上髋臼开口投照后应是椭圆的(前倾角为0°时是一直线)在椭圆长轴(D)的1/5处标记M点。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影像评估

• 非骨水泥型骨-假体界面薄层纤维层有可能是新生 骨组织及纤维组织组成,表现为﹤2mm的透亮区
透亮区
28
• 髋臼划分为三个区域,透亮 带在1区较常见,如范围扩 大甚至涉及2、3区,松动可 能性大
• 股骨划分为1-7区,透亮带 常见于1区,偶见于7区,但 不应出现在2-6区
36
失败病例
• 髋臼假体偏内,外展角偏大,骨水泥过多,透亮区累及2、 3区,并﹥2mm
37
股骨侧骨水泥理想的骨水泥厚度 Nhomakorabea近端 4 - 7 mm (此处应力高度集中), 有利于吸收震荡,避免爆裂。 远端2-3mm,避免假体与骨的直接接触。 骨水泥应均匀一致的涂布于假体四周。
38
骨水泥分级
• A:完全、均匀充填(white-out);2-4mm厚度 • B:完全充填,但部分区域骨-水泥界面有透亮线 • C:1. >50%的骨-水泥界面有透亮线;部分区域骨
水泥缺损 2. 厚度小于1mm; 部分假体与皮质骨 直接接触 • D:多处骨水泥缺如,假体远端没有水泥。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骨科
远端骨水泥量不够,柄外 远端骨水泥量不够,柄内
翻,骨水泥分布不均
翻,骨水泥分布不均
40
四、双下肢肢体长度差异
下肢实际长度差:骨性长度差 下肢外观长度差:患者自觉长度差。
术后评估:股骨假体内翻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骨科
• 前倾角:10° • 必须由侧位片评估。 • 注意:部分假体自带
前倾角,术中应予注 意,以免术中再前倾 放置引起前倾过度
20
• 柄-髓腔比 • 分别在正位和侧位X
线片上, 在三个水平 ( 小转子上缘、柄的 中部、柄尖端近侧1 cm) 检测假体宽度与 髓腔宽度之比 (B/A×100%) 来确定。
探讨DR髋关节、膝关节等比例摄影技术的应用价值

探讨DR髋关节、膝关节等比例摄影技术的应用价值发布时间:2021-11-30T03:49:49.378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0期作者:王新宇[导读] 目的:探讨DR等比例摄影髋关节、膝关节的应用价值。
王新宇烟台市牟平区龙泉镇中心卫生院山东烟台264100摘要:目的:探讨DR等比例摄影髋关节、膝关节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期间髋关节、膝关节各50例临床要求DR等比例摄影图像,所得图像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副主任医师和一名主管技师共同审阅并分析测量。
结果:采用DR等比例摄影技术拍摄髋关节、膝关节与实物大小尺寸一致。
结论:DR等比例摄影技术方法简便、可行。
在胶片上可以直接用于临床各径线、角度的测量。
关键词:DR等比例摄影;髋关节;膝关节;分析测量引言常规DR摄影髋关节、膝关节打印出来的胶片不是1:1等比例。
不能直接在胶片上实现精确真实测量。
等比例摄影是近年来临床在骨关节手术时为了真实测量病变范围及髓腔大小而提出,对关节置换、假体选择及病变评估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等比例摄影髋关节、膝关节,方便临床直接在胶片上实现各径线、角度的测量。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临床要求DR等比例摄影,其中髋关节50例,膝关节50例。
男49例,女51例,年龄在41~77岁之间,平均年龄约57岁。
1.2仪器与检查方法采用SONTU300-Mars机进行检查,髋关节摄影距离120cm,光圈39cmX36.5cm,80kv,mas由AEC自动探测。
膝关节摄影距离101cm,光圈20X26cm,60kv,mas由AEC自动探测。
金属参照物实际尺寸200mm,水平或垂直放置于照射野中,高度与被照肢体中心层面一致。
摄影体位为常规髋关节、膝关节摄影体位,中心线垂直射入。
将图像传输至深图PACS系统,经DOME5M竖屏显示。
胶片打印相机为DRYPIX6000激光打印机,髋关节使用14X17英寸规格胶片打印,膝关节使用8X10英寸规格胶片打印。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股骨头颈交界部凸轮现象的影像学和临床研究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股骨头颈交界部凸轮现象的影像学和临床研究目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引起成人髋骨关节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人们对髋关节结构、功能和生物力学认识的加深,髋关节的影像学技术和手术技术都有了很大进步。
直接造影核磁技术正逐渐代替既往的X线、CT平扫以及三维重建、普通核磁共振等方法,在髋关节外科尤其是保髋诊断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髋臼周围截骨术已成为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最流行的术式,在部分术后髋关节功能欠佳的病例中,术前就存在的股骨头颈部凸轮现象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
为明确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股骨头颈交界部的形态学特征,进一步探讨凸轮畸形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治疗中的意义,特设计进行本研究。
方法本课题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确诊的凸轮型髋关节撞击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骨盆前后位X线片、Dunn位X线片、核磁造影的轮辐状影像三种方式检查,以Alpha角为测量指标,以Alpha角≥55°判断为凸轮,比较三种检查方式对股骨头颈部凸轮畸形的诊断价值和意义。
第二部分,以造影核磁的轮辐状影像所获得的图像为基础,进行股骨头颈部Alpha角测量,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与髋关节撞击征患者和无髋关节症状的正常志愿者作对照研究,统计分析,总结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股骨头颈交界部的形态学特征,描绘地形图。
第三部分,通过进一步匹配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相关病例资料,研究股骨头颈部凸轮现象与其他共存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探求股骨头颈部凸轮形成的机制提供思路。
第四部分,将合并凸轮现象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纳入研究,均实施髋臼周围截骨术矫正髋臼侧畸形,根据是否同期处理凸轮分为两组,总结临床随访结果的差异,用以指导髋关节发育不良合并凸轮畸形患者的临床诊疗实践。
结果第一部分,纳入凸轮型的髋关节撞击征患者14例20髋,其中男13例19髋,女1例1髋,左侧9髋,右侧11髋,年龄从14岁-48岁,平均年龄33.1岁。
髋关节摄影体位.

崔军胜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四节 四肢摄影
16.髋关节前后位
【摄影目的】观察髋关节各骨骨质及软组织情况。多用于 关节炎、关节结核、脱臼等关节病。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双下肢伸直且稍内 旋,足尖向上,使足跟分开、两拇趾接触。被检侧髂前上 棘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向外下作垂线5cm处为髋关 节的定位点,此点对准IR中心。
【中心线】中心线对准定位点垂直射入。摄取双侧时,以两 侧定位点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
【影像显示】显示髋关节正 位影像,骨质及关节间隙清 晰,股骨颈显示充分;骨小 梁清晰显示,软组织显示良 好。
17.双侧髋关节与股骨颈侧位(蛙形位)
【摄影目的】观察两侧股骨颈侧位情况。主要用于小儿髋关 节脱位复位后的检查。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双侧髋部及膝部屈曲,且外旋 与床面皆呈约30°角(成人为75°角),两侧股骨大粗隆连 线中点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中心线对准两侧股骨大粗隆连线中点垂直 射入。
【照片显示】显示双 侧髋臼正位、股骨头 和股骨颈近似侧位像, 两侧对称;骨质及关 节间隙清晰。
一文掌握正常髋关节X线解剖示意图

一文掌握正常髋关节X线解剖示意图髋关节是人体较大且负荷最重的关节,不仅发病概率高,而且病种复杂多样。
熟练掌握影像诊断技术有助于提高诊断能力和水平,为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同时还能进一步加深对髋关节疾病的认知。
X线片由于检查方法简便快捷,费用低廉,因此是各种髋关节疾病首选和基本的检查方法,尤其对髋关节创伤、内分泌代谢骨病、先天发育畸形及部分骨肿瘤的定性等均有独特优势。
对髋关节疾病无论是诊断和鉴别诊断均发挥重要作用。
髋关节前后位图1 髋关节正位片(生长期,9岁)1.髂骨;2.髋关节间隙;3.Y形软骨;4.股骨头骨骺;5.骨骺板;6.临时钙化带;7.泪滴;8.大转子骨骺;9.股骨颈图2 髋关节正位片(成人期)1.髋臼线;2.髂坐线;3.髂耻线;4.前唇线;5.后唇线;6.泪滴髋关节和股骨颈侧位图3 髋关节和股骨颈侧位1.髋臼;2.股骨头;3.股骨颈;4.大转子;5.小转子髋关节蛙位片图4 髋关节蛙位片1.髂前上棘;2.骶髂关节;3.髂骨翼;4.髂前下棘;5.髂骨体;6.髋臼;7.关节间隙;8.股骨头;9.耻骨上支;10.坐骨支;11.耻骨联合;12.耻骨下支髋关节后前斜位图5 髋关节后前斜位(谢氏位)1.髂骨;2.关节间隙;3.股骨头;4.股骨颈;5.大转子骨盆前后位图6 骨盆正位1.髂骨翼;2.骶髂关节;3.髂前下棘;4.髂骨体;5.髋臼顶;6.股骨头凹;7.股骨头;8.股骨颈;9.耻骨上支;10.大转子;11.坐骨支;12.耻骨联合;13.耻骨下支;14.小转子骨盆入口位图7 骨盆入口位1.骶骨;2.骶髂关节;3.髂骨翼;4.尾骨;5.坐骨棘;6.股骨头;7.耻骨上支;8.坐骨支;9.耻骨联合骨盆出口位图8 骨盆出口位1.髂骨翼;2.骶髂关节;3.骶骨;4.耻骨上支;5.耻骨联合;6.股骨颈;7.坐骨支;8.尾骨;9.耻骨下支闭孔斜位图9 右侧闭孔斜位1.前柱;2.髋臼后唇髂骨斜位图10 右侧髂骨斜位1.后柱;2.髋臼前唇来源:《髋关节影像学诊断学》声明:此文内容及图片由供稿单位提供,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骨科在线观点。
髋关节正位拍摄方法

髋关节正位拍摄方法
髋关节正位拍摄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评估髋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以下是髋关节正位拍摄的方法:
1. 准备:患者脱掉下身的衣物,只留下内裤或手术衣。
将患者平放在检查床上,双腿自然伸直。
2. 定位:将髋关节调整到标准位置。
患者站立时,两腿并拢并紧靠在一起,脚跟和前脚掌对齐。
在平躺的位置下,两腿也应该保持这个位置。
3. 拍摄:医生或技术人员会将X射线设备调整到正确的位置。
拍摄时,X射线机会从一侧射向患者的髋关节,产生影像。
4. 重复:通常会进行两次拍摄,一侧髋关节完成后再拍摄另一侧。
这样可以比较两侧的髋关节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髋关节正位拍摄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需要配合医生的操作指导,并保持身体尽量放松。
同时,为了避免辐射对患者的伤害,使用辐射防护措施是必要的。
中青年髋关节疼痛的影像鉴别诊疗

《中青年髋关节疼痛的影像鉴别诊疗》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概述•髋关节影像学检查•中青年髋关节疼痛的常见疾病鉴别诊断•髋关节疼痛的诊疗流程•病例讨论•总结与展望01概述髋关节疼痛是指由多种病因引发的髋关节局部或周围疼痛的一种症状。
定义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髋关节疼痛和继发性髋关节疼痛;根据疼痛部位可分为髋关节前方疼痛、侧方疼痛和后侧方疼痛。
分类定义与分类发病率髋关节疼痛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为主,40-60岁人群发病率较高。
年龄分布髋关节疼痛好发于30-50岁人群,男女比例相近,但女性患者略多。
发病率与年龄分布常见病因髋关节疼痛的常见病因包括髋关节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强直性脊柱炎等。
病理机制髋关节骨关节炎主要是由于软骨磨损、骨质增生、骨赘形成等引起;股骨头坏死主要是由于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髋关节发育不良主要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引起;强直性脊柱炎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常见病因与病理机制02髋关节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X线平片可以显示髋关节的形态、结构、骨质的改变以及关节间隙的变化等。
X线平片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但成像质量受限于体位、曝光参数等因素。
X线平片是髋关节影像学检查的基本方法,适用于大多数髋关节病变的检查。
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检查可以提供髋关节的横断面图像,对骨质的细微结构和病变的显示更为准确。
CT检查对于判断髋关节骨折、骨坏死及骨髓炎等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CT检查的辐射较大,价格相对较高,但成像质量稳定可靠,对细节的显示优于X线平片。
磁共振成像(MRI)MRI检查可以提供髋关节的多种成像序列,对软组织、骨髓及关节软骨的显示效果较好。
MRI检查对于诊断髋关节炎症、肿瘤及结核等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MRI检查的价格较高,成像时间较长,但无需使用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无损伤。
这些方法一般不作为髋关节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辅助诊断。
一文掌握正常髋关节MRI解剖示意图

一文掌握正常髋关节MRI解剖示意图MRI具有多平面,多参数成像,与X线片相比,除具有类似CT对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前后部关节间隙、关节内的游离体和邻关节骨内病灶的显示优势外,尚可直接显示关节软骨的改变和骨髓浸润性病变及水肿。
横轴位正常髋关节股骨头上缘层面T1WI像1.股骨头;2.耻骨;3.坐骨;4.股静脉;5.股动脉;6.闭孔内肌;7.髂腰肌;8.臀小肌;9.臀中肌;10.臀大肌;11.梨状肌;12.膀胱正常髋关节经股骨头中心层面T1WI像1.股骨头;2.耻骨;3.坐骨;4.股静脉;5.股动脉;6.闭孔内肌;7.髂腰肌;8.臀小肌;9.臀中肌;10.臀大肌;11.膀胱正常髋关节经股骨颈层面T1WI像1.股骨头;2.股骨颈;3.转子间部;4.髋臼后唇;5.耻骨联合;6.髂腰肌;7.闭孔内肌;8.臀大肌矢状位正常髋关节经股骨头内缘层面T1WI像1.髂骨;2.臀大肌;3.圆韧带;4.股骨头;5.坐骨;6.闭孔外肌;7.耻骨肌;8.大收肌正常髋关节经股骨头中心层面T1WI像1.臀中肌;2.髂骨;3.臀大肌;4.髂腰肌;5.股骨头骺线;6.股骨头;7.髋臼后唇;8.梨状肌;9.关节囊及髂股韧带;10.闭孔内肌;11.股方肌;12.大收肌正常髋关节经股骨头外缘层面T1WI像1.臀中肌;2.臀大肌;3.臀小肌;4.关节囊及髂股韧带;5.髂腰肌;6.股骨颈;7.骨岛;8.股直肌;9.股中间肌冠状位正常髋关节经股骨头前缘层面T1WI像1.股骨头;2.耻骨;3.髂骨;4.髂腰肌;5.内收肌群;6.臀小肌;7.臀中肌;8.关节囊及髂股韧带正常髋关节经股骨头中心层面T1WI像1.股骨头;2.股骨颈;3.髋臼窝内脂肪;4.髂骨;5.臀小肌;6.臀中肌;7.闭孔内肌;8.闭孔外肌;9.股外侧肌;10.股内侧肌正常髋关节经股骨头中心层面T2WI像1.股骨头;2.股骨颈;3.大转子;4.髂骨;5.臀小肌;6.臀中肌;7.闭孔内肌;8.闭孔外肌;9.股内侧肌;10.股外侧肌正常髋关节经股骨头中心层面T2WI抑脂像1.髂骨;2.股骨头;3.股骨头凹;4.股骨颈;5.大转子正常髋关节经股骨头中心层面PDWI抑脂像1.股骨头;2.股骨颈;3.关节软骨;4.髋臼盂唇;5.髂骨;6.臀小肌;7.闭孔外肌正常髋关节经股骨头后缘层面T1WI像1.股骨头;2.大转子;3.髂骨;4.坐骨;5.闭孔内肌;6.闭孔外肌;7.臀小肌;8.臀中肌;9.臀大肌;10.内收肌群来源:《髋关节影像学诊断学》。
骨关节正常影像学表现

•应力位 :正常踝关节
在内翻或外翻应力位时 ,距骨倾斜角度极小, 一般小于5°,大于5°以 上视为异常,如果距骨 倾斜度达到15°时,表 示韧带有断裂,一般倾 斜角度越大,损伤的韧 带数越多。
膝 关 节
髋 关 节
1.髂嵴2.髂骨翼3.髋关节间隙4.股骨头5.股骨颈6.粗隆间7. 闭孔8.小粗隆9.骶孔10.骶髂关节11.股骨头凹12.大粗隆13. 耻骨上支14.耻骨联合15.坐骨支
诊断结果的类型
• 1、肯定性的诊断(是):如骨折线的类型 ,骨折块的移位方向、程度等。
• 2、否定性的诊断(非):即通过检查,可 以排除一些疾病或病变,如体内有无金属 异物,是否存在明显移位的骨折,是否存 在关节脱位等(但排除性的诊断应注意, 如一些裂纹骨折,早期不一定会出现骨折 征象,还有肋骨骨折,早期不一定出现骨 折线等。如手舟状骨骨折)。
①骨龄与实际年龄做比较,推断骨发育是否 正常、过早或过迟;
②估计骨骺疾病的发病时间; ③骨发育情况进行内分泌性、代谢性、营养 性等疾病的分析与鉴别。 一侧手、腕骨和肘关节为测定骨龄的理想部 位,通常7岁以前观察腕部,7岁以后观察肘部。
儿童正常腕骨骨龄X线表现 A.腕关节正位:骨龄2岁;B.手及腕关节正位:骨龄8岁
骨骺板:骨骺与干骺端 间的软骨层,在X线片上显 示为横行的透明线
骨骺线:骨骺的不断增长, 骨骺板逐渐变薄,最后 消失,骨骺与干骺端出 现骨性联合,完成骨发 育,有时遗留一条横行 线状致密影
骨龄
骨骺内骨化中心的出现,完全骨化 及与骨干闭合都是按照一定时间顺序进 行,由此来推测年龄为骨龄。
骨龄的意义
跗骨
距舟关节
距骨后结节
距 跟 后 关 节
距跟前关节
红色线为载距突 桃红色线为跗骨窦
右髋关节侧位片拍摄方法

右髋关节侧位片拍摄方法
右髋关节侧位片是一种常见的X射线检查方法,用于评估髋关
节的结构和功能。
拍摄右髋关节侧位片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操作:
1. 患者准备,患者应该脱掉上身的衣物,并穿上医用防护服。
在进行X射线检查前,医生会询问患者是否有任何金属假体或其他
可能干扰X射线成像的物品。
2. 位置安排,患者站立或躺在检查床上,将右侧臀部靠近X射
线机,确保髋关节处于X射线机的焦点范围内。
3. 调整体位,技师会帮助患者调整身体位置,确保髋关节处于
侧位,髋关节居中于X射线机。
4. 照射参数,医生或技师会根据患者的体型和需要的成像质量,调整X射线机的照射参数,包括曝光时间和电压等。
5. 辅助定位,在进行X射线拍摄之前,可能需要使用辅助定位
器或标记器标记患者的身体部位,以确保成像的准确性。
6. 拍摄操作,一切就绪后,医生或技师会远离X射线机,触发
X射线成像,患者需要保持静止,直到X射线成像完成。
7. 评估结果,拍摄完成后,医生会评估X射线片的质量和内容,以获取关于右髋关节结构和可能异常的信息。
总的来说,拍摄右髋关节侧位片需要仔细的准备工作和专业的
操作技巧,以确保获得清晰、准确的成像结果,从而为医生提供可
靠的诊断依据。
髋关节的影像学测量

这些髋关节的影像学测量,你全知道吗?刘彦髋关节的角度测量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各种数值和测量方法难免出现混淆。
因此,我们特意整理了各种相关测量方法及数据,希望大家收藏起来,遇到疑问时以备查阅!1股骨颈干角在髋关节正位片上,股骨干和股骨颈轴线的交角。
正常值110-140度,大于140,髋外翻,小于110,髋内翻。
2shenton线成人髋关节正位片上,闭孔上缘与股骨颈内下缘连线,正常应为平滑曲线,若不连续提示髋关节脱位或者股骨颈错位骨折。
3Calve线成人髋关节正位片上,髂前下棘下方髂骨外缘级股骨颈外缘连线,正常为光滑曲线,若不连续提示髋关节脱位或者股骨颈错位骨折。
4股骨颈前倾角髋关节侧位片上,股骨干和股骨颈轴线交角。
新生儿正常35度,成人12-15度,平均12.31度,股骨颈骨折,按此标准复位。
5Skinner线成人髋关节正位片上,从股骨大转子顶端做股骨纵轴线的垂线,正常应过圆韧带窝或其下方,圆韧带窝直上述两线交点距离约为4-5厘米,若Skinner线超过圆韧带窝,提示股骨颈或大转子错位骨折。
6Perkin方格骨盆正位片,经过双侧髋臼Y形软骨中心画水平线,再通过两侧髋臼外上缘引其垂线,两侧髋关节被分为四个区域,正常时,股骨头骨垢中心位于内下区域,髋关节发育性脱位时,股骨头骨垢位于外上区域。
7Kline线沿股骨颈上缘划线并沿股骨头方向的延长线。
正常此线应切割部分股骨头鉤部,若骨垢位于该线内方,提示股骨头骨垢向下滑脱。
8髋臼角骨盆正位片,双侧Y形软骨中心连线与髋臼面上下缘连线所形成的夹角。
正常时,新生儿30度,1岁以后不应超过25度,2岁20度,成人10度,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时,髋臼变浅,该角度增大(下图中角a)。
9髂骨角髂前下棘和髋臼外上缘连线与Y形软骨水平线的夹角。
新生儿55度,正常值范围43-67度(下图中角b)。
10新生儿髋关节间隙髋关节正位片,通过两侧Y形软骨连线称H线,股骨上端距H线的距离为上方间隙;股骨上端鸟嘴距坐骨支外缘距离为内侧间隙。
成人影像学

成人髋关节影像
髋臼侧评估 股骨侧评估 对合关系评估 周围组织评估
髋臼发育不良
Tönnis Sharp
(1)Shenton氏线 (2)股骨头移位程度
(Crowe分级)
匹配
轻度不匹配
不匹配
外展内旋位片
• 双髋关节尽量外展同时内旋15°,拍摄双侧髋关节正位片
成人髋关节影像
髋臼侧评估 股骨侧评估 对合关系评估 周围组织评估
的特征性表现,但是出现频率较低
正常软骨
软骨层裂
成人髋关节影像
髋臼侧评估 股骨侧评估 对合关系评估 周围组织评估
股骨前倾角
股骨颈干角
Dunn位片
不同体位观察部位不同
12点 髋伸直位 1点半 屈髋45° 2点 屈髋60° 3点 屈髋90°
图片由罗殿中教授惠赠
正常<50 ° ,FAI >55 °
假斜位片
髋臼影像学评估
覆盖不良 包容过度 倾角变化 盂唇损伤 软骨损伤
髋臼过深与内陷
正常 髋臼过深 髋臼内陷
钳夹撞击:股骨侧皮质凹陷(黑箭头)伴反应性皮质增生 (白箭头)
髋臼后壁过度覆盖
髋臼影像学评估
覆盖不良 包容过度 倾角变化 盂唇损伤 软骨损伤
髋臼后倾
正常前倾
局部盂唇常有退变、 整,多呈线状,局 光整,局部盂唇
磨损
部盂唇形态规则 形态规则
可同时累及关节面与 盂唇与相邻髋臼部 盂唇与相邻髋臼
关节囊面
分分离,仅达关节 部分分离,仅达
面
关节面
髋臼影像学评估
覆盖不良 包容过度 倾角变化 盂唇损伤 软骨损伤
关节软骨损伤
评价较难 关节软骨与软骨下骨之间出现液体信号是软骨分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软骨
软骨层裂
成人髋关节影像
髋臼侧评估 股骨侧评估 对合关系评估 周围组织评估
股骨前倾角
股骨颈干角
Dunn位片
不同体位观察部位不同
12点 髋伸直位 1点半 屈髋45° 2点 屈髋60° 3点 屈髋90°
图片由罗殿中教授惠赠
正常<50 ° ,FAI >55 °
成人髋关节影像
髋臼侧评估 股骨侧评估 对合关系评估 周围组织评估
髋臼发育不良
Tönnis Sharp
(1)Shenton氏线 (2)股骨头移位程度
(Crowe分级)
匹配
轻度不匹配
不匹配
外展内旋位片
• 双髋关节尽量外展同时内旋15°,拍摄双侧髋关节正位片
成人髋关节影像
髋臼侧评估 股骨侧评估 对合关系评估 周围组织评估
I期
d-MRA(Czerny)
II期
III期
盂唇内高信号未 达关节面或关节
囊面
盂唇内高信号达 关节面
盂唇与髋臼缘分 离
髋臼盂唇损伤
盂唇撕裂常见于髋臼前盂唇上部及外上盂唇前部 盂唇旁囊肿提示盂唇损伤
Kawan S. Rakhra. JBJS, 2011
Kawan S. Rakhra. JBJS, 2011
髋臼影像学评估
覆盖不良 包容过度 倾角变化 盂唇损伤 软骨损伤
髋臼过深与内陷
正常 髋臼过深 髋臼内陷
钳夹撞击:股骨侧皮质凹陷(黑箭头)伴反应性皮质增生 (白箭头)
髋臼后壁过度覆盖
髋臼影像学评估
覆盖不良 包容过度 倾角变化 盂唇损伤 软骨损伤
髋臼后倾
Kawan S. Rakhra. JBJS, 2011
髋臼盂唇解剖学变异
盂唇下隐窝—盂唇前下方 盂唇下沟—盂唇后方
盂唇下隐窝
盂唇下隐窝
盂唇损伤
盂唇下沟
程晓光医生惠赠
鉴别诊断
盂唇撕裂
盂唇下隐窝 盂唇下沟
位置 形态 范围
多位于前盂唇上部及 位于前盂唇下部 外上盂唇前部
位于后盂唇
不规则,边缘毛糙, 形态规则,边缘光 形态规则,边缘
正常前倾
轻度后倾
严重后倾
交叉征 Cross over sign (COS)
Reynolds D, et al. JBJS, 81-B, 281, 1999.
髋臼后倾
髋臼影像学评估
覆盖不良 包容过度 倾角变化 盂唇损伤 软骨损伤
盂唇的作用:
MRI 及关节造影
MR 关节造影主要用于发现是否存在盂唇病变,包括: 盂唇撕裂或内翻 退行性变 囊肿形成 关节软骨的损伤
成人髋关节影像学
李慧武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
成人髋关节影像
髋臼侧评估 股骨侧评估 对合关系评估 周围组织评估
髋臼影像学评估
覆盖不良 包容过度 倾角变化 盂唇损伤 软骨损伤
标准骨盆正位片
1~3cm
髂腰肌滑囊炎
髂肌损伤
坐股撞击
小结
标准摄片是评估病变的基础 运用恰当的影像学手段和方式判断病变
谢谢!
髋臼盂唇钟点图
斜矢状位 斜冠状位 斜轴位
斜矢状位图像
主要用于观察前盂唇及后盂唇,即8点至11点方向 和3点至5点方向
斜冠状图像
主要用于观察外上盂唇,即11点到3点方向
髋臼盂唇
正常髋臼盂唇在MR图像上一般呈三角形,为低信 号,边缘光滑,髋臼唇隐窝显示清楚
髋臼盂唇损伤MR诊断标准( Czerny)
张洪、罗殿中教授提供
MR扫描方法ຫໍສະໝຸດ d-MRA (1:200GDDTPA 10ml+ MR 欧乃派克5ml)
MRI
优点:造影剂充盈关节囊,对比明显 缺点:有创性检查,患者接受程度低 优点:无创性检查 缺点:图像对比较MRA差
对于盂唇周围滑膜增生不多,粘连不重的患者,关节积液能够进入撕裂的 间隙,可选择MRI,反之选择MRA
局部盂唇常有退变、 整,多呈线状,局 光整,局部盂唇
磨损
部盂唇形态规则 形态规则
可同时累及关节面与 盂唇与相邻髋臼部 盂唇与相邻髋臼
关节囊面
分分离,仅达关节 部分分离,仅达
面
关节面
髋臼影像学评估
覆盖不良 包容过度 倾角变化 盂唇损伤 软骨损伤
关节软骨损伤
评价较难 关节软骨与软骨下骨之间出现液体信号是软骨分离
髋臼发育不良
LCE
Tönnis
Sharp
(1)股骨头覆盖率 (2)外侧CE 角(LCE) (3)臼顶倾斜角( Tönnis 角) (4)髋臼角(Sharp 角)
假斜位片
假斜位(Faux Profile Radiograph)用于评估髋臼的前覆盖 骨盆相对于底片旋转65 度 两个股骨头之间的距离等于1~1.5个股骨头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