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

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

历史(Ⅲ)课程标准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3)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2)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4)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2023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2023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2023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概述
本文档旨在规定2023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核心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并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正确理解和分析能力。

核心知识
- 学生应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

- 学生应熟悉世界历史的重要时期、地区和发展变革。

- 学生应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研究技巧。

技能培养
- 学生应能够准确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 学生应能够辨别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出合理的历史观点和推理。

- 学生应能够使用多种资源和技术手段获取和整理历史信息。

价值观培养
- 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崇尚真实、客观、科学的历史研究态度。

- 学生应培养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欣赏,理解历史对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的意义。

课程设置
- 第一学期:中国古代史
- 第二学期:中国近现代史
- 第三学期:世界古代史
- 第四学期:世界近现代史
评估方法
- 平时成绩:参与讨论、课堂表现等
- 期中考试:笔试
-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包括笔试和口试
教材选用
- 根据教育部规定,各省市可自行选择教材,但教材内容应符合本文档的标准。

教学方法
- 融合讲授、讨论、实践活动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供多样化的研究资源和互动平台。

---
注意:本文档仅为参考,具体的课程标准以各省市教育部门发布的官方文件为准。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3课程标准〔人教版〕细化方案泾川一中高二历史组仙碎林曹宝红赵应岐2015年1月6日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概要: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开展演变的脉络。

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

概要如下:〔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开展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展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展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秦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场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开展到新阶段。

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

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是理学的一大流派。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

孔子的从政经历
孔子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政绩 十分显著,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成为政府 高官,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后在55岁左 右仕途失意,官闲居家。 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 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 遇,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最终未能实现。

孔子的成就
于是,孔子开始潜心办学,为改造社会培养 人才,并在教育上获得了巨大成功。相传孔 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晚年对《诗》《礼》《书》《易》《乐》 《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即儒 家的经典,对发展儒家文化、繁荣学术作出 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完』
6. 对“百家争鸣”历史意义的认识,正确的 包括( ) ①形成了诸多学科领域的思想理论 ②孕育了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③构成了我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④提供了历代改革图治的思想武器 A.①②③ C.②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对于打击奴隶主贵 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是( ) A、“兼爱”、“非攻” B、“法不阿贵” C、“民贵君轻” D、“以法为本”
1、知道诸子百家,掌握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 以及儒家学派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三.道家和法家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思想解放、文化基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第三,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 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 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 “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 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最新【高中历史课标】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最新【高中历史课标】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最新【高中历史课标】必修三课标细化及教材调减第1-2课春秋战国的思想【课程标准】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 __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细化】春秋战国的思想:应掌握诸子百家(儒家、墨家、法家、道家、兵家等)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__形成的重要意义、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第3课汉代思想的大一统【课程标准】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课标细化】汉代思想的大一统:应掌握西汉初年的黄老之学、董仲舒的新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4课宋明理学【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课标细化】宋明理学:应掌握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理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程颐、程颢、朱熹)、陆王心学(陆九渊、王守仁),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理学的历史影响和辩证评价。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程标准】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课标细化】应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经世致用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课标细化】应掌握天文学成就、数学成就、四大发明、建筑学成就、医学与药物学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程标准】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课标细化】掌握汉字产生和发展历程:原始的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秦汉刻石;王羲之、张旭、怀素、欧阳询、柳公权、宋代四大家。

第8课笔墨丹青【课程标准】概述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课标细化】掌握绘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原始岩画、壁画、帛画、风俗画;顾恺之、吴道子、阎立本、张择端。

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程标准】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湖南学业水平测试高中历史必修三

湖南学业水平测试高中历史必修三

湖南省学业水平测试高中历史必修Ⅲ复习纲要(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和意义1.出现原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崛起;阶级关系上:"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学术逐渐下移,出现私人讲学。

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2.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及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1.孔子是春秋晚期鲁国人,创立儒家学派A、思想的核心是仁,“爱人”、“克已复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包含了民本思想。

B、政治上强调以德治民,主张“为政以德”。

C、教育思想比较进步,主张“有教无类”,首创私学。

D、主张“性相近”。

2.孟子:战国儒家代表: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主张“性本善”。

.3、荀子:战国儒家代表:主张统治者实行“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舟民水”的的论断;主张“人之性恶”。

唯物主义思想:“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老子和韩非子所属学派及思想主张1.老子:春秋晚期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

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还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2.韩非子:战国末期人,是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主张君主专制,提出了糸统的法治理论;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影响:1、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发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2.主要思想:①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②为了加强君权,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主张;③为维护封建秩序,提出“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III课程纲要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III课程纲要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III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人教版必修III课程类型:必修使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1授课时间:36课时授课教师:高三历史组授课对象:高三年级文科班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探究学习,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关键,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具体知识。

2、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方面,通过适当介绍一些思想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优秀品德、名言名句等,引导学生感悟他们的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为理想而献身的高贵品质等,陶冶自己的性情,提升自己的情操。

二是各地区、各民族在不同的时间或区域创造了截然不同各有特色的文化,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必须以宽容的心态看待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充分认识、理解、尊重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三是不能忘记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不能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丧失自我,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祖国和全人类的优秀的文化遗产自觉做好传承。

课程内容:【课时1】始业教育:解读本模块的《课程纲要》、学案的结构及授课方法,上好新课第一课的导课。

【课时2】第1节:“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时3】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时4】第3课:宋明理学【课时5】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6】梳理单元结构体系,讲解课后作业,布置课下单元检测练习。

【课时7】总结单元检测成效及讲评检测试题【课时8】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时9】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时10】第7课:启蒙运动【课时11]梳理单元知识结构体系,讲解课后作业,布置课下单元检测练习【课时12]总结单元检测成效及讲评检测试题【课时13】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时14]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课时15]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时16]梳理单元知识结构体系,讲解课后作业,布置课下单元检测练习【课时17]总结单元检测成效及讲评检测试题【课时18]探究活动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高中历史必修III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高中历史必修III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高中历史必修Ⅲ复习纲要■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1、背景: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2、影响: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的设立及其影响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历史背景:为加强中央集权和“大一统”的需要。

(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A、特点:包容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的一些思想。

B、董仲舒思想主张:①“春秋大一统”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核心)③“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3)后世影响:①使儒学地位上升,汉王朝更加重视思想、文化、教育,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积极意义。

②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太学:(1)时间:西汉武帝时期(2)概况: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②太学学员为“博士弟子”,老师为“博士”③以儒家“五经”为教材。

(3)影响:①太学的创办是教育官方化,制度化的标志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状况③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④太学生有较强的参政意识。

使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第三课)宋明理学●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1、理学(1)含义:北宋儒学家冲破汉唐儒学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他们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3)深远影响:①消极: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②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调节、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23年版

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23年版

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23年版本文档旨在介绍2023年版的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该课程标准旨在提供更加全面和系统的历史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一、课程目标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是:1.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基本了解;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分析、比较和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3. 提高学生的历史研究和批判思考能力;4. 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和历史文化素养。

二、课程内容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容:1. 历史基本知识:包括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和地区历史的基本知识;2. 历史方法与技能:包括历史研究方法、历史文献阅读能力和历史资料分析能力;3. 历史事件和人物:包括中国和世界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介绍和分析;4. 历史文化与价值观: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

三、教学要求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教学要求如下:1.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和评价;3. 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历史研究,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文献阅读和历史资料分析;4. 学校要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包括历史书籍、图片、视频等;5. 学校要组织历史实地考察和研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评估方式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笔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2.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等;3. 项目作业:包括历史研究项目、历史报告和历史展板等;4. 课外阅读:鼓励学生进行历史相关的阅读,并进行评价和总结。

五、总结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旨在提供更加全面和系统的历史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维能力。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

学校要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机会,评估方式要多样化。

通过实施新课程标准,我们有信心培养具有丰富历史知识和深入思考能力的高中毕业生。

2024年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2024年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2024年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前言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规定,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我们对高中历史课程进行了修订。

本课程标准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增强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

一、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2.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物的认识、分析和评价能力,提高历史思维水平。

3. 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4. 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课程内容1. 古代史1.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 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1.2 古代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土地制度- 手工业与商业的繁荣- 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文化1.3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天文历法- 医学- 数学与农学2. 近现代史2.1 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变革- 鸦片战争与晚清政治-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2.2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 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社会结构的变化-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2.3 近现代中国的文化演变- 维新变法与新文化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3. 当代史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部署3.3 当代中国的外交与国际地位- 建国初期的外交- 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关系- 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三、教学建议1. 注重史料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与解读史料。

2.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3.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讨论、探究、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解读

高中历史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解读

历史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解读考点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ⅩⅩ考试说明】测试内容测试要求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汉代儒学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宋明理学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考试说明解读】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①时间:春秋战国②代表学派和人物:a、道家:老子和庄子;b、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c、墨家:墨子;d、法家:韩非子——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③影响:a、是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b、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2)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①孔子:a、思想家:“仁”(核心);“克己复礼”;为政以德;b、教育家: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②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③荀子:“仁义”、“王道”;君舟民水;性恶论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董仲舒的儒学主张①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为了加强君权: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③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三纲五常”(2)汉武帝兴办太学——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3)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4)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新儒学的原因:董仲舒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要求。

3、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①代表人物:a、北宋:二程;b、南宋: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②主要观点: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核心);b、天理是伦理道德(“存天理,灭人欲”——朱熹);c、格物致知(目的: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2)王阳明的心学①代表人物:明,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②主要观点:a、人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b、致良知、知行合一4、明清儒学的发展——批判与继承(1)李贽(“异端”):①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作为标准;②强调人正当的私欲(“穿衣吃饭,人伦物理”)(2)黄宗羲:①著作:《明夷待访录》;②观点:反对君主专制(“君主专制乃天下之大害”);“天下为主,君为客”(3)顾炎武:①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②观点:经世致用;实践出真知;“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发展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4)王夫之:唯物主义(5)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批判与继承的经济根源: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考点2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ⅩⅩ考试说明】测试内容测试要求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中国古代文学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汉字与中国书画了解汉字的演变了解古代中国著名的书法家中国的戏剧艺术了解京剧的产生【考试说明解读】1、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1)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①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②产生及外传:a、造纸术: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c、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是在唐末,广泛使用是在宋朝;d、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是在北宋;e外传:经阿拉伯人传入外国②影响:a、总体:使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b、分:造纸术促进了欧洲的文化传播;火药把骑士阶层炸个粉碎;指南针开辟了新航路,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2、中国古代文学(1)春秋——《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基础(2)战国——楚辞:a、代表:屈原《离骚》;b、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基础(3)汉代——赋:a、代表: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子虚赋》;东汉,张衡《二京赋》;(4)唐代——诗歌:a、诗仙(李白——浪漫主义);b、诗圣(杜甫——现实主义);c、白居易,讽喻诗(“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5)宋——词(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a、婉约派:北宋刘永,两宋之交李清照;b、豪放派: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6)元——元曲(元杂剧+散曲):a、关汉卿、马致远(7)明清——小说(明清社会政经变化,市民阶层扩大):四大名著(《红楼梦》成就最高,现实主义;《西游记》,浪漫主义)3、汉字与中国书画(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①成熟:商朝,甲骨文②演变(由繁到简):甲、金、篆、隶、楷(2)中国书法①楷书(规范,实用价值):东晋,王羲之;唐,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②草书(流畅纵情,审美价值):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张旭、怀素;③行书(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唐,颜真卿——书圣;)4、中国的戏剧艺术(1)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①产生:乾隆年间,徽剧进京;道光年间,汉剧进京,形成“徽汉合流”局面。

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说明解读(必修三).doc

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说明解读(必修三).doc

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说明解读历史(Ⅲ)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测试内容测试要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了解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新增)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

汉代儒学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宋明理学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基本主张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测试内容测试要求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中国古代文学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汉字与中国书画了解汉字的演变了解古代中国著名的书法家了解古代中国的文人画(新增)中国的戏剧艺术了解京剧的产生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测试内容测试要求学习西方、寻求变革了解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认识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新文化运动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了解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的史实了解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新三民主义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毛泽东思想了解“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新增)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和新民主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了解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主要论著邓小平理论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测试内容测试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了解新中国“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等科技成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了解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优秀文艺作品“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了解建国后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了解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三个面向”、颁布《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史实(删去)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新增)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测试内容测试要求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了解文艺复兴的兴起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理解宗教改革的影响欧洲启蒙运动了解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观点理解启蒙主义时期的人文主义7、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近代物理学了解伽利略、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作的贡献。

必修课程《历史Ⅲ》内容标准解读

必修课程《历史Ⅲ》内容标准解读

[键入文字]必修课程《历史Ⅲ》内容标准解读一、关于《历史Ⅲ》学习模块的说明(一)确定《历史Ⅲ》中学习专题的基本思路历史(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其学习内容共分为8 个学习专题,它们分别是:(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4)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7)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8)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前5 个学习专题所涵盖的是中国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些内容,后3 个学习专题所涵盖的是世界史意义上的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些内容。

这些学习专题的确定,主要基于以下基本思路:1、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其重要性不亚于政治、经济领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所应讲授的内容该有哪些,以什么标准选择内容,这一向是中学历史教育界所关注的问题。

以往的高中历史课程学科体系严密、内容繁琐、面面俱到的现象较为突出,几乎是大学通史教学的缩略版,某种程度上又是初中阶段教学内容的再现,深化不够,而且存在过于注重政治、经济内容,相对忽略思想文化内容的弊端。

此次的课程改革,则是根据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不受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来选取适合高中学生的学习内容。

基于此,便以专史形式呈现学习内容,不再重复和强化初中历史教学已有的内容,且在学习专题的确定上,尽力弥补以往的缺失,将思想文化史的内容与政治、经济史的内容并列。

当然,这样安排,根本上还是取决于思想文化史与政治、经济史相比较,重要性不逊分毫,即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和政治、经济领域的活动一样,皆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皆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进步的基本表征,不能厚此薄彼。

同时,这样做才能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大的空间,1。

高考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教案

高考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教案

高考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教案历史内容标准一、必修课程历史(Ⅰ)历史(Ⅰ)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9个专题。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

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本模块的学习要点:1.古代__的政治制度(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__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__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__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__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列强侵略与__人民的反抗斗争(1)列举1840年至19____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__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__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__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3.近代__的民主革命(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概述五四运动和__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__社会变革的影响。

(4)概述__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4.现代__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___”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__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2023年山西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标准

2023年山西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标准

山西省一般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原则Ⅰ、考试内容和规定一、考试能力与规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重视考察学科基本能力。

历史学科对考试内容旳基本规定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它们旳含义分别是:识记:再认或再现重要旳历史时间、地点、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结论、不一样历史时期旳基本特性、历史发展旳基本线索及历史图表等历史基础知识。

理解:领会并解释重要旳历史概念和历史事件等。

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

应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和概括有关历史知识,把握各历史知识之间旳内在联络,区别其本质,概括其特点。

运用所学知识和从材料中提取旳有效信息处理有关问题。

二、知识范围与规定(一)知识范围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旳知识内容重要由详细旳历史史实、基本历史概念和基本旳历史线索和规律构成,知识范围是《一般高中历史课程原则(试验)》中规定旳3个历史必修模块。

(二)详细知识内容与规定历史(Ⅰ)人类社会政治领域旳发展进程专题1 古代中国旳政治制度专题2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旳对抗斗争专题3 近代中国旳民主革命专题4 现代中国旳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5 现代中国旳对外关系专题6 古代希腊罗马旳政治制度专题7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实立与发展专题8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旳建立专题9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旳多极化趋势历史(Ⅱ)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旳发展进程专题1 古代中国经济旳基本构造与特点专题2 近代中国经济构造旳变动与资本主义旳波折发展专题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旳道路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旳变迁专题5 新航路旳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旳形成和发展专题6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旳调整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旳经验与教训专题8 当今世界经济旳全球化趋势历史(Ⅲ)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旳发展进程专题1 中国老式文化主流思想旳演变2 古代中国旳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专题3 近代中国旳思想解放时尚专题4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专题5 现代中国旳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6 西方人文精神旳来源及其发展专题7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旳历史足迹专题8 19世纪以来旳世界文学艺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规定根据《一般高中历史课程原则(试验)》,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旳规定详细分述如下:①加深对人文主义精神旳理解,树立以人为本、善待生命旳人文意识;培养健康旳审美情趣,追求真善美旳人生境界;培养积极进取旳人生态度和塑造健全旳人格;深入树立崇尚科学旳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旳科学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历史内容标准一、必修课程历史(Ⅰ)历史(Ⅰ)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9个专题。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

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本模块的学习要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4)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教学活动建议】(1)组织课堂讨论,谈谈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以”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为题,举办讨论会。

(3)收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图片、资料,分成专题举办展览或编写纪实报道。

(4)访问当地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了解他们是怎样履行职责的。

(5)搜集有关史实,说明加强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6)观看有关录像片,了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7)组织讨论会,分析希腊民主政治或罗马法的利弊得失。

(8)就世界多极化趋势与和平发展的关系举行演讲会。

历史(Ⅱ)历史(Ⅱ)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8个专题。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了解自古以来中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以及人类为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进一步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认识,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本模块的学习要点: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3)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通过学习,了解历史上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关资料,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与解释;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活动建议】(1)收集资料,列表勾勒我国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

(2)编辑专题墙报或组织讨论会,就某一时期中外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探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

(3)阅读有关文学作品或观看历史影视资料片,增强对中国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认识。

(4)调查本地区交通方式的变化,讨论交通发展对当地经济和人们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

(5)结合生活实际,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本地区经济发展某一方面的变化,并撰写调查报告。

(6)搜集资料,探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7)绘制地理大发现的航路示意图,或制作地理大发现的地理模型、沙盘等,或在计算机上制作地理大发现的平面动画。

(8)收集有关资料,并结合事实,就罗斯福新政对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讨论。

(9)以苏联和中国的有关变革为题,举办讨论会。

(10)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调查经济全球化对本地区的影响,并提出对策性的建议。

历史(Ⅲ)历史(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共有8个专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